COPD合并慢性肺心病临床治疗论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合并慢性肺心病92例临床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合并慢性肺心病92例临床效果观察姜连发【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合并慢性肺心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5月到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92例COPD合并慢性肺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有患者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91%,比较组间治疗效果具有显著差异(χ2=8.425, P=0.004),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合并慢性肺心病,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获得较为理想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期刊名称】《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2页(P108-109)【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COPD【作者】姜连发【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新发乡卫生院,黑龙江五大连池164100【正文语种】中文COPD是较为常见的以气流受限为特点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患者呼吸道发生的气流受限为进行性发展,当发展到晚期时通常会并发慢性肺心病[1]。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合并慢性肺心病的临床效果,选取2013年5月到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92例COPD合并慢性肺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在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其具体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5月到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92例COPD合并慢性肺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46例。
观察组46例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20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4.6±2.3)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4.52±1.5)年;对照组46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16例,年龄42~80岁,平均年龄(58.7±1.8)岁,病程2~12年,平均病程(5.08±1.2)年。
COPD合并慢性肺心病临床治疗分析

COPD合并慢性肺心病临床治疗分析目的探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慢性肺心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
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60例,给予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对照组60例,仅给予西药治疗。
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2.3%,呼吸系统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83.2%,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显著提高;仅给予西医治疗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呼吸系统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73.9%,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变化不大。
两组在疗效、呼吸系统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上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科学合理的中西医结合法治疗COPD合并慢性肺心病具有卓越的疗效,能够改善患者预后,极具临床应用价值。
标签:COPD;慢性肺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作为一种具有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阻特性的肺部疾病,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均会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是病死率最高的慢性疾病之一[1]。
近年来,有研究发现,COPD不仅会对肺部的正常结构及功能产生影响,也会引发全身性不良效应。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就是COPD 肺外并发症中常见的一种,中医认为,肺部与心脉相连通,肺部久病,则会累及心[2]。
