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1认识负数word教案(1)
六年级数学《负数的认识》教案(优秀3篇)

六年级数学《负数的认识》教案(优秀3篇)六年级数学《负数的认识》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在认真研读教材后,我改变了教科书原有的编排。
教材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用“气温”和“温度计”这两个熟悉的情境,让学生认识负数和理解负数。
适时加入初一学习数轴初步知识,改变原有的编排,整合学习内容,“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为此,我制定出以下的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了解正数与负数是实际需要的,掌握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会初步应用正负数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2、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正数、负数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方面:①、从实际问题引入正数、负数,然后通过实例巩固,让学生感知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②、根据新课程标准新提出要注重培养学生基本的数学思想,我想通过正负数的教学,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
③、通过对负数有关知识的介绍,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理解运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并能对三者初步进行大小比较。
四、说教学环节以及设计意图为了能很好地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分别是:1、巧设情境、感知引入——引出负数;2、体验内化、探求新知——认识负数;3、回归生活,拓展应用——应用负数;4、课堂总结、知识延伸——拓展负数。
下面,我就来具体阐述教学环节以及我的设计意图。
第一个环节:巧设情境、感知引入——引出负数我们都知道:课堂应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而给予她火种的是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于是,我改变原有课本呈现三个城市的温度教学,一开始,让学生记录三条意义完全相反的信息:“老师说几件事,把你所听到的数据信息记录下来,独立思考,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记录,关键是让别人一眼就能看明白。
”这些数据信息是我精心准备的:比赛中进球丢球、学生的转进转出、生意的盈利亏损。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认识负数》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认识负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负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能够正确读写有关负数的数学表达式。
3.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负数进行运算。
4.能够正确运用负数对温度、高度等概念进行描述。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负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运用负数进行计算。
•实际问题中应用负数进行描述。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负数的概念。
•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负数的运算规则。
三、教学准备1.课件、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相关练习题及教学素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正数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负数?”来引入本课内容。
2. 概念讲解1.通过示例向学生介绍负数的概念,例如负气温表示。
2.讲解负数的取值范围以及表示方法。
3. 运算练习1.进行基础的负数加减法练习。
2.帮助学生理解负数的运算规则。
4. 实际问题应用教师设计一些涉及负数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并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用负数描述温度、高度等概念。
五、课堂小结1.对本节课所学的负数概念及运用进行概括总结。
2.引导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回顾,并梳理主要内容。
六、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目,强化学生对负数的掌握。
七、教学反思1.教学中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讨论。
2.学生对负数概念及运算是否掌握良好。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基本理解负数的概念,掌握负数的运算规则,并能在实际问题中应用负数进行描述。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1 负数-负数的认识-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 负数-负数的认识-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负数的概念,知道负数表示比零小的数。
2. 学会使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 能够在数轴上表示正数和负数。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负数的产生,理解负数的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正负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1. 理解负数的概念,知道负数表示比零小的数。
2. 学会使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1. 理解负数的意义,能够在数轴上表示正数和负数。
2. 运用正负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数轴、正负数卡片。
2. 学生准备:铅笔、橡皮、练习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温度、海拔等,引导学生发现负数的存在,激发学生对于负数的好奇心。
二、探究负数的概念(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例,理解负数表示比零小的数。
2.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使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 教师通过数轴,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正数和负数。
三、练习与应用(15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对负数的认识。
2. 教师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正负数解决实际问题。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负数的概念和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负数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
3. 教师针对学生的困惑进行解答,帮助学生深化对负数的理解。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负数的概念,知道负数表示比零小的数。
2. 学生能够使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 学生能够在数轴上表示正数和负数。
