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语文课堂中如何有效地应用多媒体

合集下载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摘要:语文教学中已开始广泛运用多媒体教学,尤其是在聋校教学中,它的作用显而易见,但在实际使用中却存在着各种各样认识上的误区,并由此而出现一些不恰当甚至错误的做法,本文旨在对此进行初步探讨,并就此初步提出在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应注意的问题和应该处理好的一些关系。

关键词:多媒体优点多媒体与语文教学的关系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及其与课堂教学手段的日益结合,人们已经开始广泛运用多媒体教学,即使条件较差的地区也能配以画册或配乐,运用直观教学,以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在聋校的教学中,对于这群“以目代耳”的聋生来说,他们的视觉功能特别灵敏,观察能力也较强,多媒体无疑给他们带来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在长期的聋校语文教学中,我发现传统语文教学重视的“吟、味、悟、诵”以及联想和想象,在聋生教学中困难重重。

多媒体教学为这些的实现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与便捷性,因此,多媒体教学自然成为许多语文教师(特别是聋校语文教师)的首选。

细细说来,多媒体作为高科技的产物,对语文教学的作用应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恰当运用多媒体,可以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刺激学生学习的最有力的因素。

传统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即教师将自知的知识、经验、技能,凭借一本教材、一本教学参考书、一支粉笔、一张嘴、两只手,传授给学生。

由于其课堂容量小,一节课下来,学生所得并不多,而且还浪费时间。

年复一年,形式照旧,枯燥单一,学生往往产生厌倦情绪,这自然会影响学生的成绩。

另外,语文教材中涉及到的许多知识是学生未曾见到未曾感触到的陌生事物,如果仅凭对语言文字的揣摩想象不能完全理解,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十分便捷的解决了这一难点。

使语文课堂的容量大大增加。

二、适当运用多媒体,可以强化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有利于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很早以前人们就体会到了“情景教学”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那么,多媒体可以看作是“情景教学”的一个发展。

浅谈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如何巧用多媒体

浅谈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如何巧用多媒体
2O 第期 O年 6 1
教育科学
学科教 育
浅谈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如何巧用多媒体
孙立进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梧 台中学 250 ) 50 0
随着 信 息技 术 的快速 普及 ,多媒 体辅 助教 学越 来越 受 教师 和 学 生的 欢迎 。在 语文 课 堂的 教育 教学 中 ,多媒 体 以它 丰富 的表 现 手法 和 表现 形式 成 为 了教 师们 的 好帮 手 。下 面 ,笔者 就语 言教 学 中如 何更好 地 利用 多媒体 谈谈 自己粗浅 的认识 。 巧用 多媒体 体会 文章 形式 美—— 形美 感 目 有 人 把 一 篇 文章 比作 是 由黑 、 白两 色构 成 的一 幅 国画 ,我 想 是不 无道 理 的 。哪儿 需要 黑色 文 字 ,哪儿 需要 留 白另起 一 行 , 进 行空 格 ,这不 仅 是 内容形 式表 达 的需 要 ,更是 作 者思 路 、情 感 表 达 的需要 。文章 形式 结构 的美 有 时理 解起 来有 一 定的 难度 ,这 时 教师 的 点拨 就显 得尤 为关 键 。如 《 塞腰 鼓》 : 第一课 时 ,主 安 要 是指 导学 生 朗读 课文 ,指 导他 们 读 出课文 的气 势 ,初 步体 会文 章 内容 和 形式 的统 一 。整体 思路 可 以是 这样 的 :课 文读 到一 定程 度 ,分析 安 塞腰 鼓特 点 ,适 时播 放 国庆 6 周年 盛 典 上 1 3 秒 的 O 分 2 安 塞腰 鼓表 演 ,使 学生 对文 章 中有 关安 塞腰 鼓特 点 的文 字描 写充 分 理解 ;在 对 文字 语言 进行 品味时 ,如 第三 层 中 “ 容不 得束 缚 , 容 不得 羁 绊 ,容不 得 闭塞 。是挣 脱 了 、冲破 了、撞 开 了的那 么一 股 劲 ……它 使你 惊 异于 那农 民衣 着 包裹 着 的躯体 ,那消 化着 红豆 角 角 老 南瓜 的 躯体 ,居然 可 以释放 出那 么奇 伟磅 礴 的 能量 ! ”适 时地播 放课 前 下载 的 《 千手 观音 》 视频 ,当面带 恬静 微笑 的 2位 1 演 员 纤 手 漫 颤 、 慧 眼 闪烁 ,共 同演 绎天 衣 无 缝 的 “ 世开 屏 ” 盛 时,在 一个 纷 繁 的世 界里 ,无 声处 展现 着生 命 的蓬 勃 ,激荡 的生 命 ;克 服局 限、突 破 自我 ,执 著追 求真 善美 ,体 现 磅礴 的力 量 。 师 生 身处 多媒 体前 ,感 受 到 了善 良、智 慧 、美好 ,荡涤 了浮 躁 、 浅薄和 纷 繁 。当看 到 学生 由感 性认 识 向理性 认识 飞 跃 ,完全 陶醉

