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杂交育种标准

合集下载

牡丹远缘杂交新品种嫁接繁殖试验

牡丹远缘杂交新品种嫁接繁殖试验

远缘杂 交育种试验 ,培 育出 了红 色 、黄 色 、橙 色等 色彩艳 丽的牡丹新 品种 ,为 使这 些优 良新 品种尽 快地 应用到 生产 实践 中 ,分 别于2 0 年 ̄ 2 0 年秋 季 ,对 部分 新品种 进行 07 U09 了嫁接繁殖试验 。
13 试 验 方 法 .
2 0 年 采用劈接 法 ,先在接穗 基部腋 芽两侧 ,削长 约 07 2 m的楔形 斜面 ,再将 砧木 上 口削平 ,选 一平 整光滑 ~3 c 的 纵 切 面 ,用 刀 切 开 ,切 口长 略 长 于 接 穗 削 面 ,深 度 达 砧
有效 进展 ,但 外植体表 面消毒污 染率 高 、繁 殖材料 容 易褐 变 、繁殖系数低 、生长 缓慢 ,在组培 苗移 栽阶段 植株染病 严重和死亡率高等 问题 依然存在 。如何通过 有效的繁殖手 段尽快 将新 品种 繁殖推广 ,应是 远缘 杂交 育种 中一 个亟需
解 决 的 问题 。 自 19 年 起 ,我 们 利 用 野 生 牡 丹 种 质 资 源 进 行 了 牡 丹 98
土 壤 为 灰 钙 土 ,p H值 8 O . ;有 黄 河 水 灌 溉 。 . ~8 5
12 试 验 材 料 .
试 验 选 用二 年 生 、径 粗 15 . ~2 0 c . m、长 l ~2 m的 5 0c
大 色艳 ,具 有很高的观 赏价 值和较 高的 经济 、药 用及 食用 价 值 口 经 过 数 千 年 的 栽 培 , 几 度 兴 衰 ,如 今 已 形 步 ,选 择 粗 度 相 配 套 的 砧 木 和 接 穗 ,将 其 待
项 目 来 源 :国家林 业局 重点科 研项 目(080) ’ 20—9 ;甘 肃 省林业 厅
“ 牡丹优 良品种引种及新 品种培育研究 ”项 目。

牡丹杂交育种试验研究

牡丹杂交育种试验研究

vr ( P enarciC.X s fui s . t rsn, 4bths yr s n el g ae eng nd ad as 3 aoi kiV urt oa V A eet1 a e b d ds di s v e a e, ; ) o f c C p c h i a e n h b i n

们在建立野生牡丹种质资源 圃的基础上 ,利用野生 牡丹与栽培品种进行远缘杂交试验 ,克服现有牡丹
品种的不足 , 培育花期延长 、 花色奇异、 花型丰富并
胞学 、 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开展了研究[8但在利用野 61 -, 1
o ul d g r ls rsu c ad no l e — e n fC iab a so rs r e igc n u td b t e l f i e empam e o reg e f dt ep o yo hn yme n f osb e dn o d ce ewe nw d b t r wi r c i
S u y o o sBr e i g Ne Cu tv r fTr e Pe n t d n Cr s e d n w li a so e - o y
HEL—i, I u, HA GY nd n , I i -in , I N o g u , O GG i ig i a L iZ N a —o g L a qa g LA G H n  ̄ n S N u- n x R Jn y
第 3 卷第 3 6 期
21 0 1年 9月
甘肃林业科技
Ju ao G s oet Si c d eh o g or l f a uF rs y c n e n T cnl y n n r e a o
V0.6 N“3 1 . 3 De . 01 c2 1

牡丹鹦鹉繁殖注意事项

牡丹鹦鹉繁殖注意事项

牡丹鹦鹉繁殖注意事项(实用版)目录1.牡丹鹦鹉繁殖的基本知识2.牡丹鹦鹉繁殖的环境要求3.牡丹鹦鹉繁殖的饮食管理4.牡丹鹦鹉繁殖的孵化与育雏5.牡丹鹦鹉繁殖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正文【牡丹鹦鹉繁殖的基本知识】牡丹鹦鹉,学名为 Agapornis roseicollis,又称为桃脸牡丹鹦鹉,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小型鹦鹉。

