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一 微小世界 微小世界和我们》优质课教学设计_16

合集下载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一 微小世界 微小世界和我们》优质课教学设计_15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一 微小世界 微小世界和我们》优质课教学设计_15

微小世界和我们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由于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

2、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

过程与方法:1、总结人类在观察工具开发及探索范围扩大方面的成果,并用流程图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2、知道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没有被发现的物质及自然界的秘密。

情感、态度、价值观:1、热爱科学技术,敬佩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过程中不断追求和善于追求的精神。

2、知道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没有被发现的物质及自然界的秘密。

教学重点:知道人类探索微小世界已取得的一些成果。

教学难点:收集整理资料,并进行展示交流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进行相关专题的资料收集,安排多媒体教室让学生进行汇报交流。

运用多媒体的学生需在课前将汇报材料放到教室电脑的桌面上,并进行试演示,以节省准备时间。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欢迎走进科学课堂,这一单元,我们经历了人类对微小世界的认识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使用了两种工具——放大镜和显微镜。

人们借助观察工具,观察并研究了肉眼看不见的微小世界。

本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一问题。

板书:微小世界和我们二、师生互动学新课:本单元我们所进行的探究活动主要是观察,现在就让我们对所学内容和探究活动进行回顾和总结。

1、从古至今的观察视野的拓展2、人类的观察工具和观察范围的发展让我们用流程图来表示人类在认识微小世界上的发展过程:在放大镜和显微镜没有发明以前,人们只能用眼、耳、鼻、舌、手五种感觉器官探知世界。

那时候,人能观察到的最小动物,就是我们用“肉眼”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那时我们所能观察到的便是蚂蚁等较小的动物。

当放大境和显微镜发明以后,让我们看到了微生物、细胞。

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发明了放大镜。

今天放大镜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被广泛使用。

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这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放大镜能把物体放大更多倍数,以便把物体看得更清楚。

六年级科学《微小世界和我们》教学设计课件

六年级科学《微小世界和我们》教学设计课件

青霉素

青霉素是抗菌素的一种,是指青霉菌培养液中 提制的分子中含有青霉焕,能破坏细菌的细胞 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的一类抗 生素,是第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
链霉素

链霉素是一种从灰链霉菌的培养液中提 取的抗生素。属于一种氨基葡萄糖型抗 生素。1943年美国S.A.瓦克斯曼从链霉 菌中析离得到,是继青霉素后第二个生 产并用于临床的抗生素。它的抗结核杆 菌的特效作用,开创了治疗结核病的新 纪元。从此,结核杆菌肆虐人类生命几 千年的历史得以有了遏制的希望。
(纳米是长度单位,1纳米为十亿分之一米。20纳米相当于1根头发丝的三千分之一)
巴斯德发现传染病是 由于微生物造成和传播的, 发明了巴氏消毒法,广泛 用于奶制品和酿酒业。用
于杀死液体中的细菌。 弗莱明发明了青霉素,使人民免于受疾病的侵
染而死。
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
抗生素: 抗生素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或合成的类似物, 在体外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存活,而对宿主 不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 事实上它不仅能杀灭细菌,而且对霉菌,支原 体,衣原体等其他致病微生物也有良好的抑制 和杀灭作用。
人们通过研究 知道有的微生物对 人是有益的,利用 它们可以改善我们 的生活,比如酿酒, 制作酱油、醋、霉 豆腐、泡菜、奶品、 面包、馒头、蜡肉 等都要依靠微生物。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培育等都需要运用到放大镜和显微镜,杂 交水稻要在水稻花的花类蕊上进行的,水稻开的花很小很小, 因此寻找雄性不育的野生稻和进行杂交工作都必须利用放大镜 和显微镜。杂交水稻培育成功,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国 人民的吃饭问题,而且也是解决21世纪全球粮食问题的法宝。
肉 眼
放大镜
光学 显微镜
电子 显微镜

