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及中国的气候资源等分布图 超牛 转载
最新世界11种气候带及柱状图教学讲义ppt课件

•
• (二)减慢心率作用(负性频率作用) • (三)对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负
性传导作用) • (四)对心电图的影响 • (五)对其他系统的作用
四、临床应用
• 1、CHF • 2、室上性心律失常
• (1)心房颤动 • (2)心房扑动 • (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 五、体内过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六、不良反应
(一)中毒反应 1、胃肠道反应
2、NS症状
3、心脏毒性 是强心苷中毒的危险症状,严重时造
成死亡。主要有:(1)异位节律点的自 律性增高;(2)减慢房室传导;(3)抑 制窦房结
(二)中毒的防治
1、停用强心甙和排钾利尿药 2、过速性心律失常用苯妥英钠
3、补钾 4、对中毒的传导阻滞或窦性心动过缓, 可用阿托品
(CHF),是一种多种原因多表现的 “超负荷心肌病”。
第一节 强心苷
• 一、概述 • 定义: • 来源:
二、作用原理
• 强心甙强心作用 与抑制心肌细胞 膜上Na+-K+-ATP 酶,使心肌细胞 内Ca2+增加有关。
三、药理作用
• (一)正性肌力作用 • 特点:
• 1、增强心肌收缩力 • 2、缩短心肌收缩期(即长心舒期) • 3、降低心肌耗氧量
七、强心甙的用法
1、 全效量:(1)缓给法;(2)速给法
2、维持量 按日给予一定量的强心甙 以补充每日消除量。
3、逐日恒量给药
世界11种气候带及柱状图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分旱季 和雨季
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
地理中国气候的知识点总结

地理中国气候的知识点总结中国地处亚洲东部,横跨东经73度26分到134度22分,北纬18度03分到53度33分之间,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多样,气候也多种多样。
中国地理气候知识点总结需要涉及地形、地势、地貌、气候类型等多方面内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系统地总结中国气候的相关知识点,希望能对读者们有所帮助。
一、中国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1. 地形中国地形复杂多样,主要包括高山、高原、盆地、平原等地貌类型。
地形对气候起到了重要影响。
中国地形明显分为四大部分:西南地区的高原和山地、西北地区的高山和基本平行的山脉、中部地区的低山丘陵和盆地、东南地区的起伏较小的低山丘陵和平原。
这种地形布局使中国形成了多种气候类型,包括高原气候、山地气候、盆地气候、平原气候等。
2. 地势中国地势高低起伏,平均海拔约1000米,地势从西南向东北呈递减趋势。
地势高低的变化对气候产生很大影响。
例如,青藏高原的存在使地面平均海拔较高,气温较低,降水量较少;东部沿海地势较低,气温较高,降水量较多。
因此,中国的气候分布也是随着地势的高低起伏而变化的。
二、中国气候类型中国气候类型非常丰富多样,主要包括——1. 热带季风气候:分布于中国南部,特点是温暖多雨,夏季多有季风,冬季多有干旱。
主要分布在海南岛、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苏等地。
2.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海南岛等地,温暖湿润,降水量充沛,气温适宜。
3. 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多有季风,冬季干燥凉爽。
4. 亚热带湿润气候:分布于湖南、江西、广东、广西等地,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干燥温暖。
5. 中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华北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夏季多有季风,冬季寒冷干燥。
6. 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于中国东北地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温差大。
7. 寒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地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多雨,温差大。
8. 高原气候:分布于西藏、青海等地,气温低,气压小,阳光强烈,昼夜温差大。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一、世界第一大洲1、地球位置: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濒临海洋:亚洲北部为北冰洋,东部为太平洋,南部是印度洋。
3、相临大洲及分界线: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亚洲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南面隔海与大洋州相望;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4、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也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5、亚洲分区:按地理方位将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
6、中国位于东亚,东亚还包括朝鲜、韩国、日本、蒙古。
7、中国北邻北亚,西邻西亚和中亚,西南邻南亚,南邻东南亚。
二、地形和河流1、亚洲地形特点:地面起伏大,中间高,四周低;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2、主要河流及注入海洋: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注入北冰洋;黄河、长江、媚公河流入太平洋,恒河注入印度洋。
3、河流分布特点: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原因是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4、湖泊: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咸水湖;贝加尔湖~~世界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死海~~世界陆地的最低点。
三、复杂的气候1、气候特点: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2、气候影响因素:纬度因素~~亚洲跨热带、温带、寒带,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海陆因素~~亚洲东、南、北三面濒临海洋,降水东部、南部多,中部、西部少;地形因素~~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因为海拔高,形成了高原山地气候。
3、主要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亚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原山地气候,寒带气候。
4、温带大陆性气候:它是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它覆盖了亚洲的中、西部,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暂,全年降水稀少。
5、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南部,其特点是一年中风向随季节发生大规模变化,降水季节变化大。
四大地理分区和台湾(1)

