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羊毛教案

合集下载

音乐教案-剪羊毛

音乐教案-剪羊毛

音乐教案-剪羊毛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剪羊毛》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通过歌曲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剪羊毛》的旋律和歌词。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情感表达。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播放歌曲《剪羊毛》,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歌曲的初步感受。

二、歌曲教学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剪羊毛》的旋律。

a.先让学生跟随钢琴伴奏哼唱旋律。

b.教师逐句教唱,注意纠正学生的音准和节奏。

c.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歌曲《剪羊毛》的歌词。

a.教师逐句解释歌词含义,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内容。

b.学生跟读歌词,注意语音语调。

c.学生自主练习,教师检查。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歌曲合唱。

a.学生分为四个声部,教师指定各声部负责人。

b.教师指挥,学生合唱。

c.教师点评,指出合唱中的优点和不足。

三、音乐欣赏1.教师播放其他版本的《剪羊毛》歌曲,让学生感受不同演唱风格。

2.学生分享欣赏感受,讨论歌曲中的情感表达。

四、团队协作与创新1.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代表一个农场。

2.每个小组创作一段关于农场生活的歌词,要求富有创意和趣味性。

3.各小组展示创作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

六、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自主练习歌曲《剪羊毛》的演唱。

2.家长监督,确保学生完成作业。

七、教学反思2.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歌曲《剪羊毛》的旋律和歌词,还培养了音乐欣赏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在课堂实践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过程二、歌曲教学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剪羊毛》的旋律。

剪羊毛儿歌教案

剪羊毛儿歌教案

剪羊毛儿歌教案(总15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剪羊毛儿歌教案剪羊毛儿歌教案剪羊毛儿歌教案1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歌曲,掌握好"XX.X|XXXX|XX.X|XO‖这一基本节奏音型,用轻快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二、能力目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引导学生创编动作,创编节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剪羊毛》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牧民的劳动生活,懂得"只有努力劳动才能换取幸福"的生活。

教材分析:《剪羊毛》是一首澳大利亚民歌,全曲欢快活泼,大调式,为再现的两段体结构。

第一乐段以欢快起伏的旋律和富有劳动生活的节奏,生动地展现了澳大利亚牧民在剪羊毛时的情景。

第二乐段开始音区较高,旋律和节奏开阔舒展,使得欢快的劳动情景得到更为生动鲜明的表现。

最后两个乐句重复了第一段最后两个乐句,它强调了"只有努力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这一哲理,并在艺术上给人以完整、圆满的收束。

教学重点:1、感受附点节奏及休止符赋予歌曲欢快跳跃的情绪及其表现作用,在歌唱中准确的把握附点八分节奏,区别节奏的不同感觉。

2、初步唱会歌曲《剪羊毛》。

教学难点:1、歌曲中节奏的演唱。

2、用愉悦、欢快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自制打击乐器、钢琴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发声练习师:同学们喜欢旅行吗?今天的音乐课,老师带领大家到美丽的澳大利亚。

(课件:澳大利亚风)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以出口农牧矿产品,特别是羊毛而闻名于世界。

大家准备好,现在我们家就乘飞机出发吧。

(课件:飞机声效)师:飞机已经平安降落在澳大利亚的悉尼国际机场,(课件:机场图片)接着我们将要转乘坐火车前往牧区,大家坐稳了,火车开咯。

剪羊毛教案

剪羊毛教案

剪羊毛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围绕《剪羊毛》这一主题,选取了教材第十二章“走进农场”的第二节“剪羊毛”进行详细讲解。

教学内容包括剪羊毛的准备工作、操作步骤、注意事项以及羊毛的处理和保存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剪羊毛的基本知识,掌握剪羊毛的操作技巧。

2.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

3. 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剪羊毛的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剪羊毛的准备工作、操作步骤以及羊毛的处理和保存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剪羊毛工具(剪刀、梳子、毛刷等)、教学视频、PPT课件。

学具:每组一套剪羊毛工具、动物模型、记录表、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农场剪羊毛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剪羊毛的过程。

