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超前止水后浇带施工

合集下载

提高超前止水后浇带施工质量

提高超前止水后浇带施工质量

维普资讯
●建筑知识口任

; 、 I I t 圈 初 期 造 往 钢
之 河 曲位 置 关
砌 体 结 构 中 , 梁 、 梁 和 构 造 柱 钢 挑 圈
筋 之 间 的位 置 在 施 工 过 程 中 绑 扎 混 乱 , 容 易 搞 混 淆 。 《 置 钢 筋 混 凝 土 构 造 柱 多 层 设

1 4 中 相 应 的锚 固 长 度 , 底 板 超 前 止 水 第3 页 且 后 浇带 浇 筑 完 好 。 内 不 准 撞 击 q1@ 0 的 3 d  ̄6 2 0 钢 筋 。 高 了混 凝 土 抗 渗 效 果 。 提 2 加 设 止 水 施 工 缝 、 水 槽 . 排 地 下 室 底 板 超 前 止 水 后 浇 带 处 理 的 重 点 在 基 础底 板 的板 底 与 超 前 止 水 后 浇 带 顶 面 接
砖 房 抗 震 技 术 规 程 )G /1 19 J J 3— 9 4第 T
601 . 规 定 “ 造 柱 混 凝 土 保 护 层 宜 为 .. 2 2条 构 2 m 且 不 小 于 1 mm”而 挑 梁 和 圈 梁 纵 0 m, 5 , 向 受 力 钢 筋 的 混 凝 土 保 护 层 为 2 m 所 5 m, 以 挑 梁 和 圈 梁 的 纵 向 受 力 钢 筋 是 在 构 造 柱 竖 向钢 筋 的 内侧 通 过 。如 图 1 示 。 所 构 造 柱 与 圈 梁 连 接 处 。构 造 柱 纵 向 钢 筋 应 穿 过 圈 梁 。 证 构 造 柱 纵 向 钢 筋 上 下 保
触处 的防水渗漏和减少清理用工。 ()在 超 前止 水 后 浇带 顶 面 后 浇 带 的 两 1 侧 留5 m 10 m水 平 止 水 凹 槽 . 止 施 工 0 mx O m 防

新型地下室底板后浇带超前止水施工工法(2)

新型地下室底板后浇带超前止水施工工法(2)

新型地下室底板后浇带超前止水施工工法新型地下室底板后浇带超前止水施工工法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地下室施工方法,本文将从前言、工法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和工程实例等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前言地下室施工过程中,防止水流进入地下室是一个重要的任务。

传统的地下室后浇带止水并不能完全解决这一问题,因此新型地下室底板后浇带超前止水施工工法应运而生。

二、工法特点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施工工艺简单,操作方便,适用性强。

2. 施工周期短,能够提高施工效率。

3. 具有较高的施工质量,能够有效防止水流进入地下室。

4. 施工成本相对较低,经济效益显著。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各类地下室的施工工程,特别适用于地下室底板后浇带超前止水的施工。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通过在地下室底板施工的过程中,提前进行止水处理,形成有效的防水层。

具体的工艺原理是对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采取的技术措施进行分析和解释,让读者了解该工法的理论依据和实际应用。

五、施工工艺该工法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施工准备:包括场地准备、材料准备和机具设备准备。

2. 基础处理:对地下室底板进行处理,包括清理、打磨和填补裂缝等。

3. 确定施工线路:确定施工线路和底板定位,进行标记和划线。

4. 施工止水层: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合适的止水材料进行施工,并保证施工质量。

5. 后续工序:包括地下室底板的浇筑和养护等。

六、劳动组织根据施工工艺的要求,合理组织劳动力,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七、机具设备该工法所需的机具设备包括搅拌机、泵车、喷枪、停水器和密封材料等。

这些机具设备具有特定的特点、性能和使用方法,能够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和质量的保证。

八、质量控制为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需要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

具体的方法和措施包括严格的施工验收、定期的施工质量检查和随机抽查等。

九、安全措施在施工中,需要注意各种安全事项,特别是对施工工法的安全要求。

新型地下室底板后浇带超前止水施工工法

新型地下室底板后浇带超前止水施工工法

新型地下室底板后浇带超前止水施工工法新型地下室底板后浇带超前止水施工工法一、前言地下室底板的后浇带施工一直是建筑工程中的难点,特别是在止水工程方面更为复杂。

传统的施工工艺存在许多问题,如施工周期长、质量难以保证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新型地下室底板后浇带超前止水施工工法应运而生。