六年级科学《微小世界和我们》教学设计课件

六年级科学《微小世界和我们》教学设计课件
微小世界和我们
显微镜没有发明以前,人们只能用眼、 耳、鼻、舌、手五种感觉器官探知时间。那 时候,人能观察到的最小动物,就是蚂蚁等 昆虫。 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使我们看到了 微生物、细胞。
观察工具的发展和观察范围:
眼 1/5
放大镜 几倍—几十倍 (看到动物肢体)
显微镜 300倍以上 (看到细胞)
人类征服病菌的道路: 过去,伤寒、鼠疫、霍乱等传染 疾病到处肆虐,人类对此只能束手待 毙,毫无办法。随着显微镜的发明和 不断改进,科学家陆续发现了许多危 害人类的细菌和病毒,并从此开始了 和它们的斗争。
举例说明微生物对 我们的生活的影响。
有些微生物能为我们 提供食物或帮助我们生产 食物。
我们周围的垃圾处理和 污水的处理也要靠微生物, 如果没有微生物,地球就将 成为垃圾的世界。
欢迎指导!品(青霉素、胰岛素……) 改良和净化土壤(垃圾处理、污水处理……) 微生物的利于弊 使人生病(感冒病毒、非典……) 弊
使食物腐烂变质(面包发霉……)
填空
1、列文虎克 用显微镜观察到了奇妙 的微生物世界后,使人类看到 了战胜传染病的希望。 2、微生物对人类既有 利 又有 弊 。 3、馒头内部疏松多孔,吃起来口感很好是因为 馒头当中的酵母菌 4、土壤中的 微生物 可以分解死去的动植物尸体和残体,是它们 变成 植物需要的营养素。 5、豆类植物根部的 根瘤 可以吸收并固定大气中的氮,提供给植 物作为 肥料。 6、人们利用 细菌能在短时间内能大量繁殖的优势,生产大 量 胰岛素, 用于治疗糖尿病。 放大镜和 显微镜 的发明,让我们看清了微生物和细胞。 7、 8、我们周围的垃圾和污水处理也要靠 微生物 ,如果没有它们, 地球就会变成垃圾的世界。 9、在显微镜没有发明以前,人们主要依靠 眼 、 耳 、 鼻 、 舌、手 五种 感觉器官来观察和认识世界。

《微小世界和我们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教科版2001》

《微小世界和我们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教科版2001》

《微小世界和我们》作业设计方案一、课程背景《微小世界和我们》是一门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微生物世界,探索微生物在我们平时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进修,学生将了解微生物的分类、结构、功能,以及微生物在环境、农业、医学等领域的应用。

二、课程目标1. 了解微生物的基本观点和分类;2. 掌握微生物的结构和功能;3. 了解微生物在环境、农业、医学等领域的应用;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三、课程内容1. 微生物的基本观点和分类;2. 微生物的结构和功能;3. 微生物在环境中的作用;4. 微生物在农业中的应用;5. 微生物在医学中的应用;6. 实验操作和实践活动。

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教室讲授,介绍微生物的基本观点、分类、结构和功能;2. 实验操作:设计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微生物实验的乐趣;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实地考察和调研,了解微生物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和交流进修心得,增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五、作业设计1. 个人钻研报告: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与微生物相关的话题进行钻研,撰写一份钻研报告,包括背景介绍、钻研内容、结论等;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进行一项微生物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标、方法、结果和分析;3. 现场考察报告:要求学生参与一次微生物相关的现场考察活动,并撰写考察报告,包括考察内容、感想和体会;4. 小组讨论作业: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一个微生物相关的问题,并撰写小组讨论总结报告,包括问题、讨论过程和结论。

六、评判方式1. 个人钻研报告占总成绩的30%;2. 实验报告占总成绩的20%;3. 现场考察报告占总成绩的20%;4. 小组讨论作业占总成绩的30%。

七、教学资源1. 课程教材:《微小世界和我们》教材;2. 实验设备:微生物实验室所需的实验设备和试剂;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微生物相关的实地考察活动;4. 网络资源:提供学生相关的网络资源和资料,辅助他们进行钻研和进修。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一 微小世界 微小世界和我们》优质课教学设计_17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一 微小世界 微小世界和我们》优质课教学设计_17

微小世界和我们教学过程: 一、引入1.师:同学们,人的肉眼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五分之一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怎样才能看到更小的物体呢?生:借助放大镜和显微镜。

师:想想从古至今,人类观察世界的工具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生:用肉眼观察、用放大镜观察、用显微镜观察。

师:咱们可以用流程图的形式把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过程清楚的表示出来。

以下是一些发展着的观察工具,它们凝聚了人类特别是科学家的智慧和努力。

2.师:随着观察工具的发展,人类的观察视野又是怎样拓展的呢?生:交流汇报观察工具发展的每个阶段人类所能观察的范围。

预设:肉眼能观察到蚂蚁等小昆虫。

师:(将这一点写到肉眼观察的下方)你能用类似的方法表示出观察工具发展的其他阶段的观察范围吗?自己动手写一写。

学生展示流程图。

3.一起修正流程图。

4、随着观察工具的不断发展,我们的视野变得越来越大,看到的世界越来越精彩,下面播放的就是一些被放大了的精彩图片,请欣赏微小世界的精彩。

二、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1.师:随着观察工具的不断发展,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方面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体现在医药、食品、农业、生物工程等诸多领域。

