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全国中学考试物理分类精彩试题(机械效率)

合集下载

专题12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017年中考物理母题题源系列(解析版)

专题12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017年中考物理母题题源系列(解析版)

【母题来源 4】2017 年自贡卷 【母题原题】如图所示,A 物体受到的重力是 100N,在拉力 F 的作用下,能以 0.2m/s 的速度在 水平地面上 向左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拉力 F=5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0%,试问:
(1)5s 内拉力 F 所做功的大小是多少? (2)物体 A 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大小是多少? 【答案】(1)5s 内拉力 F 所做功的大小是 15J;(2)物体 A 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大小是 12N.
名师解读,权威剖析,独家奉献,打造不一样的中考!
3
答:(1)5s 内拉力 F 所做功的大小是 15J;(2)物体 A 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大小是 12N.
【母题来源 5】 2017 年重庆 A 卷 【母题原题】 图 16 甲是《天工开物》中记载的三千多年前在井上汲水的桔槔,其示意图如图 16 乙所 示。轻质杆杠的质点 O 距左端 l1=0.5,m,距右端 l2=0.2m。在杠杆左端悬挂质量为 2kg 的物体 A,右端挂边 长为 0.1m 的正方体 B,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正方体 B 对地面的压力为 20N。求:(1)此时杠杆左端所 受的拉力大小为多少牛顿?(2)正方体 B 的密度为多少千克每立方米?(3)若该处为松软的泥地,能承 受的最大压强为 4×103Pa,为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物体 A 的重力至少为多少牛顿?
(4)将物体由井底拉至井口,汽车牵引力做功:
W牵 F牵 3h 1.05105 J
答:(1)若汽车运动的速度为 1.2m/s,则将物体由井底拉至井口,需要 25s;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66.7%;
(3)汽车的牵引力是 3500N; (4)将物体由井底拉至井口,汽车的牵引力做的功是 1.05×105J.
重 G=4×103N,汽车重 G 车=3×104N,汽车匀速拉绳子时的拉力 F=2×1031)若汽车运动的速度为 1.2m/s,则将物体由井底拉至井口,需要多长时间?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保留一位小数) (3)汽车的牵引力为多大?学*科网

全国中考物理机械效率的计算中考真题分类汇总含答案

全国中考物理机械效率的计算中考真题分类汇总含答案

一、初中物理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机械效率的计算问题1.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绳子的末端缠绕在电动机上,电动机转动将下方钩码匀速提起。

如果加快电动机的转速,则后一次提升与前一次相比()A.功率增大、机械效率增大B.功率增大、机械效率不变C.功率不变、机械效率不变D.功率不变、机械效率增大【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前后两次的滑轮组是同一个滑轮组,则做的有用功、额外功、总功不变,则机械效率不变;加快电动机的转速,则物体提升的速度增大,若两次提升高度相同,则后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小于前一次所需要的时间,根据WPt可知,功率变大。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如图所示,工人用250 N的力将重400 N的物体匀速提升2 m。

若不计绳重及摩擦,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____m,动滑轮的重力为____N,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

【答案】4 100 80%【解析】 【分析】 【详解】[1]由图可知,动滑轮上绳子段数为2,则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为s =2h =2×2m=4m[2]拉力为250N ,物体中400N ,则根据动滑轮上绳子段数为2,可求动滑轮重力为G 滑=2F -G 物=2×250N-400N =100N[3]机械效率为()()400N 100%100%100%80%400N+100N W G h W G G h η=⨯=⨯=⨯=+有物滑总物3.如图所示,用一动滑轮拉一物体A 以0.5m/s 的速度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物体A 重为20N ,受到的摩擦阻力是物重的0.2倍,水平拉力为2.5N ,则在2s 内拉力做的功是________J ,滑轮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不计滑轮重力).【答案】5 80% 【解析】 【分析】 【详解】物体2s 移动的距离:s=vt=0.5m/s×2s=1m , ∵使用的是动滑轮,∴拉力移动的距离:s′=2s=2×1m=2m , 拉力做功:W=Fs′=2.5N×2m=5J ; ∵物体受到的摩擦阻力是物重的0.2倍, ∴f=0.2G=0.2×20N=4N , 滑轮的机械效率: η====80%.故答案为5,80%.4.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不计滑轮重、绳与滑轮的摩擦),在拉力 F 的作用下,物体水平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6N , 则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N 。