它们拥有美丽的羽毛和活泼的性格,因此成为了许多宠物爱好者的心头好。

牡丹鹦鹉的繁殖较为容易,但是要想取得较高的繁殖成功率,还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繁殖知识。

【牡丹鹦鹉繁殖的环境要求】牡丹鹦鹉繁殖需要一个相对稳定、安静、舒适的环境。

首先,繁殖笼应选用金属材质,尺寸以长 60 厘米、宽 40 厘米、高 40 厘米为宜。

笼内应设置足够的栖息架、水罐和食罐。

此外,繁殖笼内应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

温度最好保持在 22-28 摄氏度,湿度在 50%-70% 之间。

【牡丹鹦鹉繁殖的饮食管理】牡丹鹦鹉繁殖期间的饮食十分重要。

它们需要充足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来满足繁殖的需要。

日常饮食中,可以提供鹦鹉种子、水果、蔬菜和适量的鹦鹉奶粉等食物。

同时,要确保食物的新鲜和多样性,以满足鹦鹉的营养需求。

【牡丹鹦鹉繁殖的孵化与育雏】牡丹鹦鹉的繁殖季节一般在每年的 11 月至次年的 4 月。

在繁殖期间,雄鸟和雌鸟会共同筑巢,然后雌鸟开始产蛋。

一般情况下,雌鸟每次产蛋 4-6 枚。

孵化期为 21 天,孵化结束后,雏鸟会在巢内待上约 4 周的时间,之后便可离巢活动。

在这期间,亲鸟会不断地喂食雏鸟,以保证它们的生长发育。

【牡丹鹦鹉繁殖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在牡丹鹦鹉繁殖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问题,如亲鸟不育雏、雏鸟发育不良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

