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Kolb学习风格模型的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合集下载

基于“柯氏模型”的混合式教学评价模式研究——以延边大学数字化化学实验课程为例

基于“柯氏模型”的混合式教学评价模式研究——以延边大学数字化化学实验课程为例

第6期2023年11月现代教育科学ModernEducationScienceNo 6Nov 2023[收稿日期]2023-09-10[基金项目]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2023年吉林省高教科研课题“基于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大学化学实验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JGJX2023D88)。

[作者简介]朱楠嵩(1988-),男,吉林长春人,博士,延边大学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化学教育、有机功能材料。

基于“柯氏模型”的混合式教学评价模式研究———以延边大学数字化化学实验课程为例朱楠嵩(延边大学,吉林延吉 133002) [摘 要]高校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普遍开展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混合式教学时代,建立混合式教学评价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价值追求。

“大学化学实验”是探究性强、操作技能要求高的课程,混合式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有利于推动实验教学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的创新改革。

借助成熟的柯氏评价模型开展全过程的教学评价,通过评价对教学活动不断进行反思和改进,提高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激发教师的职业热情,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素养,实现混合式教学评价的数字化转型。

[关键词]化学实验;评价体系;柯氏模型;评价思考;SMART原则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23)06-0115-07 [DOI]10 13980/j cnki xdjykx 2023 06 017随着《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国家政策的实施,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数字化为导向的信息技术,正在持续促使教育教学的转型与变革,形成新型的数字化教学环境,推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的创新改革。

如何开展“大学化学实验”混合式教学评价,本文拟借鉴柯氏模型,提出构建混合式教学评价模式的对策建议。

基于Kolb学习风格的艺术类专业有效教学设计研究

基于Kolb学习风格的艺术类专业有效教学设计研究

基于 Kolb学习风格的艺术类专业有效教学设计研究受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支助项目《基于学生特质的艺术类专业有效教学设计研究》 (项目编号:YBJG201954)摘要:美国组织行为学教授科尔布提出了“经验学习“理论,并从经验学习和学习过程角度来探讨学习风格问题。

本文在调查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学习风格的基础上,分析了他们的学习风格及特质,得出发散型的学习风格是艺术类学生的主流,根据此来进行针对性教学设计,为补充和丰富艺术专业教学设计做出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经验学习;学习风格、艺术特质、教学设计一、引言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艺术专业的教育与科技紧密联系,互相促进,在艺术教育课程设计时,应该更多地突出科技领域情况,促进艺术与科学的不断交融;艺术教育教学需要满足学生个体需求,使其兼具开放性和动态性,从而满足艺术专业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才能为艺术教育领域培育更多复合型人才。

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

对某个学生是有效的方式,对其他人却未必有效。

正如多元智力理论所指出的,每个人的智慧类型不一样,他们的思考方式、学习需要、学习优势、学习风格也不一样,因此每个人的具体学习方式是不同的。

这意味着教学设计,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为学生设计富有个性的发展。

基于上述学生的特质以及艺术专业教育的特点,围绕艺术类专业学生学习特质,艺术类专业的教育要求,有目的有创新的进行教学设计。

二、Kolb 学习风格分类1、学习风格自1954 年哈伯特∙塞伦(Herbert Thelen) 首次提出“学习风格”这一概念以来, 至今已有数十种关于学习风格的理论模式出现, 并直接应用于教学实践。

什么是学习风格?是个人学习持续一贯的学习习惯,是一种稳定的特征,也是个人学习中接受信息、处理信息的一种认知风格,受天生遗传和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影响。

基于Kolb经验学习圈与“POA”理论体系下的高职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构建

基于Kolb经验学习圈与“POA”理论体系下的高职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构建

基于Kolb经验学习圈与“POA”理论体系下的高职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构建摘要:Kolb体验式学习圈是由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主动实践四个阶段构成的学习循环系统。

POA教学理念主张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一切活动都要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有效学习的发生。

两种理论结合能够体现学为主体、因材施教教学理念,满足专业岗位需求。

本文以高职专业英语课程为例,构建基于Kolb经验学习圈和“POA”理论体系下的课程教学模式。

关键词:Kolb体验式学习圈;产出导向法;高职专业英语课程一、概念阐述(一)Kolb经验学习圈理论经验学习圈理论是David Kolb(大卫·柯波)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他认为学习过程由4个相互联系的环节组成,即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和主动实践。

其中具体体验阶段指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学习者全神贯注地投入当下的学习,体验学习的乐趣。

反思观察阶段的学习特点为重视细心观察,多视角多维度地看待问题、理解学习内容。

抽象概括指学习者对前两个学习阶段学到的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并高度概括,然后同化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

主动实践阶段强调从做中学,学习者学以致用,并采取具体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以上四个学习过程互相作用构成了完整的学习循环过程。