2. 知识讲解:(1)介绍剪羊毛的准备工作,包括工具的选择、动物模型的准备等。

(2)讲解剪羊毛的操作步骤,强调注意事项。

3. 实践操作:(1)分组进行剪羊毛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2)学生记录剪羊毛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4. 例题讲解:分析剪羊毛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互相交换剪羊毛心得,讨论并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剪羊毛2. 内容:(1)剪羊毛准备工作(2)剪羊毛操作步骤(3)注意事项(4)羊毛处理与保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设计一个剪羊毛的流程图。

2. 答案:(2)流程图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了解其他农场动物的养殖和护理知识。

(2)参观农场,实地了解剪羊毛的过程。

(3)开展剪羊毛比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剪羊毛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2. 实践操作中的巡回指导3. 作业设计中的剪羊毛流程图设计4.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开展一、剪羊毛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1. 工具的选择:选用适合剪羊毛的剪刀,要求刀口锋利、剪刀轻便,便于操作。

《剪羊毛》教学设计(通用7篇)

《剪羊毛》教学设计(通用7篇)

《剪羊毛》教学设计(通用7篇)《剪羊毛》教学设计(通用7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剪羊毛》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剪羊毛》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指导学生用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在较高音区歌唱。

知识目标:提高节奏排练的练习,培养学生进行节奏创作的兴趣和初步的目标。

情感目标:提高学唱歌曲使他们初步认识到劳动的意义。

教学重点:⒈区别节奏的不同的感受。

⒉初步唱会第一段。

教学难点:⒈歌曲中节奏的演唱。

⒉节奏自由组合的练习。

教学过程:一、导入节奏型练习教师:(出示剪刀实物)同学们,这是什么啊?小常识介绍:哦!这是一把漂亮的尖刀,那你们知道世界上第一把剪刀是哪个国家的人们发明的吗?老师告诉你们是埃及人发明了剪刀。

教师:谁能按来念“剪刀”这个词?你能按这些节奏来念念剪刀和小剪刀这些词吗?XX|X·X|剪刀剪刀XXX|XX·X|小剪刀小剪刀我们一边打拍子一边按这些节奏来念两遍。

教师:老师这里有两组节奏,你们先听老师念一下,感觉有什么不一样。

⑴XXX|XXXX|XXX|X—|⑵XX·X|XXX·X|XX·X|X-|(第一组比较平淡,第二组活跃、跳跃)那我们现在一起来念。

二、游戏⑴导入:你们很聪明,很快就学会了,我还要考你们一下,剪刀有哪些用途啊?(剪手指甲、剪纸……剪羊毛)埃及人发明创造的第一把剪刀就是用来剪羊毛的。

教师:现在我这里有4组节奏⑴XX|X·X|XX·X|X-|⑵X·X|XX|XX·X|X-|⑶XX·X|X-|X·X|XX|⑷X·X|X-|XX·X|XX|你们每个队先念念自己队的节奏,然后推举一个人上来用剪刀剪出这个节奏,看哪个队剪的节奏最对最动听。

《剪羊毛》音乐优秀教案(通用7篇)

《剪羊毛》音乐优秀教案(通用7篇)

《剪羊毛》音乐优秀教案《剪羊毛》音乐优秀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剪羊毛》音乐优秀教案(通用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剪羊毛》音乐优秀教案1目标在熟悉音乐、理解其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为乐曲配伴奏,会听音乐打2/4拍节奏,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编力。

准备有关剪羊毛的图片或录像、打击乐器。

《剪羊毛》的录音磁带,并让幼儿欣赏。

过程1、利用有关图片、录像向幼儿介绍剪羊毛的常识,知道羊毛的用途,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介绍时,配以《剪羊毛》的乐曲,帮助幼儿理解作品表达的内容、情感,熟悉旋律。

2、欣赏乐曲《剪羊毛》。

教师弹奏乐曲《剪羊毛》,让幼儿再次欣赏,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特点,运用简短、生动的语言讲述音乐表达的内容情感。

