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刘慈欣科幻小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刘慈欣文章阅读理解

刘慈欣文章阅读理解

微纪元(节选)刘慈欣先行者知道,他现在是全宇宙中唯一的一个人了。

那事已经发生过了。

其实,在他启程时之稔恶已经知道那事要发生了。

人类发射了一艘恒星际飞船,在周围10 0光年以内寻找带有可移民行星的恒星。

宇航员被称为先行者。

飞船航行了23年时间,由于速度接近光速,地球时间已经去了两万五千年。

飞船继续飞向太阳系深处,先行者没再关注别的行星,径直飞回地球。

啊,我的蓝色水晶球……先行者闭起双眼默祷着,过了很长时间,才强迫自己睁开双眼。

他看到了一个黑白相间的地球。

黑色的是熔化后又凝结的岩石,白色的是蒸发后又冻结的海洋。

飞船进入低轨道,从黑色的大陆和白色的海洋上空缓缓的越过,先行者没有看到任何遗迹,一切都熔化了,文明已成过眼烟云。

这时,飞船收到了从地面发来的一束视频信号,显示在屏幕上。

先行者看到了一个城市的图像:先看到如林的细长的高楼群,镜头降下去,出现了一个广场,广场上一片人海,所有的人都在仰望天空。

镜头最后停在广场正中的平台上,那儿站着一个漂亮姑娘,好像只有十几岁。

她在屏幕上冲着先行者挥手,娇滴滴地喊:喂,我们看到你了!你是先行者?”在旅途的最后几年,先行者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虚拟现实的游戏中度过的,在游戏里,计算机接收玩者的大脑信号,构筑一个三维画面,画面中的人和物还可根据玩者的思想做出有限的互动。

先行者曾在寂寞中构筑过从家庭到王国的无数个虚拟世界,所以现在他一眼就看出这是一幅这样的画面,可能来自大灾难前遗留下来的某种自动装置。

“那么,现在还有人活着吗?”先行者问。

“您这样的人吗?”姑娘天真地反问。

“当然是我这样的真人,不是你这样的虚拟人。

”姑娘两只小手在胸前架着说“您是最后一个这样的人了,如果不克隆的话……呜呜……”姑娘捂着脸哭起来。

先行者的心如沉海底。

“您怎么不问我是谁呢?”姑娘抬头仰望着他,又恢复了那副天真神色,好像转眼就忘了刚才的悲伤。

“我没兴趣。

”姑娘娇滴滴地大喊:“我是地球领袖啊!”先行者不想再玩起这种无聊的游戏了,他起身要走。

2020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名家名作精练:刘慈欣

2020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名家名作精练:刘慈欣

2020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名家名作精练——刘慈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带上她的眼睛(节选)刘慈欣大草原从我面前一直延伸到天边,背后的天山覆盖着暗绿色的森林,几座山顶还有银色的雪冠。

我掏出她的眼睛戴上。

所谓眼睛就是一副传感眼镜,当你戴上它时,你所看到的一切图像连同你的触觉和味觉由超高频信息波发射出去,可以被远方的另一个戴同样传感眼镜的人接收到,于是他就能看到你所看到的一切,就像你带着他的眼睛一样。

我对眼前的景色大发感叹,但从她的眼睛中,我听到了一阵轻轻的抽注声。

“上次离开后,我常梦到这里,现在回到梦里来了!”她细细的声音从她的眼睛中传出来,“我现在就像从很深很深的水底冲出来呼吸到空气,我太怕封闭了。

我从中真的听到她在做深呼吸。

我说:“可你现在并不封闭,同你周围的太空比起来,这草原太小了。

”她沉默了,似乎连呼吸都停止了。

她突然惊叫:“呀,花儿,有花啊!上次我来时没有的!”是的,广阔的草原上到处点缀着星星点点的小花。

“能近些看看那朵花吗?”,我蹲下来看,“呀,真美耶!能闻闻她吗?不,别拔下她!”我只好半趴到地上闻,一缕淡淡的清香。

我们就这样一朵朵地看花,闻花,还给它们起名字,直到我对这套小女孩游戏实在厌烦了。

“我和她们都互相认识了,以后漫长的日子里,我会好多次一遍遍地想她们每一个的样儿,你那儿的世界真好!”来到一条隐没在草丛中的小溪旁,我蹲下来把手伸进溪水,一股清凉流遍全身。