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摘要:现今的学校,越来越重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

无论是公开课或是观摩课,许多学校都要求教师使用课件进行教学。

当此种趋势变成了常态化的教学模式后,笔者不禁思考,多媒体究竟在教学中充当了什么角色?有没有必要课课使用多媒体?我们有没有过分夸大多媒体的优势而忽略了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带着这些疑问,笔者进行了一些思考,在这里,希望可以谈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浅谈多媒体语文教学运用1 使用多媒体教学应正视多媒体的辅助作用如今的教育技术手段十分发达。

可是即使如此,我们也必须客观的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对于教学的辅助作用。

我们运用多媒体,是为了让他给语文教学插上翅膀。

当多媒体教学手段喧宾夺主时,我们必须果断意识到问题所在,回归到语文教学的本质上。

语文,是一门富有想象力的学科。

如果强调语文和其他别的科目有什么不同,想象力是最为重要的一点。

作者从生活中取材,经过文学加工形成的文本,让我们阅读后,再次经过我们的想象加工,变成了我们对文本的理解和认识。

这种认知是语文课上最为宝贵的东西。

比如我们在讲李白的著名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时,当我们用投影仪放出现在真正三叠泉瀑布的图片,学生能从中获得美感,能真正意识到这两句诗之精妙吗?因而,保护学生想象力,让学生能够想象文本所要我们领悟的精髓,才是语文课最终的目的。

当我们老师在语文课上时时处处运用多媒体,展现各种各样的图片、文字时,语文的精髓如何能显现?因此,正视多媒体的辅助手段,不让其喧宾夺主,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重要原则。

2 使用多媒体教学应重视回归文本当语文课堂分析课文时,常会显得沉闷枯燥。

因此,有些教师为了改变这样的状态,为营造热闹的氛围,追求新奇、刺激,大量堆砌图片、视频、音乐。

语文课热热闹闹,上完后学生却不知学到什么,不记得文章的语句,试问这样的教学有何作用?教授诗词时,大把的时间堆砌图片、音乐,学生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却忽视了诗词的精妙;又如教授《林黛玉进贾府》这样的长篇小说节选时,找到原著的电视剧或电影,让学生看一遍,一节课了事了,却不引导学生品味文本。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多媒体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多媒体
第 5卷 第 1 0期
Vo . No1 15 .0
读 与 写 杂 志
20 0 8年 1 0月
Oco r 2 08 tbe 0
Re da d a n
t r dc l ePei ia o
浅谈 中语 文教 学 中如何有效运 用 多媒体 高
熊 春 花
( 州 安顺 市 第 一 高 级 中 学 贵 州 安 顺 贵 5 10 ) 6 0 0
了所 有 的教 学 工作 。这 种 全 盘 “ 办 ” 然带 来 问题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影 屏 包 必 如 投
随 着 计 算 机 技 术 的 不 断发 展 和素 质 教 育 的 全 面 推 进 ,多 媒
体在学生愉悦学习 、 创新学 习中发挥着 日益巨大的作用 。 多媒
体 作 为一 种 现 代 化 的教 学 手 段 , 具 有 直 观 、 象 、 染 力 强 的 它 形 感 特 点 。 教 学 上 , 既能 向学 生 快 速 提 供 丰 富 多彩 的集 图 、 、 在 它 文 声
和 投 影 , 求 知 识 传 授 上 的 “ 容 量 ”最 终 不 是 分 散 了 学 生 的 注 追 大 ,
关键词 : 多媒 体
有 效运 用 传 统 教 学 现代 教 学
中图分类号 : 3 G6 3
文献标 识码: C
文章编号 ;6 2 1 7 (0 8 1 — 1 8 0 1 7 — 5 8 2 0 )O O 0 - 2
体有粉笔 、 板 、 本 、 型 、 图等。 在实践教学 中, 黑 标 模 挂 但 多媒 体 教 学 不 但 替 代 了粉笔 黑 板 , 替 代 了其 它 媒 体 的 地 位 , 有 可 能 因 还 并 为媒 体 的容 量 大 而 挤 占 了学 生 读 和写 听说 读 写 的 时 间 ,包 办 ” “

