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藤摸瓜式”的盆腔解剖:竟然简单到如此地步!

合集下载

(医学课件)女性盆腔解剖

(医学课件)女性盆腔解剖

髋骨包括髂骨、耻 骨和坐骨,三块骨 头共同构成髋臼。
骨盆的韧带结构
骨盆的韧带主要分为骶髂韧带 和耻骨联合韧带。
骶髂韧带位于骶髂关节周围, 分为前、中、后三层,起到稳
定骨盆的作用。
耻骨联合韧带连接两块耻骨, 参与骨盆前环的封闭。
骨盆的血液供应与神经支配
骨盆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髂内动脉和骶正中动脉 。
预防与保健措施
保持清洁
保持外阴部清洁,避免不洁性 行为,有助于预防盆腔炎等感
染性疾病。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和盆腔检查 ,有助于早期发现盆腔疾病并
及早治疗。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 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吸烟 和酗酒等,有助于预防盆腔疾
病。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医学课件)女性盆腔解剖
2023-11-05
contents
目录
• 女性盆腔概述 • 女性骨盆解剖 • 女性内生殖器官解剖 • 女性外生殖器官解剖 • 女性盆腔的生理功能及疾病 • 女性盆腔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01
女性盆腔概述
盆腔的定义和位置
定义
盆腔是女性骨盆内部的区域,是容纳女性生殖器官和相邻结 构的空间。
要点二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包括尿失禁、大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等。这些疾病严 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06
女性盆腔疾病的诊断与治 疗
影像学检查与诊断
X线检查
X线可以显示盆腔内钙化、结 石和骨骼结构,帮助医生判断
盆腔疾病。
超声检查
超声波可以探测盆腔内的器官和 组织,用于诊断盆腔炎、卵巢囊 肿、子宫肌瘤等疾病。
盆腔的生理功能
生殖功能

女性盆腔解剖

女性盆腔解剖

女性盆腔解剖女性盆腔解剖:了解大家的身体女性盆腔是女性生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许多结构和功能,对于女性的健康和生殖功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女性盆腔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以及与盆腔相关的常见疾病和治疗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照顾自己。

一、盆腔概述女性盆腔由骨盆骨、骨盆肌肉、血管、神经和淋巴系统等组成。

其中,骨盆骨构成骨盆的外框架,包括骶骨、尾骨、髋骨和耻骨。

骨盆肌肉包括肛提肌、肛门括约肌、尾骨肌等,它们在控制排便、性交和分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盆腔生理功能1、月经周期:盆腔内的子宫每月经历一次内膜脱落,形成月经。

月经周期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节,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控制着月经的来临。

2、排卵:卵巢在月经周期中释放卵子,卵子通过输卵管伞部的拾卵作用进入输卵管,在输卵管内受精后形成受精卵,逐渐向子宫移动并着床于子宫内膜。

3、妊娠和分娩:当受精卵在子宫内着床后,随着胚胎的发育,子宫逐渐扩大,最终完成分娩。

盆腔内的其他结构,如子宫颈、阴道和阴道口,也在妊娠和分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盆腔常见疾病1、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以外的位置,可能导致痛经、不孕和盆腔疼痛等症状。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保守性手术和全子宫切除术等。

2、子宫肌瘤:子宫平滑肌组织的良性肿瘤,可能导致月经增多、盆腔压迫感和不孕等症状。

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聚焦超声波治疗等。

3、盆腔炎:由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的盆腔炎症,可能导致下腹部疼痛、发热和白带异常等症状。

治疗方法主要为抗生素治疗和对症治疗。

四、盆腔疾病预防与治疗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长期久坐或久站。

2、定期妇科检查:定期进行妇科检查能帮助早期发现和治疗盆腔疾病,保障女性健康。

3、科学减肥:避免过度减肥导致营养不良和免疫力下降,科学减肥有助于预防盆腔疾病。

4、积极治疗:一旦确诊盆腔疾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遵循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女性盆腔解剖