2017年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2017年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绝密级 试卷类型A二〇一七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物 理 试 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第Ⅰ卷4页为选择题,20分;第Ⅱ卷4页为非选择题,40分;共60分。

物理、化学二科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 物理、化学二科第Ⅰ卷答在同一张答题卡上。

物理为1-10题,化学为11-20题。

3.答第Ⅰ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他答案。

4.答第Ⅱ卷前,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并将座号填写在第6页右侧。

答第Ⅱ卷时,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考试结束,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卷(选择题 共20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B C D2.如图2所示,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工具是刚从水中 出来,感觉特别冷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汽”冬季,堆在户外的“雪人”没熔化却变小夏天凉晒的湿 衣服逐渐变干图23.炎热的夏天,小红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一些冰块放入可乐杯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杯中的冰块全部变成了液态,下面的图像能正确反映冰块物态变化过程的是图34. 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

关于能源、信息和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倡导“节能环保”“低碳生活”的今天,人类特别重视太阳能的利用B.超导材料可应用于电饭锅和远距离输电线C.卫星导航在传递信息过程中主要依靠电磁波D.光纤具有抗干扰、信号衰减小的特点,适用于远距离、大容量信息传输5. 如图4所示的几种电、磁现象中不正确...的是图46.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图5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A.幻灯机B.照相机C.放大镜D.潜望镜图57. 下列实验不正确...的是图68.列四个情景中,受到的浮力增大的物体是A.从深水处走向海岸沙滩的游泳者B.从长江驶入大海的轮船C.海面下正在下沉的潜水艇D.在码头装载货物的轮船9. 小明在学习液体压强时,用压强计做了如图7所示的实验,获得的数据如下表。

2017中考物理 机械效率2016真题汇总训练专题复习课件

2017中考物理 机械效率2016真题汇总训练专题复习课件

()
B
A.F1>F2 η1<η2 P1<P2
B.F1>F2η1=η2 P1=P2
C.F1<F2η1<η2 P1<P2
D.F1<F2η1>η2 P1>P2
? 5. (2016西宁)小文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 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将同一货物从地面
匀速搬运到同一辆汽车上,其中说法正确
的是
( D)
? A.甲种方法克服重力做功多 B.乙种方法更省力
?
? 15. (2016广安)小坤家新买的房子在12 m高 的楼上,装修时为了节省人工、加快进度, 小坤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来提升装修 材料。小坤爸爸站在地面上用1 min时间匀 速把100 kg的水泥吊到了楼上,所用的拉 力是625 N。求此过程中:(g取10 N/kg)
? (1)小坤爸爸的功率;
? (1)2 kg的汽油完全燃烧放出多少热量?(汽油
的热值取4.5×107J/kg) 9×107 J
? (2)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功率为多少?
2.25×105 W
? (3)汽车从坡底向坡顶运送砂石的机械效率是多 少?
25%
? 17. (2016邵阳)在一次车辆故障处置过程 中,拖车所用装置简化如图所示。为了尽 快疏通道路,交警只用了30 s的时间,指挥 拖车在水平路面上将质量是1.5 t的故障车匀 速拖离了现场.若故障车被拖离的速度是6 m/s,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是500 N,该装置 的机械效率是80%。求:
? B.机械做功时,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 率越大
? C.机械做功时,工作时间越短,功率一定 越大
? D.利用机械做功时可以省力或省距离,但 不能省功
? 3.(2016乌鲁木齐)如图所示,利用动滑 轮提升一个重为 G 的物块,不计绳重和摩 擦,其机械效率为 60%。要使此动滑轮的 机械效率达到 90%,则需要提升重力为 G 的物块的个数为