该工法结合了先进的工艺理念和实际施工经验,通过合理的施工步骤和科学的质量控制手段,实现了地下室底板后浇带的高效施工和优质完成。

二、工法特点1、提高施工效率:采用新型地下室底板后浇带超前止水施工工法,可以大幅度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节约人力和物力资源。

2、保证施工质量:通过工艺原理的科学分析和合理的工艺措施,可以有效防止渗水现象,保证地下室底板后浇带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3、安全可靠:在施工中,注重安全措施的落实,避免施工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4、经济实用: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为目标,有效控制施工成本,保证施工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三、适应范围新型地下室底板后浇带超前止水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类地下室工程,包括商业建筑、住宅小区等各类建筑类型。

四、工艺原理新型地下室底板后浇带超前止水施工工法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理:1、采用高强度止水材料:在施工过程中使用高强度止水材料,比如聚氨酯和聚氮化氨等,形成坚固的止水层,有效阻止地下水渗透。

2、超前施工技术:在地下室底板浇筑之前,先进行底板后浇带的施工,将停水期与主体施工期错开,避免了同时施工的困难,提高了施工效率。

五、施工工艺新型地下室底板后浇带超前止水施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施工阶段:1、确定施工范围和工期,制定详细的工程施工方案。

2、准备工作:清理施工地面,确保施工现场整洁,为后续施工做好准备。

3、底板后浇带施工:在止水层顶板浇筑完毕后,立即进行底板后浇带的施工,采用高强度止水材料进行施工。

4、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各项工艺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六、劳动组织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组织施工人员,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建筑工程中超前止水沉降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

建筑工程中超前止水沉降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

建筑工程中超前止水沉降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发布时间:2022-12-19T02:42:05.394Z 来源:《建筑实践》2022年16期作者:张学锋[导读] :在工程开展角度来看,后浇带施工可以解决工程结构连接问题。

通过了解后浇带施工特点得出,后浇带施工在受到环境影响的背景下,张学锋(身份证:42112619930308****)摘要:在工程开展角度来看,后浇带施工可以解决工程结构连接问题。

通过了解后浇带施工特点得出,后浇带施工在受到环境影响的背景下,容易出现质量问题,为保证施工结构稳定,需要深入了解沉降后浇带施工技术难点,综合建筑工程开展现状,提出降低施工周期和施工成本的技术应用方案。

关键词:建筑工程;浇带施工技术;技术应用方案在建筑工程开展中,若是出现地下水位较高的现象,需要采用持续降水的方法,才能降低工程出现风险的概率。

为了保证地下水位可以满足施工要求,需要应用后浇带浇筑方法,确保施工顺利开展。

另外,在建筑工程开展时,确定降水成本和降水周期,在经济性角度出发,预防产生工程造价问题。

在建筑工程结构优化中,需要正确使用超前止水技术,对地下水位进行平衡,预防建筑工程开展中出现地基沉降风险。

本文通过案例研究方法,重点研究超前止水沉降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难点,并且提出针对性解决建议,为建筑工程稳定开展提供参考建议。

一、工程概况某建筑工程项目建筑面积为50422㎡,由6栋建筑物组合而成。

在工程设计过程中,重点考虑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与防火性能,在地下室建设环节,提前进行土质勘探,重点研究地下水渗透系数,预防工程开展中出现问题。

工程位于城市中心地带,施工现场土地紧张,附近交通便利,为建筑工程稳定开展创造了便捷条件。

某建筑工程项目所需材料和设备如图表1所示。

二、超前止水后浇带作用分析在建筑工程开展过程中,筏板基础施工受到温差影响,出现裂缝的概率较高,通过后浇带方案,可以解决裂缝问题。

在建筑工程发展角度来看,后浇带使用范围相对较广,需要重点关注施工遇到的挑战,做好施工现场夹渣清理工作,为浇筑工作提供良好环境。

地下室后浇带超前止水施工工法(含示意图)

地下室后浇带超前止水施工工法(含示意图)