女性盆腔解剖

卵巢周期性变化
卵巢受垂体和下丘脑调节,发生 周期性变化,排卵和分泌性激素 。
维持女性生殖功能
卵巢产生卵细胞并分泌性激素,维 持女性生殖功能。
盆腔内其他器官解剖及功能
膀胱解剖及功能
膀胱位于子宫前上方,储存尿液并排尿。
直肠解剖及功能
直肠位于盆腔后部,排泄粪便并参与生殖过程的神经调节。
盆腔内血管和神经分布
02
盆腔脏器解剖结构
子宫解剖及功能
1 2
子宫形态
子宫呈倒置的梨形,由内膜、肌层和浆膜层组 成,分为宫底、宫体和宫颈三个部分。
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
子宫内膜受卵巢激素调节,发生周期性变化, 产生月经。
3
子宫孕育胎儿
子宫是孕育胎儿的器官,在受精卵着床后,子 宫为胎儿提供营养和保护。
输卵管解剖及功能
输卵管形态
生殖道瘘
由于生殖道先天性或后天性梗阻,导致尿液或粪便排出受阻,治疗方法包括手术 治疗等。
定期检查,及时就医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
有助于早期发现生殖器官病变,及时进行治疗,预防并发症 的发生。
出现症状及时就医
当出现生殖器官异常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恶化。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处女膜闭锁
这种畸形通常无症状,患者可正常怀孕,但怀孕后易发生宫外孕。
06
盆腔疾病与预防
盆腔炎性疾病
急性盆腔炎
多见于生育期妇女,表现为发热、下腹痛、阴道分泌物增多 等症状。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疗、休息、手术治疗等。
慢性盆腔炎
病程较长,容易复发,表现为下腹痛、腰骶部疼痛、白带增 多等症状。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
女性盆腔解剖
xx年xx月xx日

