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水解反应方程式
亚铁与碳酸氢根双水解

亚铁与碳酸氢根双水解
亚铁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能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
亚铁沉淀和二氧化碳气体。
双水解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通常发生在弱酸根离子和弱碱阳离子之间。
在这种情况下,亚铁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都是弱电解质,它们在水中会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相应的弱酸和弱碱。
由于亚铁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都是弱电解质,它们的水解反应会相互促进,从而发生双水解反应。
双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2HCO3−=FeCO3↓+CO2↑+H2O
在这个反应中,亚铁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相互促进水解,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和二氧化碳气体。
同时,反应还生成水和氢离子,这是由于水解反应是可逆的,生成的弱酸和弱碱会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强酸和强碱。
需要注意的是,双水解反应的发生需要一定的条件。
一般来说,如果两种弱电解质的水解产物能够相互反应,生成更难溶解的沉淀或气体,那么双水解反应就容易发生。
此外,如果溶液中的酸度或碱度较高,也会促进双水解反应的发生。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调节溶液的酸碱
度、加入相应的沉淀剂或气体吸收剂等方法来促进或抑制双水解反应的发生。
双水解反应

3.常见;、Fe2+、Mg2+、NH4+;
1、【铝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
Al3++3HCO3-=Al(OH)3↓+3CO2↑
2、【铝离子和碳酸根离子】
2Al3++3CO32-+3H2O=2Al(OH)3↓+3CO2↑
3、【铝离子和硫离子】
2Al3++3S2-+6H20=2Al(OH)3↓+3H2S↑
4、【铝离子和HS-(硫氢根)离子】
Al3++3HS-+3H2O=Al(OH)3↓+3H2S↑
9、【铵根离子和偏铝酸根离子】
1.双水解(弱电解质才能发生水解)反应是指弱酸根(哪些酸是弱酸)和弱碱阳离子(一般是指金属阳离子或者铵根)相互促进水解,直至完全的反应。常见的双水解进行完全的有:Fe3﹢、Al3﹢与AlO₂﹣、CO₃2﹣(HCO₃﹣醋酸和铵根)。
双水解离子方程式用“═”连接,且标记“↑”和“↓”(这是与水解反应的区别)
AlO2- + NH4+ + H2O ==Al(OH)3↓+ NH3↑
10、【铝离子和偏铝酸根离子】
Al3+ + 3AlO2- + 6H2O ═4Al(OH)3↓
双水解反应方程式

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创作者:凤呜大王*双水解反应方程式当弱酸的酸酸根与弱碱的阳离子同时存在于水溶液中时,弱酸的酸根水解生成的氢氧根离子与弱碱的阳离子水解生成的氢离子反应生成水而使两种离子的水解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而互相促进水解,而水解完全。
例如:泡沫灭火器中的主要化学物质是碳酸氢钠与硫酸铝,互相促进水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氢氧化铝沉淀,从而产生大量的泡沫。
3(HCO3-)+(Al3+)+3H2O = 3CO2 +Al(OH)3 (反应可逆) 弱酸根离子与弱碱阳离子在水溶液中互相促进水解,水解程度增大。
有些互促水解反应不能完全进行,有些互促水解反应能完全进行(俗称“双水解反应”)。
中学化学中常见的能发生“双水解反应”的离子对有:Al3 +与HCO3–、CO32–、HS-、S2-;Fe3+与HCO3–、CO32–;NH4+与SiO32-等。