让幼儿通过音乐体验剪羊毛的紧张的劳动、愉快的心情和音乐2/4拍节奏特点。

3、学习为乐曲配伴奏。

启发幼儿根据音乐的内容、节奏特点进行讨论:怎样打出节奏?编出几种节奏型。

如:羊毛剪子发出的声音××××|××××|或×××|×××|;人们高兴的心情××|×—|××|×—|或×○|×○|×○|×○|4、练习掌握以上几种节奏型。

教师逐一弹奏乐句,请幼儿再次讨论用哪种节奏型合适?选定一种或两种节奏型后,随音乐拍手打节奏。

5、选择和使用几种乐器打节奏。

幼儿持乐器分句练习。

如:手铃:××××|××××|或×××|×××|沙锤铃鼓:××|×〉—|××|×〉—|木鱼:×○|×○响板6、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练。

《剪羊毛》的教案及教学反思

《剪羊毛》的教案及教学反思

《剪羊毛》的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剪羊毛的工具和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引导学生关注农业劳动的意义,增强对农民的敬意。

二、教学内容:1. 剪羊毛的工具:剪刀、羊毛剪、梳子等。

2. 剪羊毛的基本技巧:握剪方法、剪切角度、修剪顺序等。

3. 剪羊毛的操作步骤:洗净羊毛、梳理羊毛、剪切羊毛、清理羊毛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剪羊毛的工具和基本技巧。

难点:剪羊毛的操作步骤和团队协作。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剪羊毛的工具:剪刀、羊毛剪、梳子等。

2. 准备羊毛模型或真实羊毛进行实践操作。

3. 划分学习小组,每组选定一名组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剪羊毛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农业劳动。

2. 讲解:介绍剪羊毛的工具和基本技巧,讲解剪羊毛的操作步骤。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剪羊毛的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 总结: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操作体会,总结剪羊毛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5.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农业劳动的意义,增强对农民的敬意。

教学反思:1. 学生对剪羊毛的工具和基本技巧掌握情况如何?2.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是否能够遵循正确的步骤?3. 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是否顺畅?4. 教学过程中是否有学生出现不适或受伤?5. 学生对农业劳动的认识和尊重程度是否有所提高?根据教学反思,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剪羊毛工具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了解学生对剪羊毛操作步骤的理解和应用情况。

3. 评估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4. 通过问卷调查或个别访谈,收集学生对农业劳动的认识和尊重程度的反馈。

七、安全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在剪羊毛时佩戴安全手套和眼镜,以防止意外受伤。

2. 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剪毛工具,避免用力过猛或不当操作。

3. 监督学生的操作过程,及时纠正不安全的动作。

《剪羊毛》音乐教案

《剪羊毛》音乐教案

《剪羊毛》音乐教案《剪羊毛》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剪羊毛》,并能准确地表达出歌曲的情感。

通过学习歌曲,学生能够了解澳大利亚的风土人情,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剪羊毛》,并能准确地表达出歌曲的情感。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附点音符和休止符的演唱,以及歌曲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歌曲的背景、歌词、旋律等知识。

演示法:教师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歌曲的情感和演唱方法。

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演唱歌曲,提高演唱技巧和表现力。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演唱方法,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力。

创作法:引导学生根据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进行歌词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过程导入(5 分钟)播放一段澳大利亚的风光视频,让学生感受澳大利亚的美丽风光和独特文化。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澳大利亚最著名的动物是什么吗?”引导学生回答“羊”。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澳大利亚的民歌《剪羊毛》。

”歌曲欣赏(5 分钟)播放歌曲《剪羊毛》,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提问学生:“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回答“欢快、活泼”。

再次播放歌曲,让学生跟着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轻轻哼唱。

歌曲学习(15 分钟)教师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和演唱方法。

讲解歌曲的歌词,让学生理解歌曲的含义。

教唱歌曲,让学生跟着教师的钢琴伴奏逐句学唱歌曲。

重点讲解歌曲中的附点音符和休止符的演唱方法,让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出这些音符。

