怔忡门(凡四案)
《红楼梦》与中医药(之一百零一)从贾宝玉患“怔忡症”说起

《红楼梦》与中医药(之一百零一)□杨洋馨悦平台《红楼梦》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中写道:“原来这一向因凤姐病了,李纨探春料理家务不得闲暇,接着过年过节,出来许多杂事,竟将诗社搁起。
如今仲春天气,虽得了工夫,争奈宝玉因冷遁了柳湘莲,剑刎了尤小妹,金逝了尤二姐,气病了柳五儿,连连接接,闲愁胡恨,一重不了一重添。
弄得情色若痴,语言常乱,似染怔忡之疾。
”宝玉染上的“怔忡”为中医的病名,首见于《济生方·惊悸怔忡健忘门》中“惊者,心卒动而不宁也;悸者,心跳动而怕惊也;怔忡者,心中躁动不安,惕惕然后人将捕之也”,是心悸的一种,是指多因久病体虚、心脏受损导致气血、阴阳亏虚,或邪毒、痰饮、瘀血阻滞心脉,日久导致心失濡养,心脉不畅,从而引起的心中剔剔不安、不能自控的一种病证,常和惊悸合并称为心悸。
导致怔忡的病因较多,归纳为:邪毒侵心:正气内虚,感受温热毒邪,心体受损,耗气伤阴,或感受风寒、湿热之邪,闭阻血脉,日久内舍于心,心脉瘀阻,发为惊悸怔忡。
体质虚弱:先天心体禀赋不足,心脉不畅,气血运行失常;或年老体衰,久病失养,劳欲过度,致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心脉不畅而导致。
痰饮内停:素体阳虚或者久病伤脾肾阳气,导致阳气虚不能化水,水饮内停,上凌于心从而导致的惊悸怔忡。
心阳虚弱:久病体虚,损伤心阳,心失温养,从而导致的心中剔剔不安,不能自止。
心血瘀阻:久病体虚或者日久伤及心阳从而导致心血阻络,心脉不畅,导致气血不能正常运行,发为惊悸怔忡。
从这一回可以看出,一段时间内,“冷遁了柳湘莲,剑刎了尤小妹,金逝了尤二姐,气病了柳五儿,连连接接,闲愁胡恨,一重不了一重添。
”这一系列的变故,使宝玉神无所主,心神不宁,故而患上“怔忡症”。
“怔忡症”的辨证施治:邪毒侵心的,症见心悸气短,胸闷心痛,伴见发热,恶寒,全身酸痛,神疲乏力,咽喉肿痛,咳嗽,口干渴,舌红,苔薄黄,治宜采用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之法,可选用银翘散加板蓝根、大青叶等。
张锡纯治大气下陷方

张锡纯治大气下陷方张锡纯治大气下陷方1.升陷汤治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
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
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
其兼证,或寒热往来,或咽干作渴,或满闷怔忡,或神昏健忘,种种病状,诚难悉数。
其脉象沉迟微弱,关前尤甚。
其剧者,或六脉不全,或参伍不调。
生箭(六钱)知母(三钱)柴胡(一钱五分)桔梗(一钱五分)升麻(一钱)气分虚极下陷者,酌加人参数钱,或再加山萸肉(去净核)数钱,以收敛气分之耗散,使升者不至复陷更佳。
若大气下陷过甚,至少腹下坠,或更作疼者,宜将升麻改用钱半,或倍作二钱。
升陷汤,以黄为主者,因黄既善补气,又善升气。
惟其性稍热,故以知母之凉润者济之。
柴胡为少阳之药,能引大气之陷者自左上升。
升麻为阳明之药,能引大气之陷者自右上升。
桔梗为药中之舟楫,能载诸药之力上达胸中,故用之为向导也。
至其气分虚极者,酌加人参,所以培气之本也。
或更加萸肉,所以防气之涣也。
至若少腹下坠或更作疼,其人之大气直陷至九渊,必需升麻之大力者,以升提之,故又加升麻五分或倍作二钱也。
方中之用意如此,至随时活泼加减,尤在临证者之善变通耳。
大气者,充满胸中,以司肺呼吸之气也。
人之一身,自飞门以至魄门,一气主之。