Fe2(SO4)3 +3Na2CO3 +3H2O = 2Fe(OH)3↓+3Na2SO4 +3CO2↑Al2(SO4)3 +3Na2CO3 +3H2O = 2Al(OH)3↓+3Na2SO4 +3CO2↑2FeCl3 +3Na2CO3 +3H2O = 2Fe(OH)3↓+6NaCl +3CO2↑2AlCl3 +3Na2CO3 +3H2O = 2Al(OH)3↓+6NaCl +3CO2↑记住只要Al3 +与HCO3–、CO32–、HS-、S2-;Fe3+与HCO3–、CO32–;NH4+与SiO32-搭配,不管其他离子是什么,参加反应的就是上述离子产生沉淀,然后剩下的离子组合配平就可以了Al2S3+6H2O=2Al(OH)3+3H2S2Al(3+)+3S(2-)+6H2O=2Al(OH)3+3H2SAl2(CO3)3+3H2O=2Al(OH)3+3CO22Al(3+)+3CO3(2-)+3H2O=2Al(OH)3+3CO2Al(HCO3)3=Al(OH)3+CO2Al(3+)+3HCO3(-)=Al(OH)3+CO2Al(AlO2)3+6H2O=4Al(OH)3Al(3+)+3AlO2(-)+6H2O=4Al(OH)3(NH4)2SiO3+2H2O=2NH3·H2O+H2SiO32NH4(+)+SiO3(2-)+2H2O=2NH3·H2O+H2SiO3中学化学中常见的能发生“双水解反应”的离子对有:Al3 +与HCO3–、CO32–、HS-、S2-、ClO-、ALO2-;Fe3+与HCO3–、CO32–、ClO-、ALO2-;NH4+与SiO32-等。
双水解

双水解化学方程式当弱酸的酸根与弱碱的阳离子同时存在于水溶液中时,弱酸的酸根水解生成的氢氧根离子与弱碱的阳离子水解生成的氢离子反应生成水而使两种离子的水解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而互相促进水解,而水解完全。
基本介绍如:泡沫灭火器中的主要化学物质是碳酸氢钠与硫酸铝,互相促双水解进水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氢氧化铝沉淀,从而产生大量的泡沫。
3(HCO3-)+(Al3+)= 3CO2↑+Al(OH)3↓Al2S3+6H2O=2Al(OH)3↓+3H2S↑AlN+3H2O=Al(OH)3↓+NH3↑弱酸阴离子与弱碱阳离子在水溶液中互相促进水解,水解程度增大。
有些互促水解反应不能完全进行,有些互促水解反应能完全进行(俗称“双水解反应”)。
那么,哪些弱酸根离子与弱碱阳离子在水溶液中互相促进水解反应能完全进行呢?由于中学化学教学中往往仅列出能发生“双水解反应”的一些例子让学生记住,学生较难掌握且不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本文浅谈互促水解反应完全进行的条件及其推论,揭示其本质,以便该知识能较易被掌握和应用。
一.“水解相互促进反应”发生的条件:首先我们来分析Al3+与HCO3–在水溶液中为什么能发生“双水解反应”而Mg2+与CO32–或HCO3–却不能发生“双水解反应”?互相促进水解其水解程度增大,由于Al(OH)3溶解度非常小且H2CO3又不稳定易分解即生成的水解产物能脱离反应体系,根据平衡移动原理水解反应继续向右进行,直至反应完全进行;但Mg(OH)2溶解度比Al(OH)3大些,不容易脱离反应体系,则水解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就达到平衡,水解反应不能完全进行。
由上不难看出: 生成的水解产物脱离反应体系是反应得以完全进行的重要原因. 因此, “双水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之一是:水解产物是容易脱离反应体系(溶解度非常小)的物质如:Al(OH)3、Fe(OH)3或H2、O2等极难溶的气体。
当然,若互相促进水解程度非常大水解反应也可以认为完全进行。
双水解离子方程式怎么写

双水解离子方程式怎么写
在化学中,水解离子方程式是指化合物在水中发生离解反应时的化学方程式。
双水解离子方程式是指一个化合物在水中同时发生两次水解反应,形成两个离子的化学方程式。
比如说,钙盐(CaCl2)在水中发生双水解离子反应,会生成钙离子(Ca2+)和氯离子(Cl-)。
钙盐的化学式可以写成CaCl2(s),当它溶解在水中时,可以写成CaCl2(aq)。
双水解离子方程式如下: CaCl2(aq)+ 2H2O(l)→ Ca2+(aq)+ 2Cl-(aq)+ 2H2O(l)这个方程式可以解释为,钙盐在水中发生了两次水解反应,首先生成了一个钙离子和两个氯离子,同时水中存在的氢氧根离子(OH-)与水分子反应,生成了两个氢离子(H+)和两个氢氧根离子(OH-)。
随后,钙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的钙羟基盐(Ca(OH)2)沉淀。
双水解离子方程式的写法与单水解离子方程式相似,需要根据化合物的化学式和反应过程中的离子种类来决定反应的形式。
写双水解离子方程式需要注意反应物的摩尔比也需要乘上2,例如上述例子中的CaCl2和H2O都需要乘上2。
总之,双水解离子方程式是一种常见的化学方程式,它可以描述化合物在水中发生的复杂离解反应过程。
掌握双水解离子方程式的写法对于理解化学反应机理和分析实验数据都非常重要。
- 1 -。
al和co3双水解方程式

al和co3双水解方程式双水解是指一种化学反应,其中一种化合物在水中被分解成两个或多个物质。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将讨论的是铝离子(Al3+)和碳酸根离子(CO32-)之间的双水解反应。
铝离子(Al3+)是一种常见的阳离子,而碳酸根离子(CO32-)是一种常见的阴离子。
当这两种离子在水中相遇时,它们会发生反应,生成一系列的产物。
让我们看看铝离子的水解反应。
铝离子在水中会接受水分子的配位,形成氢氧根离子(OH-)。
这个反应可以表示为:Al3+ + 3H2O → Al(OH)3 + 3H+在这个反应中,每个铝离子与三个水分子反应,形成一个铝氢氧根配合物(Al(OH)3),同时释放出三个氢离子(H+)。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碳酸根离子的水解反应。
