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考试作弊的现象与对策研究.doc
浅谈高校考试作弊原因及对策

的动力 , 同时也给学生带来 了一定的压力 , 这种压力引发 了 学 生 的作 弊现 象 。 当前 , 高 校 内学 生考 试 作 弊现象 已经 变得 越来 越 严 重 ,这无 论 对高 校还 是 整个 社会 的发展 都产 生 了 十分 恶 劣 的影 响 , 怎 样 防范 学生 考试 作 弊现 象 , 是 各 高校 急 待解 决 的现 实 问题 。 高校 考试 作 弊主 要 表现 形式
方式 。此 外 ,有 些 同学 在考 试 中携 带 与考 试相 关 的复 习 资 料 ,少数 学 生则 将 复 习重 点 内容 书写 在桌 子 上或 其他 地方 进行 作 弊 。 2 . 偷看 、 传递答案 、 交换试卷 。 考试过程 中, 有些学生会 趁监 考 老师 不 注意 , 左顾右盼, 偷看 周 围其 他学 习 成绩 较好 同学的试卷。 有的同学在考前就与前后同学商量好 , 在考试 过程 中, 故意将试卷摊开 , 方便其他 同学抄袭 , 这两种作弊 方法 一般 缺 乏相 关证 据 , 监考 老 师有 时也 很 无奈 。此 外 , 部 分 同学将 自己 的答 案写 在纸 上 , 然 后 传递 给 身边 其他 同学 , 协 同其他 同学作弊。 更有少数学生在考试过程中, 还与周围 同学交 换 试 卷进行 作 弊 。 3 牙 U 用通讯设备作弊。这也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作弊 方式 , 主 要 有 两大 类 , 一 类 是 以手 机 为 主 的作 弊 方式 , 在 考 试 过程 中 , 学 生 将 考试答 案输 入手 机 内 , 然后 发 给一 个 或多 个 同学 。 这 种方 式 常见 在 于平 时课 程考 试 , 尤 其 多见 于选 择 题 较多 的考试 。 另一 类 是利 用 高科 技通 讯 设备 作 弊 , 比如 一 些 外形 与 文具 相似 的接 收器 , 可放置 于桌 上 , 还有 一些 能 够 放 置于 耳朵 内的接 收 器 。这类 作 弊方 式一 般 见 于 比较 重 要
医学院校学生考试作弊原因及对策分析

医学院校学生考试作弊原因及对策分析【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医学院校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在学生压力过大、缺乏学习兴趣和缺乏道德观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立严格考试监督制度的对策建议。
最后指出医学院校学生考试作弊问题需要引起足够重视,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加以解决。
这篇文章的出发点是希望引起人们对医学院校学生考试作弊问题的关注,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促进教育公平和学术诚信。
【关键词】医学院校、学生、考试作弊、原因、对策、压力、学习兴趣、道德观念、监督制度、重视、共同努力、解决。
1. 引言1.1 医学院校学生考试作弊原因及对策分析医学院校学生考试作弊问题一直存在,并且逐渐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考试作弊不仅严重损害了学校的考试公正性和学生的道德观念,还影响了社会的整体稳定和发展。
作弊行为在医学院校尤为突出,因为医学专业的学习任务繁重,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以及在道德观念上存在缺陷。
学生在医学院校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
医学专业的课程难度大,学习任务繁重,学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完成学习任务。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学生可能会选择考试作弊来取得好成绩,减轻学习压力。
医学院校的学生还面临着就业压力,因为医学专业求职竞争激烈,学生为了获得好的就业机会也可能选择作弊来获取好成绩。
一些医学院校的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
医学专业的学习需要对知识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需要学生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一些学生可能对医学专业缺乏兴趣,或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而产生挫败感,从而选择作弊来应对学习困难。
在医学院校中还存在一些学生缺乏道德观念的问题。
一些学生可能认为作弊是一种取巧的手段,可以轻松获得好成绩。
他们缺乏对作弊行为的道德责任感和认识,对于考试作弊行为缺乏足够的警惕和抵制力。
为了解决医学院校学生考试作弊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建议。
学校应该建立严格的考试监督制度,加强对考试环境的监控和管理,确保考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中医药高校学生考试作弊浅析

质量 管理 与评价 的重要 内容 , 是检 验教学 效果 、 保证 教 学质量 的重 要手 段 。加 强 考 风建 设 , 中医药 高 是
校 学风建设 的当务之 急 。 1 学 生考试 作弊情 况分析 1 1 学生考 试作弊 的现 象 . 1 1 1 大 一新 生考 试作 弊 中 医药 院 校大 学 一 部 . . 分新 生对学 习 中医药 知 识 方法 不 当 , 能很 好 地从 不 原来 的逻辑 和抽象 思 维 转 换 到 中 医形象 思 维 , 中 对 医 的望 、 、 、 , 阳 、 闻 问 切 阴 五行 等枯 燥 的 内容 难 以辩
东 体 育 学 院学 报 ,0 8 2 ) 2 -2 20 ( 4 8:93 .