然此气有发生之处,有培养之处,有积贮之处。
天一生水,肾脏先成,而肾系命门之中(包肾之膜油连于脊椎自下上数七节处)有气息息萌动,此乃干元资始之气,《内经》所谓“少火生气”也。
此气既由少火发生,以徐徐上达。
培养于后天水谷之气,而磅因礴之势成。
绩贮于膺胸空旷之府,而盘据之根固。
是大气者,原以元气为根本,以水谷之气为养料,以胸中之地为宅窟者也。
夫均是气也,至胸中之气,独名为大气者,诚以其能撑持全身,为诸气之纲领,包举肺外,司呼吸之枢机,故郑而重之曰大气。
夫大气者,内气也。
呼吸之气,外气也。
人觉有呼吸之外气与内气不相接续者,即大气虚而欲陷,不能紧紧包举肺外也。
医者不知病因,犹误认为气郁不舒,而开通之。
其剧者,呼吸将停,努力始能呼吸,犹误认为气逆作喘,而降下之。
《癸辛杂识》【别集】

《癸辛杂识》【别集】【宋】周密●别集上○汴梁杂事罗寿可丙申再游汴梁,书所见梗概。
汴学曰文学、武庙,即昔时太学、武学旧址。
文庙居汴水南,面城背河,柳堤莲池,尚有璧水遗意。
太学与首善阁五大字石刻,皆蔡京奉敕书。
先圣之右为孟,左为颜,作一字位置,不可晓。
北方学校皆然,先圣、先师各有片石,镌宋初名臣所为赞,独先圣太祖御制也。
讲堂曰“明善”,藏书阁曰“稽古”。
古碑数种,如宋初翰苑题名,开封教授题名,九经石板,堆积如山,一行篆字,一行真字。
又有大金登科题名,女真进士题名,其字类汉篆而不可识。
司天台太岁殿,徽宗草书“九曜之殿”。
旧开封府有府尹题名,起建隆元年居润,继而晋王、荆王而下皆在焉。
独包孝肃公姓名为人所指,指痕甚深。
楼阁最高而见存者:相国寺资圣阁、朝元宫阁、登云楼。
资圣阁雄丽,五檐滴水,庐山五百铜罗汉在焉。
国初曹翰所取者也。
朝元宫阁即旧日上清储祥宫移至,??半空。
登云楼俗呼为八大王楼,又称谭(一作潭)楼,盖初为燕王元俨所居,后为巨?谭积有之,其奇峻雄丽,皆非东南所有也。
朝元宫殿前有大石香鼎二,制作高雅。
闻熙春阁前元有十余座,徽宗每宴熙春,则用此烧香于阁下,香烟蟠结凡数里,有临春、结绮之意也。
朝元宫虚皇台亦上清移来,下有青石础二,刻画龙凤团花,极工巧,旧时是朱温椒兰殿旧物。
台上有拜石,方广二丈许,光莹如碧玉,四畔刻龙凤,云雾环绕。
内留品字三方素地,云是宣、政内蘸时,徽庙立于中,林灵素、王文则居两傍也。
汴之外城,周世宗时所筑,神宗又展拓,其高际天,坚壮雄伟。
南关外有太祖讲武池,周美成《汴都赋》形容尽矣。
梁王鼓吹台、徽宗龙德宫旧基尚在。
开封府衙后有蜡梅一株,以为奇,遂创梅花堂。
北人言河北惟怀孟州,号“小江南”,得太行障其后,故寒稍杀,地暖故有梅,且山水清远似江南云。
南门外有五岳观、太乙宫、岳帝殿,极雄壮华丽,宫连跨小楼殿,极天下之巧,俗呼为暖障。
闻汴有大殿九间者五,相国、太乙、景德、五岳,尽雕镂,穷极华侈,塑像皆大金时所作,绝妙。
傅青主男科古籍全本 傅山 清

清·傅山着··傅青主男科傅青主男科1=标题= 傅青主男科目录卷上伤寒门初病二一伤风二一伤寒二一外感二一伤食二二疟疾二二伤暑二二大满二三发汗二三寒热真假辨二四乍寒乍热辨二四真热二四真寒二四假热二五假寒二五真热假寒二六真寒假热二六上热下寒二七循衣撮空二七阴虚双蛾二七结胸二八扶正散邪汤二八火证门泻火汤总方二八火证二九火越二九燥证二九治火丹神方三0消食病三0痿证三0痿证三0郁结门开郁三一关格三一虚劳门劳证虚损辨三二内伤发热三二未成劳而将成劳三二阳虚下陷三三阴虚下陷三三阴虚火动夜热昼寒三四阴寒无火三四过劳三四日重夜轻三五夜重日轻三五阴邪兼阳邪三六气血两虚三六气虚胃虚三七气虚饮食不消三七血虚面色黄瘦三七肺脾双亏三八肝肾两虚三八心肾不交三九精滑梦遗四十夜梦遗精四十遗精健忘四一倒饱中满四一久虚缓补四一补气四二补血四二出汗四二劳证四三痰嗽门初病之痰四三已病之痰四四久病之痰四四滞痰四五湿痰四五寒痰四六热痰四六老痰四六顽痰