此次研究中,笔者针对60例COPD合并慢性肺心病患者,结合中医理论,施以中西医综合治疗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120例稳定期COPD 合并慢性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60例(男49例,女11例),年龄72~86岁,平均(78.4±3.5)岁;对照组60例(男51例,女9例),年龄75~82岁,平均(80.2±4.1)岁。
两组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5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肺心病的临床治疗分析

5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肺心病的临床治疗分析发表时间:2016-03-30T15:45:14.390Z 来源:《健康世界》2014年23期供稿作者:梁旭波施学良李翠琼[导读] 云南省楚雄市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疗法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临床疗效,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肺心病患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云南省楚雄市人民医院 675000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肺心病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疗法,观察两组6min步行距离、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功能指标、呼吸系统症状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结果:观察组6min步行距离、PaO2、PaCO2及肺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呼吸系统症状改善情况及QLICD-CPHD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临床疗效,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肺心病患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临床疗效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慢性支气管炎或其他慢性肺部疾患发展的结果,主要是肺组织终末支气管远端部分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的膨胀和过度充气,导致肺组织弹力减退、容积增大,其发病缓慢、病程较长,临床合并肺心病后病情将更加复杂,本文将中西医结合疗法应用于临床中,现将应用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患者资料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共收治5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肺心病患者,男27例,女23例,年龄在54-83岁之间,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自愿参加本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COPD并发慢性肺心病,把握诊断对症处理

轴 >+ 8 ( 1 o。次要标准 包括肢体 导联低电 压 、右 束 支传导 阻滞 ( 完 全性成 完 全
CO1 } D,延缓怖功能 下降速度 ,可有效推
迟慢性 肺心 病并 发症 出现 的时 间 ,并降 性 )。 只要 具有 1 条 主要诊断标准即 可诊 肺 心病 患 者 ,则为6 0 %左 右 。因此 ,应 低治疗费用 、改善生活质量。
死 亡率上 升 。其 中 ,识别 怖动 脉高压 及 慢性 肺原 性心脏病 ( 以下简称 “ 慢性 肺
括 :①额 面 平均 点轴 ≥+ 9 0 。 ;②V 导 右 心 室流 出道 内 径 (≥3 0 mm )、右心
联R/ s ≥1 ;③ 重度 顺钟向转 他 ( V 导联 室 内径 (≥2 0 n u n)、右心 室 前壁 的厚
氧 和二氧 化碳 潴留 ,控制呼吸 衰竭 及心
力衰竭症状 等。 若患 者尢日 月 显的 Ⅱ 呼吸 衰竭 或心 力衰竭 ,可 基 医 疗机构进 行相 应的
把 握诊 断 标 准
慢性 / 1  ̄, L 、 病 患 音常 表现 为慢 性 咳 嗽 、咳痰 、咯血 、喘息 、活动 后, 、气
药物 治疗 、氧疗 等 以改善临 床症状 。 ‘
旦 患者 出现呼吸 衰竭 及心 力衰竭 ,给予 常 规药物 无法缓 解病 情时 ,使用 无创呼
促、 劳动 耐力下降 , 严重者伴有明显u T ' K ,
困难 、发绀 、端坐呼吸 等,可是这些症状 不具有特异 陛,且基层医疗机构的检查设 备有限 ,该如何 明确诊断?其实 ,可通过 常 的心电图 、胸部x片 、心脏彩超 等检
C OP 1 ) 为什么会导致慢 剀 嫡 呢 ?
断 ,若具有2 条次要标准 则为可疑慢 1 4 - 9 ]  ̄ [ 尽早采取措施进 行干预 。
COPD合并慢性肺心病内科综合治疗临床分析

北方药学 2 0 1 4 年第 1 1 卷第 1 期
C OP D合并慢性肺心病 内科综合治疗临床分析
张俊琴 刘 举 ( 1 . 山 西 省大同 市矿区中医院 大同 0 3 7 0 3 1 : 2 . 山 西省 大同 市劳教 所 大 : 对 内科综合治疗 C O P D合并慢性肺心病的临床 疗效进行探讨 。 方法: 将1 0 8 例确诊为 C O P D合并慢性肺・ , 1 2 病的 患者 随机 分为观察组和对 照组 , 每组 5 4例 患者 , 对 照组进行 常规 西医治疗 , 观察组在 西医治疗基础上进行 中药综合 治疗, 在治疗四 周后对两组 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 9 3 %, 改善呼吸 系统症状 总有效率为 8 1 %, 对 照组仅 为 7 6 %和 7 4 %。 经S C R Q评分显示 , 观察组 患者治疗后 的生活质 量优 于治疗前 。 结论 : 内科综合治疗 C O P D合并慢性肺心病 临床 疗效显著
