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锻炼及日常注意事项
徒手康复锻炼

徒手康复锻炼徒手康复锻炼是指在没有器械辅助的情况下,通过自身的力量进行康复锻炼。
这种锻炼方法适用于各种人群,无论是运动员还是普通人,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可以通过徒手康复锻炼来恢复健康和增强体质。
一、徒手康复锻炼的好处徒手康复锻炼的好处有很多。
首先,徒手锻炼不需要任何器械,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不受时间和场所的限制。
其次,徒手锻炼不仅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还可以改善身体柔韧性和协调性。
同时,徒手锻炼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免疫力。
最重要的是,徒手锻炼可以帮助康复患者恢复受伤部位的功能,加速康复进程。
二、徒手康复锻炼的基本动作徒手康复锻炼的基本动作包括推、拉、举、托、蹲、跳等。
这些动作可以通过身体的屈伸、旋转和平衡来实现。
下面,我将分别介绍几个常见的徒手康复锻炼动作。
1.俯卧撑俯卧撑是徒手康复锻炼中最基本的动作之一。
开始时,双手放在地面上,与肩部略宽,脚尖着地,身体保持一条直线。
然后,通过屈肘将身体向下降低,直到胸部接近地面,再通过伸肘将身体向上推起,重复多次。
2.下蹲下蹲是锻炼大腿肌肉的重要动作。
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注意保持腰背挺直。
然后,屈膝下蹲,腰背保持挺直的姿势,直到大腿与地面平行或稍低,再通过伸膝站起,重复多次。
3.仰卧起坐仰卧起坐是锻炼腹肌的有效动作。
先躺下,双腿弯曲放在地面上,双手放在耳后或胸前。
然后,收缩腹肌,用腹部的力量将上半身抬起,直到肩膀离地面,再平缓下降,重复多次。
4.高抬腿高抬腿是锻炼腿部肌肉和心肺功能的动作。
站立时,双膝微微弯曲,双臂自然下垂。
然后,抬起一条腿,使之与臀部平行或稍高,然后放下,再抬起另一条腿,交替进行,重复多次。
三、徒手康复锻炼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徒手康复锻炼时,有几点需要注意。
首先,要控制好动作的幅度和力度,以免造成过度拉伤或扭伤。
其次,要保持正确的姿势和持续的呼吸,不要憋气或者弯曲脊柱。
此外,对于康复患者来说,应根据自身的病情和康复进程来选择适宜的锻炼强度和数量。
康复理疗后注意事项护理

康复理疗后注意事项护理康复理疗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治疗手段,帮助患者恢复或改善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在接受康复理疗后,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护理。
1. 遵守医嘱:康复理疗是由专业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患者应按医嘱进行治疗。
不要私自增减治疗次数或改变治疗方法。
2. 定期复诊:康复理疗通常需要长期进行,患者需要定期复诊评估治疗效果,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定期复诊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和调整治疗方案。
3. 注意休息:康复理疗期间,患者可能会进行一些较为剧烈的运动或训练,这对于康复是必要的,但也需要适当休息,避免疲劳、过度训练或引发其他损伤。
4. 保持积极心态:康复理疗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毅力,患者面临着在整个康复期间的各种挑战。
保持积极的心态对于康复非常重要,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建议与康复团队进行沟通,寻求支持和鼓励。
5. 饮食调理:康复期间,良好的饮食对康复起到重要作用。
患者应保持均衡的饮食,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以促进组织修复和康复。
6. 预防感染:康复理疗过程中,患者可能接触到多种医疗器械或进入医疗环境,需要注意预防感染。
减少与他人的密切接触,勤洗手,避免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
7. 康复工具的正确使用:康复工具是康复理疗的重要辅助手段,例如拐杖、助行器、矫形器等。