基于对学习过程的研究,柯波将学习者分为不同的类型,即发散型、集中型、同化型和顺应型,并对各自的特征进行了解析。

根据柯波的研究,各型学习风格各有优势,并无孰优孰劣之分。

针对各种风格的类型和特点,柯波分析总结了它们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参见图1),以便使学习者杨长避短,提高学习效率。

(二)产出导向法产出导向法的教学理念包括“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和“全人教育说”三个教学理念,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目的性,“它主张的是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一切活动都要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有效学习的发生”。

(张文娟:2015:10-17)POA教学假设的理论依据包含“输出驱动”、“ 输入促成”、“ 选择学习”和“以评促学”。

混合式教学中学习风格对学习成效的影响研究(夏旭林等)

混合式教学中学习风格对学习成效的影响研究(夏旭林等)
(二)学习风格 学习风格(learning style)是指学习者在学习 过程中处理信息的方式[9],体现个体学习认知类型 的偏好。[10]为了深入研究学习风格对学习效果的影 响,研究者们提出了不同的学习风格,从不同的视 角来表述和研究学习者的信息加工特征和行为。目
前研究在线学习应用最为广泛的学习风格模型有两 类:一是 Kolb 在经验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提出的 学习风格模型,该模型描述了两种与经验获取密切 相关的方式:具体体验(CE)、反思观察(RO), 以及转换经验的两种辩证相关的途径:抽象概念化 (AC)和主动体验(AE),通过二者融合构建 Kolb 学习风格理论;[11]另一类是 Felder-Silverma 提出的 学习风格模型,[12]该模型从四个维度,每个维度下 包含两个水平层级,描述了每位学习者的学习风 格:主动与反思、感觉与直觉、视觉与言语、顺序 与全局。研究者以此为依据,对学生的学习风格进 行分类,来探究学习风格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影响。
81
教学实践
能会产生的影响。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了浙江省某中等职业学校 2018 级
计算机专业 1 班和 2 班共 92 名学生。研究采用准实 验研究法,以行政班级为单位随机分组来确定实验 组和控制组,其中 2018 级计算机 1 班为实验组,采 用混合式教学方式,学生 45 人,其中男生 35 人, 女生 10 人;2018 级计算机 2 班为控制组,采用传 统课堂讲授式教学方式,学生 47 人,其中男生 31 人,女生 16 人。两组实验对象学习的计算机基础 课程由同一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任教,该教师长 期从事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一线教学活动,已经在 计算机软件课程教学中拥有两年以上的混合式教学 经验。同时实验组学生均持有 Ipad 等移动设备, 为开展线上学习提供了设备基础。

基于Kolb学习理论的初中生学习风格与数学成绩相关性的研究——以东港中学七(7)班为例

基于Kolb学习理论的初中生学习风格与数学成绩相关性的研究——以东港中学七(7)班为例
试验 中的数据是后测试 成绩和前测试 成绩 的差 值 , 统计结果为 4 . 6 8 分. 为 了进 一步探究 两者之 间的关 系 , 分析学 习风格 和成绩 的 内在联系. 在试 验 中, 研 究人 员
2 0 中学教学参考
差异 , 让学生充分发挥 自己的优 势 , 树立 自信 , 将 来为祖
四、 结 语
1 .调 查 对 象
对象是我校 七年 级 ( 7 ) 班 的全体学 生. 调查 对象 的 分布情况男生 2 7 人, 女生 2 0 . 因此调查对象具有一般性.
2 .调 查 方 法 :问卷 调查 法
每个孩子都有 自己的优势. 人 的智 力发展是 不平衡 的. 有的人逻辑思维 占优势 , 有 的人形象思维 占优势 ; 有 的人博 闻强记 , 但 不善 于融会贯通 ; 有 的人虽 然记忆 力 差, 但能记住最重要 的信息 , 并且 精于思考 ; 有 的人智力
s q u a r e T e s t ) 来 处 理. 试验结果为 ( x 2 (3 ,N 一 4 0 )一
时, 如果 达不 到教学 的 目的, 学生 的潜能就 没有被挖掘. 为此 , 教育 工作者 提 出了个性化 教学 的方针 , 将 教育 的 重要从“ 教” 演化为 “ 学” , 鼓励 学生积 极学 习 , 重视 学生 的个性化 和差异化 , 培养学生的学习风格.
由实验结果可知 , 学 习风格 和成绩之 间有 着细微 的 关系. 由此 , 作为教育工作者 , 我们 应该引起进 一步 的思 考, 针 对不 同学习风格 的学生 , 我们是 否应该探 究 出不 同的学 习方法来适应学生的风格 的需求. 不同的研究 者 发表 了各 自的看法 , 部分学者认 为应该 为学 生选择不 同 的教 学策 略 , 以此来 促进学 生 的个性 化发展 ; 也有部分 学者认为 学生 处 于被 动状 态 , 应 该 及 时调 整 自身 的 策

