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语文(江苏专版)复习与策略讲义:高考第2大题 考点1 文言实词 含解析
2018版高考语文(江苏专用)归纳内容要点含解析

归纳内容要点(时间:45分钟分值:44分)一、基础题组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4分)吴门枫江之市,有君子焉,人皆称曰瓶庵。
或曰守口如瓶,取谨言之义。
或曰瓶窄口而广腹,善容物者也。
瓶庵幼失怙废学,长自力于学,好文墨士,于贤人隐君子尤尊敬之。
朋友之穷老无所归者,曰:“于我乎养生送死。
”于是士君子皆贤瓶庵。
人有急难之日,好行其德。
尝僦(jiù)①小舟,问舟子曰:“几何钱?”日数若干,瓶庵曰:“米贵甚,如是,汝安得自活?”乃增其值。
故负贩人亦曰瓶庵盛德长者。
吴门高士徐枋,难衣食,瓶庵尝馈遗之,枋不辞。
瓶庵年六十,家人将觞客,瓶庵曰:“吾将归故乡,以是费为祖宗祠墓费。
吾六十,善病,不于此时一拜先陇②,更何待耶?”于是去,倡建始祖祠,修五世以上墓,拜故旧之陇而酹之,不令其子孙知。
事竣,力疾游黄山而后返。
里有事,尝就瓶庵平曲直,白徒③悍卒皆服之。
或曰:“瓶庵之父,往侨维扬,会逆阉魏忠贤用事,有假其威虐人者,君以布衣叩阍④。
抗疏,既危而免。
”瓶庵殊多父风也,父尝刲股以疗亲痛,瓶庵父病亦刲股。
瓶庵之妹死,有遗子女,并婚嫁之如己出。
其孝友如此。
于是远近士至吴门者,皆欲争识瓶庵矣。
【注】①僦(jiù):租赁。
②先陇:祖先陇地,祖墓。
③白徒:本指无军籍临时征集的壮丁。
此处指散漫无管束的人。
④叩阍(hūn):向朝廷进言。
1.简要概括瓶庵的性格特征。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好学行道。
②仁义孝友。
③做人有度量。
④公正无私。
【参考译文】苏州枫江市集中,住着一位有道德的人,人们都称呼他“瓶庵”。
有人说,这称呼是指守口如瓶,取说话谨慎的意义。
有人说,瓶子口窄而腹大,很能装东西,比喻做人有度量。
瓶庵小时候父亲去世,停止了学业,长大后靠自己奋力学习,喜欢读书写文章的人,对有道德的人、隐士特别尊敬。
2018高考语文(江苏专版)复习与策略讲义:高考第2大题 考点3 翻译句子 含解析

考点三 翻译句子(2016·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阅读文本见考点一例1),完成后面的问题。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汝则已矣,还教子读书,以期不坠先业。
(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友人以经书题相商,入耳文立就,后有言及者,辄塞耳不敢听。
(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翻译时注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特别要注意关键词的翻译,第(1)句,共三小句,第一小句是判断句,重点词是“已”,意为“停止、完了”,可意译为“算了”。
第二、三两句是个目的复句,“以”即为表目的的连词,可译为“来,用来”;“教子”即“教育你的孩子”;“坠”是使动用法,“使……毁害、损害”。
第(2)句,共四小句,第一小句重点是“以经书题”,意为“用(拿)经书中的考题”;第二小句重点词是“就”意为“完成”,可译为“(文章)写成”;第三小句重点词是“言及者”,意即“提到这些题”;第四小句重点词“辄”,意即“就”,连词。
【答案】(1)你就算了,回去后教育儿子读书,希望能保持住先人的事业。
(4分)(2)朋友用经书中的考题彼此商量,(考题)一传入他耳中文章马上就形成了,后来再有谈到(考题)的,(他)就堵住耳朵不敢听了。
(4分)一、规避文言文翻译的“6大误区”(针对“短板一、二、三、四”)1.脱离语境,望文生义应对策略——把文言词语,尤其是古今异义词,放到具体语境中理解。
2018高考语文江苏卷试题分析梳理