地下室后浇带超前止水施工工法1 前言随着高层建筑日益增多,为解决建筑高度、结构形式不同引起的不均匀沉降,一般均设置后浇带(或变形缝);设置传统型的后浇带势必将造成后浇带封堵之前雨水、地下水进入地下室,如何在后浇带封堵之前同时满足结构变形与防水的要求是现在高层建筑施工中较为矛盾的问题。

超前止水是在后浇带未浇注之前(结构自防水功能暂不能实现)提前进行后浇带局部超前防水施工,实现防水和变形缝的双重功能。

同时地下室施工完成后,便可回填土方,减少深基坑安全隐患,整体防水效果比较理想。

2 工法特点后浇带超前止水施工工法的特点:1 施工方便,容易操作。

2 在后浇带混凝土封堵施工之前允许不同高度、不同结构型式的建筑产生沉降、温度变形等。

3 增加三道防水措施能使地下室施工后不渗水,地下室基本不用抽水,而采用传统型后浇带地下室施工完成后抽水量很大。

3 适用范围适用于建筑工程因上部结构形式不同、为满足建筑物变形而设置的有不均匀沉降要求的地下室底板后浇带、外壁板后浇带的施工。

4 工法原理结构物在后浇带部分事先进行加厚处理形成一个整体,将后浇带剥离出来,通过加厚部位中间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满足不同沉降、伸缩变形,又能在地下室后浇带灌注前满足止水效果。

5 施工方法及操作要点5.1 操作流程如图5。

1.图5.1 操作流程5。

2 操作要点土方开挖,按照图纸进行机械开挖.机械开挖土层至设计标高+0.3m,剩余部分采用人工清土至设计标高。

5。

2.1 垫层处理完成、基底及边坡处理好之后浇注后浇带基础的垫层混凝土,在一般情况下,后浇带处基础垫层和地下室底板、承台的垫层一起浇注.现场搅拌混凝土要严格按照设计配合比进行配料,同时根据砂、石的实际含水率调整用水量,所有配制混凝土的材料要称重计量,确保混凝土各组分的重量符合配合比的要求. 垫层混凝土浇注之前基底和边坡的标高、坡度、几何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后浇带基础基底垫层采用普通混凝土、平板振动器振捣;基槽边坡采用干硬性的混凝土(其它组分不变,减少用水量),用木抹子拍实整平。

超前止水后浇带施工总结

超前止水后浇带施工总结

超前止水后浇带施工总结1、超前止水后浇带含义在实际建筑工程中,由于后浇带的保留时间一般都较长。

当建筑物基础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时采用传统的后浇带方式,后浇带必须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在浇筑后浇带的砼。

这就要求在主体施工过程中持续进行降水,保证地下水保持在基础以下,等到主体结构完工并浇筑后浇带砼后才能停止降水。

这样有这些缺点,第一、增加工程成本;第二、基础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由于昼夜温差的存在,基础外墙易产生伸缩裂缝;第三、基础完工后不立即回填土存在安全隐患;第四、基础土方不回填影响后续工序的施工。

为了避免这些不利因素在实际的工程中,在基础底板和外墙的后浇带部位增加一道30mm—-40mm宽的伸缩砼底板或导墙,伸缩缝设置橡胶止水带.在基础完工后即可进行外墙防水和土方回填等后续工序。

在主体完工后,再浇筑后浇带的砼。

这种用在后浇带位置,并且先于后浇带浇筑而做的止水带称为超前止水带2、底板超前止水后浇带的施工(1)江苏地区,按苏G01-2003 P23页超前止水后浇带的尺寸和图纸上后浇带的位置确定超前止水后浇带。

用白灰线定出超前止水后浇带上下口线.(下口线宽为后浇带宽一边加250mm,施工时一边多放防水层厚度.上口线宽为后浇带底宽一边加350mm。

)(2)超前止水后浇带挖土标高的控制;(挖土标高(5公分的垫层),根据图纸上筏板的底标高加上防水层的厚度.例:筏板的底标高为—1。

000m。

图纸要求防水层的厚度为3公分,现场要求做5公分的垫层。

那么挖土时,土面标高控制为-1。

08m。

明之,垫层上防水层做好后顶标高为—1.000m。

)根据超前止水后浇带图集的做法,筏板垫层面到超前止水后浇带的垫层面为350mm(超前止水后浇带垫层上也需要做防水层)。

根据上面的例子,超前止水后浇带的挖土土面标高为—1。

43m.与此同时,浇筑垫层前土面上的浮土和虚土清理干净。

(3)打水平桩,浇筑垫层;用水准仪或红外线水平仪来打水平桩。

参照上面的例子水平桩的顶标高为—1。

超前止水后浇带施工方案

超前止水后浇带施工方案

超前止水后浇带施工方案引言超前止水后浇带是土木工程中常见的一种施工方案,其在施工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