四七水泛为痰四七中气又中痰四七湿嗽四八久嗽四八久嗽四八肺嗽兼补肾四九喘证门气治法四九气喘五十实喘五一虚喘五一气短似喘五二抬肩大喘五二肾寒气喘五三肾火扶肝上冲五三假热气喘吐痰五三喘嗽五四附贞元饮五四吐血门阳证吐血五四大怒吐血五五吐血五六吐白血五六血不归经五七附三黑神奇散五七呕吐门脾胃证辨五八反胃大吐五八寒邪犯肾大吐五九呕吐五九火吐五九寒吐六十胃吐六十反胃六十反胃六十胃寒六一肾寒吐泻心寒胃弱六一臌证门水臌六二气臌六二虫臌六三血臌六三水证门水肿六四呃逆六四水结膀胱六五湿证门黄证六五瘅证六五伤湿六六脚气六六卷下泄泻门泻甚六七水泻六七火泻六七水泻六八泄泻吞酸六八痢疾门火邪内伤辨六九痢疾六九血痢七十寒痢七十大小便门大便不通七一实证大便不通七一虚证大便不通七二小便不通七二大小便不通七三厥证门寒厥七三热厥七三尸厥七四厥证七四内伤猝倒七五阴虚猝倒七五阳虚猝倒七六肾虚猝倒七六大怒猝倒七七中风不语七七口眼歪斜七八半身不遂七八半身不遂口眼歪斜七九证七九癫狂门癫狂八十发狂见鬼八十发狂不见鬼八十狂证八一寒狂八一怔忡惊悸门怔忡不寐八二心惊不安夜卧不睡八二恐怕八三神气不甯八三腰腿肩背手足疼痛门满身皆痛八四腰痛八四腰痛八五腰痛八五腰腿筋骨痛八五腰腿足亦痛八六腿痛八六两臂肩膊痛八六手足痛八七胸背手足颈项腰膝痛八七腰痛兼头痛八八心腹痛门心痛辨八八寒痛八九热痛八九久病心痛八九久病心痛八九腹痛九十腹痛九十冷气心腹痛九十胃气痛九十麻木门手麻木九一手麻九一手足麻木九一木九一腿麻木九二两手麻木困倦嗜卧九二浑身麻木九二麻木痛九二足弱九三筋缩九三胁痛门两胁有块九四左胁痛九四右胁痛九四左右胁俱痛九五两胁走注九五胁痛身热九五胁痛九五胁痛咳嗽九五浊淋门二浊五淋辨九六淋证九六浊证九六肾病门阳强不倒九六阳痿不举九七尿血又便血九七疝气九八肾子痛九八偏坠九八杂方病在上而求诸下九八病在下而求诸上九九疮毒九九头面上疮一00身上手足之疮疽一00统治诸疮一00黄水疮一00手汗一00饮砒毒一0一补肾一0一嚏喷法一0一破伤风一0一疯狗咬伤一0一小儿科色一0二脉一0二三关一0二不食乳一0二脐不乾一0三山根一0三发热一0四感冒风寒一0五惊风一0五惊风一0五痢疾一0六泄泻一0六寒泻一0六吐一0七咳嗽一0七疳证一0七口疳流水口烂神方一0七疳证泻痢眼障神方一0八疟疾一0八便虫一0八积虫一0八痘证回毒疔肿一0九痘疮坏证已黑一0九急慢风一0九治火丹神方一0九傅青主男科卷上阳曲傅青主先生手着江都郭锺岳校刊1=标题= 伤寒初病说凡病初起之时。
075《睽车志》[宋] 郭彖
![075《睽车志》[宋] 郭彖](https://img.taocdn.com/s3/m/326ec342336c1eb91a375d18.png)
睽车志[宋] 郭彖目录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卷六卷一宣政间,长安人有牧牛于野者,数亡其牛,寻之,牛卧一处,荐草肥软,方丈之内异于常草。
自后每于其处寻,辄得之。
一日大雪,视牛卧处独不积,异而掘之,深二丈许,得石匣,刻曰:“开元祭地黄琮。
”启之,得琮形如今制,但白色美玉,而其中方寸许作新粟也。
(大资郑公亿年说三事)长安近城官道之侧,有大古冢,以当行人常所往来,故独久存不毁。
建炎初寇乱,有人发之,得古铜钟鼎之属甚多,验款识,皆三代物。
冢为隧道窟室,土坚如石,周匝皆刻成人物侍卫之状,其冠服丈夫则幞头,妇人则段紒衣,皆宽袖,颇类今制,而小异。
乃知数千载冠服已尝如此。
宣和间,林灵素希世宠幸,数召入禁中,赐坐便殿。
一日,灵索倏起趋阶下曰:“九华安妃且至,玉清上真也。
”有顷,果中宫至,灵素再拜殿下。
继又曰:“神霄某夫人来。
”已而,果有贵嫔继至者。
灵素曰:“在仙班中与臣等列,礼不当拜。
”长揖而坐、俄忽腭视唶曰:”是间何乃有妖魅气耶?”时露台妓李师师者出入宫禁,言讫而师师至,灵素怒目攘袂亟起,取御炉火箸逐而击之,内侍救护得免。