描述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征,
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综合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如气温、降水和地形,可以将我国分 为四大地理区域。
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或地理分区)
说一说,各地形区所在地形单元。
⑷南北方不同人文环境的形成原因: 南北方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 差异的形成,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密 切相关。其中,气候因素起着至关重 要的作用。
南北方的划分与比较 南北方分界线:秦岭—淮河(将东部季风区划分为北方和南方)
与1月0℃等温线、 800mm等降水量线 基本一致(七下P24-25)
南北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差异
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地形
丘陵为主
平原、高原为主
自 然 气候 环 境
气候类型
1月均温 年降水量
水文特征
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比较湿润
B. 秦岭-淮河
C.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D. 天山-阴山
7. 符合④区域景观描述的是( )
A. 山青水秀稻花香
B. 旱地麦浪大豆香
C. 椰林婆娑菠萝香
D. 雪山青稞奶茶香
• 1.地理区域(地理分区):一般指我国四大 地理区域(地理分区)中的哪一区域,如 浙江处于南方地区,新疆处于西北地区。
人口稀少,素质低,技术人才缺乏
经济发展 状况
交通、通信、教育发达,城市 众多,经济发达,人民生活水 平较高
交通、通信、教育落后,城市较少, 经济、技术落后,资金短缺,生活 水平较低
东部地区的主要劣势:——————
西部地区的主要优势:—————— 因地制宜的发展区经济,较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优势 互补,促进共同发展
中国的山脉河流矿产气候图

大 兴 安 岭 第 昆仑山脉 祁连山脉 第 太 行 山 脉 三 阶 梯
第一阶梯
喜马拉雅山脉 横 断 山 脉
二巫
山 阶雪 峰 梯山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 青藏高原
第二阶梯 以高原和 盆地为主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华 北 平 原
东 北 平 原
四川盆地 第一阶梯地 形以高原为 主 云贵高原
D、土壤肥沃,地形平坦,便于农耕
5、关于河流与城市区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D B、城市临河分布只是考虑有便捷的水运条件 C、河流发源地是沿河城市区位类型之一 )
A、世界一些主要河流两岸常分布许多城市,越向上游城市越密集
D、许多古代城市可以利用天然河面进行军事防卫
6、我国西南最大城市重庆选址的区位类型是( B )
大 兴 安 岭
阴山山脉
昆仑山脉 祁连山脉 太 行 山 脉
长 白 山 脉
秦岭
喜马拉雅山脉 横 断 山 脉
巫 山 雪 峰 南岭 山
武 夷 山 脉
台 湾 山 脉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 云贵高原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华 北 平 原
东 北 平 原
长江中下 游平原 江南 丘陵
A、水运起点 B、河流汇合处 C、处于河道天然障碍处,物资 集散地 D、处于水运交通线穿过河流,需要造桥或建码头的地点
1﹪
第一阶梯
第 二 阶 梯
32﹪
第 三 阶 梯
67﹪
大 兴 安 岭 太 行 山 脉
昆仑山脉
祁连山脉 第
第 三 阶 梯
第一阶梯
喜马拉雅山脉 横 断 山 脉
二巫
山 阶雪 峰 梯山
天山山脉
阴山山脉
中国植被类型及分布