让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1. 2. 3. 1. 2. 1. 2. 3. 4. 5. 1. ◦ ◦ ◦ 2. ◦ ◦ ◦ 3. ◦ ◦ ◦ ◦ ◦歌曲表演(10 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歌曲表演,每组可以选择不同的表演形式,如演唱、舞蹈、乐器演奏等。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剪羊毛》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剪羊毛》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剪羊毛》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剪羊毛》这首歌曲。

2.体验剪羊毛的动作。

3.训练幼儿的节奏感。

4.培育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教唱《剪羊毛》这首歌曲。

2.带领幼儿进行剪羊毛的动作体验。

3.订立集体合作计划,协同完成任务。

三、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1)玩仿照游戏,仿照羊在游荡。

(2)进行手指游戏,在节奏的基础上完成各种手指运动。

2.正式教学(1)引入歌曲老师播放《剪羊毛》这首歌曲,并请幼儿认真听歌。

(2)教唱歌曲1)提问:大家听到了什么?2)老师让幼儿跟读歌词,并教唱歌曲。

(3)动作体验1)老师仿照剪羊毛的动作,让幼儿仿照。

2)幼儿渐渐适应动作后,进行动作体验。

(4)集体合作1)老师提出集体合作的任务,每个幼儿都需完成任务。

2)幼儿分成小组,依据分工调配,协议完成任务。

3)老师察看幼儿的表现,并进行点评。

四、教学反思1.本次音乐教学活动通过引入《剪羊毛》这首歌曲,让幼儿了解了一个传统的剪羊毛的工作,培育了对传统手工艺的喜好和赏识。

2.在动作体验环节,通过仿照剪羊毛的动作磨练幼儿的大肌肉,同时带动幼儿的小肌肉活动,有效磨练幼儿的身体。

3.在集体合作环节,通过调配任务,培育了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并且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训练了幼儿的集中注意和耐力。

总之,本次音乐教学活动中,通过传统手工艺与音乐结合的方式,让幼儿在赏识音乐的同时体验中华传统手工艺的美妙。

同时,通过动作体验和集体合作,训练了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培育了团队合作的精神。

这对于幼儿园幼儿的成长和进展具有紧要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歌曲,掌握好“X X.X | XX XX | X X.X | X O‖这一基本节奏音型,用轻快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二、能力目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引导学生创编动作,创编节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剪羊毛》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牧民的劳动生活,懂得“只有努力劳动才能换取幸福”的生活。

教材分析:
《剪羊毛》是一首澳大利亚民歌,全曲欢快活泼,大调式,为再现的两段体结构。

第一乐段以欢快起伏的旋律和富有劳动生活的节奏,生动地展现了澳大利亚牧民在剪羊毛时的情景。

第二乐段开始音区较高,旋律和节奏开阔舒展,使得欢快的劳动情景得到更为生动鲜明的表现。

最后两个乐句重复了第一段最后两个乐句,它强调了“只有努力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这一哲理,并在艺术上给人以完整、圆满的收束。

教学重点:
1、感受附点节奏及休止符赋予歌曲欢快跳跃的情绪及其表现作用,在歌唱中准确的把握附点八分节奏,区别节奏的不同感觉。

2、初步唱会歌曲《剪羊毛》。

教学难点:
1、歌曲中节奏的演唱。

2、用愉悦、欢快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自制打击乐器、钢琴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师:同学们喜欢旅行吗?今天的音乐课,老师带领大家到美丽的澳大利亚。

(课件:澳大利亚风)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以出口农牧矿产品,特别是羊毛而闻名于世界。

大家准备好,现在我们家就乘飞机出发吧。

(课件:飞机声效)
师:飞机已经平安降落在澳大利亚的悉尼国际机场,(课件:机场图片)接着我们将要转乘坐火车前往牧区,大家坐稳了,火车开咯.
5 6 5 4 | 3 4 | 5 5 | 5 —­­­­‖
火车火车开了,呜呜呜。