2017年中考物理试题集锦——机械效率

2017年中考物理试题集锦——机械效率

2017年物理中考试题集锦——机械效率1.如图所示,当水平拉力F=50N 时,恰好可以使物体A 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已知物体重为200N ,所受地面的摩擦力约为80N,假如在5s 时间内,物体水平移动了0.6m ,不计绳和滑轮的自重,则在此过程中( )A.拉力F 做功为30JB.物体重力做功为120JC.拉力F 做功的功率为12WD.该装置的机械效率约为60%2. 如图所示,物理兴趣小组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组匀速提起质量相同的物体,不计绳重及摩擦。

若每个滑轮质量相同,对比两个滑轮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更省力,甲机械效率大B .乙更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C .乙更省力,乙机械效率大D .甲更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3.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滑轮组机械效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弹簧测力计通常要竖直向上匀速拉动 B .测量机械效率的原理:η=(W 有用/ W 总)×100% C .机械效率与动滑轮重力的大小有关 D .提高机械效率可以通过减小钩码的重力来实现4.分别使用定滑轮、动滑轮、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匀速提升同一物体到同一高度处,其机械效率分别为η定、η动、η组(不计绳重和摩擦,设每个滑轮质量相等),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η组<η动<η定B .η动<η定<η组C .η定<η动<η组D .η定<η组<η动5.如图,用300N 的力将重为500N 的物体在10s 内匀速提升2m ,不计绳重和摩擦,在此过程中( ) A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6mB.动滑轮重100NC.拉力做功的功率为100W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6.将一个重为4.5N的物体沿斜面从底端匀速接到顶端(如图所示),斜面长1.2m,高0.4m,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0.3N(物体大小可忽略)。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沿斜面向上的拉力0.3NB.有用功0.36J,机械效率20%C.有用功1.8J,机械效率20%D.总功2.16J,机械效率83.3%7.某建筑工地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工人对绳的拉力F为400N,并能用10s的时间将96kg的重物匀速提升2m,则拉力F的功率为W,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不计绳重和摩擦,取g=10N/kg)8.如图所示,用相同的滑轮安装成甲、乙两种装置,分别用F1、F2匀速提升重力为GA 、GB的A、B两物体,不计绳重和摩擦.若GA>GB,则η甲η乙;若FA=FB,则GAGB.(选填“>”、“<”或“=”)9. 用一个动滑轮把80N的沙袋从地面提到6m高的脚手架上,所用的力是50 N,这一过程所做的有用功是 J,这个动滑轮的机城效率是。

机械效率(含答案)

机械效率(含答案)

机械效率一、单选题(共10道,每道10分)1.做值日时,小阳将一桶水从一楼提到二楼。

此过程中,关于做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桶做的功是有用功B.对水做的功是有用功C.对水做的功是额外功D.克服自身重力做的功是总功答案:B解题思路:在此过程中,目的是提升水,必须要做的功是将水提升,所以人对水所做的功是有用功;而人克服自身重力所做的功、对桶所做的功是额外功;总功等于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即人提升自己、水、桶所做的功为总功。

故B选项正确。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做功的判断2.甲升降机比乙升降机的机械效率高,它们分别把相同质量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

则( )A.乙升降机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较多B.甲升降机的电动机做的额外功较多C.甲升降机的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少D.乙升降机的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少答案:C解题思路:甲乙两个机械分别将相同质量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说明做的有用功是相同的。

根据机械效率的定义可知,当W有相同时,甲的机械效率高,则甲所做的总功较少;又,可知,甲所做的额外功也较少。

故C选项正确。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机械效率3.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杠杆的机械效率一定大于动滑轮的机械效率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一定大于动滑轮的机械效率C.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效率可能会大于100%D.机械效率不可能达到100%答案:D杠杆、动滑轮、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机械的自重、物重、摩擦等多个因素都有关,故不能确定哪一个机械的机械效率高。

故A,B选项错误。

任何机械都存在摩擦和自重等因素,使用过程中都需要做额外功,故机械效率永远小于100%,故D选项正确。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机械效率4.甲机械的机械效率较高,乙机械的功率较大,关于两机械做功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 )A.甲做的有用功一定比乙多B.乙做的有用功一定比甲多C.甲做的有用功在其总功中占的百分比大D.乙做功没有甲做功快答案:C解题思路:根据机械效率的定义可知,机械效率越高,则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百分比越大,故C选项正确;只有当总功一定时,才能说明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做的有用功多,否则无法判断,故A,B选项错误。

