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的第一个里程碑——斯德哥尔摩会议
可持续发展发展思想的历史

可持续发展发展思想的历史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历史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这一概念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早期,随着人们对环境破坏和资源枯竭的关注逐渐增加,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渐形成并得到广泛关注。
20世纪早期,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但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人们开始意识到,过度开采自然资源和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将给地球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害。
因此,一些学者开始呼吁采取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来平衡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
1962年,美国生态学家雷切尔·卡森出版了《寂静的春天》,这本书揭示了农业化学品对环境的危害,并引起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这本书被认为是环境运动的起点之一,也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奠定了基础。
1972年,联合国召开了首次环境峰会——斯德哥尔摩会议。
会议的主题是人类环境,旨在推动全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议程。
会议的结果是《人类环境宣言》和《斯德哥尔摩行动计划》,这些文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将其作为全球环境保护的重要目标。
1987年,联合国成立了一个名为“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专门机构,即“布鲁特兰特委员会”。
该委员会发布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三个维度:经济、社会和环境。
这个报告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里程碑,被广泛引用和研究。
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这次会议被称为“地球峰会”。
会议通过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21》(简称《议程21》),其中包括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行动计划。
这个文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支柱:经济、社会和环境,并强调了全球合作的重要性。
2000年,联合国成员国通过了千年发展目标(MDGs),其中包括减贫、教育、性别平等等八个具体目标。
这些目标反映了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原则,即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协同推进。
2015年,联合国通过了可持续发展议程2030,这是一个全球行动计划,旨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17个目标(SDGs)。
环境问题的实质

1.环境问题的实质:就是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是人类自然的,而且是自觉的建设人类文明的问题。
当代人类面临的所谓环境污染以及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和资源的枯竭,都是人类活动的直接或间接的结果;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治理与控制又必须要有相当的经济实力,这就是环境问题的实质。
1.自然资源的概念:自然资源通常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自然界中对人类有用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的总称。
是人类从自然条件中摄取并用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各种自然组成成分,其通常所指的有土地、土壤、水、森林、草地、湿地、海域、原生动植物、微生物以及矿物等。
广义的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
狭义的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可以直接被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利用的自然物。
2.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1)优势:1)资源总量大:我国是世界上的资源大国之一,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45种主要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居世界第三位,水能、太阳能和煤炭资源分别居世界第一、二、三位。
2)自然资源种类多,资源类型齐全,总体组合较好:拥有多种多样的农业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品种的多样性居世界前列。
矿产资源品种多样,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矿种配套比较齐全的国家之一。
(2)劣势:1)资源结构不合理,难以利用的土地面积比例高,土地利用率低,尤其是耕地资源紧缺,后备耕地资源不足。
2)自然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协调。
3)区域资源不匹配,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分布不协调。
4)资源质量差异悬殊,低劣资源所占比重较大。
5)人均资源量少。
3.在资源的利用方面应从以下几点努力:(1)节省不可再生资源(2)寻找代替资源(3)发展可再生资源(4)提高资源利用效率7.人类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由于人类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对能源的过度使用和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造成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以极快的速度增长,使得温室效应不断强化,从而引起全球气候的改变。
环境科学进展和成就

环境科学进展和成就章申20世纪环境科学的发展是欣欣向荣的,有许多重大的成就,有力地促进了环境保护事业的不断发展。
根据我自己的理解,上个世纪环境科学取得的重大进展和成就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个研究进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环境科学为正确认识环境问题和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
环境科学发展的时间很短,概括来讲可分为三个阶段、两个里程碑。
三个阶段中第一个阶段是1972年,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发表了《只有一个地球》一书,该书集中了各国环境科学家的主要学术观点以及对当时出现的环境问题的认识。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指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关于人类未来的报告 -《我们共同的未来》,在这本书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并以丰富的资料论述了当今世界环境与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处理这些问题的具体的和现实的行动建议;第三个阶段,是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了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这些是人类认识环境问题不同的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很好的认识环境问题,才能进一步解决环境问题。
两个里程碑。
第一个里程碑是指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的召开。
这次会议唤起了全世界人民对环境问题的意识,此时世界上尤其是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问题已十分严重。
在这次会议以后,世界各国在环境污染的治理和生态破坏的防治上都作了很多工作,因此这次会议是环境科学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里程碑。
第二个里程碑是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这次会议讨论了环境问题的发生与发展,认识到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严重威胁,认识到解决环境问题的迫切性,找到了环境问题的根源。
并在环境与人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上达到了共识,普遍接受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观点。
这也是环境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世界环境科学与环境保护工作发展的同时,我国在环境科学发展与研究中也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环境保护概论考试复习题