“你那儿很热吧?”我想起了她那窄小的控制舱和隔热系统异常发达的太空服。

“热,热得像……地狱。

呀,天啊,这是什么?草原的风?!”这时我刚把手从水中拿出来,微风吹在湿手上凉丝丝的,“不,别动,这真是天国的风呀!”应她的要求,我又一次次把手在溪水中打湿,再举到风中把天国的感觉传给她。

沉默地走了一段,她又轻轻地说:“你那儿的世界真好。

”我说:“我不知道,灰色的生活把我这方面的感觉都磨钝了。

”“怎么会呢?!这世界能给人多少感觉啊!看!当那片云遮住太阳又飘开时,草原上光和影的变幻是多么气势磅薄啊!看看这些,您真的感受不到什么吗?”日落前,我走到了草原中一间孤伶伶的小旅店,她又提议我们立刻去看日落。

刘慈欣《命运》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慈欣《命运》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慈欣《命运》阅读练习及答案(二)阅读《命运》,完成18-20题。

(共9分)命运刘慈欣我们就是在距地球180万公里处发现那颗小行星得。

它得直径约有10公里,呈不规则得椭圆形。

它缓缓地转动着,表面得许多小切面反射着阳光,像就是一眨一眨得眼睛。

飞船上得计算机显示,它得轨道与地球相交,再过18天,这块太空巨石就要降落在墨西哥湾附近了!地球得监视系统应该在一年前就注意到它了,但我们没有听到过任何这方面得消息。

我们同地球联系,在应有得5秒钟延时后,耳机中仍就是一片寂静。

我们又试了多次,没有收到任何回答,仿佛整个人类世界都休克了,而就在10分钟前我们还与地球通过话。

这件事比小行星得出现更令我们震惊。

20天前,我与爱玛租了这艘小飞船在太空中旅行。

这就是一艘老式得传统动力飞船,在太空旅行中,这个蜗牛一般慢得老古董显得很浪漫,很有情调。

我们游览了同步轨道上得太空城,又到月球上旅行,接着从月球又向外飞了一百多万公里,整个行程如田园牧歌般浪漫而顺利。

但就在我们即将返回时,一切突然变得如此诡异。

但那颗小行星就在我们前方50公里处,凸现在太空漆黑得背景上,像放在黑天鹅绒上得展品那样现实,我确信自己不就是在噩梦中。

“我们得做些什么!”我说。

同以前一样,一旦我做出行动得决定,爱玛总能想出行动得细节:“我们可以把飞船上得一台发动机向它发射出去,这样可以把它炸离轨道。

”计算机得模拟表明这就是可行得,但必须在24分钟内完成,如果小行星再向前运行一段时间得话就晚了。

我们没有再犹豫,驾驶飞船与小行星拉开100公里得安全距离,然后向计算机发出指令。

飞船尾部得一台发动机与船体脱离,我们透过舷窗,瞧着那个小小得圆柱体尾部喷出一道淡蓝色火焰向小行星方向飞去,火焰很快变成了一个闪耀得小星星,我们屏住呼吸瞧着它撞到那块太空中漂浮得巨石上。

一道强光闪过后,从小行星上出现了一个火球,飞快膨胀,仿佛就是前方太空中突然出现了一个向我们猛扑过来得太阳。

就在这火球似乎要把我们得飞船吞没之际,它停止了膨胀,急剧缩小并消失了。

实用类文本科幻小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实用类文本科幻小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先行者知道,他现在是全宇宙中唯一的一个人了。

他是在飞船越过冥王星时知道的,从这里看去,太阳是一个暗淡的星星……”6月7日上午,2018四川高考语文考试结束,阅读题中有一部分材料节选自刘慈欣的小说《微纪元》。