2017年全国中考物理110套试题分类汇编:功和机械能

2017年全国中考物理110套试题分类汇编:功和机械能

2017年全国中考物理110套试题分类汇编:功和机械能2017年全国中考物理110套试题《功和机械能》汇编⼀、选择题11.(3分)(2017?长沙)如图所⽰是蹦极运动的简化⽰意图,弹性绳⼀端固定在O点,另⼀端系住运动员,运动员从O点⾃由下落,到A点处弹性绳⾃然伸直.B点是运动员受到的重⼒与弹性绳对运动员拉⼒相等的点,C点是蹦极运动员到达的最低点(忽略空⽓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2·1·c·n·j·y世纪教育⽹A.从O点到C点运动员速度⼀直减⼩B.从O点到C点运动员的机械能⼀直在增⼤C.从O点到C点运动员的机械能⼀直在减⼩D.从O点到A点运动员的机械能不变9.(3分)(2017?长沙)甲⼄两个滑轮组如图所⽰,其中每⼀个滑轮的重量都相同,⽤它们分别将重物G1、G2提⾼相同的⾼度,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若G1=G2则拉⼒做的总功相同B.若G1=G2,则甲的机械效率⼤于⼄的机械效率C.若G1>G2,则拉⼒做的有⽤功相同D.⽤甲、⼄中的任何⼀个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重物,机械效率不变7.(2分)(2017?包头)如图所⽰,物体B放在⽔平桌⾯上,物体A通过滑轮组拉着物体B,此时物体B保持静⽌状态.当⽤竖直向下2N的⼒F1拉重为1N的物体A时,能使物体B 以0.6m/s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若只⽤⽔平向左的⼒F2拉物体B时,能使物体A以0.3m/s 速度匀速上升,不计滑轮重、绳重及滑轮间的摩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CA.物体B受到的摩擦⼒为6N B.拉⼒F2⼤⼩为10NC.拉⼒F2的功率为1.2W D.拉⼒F1的功率为0.4W9.(3分)(2017?⾚峰)如图所⽰的甲、⼄两滑轮组,它们吊起的重物都是G,所⽤滑轮的规格相同,不计绳重与摩擦,当重物匀速上升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A.以其中的定滑轮为参照物,重物是静⽌的[:学*科*⽹]B.甲滑轮组⽐⼄滑轮组更省⼒C.重物的动能减⼩,重⼒势能增⼤D.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样5.(3分)(2017?聊城)将你的⽂具盒或直尺的⼀端抬起形成⼀个斜⾯,把你的橡⽪放在斜⾯的顶端如图所⽰,改变斜⾯的倾⾓,由静⽌释放后的橡⽪沿斜⾯下滑,对应橡⽪的下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橡⽪所受⽀持⼒做了功B.橡⽪的机械能增加了C.橡⽪所受的重⼒做了功D.橡⽪的动能不变10.(2分)(2017?巴中)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说法正确的是()CA.功率越⼤,做功越快,机械效率越⼤B.做功越少,功率越⼩,机械效率越⼩C.功率越⼤,反映做功越快,与机械效率⽆关D.机械效率越⼤,表明它做的功越多3.(3分)(2017?凉⼭州)下列⽣活实例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BA.冬天⼈们常⽤双⼿互相摩擦取暖B.⽤茶壶烧⽔,⽔烧开时,茶壶盖被顶起C.钻⽊取⽕D.四冲程汽油机的压缩冲程13.(3分)(2017?眉⼭)如图所⽰,重为50N的物体A在拉⼒F作⽤下沿⽔平⾯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滑轮组机械效率为80%,物体运动的速度为1m/s,下列分析计算正确的是()BA.物体所受合⼒为5N B.物体受到的摩擦⼒为12NC.拉⼒F做功的功率为5W D.在10s内机械所做的有⽤功为500J 5.(3分)(2017?曲靖)下列各个情境中,没有做功的是()BA.⽯头被撬起的过程中⼿向下压撬棍的⼒B.⾜球飞向空中后踢球的⼒C.货物被提升的过程中绳⼦对货物的拉⼒D.爬楼梯时⼈的重⼒5.(4分)(2017?宁波)利⽤如图所⽰的装置,⼯⼈⽤⼒F把重为100N的物体以0.2m/s的速度匀速提升6m.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这⼀过程中()CA.拉⼒F的⼤⼩为50N B.绳⼦⾃由端的速度为0.4m/sC.拉⼒F所做的功为600J D.拉⼒F的功率为lOW23.(鄂州市2017)电动⾃⾏车是备受⼈们青睐的⼀种交通⼯具。