例如,对于亲鸟不育雏的情况,可以尝试在巢内放置一些软草或人造纤维,以刺激亲鸟育雏的欲望。

对于雏鸟发育不良的情况,可以适当增加亲鸟的食物供应,以保证雏鸟的营养需求。

牡 丹 杂 交 授 粉 技 术

牡  丹  杂 交 授 粉 技 术

牡丹杂交育种技术1、杂交育种的的概念和作用杂交育种是指通过两个遗传性不同的个体之间进行有性杂交获得杂种,继而选择培育创造新品种的方法。

杂交的目的在于获得重组基因所控制的优良性状。

通过基因重组,可以获得以下几类遗传效应:综合双亲优良性状;产生新的性状;产生超亲性状。

2、杂交育种的方法2-1、亲本的选择亲本选择是指根据品种选育目标,选用具有优良性状的品种类型作为杂交亲本。

2-1、母本套袋2-1-1、套袋目的母本套袋主要是为了防止别的花粉传入,污染母本柱头。

2-1-2、套袋方法套袋宜选松口至初开状态的花朵,要求花药还未开裂散粉。

将所选花朵去除花瓣及雄蕊后套袋(纸袋用透明透气防水的硫酸纸制成,纸袋要撑开而不紧挨柱头防止柱头上分泌粘液粘到袋子上)。

纸袋口部左右均向中间折叠,最后用曲别针封口(注意花茎与纸袋口间不要留缝隙,防止昆虫爬入传播花粉)。

套袋上注明套袋日期及所选花朵状态。

2-1-3、注意事项为以后授粉提供方便,最好每次套袋选同一状态的花朵。

另外,由于育种目标为培育切花品种,所以要求母本植株健壮,生长势强;要求所选枝条高大,粗壮,直立,一年生枝较长;要求雌蕊发育正常而不畸形。

2-2、采集花粉及晾粉采粉宜选松口至初开状态的花朵,花药即将开裂或刚刚开裂为好。

采后用报纸包裹(报纸吸湿透气)。

过早采粉则花药贮存营养不够,不易开裂散粉;过晚则花粉已散出,易受其它花粉污染(注意防水湿)。

包裹袋上注明品种名称及采粉日期。

采后尽快置于室内无风吹,无阳光直射的地方,在报纸上摊平晾干并注明晾粉日期及时间。

晾粉以24小时为好,若迟迟不散粉,则最长可晾7天。

2-3、收集花粉用手触摸花药,确定花药已干燥时,用镊子在报纸上将花药反复研磨(或用研钵研磨),直至花粉大部分散出。

然后将无用的花丝及大的花药壳用镊子夹出扔掉,仅剩花粉及碎的花药。

将其倒入自封袋,封严。

在自封袋上注明采粉、晾粉、收粉的日期及时间。

放入冰箱冷冻室(-18℃)保存。

牡丹花的繁殖方法

牡丹花的繁殖方法

牡丹花的繁殖方法牡丹是中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为芍药科芍药属多年生落叶小灌木,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那么你知道是怎么牡丹繁殖的吗?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牡丹花的繁殖方法,希望大家喜欢。

牡丹花的五种繁殖方法1、分株繁殖生长繁茂的大株牡丹整株掘起,从根系纹理交接处分开,每株所分子株多少以原株大小而定,大者多分,小者可少分。

一般每3~4枝为一子株,且有较完整的根系。

再以硫磺粉少许和泥将根上的伤口涂抹、擦匀,即可另行栽植。

分株繁殖的时间是在每年的秋分到霜降期间内,适时进行为好。

此时,气温和地温较高,牡丹处于半休眠状态,但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营养生长时间,进行分株栽培对根部生长影响不甚严重,分株栽植后还能生出一些新根和少量的株芽。

若分株栽植过迟,当年根部生长很弱,或不发生新根,次年春,植株发育更弱,根弱则不耐旱,容易死亡。

如分株过早,气温、地温较高,还能迅速生长,容易引起秋发。

2、扦插繁殖扦插繁殖是利用牡丹枝条易生不定根而繁殖新株的一种方法,属无性繁殖方法之一。

方法是将扦插的枝条先剪下,脱离母株,再插入土壤或其他基质内使之生根,成为新株。

牡丹扦插繁殖的枝条,要选择由牡丹根部发出的当年生土芽枝,或在牡丹整形修剪时,选择茎干充实,顶芽饱满而无病虫害的枝条作穗,长10~18厘米。

牡丹的根为肉质根,喜高燥、忌潮湿、耐干旱。

因此,育苗床应选择通风向阳处,筑成高床育苗。

扦插时,插完一畦浇灌一畦,一次浇透。

3、播种繁殖播种繁殖是以种子繁衍后代或选育新品种,是一种有性繁殖方法。

播种前必须对土壤进行较细致地整理消毒,土地要深耕细作,施足底肥。

然后筑成70~80厘米宽的小畦,穴播、条播均可。

播种不可过深,以3~4厘米为度,播种后覆土与要面平。

再轻轻将土壤踏实,随即浇透水。

4、压条繁殖牡丹压条繁殖是利用枝条能产生不定根的道理而进行的繁殖方法,将枝条压倒或在植株上用土压埋,不脱离母株,土壤保持湿润,技条被埋处生根,然后剪掉栽植,成为新株,同样属牡丹的无性繁殖法。

花卉育种之杂交育种

花卉育种之杂交育种

花卉育种之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指通过两个遗传性不同的个体之间进行有性杂交得杂种后代,继而在杂种后代中通过选择,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杂交育种是创造花卉新品种或新类型的一个重要手段,它不仅能把两个或多个种、品种的优良特性和特征结合起来,还可以产生巨大的杂种优势,提高花卉的生长势、抗逆性等,有时还可以通过杂交,把野生类型的某个优良性状转移到栽培品种中来。

例如,通过多次种间杂交而育成的近代月季有16 000多个品种,其中我国的月季和香水月季是两个决定性的杂交亲本}又如全世界的兰科植物一般认为有24 000种,将野生兰相互杂交又不断产生新的杂兰,至今世界上约有37 000个以上的人工杂交种。

