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张俊芳哲学冲刺讲义分析题10道大题

合集下载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模拟试题及解析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模拟试题及解析
12345678910...下一页
1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在于它
A.以世界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B.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
C.提供了普遍适用的客观真理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答案:(B)
12.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立了
A.剩余价值论B.阶级斗争理论
C.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D.科学的实践观
答案:(D)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答案:(D)
7.我国古代哲人提出“土与金、木、火、水杂,以成百物”,“和实生物”,
这是
A.多元论观点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C.主张矛盾调和的形而上学观点D.朴素唯物论观点
答案:(D)
8.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区别是
A.对物质和意识关系的两种不同回答
B.对精神决定世界的两种不同理解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庸俗唯物主义
C.近代唯物主义D.宗教哲学
答案:(A)
2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的关键

A.发现了阶级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B.肯定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C.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D.把实践理解为对象性活动答案:(D)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是
C.对世界是否可知的两种不同的认识
D.对世界怎样存在的两种不同观点
答案:(B)
9.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是
A.唯心主义B.经Biblioteka 主义C.不可知论D.二元论
答案:(C)
10.中国哲学家朱熹主张的“理在事先”是
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调和折衷主义观点D.古代实证主义观点

马哲必杀技—张俊芳说的哲学需要背的内容(主观题)

马哲必杀技—张俊芳说的哲学需要背的内容(主观题)

一、意识的本质(唯物论)⑴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⑵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①意识是对客观存在近似的反映;②意识是对客观存在能动的反映;③无论正确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都能从客观存在中找到原形;④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⑤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其形式是主观的;⑥意识体现了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⑦“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了的物质的东西而已”(列宁)二、永恒发展的含义(辩证法)⑴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是过程的集合体,是前进性的运动;⑵发展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根本法则。

三、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内容和意义(辩证法)⑴世界上没有永恒存在的事物;⑵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⑶所谓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⑷一切事物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⑸因此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而不是具体事物的集合体。

四、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辩证法)⑴两点论就是要同时看到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辨证关系,不能只看一方面而忽视另一面。

⑵重点论就是在看到两个方面的同时,必须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⑶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坚持两点论中的重点论,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前提;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统一的。

五、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辨证关系(辩证法)⑴可能性和现实性是相互对立的:①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②现实性是指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③可能性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现实性是已实现了的可能性。

⑵可能性和现实性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六、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辨证关系(辩证法)⑴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事物产生、发展、灭亡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

⑵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有区别的:①必然性是指在事物发展中一定如此的趋势;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并非必定发生的、不确定的趋势;②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由非根本矛盾决定的;③必然性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它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偶然性则对事物的发展起影响作用,它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

2010张俊芳哲学冲刺讲义分析题10道大题

2010张俊芳哲学冲刺讲义分析题10道大题
4.“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请回答:
??(1)上述论断体现了唯物史观的什么原理?阐述这一原理的基本内容。
??(2)运用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原理分析说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
【答案要点】:(1)上述论断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决定力量的原理。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是主导的方面,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整个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决定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所以,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7、一下是关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的一组材料:??【之,君为轻”。
? ?? ?? ?? ?? ?? ?? ?? ?——摘自《孟子·尽心下》
荀况认为:“传曰:‘君着,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 ?? ?? ?? ?? ?? ?? ?? ?? ?? ?? ?? ?? ?? ?? ?? ? ——摘自《荀子·王制》
? ? 根据材料请回答:
(1)上述材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什么原理?阐述这一原理的基本内容。
? ? (2)运用矛盾同一性原理分析说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答案要点】:(1)上述材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矛盾同一性原理。同一性,即“统一”、“一致”,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是事物的稳定、和谐状态。矛盾同一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条件和场所,使矛盾的各方在这一统一体中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壮大和发展自己,并且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矛盾同一性的本质要求是和谐、稳定、有序。??

张俊芳春季基础班讲义(2010年学生用)

张俊芳春季基础班讲义(2010年学生用)

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典型考点精解张俊芳编讲2009年3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一、典型考点精述1、哲学的科学内涵。

(1)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2) 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3) 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4) 哲学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历史形态。

(1) 唯物主义经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三种形态。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把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原初的物质”作为世界的本原,如水、火、气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具有非科学性、直观性、猜测性的局限性。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把基本粒子的构成、物质结构、物质结构的某种属性即原子作为世界的本原。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解释物质本原问题上具有了科学性和抽象性的特点。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是: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历史观是唯心的)。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

(2)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看成是世界的本原;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当成是世界的本原。

二者的区别在于对“精神”的不同规定,但它们的实质都是一样的,都是把精神作为世界的本原。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在哲学中的伟大变革。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在19世纪40年代,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历史和科学发展的必然产物。

①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三大发现即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依据与前提。

②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哲学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表现在:①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结束了社会历史领域中唯心史观的统治地位。