碳酸根离子在水中会接受水分子的质子,形成碳酸(H2CO3)。
这个反应可以表示为:CO32- + H2O → HCO3- + OH-在这个反应中,碳酸根离子接受一个水分子的质子,形成碳酸氢根离子(HCO3-),同时释放出一个氢氧根离子(OH-)。
当铝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同时存在于水中时,它们会发生双水解反应。
在这个反应中,铝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会互相交换配位离子,形成新的产物。
具体来说,铝离子会与碳酸根离子中的一个氧原子形成配位键,而碳酸根离子会与铝离子中的一个氢原子形成配位键。
这个反应可以表示为:Al3+ + CO32- → Al(OH)2+ + HCO3-在这个反应中,铝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之间发生了配位交换,形成了一个铝氢氧阳离子(Al(OH)2+)和一个碳酸氢根离子(HCO3-)。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双水解反应的一个简化表示。
实际上,双水解反应涉及到更复杂的离子间相互作用和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总结起来,铝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之间的双水解反应会产生铝氢氧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作为产物。
这个反应在水溶液中是可逆的,取决于温度、浓度和pH值的影响。
双水解反应在化学和环境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例如在水处理中去除铝和碱性废水中的碳酸盐。
双水解反应方程式

双水解反应方程式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双水解反应方程式当弱酸的酸酸根与弱碱的阳离子同时存在于水溶液中时,弱酸的酸根水解生成的氢氧根离子与弱碱的阳离子水解生成的氢离子反应生成水而使两种离子的水解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而互相促进水解,而水解完全。
例如:泡沫灭火器中的主要化学物质是碳酸氢钠与硫酸铝,互相促进水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氢氧化铝沉淀,从而产生大量的泡沫。
3(HCO3-)+(Al3+)+3H2O=3CO2+Al(OH)3(反应可逆)弱酸根离子与弱碱阳离子在水溶液中互相促进水解,水解程度增大。
有些互促水解反应不能完全进行,有些互促水解反应能完全进行(俗称“双水解反应”)。
中学化学中常见的能发生“双水解反应”的离子对有:Al3+与HCO3–、CO32–、HS-、S2-;Fe3+与HCO3–、CO32–;NH4+与SiO32-等。
Fe2(SO4)3+3Na2CO3+3H2O=2Fe(OH)3↓+3Na2SO4+3CO2↑Al2(SO4)3+3Na2CO3+3H2O=2Al(OH)3↓+3Na2SO4+3CO2↑2FeCl3+3Na2CO3+3H2O=2Fe(OH)3↓+6NaCl+3CO2↑2AlCl3+3Na2CO3+3H2O=2Al(OH)3↓+6NaCl+3CO2↑记住只要Al3+与HCO3–、CO32–、HS-、S2-;Fe3+与HCO3–、CO32–;NH4+与SiO32-搭配,不管其他离子是什么,参加反应的就是上述离子产生沉淀,然后剩下的离子组合配平就可以了Al2S3+6H2O=2Al(OH)3+3H2S2Al(3+)+3S(2-)+6H2O=2Al(OH)3+3H2SAl2(CO3)3+3H2O=2Al(OH)3+3CO22Al(3+)+3CO3(2-)+3H2O=2Al(OH)3+3CO2Al(HCO3)3=Al(OH)3+CO2Al(3+)+3HCO3(-)=Al(OH)3+CO2Al(AlO2)3+6H2O=4Al(OH)3Al(3+)+3AlO2(-)+6H2O=4Al(OH)3(NH4)2SiO3+2H2O=2NH3·H2O+H2SiO32NH4(+)+SiO3(2-)+2H2O=2NH3·H2O+H2SiO3中学化学中常见的能发生“双水解反应”的离子对有:Al3+与HCO3–、CO32–、HS-、S2-、ClO-、ALO2-;Fe3+与HCO3–、CO32–、ClO-、ALO2-;NH4+与SiO32-等。
【知识点】“双水解”总结

【知识点】“双水解”总结一、双水解反应的概念当两种水解后显较强酸性和较强碱性溶液混合时,它们相互促进使水解进行到底的反应。
如硫酸铝水溶液呈酸性,因为Al3++3H2O⇌Al(OH)3+3H+。
碳酸氢钠水溶液呈碱性,因为HCO3-+H2O⇌H2CO3+OH-。
当它们混合时,Al3+水解产生的H+与HCO3-水解产生的OH-相结合生成极难电离的水,因而以上两个水解平衡均向右移动,使彼此进行到底。
将上述两个单水解反应式合并即得双水解反应式:Al3++3HCO3-=3CO2↑+Al(OH)3↓。