2017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12 简单机械(含解析)

2017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12 简单机械(含解析)

专题12 简单机械3、(2017•潍坊)下列工具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D15、(2017•潍坊)(多选题)如图所示,用一滑轮组在5s内将一重为200N的物体向上匀速提起2m,不计动滑轮及绳自重,忽略摩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A.物体上升的速度是2.5m/sB.拉力F大小为100NC.拉力F的功率为80WD.拉力F的功率为40W25.(2017•潍坊)(6分)如图所示,斜面长s=1.5m,高h=0.3m。

建筑工人将重G=500N的货物箱,用绳子从地面匀速拉到顶端时,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150N。

忽略绳子重力。

求:(1)该过程拉力F做的功;(2)该装置的机械效率;(3)货物箱在斜面上受的摩擦力大小。

8.(2017•东营)如图所示,物理兴趣小组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组匀速提起质量相同的物体,不计绳重及摩擦。

若每个滑轮质量相同,对比两个滑轮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甲更省力,甲机械效率大B.乙更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C.乙更省力,乙机械效率大D.甲更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5.(2017•枣庄)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实验中杠杆始终处于水平平衡状态。

若在C处逐渐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其从①②③。

则拉力的变化情况是()AA.先变小后变大B.先变大后变小C.逐渐变大D.逐渐变小32.(2017•枣庄)(8分)如图所示,是一辆汽车通过滑轮组将深井中的物体拉至井口的装置图。

已知井深10m,物体重G=4×103N,汽车重G车=3×104N,汽车匀速拉绳子时的拉力F=2×103N,汽车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05倍。