患者需要正确使用这些工具,并保持其干净、整洁,定期检查是否有损坏及时修复或更换。
8. 安全防护:康复期间可能会存在一些危险因素,如摔倒、烫伤等。
患者应保持环境整洁,注意家居安全,避免摔倒和不必要的意外。
9. 康复训练的延续性:康复理疗的目的是长期维持和改善患者的功能状况。
患者需要在康复期结束后,坚持康复训练方案,保持锻炼,以维持良好的康复状况。
10. 定期复查:康复理疗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以评估康复效果,并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问题。
定期复查有助于监测患者康复的进展情况。
总之,康复理疗后患者需要遵守医嘱,定期复诊,注意休息,保持积极心态,饮食调理,预防感染,正确使用康复工具,加强安全防护,坚持康复训练,定期复查。
康复锻炼的注意事项

康复锻炼的注意事项因伤病种类和个体差异而异,但以下一些原则是普遍适用的:
1. 循序渐进:康复锻炼应从简单到复杂,从轻微到剧烈,逐渐增加运动量和强度,避免一开始就进行高强度的锻炼,以免造成身体损伤。
2. 持续坚持:康复锻炼需要长期进行,不能期望短时间内就能看到明显的效果。
只有持之以恒,才能逐步改善身体状况。
3. 个性化: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合适的康复锻炼计划。
不同年龄、体质和伤病状况的人,锻炼方式和强度应有所不同。
4. 适应性:康复锻炼应根据患者的功能水平和进展,适时调整锻炼内容和强度,以适应身体的变化。
5. 安全性:在进行康复锻炼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对于一些容易导致损伤的动作,应谨慎进行,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6. 合理安排:康复锻炼应与其他治疗手段(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相结合,合理安排康复时间和治疗计划。
7. 监测反馈:在康复锻炼过程中,要定期检查患者的身体反应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锻炼方案。
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锻炼,并寻求医生的建议。
8. 心理调适:康复锻炼过程中,患者可能会遇到心理障碍,如焦虑、抑郁等。
此时,应注重心理调适,鼓励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
态,增强信心。
康复锻炼的注意事项包括循序渐进、持续坚持、个性化、适应性、安全性、合理安排、监测反馈和心理调适等。
在进行康复锻炼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这些原则,以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
康复治疗方案内容训练目的禁忌注意事项

康复治疗方案内容训练目的禁忌注意事项一、训练目的:1.评估患者的功能状况,确定康复训练的目标。
2.通过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身体机能,恢复受损的功能。
3.帮助患者改善自我照顾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4.减轻患者的症状,缓解疾病对患者身体和心理的影响。
二、训练方法:1.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训练计划。
2.包括物理治疗、运动训练、康复器械训练等多种方法。
3.结合理疗、按摩、矫形器等辅助治疗手段,综合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
三、禁忌事项:1.康复训练应遵循医生指导,不得超出患者的身体承受能力。
2.对于存在严重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皮肤感染等情况的患者,康复治疗需谨慎进行或推迟。
3.对于存在活动性肿瘤、骨折未愈合、神经病变等情况的患者,禁止进行特定的康复训练。
4.康复训练过程中如出现疼痛、不适、呼吸困难等异常症状,应立即停止训练,并向医生报告。
四、注意事项:1.康复训练前应进行充分热身活动,以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2.康复训练过程中,要注意保持适量的运动量,避免过度劳累。