谈谈多媒体在语文课堂上的应用

谈谈多媒体在语文课堂上的应用

谈谈多媒体在语文课堂上的应用语文课堂资源的飞跃,其根本的出发点是利用多媒体促进语文课堂教学,让学生最大限度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

一、运用电教媒体,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

课堂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采用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优化导入环节,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为整堂课的学习定下一个良好的开端。

利用电教媒体,制成课件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补充学习的知识背景,相机提出要学习的新课题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课题产生深厚的兴趣,必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

我在上《桂林山水》这节课时就结合课文内容做了一个多媒体课件,具体向学生展示了桂林山水奇异壮观的景象,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那他们的话匣子就打开了,课堂气氛就变得异常的活跃,而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也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

又如杨秀梅老师在《蝴蝶谷》这课时就收集了许多美丽的蝴蝶图片,而在图片播放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地听到学生发出的赞叹声,这比老师花几节课功夫在口头上向学生描述蝴蝶如何如何的美要好太多了。

如赵艳艳老师在讲《鹤群翔空》这一课时,导入这一环节,她制作了闲云野鹤的动画片,各种姿态的鹤的美姿都通过图片与动画展现出来,再配以孤云野鹤的轻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一边欣赏优美的图片,一边倾听老师的解说词。

至此,美丽的图片,高雅的音乐,生动的解说词,很快把学生带入了美的意境,让学生快速的进入文本教学。

二、运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重难点当教师讲授新的知识,出现重点难点需要学生理解掌握,而光靠老师口若悬河地解说,手舞足蹈地比划,表格挂图的机械呈现等手段显然是不行的。

学生“启而不发,思维受阻”时,适时地使用电教媒体帮助其充分感知体验,转变思维定势提高思维能力能动性,使思维化,角色化,多元化,消除对难点的困惑心理,有效突破重点和难点。

例如在教学《邓小平爷爷植树》时,运用flash将他老人家植树制成动画,配以教学图以及课文重点词语,学生很快了解了邓小平爷爷植树的经过,运用多媒体放映关于他老人家的事迹情况,配以解说,让学生感悟到他还时时刻刻活在我们心中。

多媒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作用

多媒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作用

浅谈多媒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把多媒体教学手段引进教学中成为了不可逆转的趋势。

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科学地、灵活地运用多媒体,有助于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下面笔者根据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运用形象直观的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课件,可以增加直观性、形象性,使学生投情以入境,观形而察理。

如教《黄鹤楼》中的句子“遂以名楼”,教师一讲,学生就容易理解;可“四闼霞敞”就比较抽象,无论教师用怎样生动的语言描绘,学生还是不太理解。

这时就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看到如烟般的雾,如轻烟的小洲,空渺的江面、高耸的黄鹤楼。

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朗读几遍,学生就会准确说出原句的意思。

教学实践证明了多媒体的优化组合给学生直观的、形象的感受,教师不必多用语言说明解释,学生就能悟出诗文中的词意、句意。

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达到了创设情境的目的,使后面的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获取能力的一种动力。

学生有了兴趣,才有学习的毅力和意志,才能深切感知、思考、意会,并进而创造。

而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巧设情境,让学生听听美妙的录音,看看栩栩如生的画面,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词句,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使学生如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激情入境,突破重难点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使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化繁为简,变难为易。

一改以往主要靠口头语言和文字符号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打破封闭式的教学状态,以其鲜明的直观形象,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以其多变的手段,促进学生积极的思维。

如在学习《苏州园林》一文时,由于我校地处偏远,学生对园林知识知之甚少,无法理解中国苏州园林的造型特征、结构特征。

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形象地向学生展示苏州园林以及其他一些古代、现代的典型园林的画面。