对于自己的科幻小说进入高考试卷,凭借《三体》获得世界科幻最高奖“雨果奖”的刘慈欣首先感到很意外,“听到这个消息,我还是挺吃惊的。

我没想到,科幻小说竟然能进入高考试卷阅读题。

毕竟,科幻文学在我国尚属于冷门,处于边缘文学地带。

当然我很高兴,科幻小说能进入高考试卷的材料阅读分析题,对引发更多人关注科幻小说,对科幻文学的发展无疑是有益的”。

刘慈欣耐心给记者分析,“细想也不是很意外。

因为当下我们的社会发展变化迅速,科技日新月异,未来感十足。

这也必然会在很多方面表现出来。

比如之前科幻小说已经进入了高中教材,现在又有科幻小说进入了高考语文试题,这都是一些生动的体现”。

(摘编自中国数字科技馆百家号2018年6月8日消息)材料二:(表格中的百分数是参与调查的人数百分比。

表格来源于2012年2月《“后三体时代”科幻小说何去何从——科幻小说读者认知度调查》)材料三:2011年11月,由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主办的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评选在成都揭晓,刘慈欣的《三体》获最佳长篇小说金奖。

调查显示,有29.4%的读者是因为《三体》获奖,才认识了该书作者刘慈欣。

科幻小说奖项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科幻作品的一种宣传和推广,曾获得中国科幻最高奖“银河奖”的《天意》,便卖出了15万册。

在阅读情况方面,读者获取科幻读物的途径最多的是下载电子书阅读,比例占到样本总量的39%,而从网上书店和实体书店购买的读者比例分别为21%和20%。

这一数据从侧面反映出,目前科幻小说的出版前景不够理想,很少有出版社会出版科幻小说,出版科幻小说的出版社主要是重庆出版社和四川科技出版社。

关于科幻小说的信息了解渠道,科幻杂志是一个良好的宣传平台,由于科幻作品能单独出版的屈指可数,出版后印量偏低,因此杂志成为首选的科幻新作发表平台,包括《科幻世界》《科幻大王》《九州幻想》等杂志颇受读者欢迎。

实用类文本刘慈欣科幻小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实用类文本刘慈欣科幻小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实用类文本刘慈欣科幻小说阅读练习及答案-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流浪地球》的票房奇迹,加上此前《三体》的热销,刘慈欣的作品影响巨大,但社会各界的评价却颇有两极分化之势。

刘慈欣的大多数作品都没有精巧的剧情或百转千回的人物感情,更多是直接甩出一个个宏大震撼的设定,靠设定本身为读者带来审美快感。

在他笔下,主人公与他人的情感联结不过是宇宙规律中很小的部分,和人类命运、宇宙洪荒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刘慈欣自称是“一个疯狂的技术主义者”,他坦承自己“喜欢文学因素较少、科幻因素较多的科幻作品,一直认为,透视现实和剖析人性不是科幻小说的任务,更不是它的优势”,甚至有过“把科幻从文学剥离出来”的激进想法。

在写作的过程中,刘慈欣却逐渐意识到需要保持“科学性与文学性的平衡、思想性与可读性的平衡、作为文学的科幻与作为商品的科幻的平衡”,他后来的作品“正是这些平衡的结果”,这“或多或少地背叛了自己的科幻理念”。

刘慈欣对文笔也并不是没有自觉。

他评价阿西莫夫的文笔,“平直、单色调、刚硬、呆板……几乎所有这类文学上的负面词都可以用来形容他的文笔”,却又话锋一转,表示“这种笔调无论如何是不适合文学的,但却很适合科幻,也使他的小说风靡世界”。

刘慈欣对于他敬仰的阿西莫夫的描述,显然也适用于他自己的文风。

(摘编自冰村《刘慈欣:黄金年代的守望者》)材料二:为什么有人认为科幻小说欠缺文学性科幻小说描绘幻想世界,我们当然能够发现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某些相似性,但是在细节设置和整体结构方面,幻想世界是超出我们现在的社会结构和人的行为心理的。