4. 学生能够运用正负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建议: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例理解负数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发现负数的意义。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1课时认识负数》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1课时认识负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1课时“认识负数”是本册书的起始课时,主要让学生理解负数的意义,知道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会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负数。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正数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负数作为一个新的概念,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负数的实际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负数。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负数的意义,知道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2.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的问题。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负数的意义及其与正数的区别。
2.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负数。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讨论,从而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负数的概念。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生活实例素材。
3.小组合作学习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如温度计、海拔高度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让学生初步感受负数的存在。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详细讲解负数的定义和意义,让学生了解负数与正数的区别。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让学生明白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置一些有关负数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在学生完成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巩固对负数的理解。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负数的概念。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生活中的实例,还有哪些领域会用到负数?让学生举例说明,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负数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一些有关负数的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负数的认识教案模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负数的认识教案模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负数的认识教案模板【第1篇】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和意义,认识负数,掌握正、负数的读、写法,知道正负数和0的关系。
会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联想、猜测、推理等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能力。
3、让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联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观察比较法、小组合作法、归纳概括法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初步认识。
1、从温度中相反量的表示方法了解正、负数。
(1)情境引入。
谈话:同学们平时看电视吗?请看屏幕(播放新闻联播片头)这熟悉的音乐和画面告诉大家,即将播出的电视节目是?老师从这个节目中收集到了几个城市某一天的最低气温信息,并用温度计表示出来了(如下)(2)观察汇报:仔细观察这些温度计,你知道了什么?(上海是零上4℃,南京0℃,北京零下4℃)(3)比较,产生冲突。
引导学生任选两个城市的温度做比较。
当有比较上海和北京时,师故作狐疑:北京和上海的温度不一样吗?让学生再次强调,一个是零上4摄氏度,一个是零下4摄氏度。
质疑:你知道在数学上是怎样表示和区分这种意义相反的量?(4)认识+4和-4,学习读写法。
(5)练一练,及时巩固。
【说明:零上4℃和零下4℃用什么样的数来表示和区分呢?这一个问题的提出让学生感受到过去所学的数在表达相反意义的量时有局限性,从而产生了学习新数的需求,在这种积极的内驱指引下,主动学习开始了】2、从海拔中相反的量的表示进一步认识正、负数。
(1)介绍吐鲁番和珠穆朗玛峰,引出海拔的认识。
用逐层揭示谜底的方法介绍这两个地方。
珠穆朗玛峰:这是一座山峰,这是一座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吐鲁番盆地:这是一个盆地,这是全国陆地海拔最低的地方,因为海拔的原因,这儿一天当中的温差特别大,所以那儿的哈密瓜特别甜……(一直揭示到学生能猜出答案为止)联系课件中的图,采用闪烁虚线的效果让学生认识海拔。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1 负数《认识负数》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1 负数《认识负数》优质课公开课教
案教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1负数《认识负数》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
小学数学人民教育版六年级第2卷1负数“理解负数”高质量公开课教学计划
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
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负数都小于0。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在合作中进一步学会自学、小组讨论、交流展示、互动质疑的方法。
2.学术状况分析
在学生已经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气温”、“存折”
等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
没有复杂的概念与计算,知识层
次比较浅,意在拓展学生的数概念,培养数感及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认识世界和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利于中小学数学的衔接,为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运算打下良
好的基础。
3.重点和难点
学习重点: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的产生与应用,知道正数、负数和0之间的关系。
学
习难点:理解负数的意义,知道正数、负数和0之间的关系。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前置学习
1.仔细阅读2至3页的教科书,在阅读时回答ELF的问题,标记重要内容,并思考原因?如果你不明白,写下你的问题。
我的问题
是:2、读出下列各数,然后再分一分:
-72.5+0-5.2-+41。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方案优秀8篇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方案优秀8篇《认识负数》教学设计篇一[教材简析]本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自然数,并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
教材首先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的关于温度和海拔的知识经验,探索学习用正、负数来表示一些意义相反的量,再组织学生分类、归纳、概括,从数的理性高度更进一步地认识了负数,最后教材提供了鲜活的素材引领学生把对负数的认识和理解应用到生活中,从而进一步丰富对负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和应用意识。
这样安排即拓宽学生对数的认识,激发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又为今后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打下坚实基础。