杂交育种的过程大致由这样几部分组成:确定杂交育种的目标;选配亲本及确定杂交方式;开展人工杂交,获得杂种后代;杂种后代的培育与选择等。

(一)确定杂交育种的目标杂交育种之初,首先要确定育种目标。

育种目标必须符和花卉市场的需求,且要具体。

例如,可以是为了解决花色问题,或是为了解决花期问题,或是为了提高抗性问题等等。

有了杂交育种的目标,才可以根据目标,选配杂交亲本。

(二)杂交亲本的选配原刚(1)杂交亲本必须具有所需性状,杂交亲本的优缺点互补,且优点多、缺点少。

例如,上海植物园为了培育成在国庆节开花的品质优良的菊花品种,选用花型大、色彩多但花期晚的普通秋菊同花型小、花色单调但花期早的“五九菊”杂交,结果综合了双方的优点,成功地育出了大批在国庆节开花的早菊新品种。

(2)亲本的生态特性相异,如果亲本属于不同的生态类型,则杂种后代往往具有杂种优势,杂种后代表现较强的生长势和抗逆性,可能获得超过双亲的优良类型。

(3)用缺点多的作父本,由于花卉往往有母性遗传现象,母本对后代的影响大于父本,所以一般用优点多的作母本,也就是说当为了提高适应性,采用栽培品种与野生种杂交时,一般用野生种作父本,栽培品种作母本。

(4)用结实性强的种类作母本,用花粉量大,且发育正常的做父本,才能保证获得杂种种子,使杂交成功。

牡丹的繁殖方法有哪些

牡丹的繁殖方法有哪些

牡丹的繁殖方法有哪些牡丹的繁殖方法有种子繁殖、分株繁殖、嫁接繁殖、压条繁殖、扦插繁殖和组织培养等繁殖方法。

具体选用何种繁殖方法,应根据生产目的和牡丹的生长习性,适时适地进行。

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些牡丹的繁殖方法,欢迎阅读!1、种子繁殖法适于单瓣或半重瓣品种,主要用于选育优良新品种及培育砧木。