一般的小说在进行情节描绘的时候,存在一种天然的便利性,作者不用浪费笔墨在整个世界的构想上,细节的描绘和推陈出新就成了这些小说的长处。

作家也不必为新的人际关系、社会行为、世界结构负责,只需直接去描绘既有世界下细微的情感波澜和社会反应即可。

刘慈欣微型小说阅读训练(两篇)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刘慈欣微型小说阅读训练(两篇)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刘慈欣微型小说阅读训练(两篇)人教版高三总复习刘慈欣科幻小说阅读训练(两篇)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乡村教师(节选)刘慈欣他知道,这最后一课要提前讲了。

他忍住几乎使他晕厥过去的剧痛,艰难地移近床边的窗口,看着远处的村庄。

从自己的老师为救自己被狼咬死的那一刻起,他这一生就属于黄土高原上这个偏远的小山村了。

窗外的田垅上,娃们在为他烧香和烧纸了。

半年前,他拿起扁担和想从校舍取椽子去修村头老君庙的几个人拼命,被人打断了两根胁骨。

送到镇医院,竟又发现他患了食道癌,但他没有去管,实在没钱管。

从镇医院出来,他把身上所有的钱都买了书。

在距地球五万光年的银河系的中心,一场延续了两万年的星际战争已接近尾声。

碳基联邦舰队将完成碳硅战争中最后一项使命:摧毁大部分恒星,建立一条五百光年宽的隔离带,免除硅基帝国对银河系中心区域的碳基文明的任何威胁。

隔离带中只有形成3C级以上文明的恒星系才会被保护。

夜深了,烛光中,娃们围在老师的病床前。

他把剩下的12片止疼药一把吞了下去,他知道以后再也用不着了。

他挣扎着想在黑板上写字,但头突然偏向一边,一个娃赶紧把盆接到他嘴边,他吐出了一口黑红的血,然后虚弱地靠在枕头上喘息着。

娃们中有了低低的抽泣声。

他让他们记住牛顿第一定律,记住牛顿第三定律,最后才让他们去记最难懂的牛顿第二定律。

孩子们哭着记住了,他们知道记不下来,老师是不会放心的。

“发射奇点炸弹!”一团团似乎吞没整个宇宙的强光又闪起,然后慢慢消失……隔离带在快速推进。

直到他们遇到太阳系的三号行星。

3号行星检测,检测30个随机点。

这所山村小学,正好位于检测波束圆形覆盖区的圆心上。

“1号随机点检测。

”结果……绿色结果,绿色生命信号!“开始3C级文明测试。

1号测试未通过,2号测试未通过……10号测试未通过,“发射奇点炸弹!”最高执政官突然想起什么:“继续测试。

”11号测试题未通过!12号测试题未通过!“3C文明测试试题13号:当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它的运行状态如何?”数字宇宙广漠的蓝色空间中突然响起了孩子们清脆的声音:“当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它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不变。

实用类文本刘慈欣科幻小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实用类文本刘慈欣科幻小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流浪地球》的票房奇迹,加上此前《三体》的热销,刘慈欣的作品影响巨大,但社会各界的评价却颇有两极分化之势。

刘慈欣的大多数作品都没有精巧的剧情或百转千回的人物感情,更多是直接甩出一个个宏大震撼的设定,靠设定本身为读者带来审美快感。

在他笔下,主人公与他人的情感联结不过是宇宙规律中很小的部分,和人类命运、宇宙洪荒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刘慈欣自称是“一个疯狂的技术主义者”,他坦承自己“喜欢文学因素较少、科幻因素较多的科幻作品,一直认为,透视现实和剖析人性不是科幻小说的任务,更不是它的优势”,甚至有过“把科幻从文学剥离出来”的激进想法。