[] 董新光 , 2 晓
敏, 丁 鹏 , . 村 体 育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的 研 究 等 农
[] 仇 8
军 . 国体 育 人 口的 结 构 [ ] 中 国体 育 科 技 ,0 2,3 ) 中 J. 20 (8
[ ] 体育 科 学 ,0 7 2 ) 04 -5 J. 20 (7 1 :95 . [] 游茂林. 3 新农 村 体 育 建 设 切 忌 “ 象 工 程 ” N] 中 国体 育 报 , 形 [ .
20 -62 ( ) 0 70 -8 8 .
8: - 3 5.
[ ] 20 — 0 0年 体 育 改 革 与 发 展 纲 要 [ B O ] t :/ w . 9 01 21 E / L .ht / w w p
的一 个难 题 。考 试 是教 学 管 理 的重 要 环节 , 是教 学
作弊 时情绪 不稳 , 目光 游离不 定 , 注意力不 是集 中在
试卷 上 , 而是集 中在监 考人 员身 上 , 监考 人员稍 不注
医学生考试作弊原因及对策探讨

作者: 李卓成 高雅 丁玉兰 刘贤君
作者机构: 川北医学院,四川南充637007
出版物刊名: 西北医学教育
页码: 1200-1203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6期
主题词: 医学生 考试作弊 原因 对策
摘要:现代医学知识的更新和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和人民群众对医生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医学生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需要学习大量的知识和技能。
由于主客观各方面的复杂原因,医学生考试作弊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医学生作弊不仅对医学生本人、周围同学和医学院校产生了不良影响,而且对以后医治的病人和供职的单位也造成了隐患,所以分析其作弊原因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刻不容缓。
医师资格考试作弊行为分析及防范

[ 参考文献 ]
[ ]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国家法室 , 1 卫生部行政法规司 , 卫生部 医 政司. 中华 人民共 和国执 业医师法释解 [ .北京 :中国民主与 M]
法 制 出 版社 , 9 8 19 .