提高 , 有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 : C O P D 慢性肺心病 内科 综合 治疗 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 : R 5 4 1 . 5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6 7 2 — 8 3 5 1 ( 2 0 1 4) 0 1 — 0 0 7 4 — 0 2
C O P D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是致人死亡 的重要肺部疾病 善 , 经检查症 状好 转或局部好转 , 心功能提 升 1 级; 无效 : 各项 之一 , 具 有高死亡率 、 高致残率和高发病率 的特点 。以往 的研 指标 没有改善 , 或者出现加重 。 究主要针对该病对肺部 的影 响 ,但是随着研究 的深 入 , C O P D 呼吸系统 症状 改善评 价。控 制 :各种症状 消失 或基 本消 对肺部结构 与功能损坏 的同时 , 对全身也会带来 不 良的影响 , 失; 显效 : 各种症状较治疗前 明显 改善 ; 有效 : 各 种症状较治疗 成为全身效应 。 C O P D肺外表现的典型病症之一就是肺源性心 前有所改善 ; 无效 ; 各种症状没有改善或加重。 脏病 。中医认 为 ,稳定期 C O P D最 常见的临床证 型为肺 脾气 1 . 4统计 学分析 :对所有患者资料采用 S P S S 1 6 . 0统计学软件 虚、 肺 肾气虚 、 肺气 虚及肺肾气阴两虚 , 而肺 和心脉是相通 的 , 进行处理 , 计量资料用( x ± s ) 表示 , 率 的比较采用 x : 检验 , 配对 久病不治就会影响心脏 。根据 中医理论 , 本研究在西 医治疗 的 样本采用 t 检验 , P < 0 . 0 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 基础上 ,结合 中医综合治疗 C O P D合并慢性肺 心病 ,疗效显 2结 果 著,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2 . 1 临床疗效评价 : 观察组 和对 照组 的总有效率分别 为 9 3 %和 1临床资料与方法 7 6 %, 差 异显著 , P < 0 . 0 5 , 具有统计 学意义 , 观察组 的疗效要 由 1 . 1 一般资料 : 选取我院 2 0 1 0年 2月~ 2 0 1 2年 2月期 间收治 的 于对照组 , 如表 1 所示 : 1 0 8例稳定期 C O P D合并慢性 肺心病患者 ,所有患 者均 已确 表 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 诊。 随机将 1 0 8 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 各5 4例 。 其 中观 察组男性 患者 4 3 例, 女性患者 1 1 例, 平均年龄 8 0 岁, 最小 7 6 岁, 最大 8 9岁 , 病程 1 7 ~ 3 9年 , 根据病 情严 重程度进行肺功能 等级划分为 四级 : I 级 5例 , Ⅱ级 9例 , Ⅲ级 1 6例 , Ⅳ级 2 4例 ; . 2两组患者呼 吸系统症状改善对 比: 观察组和对 照组的呼吸 对 照组男性患 者 4 6例 , 女性 患者 8例 , 平 均年龄 7 8岁 , 最 小 2 6 9岁 , 最大 8 5岁 , 病程 1 9 ~ 3 4年 , 根据病情 严重程度进行肺功 系统 症状 改 善总 有效 率 分别 为 8 1 %和 7 4 %,差异 显 著 , P < . 0 5 ,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 如表 2 所示 : 能等 级划分为 四级 : I 级 7例 , Ⅱ级 1 1 例, Ⅲ级 2 3例 , Ⅳ级 1 3 O 表 2 两组患者 呼吸系统症状改善对 比( %) 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差异不 明显 , 具有 可比性 。 1 . 2治疗方法 : 对照组 :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制定具 体治疗方案 。 ①I 级患者给予短效 B : 受体激动剂特布他林 2 5 o  ̄ g  ̄ 喷 ,每次 两喷 ; ② Ⅱ级患者给予长效 8 : 受 体激动剂沙美 特罗 2 5 1 x g / 喷, 每次两喷 ;③ 1 1 1 级和Ⅳ级联合用抗胆碱能药噻托溴 铵吸入剂 和沙美特罗替 松 , 分别为 1 8  ̄ g / 吸和 5 0 0  ̄ g / 吸, 均 为每次一 3讨 论 诱发慢性肺 源性心脏病 的主要原 因是由于 C O P E难 以治 吸, 如果患者 的咳嗽或 咳痰 比较严重 , 可 以加入 止咳化痰类药 且反复发作 , 造 成肺 部结 构发 生改变 , 肺血管 的阻力增 大 , 物对症治疗。此外 , 在患者条件允许 的情况 下 , 可以给予常规 愈 , 最终诱 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该 氧疗, 补充患者机体内的氧含量。其次 , 按照慢性肺心病的临 从而导致肺动脉压力也升高 , 治疗 的 目的主要是提高患者 的免疫 功能 , 降低 床表现 , 给予对症治疗 : 首先 , 要对 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引导 , 让 病进行治疗 时 , 诱 导因素 , 从而避 免出现急性加 重 , 对患者 的心 、 肺 功能进行 患者摄入足够 的维生素和蛋 白质 , 劝导患者戒酒戒烟 , 使其养 从而达到治愈该病 的 目的。 成健康的生活 习惯 , 加强 患者体质 ; 其次, 如果患者条件 允许 , 局部恢复或全部恢复 , 中医理论认 为 , 心和肺 同居于上焦 , 肺主气 、 心主血 , 肺宣 可 以在冬春季节注射流感疫苗或肺炎疫苗 ; 第三 , 其他疗法 如 因此肺部是血液运行 的关键 , 不管 扩张支气管 、 氧疗等与 C O P D治疗方 面类似 , 疗程均为 四周 。 发能够促进心行血 的效果 , 导 观察组 : 最 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 , 根据肺 肾气虚存在血瘀 是肺失宣 降或肺气 虚,都能够对 心脏 的行血功能产生影响 , 出现心律改 变、 胸 闷气短 、 舌紫唇 白的表现 。 