(1)采种时间及方法:因种子成熟有早有晚,要分批采收。

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当角果呈蟹黄色时,就可以进行采收。

采收后放在屋内地面上,并经常翻动,以防湿度过大发霉。

采种过早不成熟,过晚种皮变黑发硬不易出苗。

(2)种子处理:可将种子放入水中浸泡60~100分钟,取底部饱满颗粒作为播种用种子。

有些种子种皮干而发硬,可用温水(50℃)浸种一昼夜,使种皮变软,吸水膨胀后播种。

有的种皮厚,可用浓硫酸浸种2分钟或用95%酒精浸种30分钟,然后取出用清水洗净。

(3)整地:播种前要深翻土地,同时施足底肥。

每亩可施人粪3500-5000kg或饼肥300~350kg。

施肥后整成高畦,高8~15cm,宽40~60cm,间距25cm。

整畦后如地较干燥,可从畦间灌水。

(4)播种时间及方法:8月下旬至9月上旬可进行播种。

牡丹种子有上胚轴休眠的特性,当年播种后常温下只发出幼根,第二年春才萌发出土。

可将种子按株距4~5cm,行距7~10cm点播,亦可撒播,但不宜过密。

播后覆土1~2cm。

每亩用种30kg左右。

(5)播后管理:如果天气干旱,可将畦间灌水,让水慢慢浸透。

注意适时松土除草,结合浇水适当施肥,并注意防治病虫害,及时人工捕捉害虫或施药。

如管理得当,一年即可进行移栽。

种子苗需4~5年方可开花。

2、分株繁殖法适用于所有品种,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繁殖方法。

(1)分株时间:牡丹分株与栽植时间以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为宜。

我国有“春季栽牡丹,到老不开花”的说法,说明适时分植的重要性。

如过早,因外界气温依然很高,促使秋发,冬季易受害,降低抗寒、抗旱能力;过晚,则根部伤口不易愈合,新根形成少,消耗大量养分,植株长势不旺,遇旱易死亡。

牡丹杂交育种文献综述汇报PPT

牡丹杂交育种文献综述汇报PPT

题,而且获得一批花色、花形丰富的F2代、回交2代、回交3代植株,培
育了一系列含有滇牡丹基因的亚组间杂种。N. Daphnis的成功极大的鼓 舞园艺爱好者,国内外诸多育种家开展亚组间杂种的杂交利用工作。
三、牡丹远缘杂交育种研究
目前亚组间杂种与牡丹品种进行连续回交产生的后代一亚组间高代 杂种( Advanced Generatiosn Hybridas,简称AGH),已经发展到第6-7 代(Cheng,2007).由于滇牡丹作为原始亲本的作用,亚组间高代杂种表 现出滇牡丹的花色特点且群体花期长,同时由于回交代数增多,亚组间 高代杂种的育性提高。亚组间高代杂种的利用有助于打破远缘杂交不亲 和,培育一批独特花色、花香的牡丹新品种(曹羲君,成仿云,2009)。
黄牡丹与栽培牡丹进行杂交,获得了一些杂交种子(李嘉钰等,1995)。
三、牡丹远缘杂交育种研究
我国亚组间远缘杂交要晚于西方国家,但随着我国牡丹育种事业的 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重视对野生牡丹资源的挖掘和利 用。目前,我国育种家以黄牡丹、紫牡丹为母本,与中原牡丹、日本牡 丹品种杂交获得26个新品种,其中包括我国第一个黄色牡丹品种‘华夏 一品黄’。这些新品种花多侧开,表现出黄牡丹和紫牡丹的特点(王莲 英,2013)。其中包括何丽霞(何丽霞等,2011)等利用黄牡丹与紫斑牡 丹栽培品种进行正、反交获得的花基部含有紫红斑的杂交新品种。 而且野生牡丹的油用价值也开始发掘。如紫斑牡丹‘夜光杯’花紫
三、牡丹远缘杂交育种研究
黄牡丹与紫牡丹是杂交利用最广泛的牡丹野生种,以其为亲本的杂 交育种工作持续了200多年,形成了数量众多的黄牡丹杂种群(Lutea Hybrids,不仅包括以黄牡丹、紫牡丹、大花黄牡丹为亲本的杂交,也包 括以含有其基因的杂种为亲本的杂交),目前该杂种群至少登录475个品 种(http: //www.paeon.de)(侯祥云,郭先锋,2013)。随后育种家们还将大 花黄牡丹(Bean,1980)杂交应用,并获得少量成功(Smith,1997)。英国育种 家曾利用大花黄牡丹与普通牡丹、紫牡丹杂交,培育出了少数几个品种 (Bean,1980;成仿云,李嘉钰,1998);国内甘肃兰州和平牡丹园引种大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YQ GSMD JS 007—2015
牡丹杂交育种技术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牡丹杂交育种技术对亲本、人工去雄、人工授粉、杂种采收及油用牡丹新品种的选择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地区牡丹杂交新品种选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6620-1996 林木育种及种子管理术语
LY/T 1589-2000 花卉术语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标准。

3.1 种species
即物种,生物系统分类上所用单位。

3.2 亲本parent
参与交配的父本和母本的总称。

3.3 母本female parent
参与交配的雌性个体,用符号♀表示。

3.4 父本male parent
参与交配的雄性个体,用符号♂表示。

3.5 杂交育种cross breeding
选择适当的亲本进行交配或结合,将优良性状组合于杂交系统中,通过多代选择、品种比较和鉴定,创造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3.6 杂交组合hybrid match
指杂交双亲的组合与配置,有时也简称为组合。

3.7 种内杂交intraspecific crossing
同一种的生物个体间相互交配。

3.8 种间杂交interspecific crossing
同属不同种的生物个体间的交配
3.9 去雄emasculation
在两性花植物中通过人工的方式,将母本植株上的雄蕊去除或杀死。