由于双水解完全,所以Al3+与HCO3-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二、双水解反应的条件氯化铵溶液(NH4++H2O⇌NH3•H2O+H+)与醋酸钠溶液(CH3COO-+H2O⇌CH3COOH+OH-)相混合时,两盐都水解,相互促进,水解趋势增大,但仍很微弱。
因为NH4+水解的产物NH3•H2O和CH3COO-水解产物CH3COOH溶解度都很大,当浓度达到一定的限度后,仍然可以抑制铵根离子和醋酸根离子的水解,所以NH4+与CH3COO-仍可大量共存。
可见,水解产物易分解,或者可以形成沉淀,这两类盐溶液混合时要考虑双水解。
在中学化学教材范围内,能发生双水解的离子对主要有下面几种。
Al3+与CO32-、HCO3-、S2-、HS-、AlO2-、SiO32-;Fe3+与CO32-、HCO3-、AlO2-、SiO32-;NH4+与AlO2-。
三、双水解方程式的书写【例如】书写AlCl3溶液与Na2S溶液混合后的离子方程式。
双水解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1)先写出参加反应的离子和水解的最终产物。
首先判断产物,Al3+水解到底生成Al(OH)3,S2-水解到底生成H2S。
(2)再利用电荷守恒配平离子之间的比例。
然后根据电荷守恒确定两种离子系数比,因为生成物都是中性物质,所以发生双水解反应的两种离子所带电荷应相等。
即Al3+与S2-按2∶3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水解反应方程式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双水解反应方程式
当弱酸的酸酸根与弱碱的阳离子同时存在于水溶液中时,弱酸的酸根水解生成的氢氧根离子与弱碱的阳离子水解生成的氢离子反应生成水而使两种离子的水解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而互相促进水解,而水解完全。
例如:泡沫灭火器中的主要化学物质是碳酸氢钠与硫酸铝,互相促进水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氢氧化铝沉淀,从而产生大量的泡沫。
3(HCO3-)+(Al3+)+3H2O=3CO2+Al(OH)3(反应可逆)
弱酸根离子与弱碱阳离子在水溶液中互相促进水解,水解程度增大。
有些互促水解反应不能完全进行,有些互促水解反应能完全进行(俗称“双水解反应”)。
中学化学中常见的能发生“双水解反应”的离子对有:
Al3+与HCO3–、CO32–、HS-、S2-;
Fe3+与HCO3–、CO32–;
NH4+与SiO32-等。
Fe2(SO4)3+3Na2CO3+3H2O=2Fe(OH)3↓+3Na2SO4+3CO2↑
Al2(SO4)3+3Na2CO3+3H2O=2Al(OH)3↓+3Na2SO4+3CO2↑
2FeCl3+3Na2CO3+3H2O=2Fe(OH)3↓+6NaCl+3CO2↑
2AlCl3+3Na2CO3+3H2O=2Al(OH)3↓+6NaCl+3CO2↑
记住只要
Al3+与HCO3–、CO32–、HS-、S2-;
Fe3+与HCO3–、CO32–;
NH4+与SiO32-搭配,不管其他离子是什么,参加反应的就是上述离子产生沉淀,然后剩下的离子组合配平就可以了
Al2S3+6H2O=2Al(OH)3+3H2S
2Al(3+)+3S(2-)+6H2O=2Al(OH)3+3H2S
Al2(CO3)3+3H2O=2Al(OH)3+3CO2
2Al(3+)+3CO3(2-)+3H2O=2Al(OH)3+3CO2
Al(HCO3)3=Al(OH)3+CO2
Al(3+)+3HCO3(-)=Al(OH)3+CO2
Al(AlO2)3+6H2O=4Al(OH)3
Al(3+)+3AlO2(-)+6H2O=4Al(OH)3
(NH4)2SiO3+2H2O=2NH3·H2O+H2SiO3
2NH4(+)+SiO3(2-)+2H2O=2NH3·H2O+H2SiO3
中学化学中常见的能发生“双水解反应”的离子对有:
Al3+与HCO3–、CO32–、HS-、S2-、ClO-、ALO2-;
Fe3+与HCO3–、CO32–、ClO-、ALO2-;
NH4+与SiO32-等。
实际上,由于Al(OH)3、Fe(OH)3溶解度非常小,比碳酸稍强的酸的酸根与Fe3+、Al3+也能发生“双水解反应”。
中学中主要是铝离子、铁离子与碳酸根、碳酸氢根偏铝酸根发生双水解:2(M3+)+3(CO32-)+3H2O==2M(OH)3+3CO2
(M3+)+3(HCO3-)==M(OH)3+3CO2
其中M代表Al、Fe
000能不能帮我总结下双水解的一些常见方程式
1初中化学方程式总结初三化学方程式总结初中常见化学方程式高二化学方程式总结高中常见化学方程式
例如AL2(SO4)3和NAHCO3,NA2S2O3和HCL,NAHS和NAOH等一些问题,还有强酸和强碱在双水解中起什么作用
提问补充:我想高中双水解方程式不少,自己总结了一些感觉不全,希望大家多写点,大概也应该能有30多个吧,类型方程式就行