推进 无纸 化 考 试 ( 机 对 话 ) 考 试 改 革 的必 然 人 是
一
些不法 之徒赢 利 的手段 。不 法分 子在 网络 中公 然兜
此, 研究考 试作 弊 的 动机 和各 种诱 因 , 加强 考 试 管 理 , 净化 考试 环境 , 防范 及杜 绝考 试作 弊行 为的发 生 , 加 对 强 医师 资格考 试管 理工 作具 有非 常重要 的意 义 。
1 医师 资格 考试现 状
趋势 。美 国医师 执 照 考试 19 9 9年 就 开 始 实施 这一 考
试 方 式 J 。人 机 对 话 是 一 种借 助 计 算 机 及 网络 技 术 对考 试进 行实 施 、 管理 的测 试形 式 , 考生 只需 在计 算机 屏 幕 上 阅读试 题 , 并通 过 简 单 的键 盘 和 鼠标 操作 就 能 完成 , 现 代 考 试 技 术 的重 要 发 展 方 向 J 无 纸 化 是 。
[ 作者简介] 李旭光 , 副主任技师 , 男, 从事卫生管理 工作
・
7 ・ 6
李旭光等 : 医师资格考试作弊行为分析及防范
21 0 2年
第2 2卷
第 2期
结 果显示 , 19 自 99年全 国第 一 次执业 医 师考 试 以
来, 通过 率逐 年 递 减 。 山西 考 区 的通 过 率仅 为 1 . % 97
违 规行 为 的认定 与处 理 。 3 2 改革 考试 方 式 . 20 0 9年 医师资 格 考 试 医学 综 合 笔 试 临床 类 别 首
卫生类考试违规作弊行为认定处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

卫生类考试违规作弊行为认定处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关键词】卫生政策医生资格教育违纪作弊认定处理近年来,随着卫生改革的深化及卫生法制的健全,卫生类考试特别是卫生类资格考试的项目逐步增多且考生也逐年增加。
在考试种类日益增加与考试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考试工作也面临着严峻的安全隐患,考风考纪的问题日益突出,考场作弊现象越演越烈,作弊形式多样,作弊手段日益先进,违纪作弊行为防范、认定和处理的难度增加。
一些有关文件和法规的出台,给考试管理部门对考生违规作弊行为的认定和处理提供了依据,但从当前的状况来看,仍存在一些问题。
1卫生类考试违纪作弊行为认定处理工作存在的问题1.1依靠部门规章处理考试违规力度不够近年来考试主管部门为加强考试工作的管理,陆续出台了一些部门规章和有关文件,如医师资格考试制定有《医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医师资格考试违规处理规定》,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制定有《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违规行为处理规定》等,对违纪作弊行为的认定和处理作了规定,对考试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仅依靠这些部门规章和文件管理大规模考试,还存在着缺陷。
如行政部门、考试机构、考场所在单位、考生单位各自责任、权利和义务规定得不够清楚,法律效力较弱等。
对考试违规的处理是一种行政行为,因无专门的考试法规,我们对考生的违规处理是参照卫生行政处罚的程序进行的,行政处罚的主体资格是卫生行政部门,而考试机构往往不是卫生行政部门,所以在考试执法过程中常常造成一些问题处理上的脱节。
另在部门规章中虽然规定了可向违规考生所在单位建议对考生做出相应的处分,但法律效力较弱,处理缺乏力度,单位也难以真正将处分落实到位。
而对出具假证明的单位及当事人的违规行为,目前尚缺乏一种有力的手段来制约,还有对于一些无业人员的考试作弊行为如替考者、作弊团伙目前没有合适的机构和手段对他们加以处罚。
1.2缺乏统一的卫生类考试违纪处理规定全国一些行业的考试,制定有统一的考试违规处理法规,如教育系统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司法系统有《司法考试违纪行为处理办法》等,卫生系统的考试目前尚无统一的考试法规。
高职医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分析及对策

t e ha。 h a n n es n igo te a ea r ue P> 0 0 ) B t 0 4ga e ihvct n i st c et C et gu dr a dn fh m ti t r o i t s tb s( .5 ; u 0 rd g —oai - 2 h o
[ 要 ] 目的 摘
调 查 高职 医学 生考 试 的 作 弊 率 , 析 考 试 心 态 。 方 法 分
采 用 曹 汉斌 编 的 大 学 生 考 试 作 弊 行 为 的 评