在写作的过程中,刘慈欣却逐渐意识到需要保持“科学性与文学性的平衡、思想性与可读性的平衡、作为文学的科幻与作为商品的科幻的平衡”,他后来的作品“正是这些平衡的结果”,这“或多或少地背叛了自己的科幻理念”。

刘慈欣对文笔也并不是没有自觉。

他评价阿西莫夫的文笔,“平直、单色调、刚硬、呆板……几乎所有这类文学上的负面词都可以用来形容他的文笔”,却又话锋一转,表示“这种笔调无论如何是不适合文学的,但却很适合科幻,也使他的小说风靡世界”。

刘慈欣对于他敬仰的阿西莫夫的描述,显然也适用于他自己的文风。

(摘编自冰村《刘慈欣:黄金年代的守望者》)材料二:为什么有人认为科幻小说欠缺文学性科幻小说描绘幻想世界,我们当然能够发现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某些相似性,但是在细节设置和整体结构方面,幻想世界是超出我们现在的社会结构和人的行为心理的。

一般的小说在进行情节描绘的时候,存在一种天然的便利性,作者不用浪费笔墨在整个世界的构想上,细节的描绘和推陈出新就成了这些小说的长处。

作家也不必为新的人际关系、社会行为、世界结构负责,只需直接去描绘既有世界下细微的情感波澜和社会反应即可。

相比而言,每一部科幻小说都是在创造一个新世界,每个细节都牵涉新世界的结构,要为人物的行动设计好相应情境,因此他们必须不断插入结构因素的解释。

《命运》阅读练习及答案

《命运》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慈欣《命运》阅读练习及答案(二)阅读《命运》,完成18-20题。

(共9分)命运刘慈欣我们是在距地球180万公里处发现那颗小行星的。

它的直径约有10公里,呈不规则的椭圆形。

它缓缓地转动着,表面的许多小切面反射着阳光,像是一眨一眨的眼睛。

飞船上的计算机显示,它的轨道与地球相交,再过18天,这块太空巨石就要降落在墨西哥湾附近了!地球的监视系统应该在一年前就注意到它了,但我们没有听到过任何这方面的消息。

我们同地球联系,在应有的5秒钟延时后,耳机中仍是一片寂静。

我们又试了多次,没有收到任何回答,仿佛整个人类世界都休克了,而就在10分钟前我们还与地球通过话。

这件事比小行星的出现更令我们震惊。

20天前,我和爱玛租了这艘小飞船在太空中旅行。

这是一艘老式的传统动力飞船,在太空旅行中,这个蜗牛一般慢的老古董显得很浪漫,很有情调。

我们游览了同步轨道上的太空城,又到月球上旅行,接着从月球又向外飞了一百多万公里,整个行程如田园牧歌般浪漫而顺利。

但就在我们即将返回时,一切突然变得如此诡异。

但那颗小行星就在我们前方50公里处,凸现在太空漆黑的背景上,像放在黑天鹅绒上的展品那样现实,我确信自己不是在噩梦中。

“我们得做些什么!”我说。

同以前一样,一旦我做出行动的决定,爱玛总能想出行动的细节:“我们可以把飞船上的一台发动机向它发射出去,这样可以把它炸离轨道。

”计算机的模拟表明这是可行的,但必须在24分钟内完成,如果小行星再向前运行一段时间的话就晚了。

我们没有再犹豫,驾驶飞船与小行星拉开100公里的安全距离,然后向计算机发出指令。

飞船尾部的一台发动机与船体脱离,我们透过舷窗,看着那个小小的圆柱体尾部喷出一道淡蓝色火焰向小行星方向飞去,火焰很快变成了一个闪耀的小星星,我们屏住呼吸看着它撞到那块太空中漂浮的巨石上。

一道强光闪过后,从小行星上出现了一个火球,飞快膨胀,仿佛是前方太空中突然出现了一个向我们猛扑过来的太阳。

就在这火球似乎要把我们的飞船吞没之际,它停止了膨胀,急剧缩小并消失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流浪地球》的票房奇迹,加上此前《三体》的热销,刘慈欣的作品影响巨大,但社会各界的评价却颇有两极分化之势。