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语文 课堂教学 可以利用视频 、 动画等来传 输教学 信息 , 多媒
体课件可 以帮助我们语文教 师围绕教 学内容 , 创造所需要 的最佳
的4 0分钟 内, 突出教学重点 、 突破难点 , 有效地 完成教学任务 。
总之 , 笔者认 为 , 在教学 中 , 教师只要坚精神 的培养有着 事半功倍之效 。运用 多媒体辅 助语 文教 更说 明她是一个深得贾母宠爱 的特殊 人物 ; 通过对她 肖像 的描写
学, 已成为实现语文课多重功能的一个 重要 手段 。那 么 , 多媒体在 ( 集珍珠 宝 玉于一身的妆扮 、 一 双“ 三角眼” 、 两弯“ 吊梢眉 ” 、 含 威 语文教学 中有哪些作用呢?笔者结合实际教学认为有 以下几方面 不露 的“ 粉 面” 、 未启先 笑的“ 丹唇” ) , 暗示 了她的贪婪与俗 气以及 的应 用 : 在美丽外表下隐藏着刁钻 、 狡黠的本性 , 特别强调王熙凤恭维林黛 玉: “ 天下 真有这样标致 的人物 , 我今儿才算见了……抢先 ‘ 用帕拭 学 生年龄毕竟还小 , 自我控制力 不够强 , 因此 , 学习的主动性 泪 ’ , 最后转 悲为喜 ” —— 因为她见贾 母笑 了 , 便匆忙 完成 了这个 和 自觉性需要 加强 , 审美 能力有待进 一步提 高 , 而 多媒体教 学能 感情 的转变 。入木三分地描绘 了她察言观色、 机变逢迎的本领 , 揭
研究方 向 : 汉语 言文学专业 。 场 见林黛 玉时 的视频 让学生观看 , 由王熙凤 的出场 , 可 以看 出她 业 中学 ,
I n t r o duc t i o n t o Ef fe c t i v e Ap pl i c a t i o n o f M ul t i me di a I n f o r ma t i o n Te c hno l o g y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呢?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发展的空间 , 他们说出自己独特 的见解 与看法 ,( 可能……可能…… ) 这对写作材料的多角度叙述都 利于积极主动的发展 。 总之 , 合理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 , 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 体意识和主动精神 , 发挥受教育者的 自主性 、 能动性和创造性。 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 完成教学任务 ,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 培养 学生的学习兴趣 , 变枯燥的 “ 填鸭式”教学为生动活泼的 “ 主 体教学”。但在运用中,在 自身教学和参加的教研活动中,发 现当前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 。 1 、对多媒体的使用存在以下问题或者说误区 : 首先 ,多媒体辅助教学与语文教学相分离。语文课堂中, 多媒体仅仅充当了一个板演工具,即替代了教师的粉笔板书, 或者只是介绍材料之用。 其次, 多媒体辅助教学代替或覆盖了语文教学。我也多次 见到在公开课中, 教师使 出浑身解数 , 制作了精美异常 、 容量 极大的课件 , 课堂上 , 演示起来也煞是好看 , 学生也心醉神迷 , 可下课后要来评时 , 却发现除了大赞一通课件制作的好、 现代 教育手段运用娴熟外, 对课堂教学却难 以点评 。 因为这一堂课 就是成为多媒体的演示平台。 既然这样 , 那还不如放一部故事 片让人更觉过瘾。 再次 ,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做秀装 门面之用。 平时教学还是 老一套,一张嘴巴, 一只粉笔 , 到了公开亮相时则搬出了多媒 体 ,以显示 自己的高超。这样 , 也就出现了众多临时报佛脚, 现炒现卖的 ,或者请人捉刀制作 ,自己当一把操盘手的。 思考这些问题 出现的原因, 我认为关键是对多媒体辅助教 学的认识不透彻。 目前 ,存在两种现象 : ( 1 ) 对此不以为然的 ,在我身边就有不少教师认为那是 花架子 , 或者嫌课件制作太费事,自然平时也不 大花时间去研 究 ,因而也的确只能在要公开亮相 时做秀一把了。 ( 2) 有想用好但未能准确把握的。这就涉及到对 多媒体 辅助教学系统的研究问题 了。从辅助一词来看 , 它应当是在教 学 中不居于主导地位而又于教学密不可分的起到重要帮助作 用的有机成分。 因此, 将多媒体与语文教学相分离或将课堂成为现代技术 演示平 台的做法都违背 了语文教学的规律和现代科技进入教 育的初衷。 2 、 怎样做才能使多媒体的辅助作用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 呢?为此 ,我作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 ,结论如下 : 第一 , 要让多媒体这—现代技术手段服务于语文教学的总 体思路 , 使之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员, 即是形式眼务于内容 的 关系 ,切不可单纯为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 。 其次 ,要从语文教育教学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课件内容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在语文课堂中如何有效地应用多媒体
福州市仓山第八中心小学卢芬
走进新课程,我们看到了一道道充满生命力的课堂风景。

在课
堂上,可以聆听到悦耳动听的音乐,可以看到引人入胜的表演,可
以欣赏到栩栩如生的画面,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下“快乐”学习。

可在这些“快乐”的背后,热闹的背后,我们教师要做深深地思考:这样的“快乐”课堂是否能落实教学目标?是否能让学生有效学习?怎样才能让新课程的课堂凸显时效性呢?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有效地
应用多媒体,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尝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
乐之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要充分激发和调动学
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让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孩子们在学习过
程中兴趣盎然。