[目标预设]1、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和意义,认识负数,掌握正、负数的读、写法,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并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
2、在认识负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联想、猜测、推理等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能力。
3、让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联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负数的意义,掌握正、负数的读、写方法。
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设计理念]一、注重实效。
课堂教学中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形成和提高过程是个稳固扎实的推进过程,本课设计我注重实效性研究: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为切入,从找负数、理解负数、到运用负数都力求注意扎实地提高学生的素质。
二、联系生活。
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应该是生动的数学,生活中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并能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课的各个环节,我都力求与生活联系,选取学生身边的经常经历的事例,引导了学生从生活中学,学生活中的数学。
三、创新合作。
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它不仅仅只是体现教师如何教,还在于体现学生如何学的过程。
本课我设计一系列新颖的,能动性强而又有思考价值的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学习。
[设计思路]数学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探究过程。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负数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负数教案一、协议方信息1、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2、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 0 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
正数都大于 0,负数都小于 0。
3、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
2、教学难点理解正数、负数和 0 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负数的概念和意义。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生活中负数的应用,加深对负数的理解。
3、练习法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负数的掌握。
五、教学过程1、导入(1)通过复习以前学过的数,如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等,引出新的数——负数。
(2)展示一些生活中带有负数的场景,如气温、海拔高度、收支情况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数的特点。
2、新课讲授(1)结合具体例子,介绍负数的写法和读法。
例如:-5 读作负五。
(2)以温度计为例,讲解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让学生理解负数表示的是低于 0℃的温度。
(3)通过海拔高度的例子,如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为+884443 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为-155 米,让学生明白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3、小组讨论(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负数,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2)引导学生思考:负数和正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4、课堂练习(1)给出一些数,让学生判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2)让学生用正数和负数表示一些生活中的数量,如盈利和亏损、上升和下降等。
5、归纳总结(1)引导学生回顾负数的概念、写法、读法以及与正数的关系。
(2)强调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负数
落实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2.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预习导学:
1.预习课本2到-4面,自己能举例子说明,怎样的数是正数?怎样的数是
负数?
2.你在什么地方看见过负数?零下1度怎么表示?
3.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怎样的量?0是什么数?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
1.做相反动作,例如:起立--坐下,向前看—向后看,左转—右转
2.说一句相反意思的话。
①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③电梯上升15层(下降
15层)。
3.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看谁反应最快。
①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
②知识竞赛中,五(1)班得了
20分(扣了20分)。
③10月份,学校小卖部赚了500元。
(亏了500元)。
④零上10摄式度(零
下10摄式度)。
二、研讨例题
例1 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提问是否看懂了理解了例题1?
反馈活动:我们一起来当气象记录员,一边听天气预报,一边记录气温。
例题2、认识正、负数。
1.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
出示:+3,-3,40,-12,-400,-155,+8848 0
师:你能将这些数分分类吗?按什么分?分成几类?小组讨论。
2.描述正数和负数的意义
3.书写正数和负数,强调正数的“+”号可以省略
小结:从温度计上观察,0摄氏度以上的数都是正数,0摄氏度以下的数都是负数。
海平面以上的数都是正数,海平面以下的数都是负数。
正数和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
拓展延伸:
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一组相反意义的量,并用正、负数来表示。
学生小组讨论
教师点名展示
介绍负数的历史。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运用负数的国家,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对正数和负数就有了记载。
魏朝数学家刘徽在该书的注文中则更进一步地概括了正、负数的意义:‘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
’古代用算筹表示数,这句话的意思是:‘两种得失相反的数,分别叫做正数和负数。
’并且规定用红色算筹表示正数,黑色算筹表示负数。
由于记录时换色不方便,到了十三世纪,数学家还创造了在数字上面画斜杠来表示负数的方法。
国外对负数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并且也出现了各种表示负数的形式,直到20世纪初,才形成了现在的形式。
但比中国晚了数百年!”
达标检测:
1.先读一读,再把数填入适当的横线内 -5,+26,9,-40,-120,+203,0
正数-----------------------------------------
负数---------------------------------------------
2.每人写出5个正数和5个负数。
在小组内读出所写的数,并判断他是否正确。
3.连一连冰箱中的鱼水中的鱼烧好的鱼
10℃ 70℃ -10℃
哈尔滨:北京深圳
-15 ℃~-3 ℃-5 ℃~5 ℃ 12 ℃~23 ℃
4.填空:水沸腾的温度()℃水结冰的温度()℃月球表面的温
度()℃
5.用正数和负数记录相反意义的量。
①学校足球队参加全市小学生足球比赛,上半场子进了3球,下半场失了2
球;
②上学期我校四年级转进16人,五年级转出3人;
③刘阿姨做生意三月份亏了1200元,四月份赚了4500元。
布置预习:
预习例题3认识数轴,比较负数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