【2018省考试院试题分析例文1】野芳虽晚不须嗟高考前放假回家,手机传来提示音,老爸发来了一条微信:“儿子,我为你打cll!"不禁哑然失笑。
和许多高中生一样,我和母亲在学校旁租房住,老爸一个人住,不仅地理上的距离带来了疏离感,热衷于网络新词的我,更是和从不使用新语言的父亲,有了淡淡的心理上的疏离感。
父亲是20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在语言上曾经有过光辉岁月,为领导写的材料,屡次被表扬,喜爱舞文弄墨的他,演讲得过奖,偶尔在报纸的豆腐块儿也会发现他的文章。
但是现在,父亲的语言已经过时了,他与时代脱节了,已经是一个“油腻男”了。
我开始质疑他的高谈阔论,在我看来,他偶尔使用的流行语都是老古董,我开始嘲笑他的自视清高,我....父..亲没有反驳,只是沉默。
高考誓师。
放假回家,为了避免和父亲尬聊,我急匆匆地往书房赶,谁知一进门,“毛头,我为你打call!",这吓了我一跳,词汇水平还停在十年前流行语的父亲竟学会了新词儿,“打call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就随便用!”“不就是加油助威吗?我知道你们年轻人就好这一口!”父亲炫耀似的晃晃手机,有股淡淡的自豪感。
“你啊,学了两个新词儿就瞎炫,我和你在一块儿只能尬聊,”看见父亲希冀的眼神,我一顿。
我总想,和一个总是痴迷于七八十年代的品质低劣的武侠电影的父亲,又能有多少共同语言呢?父亲的眼神黯淡下来,搓搓手,他尴尬地笑笑,小心翼翼地走出了书房。
放下书包,书桌上的一个小本子,引起了我的注意,本子已被翻得发皱起角,打开一看,题为“疑难生词本”,上面书写着父亲工工整整的字迹.... ....信手翻阅,“怼”,心里抵触反抗;“打cal!",加油助威:“老铁”,对哥们的别称;“杠精”,抬杠成瘾的一类群体.......我鼻头发酸,却又哭笑不得,父亲把我谈论的网络新词都工工整整地抄了下来,想象着那带着一千度近视镜的父亲,在昏黄的灯光下,一边握着手机,一边瞪大了眼抄写的苍老背影,心中竟五味杂陈。
2018版高考语文(江苏专用)文言句式与文言翻译 含解析

文言句式与文言翻译(时间:45分钟分值:54分)一、基础题组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12分)禁家人侵渔张养浩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也。
中既不给,其势必当取于人。
或营利以侵民,或因讼而纳贿,或名假贷,或托姻属,宴馈征逐,通室无禁,以致动相掣肘,威无所施。
己虽日昌,民则日瘁;己虽日欢,民则日怨。
由是而坐败辱者,盖骈首纚(现在多写作“”,编者注)踵也。
呜呼!使为妻妾而为之,则妻妾不能我救也;使为子孙而为之,则子孙不能我救也;使为朋友而为之,则朋友不能我救也。
妻妾、子孙、朋友皆不能我救也,曷若廉勤乃职而自为之为愈也哉!盖自为虽阖门恒淡泊,而安荣及子孙;为人虽欢然如可乐,而祸患生几席也。
二者之间,非真知深悟者,未易与言。
有官君子,其审择焉。
(节选自《三事忠告》,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1)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也。
(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为子孙而为之,则子孙不能我救也。
(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盖自为虽阖门恒淡泊,而安荣及子孙;为人虽欢然如可乐,而祸患生几席也。
(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最新-2018年高考语文 文言文之实词复习课件 精品