环境保护概论考试复习题考试复习题⼀、选择题1、下列哪些因素可以改变环境质量?_____A____A. 污染B.资源利⽤的合理与否C.⼈群的⽂化状态D.⼈群的⽣活习俗2、造成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___A_______。
A.⼈⼝激增B.城市化进程C.⼯业发展D.资源消耗3、环境污染按污染产⽣的来源分为哪⼏类?DA.可分为⼯业污染、农业污染、交通运输污染、⽔污染等B. 可分为⼯业污染、农业污染、⼤⽓污染、⽔污染等C.可分为⼯业污染、农业污染、⼤⽓污染、⽣活污染等D.可分为⼯业污染、农业污染、交通运输污染、⽣活污染等4、什么是草原⾷物链?______D___A. 青草-野兔-狐狸-⼫体-狼-⽆机物-青草B.青草-狐狸-野兔-⼫体-狼-⽆机物-青草C. 青草-野兔-狼-狐狸-⼫体-⽆机物-青草D.青草-野兔-狐狸-狼-⼫体-⽆机物-青草5、下⾯不属于⽣态系统功能的是?___C______A. 能量流动B.物质循环C.⽣态演替D.信息传递6、导致⽇本“⽔俣病”的主要物质是什么?_____C____A.甲苯B.甲醛C.甲基汞D.氯化镉7、所有铬的化合物都有毒性,其中以什么毒性最⼤?_____A____A. 六价铬8、⼀般污⽔处理⼚中采⽤的活性污泥法,主要是去除_____C____A.酸B.氮C.BODD.SS9、颗粒污染物中,粒径在10微⽶以下的,为称为______B___A. TSPB. PM10C.降尘D. 烟尘10、⼤⽓污染主要控制对策与措施是_____CD____。
A. 加⾼烟筒向⾼空释放污染物B. 多设置废⽓治理设施C. 采⽤清洁能源及清洁煤技术D. 加强对汽车尾⽓的治理11、联合国第⼀次⼈类环境会议在哪⼀年的什么地⽅召开?AA.1972年,斯德哥尔摩B.1973年,巴黎C.1972年,巴黎D.1973年,斯德哥尔摩12、三同步战略是指城乡建设、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__ABC _______,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
1972年6月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史以来第一次

1972年6月5~16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这是世界各国政府共同讨论当代环境问题,探讨保护全球环境战略的第一次国际会议。
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简称《人类环境宣言》,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造福全体人民,造福后代而共同努力。
为引导和鼓励全世界人民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人类环境宣言》提出和总结了7个共同观点,26项共同原则。
会议的目的是要促使人们和各国政府注意人类的活动正在破坏自然环境,并给人们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会议通过了全球性保护环境的《人类环境宣言》和《行动计划》,号召各国政府和人民为保护和改善环境而奋斗,它开创了人类社会环境保护事业的新纪元,这是人类环境保护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
同年的第27届联合国大会,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人类环境会议宣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又称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人类环境宣言。
1972年6月16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全体会议于斯德哥尔摩通过。
该宣言是这次会议的主要成果,阐明了与会国和国际组织所取得的七点共同看法和二十六项原则,以鼓舞和指导世界各国人民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
七大共同点世界各国呼吁我们共同保护环境七点共同看法的大意是:①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能在空前规模上改造和利用环境。
人类环境的两个方面,即天然和人为的两个方面,对于人类的幸福和对于享受基本人权,甚至生存权利本身,都是必不可少的。
②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是关系到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幸福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全世界各国人民的迫切希望和各国政府的责任。
③在现代,如果人类明智地改造环境,可以给各国人民带来利益和提高生活质量;如果使用不当,就会给人类和人类环境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害。
④在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大半是由于发展不足造成的,因此,必须致力于发展工作;在工业化的国家里,环境问题一般是同工业化和技术发展有关。
⑤人口的自然增长不断给保护环境带来一些问题,但采用适当的政策和措施,可以解决。
世界地球日回顾-1972年第一次国际环保大会-斯德哥尔摩会议召开