最全面实用的基础盆腔解剖图谱

最全面实用的基础盆腔解剖图谱

最全⾯实⽤的基础盆腔解剖图谱盆腔结肠周围被腹膜覆盖,通过结肠系膜连接于左侧腰⼤肌中线以及骶⾻,向下⾄第三骶椎。

直肠从第三骶椎开始向下延伸⾄尾⾻尖端。

其上1/3 的前⾯和两侧被覆腹膜,中1/3 的前⽅有腹膜覆盖,⽽下1/3⽆腹膜覆盖。

在妊娠期,⼦宫和⼄状结肠之间空间变⼩,会导致或加重便秘。

盆腔旁正中切⾯输尿管跨过髂总动脉的前⽅进⼊真⾻盆,并沿侧盆壁向下到达盆底。

在坐⾻棘⽔平,输尿管向中前⽅⾛⾏,在阔韧带下⽅,经⼦宫动脉和阴道动脉之间到达阴道穹隆侧⽅。

在该⽔平,输尿管距离⼦宫⼤约2 cm,此处为⼦宫切除时输尿管容易损伤的部位。

膀胱位于耻⾻联合后⽅,⼦宫和阴道前⽅。

膀胱底与阴道前壁直接相接。

膀胱颈位于尿⽣殖膈上⾯与尿道相连。

膀胱上⾯被腹膜覆盖,并与前屈位的⼦宫宫体和宫底相接触。

这层腹膜反折是剖宫产时必须打开的。

Retzius 间隙位于耻⾻和膀胱之间,由腹膜外脂肪组织填充。

本页中两幅切⾯解剖图显⽰了⼦宫与其周围组织的关系。

宫底上⽅通常是外凸并朝前的。

⼦宫前壁是平的,看起来向前向下卧于膀胱上。

⼦宫前⽅覆盖的腹膜在峡部反折覆盖于膀胱上⽅构成膀胱⼦宫陷凹。

⼦宫后壁也是外凸的,与结肠和直肠相邻。

后壁腹膜覆盖宫体和宫颈上部,之后延伸覆盖后穹隆到达直肠构成直肠⼦宫陷凹,也就是道格拉斯窝。

腹膜于⼦宫侧⽅形成阔韧带前后叶。

宫颈指向下后⽅靠近阴道后壁。

宫颈后⽅只有上1/2 被腹膜覆盖。

宫颈外⼝位于耻⾻联合上缘⽔平⾯,冠状⾯上位于坐⾻棘平⾯。

盆腔正中切⾯盆腔脏器和其⽀持系统——上⾯观盆腔上⾯观(腹膜完整)盆腔内筋膜(假筋膜)指的是盆膈上⽅脏器表⾯反折的筋膜。

当盆底的空腔脏器通过盆底进⼊盆腔时,盆腔内筋膜就贴附这些脏器向上形成像⾐领⼀样的管状纤维组织,在下⽅与盆底肌⾁相接以致密不可分。

因此在盆底形成了三个管状的筋膜组织,其中分别有尿道和膀胱、阴道和⼦宫下段、直肠。

这些盆腔器官表⾯的筋膜组织内有交叉的肌纤维,可⽤于阴道前后壁膨出的修补。

女性盆腔水平断面解剖PPT课件

女性盆腔水平断面解剖PPT课件
女性盆腔在水平断面解剖图谱 女性盆腔在水平断面CT 女性盆腔在水平断面MRI
1 第三骶椎水平断面解剖
1 第三骶椎水平断面CT
1 第三骶椎水平断面MRI
2 第五骶椎水平断面解剖
2 第五骶椎水平断面CT
2 第五骶椎水平断面MRI
3 股骨头上份水平断面解剖
3 股骨头上份水平断面CT
断面部位: 第5骶椎
断面结构: 直肠、乙状结 肠、回肠、子 宫体(腔), 输卵管、髂内 血管神经分支、 输尿管、髋骨 体、髂外血管 及直肠子宫陷 凹等。
3 股骨头上份水平断面解剖
断面部位: 第1尾椎
断面结构: 膀胱上部、子 宫体、膀胱子 宫陷凹、直肠、 直肠子宫陷凹、 输尿管、髂内 血管神经分支、 髋关节上部、 股血管神经等。
形态:扁平椭圆形 色灰红质硬,表 面隆突或不平
大小:3*4*1cm 4-5g
3 卵巢的应用解剖
分部:肠面和壁面; 上端和下端 前缘和后缘
毗邻:前为脐动脉索 后为输尿管和 髂内动脉 外为盆壁 内邻小肠
固定:卵巢悬韧带 卵巢固有韧带
4 输卵管的应用解剖
形态:一对由细渐粗呈 开放性的管道样器官。 子宫口管径1mm 腹腔口管径2-3mm
位置:子宫两侧,子宫 阔韧带的上缘内。
走行:水平向外,环绕 卵巢的上下端及前缘。
高度:在S3-5之间 长度:8-12cm
4 输卵管的应用解剖
形态:一对由细渐粗呈 开放性的管道样器官。 子宫口管径1mm 腹腔口管径2-3mm
位置:子宫两侧,子宫 阔韧带的上缘内。
走行:水平向外,环绕 卵巢的上下端及前缘。
SUCCESS
THANK YOU
2019/5/3

女性盆部断面解剖30页PPT

女性盆部断面解剖30页PPT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耻骨联合 髂腰肌
股骨颈
坐骨结节
阴道
股静脉 闭孔外肌
直肠
坐骨直肠窝
耻骨联合 髂腰肌
股骨颈
坐骨结节
阴道
耻骨肌 闭孔外肌
直肠
坐骨直肠窝
髂腰肌
大收肌
股骨小 转子
臀大肌
阴道
耻骨肌
股方肌
肛管
坐骨直肠窝
股直肌
大收肌
臀大肌
阴道
缝匠肌
股方肌
肛门
坐骨直肠窝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右髂骨
子宫颈
S5
乙状结肠 左卵巢 直肠
梨状肌
膀胱 髂外静脉
股骨头
子宫颈
Co
乙状结肠
子宫静脉丛 直肠
臀大肌
膀胱 髂腰肌
股骨头 子宫颈
髂外静脉 闭孔内肌
直肠 肛提肌
膀胱 髂腰肌 股骨头
大转子 子宫颈
髂外静脉 闭孔内肌
直肠
坐骨直肠窝
膀胱颈 髂腰肌 股骨颈
坐骨结节
阴道
髂外静脉 闭孔内肌
直肠坐骨直肠窝来自阑尾右髂肌S2
右髂外静脉
乙状结肠 乙状结肠
左髂内动脉
回肠
盲肠末端
阑尾
右髂肌 S3
右髂外静脉
乙状结肠 乙状结肠
左髂内动脉