网络教学中基于Kolb学习风格模型的实证研究

网络教学中基于Kolb学习风格模型的实证研究

网络教学中基于Kolb学习风格模型的实证研究
陆宏
【期刊名称】《中国电化教育》
【年(卷),期】2007(000)003
【摘要】本文所探讨的是以经验学习理论为基础的Kolb学习风格模型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者选择了与Kolb学习风格量表相关的在线学习行为作为测试的变量,目的在于发现Kolb学习风格、在线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联,以期为网络教学的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总页数】4页(P41-44)
【作者】陆宏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育技术系,山东,济南,2500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34
【相关文献】
1.基于Kolb学习风格模型的调查与分析 [J], 于晓红;
2.基于Kolb学习风格模型的调查与分析 [J], 于晓红
3.Kolb学习风格理论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J], 孙伟;刘丽华;刘金霞
4.基于Kolb学习风格模型的调查和分析 [J], 沈博
5.Kolb模型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学习风格调查与调控 [J], 刘丽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Kolb学习风格量表的护理管理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基于Kolb学习风格量表的护理管理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基于Kolb学习风格量表的护理管理教学模式改革探讨吉科一;张英远【摘要】目的分析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学习风格与学习成绩的关系, 探讨分组教学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作用.方法采用Kolb学习风格量表对414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 分析学生学习风格对其学习成绩的影响.并将414名学生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 观察分组教学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结果不同学习风格学生理论和实践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 分组教学对提高学生理论成绩的作用不大.结论学生的学习成绩受学习风格影响, 但学习风格对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还有待探索.【期刊名称】《卫生职业教育》【年(卷),期】2019(037)005【总页数】2页(P67-68)【关键词】护理管理;Kolb学习风格量表;学习成绩【作者】吉科一;张英远【作者单位】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常州 213000;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常州 21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420在“健康中国”战略指引下,医学人才培养是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基础工程[1]。

如何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医学人才一直是众多教育者思考的问题。

关于护理管理教育教学方法,研究者不断创新与改革,但对学生学习方式和认知模式的研究不足。

对于学习风格,研究者从不同角度给出了多种解释,但其核心要义是共通的,即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个体差异决定了学生学习倾向和学习方式。

据此,本文对某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学习风格,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分析学生学习风格与学习成绩的关系,为制定相关教学策略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以2015级4个班共216名学生为试验组,以2014级4个班共198名学生为对照组。

两组年龄及其他科目成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1)试验组学生以学习风格自评表进行学习风格自评,共发放量表216份,收回有效量表209份。

基于Kolb学习风格模型的调查和分析

基于Kolb学习风格模型的调查和分析

第 6卷 第 3期
20 0 6年 5 月
中国 地 质 大 学 学 报 ( 会 科 学 版 ) 社
J u n [ fChn iest fGe s n e S ca ce c sEdt n o r a o iaUnv riyo o de c s( o il in e io ) S i
将学生 的学习风格与学习绩效进行了对 比和统计 分析 .得 到大学 生学 习风格分布 、学 习风格 与学 习绩
效 关 系 以及 学 习 风格 转 变 等 有 意 义 的 结 果 。 关 键 词 :学 习风 格 ;学 习 过 程 周 期 ;大 学 生 ;统 计 分 析
中 图分 类 号 :G7 l 9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l 7 1 9 2 0 ) 30 6—4 6 卜0 6 (0 6 0 —060
或把握 经 验 的方 式 ;反思 观察 和 积极 实践则 构 成 另
两 个极 端 ,用 于 表示 个体 偏好 的信 息 加工 或转 化方
作 者 简 介 ,沈 博 (9 2 ) 16 一 ,男 ,浙 江 嘉 兴 市 人 ,副 教授 .研 究 方 向 ,应 用 地 球 物 理 及 测 探 技 术 与 仪 器 。
Vo. . 16 No 3
M a .2 6 y 00
基 于 Kob学 习风 格 模 型 的调 查 和分 析 l
沈 博
( 中国地质大学 地球 物理 与空 间信息学 院,湖北 武汉 4 0 7) 30 4

要 :在 简 要 论 述 了 K l 学 习风 格 研 究 的 主 要 观 点 的 基 础 上 .对 1 5 在 校 本 科 生 的 学 习 风 格 进 行 了 调 查 , ob 2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Kolb学习风格模型的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摘要】库伯学习风格理论在教育界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
老师的教学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尤其随着当今“互联网+教育”的盛行。