满意答案: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BaCl2+Na2SO4=BaSO4↓+2NaCl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CaCl2+Na2CO3=CaCO3↓+2NaCl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
4、木炭还原氧化铜:2CuO+C高温2Cu+CO2↑
5、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
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
7、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Na2O2钠与氧气反应:4Na+O2=2Na2O
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10、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11、铁与水蒸气反应:3Fe+4H2O(g)=F3O4+4H2↑
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
1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H2O=Ca(OH)2
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6HCl=2FeCl3+3H2O
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
16、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2NaOH=2NaAlO2+H2O
17、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3NaOH=Fe(OH)3↓+3NaCl
18、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SO4+2NaOH=Fe(OH)2↓+Na2SO4
19、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4Fe(OH)2+2H2O+O2=4Fe(OH)3
20、氢氧化铁加热分解:2Fe(OH)3△Fe2O3+3H2O↑
21、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Al2(SO4)3+6NH3H2O=2Al(OH)3↓+3(NH3)2SO4
22、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OH)3+3HCl=AlCl3+3H2O
23、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OH)3+NaOH=NaAlO2+2H2O
24、氢氧化铝加热分解:2Al(OH)3△Al2O3+3H2O
25、三氯化铁溶液与铁粉反应:2FeCl3+Fe=3FeCl2
26、氯化亚铁中通入氯气:2FeCl2+Cl2=2FeCl3
27、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4HF=SiF4+2H2O
硅单质与氢氟酸反应:Si+4HF=SiF4+2H2↑
28、二氧化硅与氧化钙高温反应:SiO2+CaO高温CaSiO3
29、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
30、往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
31、硅酸钠与盐酸反应:Na2SiO3+2HCl=2NaCl+H2SiO3↓
32、氯气与金属铁反应:2Fe+3Cl2点燃2FeCl3
33、氯气与金属铜反应:Cu+Cl2点燃CuCl2
34、氯气与金属钠反应:2Na+Cl2点燃2NaCl
35、氯气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
36、次氯酸光照分解:2HClO光照2HCl+O2↑
37、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
38、氯气与消石灰反应: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39、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HCl+AgNO3=AgCl↓+HNO3
40、漂白粉长期置露在空气中:Ca(ClO)2+H2O+CO2=CaCO3↓+2HClO
41、二氧化硫与水反应:SO2+H2O≈H2SO3
42、氮气与氧气在放电下反应:N2+O2放电2NO
43、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2NO+O2=2NO2
44、二氧化氮与水反应:3NO2+H2O=2HNO3+NO
45、二氧化硫与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2SO2+O2催化剂2S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