刘慈欣的大多数作品都没有精巧的剧情或百转千回的人物感情,更多就是直接甩出一个个宏大震撼的设定,靠设定本身为读者带来审美快感。

在她笔下,主人公与她人的情感联结不过就是宇宙规律中很小的部分,与人类命运、宇宙洪荒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刘慈欣自称就是“一个疯狂的技术主义者”,她坦承自己“喜欢文学因素较少、科幻因素较多的科幻作品,一直认为,透视现实与剖析人性不就是科幻小说的任务,更不就是它的优势”,甚至有过“把科幻从文学剥离出来”的激进想法。

在写作的过程中,刘慈欣却逐渐意识到需要保持“科学性与文学性的平衡、思想性与可读性的平衡、作为文学的科幻与作为商品的科幻的平衡”,她后来的作品“正就是这些平衡的结果”,这“或多或少地背叛了自己的科幻理念”。

刘慈欣对文笔也并不就是没有自觉。

她评价阿西莫夫的文笔,“平直、单色调、刚硬、呆板……几乎所有这类文学上的负面词都可以用来形容她的文笔”,却又话锋一转,表示“这种笔调无论如何就是不适合文学的,但却很适合科幻,也使她的小说风靡世界”。

刘慈欣对于她敬仰的阿西莫夫的描述,显然也适用于她自己的文风。

(摘编自冰村《刘慈欣:黄金年代的守望者》)
材料二:
为什么有人认为科幻小说欠缺文学性?
科幻小说描绘幻想世界,我们当然能够发现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某些相似性,但就是在细节设置与整体结构方面,幻想世界就是超出我们现在的社会结构与人的行为心理的。

一般的小说在进行情节描绘的时候,存在一种天然的便利性,作者不用浪费笔墨在整个世界的构想上,细节的描绘与推陈出新就成了这些小说的长处。

作家也不必为新的人际关系、社会行为、世界结构负责,只需直接去描绘既有世界下细微的情感波澜与社会反应即可。

相比而言,每一部科幻小说都就是在创造一个新世界,每个细节都牵涉新世界的结构,要为人物的行动设计好相应情境,因此她们必须不断插入结构因素的解释。

作家一旦将笔墨只集中在这些大的框架上,作品整体的文风就不免显得疏阔。

读者依据传统的阅读体验去衡量,往往就会觉得科幻小说过于粗陋,即便就是《三体》,在人物设置与情感描写上也显得新异有余,细致不足。

从题材来说,科幻小说关注探索与发现,在某种程度上,这对细致的形式也产生排斥,从客观上导致了科幻小说文学性的欠缺。

探索的乐趣在于惊奇,要达到惊奇,必须在情节设计上出乎意料。

遥远星系、微观世界、新奇未来、不断穿越……在这些或恢宏或奇诡的题材的映衬下,科幻小说对形式的探索并不用力,因为形式探索无法与新奇世界的探索形成同等的阅读快感。

可见,科幻小说的特性导致了它的努力方向不会就是传统的文学性,而集中于新世界的探索以及新世界人性结构的深度开掘,其实这些方面自有其文学魅力。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够反过来瞧待科幻小说呢?文学理论家卡勒提出,文学性其实就像杂草。

没有任何一种草天生就就是杂草,杂草就是根据人们的目的来划分的。

如果希望庭院里种的就是鲜花,那么任意生长起来的糜类植物就就是杂草;如果希望种植野菜,那么偶尔生长的鲜花就就是杂草。

文学史中的文学性已经形成惯性,
但就是这并不表明所有的文学性都就是如此。

如果缺乏变革意识,那么我们就陷入将文学性纯粹化、永恒化的误区,而这种态度忽视了文学性形成的机制。

文学性重要不?重要。

一种文学范式稳定之后,各种文学规则才得以确立。

但当新的文学样式崛起,挑战既有文学范式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原有的文学性不足以涵盖新的文学样式,这时文学性本身也要改造。