3.康复训练环境应舒适、安全,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
4.康复训练期间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与康复团队合作,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5.康复训练后应进行适当的休息和营养补充,促进康复效果的巩固。
五、评估和调整:1.康复训练过程中要定期对患者进行评估,了解康复进展情况。
2.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康复训练计划,以达到最佳效果。
综上所述,康复治疗方案的内容应包括训练目的、训练方法、禁忌事项和注意事项等。
通过制定合理的康复方案,可帮助患者有效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但要注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个体化制定方案,并定期评估和调整,以确保康复治疗的效果。
老年人康复锻炼方案

老年人康复锻炼方案老年人康复锻炼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寿命不断延长,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下降,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和良好的生活质量,老年人需要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
本文将提供一份全面详细的老年人康复锻炼方案。
一、康复锻炼前准备工作在开始康复锻炼前,老年人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1.身体检查:老年人进行康复锻炼前需要先到医院进行身体检查,确保身体健康并能够承受锻炼。
2.选择合适的运动场所:老年人可以选择室内或室外运动场所进行锻炼。
室内场所通常包括健身房、游泳馆等;室外场所包括公园、广场等。
3.购买合适的运动装备:老年人需要穿着舒适、合适的运动装备,在选择鞋子时要选用软质鞋底,并注意鞋子要有防滑功能。
二、老年人康复锻炼方案老年人进行康复锻炼需要按照一定的方式和步骤进行,以下是康复锻炼的方案:1.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加肌肉弹性和灵活性,适合老年人进行。
老年人可以选择散步、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
刚开始时应该从低强度开始,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和强度。
2.力量训练力量训练可以增加身体的肌肉质量和力量,并预防骨质疏松。
老年人可以选择使用哑铃、弹力带等器械进行力量训练。
刚开始时应该从轻重量开始,逐渐增加重量和次数。
3.平衡训练平衡训练可以提高老年人的身体平衡能力,并预防跌倒。
平衡训练包括单脚站立、坐立起立等动作。
刚开始时应该从简单的动作开始,逐渐增加难度。
4.柔韧性训练柔韧性训练可以保持关节灵活性,并减少肌肉拉伤等损伤。
老年人可以选择瑜伽、普拉提等柔韧性训练。
刚开始时应该从低难度的动作开始,逐渐增加难度。
三、注意事项老年人进行康复锻炼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遵循医生建议:老年人进行康复锻炼前应该咨询医生,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2.避免过度锻炼:老年人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当的运动强度和时间,并避免过度锻炼。
3.注意安全:老年人进行康复锻炼时需要注意安全,如选择合适的运动场所、使用合适的器械等。
踝部骨折康复锻炼注意事项

踝部骨折康复锻炼注意事项
标题:踝部骨折康复锻炼注意事项
尊敬的患者:
您可能已经了解,踝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需要适当的休息和治疗才能恢复正常。
在康复过程中,恰当的锻炼是恢复功能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关于踝部骨折康复锻炼的注意事项,希望对您的康复有所帮助。
1. 遵循医嘱:请始终遵循医生或物理治疗师的建议进行康复锻炼。
他们将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您的康复计划。