量 表 对 福 建 省 9 6名 高 职 医 学 生 进 行 测 评 。结 果 6
20 0 5级 高 职 护 生 和 2 0 0 4级 高 职 护 生 对 高 职 院校 的 考 试 属 性 、
ga ehg —o ain l usn td nsat b t o terc g i o fe a n t n , h aigat b t 。 rd ih v c t a rig s e t t iuet h e o nt n o x miai s c e t t iuemo o n u r i o n r
、
作 弊 现 象 属 性 、 弊 动 机 、 弊 行 为 属 性 的认 识 一 致 ( 0 0 ) 20 作 作 P> .5 ;04级 高 职 护 生 对 作 弊 发 生 率 估 计 、 弊原 因 作 作 弊 心 理 的认 同率 明显 高 于 20 0 5级 高职 护 生 ( 0O ) P< . 1 。结 论 针 对 当 前 高 职 医 学 院 校 的 考 试 体 制 不 能 客 观 衡 量 学 生 学 习 情 况 的 现 状 , 出 了加 强 高 职 医 学 的 思 想 教 育 , 提 改革 考 试 制 度 的 对 策 。
全国执业医师资格的作弊与防范

全国执业医师资格的作弊与防范医师是社会中一群重要的职业人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然而,由于全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重要性和难度,一些人不择手段,试图通过作弊来获取医师资格证书。
本文将讨论全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的作弊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医师资格考试中存在的作弊现象。
作弊行为大多发生在考试前的准备阶段和考试过程中。
在准备阶段,有些考生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寻找泄题渠道,获取考试真题和答案。
他们还可能通过聘请替考人员参加考试,以换取合格成绩。
在考试过程中,一些考生可能采用传小纸条、隐藏作弊器材、窃取他人答卷等手段进行作弊。
针对以上作弊现象,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
首先,加强对考试信息的保密工作。
考试机构应设置严格的信息安全制度,限制考试题目的流出。
同时,要加强对与考试相关的人员、设备和网络的安全监控,防止信息泄露和网络攻击。
其次,加强对考场的管理和监控。
考试现场应设置高清摄像头,实时监控考生的行为。
考场内应禁止携带通讯设备和其他可能的作弊器材。
考点工作人员应受到严格培训,提高他们对作弊行为的识别和应对能力。
同时,要加强对考场周边环境的监控,防止外部人员干扰考试秩序。
最后,加强对考生身份的核查。
要求考生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参加考试,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核对身份信息。
可以在考试当天进行随机抽查,核对考生的身份与报名信息是否一致。
除了考试机构和考点的管理,考生个人也应自觉遵守考试纪律,摒弃作弊行为。
首先,要加强对诚信意识的培养。
医师作为医疗团队的核心成员,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和职业素养。
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确作弊对个人和社会的严重危害。
其次,要加强对考试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只有真正掌握了相关的医学知识和技能,才能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
要利用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此外,要保持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状态,增强抗压能力,减少考试焦虑。
最后,要养成良好的考试习惯和规范的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生考试作弊的现象与对策研究屈驱I,李春平2,杨晓宏3(川北医学院教务处,四川南充637000)【摘要】从国内外医学考试的起源和发展谈医学生考试作弊的情况,通过分析考试作弊的原因,借鉴历史和国外防弊措施,提出从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改革考核方式等方面着手预防和减少作弊的现象。