本文将从超前止水后浇带施工的概念、施工流程、关键技术要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施工方案的实施方法。

超前止水后浇带施工的概念超前止水后浇带施工是指在土木工程中,为了防止超前开挖时地下水涌入施工现场,采用某些措施提前将地下水位降低到一个安全的水平,再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的方法。

这种施工方案可以有效防止地下水的干扰,确保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超前止水后浇带施工的流程步骤一:水文地质勘察在进行超前止水后浇带施工之前,首先需要对施工区域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详细勘察,了解地下水位、水质、渗透性等信息,为后续的施工设计和施工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步骤二:设计止水方案根据水文地质勘察的结果,结合具体的工程要求,设计出适合该施工场地的止水方案,包括采用什么样的止水措施、如何排水等内容。

步骤三:施工准备根据设计方案,组织施工队伍,准备所需的施工材料和设备,确保施工的顺利开展。

步骤四:进行止水工程按照设计方案,采取相应的止水措施,比如注浆、挖槽等方法,将地下水位降低到安全范围内,确保后续混凝土浇筑作业的顺利进行。

步骤五:浇筑混凝土在止水工程完成后,及时组织混凝土的浇筑作业,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超前止水后浇带施工的关键技术要点止水材料的选择选择适合施工场地和工程要求的止水材料,比如聚氨酯泡沫浆、无机水泥浆等,确保止水效果。

施工工艺的控制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和操作规范进行施工,控制施工环境和工艺参数,确保止水工程的施工质量。

排水系统的设置在止水工程中设置合理的排水系统,及时将地下水流出施工现场,防止积水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

安全问题的注意在施工过程中,保障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严格执行相关的安全规定,确保施工无事故。

结语超前止水后浇带施工是一项重要的土木工程施工方案,其实施需要严格遵循规范,掌握关键技术要点。

后浇带超前止水回填施工工法(2)

后浇带超前止水回填施工工法(2)

后浇带超前止水回填施工工法后浇带超前止水回填施工工法一、前言后浇带超前止水回填施工工法是一种在地下建筑物施工中有效控制水流的工艺方法。

本文将介绍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工程实例等方面的内容。

二、工法特点后浇带超前止水回填施工工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对承重结构的影响小:该工法采用后浇带的方式,对地下建筑物的承重结构影响较小。

2. 超前止水:通过提前施工,有效控制水流的渗漏,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水下工作量。

3. 回填施工:通过回填材料将原有土层抵抗作用恢复,确保地下建筑物的稳定性。

4. 施工周期短:相比传统施工工法,后浇带超前止水回填施工工法施工周期更短,能够提高施工效率。

三、适应范围后浇带超前止水回填施工工法适用于需要施工的地下建筑物,尤其是在土壤湿度较高、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

该工法适用于各类水利工程、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地下车库等工程。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的理论依据是通过提前施工后浇带,有效控制地下水流的渗漏,在此基础上回填材料,实现对地下建筑物的稳定性保障。

具体采取的技术措施有以下几点:1.施工前进行水文地质勘察,确保对水流情况有准确的了解。

2.在施工过程中设置止水带和防水层,有效控制水流的渗漏。

3. 采用预制板和搅拌桩等技术,增加地下建筑物的稳定性。

4. 选用合适的回填材料,通过回填施工恢复土层的抵抗作用。

五、施工工艺后浇带超前止水回填施工工法的施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施工准备:准备施工设备、确定施工范围,并进行水文地质勘察。

2. 超前止水施工:在施工范围内设置止水带和防水层,采用预制板和搅拌桩等技术,控制水流的渗漏。

3. 回填施工: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合适的回填材料,进行回填施工,逐步恢复土层的抵抗作用。