1、语言描述创设情境
教师或学生对课文内容加以想象,进行生动形象的描绘,产生
想象性的故事情境或景物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感情,丰富学生的想象,可以扣动学生的心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如教学《妈妈的账单》这篇蕴涵深厚感情的文章时,我做这样的引入:孩子们,你们
记得妈妈为你们做过多少事情吗?能回想起妈妈对你们的关爱吗?
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来读读课文,带着温暖、带着感激,让学生进
入浓郁的学习氛围中。

2、以情境激趣
小学语文课文大多文质兼美,有的课文文笔清晰,有的课文情
深意长,在课堂教学中这些课文可以通过朗读、音乐、多媒体画面
等来创设特定的情境,去感染学生,通过一定的情感调控,架起学
生与作者之间的桥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时,文中一幅幅美丽的主题图展现在孩子们的眼前,很多学生
立刻被画中美丽的情景吸引了。

这是我并没有急于要求他们怎么做,而是留一定的时间,让他们随意看,随意说,充分满足孩子们无穷
的求之欲。

学生欣赏着一幅幅令人遐想的画面,他们的思绪飘到了
美丽的小兴安岭。

有的学生跃跃欲试,想以小导游的身份来介绍小
兴安岭四季的风景,有绘画天赋的学生说想用画笔画出令人神往的
小兴安岭,还有的学生还说我想用歌声来赞美美丽的小兴安岭。


样一来,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都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对课文内容的
理解也就显而易见。

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命线,只有充
满兴趣的学习,才能开启学生智慧的过程,让课堂充满乐趣。

二、转变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全面
参与,使学生在品词赏句领悟文章蕴涵的美,让学生充分享受成功
的喜悦,又能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直观教学,有助于理解课文。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时可采用直观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愉
快的氛围中学习。

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而且还能
启迪学生的智慧,很好地掌握课文中的教学重难点。

如教学《观潮》时,让学生想象文中所描写钱塘江大潮的雄伟与壮丽的景象是学习
的重点,但学生们都没有目睹过钱塘江大潮的风采,他们难以想象
“天下奇观”的壮观场面。

因此在学习“潮来之时”这部分内容时,我先让学生观看图像,再闭上眼睛,听潮水奔腾、咆哮的声音,听
潮水冲上岸边拍打岩石的声音。

当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
其境之后,这时学生都能想象潮来之时雄伟气势,并绘声绘色地描
述了“天下奇观”,感受到大自然的美。

2、情景再现,有助于感悟课文。

《课标》在实施建议中提出“语文教学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如在阅读教学中有时可以凭
借课文内容对作品中的情节进行情景再现,如教学《孔子拜师》这
一课时,在理解孔子不乏千里迢迢来拜师时的内容时,先让学生用
上课文中的词语把孔子拜师的事情说具体。

师:同学们能用上课文中的词语把孔子拜师的事情说具体吗?
生:远近闻名的孔子风尘仆仆地去拜师。

生:年轻的孔子日夜兼程地去拜师。

生:年轻的孔子风餐露宿地去拜师。

(出示句子“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
师:请大家轻声自由读这句话,并说说有什么感受?
生:孔子太好学了,不辞辛苦,令人佩服。

生:孔子太谦虚了,不辞千里,令人感动。

师:你们能把孔子这种辛苦,艰难与拜师的执着用朗读来表达
出来吗?
生:能(感情朗读)
师:真棒,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也和你们一样,被孔子诚心求学的精神感动了。

这个案例中,教师以合作者、促进者的角色出现,让孔子拜师的情景再现在学生的头脑中,不断地调动学生的思维,真切地体会到孔子拜师的艰辛。

三、利用多媒体课件,更利于体验文中的情境。

当今的语文教材,其中有不少反映过去甚至远古的作品,如《两小儿辩日》、《圆明园的毁灭》等;也有不少是反映异地风情的文章:如雨果的《船长》,南方的学生学习《第一场雪》等。

语文学科的教学更多的是一种情感教学。

可对于小学生而言,几十或上百上千年前的社会环境、异地的风情不是教师一张嘴在讲台上就能说清楚的,更不要说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了。

这时,如果借助多媒体手段,把当时当地的情形重现,一定能让学生鸦雀无声,潜然进入特定的环境中,引起情感上的强烈共鸣。

如我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给学生播放了一段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掠夺、放火情景的影片剪辑,从而加深了学生与课文的情感共鸣,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侵略者的丑恶嘴脸,更清醒地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深刻哲理。

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设计好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充分应用多媒体,让文本中的语言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提高语文课堂的时效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