盆部脏器解图谱

盆部脏器解图谱
两输尿管口之间有横向隆起的粘膜皱襞,称输尿管 间襞,是寻找输尿管口的重要标志。膀胱三角是膀胱 癌和膀胱结核的好发部位。
膀胱位置变化及其与腹膜的关系
前列腺形态:
上端宽大称前列腺底, 下端尖细称前列腺尖,底与尖 之间的部分称前列腺体。
前列腺由腺组织、平 滑肌和结缔组织构成,表面 包有坚韧的前列腺囊。
卵巢系膜
输卵管
位于子宫阔韧带的上 缘内。长约10-14cm。
分部: 子宫部、输卵 管峡、输卵管壶腹、 输卵管漏斗
阴道
阴道是由粘膜、肌 层及外膜构成肌性 管道,富于伸展性, 上端环绕子宫颈, 下端开口于阴道前 庭。子宫颈与阴道 壁之间形成的环行 腔隙称阴道穹。可 分为前、后及左、 右侧部。其中阴道 穹后部较深,与直 肠子宫陷凹紧邻。
膀胱
男性:膀胱底上部: 借直肠膀胱陷凹与 直肠相邻,腹膜反 折线以下的膀胱底 与输精管壶腹和精 囊相邻;
女性:膀胱上面与 小肠袢相邻,与子 宫及阴道前壁相邻。
膀胱颈下接尿道, 男性邻接前列腺, 女性与尿生殖膈相 邻。
膀胱三角: 膀胱底的内面有一三角形的平滑区,其两侧 角为左右输尿管口,下角为尿道内口。
盆腔脏器
直肠上部隔直肠膀胱陷凹与膀胱底上部和精囊相邻;直肠下部借 直肠膀胱隔与膀胱底下部、前列腺、精囊、输精管壶腹及输尿管 盆部相邻。
女性: 直肠上部隔直
肠子宫陷凹与子 宫及阴道后穹相 邻;
直肠下部借直 肠阴道隔与阴道 后壁相邻。
直肠
1.位置: 位于盆腔后 部,上平第3腰椎 接乙状结肠,向下 穿盆膈续为肛管。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 发布广告等
公司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 到让客户满意!

断层解剖学女性盆腔解剖共69页

断层解剖学女性盆腔解剖共69页

362
363
364
365
366
367
368
369
370
371
(三)B 超 图像
372
373
374
375
五.女性盆部 矢状断面
( 一 ) 断 层 标 本
376
377
(二)MRI
378
379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断层解剖学女性盆腔解剖
盆部
女性盆腔解剖
一、境界 L5 椎间盘到女阴消失平面 二、配布规律 自上而下可分五段
第一段 L5--S3平面 主要为腹部带有系膜的肠管 (阑尾、回肠、乙状结肠)
第二段 骶髂关节到髋臼上缘
此间腹、盆部器官混合存在, 前部为回肠、乙状结肠、后部为卵巢、 子宫底和体、直肠。
第三段 髋臼上缘到耻骨联合上缘
前 后 膀胱 、子宫颈或阴 道上部、直肠
: 第四段 耻骨联合及耻骨弓
前 后:尿道及前庭球、 阴 道、肛管
第五段 耻骨弓以下三个断层
为女阴(大小阴唇、阴蒂和 阴道前庭)结构
三. 女性 盆腔 断层 标本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四、女性盆腔C T、 MRI B超 图像
(一)C T 图像
338
339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顺藤摸瓜式”的盆腔解剖:竟然简单到如此地步!
盆部(Pelvis)位于人的躯干的下方,借着骨盆的上口与腹腔相通,消化、泌尿、以及生殖系统的一部分器官被“密封”在这个狭小的区域内。

由于骨盆范围狭小,再加之重要的器官毗邻关系复杂等的原因,一向是局部解剖学难点的“集中营”。

图(1):女性骨盆示意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笔者看来,凡事都有解决之道,难点之所以称之为难点,根本原因是没有找对解决的方法。

在今天《孙锋医生解剖课》里,我们就尝试一种“顺藤摸瓜”的方法,这种解剖学的认识方法与系统解剖学不同,与局部解剖学也有一定的差异。

本节梗概
我们将以“两个突起(两个点)—> 两条韧带(两条线)—> 两个骨孔(两个圈)—> 两组肌肉(两块肌)”为主线,尝试应用联想式的解剖学认识模式,将骨盆侧后壁的一些重要解剖知识做一个“串烧”。