4. 后浇带施工:回填完成后,在施工范围内进行后浇带施工,增加地下建筑物的稳定性。

六、劳动组织为保障施工的高效进行,需要合理组织劳动力,确保施工工期的准时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现状调查
表2 超前止水后浇带施工质量通病调查统计表
序 号 1 2 3 4 5 6 项目 后浇带渗漏 后浇带处积浆、积水 表面裂缝 接缝不顺直 表面平整度差 其它 合计 名称 吴江工程 昆山工程 频数 (处) 20 19 3 3 2 3 50 频率 (%) 40 38 6 6 4 6 累计频 率(%) 40 78 84 90 94 100
提高超前止水后浇带施工质量
发布人:葛其文
• QC小组名称: 吴江市经济开发区企业投资服务中心项目部第一 小组名称: 小组名称 QC小组 小组 • 单 位 名 称:吴江市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吴江市建设工程(集团)
一、前 言 二、QC小组概况 三、选题理由 四、现状调查 五、设定目标及可行性论证
20
超前止水后 后浇带处积 表面裂缝 浆、积水 浇带渗漏
接缝不顺直
表面平 整度差
其它
0
图1:影响地下室超前止水后浇带施工质量问题排列图
从排列图可以看出:影响超前止水后 浇带施工质量的主要问题是超前止水后浇 带处渗漏;后浇带处积浆、积水,其累计 频率已达到78%,属A类问题,为解决问 题的主要对象
五、设定目标及可行性论证
• 3、顶拉加固、加设多层钢丝网 、顶拉加固、
• 考虑到混凝土浇筑时后浇带的侧压力大,钢丝网侧模固 定采用“顶”与“拉”的措施以保证后浇带的位置和几 何尺寸的准确。“拉”即设斜拉筋反作用于侧模板,对 侧模板产生拉力,以抵消部分侧压力。“顶”即在后浇 带处加设支撑,以抵抗混凝土的侧压力,见下图(图3)。 • 底板后浇带的两侧面、外墙后浇带的三面采用钢筋作骨 架,铺设3层钢丝网作侧模。钢丝网侧模板采用10目、5 目和3目钢丝网各一层,绑扎在钢筋骨架上;钢筋骨架 竖向立筋采用Φ20@400;水平筋为Φ14@150~200,钢 筋骨架不宜焊于底板、外墙板结构钢筋上。 • 实施完成后,小组成员现场进行了检查:后浇带位置和 几何尺寸准确、无漏浆,达到了预期目标要求。
8 坍落度大
• • • • •
通过QC小组的活动确定出如下4个主要原因: ①过程检查验收不严; ②未设止水施工缝、排水槽; ③钢丝网固定不牢、层数少; ④后浇带两侧、顶面未封闭。
• 小组成员开会讨论(见下图)
七、制订对策
• 针对主要原因,经过小组成员共同研究制订了对策措 施,见下表(表4)
序 号 要因 对策 目标 措施 地点 完成 时间 负责人 增加混凝土密 加强砼二次回振, 过 程 检 查 加强过程检 实度,提高混 派 专 人 看 护 钢 筋 验收不严 验控制 凝土抗渗性 及砼养护 对超前止水后浇 带节点进行细化 并书面交底,使施 技人员懂得凹槽、 排水槽作用
施工 现场
2006.10
方洪伟
4
施工 现场
2006.10
方洪伟
八、现场实施
• 1、加强过程检验控制 、
• 过程检验是工序交接质量检验的基础,也是消除质量通病的重要手段,按 照公司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要求,加强过程检验,实行分级检查:① 先行施工超前止水后浇带混凝土时,从橡胶止水带两侧同时下料,不准将 混凝土直接对着中部的橡胶止水带下料,振动棒距橡胶止水带300mm以 上并从两侧同时振捣,避免橡胶止水带、木质纤维沥青板填缝材料在混凝 土中的位置偏移,影响止水效果;②混凝土振捣采用振捣棒振捣,振捣棒 操作做到“快插慢拔”,每点振捣时间一般以10~30s为宜,在振捣过程 10 30s 中视混凝土表面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宜。在混 凝土初凝前进行二次回振,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集料、水平钢筋下部生 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防止因混凝土沉落而出现 裂缝,减少内部微裂,增加混凝土密实度。③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12h以 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保湿养护,养护期14天。④超前止水后浇带中配置 Φ16@200的钢筋锚入底板中的长度必须符合03G101-1第34页中相应的锚 固长度,且底板超前止水后浇带浇筑完好,3天内不准撞击Φ16@200的钢 筋,提高了混凝土抗渗效果。 通过全过程跟踪检验控制,经现场检查,橡胶止水带位置准确,防止了人 为撞击钢筋现象,达到预期效果。
1
施工 现场
2006.10
方洪伟
2
未 设 止 水 加设止水施 施工缝、排 工 缝 、排 水 无渗漏、积水 水槽 槽
施工 现场
2006.10
杨永飞
3
采用顶与拉的措 施以保证侧模位 钢 丝 网 固 加 强 顶 拉 加 确保后浇带位 置和几何尺寸的 定不牢、层 固 、 加 设 多 置和几何尺寸 准确,选用三层不 数少 层钢丝网 准确、不漏浆 同规格的钢丝网 作侧模 后 浇 带 两 对后浇带两 后浇带两侧砌筑 无杂物、污水 侧、顶面未 侧 、 顶 面 进 止水埂、上部用胶 淌入 封闭 行封闭 合板封闭
10 9 2 1 1 1 24
10 10 1 2 1 2 26
我们小组根据以上调查统计表,作出了影响超前止水后浇带施工质量问题的排 列图,见下图(图1)。
频数(处) N=50 50 B A 78 C 84 90
累计频率(%) 94 100
40
80
30 20 40
60
20
19
40
10 3 3 2 3