线上线下互动式教学模式通过线上自主学习和线下师生、生生互动,构建了混合式教学共
同体。

本文以David Kolb (大卫库伯)的学习风格为模型,探究学生在线上线下
学习中的学习风格。

【关键词】学习风格;混合式教学;教学模式
随着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模式的发展,语言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引起了研究
者和高校教师们的密切关注。

学习风格是学习者的先天遗传因素、以往的学习经
历和当前环境要求综合作用的结果。

从而说明学习风格存在可塑性,即可以通过
适当的方法进行优化,同时遵循与学习风格匹配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绩
效和教学效果。

Kolb倡导体验式学习理论,是指让学生在贴近生活的教学活动中获得知识、
培养兴趣的一种学习方式。

他还提出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偏爱的认知和信息加工
的方式,是个体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倾向。

具体分为四个阶段:具体
经验、反思性观察、抽象概括、主动实践,基于此再分为四种不同的学习风格类型。

改革思路:
首先,作为一个行动学习者(Action Learner),笔者做了一个初步调查(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目前的学习风格和表现。

调查形
式以访谈为主,笔者由浅入深地设计了五个问题,向该学院的负责人进行了访谈。

其次,从组织发展的角度,笔者采用SWATOR来分析目前学生在综合英语课
堂中的优势、弱点、机会、困难、期望和结果。

根据分析结果,无论是传统教学
方式还是来自于同辈和外界的压力,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偏好产生影响;笔者还将“困难”和“弱点”视为机遇。

基于以上的分析,笔者综合了学生目前学习英语的困
难和挑战,将“课前预习”、“话题讨论”、“课堂讲解”和“课后讨论及反思”作为一体的线上内容,打造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

课前,教师在优慕课上传学习资源,通过QQ群群发教学活动通知,可以督
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了解学生学习进程,发现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在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并记录学生的学习模式。

教师通过优幕课中的讨论模块,
分门别类地把小组合作学习任务、个人学习任务、学习策略等相关资料放在菜单
的子菜单内,供学生共享浏览与使用。

讨论模块平台上的资源涵盖可供学生课堂
小组研讨时查阅资料和课外自主预习、拓展学习、拓展练习的资源。

在课堂中,学生小组汇报,各小组轮流上台汇报学习成果,各小组开展互评、自评,对小组作品进行一定标准的诊断性评价,给出成绩与修改意见。

学生成为
自己学习的主要评价者,教师作为促进者或者导师,主要任务是点评并启发学生
小组作品,解答小组任务的共性疑难,并总结学生任务完成情况,提出修订建议。

课堂上教师由讲解知识的主导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指导者、答疑者和调解者。


也是David Kolb在教师角色中所强调的点。

同时,教师也可以开展以学生为中心
的活动。

课后,学生借助于教师在优幕课平台上推送的微学习资料或者教师推荐的学
习网站开展拓展学习。

教师继续履行监督指导学生学习职责。

同时学生、教师都
需要在项目开展过程中、结束后总结反思前一个学习任务的开展过程与小组作品
的不足之处,进行相应的调整,然后进入下一个项目的学习。

基于以上改革过程,教师应该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去发现学生的学习风格。

发散型学习风格的学生倾向于具体经验和反思性观察,同时,这类学生的归纳推
理能力也是极强的,喜欢同人进行交流,并从交流中获取信息。

教师在引导发散
型风格的学生时可建立合作互动式学习小组以帮助这类学生创造学习的机会,发
挥他们的优势。

聚集型风格的学生偏好抽象概括和理论实践,善于抽象概括类理
论学习并付诸于实践,不擅长人际交往因而小组活动不适合这类学生。

教师可以
将技术理论类型的活动安排给这类学生,或者安排技术操作性让学生学习。

适应
型学习风格类学生喜欢主动实践并且从亲身体验中获取知识和信息。

他们习惯于
用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去论证结论是否合理,并有着丰富的情感体验。

针对这
类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地组织活动,例如朗诵比赛、写作比赛等,给予学生赞扬,强化他们的情感并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

同化型风格类学生偏向反思性观察和
抽象概括,这类学生适合反思并总结所学习过的知识,还擅长于从不同的角度思
考同一个问题,得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拓展了思考问题的角度。

综上所述,尽管Kolb 对学习风格类型进行了划分,但是学习过程永远是一个
整体,不可分割。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该根据学习过程适当地对教学策略
作出改变,还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完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机制,使
得信息技术与学生的学习过程、模式、风格进行有效整合。

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
教学模式的学习,学生能够改变传统的学习模式,勇于去发现并探究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谭顶良.学习风格的要素及其测定[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3,(01):55-62.
[2]谭顶良.论学习风格及其研究价值[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03):46-50+56.
[3]Kolb,D.A. Experiential Learning:Experiences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M]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 1984.
【课题研究】本文系2020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疫情与教育”专项课题
成果。

(编号:2020YQJY2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