3.10 控制授粉
按预定计划将目的花粉授予母本的授粉技术,包括去雄、套袋隔离和授粉三个环节。

3.11 杂交种hybrid
由基因型不同的亲本交配所产生的子代,简称“杂种”。

4. 杂交方法
4.1 亲本选择
中国有丰富的牡丹种质资源,是进行牡丹杂交育种的宝贵资源。

4.1.1 野生种质资源
芍药科芍药属牡丹组9个野生种均原产中国,分为两个亚组,革质花盘亚组,包括稷山牡丹、卵叶牡丹、杨山牡丹、紫斑牡丹和四川牡丹5个种;肉质花盘亚组,包括紫牡丹、黄牡丹、狭叶牡丹和大花黄牡丹4个种。

这是牡丹杂交育种的基础材料。

4.1.2 品种资源
牡丹是我国传统名花,品种资源极为丰富,主要有以下栽培类群:
4.1.2.1 中原品种群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下游,以山东菏泽、河南洛阳为栽培中心。

4.1.2.2 西北品种群又称紫斑牡丹品种群,主要分布于甘肃、陕西等地。

4.1.2.3 江南品种群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以上海、南京、铜陵等地为栽培中心。

4.1.2.4 西南品种群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

4.1.2.5 国外品种群主要有日本牡丹、欧洲牡丹、美国牡丹、法国牡丹等系列。

4.1.3 开花授粉习性观察
了解掌握牡丹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开花授粉习性,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才能取得牡丹杂交育种的成功。

4.1.4 花粉采集与保存
牡丹开花对温度十分敏感,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海拔导致花期不一致,因此,可利用这一物候差异采集花粉进行异地授粉。

花粉的贮藏一般是低温、干燥和避光。

方法是将干燥好的花粉放入干净的纸袋中,然后置于干燥器内,再放入冰箱,使用前测定花粉生命力的大小。

4.2 杂交目标的确定
目前牡丹杂交育种的主要目标有:
4.2.1 花色育种
中国现有品种以红色、粉色占大多数,紫斑牡丹类群又以白色为主,缺乏真正的黄、红、蓝等色彩。

通过黄牡丹、紫牡丹、狭叶牡丹等与各牡丹品种进行杂交,培育出花色多样的品种。

4.2.2 花期育种
牡丹花期短而集中,需选育单株花期较长的品种,增加早花、晚花数量,延长品种群的整体花期。

利用野生资源中的侧花蕾特性,通过杂交将其引入栽培品种中,可相对延长花期。

4.2.3 油用育种
牡丹是我国新型木本油料作物,产量较高,其中凤丹和紫斑牡丹具备较高的产量和含油量。

以之为母本或父本,通过杂交选育出产量高、含油量高、品质稳定的油用品种。

4.3 杂交组合的确定
杂交组合的方式关系到育种的成败,通常采用的有单杂交、复合杂交、回交等方式。

4.3.1 单杂交
即两个品种间的杂交,杂交后代称为单杂种。

这种方式简便易行,亲本优缺点互补,在性状总体上符合育种目标时可采用这种方法。

4.3.2 复合杂交
即用两个以上的品种、经两次以上杂交的育种方法,其目的在于创造一些具有丰富遗传变异的杂种原始群体,从中选出更优秀的个体。

4.3.3 回交
即杂交后代再次与亲本之一杂交,以加强杂种世代某一亲本性状的方法。

当育
种目的是将某一群体的性状引入另一群体中时,可采用该方法。

4.4 操作程序
4.4.1 母本去雄
选择生长健壮,发育良好的母本,在花初开前进行人工去雄,即时套上硫酸纸袋,防止非目的花粉传入。

4.4.2 花粉采集
选择适宜的父本,在花初开前,用镊子取出花粉,放在纸上,自然晾干备用。

4.4.3 人工授粉
母本去雄套袋后第2-3天开始授粉,于晴天上午9点至11点为宜,取下硫酸纸袋,将花粉蘸满柱头,然后立即封好硫酸纸袋。

连续授粉3天。

4.4.4 记载和管理
套袋一周后,去掉硫酸纸袋,挂好标签,做好记录。

精心管理,保证种子正常的生长发育。

5 采收播种
北京地区种子成熟期通常在8月上旬。

将果实按照不同杂交组合分别采收,室内放置2-3天后,待果荚裂开散出种子,去除空粒、虫蚀,然后进行播种繁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