二、导入新课
师:美丽的大草原到了。

(课件:澳大利亚牧场的风光)听!这是什么声音?(课件:马蹄声)是牧民们骑着马儿在大草原上奔跑。

我们可以用附点节奏来表现。

请同学们拍一拍,读一读。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师:(课件:图片)河那边的草原呈现白色的一片,像白云从天空飘临。

那是什么呢?(课件:羊叫的音效)一群可爱的绵羊。

我们一起来模仿小羊的叫声。

咩—|咩—‖
师:瞧!那边的牧民在忙什么呢?(课件:剪羊毛图片加声效)哦,原来他们正在进行一场剪羊毛比赛。

勤劳的牧民一边剪羊毛,一边唱起了歌。

(课件:歌曲剪羊毛)
咔嚓咔嚓|咔嚓咔嚓‖
三、学唱歌曲
1、学习旋律
师:欢快的歌声把我们带到了牧场上那别开生面的剪羊毛大赛中。

让我们一起加入其中吧。

老师先来试一试。

(课件:歌曲的第一乐句旋律)呀!这里藏着一段优美的旋律呢。

我来唱一唱……(提示唱准附点音符)
分别请一、二、三、四组同学“剪羊毛”,唱一唱里面藏着的乐句(课件:)
师:这些优美的乐句可以组成一首动听的乐曲,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课件:歌曲《剪
羊毛》伴奏)
师:其实呀,这就是刚才牧民们一边剪羊毛,一边愉快歌唱的旋律,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剪羊毛》的乐谱。

现在,请听老师范唱一遍。

歌曲听完了,同学们你们想学吗?
2.学唱第一段歌词
a.和老师按节奏读歌词。

b.播放歌曲录音第一段。

c.用琴把歌曲速度放慢一倍,指导学生用“lu”模唱旋律感受旋律音高。

d.老师唱第一段旋律,学生唱词,重点解决第四乐句(老师跟琴伴奏)
e.和老师琴伴奏完整的把第一段唱一遍。

f.唱谱
g.师:下面,老师想让同学们为第一段的第二部分用打击乐伴奏,请同学们看节奏图谱,(出示多媒体图片),请同学们把乐器拿起来,想一想,你手中的乐器该用哪种伴奏型配伴奏呢?生:为第二部分伴奏
师:提问讨论结果
h. 同学们,为什么歌曲当中出现了“白色、白云、雪堆、冬天、丝绵”这样一些词语!师又问:剪羊毛工人为什么要剪羊毛呢?心情是怎样的呢?
3.带问题自学第二段歌词
a.播放歌曲第二段。

生:学生小声跟唱
b.老师唱第二段旋律,学生唱词。

c.和老师琴伴奏,唱歌词。

生:学习第二段
d.请同学们随着录音把第二段演唱一遍
生:唱到第二部分时,打击乐伴奏
e.重复上面的问题,播放羊毛制品
生:回答问题,并欣赏图片
4、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师:歌曲表达了牧民们怎样的心情呢?
师小结:同学们讲得都很好,这首歌不仅表现了牧民们愉快的劳动心情,更表现了火热的劳动场面。

同学们,幸福靠什么来创造?(劳动)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用欢快的声音把歌曲再来唱一唱。

四、运用综合艺术表现手段表现歌曲
师: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演唱《剪羊毛》这首歌曲了,下面和老师配合一下,用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来使歌曲更加的丰富多彩。

1、带领学生创编节奏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方法:学生分组讨论,再分组演奏,集体评价。

找出恰当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2、演唱:请1—2名同学领唱,其他齐唱。

3、创编图画:学生创编图画,画出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五、总结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澳大利亚歌曲《剪羊毛》,充分感受到了劳动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和自豪。

我们懂得了劳动能创造幸福的生活。

老师希望我们每个同学,都能做一个热爱劳动的好孩子。

最后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思想感情,用欢快的声音把歌曲再来唱一遍,好不好?
六、学生听音乐出教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