灵素曰:“若杀此人,其尸无孤尾者,臣甘罔上之诛。
”上笑而不从。
林灵索未遭遇时,落魄不检。
尝从旗亭贳酒,久不归直。
其人督之。
灵素计窘,即举手自扪其面,则左颊巳成枯骨髑髅,而余半面如故,谓其人曰:“汝迫我不巳,我且更扪右颊矣。
”其人惊怖,竞为折券。
(韩亚卿知丞说)左贲字彦文,有道术。
游京师依段氏,甚礼重之。
段氏母病,贲为拜章祈福,乙夜羽衣伏坛上,五鼓姑苏,怆然不怿久之。
段氏甚惧,诘之,贲曰:“太夫人无苦,三日当愈,禄筭尚永。
”段问:“先生何为不怿?”贲曰:“适出金阙,忽遇先师,力见邀,已不可辞,后五日当去。
贲本意且欲住世广行利益,今志不遂,故不乐耳。
”既而段母如期而疾良已。
越二日,贲竟卒。
段氏悲悼,具棺衾敛之。
贲兄居洛,段命凶肆数人舁棺送之,既举棺,辞不肯往,云:“棺必无尸。
某等业此久矣,凡人之肥瘠大小,若死之久近,举棺即知之。
王行宽教授应用宁心定悸汤治疗心悸经验

王行宽教授应用宁心定悸汤治疗心悸经验作者:王伟松刘建和袁恒佑王行宽来源:《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年第02期〔摘要〕介绍王行宽教授应用宁心定悸汤治疗心悸经验。
王教授认为心悸之病位在心,与肺、肝、胆关系密切,心之气营亏虚,肝胆失疏或胆虚气怯,痰气内停,或痰气蕴热化火扰动心神或胆腑,均可导致心悸。
针对病机,遵从“损其心者,调其营卫”“心病怔忡宜温胆”思想,创制宁心定悸汤以补益气营,化痰清热,疏肝利胆,宁心定悸,临床疗效佳。
〔关键词〕心悸;宁心定悸汤;补益气营;疏肝利胆;化痰清热;王行宽〔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d Professor WANG Xingkuan’s experience in treating palpitations with Ningxin Dingji Decoction. Professor WANG believes that heart palpitations are located in the heart, and closely related to the lung, liver and gallbladder. Heart Qi and nutrient Qi deficiency, loss of soothing of liver and gallbladder or insufficiency of gallbladder Qi causing timidity and internal stop of phlegm Qi or phlegm Qi accumulated heat and transformed into fire disturbing the mind or gallbladder will all lead to palpitations. According to the pathogenesis,Professor WANG followed the thought of “patients with heart damage should regulate nutrient Qi and defensive Qi” and “palpitations should warm gallbladder”, created Ningxin Dingji Decoction to replenish Qi and nutrient Qi, to resolve phlegm and clear heat, soothe the liver and gallbladder,calm heart palpitations, with good clinical efficacy.