师:这些是教科书上给我们所示的人类利用微生物以及生物方面所取得的一些成果。

但事实上远不止这些,上节课让同学们分组去收集有关人类探索微小世界在冶金、电子等其他领域取得成果的资料,各组都完成了吗?生预设:为保证每个小组都至少有准备一个资料进行汇报,可以实行组长负责制,在课前让相邻组的组长检查对方组的资料是否准备、是否符合准备的要求、是否重复、是否带来等。

2.师:下面,让我们来交流一下我们收集到的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方面还取得了哪些成果。

30秒时间准备,每组派一位同学上台给大家做交流汇报。

注:一组同学在汇报时,大家注意听,边听边思考:他们组搜集的是人类探索微小世界在哪个领域的成果。

有问题可以在他们交流后提出来。

师:哪组同学先来交流你们收集到的资料?生:小组汇报、交流。

小学科学618微小世界和我们(教案)

小学科学618微小世界和我们(教案)

小学科学618微小世界和我们(教案)小学科学微小世界和我们(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微小世界的存在和重要性,培养他们对微观世界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

3. 了解微生物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界的影响。

4. 学会对微小物体进行分类。

二、教学准备:1. 显微镜及相关实验器材2. 放大镜3. 不同的样本:植物细胞、动物细胞、昆虫翅膀碎片、空气中的尘埃等。

4. PPT、图片素材关于微小世界的图片和视频。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可以使用一些有趣的问题或视频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你知道我们身边有一个非常庞大的世界吗?它体积微小,却包含着无数的奇妙生物和现象。

今天我们要一起来探索这个微小世界。

”2. 探索微观世界(30分钟)a) 在黑板上或PPT上播放一些有趣的微小世界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微小世界的神奇和复杂。

b) 向学生介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并示范如何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

c) 将不同的样本放置在显微镜下,让学生亲自观察不同的微小物体,并鼓励他们描述他们看到的事物。

3. 讨论微生物的作用(20分钟)a) 通过讲解或展示图片,向学生介绍微生物的种类和广泛存在的领域,如水中的微生物、土壤中的微生物、人体内的微生物等。

b) 引导学生讨论微生物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如发酵食品的制作、环境的净化以及疾病的传播等。

c) 带领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微生物。

4. 微小物体分类(30分钟)a) 教师向学生介绍分类的概念,并解释为什么对微小物体进行分类很重要。

b) 展示不同的样本,并与学生一起分类,可以使用放大镜来协助观察。

c) 引导学生总结分类的依据和方法,如形状、颜色、大小、组成等。

5. 总结和展望(10分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对微观世界的观察和保护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学习更多关于微小世界的知识。

四、课堂作业:1. 要求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知识,寻找一种微小生物或微小物体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并用文字和图片记录下来。

小学科学18《微小世界和我们》(教案)

小学科学18《微小世界和我们》(教案)

小学科学18《微小世界和我们》(教案)微小世界和我们【导言】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微小世界和我们作为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力、实验能力和探究精神。

通过观察和实验,学生将能够认识到微小世界中无处不在的微生物和它们在我们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该教案设计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微小世界的特点以及它们与我们之间的关系。

【一、任务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观察和实验,感知微生物的存在和巨大多样性。

2. 学生能够描述微生物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认识到微生物与我们之间的密切关系。

3. 学生能够培养科学观察能力,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并能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

4. 学生能够积极探究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情况和它们的交互作用。

【二、任务内容】1. 了解微生物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观察微生物的方法和实验技巧。

3. 探索微生物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4. 研究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情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放大后的微生物图片或者播放一段有关微生物的视频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问学生是否知道这是什么。

2. 观察微生物的方法和实验技巧介绍使用显微镜来观察微生物,并向学生展示显微镜及其组成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观察显微镜下的水滴或几片草叶片,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微生物的方法和实验技巧。

3. 微生物的种类和特点通过展示不同种类和形状的微生物图片,帮助学生了解微生物的种类和这些微生物的特点。

教师可以呈现相关生活实例,向学生解释微生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4. 微生物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通过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调查微生物在食物加工、环境净化等方面的应用。

学生可以借助图书馆或互联网资源进行调查,并在小组讨论中交流结果。

5. 微生物的分布情况研究安排学生进行实地观察,选择不同环境(如水域、土壤、空气等)进行微生物采样。

学生将收集的样本带回实验室,通过显微镜观察不同环境中的微生物,了解它们的分布情况。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一 微小世界 微小世界和我们》优质课教学设计_0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一 微小世界 微小世界和我们》优质课教学设计_0

微小世界和我们【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由于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