【关键词】医学考试;作弊;考核方式Medical Students Cheated on Exam and Counter Measures StudyQuQu !,LiChunping2, YangXiaohong3(Teaching Affairs Office of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 Nanchong , Sichuan 637000)【abstract 】This paper talk about the phenomenon of medical students cheated on exam form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medical exam in and abroad and analysis the reasons of cheating , borrowing prevent measures form history and foreign countries ,putting forward measures to prevent and reduce the cheating phenomenon through strengthening the honesty education, reform assessment method and so on. [ key words ] medical exam; Cheating; Assessment method作者简介:屈驱(1981-),男,汉族,四川岳池,助理研究员,教育学硕士;李春平(I964-),男,汉族,四川南充,教授;杨晓宏(1973.)男,汉族,四川绵阳,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教务管理工作。
医学生今后一般是在干着治病救人的工作,因此他们必须得具备真才实学。
然而,现实令人堪忧,医学生作弊的现象严重。
预防和减少这种现象非常有必要。
一、医学考试的起源和发展医学考试自古以来就有。
在南北朝时•期建立学校式医学教育之前,是带徒式的医学教育,学生学习、考试等全由师傅负责。
从南北朝开始,学校式医学教育形成并发展。
隋唐时期,医学生学习期间要进行月考、季考、年考和毕业考试。
宋朝的医学生要考试医学典籍,但在南宋时期,医学考试已开始滋生考试作弊的不良作风。
元明清时期的医学考试不断发展和完善。
[1]古代欧洲最早的医学校是萨勒诺医学校,它给黑暗的中世纪点亮了医学之灯,但真正形成考试制度的学校在中世纪后期即13世纪以后出现的大学中。
医学考试发展至今,在我国已经形成了医学院校入学考试、基础医学教育考试、执业医师考试、毕业后医学教育考试、继续医学教育考试、专科医师资格考试等等。
[2]本文着重讨论的是医学生在校期间所进行的基础医学教育考试作弊现象,包括平时考试、课程结业考试、实习出科考试、临床毕业考试等等。
二、医学生考试作弊的现象及原因纵观医学考试的起源和发展,当医学没有受到人们重视,医生社会地位不高, 社会纪律要求严格时,医学生考试作弊的现象就没有或者少见。
无论是古代的中国还是欧洲,由于医学不如儒学和宗教那样占统治地位,被看成是一利方技而被轻视或者根本被忽略,因此那时的人们学习医学是一种自觉的、有兴趣的学习,考试用不着作弊。
到了中国宋朝,由于统治者的重视,将医学提高到了与儒学的太学并列的地位,并且医学生也可以入仕,这一方面促进了医学的发展,另一方面,一些人开始通过作弊来追求官位。
直至如今,人们对生命越来越重视,对医学也就愈加重视,医生的社会地位和个人收入也就水涨船高。
而国内医学生考试作弊的现象也很严重,作弊手段除了传统的携带纸条、代考等外,更多的利用了高科技的通讯手段。
这主要由以下原因引起的:1 .利益迫求通过作弊获得高分可以争取奖学金、入党,对以后找工作、考研也有利;获得及格则可以不劳而获。
医学本科学制一般为5年,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共达39门,如果5门主干课程考试不及格就拿不到学位证,而这些课程不花时间去记忆肯定过不了关,因此作弊成了一种有效方式。
还有-•些人把这看成是一个商机,利用学生想不劳动而通过考试的心态,收取他们一定的费用,然后通过高科技手段给学生传送答案,呈团体作弊趋势。
2.作弊成本低收益高从道德成本角度而言,作弊是违背诚信准则的,但由于整个社会环境普遍失信而受到的道德谴责力度不够,因此医学生才敢于失信作弊;从风险成本角度而言,虽然《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学生作弊行为的处理做出了一定的规定,如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等等,但一般这些惩罚在后期都会被取消,因此在面对更大的收益时,学校的处罚根本不能威慑并阻止一些医学生作弊的行为。