2. 温和开始:在开始任何锻炼之前,请确保您的脚踝已经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愈合。
开始时应选择温和的活动,如轻轻地转动脚踝或抬高脚踝。
3. 控制力度:在进行锻炼时,要避免过度用力。
如果感到疼痛或不适,应立即停止并咨询医生。
4. 稳步增加强度:随着脚踝逐渐恢复,可以逐步增加锻炼的强度和频率。
但是,这个过程应该是渐进的,不要急于求成。
5. 保持平衡:在进行站立或行走的锻炼时,要注意保持身体的平衡,防止再次受伤。
6. 定期复查:定期回访医生以检查康复进度,并根据需要调整康复计划。
7. 坚持不懈: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您的耐心和毅力。
即使在感觉好转之后,也要坚持进行康复锻炼,以确保完全康复。
8. 注意营养:良好的营养可以帮助加速骨折的愈合。
饮食中应包含足够的蛋白质、钙和维生素D。
最后,我们鼓励您在整个康复过程中保持积极的心态。
尽管可能会有一些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您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恢复到最佳状态。
祝您早日康复!
[您的名字]。
SPR手术后的康复训练注意事项

SPR手术后的康复训练注意事项前言SPR(Selective Peripheral Denervation and Rerouting)手术是一种用于治疗某些神经系统疾病的手术方法。
手术后的康复训练对于患者的恢复非常重要。
本文将针对SPR手术后的康复训练注意事项进行详细解答。
术后第一阶段康复训练SPR手术后,患者需要经历多个康复阶段,以帮助恢复神经功能和肌肉力量。
术后第一阶段是最初的康复训练阶段,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1.伤口护理:术后的伤口需要进行日常的清洁和消毒,同时要避免受到外部碰撞和感染。
患者应该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伤口护理。
2.切勿过度活动:术后的患者应该避免过度活动,尤其是那些涉及手臂和肩部的运动。
过度活动可能会导致伤口裂开或延长康复时间。
3.牵引和支撑:术后患者可能需要使用辅助器具如支撑带或石膏来保护受手术影响的部位。
医生会指导患者如何正确使用这些辅助器具,以保持稳定和舒适。
4.正确认识疼痛:术后的患者可能会感受到一定程度的疼痛。
这是正常的,但是如果疼痛过于剧烈或持续时间过长,应该及时向医生报告。
5.康复锻炼:术后康复训练中的锻炼主要包括被植入神经区域的肌肉力量和灵活性训练。
患者应该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适量的康复锻炼,以促进神经和肌肉的恢复。
术后第二阶段康复训练术后第二阶段是在康复过程中的重要阶段,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1.纠正姿势和肌肉失衡:SPR手术后,患者可能会有肌肉失衡和姿势问题。
康复训练应重点解决这些问题,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姿势和肌肉平衡。
2.增加康复锻炼强度:随着康复的进行,患者可以逐渐增加康复锻炼的强度。
适度的负荷可以促进肌肉的力量和稳定性。
3.运动控制训练:患者需要进行相关的运动控制训练,以提高受影响的区域的运动控制能力。
这可以减少运动时的不稳定性和受伤的风险。
4.柔韧性训练:除了力量训练,患者还应该进行柔韧性训练,以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和活动范围。
这可以帮助缓解术后僵硬感和增加运动的舒适度。
腹直肌康复注意事项

腹直肌康复注意事项
腹直肌康复的注意事项包括:
1. 确保正确的姿势和技巧:在进行腹直肌锻炼时,确保采取正确的姿势和技巧,避免过度用力或用错误的方式锻炼。
最好找个专业指导。
2. 逐渐增加强度:开始时应从较低的强度开始练习,然后逐渐增加强度。
不要一开始就进行过于剧烈的锻炼,以免引起损伤。
3. 休息和恢复:腹直肌是肌肉,需要时间来休息和恢复。
在锻炼过程中要留出时间休息和恢复,避免连续过度使用。
4. 注意身体信号:当出现疼痛、不适或疲劳时,要及时停止锻炼,并给自己充足的时间来休息和康复。
5. 合理饮食和补充营养:腹直肌康复需要合理的饮食和营养补充。
建议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素的摄入,以促进肌肉修复和恢复。
6. 注意腹肌与其他肌群的平衡:腹直肌的锻炼应与其他肌群的锻炼相结合,保持肌肉的平衡发展,避免出现肌肉不均衡的情况。