2、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

过程与方法:1、总结人类在观察工具开发及探索范围扩大方面的成果,并用流程图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2、根据学习主题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归类、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1、热爱科学技术,敬佩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过程中不断追求和善于追求的精神。

2、知道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没有被发现的物质及自然界的秘密。

【教学重点】知道人类探索微小世界已取得的一些成果。

【教学难点】收集整理资料,并进行展示交流【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进行相关专题的资料收集,安排多媒体教室让学生进行汇报交流。

运用多媒体的学生需在课前将汇报材料放到教室电脑的桌面上,并进行试演示,以节省准备时间。

【教学过程】一、导入语这一单元,我们经历了人类对微小世界的认识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使用了两种工具——放大镜和显微镜。

让我们用流程图来表示人类在认识微小世界上的发展过程(师一边解说,一边板书):在放大镜发明前,我们用“肉眼”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那时我们所能观察到的便是蚂蚁等较小的动物。

使用放大镜最多能放大25倍,能使我们看到更细小的东西,看到更多的细节,如印刷品及屏幕上的合成色彩的色斑。

而显微镜的使用则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细胞和微生物,光学显微镜最大的放大倍数为1500倍左右,分辨率达到0.02微米。

电子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为1000000倍,分辨本领达到30埃。

扫描遂道显微镜放大倍数为3亿倍,分辨率可达0.1埃。

在人类的不懈努力在观察工具越来越先进,我们在微小世界领域所取得的成果也是卓著的,下面就请各组同学为大家介绍人类在微小世界领域的成果。

(nm是纳米,um 是微米 1千米=1000米;1米=1000毫米;1毫米=1000微米;1微米=1000纳米;1纳米=10埃 ?)二、各组汇报展示 1、课前布置学生分医学、农业、电子、冶金、生物学……等不同领域寻找相关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微小世界和我们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由于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

2、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

过程与方法:
1、总结人类在观察工具开发及探索范围扩大方面的成果,并用流程图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2、根据学习主题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归类、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热爱科学技术,敬佩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过程中不断追求和善于追求的精神。

2、知道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没有被发现的物质及自然界的秘密。

【教学重点】知道人类探索微小世界已取得的一些成果。

【教学难点】收集整理资料,并进行展示交流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进行相关专题的资料收集,安排多媒体教室让学生进行汇报交流。

运用多媒体的学生需在课前将汇报材料放到教室电脑的桌面上,并进行试演示,以节省准备时间。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这一单元,我们经历了人类对微小世界的认识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使用了两种工具——放大镜和显微镜。

让我们用流程图来表示人类在认识微小世界上的发展过程(师一边解说,一边板书):在放大镜发明前,我们用“肉眼”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那时我们所能观察到的便是蚂蚁等较小的动物。

使用放大镜最多能放大25倍,能使我们看到更细小的东西,看到更多的细节,如印刷品及屏幕上的合成色彩的色斑。

而显微镜的使用则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细胞和微生物,光学显微镜最大的放大倍数为1500倍左右,分辨率达到0.02微米。

电子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为1000000倍,分辨本领达到30埃。

扫描遂道显微镜放大倍数为3亿倍,分辨率可达0.1埃。

在人类的不懈努力在观察工具越来越先进,我们在微小世界领域所取得的成果也是卓著的,下面就请各组同学为大家介绍人类在微小世界领域的成果。

(nm是纳米,um是微米 1千米=1000米;1米=1000毫米;1毫米=1000微米;1微米=1000纳米;1纳米=10埃Å)
二、各组汇报展示
1、课前布置学生分医学、农业、电子、冶金、生物学……等不同领域寻找相关资料。

2、资料内容可以是人类对微生物、细胞、晶体、电子等微小物质的最新发现、研究成果及对它们的利用。

3、将收集到的资料根据自己所学的专题进行整理归类,然后以书面或电子作品的方式进行展现。

可以是文字、图片或图文结合。

也可以是录音、录相等音像内容。

录音、录像及电子作品需当堂展示,书面作品如有时间可以展示。

时间紧张的话可在教室里张贴。

4、在展示汇报的过程中,汇报的小组可与下面的同学进行互动,可以提问或回答在座同学问题的方式进行。

三、总结
1、听了看了各组的展示内容,大家有什么想法?(让学生自由地发表感想,感叹微小
世界的神奇,感叹人类的不懈努力与聪明智慧)
2、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

但目前人类所看到的还只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没有被发现的物质及自然界的秘密,对此我们人类探索的脚步是不会停歇的……
板书设计:
微小世界和我们
肉眼能看清蚂蚁等较小的动物
放大镜能看清小于1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
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
电子显微镜能看清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
教学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