的病机 , 进行益气补 肾治疗 , 兼祛 痰活血治疗。方药 : 黄芪 、 党 致血液流动失常 , 2 0 1 1 年出版的( ( C O P D中医诊疗指南》 中提出 , C O P D的主 参、 虫草 、 蛤蚧 、 核桃 肉 、 熟地 黄 、 丹参 、 磁石 、 桔红 、 五 味子 、 法 此外 , 也是该病的常见兼证田 。在本组 半夏 、 紫苏子 。 如果患者痰 白 且量多 , 苔 白腻 、 倦怠 、 无力等 , 可 要发病机理是 由于血瘀引起的, 根据这一原则 , 在组方时 , 选择具有祛痰、 益肺补肾 、 活 去蛤蚧 、 黄芪 、 熟地 黄 , 加入 白术 、 苍术 、 厚朴 、 茯苓 、 砂仁 ; 如果 研究中 , 按照临床辨证 进行 药物加减 , 从 而达到标 患者有 口干、 痰黄 、 心烦 、 舌红 、 苔薄黄腻等症状 , 可去黄芪 、 党 血化瘀功效 的中药 , 从临床观察结果来看 , 对中西 医综合治疗 C O P D 参、 熟地黄 , 适量 加入北沙 参 、 南 沙参 、 黄苓 、 桑 白皮 、 麦冬 、 海 本兼治的目的。 观察组不管是在改善呼吸系统症状还是 浮石 ; 如果患者 脉结代 、 心悸不安 等 , 可先服用 炙甘草汤加 减 合并慢性肺心病而言 , 效果都要 由于单一采 用西 医治疗 法, 等到脉结代改善后 , 再用本方l 1 l 。本方每 天 1 剂, 分 为早晚 治疗慢性肺心病的疗效方面 , 的对照组 。对 患者进行 S G R Q总分评价 , 经 中西 医治疗后 , 患 两次服用 , 连续 服用 四周 。 1 . 3疗效评价 : 慢性 肺心病疗 效评价。显效 : 痰 为 白色黏痰 , 间 者 的呼 吸症状 、疾病 影 响维度分 值与 活动受 限等 都会 影 响 G R Q分值 , 疾病影响维度与活动受限及呼吸症状均相关 。 在评 咳, 心肺功能改善 , 生活能够 自理 , 症状基 本消失 , 肝脏 回缩大 S S G R Q评分的可信度 比较高 , 能够对患者的 于2 c m, 心功能提 升 Ⅱ级 , 经检查 基本正常 ; 好转 : 心肺功能改 价慢性肺部疾病时 ,
6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肺心病的临床治疗分析

6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肺心病的临床治疗分析目的通过探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肺心病的临床治疗方式,旨在为提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肺心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和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肺心病患者60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患者西药硝酸甘油、多巴酚丁胺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定喘止咳汤治疗,比较治疗前后FEV1、FEV1/FVC、PaO2、PaCO2的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FEV1为1545.21 ml、FEV1/FVC为68.36%、PaO2为82.18 mmHg、PaCO2为30.19 mmHg,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肺心病能改善肺功能。
關键词: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临床疗效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肺心病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右心室肥厚扩张,如果治疗不当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威胁患者生命[1],因此给予患者进行有针对性同时能彻底改善肺功能的药物在临床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本研究通过应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肺心病患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肺心病患者60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患者,其中研究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为61~79岁,平均年龄为(68.23±1.01)岁,病程为6个月~4年,平均病程为(1.31±0.03)年,对照组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为61~83岁,平均年龄为(69.01±1.04)岁,病程为0.9~5年,平均病程为(1.29±0.04)年,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肺心病的诊断标准,排除严重心肝肾疾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组间具有可比性。
1例COPD合并慢性肺心病个案护理

1例COPD合并慢性肺心病个案护理临床资料高某,女,57岁,因“慢性咳嗽、咳痰30余年,加重伴气短、躯干、颜面部水肿10余天”入院,查体:桶状胸,肋间隙正常,触觉语颤减弱,双肺呼吸运动减弱,叩诊过清音,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心脏超声提示:右室轻度增大,左室舒张功能减低,三尖瓣、肺动脉瓣轻度返流,肺动脉压力增高,心包腔少量积液。
血气分析:PaO255mmHg、PaCO248mmHg、SaO276﹪,PH值7.48。
入院诊断:COPD合并慢性肺心病。
治疗方案:防治病因、改善心肺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呼吸功能、对症用药、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护理☆环境要求保持环境安静、舒适,空气清洁,保持合适的温度,温度在22℃~24℃,湿度在50%~60%为宜。