这些是腹直肌康复的一些注意事项,但具体情况还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和医生或康
复师的建议来制定适合的康复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复锻炼及日常注意事项
颈椎
缓解颈椎病可以多做“小燕飞”
“小燕飞”是目前公认的,对颈椎、腰部肌肉和腰椎进行恢复的重要手段之一,颈椎病患者可以经常做一做。
“小燕飞”根据其难易程度可以分为三种,即站姿小燕飞、半姿小燕飞和标准小燕飞。
站姿小燕飞:患者呈站立姿势,两肩向后平移,双手平伸,掌心相对或向后,双臂慢慢伸向后上方,如燕子俯冲时的收翅动作;腰部需以腰骶为中心慢慢向前送,从侧面看有点像“挺肚子”。
头部自然抬起。
半姿小燕飞:俯卧,面部朝下,双臂以肩关节为端点,慢慢抬起并向与地面平行的位置移动,根据肩关节柔韧性不同。
随着手臂向上,轻轻抬起上身和头,双肩向后向上收缩。
腰骶位置也需要微微收缩。
标准小燕飞:在半姿小燕飞的基础上,两脚轻轻抬起,腰骶部肌肉略收,最终用胸廓的肋骨和整个腹部支撑身体。
仰头运动能有效预防颈椎病
大约30岁后,人的颈椎间盘就开始逐渐退化,含水量减少,并伴随年龄增长而更为明显。
颈椎退变尚不能完全避免,但是可以通过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来尽量减缓颈椎退变的发展。
在工作当中不要长时间低头,经常在工作间隙放松休息。
在伏案工作、用电脑时,每隔两小时一定要站起来休息一下,活动一下肩颈。
此外,放风筝、游泳、打羽毛球、瑜伽等,都是比较适宜颈椎病患者的运动。
需要注意的是,颈椎病人最忌做大幅度的颈部环绕动作,以防椎动脉和颈部神经受压迫而产生头痛、晕厥、肩臂疼痛和手指发麻等症状。
对于已经出现了颈椎病症状的人来说,运动时一定要听取医生意见,不要太过剧烈。
冬季要预防颈椎病,还应该注意颈部保暖,冷天出门多穿高领衣或戴好围巾。
颈椎自我功能锻炼:
第一式:抬头望天(要点:头部极度后仰,拉筋十秒钟)
第二式:左平视(要点:极限右侧牵拉颈肌,10s)
第三式:右平视(要点:极限左侧牵拉颈肌,10s)
第四式:左上45°仰视(要点:极限牵拉颈肌,10s)
第五式:右上45°仰视(要点:极限牵拉颈肌,10s)
第六式:环绕肩关节运动(要点:前后各36圈)
注意事项
颈椎忌讳做环转运动(头转圈)
1.睡觉时不可俯着睡,枕头不可以过高、过硬或过平。
2.避免和减少急性损伤,如避免抬重物、驾车时不要紧急刹车等。
3.防风寒、潮湿,避免午夜、凌晨洗澡或受风寒侵袭。
风寒可使局部血管收缩,血流降低,有碍组织代谢和废物清除,潮湿也可阻碍皮肤蒸发。
4.改正不良姿势,减少劳损,每低头或仰头1~2小时,需要做颈部活动,以减轻肌肉紧张度。
腰椎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来说,是否能进行体育运动,要视患者的病情才能够决定。
一般来说,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期,一定要卧硬板床休息,并适当采取的治疗,绝对禁止进行体育运动。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急性发作缓解期或已经缓解仅有轻微症状的患者,可适当参加体育运动,但要缓慢地进行运动并适当控制活动量,循序渐进。
切忌突然地、剧烈地运动,且要对运动项目进行选择,初期应选择腰部活动和负荷相对少一些的运动项目,并在运动时采取佩带宽腰带或腰围等保护措施。
游泳运动较为适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但应注意运用正确的游泳姿势及游泳池水温不宜过低,并在游泳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游泳的时间不宜过长,运动中有一定的时间间歇,以避免腰部过度疲劳。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适当地进行一些体育运动,不仅可增强腰部血液循环而起到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加强腰背肌的力量,使腰椎稳定性增强,起到减少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的作用。
腰椎病复期锻炼
(1)五点式仰卧,两下肢伸直,两脚后跟、两肘几头后部着地,尽力挺胸3-5秒,重复10次。
(2)半桥式仰卧,两腿弯曲90°,两上肢自然放松伸直,然后将髋、背抬起5-10
秒,重复10次。
(3)飞燕式(小燕飞)俯卧,两下肢及上肢伸直并连头部同时抬起3-5秒,重
复5次。
(4)下蹲式站立,两上肢自然放松或两手抱住头后部,然后下蹲3-5秒,再站立,