三、借助语法分析作推断
句子的结构成分是基本固定的,词在句中所 处的语法位置,也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
例1 始城州,周十三里,屯田二十四所,教种茶、
麦。 城:构筑城墙
(07年海南、宁
夏卷)这个选项中,“城”解释为“构筑城墙”对
不对?
【推断】“城”后面是名词“州”, “城”处在谓语的 位置,名词作动词用。词义“筑城墙”显然是正确的。
2、利用对称结构推断法 古人喜欢讲究对称美,古诗文中的对偶句、排比句等对举的语
言现象非常多。这些结构相似的句子(或词组)中,位置对称的词
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相对或相反。这样,我们就可以通 过已知词语的词义推知未知词语的词义。
(1)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谏太宗十 思疏》
“简”与“择”相对应,理解为“选择、选
五、通假代入法
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不 妨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 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的字代入试解来推断 词义。
如:旦日不可不蚤来见项王
解析:蚤:跳蚤。无论怎么代入都 无法理解。
解答:蚤——通 “早”
(10山东新课标)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解析:会意字,上为“入”,下为“米”,整合可知。 解答:籴——买进粮食
粜(tiào) ——卖出粮食
⑴用“贝” 作偏旁的字与“钱财”有关。
例句: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贿赂)
《六国论》
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 ,将奈何?
《荆轲刺秦王》
﹙购:悬赏征求,重金收买﹚
⑵用“ 糸 ”作偏旁的字与“丝织品、绳索”有关
如:秦桧炎炎 ,不附者惟卿一人。
(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第一章 核心题点精练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精

核心题点精练一文言疑难实词词义推断方法的综合使用核心题点精练一文言疑难实词词义推断方法的综合使用文言实词犹如搭积木中的块块积木,它不仅是建筑的材料,更是构建骨架的本身。
同时,文言实词为核心考点,其余所有的断句、翻译、文意、赏析等均以它为基础。
考试中,命题者既考查考生实词的积累,更考查对那些疑难实词的推断能力。
对于疑难实词含义的推断,是实词辨析题和翻译题最重要的题点。
怎么推断?要使用哪些方法?这些方法又是如何综合使用的?这些都是考生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常用推断方法温习1.请用语境推断法推断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梅以欹.为美,正则无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天保中,郡县大水、人灾,绝食..者千余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倾斜(2)断绝粮食(3)丰收(4)顽皮2.请用对称推断法推断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谷.则异室,死则同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士习由此而偷,官方.由此而隳.,师道由此而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选拔(2)活着(3)多余(4)风气毁坏3.请用语法推断法推断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高三语文江苏专版讲义第二板块专题一第一编第1讲文言实词