〔Keywords〕 palpitations; Ningxin Dingji Decoction; replenish Qi and nutrient Qi; soothe the liver and gallbladder; resolve phlegm and clear heat; WANG Xingkuan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行宽教授系首届全国名中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第二、三、四、五、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届终身教授。
浅论张景岳治惊恐怔忡的经验

闷、 不适 、 脉弦滑等症 , 氏选用温 胆汤 ( 张 法半 夏、 枳实 、 竹茹 、 陈
皮、 茯苓 、 甘草 ) 或茯苓 饮子 ( 陈皮 、 夏、 半 茯苓 、 茯神 、 麦冬 、 沉香 、 甘草 ) 或加味四七汤 ( 法半夏 、 朴、 厚 茯苓 、 紫苏 叶、 神、 茯 远志 、 石 菖蒲 、 甘草) 治疗 , 此三方均着重于化痰 开窍治标 , 使邪去而精气
张介宾 , 字景 岳 , 明代 医学大家 , 是 具有丰 富的临床 实验经 验和理论基础 , 钻研 《 其 内经 》 三十余年 , 主张温 补 , 其重视阴 尤 阳双补 , 其著名 的观点 “ 阳常不足 , 阴本无余 ” 论述 了人体 阴阳 的状况 ,并 认为真阴 、真 阳 ( 精气 )为人体 之本 ,蕴藏 于命门
生是精气虚于下 , 宗气无根 , 气不归源 , 精气不能养心神所致。 就程度而言 , 惊恐轻而怔忡重 , 但惊恐可发展为怔忡。张氏对惊 恐怔忡的病机认识 , 即说明了他 重视精气在人体 的作用 , 心神须 得到精气的供养才能发挥正常 的功能。基于这一理论 ,在对惊 恐和怔忡的治疗 上 ,尤其重视补益精气 。肾中精气要依赖于脾 胃气血的充养 , 若过度思虑耗 伤心脾 , 后天乏源 , 气血亏虚 , 血不 充精 , 精不养神 , 也易发作惊恐和怔忡 ; 若平素肝气郁结 , 气滞痰
( , 肾)诸多疾病 的产生是 由于精气 的不足 , 治病 时凡遇虚证 , 均 重视温补命 门 ( , 肾) 补益精气 , 定 了右归丸 ( )左 归丸 ( ) 制 饮 、 饮 等有名 的代表方剂 。 他的这种学术 思想 也贯穿于 临床 实践 中。 在对惊恐征忡 的治疗 中 , 就体现 了这些 观点 , 临床颇有 指导 对
震钧《天咫偶闻》

震钧《天咫偶闻》●卷十◎琐记塞晓亭宗室(尔赫)《八艺咏》,效《饮中八仙歌》体:唐侯腕底生烟云,画中今日顾将军(唐通议静岩)。
悦乾卓荦振奇人,朝披案牍常等身,当场一诺轻千钧(博郎中悦乾)。
娄山高士无怀民,百城坐拥高昆仑,人间富贵俱埃尘(马处士汇川)。
芝园清操挺霜筠,暗室不愧形与神,开轩图史四壁陈(塞员外芝园)。
风流大使技不群,君平詹尹同绝伦(富大使仁轩)。
红鹅作诗忘晨昏,奔腾千里骐骥驯,得意浑同居要津(阿琛亭统领)。
清影常书白练{君巾},折钗画沙屋漏痕,举觞狂叫惊四邻(平郎中弼侯)。
目耕写兰巧逼真,少年奔走如骛の(永资政以仁)。
马协恭名寅若,内府人。
其尊人以事戍辽左,卒时,协恭年十五。
徒步奔丧,负骸归葬。
养母以孝闻,依姊丈贵禹恭读书。
伉爽好义,在官不避贵近,由郎中历织造、监榷、淮关,卒于官。
国立民诗:孤儿背上肉,老父关外骨。
骨归肉巳穿,老母双眼血。
酸风卷地来,行道亦凄恻。
贫极还读书,照室惟片月。
为马作也。
《紫幢轩集》(宗室文昭著)《京师竹枝词》十二首云:珠宝马帝城春,剩冷微暄半未匀。
几日东风初解冻,琉璃瓶内卖金鳞。
芳草裙腰路尚微,少年赌射马如飞。