冬季注意保暖,每天定时开窗通风,避免直接与冷空气接触。
☆皮肤护理注意观察全身水肿情况、有无压疮发生。
指导患者穿宽松、柔软的衣服;定时更换体位。
水肿部位的皮肤要避免摩擦,防止发生破溃、压疮。
☆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祛痰工作,指导患者每日采取胸部叩击的方法促进排痰。
嘱患者侧卧位或坐位,叩击者两手手指弯曲并拢,使掌侧呈杯状,以手腕力量,从肺底自下而上、由外向内、迅速而有节律地叩击胸壁,震动气道,每一肺叶叩击1~3min,每分钟120~180次,每次叩击时间以5~15min为宜,叩击时间安排在餐后2h至餐前30min完成。
胸部叩击治疗的同时配合雾化吸入,能更加有效的促进痰液排出。
☆氧疗护理一般给予低流量(1~2L/min)、鼻导管持续吸氧,氧浓度控制在25%~35%之间。
在吸氧过程中嘱患者不能自己调节氧流量,在活动翻身时注意不要使导管弯曲扭折,保持鼻腔清洁通畅,夜间患者休息时也要保证氧气持续吸入。
吸氧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神志变化,及时监测血气分析了解病情变化。
☆用药护理遵医嘱给予患者抗炎、止咳、平喘化痰及营养心脏治疗。
给予患者氢化泼尼松和硫酸特步他林雾化吸入治疗,以达到平喘化痰的作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肺心病的治疗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肺心病的治疗分析佘亚南【期刊名称】《系统医学》【年(卷),期】2017(002)015【摘要】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肺心病(CCP)的治疗效果.方法按照入院顺序随机抽取该院自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COPD合并CCP患者60例,按照抽签的方式,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头孢噻肟钠、血塞通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肺功能、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96.7%)比较,观察组的(66.7%)较高;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0.0%)比较,观察组的(6.7%)较低;观察组的FVC、FEVI.0、MVV指标分别是(69.28±10.95)%、(75.89±9.07)%、(67.78±11.12)%;对照组的分别是(60.14±13.53)%、(64.13±13.34)%、(57.08±13.09)%;并且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远比对照组的高.结论 COPD合并CCP患者进行头孢噻肟钠、血塞通联合治疗,病情可见显著好转,并发症较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值得借鉴和推广.【总页数】3页(P42-43,46)【作者】佘亚南【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中心卫生院昌松分院,江苏扬州 2252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3【相关文献】1.氨溴索联合定喘止咳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肺心病患者的疗效分析[J], 赵东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肺心病的治疗分析 [J], 佘亚南;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肺心病的治疗分析 [J], 佘亚南;4.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慢性肺心病急性期临床观察 [J], 扈丽娟; 张昱5.前列地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肺心病患者的效果 [J], 汪晓颖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PD合并慢性肺心病临床治疗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慢性肺心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
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60例,给予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对照组60例,仅给予西药治疗。
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2.3%,呼吸系统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83.2%,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显著提高;仅给予西医治疗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呼吸系统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73.9%,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变化不大。