• 2、加设止水施工缝、排水槽 、加设止水施工缝、
• 地下室底板超前止水后浇带处理的重点在基础底板的板底与超前止 水后浇带顶面接触处的防水渗漏和减少清理用工。 • 按设计理念底板超前止水后浇带部位的混凝土与基础底板混凝土整 体浇筑,但考虑到基础土方、垫层、钢筋绑扎施工时间较长且超前 止水后浇带部位标高低,易造成积浆、积水(杂屑);且整体浇筑时极 易造成超前止水后浇带部位的混凝土上翻到结构后浇带内,难以清 理,故将底板超前止水后浇带先行施工,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抗渗等 级均同底板混凝土的质量要求。①在超前止水后浇带顶面后浇带的 两侧留50×100mm水平止水凹槽,防止施工缝渗漏。②在底板超前 止水后浇带顶面中间位置留一条混凝土凹槽作排水槽,排水槽最浅 处50mm按0.5%的坡度由中间坡向两端;排水槽两端各设置一个小集 水坑,放置小型潜水泵。排水槽和集水坑的作用是在底板浇筑混凝 土时用于排除底板内的积水和混凝土的泌水、后浇带留置期间用于 排除积水、后浇带封闭前便于杂物的冲洗清除。见下图(图3)。 • 通过加设止水施工缝、排水槽,大大方便了积浆、积水的排除,有 效地减少了清理用工。实施完成后,小组成员对照对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标现场检 查,未发现渗漏、积水,达到预期要求。
8001700 1650 800 后浇带 1750 800
800 1700
3800 800 后浇带 800 3150
800 1750 800 2350
800 2450
后浇带
二、QC小组概况
• 为实现合同质量目标——确保扬子杯、争创鲁 班奖,2006年8月20日组建了本QC小组,小组 为攻关型,注册号WJJG-QC0618,活动时间为 2006.8.20~2006.12.30,小组成员人均TQC专业 知识培训40小时,小组平均每月活动2次,每 次活动1.5小时左右,共活动10次,小组人员搭 配合理,个人能力强,其组员简历见表1。
表1 小组成员简历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姓 名 钱少南 邓友洪 楼金喜 顾海其 方洪伟 杨永飞 张成峰 杨忠银 唐兆兵 性别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年龄 40 54 53 38 33 45 28 46 47 文化程度 大学 大学 大专 大专 大专 高中 大专 高中 高中 职 称 高 工 工程师 助 工 工程师 助 工 助 工 技术员 助 工 助 工 职 务 项目经理 常务经理 质量管理 技术管理 施工员 施工员 资料员 瓦工班长 木工班长 组内任职 组 长 副组长 副组长 组 员 组 员 组 员 组 员 组 员 组 员
目录 六、分析原因、确定要因
七、制定对策 八、现场实施 九、效果检查 十、巩固措施
十一、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一、前言
1、企业简介 吴江市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72年具有房屋建筑工程 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和市政公用工程二级、建筑装饰装修和机电设备安 装专业承包二级资质,公司社会信誉良好,拥有一大批优秀QC小组活跃 在各个施工现场,为公司创建精品工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2、工程概况 吴江经济开发区云梨路与运东大道交叉口处,工程包括五个单体( 办公主楼、办公副楼、信访中心、办证中心和食堂),其中办公主楼为 高层建筑,建筑总高度达95.6m,其它为三层的多层建筑。主楼采用全 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一层,地上二十一层,建筑面 积81880m2。其中地下室建筑面积13500 m2(在主楼和副楼下),设计防 水等级二级,埋深-5.5m,底板厚500㎜,外墙厚350㎜,混凝土为C30, 抗渗S6,底板设置了8条超前止水后浇带,主楼周边为沉降后浇带;地 下室按后浇带为界分段施工,如何提高超前止水后浇带施工质量,关系 到整个地下室的质量。
三、选题理由
• 1、地下室后浇带的渗漏、裂缝直接影响工程 验收,以往地下室超前止水后浇带施工质量不 高,常规的施工方法存在弊病,施工质量需要 提高; • 2、改进其节点做法能有效减少后浇带封闭前 的清理困难、用工多这一问题,可以有效提高 项目经济效益; • 3、本工程为吴江市重点工程,市政府二号工 程,投标质量目标为“确保扬子杯、争创鲁班 奖”,社会影响大。
超前止水 后浇带渗漏
后浇带处 积浆、积水
砼质量差 不熟悉图集 坍落度大
创优意识淡薄
后续雨水、砼流入
施工人员素质低
后浇带两侧、 顶面未封闭
技术交底不细