3.侥幸心理作弊者和监考者玩的是博弈的游戏,随着扩招人数的增多,考一门科目如内科学,学生就多达2000多人,每个教室有100多个考生,学生作弊隐蔽再加上有的老师监考不力,学生就完全能通过作弊获取高分或及格分,即使被抓住,有的医学生会在监考老帅面前伪装可怜以博取同情,有的学生还会找一些关系来改变受处罚的局面。
三、对策研究我们不可能再像古代那样忽视医学或者抑制医学的发展,只要面临着激烈竞争以及利益追求,医学生都有可能作弊,我们只能通过预防和惩戒的手段来减少考试作弊。
1.加强诚信教育,建立诚信制度尽管社会环境诚信失衡会影响到部分医学生,但对医学生加强诚信教育很有必要,可以通过开展多种宣传和教育活动,如开讲座、列出有图画的展板、发传单、辩论等形式,告知医学生哪些情形属于作弊的范畴,告诫其作弊的危害和后果。
特别对于医学新生,入校以后就应该让其学习作弊的定义以及处罚规则和申辩程序,并为每个学生建立一份诚信档案,若今后在考试中发现有作弊行为,则记录其行为详细情况,并因此不能让其参加本年度的奖学金评选、入党等活动,必要时,诚信档案还会随学生毕业而流入工作单位。
在美国,人们视信用为生命,在日本,作弊一次会影响人的一生。
2.改革考核体系在命题规范的情况下,考试无疑是反馈医学生学习真实情况的一种有效手段,从隋唐时期起它就已经使用了,离今有1400多年,但即使在古代,对医学生的考核也不是单一•的,在宋代医学考试中,把实践考试放在重要位置,如宋代太医局学生诊病要记录,以得失决定钱粮,太医学时期平时诊病情况要记入成绩评定。
[3]我们现在判定一个医学生能否正常毕业依据的仅仅是其理论考试的成绩和纪律情况,而没有把临床见习、实验、实习等情况纳入到成绩评定中去。
理论考试固然重要,但实践考试是对理论知识的应用,是反映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程度,而且实践考试更能体现医学生的真实水平,因此重视理论考试的同时,还应重视医学生的实践考试,而旦在实际操作中,医学生作弊的空间很小。
另外,从考试的内容和题型方面可以进行改革。
如采用标准化考试,考试全部采用多选题,并在大面积考试时准备多套试卷,试卷的不同只是改变页码顺序或试题顺序即可;而对于小班考试,则可以采用无纸化考试,即由计算机从己建立好的题库中抽出试卷,考生一人一机,根据屏幕上显示的题目用键盘输入答案。
3.加大监考力度医学院校应该重视对监考教师素质的培养,除了监考培训外,还应教会他们怎样防止和处理学生作弊的方法;监考教师应该尽心负责,严格而不失公正。
医学院校可以利用高科技手段防止作弊,加大监考力度,如购买一定数量的屏蔽仪,使得用无线耳机作弊的学生接收不到信息。
4.净化社会环境医学生能利用耳机进行作弊,教室外必定有人在给他们传送信息,如何通过一定的法律手段来处理那些为了利益的投机分子值得我们思考。
在通讯手段没有如此发达之前,考试作弊范围仅仅局限于考场内,现在却复杂到考场外的人也能参与到作弊活动中去,因此我们要把考试局限在考场内,切断考生与考场外的联系。
另外,监考教师或作弊学生的-些亲友也不应该滥用同情心,无原则地扮演作弊医学生的保护余。
5.立法规范考试管理,提高作弊的风险成本古时对科场舞弊者的惩罚十分严厉,一•般为四种,一•是伽号示惩,即戴上枷锁在考场外示众;二是斥革,即革除以前的功名;三是杖责,舞弊情节严重,要动用刑罚;四是发配充军。
还有最严重的惩罚是斩首。
现在看来,这些惩罚不合理旦不可取,但其严厉程度的却抑制了考场作弊之风这一点值得我们思考。
日本大学的学生也不敢作弊,因为作弊一旦被抓住,人生履历上将会写上“人生不实作过假”的记录,一次作弊,他的任何行为都将被人怀疑,因此日本学生即使不得分也不会去作弊。
孟加拉国的大学生作弊可能要坐牢;韩国的学生考试作弊,可能被判处最高7年的有期徒刑;美国司法部把作弊视为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威胁。
[4]各国己将对作弊的处理上升到国家立法层面,而我们目前的相关制度还不健全,对作弊学生的处理往往是学校内部决定的,还不能做到有法可依,还不能威慑作弊的考生和相关人员。
因此, 通过立法形式对考试作弊进行详细规范,提高作弊的风险成本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I]刘德纯,张庆云.我国医学考试的起源与发展[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4.[2]刘强,李娟,孙宝志等.我国医学考试分类体系设计[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 12).[3]郑学宝,郑洪.略论宋代医学考试的特点[J].中医教育.2005.09.24(5).[4]冷剑丽.国外防治考试作弊的经验及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