两组在疗效、呼吸系统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上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科学合理的中西医结合法治疗COPD合并慢性肺心病具有卓越的疗效,能够改善患者预后,极具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COPD;慢性肺心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作为一种具有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阻特性的肺部疾病,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均会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是病死率最高的慢性疾病之一[1]。
近年来,有研究发现,COPD不仅会对肺部的正常结构及功能产生影响,也会引发全身性不良效应。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就是COPD肺外并发症中常见的一种,中医认为,肺部与心脉相连通,肺部久病,则会累及心[2]。
此次研究中,笔者针对60例COPD合并慢性肺心病患者,结合中医理论,施以中西医综合治疗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120例稳定期COPD合并慢性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60例(男49例,女11例),年龄72~86岁,平均(78.4±3.5)岁;对照组60例(男51例,女9例),年龄75~82岁,平均(80.2±4.1)岁。
两组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一般方法满足条件的情况系,给予所有患者氧气吸入。
针对对照组,仅给予西药治疗。
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给予短效的β2受体激动剂特布他林喷剂或长效的β2受体激动剂沙美特罗,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可以联合长效吸入剂与噻托溴铵粉吸入剂,1次/d。
咳痰较多的患者给予对症支持。
针对实验组,在应用对照组西医疗法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
应用益气补肾、祛痰化湿、化瘀活血的中药,药剂为:冬虫夏草5g、党参6g、五味子8g、蛤蚧10g、紫苏子10g、黄芪12g、熟地黄12g、核桃20g,再依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加用其它重要成分。
用药方式为水煎,冲泡1剂/d,分为早晚2次服用,连续服用4w。
观察比较两组慢性肺心病的治疗效果、呼吸系统的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经中西医结合
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2.3%,仅行西医治疗的对照组为75.0%,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此外,实验组的呼吸系统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83.2%,远高于对照组的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显著提高,其活动能力、呼吸道症状等方面的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上升,对照组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COPD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有研究指出炎性传播介质及氧化反应对COPD的产生及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3]。
COPD久治不愈、病情反复多变,会改变肺部的正常结构域功能,从而引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治疗COPD合并慢性肺心病的关键在于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将诱发的源头去除,避免病情加重或反复发作,恢复患者的心、肺正常结构和功能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认为,心脏主管血液流通、肺部主管气道呼吸,肺部正常运转时心脏运行血液的必需条件,所以,一旦肺气虚或失调,就会对心脏运行血液的功能产生影响,出现胸闷、心律不齐等临床表现[4]。
常规的西药只能起到改善表面症状的功效,但是往往无法根治该病,容易反复发作。
此次研究,笔者针对实验组患者,联合中药调节患者体内的肺气,选取益气补肾、祛痰化湿、活血化瘀的中药,如冬虫夏草、党参、五味子、蛤蚧、紫苏子、黄芪、熟地黄、核桃等,既能益气补肾,又能提高患者免疫力;并且根据患者的多痰等实际病情酌量增减剂量或中药种类,取得了很好地疗效。
仅应用西医治疗的对
照组在各方面均差于实验组,可见中西医结合法在治疗COPD合并慢性肺心病上有显著疗效。
综上所述,应用科学合理的中西医结合法治疗COPD合并慢性肺心病具有卓越的疗效,能够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与生活质量,极具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朱深银,龙锐,邱峰,等.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源性心脏病与肺炎病例的用药干预与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8(07):502-505.
[2]徐小娟.中西医结合治疗CODP合并慢性肺心病50例[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284-285.
[3]邓丽金,郑丽维,李壮苗.足三里择时穴位按摩对CODP肺心病胃肠功能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2(11):14-15.
[4]刘颖卉,杨威,高芬.藏药雪莲治疗COPD和肺心病的临床疗效评估[J].中国现代医生,2009(08):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