银貂日暮宫墙外,一道玉河春鸭稀。
四直门四绣作堆,畅春苑外尽徘徊。
圣人生日明朝是,争看高梁社会来。
枣花照眼麦齐腰,南苑红门入望遥。
钲鼓前鸣香呗起,烧香人上马驹桥。
食罢朱樱与蜡樱,卖冰铜碗已铮铮。
疏帘清簟堪逃暑,处处蒲桃引竹棚。
水槛凉生绿树遮,冰盘旋剖辣麽瓜。
潞河报道粮船到,满载南州茉莉花。
坊巷游人入夜喧,左连哈达右前门。
绕城秋水河灯满,今夜中元似上元。
涓涓凉露碧天高,砧杵声中百结牢。
红绉黄团都上市,果房又到肃宁桃。
才过霜降无多日,闭瓮黄齑正好时。
捆入菜车书上用,沿街插遍小黄旗。
孟冬朔日颁新历,猩色香罗叠锦囊。
监正按名排八分,一齐先送与亲王。
城下长河冻已坚,冰床仍著缆绳牵。
浑如倒拽飞鸢去,稳便江南鸭嘴船。
催办迎年处处皆,四牌坊下聚俳谐。
关东风物东南少,紫鹿黄羊叠满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六、怔忡门(凡四案)
【医案】
【案一】
玉皇庙王姓妇,四十余,患怔忡惊悸病。
自觉心中惕惕,少闻物鸣之声,即时惊恐汗出。
渐至面黄肌瘦,饮食减少。
三月内服药不下三、四十帖,均无效。
看彼药方,大概麦冬、朱砂、清半夏、川黄连之类,意在清热镇惊化痰。
诊其脉,肾脉极细弱,心脉洪数无力。
此乃水亏不能济火之故。
某医之治,不知抽坎塞离之法,所以不效也。
余用六味汤加远志、菖蒲、玄参,服三帖有效,十帖痊愈,永不发矣。
按:怔忡俗名“心跳”。
心为火脏,血虚不足以养之,火气冲动则跳,痰入心中,阻其心气亦跳,胃火盛,上攻于心亦跳。
或开心窍,安心神,养阴血,或泻胃之火,不外此种治法。
君治此证有四案,处四方,药味大致略同,亦不外六味、四物,加开心宁神之药。
明乎治矣。
【案二】
伯牛岗张姓,年三十余,患怔忡惊悸证。
夜不安席,每闻人言物鸣,惊恐不定,神情立变,屡治不验。
请余往疗,诊得心肝二脉洪数有力,察其气色,满面燥红。
又问能饮水否?答曰:“善饮”。
此乃肝木太旺,心火妄动。
经曰:“心者,君主之官,”君喜静而恶动。
按五行,肝为心之母。
世间未有母害子者。
此有两说焉,五行得其平者生,亢者害也。
欲安国,必先除贼,贼除则君权自复。
权复则令行,君明臣良,纷乱之世,化为清平,有何惊悸怔忡不除也?余用四物汤加减,服一帖微效,二帖大效,五帖全瘳。
四物汤加减
当归12克,川芎10克,白芍12克,生地10克,龙胆草6克,胡黄连6克,青皮10克,龙齿10克,丹皮10克,栀子6克,柴胡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案三】
余表侄年三龄,在街游戏,两犬争斗,将小儿冲倒,当日大热不止,夜间更甚,略合眠则大惊大哭,偎藏母怀,言二犬来咬。
某医误作惊风治之,所服抱龙丸、惊风丸,及钩藤、薄荷之类,又针十余处,绝不效。
迎余往,见小儿如醉似梦,气色黯淡。
古人云,惊伤胆,恐伤肾,此系胆肾两伤,神魂失散。
安神定志,尚恐不及。
反作风治,惊则有之,风从何来?天下小儿患斯证,而作风治,毙者更仆难数。
每思至此,不胜叹惜。
余用安神定志汤,三帖痊愈。
安神定志汤
熟地10克,当归6克,白芍6克,山药10克,山萸肉6克,茯苓6克,五味子3克,枣仁6克,龙齿6克,辰砂8分(研冲),远志6克,天竺黄3克,水煎服。
【案四】
沈玉魁年六旬余,素有劳疾,忽加怔忡惊悸,昼夜不寐,屡治不愈。
迎余往疗,诊得心脉虚极且数。
此因劳心过度,心火有升无降之故。
但使心火下降于肾宫,阴阳交泰,而谓通夜不能清眠者,余未信也。
养心宁睡汤
茯神9克,天竺黄9克,炒枣仁9克,柏子仁9克,远志6克,辰砂3克(研),麦冬9克,菖蒲9克,连翘9克,黄连3克,灯芯2尺,莲子心9克,甘草6克,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