1北亚热带
灌木层主要由柃木属、山矾属、杜鹃属 等组成.常绿、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海 拔400~500m以下的丘陵,而在西部秦 岭可上升到1800m的中山地带,在海拔 700m以下马尾松林普遍分布.
653
2中亚热带
中亚热带的典型植被是常绿阔叶林. 组成林木层的优势种主要是壳斗科的青冈属、
641
三森林特点
本区域内天然植物资源非常丰富,但森林的 比重很少,并且多为次生林,今后本区应以恢 复森林为主,并在已有基础上大力发展经济 林.在平原地区,目前,仅在村庄、河岸、渠旁、 路边有栽培的阔叶树,常见的有槐、臭椿、 刺槐、榆、毛白杨、旱柳、梧桐、合欢、桑 树等.今后应大力发展平原林业,建立高标准 的农田林网.
656
3南亚热带
林下植物均由热带科、属种类所组成. 本地带次生林以马尾松群落为最普遍,面
积最大,它在此已属边缘分布区,过南界 即与热性的海南松相交替,越出西界则由 云南松替代.
657
2.西部半湿润常绿 阔叶林亚区域
西部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亚区域的典型群 落主要由壳斗科的青冈属和栲属的一些种组 成.
北纬31°以北,常绿阔叶林逐渐向暖温带过渡, 相应出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构成一条狭 窄的过渡带.
另一方面,从中亚热带向南移,约在北回归线附 近出现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地带.包括滇
中南、桂中南、粤中南、闽南和台湾北半部等
地.
649
三森林特征
本区域的西部地区,北倚青藏高原,没 有北亚热带存在,只可划分出中、南 两个地带.
止或逐步减少对天然落叶松林的采伐,加以
保护.
626
二、温带针阔混交林区域
一地理位置 二气候特征 三森林特点
一地理位置
世界气候降水柱状图清晰版演示文档.ppt

B
22
.,
23
.,
24
.,
25
.,
26
.,
27
以温定球
半球名称
气温最热月
气温最冷月
月气温曲 线形态
北半球
7、8
1、2
向上凸, 呈峰形 (∩)
南半球
1、2
7、8
向下凹, 呈谷形 (∪)
.,
28
以温定带(最低气温月)
气候带 热带 亚热带
最冷月 均温值
>15℃
0-15℃
最热月 均温值
温带 <0℃
• (1)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 雨林气候。
• (2)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 (3)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 • (4)略
.,
41
例:读表回答
气温(℃)
降水量(mm)
1月 7月 1月 7月 全年
甲地 5 24.5 38 221 853 乙地 24.5 5 38 221 853
(1)甲地属 亚热带季风 气候,
乙地属 地中海 气候.
.,
42
伦敦
Hale Waihona Puke 莫斯科罗马沈阳
喀土穆开罗孟买
上海
巴马科
新加坡
巴马角
杰克逊维
旧金山 墨西哥城
布宜若斯艾利斯
.,
43
总结 一 五 七 十
归纳与总结 世界的气候类型(12种)
{热带雨林气候
热 热带草原气候 带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亚马孙平原 刚果盆地 终年高温,有明显湿季 东非高原
第二:最冷月平均温度为12℃,则该地为亚热带——以温定带
世界地理——六个国家ppt 人教课标版

一、印度概况 人口超过10亿;白色人种;多民族国家,印度斯坦族最多, 居民大多数信奉印度教;印地语为国语,与英语同为官方语言。
二、历史文化
印度的牛
印度教认为神灵活在母牛之中,印度教将牛偶像 化,牛崇拜与牛保护成为它的核心教义,印度 教徒无一例外承认在他们心目中牛是圣物。
纱丽——印度妇女传统服装
三、农业生产
8000
6000
4000
2000
0 铁路 公路 管道 海运 内河 航空
货运:铁路、管道 客运:铁路、公路
俄罗斯是一个海岸线漫长的国家,同时它的境内 有很多条大河,但是不论是海运或者内河航运都 不发达,原因是什么?
海运:受地理位置的影响,交通不畅通,北 冰洋沿岸冰期长; 内河航运:封冻期长,通航期短,只有伏尔 加河等少数河流运量较大。
黄 麻
恒河三角洲
低平的土地和潮湿的气候
甘蔗
主要分布在恒河 平原地区
需水、肥、热量大,气候温暖, 降水量大
4、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季风的不稳定性:西南季风来得晚,或去得早或风力 太弱,雨水就不足,容易造成旱灾。
西南季风来得早,或退得晚,或风力太强,雨水就过 多容易造成水灾。
抗御水旱灾害——修筑水利工程
奥伊米亚康成为北半球寒极的原因
(1) 纬度较高,单位面积得到的太阳辐射少 (2) 日照时间短 (3) 海拔较高
奥伊米亚康盆地海拔在2000米以上 。 (4) 盆地地形
盆地地形有利于寒冷气流的堆积;盆地开口面 向北冰洋,深受北冰洋冷空气影响。 (5)其它:强冷高压的控制;深居大陆内部等。
四、河流与湖泊
3、旱涝灾害频发 南亚降水的时间分布
分析恒河三角洲多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
⑴地形:平原,地势低平,水流速度缓慢,泥沙淤积,排 水不畅; ⑵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且夏秋多飓风活动; ⑶水文:有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等大河流经入海,水网 密布;7—9月的雨季,孟加拉湾潮水上涨,多风暴潮; ⑷植被: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 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