哲学试题及答案中专期末

哲学试题及答案中专期末

哲学试题及答案中专期末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 真理和价值的关系问题答案:A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 德国古典哲学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D. 所有选项答案:A3. 辩证法的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这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 根本原因B. 根本动力C. 根本途径D. 根本方向答案:B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实践具有()。

A. 客观性B. 社会历史性C. 直接现实性D. 创造性答案:C5. 以下不属于唯物主义基本形态的是()。

A.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 辩证唯物主义D. 历史唯物主义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

A.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B. 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C. 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D. 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答案:ABC2. 以下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的有()。

A. 反映论B. 实践论C. 辩证法D. 可知论答案:ABCD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基本矛盾包括()。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B.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C. 人与自然的矛盾D. 人与社会的矛盾答案:AB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把变革旧世界作为自己的任务和目的,它不满足于对世界进行解释,而是要指导人们去改造世界;二是它实现了哲学与无产阶级的结合,成为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 简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答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它揭示了自然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规律;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观,它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哲学的基本问题专题复习试题及答案和解析

哲学的基本问题专题复习试题及答案和解析

哲学的基本问题专题复习试题及答案和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专题复习试题1.2009的时候,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曾携其作品《易经的奥秘》登陆央视《百家讲坛》。

该作品中,《易经》的成书、阴阳的由来、八卦的成图以及卦的解读等都突出表现了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原即两者谁为第一性,谁先谁后的问题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C.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D.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问题【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原即两者谁为第一性,谁先谁后的问题,这是哲学基本问题的最重要方面;另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所以A\B均不全面,不选;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不等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D排除。

本题选C。

2.某位学者问一位农民工:“你是做什么的?追求什么?”农民工答道:“打工,追求富裕。

你追求什么?”学者回答:“我追求精神的满足,是唯心主义者;你追求物质的满足,是唯物主义者。

”学者的观点A.是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分歧的正确理解B.是一种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C.把追求满足或者物质满足作为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D.把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作为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解析】学者的观点是错误的,他把追求精神满足或物质满足作为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

C当选。

3.考试来临时,会有少总会考生在QQ空间分离下图,还有一部分考生和家长会选择另一种心理解压方式——到寺庙烧香许愿,他们认为这样会保证考试顺利通过。

他们的观点属于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主观唯心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解析】依据对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原的回答,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

其中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是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客观唯心主义是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领航张俊芳 怎样备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领航张俊芳 怎样备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领航张俊芳:怎样备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性质、特点、主要内容及逻辑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整个政治理论课体系中,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并列,同属二级学科。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由七章构成: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第三章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第四章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第五章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考研必看

考研必看

2012【何凯文】文du考研英语基础长难句视频:
/source/43100/
2012【王一珉】考研政治基础课程(视频+下载含讲义):
/source/42856/
2012【李永乐】考研数学复习全书及习题全解《数一+数三》【电子书】:
/source/42719/
2012版考研英语【宫东风】序列之一:《词汇速记标准全书》PDF电子书下载:
/source/42231/
2012版考研英语【宫东风】序列之二:《写作核心词汇》PDF电子书下载:
/source/42270/
/source/35717/
2011年【王江涛】新东方考研英语作文必背20篇范文:
/source/35648/
2011【新东方】考研英语强化班完型视频汇总:
/source/31440/
2012【任汝芬】xdf考研政治哲学基础班swf版【讲义+视频】:
/source/45197/
2012【屠浩民】新东方考研英语【初级+高级】语法讲义下载 :
/source/45211/
2012年【考研政治】真题题源(2年详解7年透析)PDF电子书下载:
/source/41254/
2012【范猛】xdf考研英语阅读:
/source/43407/
2001-2011【考研政治真题】内含详细答案:
/source/43406/
/source/43243/
2012【王江涛】xdf考研英语写作视频下载:
/source/43233/
2012新东方【屠皓民】考研英语四小时精品语法课程:
/source/4339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俊芳哲学冲刺讲义分析题10道大题二、模拟试题练习——分析题1、“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理想社会,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理想社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心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 ? 根据材料请回答:(1)上述材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什么原理?阐述这一原理的基本内容。

? ? (2)运用矛盾同一性原理分析说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答案要点】:(1)上述材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矛盾同一性原理。

同一性,即“统一”、“一致”,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是事物的稳定、和谐状态。

矛盾同一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条件和场所,使矛盾的各方在这一统一体中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壮大和发展自己,并且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

矛盾同一性的本质要求是和谐、稳定、有序。

??(2)矛盾同一性所要求的统一体的稳定状态,是事物也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各种不和谐现象越来越突出。

所有这些不仅影响着小康社会的建设,还有悖于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社会主义的性质。

因此必须构建和谐社会,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心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必须保持社会的平安、稳定、和谐、有序。