第1讲 文言实词文言实词主要指名词、动词、形容词和数量词。
这些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
实词既可以单独设题考查,也可以在文言文文意的概括与赏析、文言断句、语句翻译中考查,可以说没有对实词含义的正确理解,就无法正确解答这些题目。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必须掌握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和偏义复词等相关方面的知识。
考点一 多义实词“多义实词”是指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
多义实词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
把握多义实词,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
[考点感悟] 1.下列文言实词有多个义项,先体会一下这些义项之间的联系,然后为后面语句选择正确的解释。
(1)属:①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f) ②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赤壁赋》)(a) ③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琵琶行 并序》)(b) ④神情与苏、黄不属.(《核舟记》)(c)⑤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d) (2)道:①有碑仆道.(《游褒禅山记》)(g) ②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c) 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a)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d) ⑤策之不以其道.(《马说》)(f) ⑥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b) ⑦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h) ⑧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i) 2.下列文言实词有多个义项,先体会一下这些义项之间的联系,然后为后面语句选择正确的解释。
(1)数:①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d)②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c)③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六国论》)(a)④数.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b)(2)绝:①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逍遥游》)(c)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a)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d)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b)⑤以为妙绝.(《口技》)(e)[解题方略]多义实词的推断技法1.语境代入推断法语境可分为句内语境和句外语境。
2018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I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莫不是古圣人深思熟虑、的结晶。
如果把经典仅仅当作一场的说教,那你永远进不了圣学大门。
必得躬亲实践,才能切实摇圣人的心得,如此我们的修为才能日有所进。
A. 特立独行耳提面命顿悟B. 特立独行耳濡目染领悟C. 身体力行耳提面命领悟D. 身体力行耳濡目染顿悟【答案】C特立独行普遍形容人的志向高洁,不同流俗。
身体力行多用来表示努力实践,亲身体验。
一般作谓语、定语。
中古古代的儒家经典应该是经过古圣人身体体验,努力实行的。
所以第一空选用“身体力行”,排除A、B项。
“耳提命面”,意思是不但当面教导他,而且提着耳朵叮嘱他。
后用以形容对人教诲恳切,要求严格。
“耳濡目染”指经常听到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根据语境“说教”,第二空应选“耳提命面”。
排除D项,因此答案选C。
“顿悟”,指猛然醒悟。
“领悟”,就是体会,解悟。
根据语境“躬亲实践”,“心得”也应选“领悟”。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
第二,要辨析感情,明确词语的感情色彩,是褒义,还是贬义。
第三,要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解答词语题,(1)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2)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3)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4)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5)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理性经济人”,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
,。
,,,,更倾向于暂时获得产品或服务,或与他人分享产品或服务。
使用但不占有,是分享经济最简洁的表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祖讳汝霖,号雨若。
幼好古学,博览群书。
少不肯临池学书,字丑拙,试有司,辄不利。
遂输粟入太学,淹蹇二十年。
文恭①捐馆,家难渐至。
大父读书龙光楼,辍其梯,轴轳传食,不下楼者三年。
江西邓文洁公至越,吊文恭,文恭墓木已拱,攀条泫然,悲咽而去。
大父送之邮亭,文洁对大父邑邑不乐,盖文洁中忌者言,言大父近开酒肆,不事.文墨久矣,故见大父辄欷歔。
是日将别,顾大父曰:“汝则已矣,还教子读书,以期不坠先业。
”大父泣曰:“侄命蹇,特耕而不获耳,蔗蓘②尚不敢不勤。
”文洁曰:“有是乎?吾且面试子。
”乃拈“六十而耳顺”题,大父走笔成,文不加点。
文洁惊喜,击节曰:“子文当名世,何止科名?阳和子其不死矣!”
甲午正月朔,即入南都,读书鸡鸣山,昼夜不辍,病.目眚,下帏静坐者三月。
友人以经书题相商,入耳文立就,后有言及者,辄塞耳不敢听。
入闱,日未午,即完牍,牍落一老教谕房。
其所取牍,上大主考九我李公,詈.不佳,令再上,上之不佳,又上,至四至五,房牍且尽矣,教谕忿恚而泣。
公简其牍少七卷,问教谕,教谕曰:“七卷大不通,留作笑资耳。
”公曰:“亟取若笑资来!”公一见,抚掌称大妙,洗卷更臵丹铅。
《易经》以大父拟元,龚三益次之,其余悉臵高等。
乙未,成进士,授清江令,调广昌,僚寀多名下士。
贞父黄先生善谑弄,易大父为纨袴子。
巡方下疑狱,令五县会鞫.之。
贞父语同寅曰:“爰书例应属我,我勿受,诸君亦勿受,吾将以困张广昌。
”大父知其意,勿固辞,走笔数千言,皆引经据典,断案如老吏。
贞父歙然张口称:“奇才!奇才!”遂与大父定交,称莫逆。
满六载,考卓异第一。
(选自张岱《家传》,有删节)
【注】①文恭:张元汴,号阳和,谥文恭;张汝霖的父亲,张岱的曾祖父。
②蔗蓘:耕耘。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不事.文墨久矣事:从事
B.病.目眚病: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