世界地球日回顾-1972年第一次国际环保大会:斯德哥尔摩会议召开世界地球日回顾-1972年第一次国际环保大会:斯德哥尔摩会议召开世界地球日回顾-1972年第一次国际环保大会:斯德哥尔摩会议召开世界地球日20世纪50、60年代可以说是工业发展,公害泛滥的年代。
接障而来的环境公害事件在震惊了世界的同时,也动摇了人们对地球肆意恣难的信念,迫使人们不得不反省,人类究竟应该怎样对待自然环境,怎样对待地球。
1972年6月5日,第一次国际环保大会——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世界上133个国家的1300多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
这是世界各国政府共同探讨当代环境问题,探讨保护全球环境战略的第一次国际会议。
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简称《人类环境宣言》或斯德哥尔摩宣言》)和《行动计划》,宣告了人类对环境的传统观念的终结,达成了“只有一个地球”,人类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共同体”的共识。
这是人类对严重复杂的环境问题作出的一种清醒和理智的选择,是向采取共同行动保护环境迈出的第一步,是人类环境保护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
这次会议的主要成果在于达成了以下四项协议:①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②确定了扩大的国际行动计划;③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设立常设的环境秘书处;④设立一项1亿美元的环境基金,以满足会后5年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
根据这次会议的精神,同年召开的联合国第27届大会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每年在此期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都要举行纪念活动,发表“环境状况年度报告书”,表彰“全球5O0佳”,并为每年的“世界环境日”分别设定一个主题,作为会议的指导方针。
中国政府也派代表团参加了本次会议,并在会议文件上签了字,承诺要与各国合作来共同解决环境问题。
迄今为止,每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1974年只有一个地球1975年人类居住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源泉1977年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森林1978年没有破坏的发展1979年为了儿童和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1980年新的十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1981年保护地下水和人类的食物链,防治有毒化学品污染1982年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十周年——提高环境意识1983年管理和处置有害废弃物,防治酸雨破坏和提高能源利用1984年沙漠化1985年青年·人口·环境1986年环境与和平1987年环境与居住1988年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公众参与19**警惕全球变暖1990年儿童与环境1991年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1992年只有一个地球——一齐关心,共同分享1993年贫穷与环境——摆脱恶性循环1994年一个地球,一个家庭1995年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1996年我们的地球、居住地、家园1997年为了地球上的生命1998年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1999年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的未来20xx年20xx环境千年行动起来(范文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环境管理学的基本理论

2、揭示了环境问题的实质与产生原因:环境生产在输入 输出上的不平衡;人为的开发和破坏活动,导致自然环 境的生态功能不断“透支”。
3、指出了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方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 系,实现三个系统间的同步发展。
三、管理科学理论
(一)管理科学的发展历史 1、科学管理阶段。19世纪末是管理科学理论的形成初期,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areas of high ecological significance
苏丹的村民聚集在飞机空投粮食所行经 的航道上,等着捡拾散落出來的粮食。
《饥饿的苏丹》九四年普立茲新闻特写摄影獎的作品,作者卡特在拍完照片 后将鹰赶走,但人们问起这个小孩时,作者则不知其现状。后作者由于良心 的遣责而自杀。在遗书中他写道:“我被鲜明的杀人、尸体、愤怒、痛苦、 饥饿、受伤的儿童、快乐的疯子的记忆纠缠不休,总是警察、总是屠夫…… 真的,真的对不起大家,生活的痛苦远远超过了欢乐的程度。”
2、环境管理具有极为复杂性的特征。其的核心是管理人作 用于环境的行为。一方面涉及人类行为的复杂性,另一方面 也涉及到自然环境的复杂性。
精选环境管理培训资料

《刑法》
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第六节“破坏环 境资源罪”中第9条规定,凡违反国家有关环境保 护的规定,应负有相应的刑事责任。
《刑法》
第三百三十八条 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水 体、大气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 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危险废物,造 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 者人身伤亡事故等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有 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个核心”:水污染防治要以节水和治理污染水
以及资源化为核心、大气污染防治要以节能为核心、 防治固体废弃物要以减量化及资源化为核心。
清洁生产的含义:
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性预防的环境策略持续地应 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提高效率和降低对 人类和环境的危害。
就产品来说,清洁生产指降低产品的生命周期对 环境的有害影响。
b、有机物含量高 c、细菌含量高d、矿化度高。 对含油污水的治理: 主要方法有两类:沉降处理和化工处理 具体应用过程中主要采用三种方式:重力沉降法、压 力沉降法、气浮法。
2、落地原油及油砂
目前,ISO14000系列标准已正式出台,其中ISO14001 标准已作为认证标准,在国际、国内广泛开展认证工作。 实施ISO14000标准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正像ISO9000标准 一样,将成为国际潮流。
我国现引用的环境管理系列标准
1、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 2、ISO14004(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撑技术通 用指南) 3、ISO14010(环境审核指南、通用原则) 4、ISO14011(环境审核指南、审核程序、环境管理体 系审核) 5、ISO14012(环境审核指南、环境审核员资格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保护的第一个里程碑——斯德哥尔摩会议
•这是联合国史上首次研讨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也是国际社会就环境问题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性会议,标志着全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觉醒,是世界环境保护史上第一个里程碑。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
共有113个国家和一些国际机构的1300多名代表出席会议,我国政府在周恩来总理的倡导下派代表团出席了会议。
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
•当年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把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