一两个突起
骨盆是由骶骨、尾骨和两侧的髋骨组成,而髋骨又是由髂骨、坐骨及耻骨融合而成,如图(2)~图(4)。

图(2):红色区域显示耻骨(骨盆外面右前侧观)
图(3):红色区域显示坐骨(骨盆内面右侧观)
图(4):红色区域显示髂骨(髂骨内面右侧观)
在坐骨后方,有两个十分明显的突起样骨性标志。

①坐骨结节:位于坐骨体与坐骨支汇合处,呈向后下凸起的粗隆。

坐骨结节可在体表触摸到,见下图(5)。

②坐骨棘:位于坐骨结节的后上方,呈尖状的骨性突起,见下图(5)。

图(5):坐骨结节和坐骨棘(髂骨内面右侧观)
注意:如果把今天这节课当成是一次顺着藤、去摸瓜的过程的话,坐骨结节和坐骨棘就是我们抓在手里的---“藤”。

二两条韧带
我们了解了坐骨结节和坐骨棘的解剖结构之后,如果分别在骶骨---坐骨结节之间,以及骶骨---坐骨棘之间附着以韧带,将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图(6):骶结节韧带和骶棘韧带(髂骨内面右侧观)
①骶结节韧带:起自骶骨、尾骨的后面及外侧缘,呈扇形,终止于坐骨结节内侧缘,见上图(6)。

②骶棘韧带:起自骶骨、尾骨的外侧缘,呈三角形,终止于坐骨棘。

总体上骶棘韧带位于骶结节韧带的内侧,见上图(6)。

注意:熟悉坐骨结节和坐骨棘的基本解剖之后,顺藤摸瓜,我们可以快速地建立起对骶结节韧带和骶棘韧带的认识。

三两个骨孔
在骨盆添加了骶结节韧带和骶棘韧带之后,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盆底变成了什么样子呢?
图(7):骶结节韧带和骶棘韧带(骨盆内面右侧观)
此时我们发现:
①坐骨大切迹与骶棘韧带之间形成了一个大的骨孔,解剖学称之为坐骨大孔,见下图(8)。

②坐骨小切迹与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之间形成了一个小的骨孔,解剖学上称之为坐骨小孔,见下图(8)。

图(8):坐骨大孔和坐骨小孔(骨盆内面右侧观)
注意:
我们根据坐骨的两个突起性的骨性标志,联想到了骶棘韧带和骶结节韧带,由骶棘韧带和骶结节韧带联想到了坐骨大孔和坐骨小孔。

这其实就是顺藤摸瓜的思维模式,将分散的知识点、按照其内部的潜在规律组装成“知识模块”,记住了其中一个知识点,就容易触发对其所在知识模块的联想,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理解和记忆效果。

四两组肌肉
我们依据这种顺藤摸瓜的方法继续向前推进,顺气自然地联想到坐骨大孔和坐骨小孔内部有什么结构或组织呢?坐骨大孔和坐骨小孔内部有很多肌肉、血管、神经等组织通过,其中大孔和小孔主要通过的是两组肌肉:坐骨小孔---闭孔内肌;坐骨大孔---梨状肌,如下图(9)。

图(9):闭孔内肌和梨状肌(髂骨内面右侧观)
①闭孔内肌:起自闭孔膜,肌束向后穿过坐骨小孔,止于转子窝,
如下图(10)。

②梨状肌:起自第2、3、4骶椎前面,肌束向外穿过坐骨大孔,止于股骨大转子,如下图(10)。

图(10):闭孔内肌和梨状肌(骨盆内面右侧观)
小粉孙老师,能用几句话总结一下今天的主要内容吗?
总结:
■两点(坐骨结节、坐骨棘)定了两条线(骶结节韧带、骶棘韧带),
■两线划出两个“圈”(坐骨大孔、坐骨小孔)。

■两圈穿过两块肌(梨状肌、闭孔内肌),
■顺藤摸瓜好简单。

(声明:本文所有图片、文字为作者原创内容。

欢迎大家转载,转载时须注明:来自“孙锋医生”)
小粉亲,怎样关注孙锋医生的订阅号?
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就行了,订阅号里有很多好东东啊!小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