从关联图(图2)查出了九个末端因素,经过QC小组成员集体讨论分析, 调查验证,对九个末端因素进行确认,见下表(表3):
序号 因素名称 确认方法 确认情况 超前止水后浇带中伸出钢筋在砼 1 过程检查 验收不严 凝固中受到撞击、 砼振捣仅靠振动 调查分析 棒而表面未用平板振动器、 砼养护 3 天左右,对砼抗渗效果有很大影 响 超前止水后浇带顶面与基础底板 2 未设止水施工 缝、排水槽 现场验证 之间未设止水凹槽缝,易引起渗 水; 超前止水后浇带中间未设排水 槽, 对日后积水清理带来一定难度 后浇带是现浇整体式钢筋砼结构 3 负标高呈凹形 现场验证 施工期间设置的变形缝, 放置一段 时间后采用高一级的补偿砼进行 浇筑封闭,故必须是负标高 发现后浇带侧面钢丝网固定不牢、 4 钢丝网固定不 牢、层数少 调查分析 层数少,导致浇底板砼时,砼或砂 浆从侧面流入超前止水带部位, 给 清理带来一定难度 在底板后浇带两侧未砌筑止水埂, 5 后浇带两侧、 顶面未封闭 技术交底不细 不熟悉图集 调查分析 上部未用胶合板封闭, 日后保养用 水、 雨水及上部浇筑砼时坠落砼或 杂物均落入后浇带内 6 7 调查分析 调查分析 调查分析 有 30%的人接受交底不详细 发现图集不熟悉所占比例较小, 可 通过交底来加强 超前止水带砼坍落度大对抗渗有 一定影响,控制坍落度即可 橡胶止水带下料时, 认真熟悉图纸 9 有接头 调查分析 尺寸,下料长度放大 1 米;如使用 接头橡胶止水带, 请厂家专人负责 接头,容易解决 06.9.15 方洪伟 非要因 06.9.15 06.9.15 06.9.15 方洪伟 非要因 方洪伟 非要因 方洪伟 非要因 06.9.18 方洪伟 要因 06.9.18 楼金喜 要因 06.9.18 楼金喜 非要因 06.9.18 楼金喜 要因 06.9.15 楼金喜 要因 时间 负责人 确认 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