在科幻作品面前,假如不顾时代的要求,把文学性固化,那么科幻小说会沿着自己的方向掘进,而将基于文学史树立起来的文学性抛在脑后。

(摘编自王峰《科幻小说何须在意“文学性”?》)
材料三:
科幻小说就是姓“科”还就是姓“文”,一直有争论。

就如武侠小说就是武侠题材的小说,不等于武术与侠行;侦探小说就是侦探题材的小说,不等于刑侦侦破;科幻小说就是科学幻想题材的小说,不等于科学技术。

科幻小说当然姓“文”,就是将科学想象寄予文学思维的一种文学文类。

以刘慈欣、王晋康与韩松这“三剑客”的作品为代表的当代中国科幻小说的文学思维有了明显变化:一就是因果关系的时间叙事结构已被打破,现实与虚拟交织的时空组织造就了结构的精美;二就是类型小说的通俗化与现代主义的意念化成为小说情节模式的重要形态。

《三体》的第一部《地球往事》基本上还就是时间叙事;第二部《黑暗森林》时间叙事渐渐弱化,空间叙事上升为叙事主体;到了第三部《死神永生》中,地球文明与三体文明结合在一起,小说叙事由空间对抗变成融合循环,形成一个精美的轮回式的叙事结构。

类型小说的情节模式在刘慈欣与王晋康的小说中相当明显,而韩松的叙事有着鲜明的现代主义的变异风格。

(摘编自汤哲声《论中国当代科幻小说的思维与边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就是(3分)(D)
A、科幻小说注重对幻想世界的描绘,要集中于创造新的世界框架,无暇对具体情节与人物情感做细致描绘。

B、科幻小说关注探索与发现,更瞧重题材的新奇,而不就是形式的讲究,所以在文体形式的探索上较为随意。

C、材料二可以从学理上解释材料一中的现象,并指出被传统的文学所排斥的刻板的文风恰就是科幻文学需要的。

D、材料三认为当下中国科幻小说的“文学思维”有变化,这里“文学思维”的含义不同于材料二论及的科幻小说的“文学性”。

2、根据材料一与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就是(3分)(C)
A、刘慈欣瞧重科学设定的宏大与新奇,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她对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也有借鉴与吸收。

B、《三体》被一些读者评价为“细致不足”,就是因为这些读者还就是以阅读传统的文学作品形成的审美习惯来瞧待它。

C、科幻作品激发的阅读快感通常就是一种令人倍感惊奇的体验,也就是比传统的文学的细腻表达更有力的一种体验。

D、“文学性”这个概念应该与时俱进,避免固化,保持边界的开放,以更公允地评价科幻文学等文学样式。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就是(3分)(B)
A、“科幻小说定义的困难性主要在于科幻小说就是一种跨门类的、延展广阔的文学。


B、“科幻文学的最大优势就就是其丰富的故事资源,这种资源由科技的进步源源不断地提供着。


C、“只要不违反基本的科学原理,作家完全有权利在作品中加进自己的天才意测。


D、“现代科幻文学对科学最新进展的表现很有限,大量故事的核心仍基于古典科学。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4分)
答:①以设问开篇,引发关注;②采用辩驳的论证结构,先立再驳;③论证中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例证法、引证法、对比法等。

评分参考:
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2分,答出三点给4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她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5、用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来评价科幻小说就是否合理?请结合材料谈谈您的瞧法。

(6分)
5、 (6分)
观点一:不合理。

①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就是基于文学史建构起来的,已经形成种相对封闭的审
美惯性,不适用于评价科幻小说这种文类;②科幻小说依托科技发展,长于构建幻
想的新世界,给读者提供一种惊奇的审美体验,这就是一种新的“文学性”、
评分参考:
每答出一点给3分。

意思答对即可。

观点二:有一定的合理性。

①科幻小说毕竟还就是一种文学体裁,就是将科学想象寄予文学思维的一种文类:
②科幻小说可以借鉴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在细节描写、叙事形式探索与情节模式
等方面取长补短。

评分参考:
每答出一点给 3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她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