求:(1)若汽车运动的速度为1.2m/s,则将物体由井底拉至井口,需要多长时间?(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保留一位小数)(3)汽车的牵引力为多大?(4)将物体从井底拉至井口,汽车牵引力做的功是多少?(3)因为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受到平衡力的作用N F G F f F 3105.305.0⨯='+='+=车牵(4)将物体由井底拉至井口,汽车牵引力做功:J h F W 51005.13⨯=⋅=牵牵(3)(2017•青岛)如图,轻质杠杆的OA :OB =3:2,物体M 的重力为300N ,小雨的重力为600N ,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4m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讲简单机械第二节机械效率一、填空题1.(2016市晨梦中学二模)如图,物体重为80 N,滑轮重为40 N,若用力F竖直向上匀速拉动滑轮,则拉力F为N,该滑轮的机械效率为(不计绳重与摩擦).第1题图2.(2016市晨梦中学一模)如图所示,某同学用6 N 的拉力将重为8 N的物体拉上高3 m、长5 m的斜面,则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第2题图3.(2016)小明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把重为600 N的物体匀速提升了一段距离,此过程中滑轮组机械效率为80%,不考虑绳重及摩擦,则绳端的拉力是N,动滑轮的重力是N.第3题图4.(2016第一次十校联考)如图所示,在测定杠杆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杠杆OB下面的物块缓慢上升至虚线位置,测力计上升的高度s为0.2m,物块重G为1.5 N,物块上升的高度h为0.3 m,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使用该杠杆做额外功的主要原因是.第4题图5.(2016)如图所示,用F=50 N的力通过滑轮组水平拉重力为80 N的物体,使其向左匀速运动,在这过程中拉力F做功为40 J,已知物体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为60 N,则物体运动的距离为m,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忽略绳子和动滑轮的重力)第5题图6.(2016)将一个重240 N的物体匀速推到斜面顶端,人沿斜面向上的推力为120 N,如图所示,物体沿斜面移动的距离s=3 m,上升的高度h=1.2 m,则人对物体做的有用功是J,斜面的机械效率是.第6题图7.(2016市第二次十校大联考)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用40 N的拉力使重为90 N的物体匀速上升,不计绳重和摩擦,此时整个装置的机械效率为.若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50 N.此装置可提起的最大物重是N.第7题图二、选择题8.(2016乌鲁木齐)如图所示,利用动滑轮提升一个重为G的物块,不计绳重和摩擦,其机械效率为60%,要使此滑轮的机械效率达到90%,则需要提升重力为G的物块个数为( )第8题图A .3个B .4个C .5个D .6个9.(2016天津)某建筑工地上,工人师傅用滑轮组和桶组成的装置将水泥从地面匀速运至楼上,如图所示.若水泥重为G 0,桶重为G 1,动滑轮重为G 2,不计绳重和摩擦,此过程中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η,则工人师傅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 为( )第9题图A. F =G 0+G 1+G 23B. F =G 0+G 13C. F =G 03η+G 1D. F =G 03η+G 010.(2016市二模)如图所示,用一个动滑轮把重为400 N 的物体匀速提高3 m ,手施加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250 N.则在此过程中(不计绳重及摩擦)( )第10题图A.动滑轮重为150 N B.拉力所做的功为750 NC.机械效率为80% D.使用动滑轮既能省力,又能省功11.(2016)用四只完全相同的滑轮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用η甲、η乙表示甲、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W甲、W乙表示拉力所做的功(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第11题图A. η甲=η乙,W甲=W乙B. η甲>η乙,W甲>W乙C. η甲<η乙,W甲<W乙D. η甲>η乙,W甲<W乙12.(2016)如图所示,伟同学通过斜面用平行于斜面F=200 N的推力,将质量为30 kg 的物体在5 s时间匀速推到1 m高的平台上,斜面长s=2 m.(g取10 N/kg)则( )第12题图A.推力的功率为40 W B.斜面的机械效率为75%C.推力做的总功300 J D.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100 N13.如图所示,把同一物体沿斜面BA和CA分别拉到顶端A,若斜面两边的机械效率ηB =ηC,则沿斜面的拉力F1、F2的大小关系是( )第13题图A.F1<F2B.F1=F2C.F1>F2D.不能确定14.(2016)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在粗糙水平面上匀速拉动物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第14题图A. 