重复5次。
(5)后伸式站立,双手叉腰,做腰背后伸,重复10次。
(6)平板支撑可以有效的锻炼腹横肌,被公认为训练核心肌群最有效的方法之
一,每天坚持做可以让平坦的小腹重见天日。
俯卧,双肘弯曲支撑在地面上,肩膀和肘关节垂直于地面,双脚踩地,身体离开地面,躯干伸直,头部、肩部、胯部和踝部保持在同一平面,腹肌收紧,盆底肌收紧,脊椎延长,眼睛看向地面,保持均匀呼吸。
每组保持30秒,每次训练4组,组与组之间间歇不超过20秒。
(7)掉单杠。
正确的站姿和坐姿
正确的坐姿:上身挺直,收腹,双腿膝盖并拢,如有条件,可在双脚下垫一踏脚或脚蹬,使膝关节略微高出髋部。
久坐之后也应活动一下,松驰下肢肌肉。
正确的站姿:两眼平视,挺胸,直腰,两腿直立,两足距离约与骨盆宽度相同,这样全
身重力均匀地从脊柱、骨盆传向下肢,再由两下肢传至足,以成为真正的“脚踏实地”,可有效地防止髓核再次突出。
注意休息:休息能够使身体各部位积聚的紧张压力得以释放,保证身体协调性,减少发生各种急性疼痛的机会。
锻炼腰背肌肉:既然70%左右的病人都是脊椎椎间盘突出的,可以通过锻炼腰背肌肉减少椎间盘突出。
锻炼时压腿弯腰的幅度不要太大,否则不但达不到预期目的,还会造成椎间盘突出。
提重物时不要弯腰,应该先蹲下拿到重物,然后慢慢起身,尽量做到不弯腰。
注意保暖
肩关节
锻炼方法
治疗的同时,应进行功能锻炼,如背墙外旋、面壁爬墙、体后拉手等运动方法,以减轻关节僵硬等。
1.背墙外旋(屈肘甩手):患者背部靠墙站立,或仰卧在床上,上臂贴身,屈肘,以肘点作为支点,进行外旋活动。
2.面壁爬墙:患者面对墙壁站立,用患侧手指沿墙缓缓向上爬动,使上肢尽量高举到最大限度,在墙上作一记号,然后再徐徐向下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
3.体后拉手:患者自然站立,在患侧上肢内旋并向后伸的姿势下,健侧手拉患侧手或腕部,逐步拉向健侧并向上牵拉。
4.越头摸耳:患者屈肘,手指从患侧耳朵向上,越过头顶去摸健侧耳朵,或从前额经头顶摸脑后部反复进行。
5.展臂站立:患者上肢自然下垂,双臂伸直,手心向下缓缓外展,向上用力抬起,到最大限度后停10分钟,然后回原处,反复进行。
以上动作,每天早晚各一次,每个动作做8拍,反复8次。
注意事项:防治肩周炎要主要多加强功能锻炼。
对于经常伏案、双肩经常
处于外展工作的人,特别应注意调整姿势,避免长期的不良姿势造成慢性劳损和积累性损伤。
注意防寒保暖对防治肩周炎也很重要。
寒冷湿气不断侵袭机体,可使肌肉组织和小血管收缩,肌肉较长时间的收缩,可产生较多的代谢产物,如乳酸及致痛物质聚集,使肌肉组织受刺激而发生痉挛,久则引起肌细胞的纤维样变性、肌肉收缩功能障碍而引发各种症状。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避免肩部受凉.
膝关节
膝关节病的日常保健
膝关节是人身体较大而复杂的屈曲关节,在承受几乎全部体重的同时还要担负起腿部的各种运动任务。
如果不注意保护膝关节,很容易损伤,恢复不好就会有转为慢性病的趋势。
如果能够掌握一些膝关节的保健治疗方法,并且能坚持治疗,就可取得很好的疗效1,避免在潮湿处睡卧,不要汗出当风,不要在出汗后,即洗凉水浴或洗脚,以防风,湿,寒三邪气对膝关节的侵害,膝关节不过于劳累或负荷过重.。
2,坚持做双则股四肌等收缩的静力训练,即取卧或坐姿,双下肢伸直,用力绷紧大腿前方肌肉群,持续10~20秒,放松5~10秒,重复20~30遍,每日4~5次,做三周有效,自我按摩双腿。
3,关节肿胀,疼痛加重时应休息.避免深蹲,负重,上下楼梯等活动,同时请医生配合理疗和药物治疗.症状好转后停药,坚持以上训练为主。
骨关节病的预防
1、避免长时间站立及长距离行走。
因为他们会增加关节承受力及加速关节退变。
2、及时和妥善治疗关节外伤、感染、代谢异常、骨质疏松等原发病。
3、可多食钙物质多的食品补钙。
应以食补为基础,要注意营养的平衡,多食奶制品(如鲜奶、酸奶、奶酪)、豆制品(如豆浆、豆粉、豆腐、腐竹等)、蔬菜(如胡萝卜、小白菜、小油菜)及紫菜、海带、虾、鱼等海鲜类。
同时应多见阳光及补充维生素D,以促进钙吸收。
必要时,适量补充钙剂,如葡萄糖酸钙、巨能钙是临床常用物美价廉的补钙品。
维生素D 是钙离子被骨髓吸收的载体,钙之缘片加入了维生素D,使人体对钙离子吸收能成倍增加。
但应注意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补钙。
4、坚持适量体育锻炼,防止骨质疏松。
有规律的运动能够通过加强肌肉,肌腱和韧带的支持作用而有助于保护关节,预防骨关节病的发生。
5、注意关节保暖。
关节受凉常诱发本病的发生,所以注意保暖对于这一点很重要。
6、在站起和坐下时,注意先把膝关节轻微适当的反复屈曲几下,然后站起或坐下,有利于保护膝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