重力做的功是有用功B. 拉力F1做的功是额外功C. 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做的功是总功D. 该滑轮的机械效率可能等于100%三、实验题15.(6分)用图示装置探究“斜面机械效率”,沿斜面拉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数据记录如表第15题图(1)第2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2)由实验可得初步结论:斜面倾斜程度相同时,越小,机械效率越大.(3)第1次实验中,木块所受摩擦力为N.16.(6分)(2016第四次十校联考)如图小明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1)根据下表数据画出滑轮组的绕线方法.第②次的机械效率为.第16题图(2)小明在实验过程中由于操作不熟练导致弹簧测力计示数忽大忽小,无法读取拉力F的大小,这主要是小明没有拉动弹簧测力计导致的.(3)小明为了解决第(2)问的问题,用一种新的方法来测滑轮组的效率:他测出物体的重力G和动滑轮重力G动滑轮,然后根据η=W有W总×100%=Gh(G+G动滑轮)h×100%=GG+G动滑轮×100%计算出该滑轮组的效率,则这种方法测出的滑轮组机械效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实际值.四、计算与推导题17.(6分)(2016)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90 N的货物匀速提升1 m的过程中,所用拉力F=50 N,不计绳重及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1)求上述过程中的有用功W有用;(2)求上述过程中的总功W总;(3)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第17题图18.(10分)(2016第一次十校联考)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拉动一水平面上的物体,动滑轮重用G动表示,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400N,物体被拉动的水平距离为4m,(不计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求:(1)试推导该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表达式为η=ff+G动×100%;(2)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拉力做功大小为多少.第十讲 简单机械第二节 机械效率1. 200 80% 【解析】竖直向上匀速拉起滑轮,不计绳重和摩擦,所以F =2G +G ′=2×80 N +40 N =200 N ;由图知,物体运动距离为h ,滑轮运动距离为s ,由h =2s ,所以该滑轮的机械效率: η=W 有用W 总×100%=GhFs ×100%=2G F ×100%=2×80 N200 N ×100%=80%.2. 80% 【解析】拉力所做的有用功:W 有=Gh =8 N ×3 m =24 J ,拉力所做的总功:W 总=Fs =6 N ×5 m =30 J ,该斜面的机械效率:η=W 有用W 总×100%=24 J30 J ×100%=80%. 3. 250 150 【解析】由η=W 有用W 总×100%=Gh Fs×100%=GhFnh×100%=GFn×100%,可得80%=600 N 3×F ×100%,解得F =250 N ;不考虑绳重和摩擦,由F =1n (G +G 动),可得250 N=13×(600 N +G 动),解得G 动=150 N. 4. 90 需要克服杠杆自重(克服摩擦)等做功【解析】由于使用杠杆时需要克服杠杆自重(克服摩擦力)等做功;W 有=Gh =1.5 N ×0.3 m =0.45 J ;W 总=Fs =2.5 N ×0.2 m =0.5 J ;机械效率η=W 有W 总×100%=0.45 J0.5 J ×100%=90%.使用杠杆时需要克服杠杆自重(克服摩擦力)等做功,这部分功为额外功.5. 0.4 60% 【解析】由W 总=F 拉s 绳可得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绳=W 总F 拉=40 J50 N=0.8 m ,由图可知,n =2,因为s 绳=2s 物,所以物体运动的距离:s 物=12s 绳=12×0.8 m =0.4 m ,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W 有用=fs 物=60 N ×0.4 m =24 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W 有用W 总×100%=24 J40 J×100%=60%.6. 288 80% 【解析】应用斜面的目的是把物体抬高,所以物体克服重力做功是有用功,拉力做功为总功.W 有=Gh =240 N ×1.2 m =288 J W 总=Fs =120 N ×3 m =360 Jη=W 有W 总×100%=288 J360 J×100%=0.8×100%=80%7. 75% 120 【解析】η=W 有用W 总×100%=Gh Fs ×100%=90 N ×h40 N ×3 h ×100%=75%;F =13(G动+G 物)=40 N ,所以G 动=3F -G 物=3×40 N -90 N =30 N ,则此装置可提起的最大物重为G 物=3F ′-G 动=3×50 N -30 N =120 N.8. D 【解析】①设动滑轮的重量为G 动;第一次提升重为G 的物块时,由题意得:η=W 有W 总×100%=GG +G 动×100%=60%,解得:G 动=23G ;②设第二次所挂物重为G ′,由题意得:η′=W 有W 总×100%=G ′G ′+G 动×100%=90%,把G 动=23G 代入上式中解得是:G ′=6G ,所以需要提升重力为G 的物块的个数为6.故选D.9. A 【解析】由题图知,n =3,不计绳重和摩擦,拉力F =13(G 0+G 1+G 2),故A 正确、B 错;由题图知,n =3,则拉力端移动的距离s =3h ,由η=W 有用W 总×100%=G 0h Fs×100%=G 0hF ×3h×100%=G 03F ×100%得:F =G 03η,故C 、D 错误.故选A.10. C 【解析】①不计摩擦和绳重,拉力F =12(G +G 轮),则动滑轮的重力G 动=2F -G =2×250 N -400 N =100 N ,故A 错;②由题图知,n =2,s =2h =2×3 m =6 m ,拉力做功W 总=Fs =250 N ×6 m =1 500 J ,故B 错;③W 有用=Gh =400 N ×3 m =1 200 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W 有用W 总×100%=1 200 J1 500 J ×100%=80%,故C 正确;④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省功,故D 错误.故选C.11. A 【解析】钩码的重力相同,钩码上升的高度相同,据W 有=Gh 可知,所做的有用功相同;此时对动滑轮做的功是额外功,不计绳子和摩擦,动滑轮相同,即额外功相同,即W 额是相同的,所以W 总是相同的,故拉力做的功相同,即W 甲=W 乙,机械效率η=W 有W 总×100%,故也是相同的,即η甲=η乙.故选A.12. B 【解析】由题可知,推力做的总功:W 总=Fs =200 N ×2 m =400 J ,推力的功率:P =W 总t=400 J 5 s=80 W ,故A 、C 错误;该过程的有用功:W 有=Gh =mgh =30 kg ×10 N/kg×1 m =300 J ,斜面的机械效率:η=W 有W 总×100%=300 J400 J×100%=75%,故B 正确;由W 总=W 有+W 额可得,W 额=W 总-W 有=400 J -300 J =100 J ,由W 额=fs 可得摩擦力:f =W 额s=100 J 2 m=50 N ,故D 错误.故选B.13. C 【解析】同一物体升高的高度相同,根据公式W =Gh 可知有用功相同;因为ηB =ηC =W 有W 总×100%,故两者W 总相等,即F 1·BA =F 2·CA ,由图可知,BA <CA ,所以F 1>F 2,故选C.14. C 【解析】由题图知,水平使用动滑轮拉动物体,克服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做的功为有用功,故A 错;水平使用动滑轮拉动物体,克服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做的功,即拉力F 1做的功为有用功,克服绳与动滑轮之间的摩擦、克服动滑轮和绳重而做的功为额外功,故B 错;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 做的功包括有用功、额外功,为总功,故C 正确;在拉动物体的过程中要克服绳与动滑轮之间的摩擦、要克服滑轮和绳重而做一定的额外功,使得有用功小于总功,该滑轮的机械效率总小于100%,故D 错.故选C. 15. (每空2分,共6分)(1)95.2 (2)摩擦力 (3)0.43 【解析】(1)第2次实验斜面的机械效率η=W 有W 总×100%=Gh Fs×100%=4 N ×0.15 m0.7 N ×0.9 m×100%≈95.2%.(2)比较两次的机械效率可知,第2次机械效率大,斜面的倾斜程度相同,小车所受的摩擦力小,由此可得结论:斜面倾斜程度相同时,摩擦力越小,机械效率越大.(3)由第1次实验的数据可知,沿斜面拉木块做的有用功W 有=Gh =4 N ×0.15 m =0.6 J ,拉力做的总功W 总=Fs =1.1 N ×0.9 m =0.99 J ,则额外功W 额=W 总-W 有=0.99 J -0.6 J =0.39 J ,由W 额=fs 得,木块所受摩擦力f =W 额s=0.39 J 0.9 m≈0.43 N.16. (1)如答图所示(1分) ②83.3%(1分) (2)匀速(2分) (3)大于(2分)第16题答图【解析】(1)绳子段数n =sh =0.6 m0.2 m =3,该滑轮组绕线方法如答图所示;②W 有用=12 N ×0.2 m =2.4 J ;W 总=4.8 N ×0.6 m =2.88 J ;机械效率η=W 有用W 总×100%=2.4 J2.88 J×100%≈83.3%;(2)利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只有让钩码匀速上升,此时滑轮对钩码的拉力的大小才会等于钩码的重力,测力计的示数才等于拉力的大小;(3)小明的方法中,没有考虑克服摩擦和绳重所做的额外功,测出的机械效率将大于实际值.17. 解:(1)上述过程中的有用功,W 有用=Gh =90 N ×1 m =90 J(2分) (2)由图知n =2,所以绳端移动的距离:s =2h =2×1 m =2 m ,W 总=Fs =50 N ×2 m =100 J(2分)(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W 有用W 总×100%=90 J 100 J×100%=90%(2分)18. 解:(1)利用图示装置,W 有用=fs (2分)动滑轮升高的高度h =s ,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额外功W 额=G 动h =G 动s (2分) 拉力做的总功W 总=W 有用+W 额=fs +G 动s (2分) 该滑轮组机械效率:η=W 有用W 总×100%=fsfs +G 动s×100%=ff +G 动×100%(2分)(2)由η=W 有用W 总×100%=fsW 总×100%可知:W 总=fs η=400 N ×4 m 80%=2 000 J(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