只有社会稳定、和谐、有序,才能发展经济,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的民主和富裕,才能保证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2、运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理,分析说明坚持实践标准对于我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

【一类题??重中之重】【答案要点】:(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单从主观方面或客观方面都无法判明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

实践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是联结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实践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决定了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坚持实践标准,对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a、只有坚持实践标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坚持解放思想,才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b、只有坚持实践标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坚持解放思想,才能破除那些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观念、体制和做法。

c、只有坚持实践标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坚持解放思想,才能用历史眼光和世界眼光看待中国和世界。

d、只有坚持实践标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坚持解放思想,才能勇于做解放思想的先行者。

3、阅读材料:【一类题】材料1?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给整个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的痛苦和灾难。

面对这场灾难,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让我们看到了团结的力量。

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迅速采取有力的救援行动,总书记、总理亲临一线指挥,让我们感受到了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在救灾过程中,解放军、武警官兵以及广大医务工作者、两院院士舍身忘我,拼命抢救的动人场景,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同胞深情。

? ?? ?? ?? ? ——摘自《光明日报》2008年5月27日“多难兴邦彰显民族希望”材料2大地震撕裂了大地的胸膛,毁灭了美好的家园,但也激起了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决心、爱心和信心……全国上下,男女老少,都被一种义无反顾、顽强拼搏的精神感染着、鼓励着。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各地政府部门以及各种救灾团体,每天收到的爱心表达和提供救助的请求难以胜数。

有些热情的人们,更是自备物资,亲往灾区,直接参与救灾行动。

他们的亲历亲为,是爱的奉献,鲜明地体现了血浓于水的同胞之情。

? ?? ?? ?? ?? ?? ?——摘自《光明日报》2008年5月25日“处处都能献爱心做贡献”材料3在大地震的威力面前,脆弱的只是砖瓦,而精神之树却从未折腰。

无私无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正是凭着顽强的精神,受灾者才能在生命极限之后创下人间奇迹,救援者才能在极端恶劣条件下带来希望的重生,不放弃,不抛弃……只要精神家园在,那些废墟之上迟早都会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

? ?? ?? ?? ?? ?? ???——摘自《光明日报》2008年5月21日“众志成城顽强拼搏”请回答:(1)依据材料1,用矛盾学说分析说明在抗震救灾中所表现出来的大爱精神。

(2)依据材料2,用人的价值学说分析说明在抗震救灾中所表现出来的奉献精神。

(3)依据材料3,用意识能动性原理分析说明在抗震救灾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

【答案要点】:(1)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的普遍本质,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客观世界就在矛盾中存在和发展,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也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不断并进。

矛盾就包含着危难险阻。

在汶川大地震中,我们中华民族经历了灾难的严峻考验。

这些灾难、考验,会给民族带来伤痛,甚至留下伤疤,然而在这场灾难中所体现出来的大爱精神,让我们的民族充满了前进的动力。

? ?(2)唯物史观认为,人的价值在社会关系中存在,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对社会的奉献,人的自我价值是指社会对个人是尊重和满足。

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大小,主要看他对社会、对他人的奉献。

在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中所体现出来的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是整个中华民族价值观念的充分展现。

因为,爱给人信心,给人希望;爱给人勇气,给人力量;爱使人团结,使人坚强;爱给人智慧,使人高尚;爱就是奉献,爱就是人的价值的体现。

??(3)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的前提下,必须承认意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即人的意识能动的认识世界和能动的改造世界的能力。

在汶川大地震的大难面前,正是凭着顽强的主观能动精神,受灾者才能在生命极限之后创下人间奇迹;正是凭着顽强的主观能动精神,救援者才能在极端恶劣条件之下带来希望的重生;正是凭着顽强的主观能动精神,才能不放弃,不抛弃。

相信,也正是凭着顽强的主观能动精神,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灾区人民能够早日重建家园。

4.“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请回答:??(1)上述论断体现了唯物史观的什么原理?阐述这一原理的基本内容。

??(2)运用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原理分析说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

【答案要点】:(1)上述论断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决定力量的原理。

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在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是主导的方面,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整个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决定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所以,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2)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和源泉,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无产阶级政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这就要求我们:a、把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判断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的根不标准,作为判断我们工作是非得失的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作为判断社会制度是否优越和进步的根本标准。

b、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生产力标准是是实践标准在社会历史领域的集中体现。

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生产力标准的进一步扩展和深化。

坚持生产力标准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前提。

坚持生产力标准对于我们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促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5、阅读材料【一类题】材料1600多年前,明朝一位名叫万户的官员两手各持一只大风筝,椅背上绑着49枚自制“火箭”,点燃后冲天而起,不久“飞鸟”翻滚在山脚下……万户虽然被摔得粉身碎骨,但他却成就了开天辟地的壮举——人类文明史上的第一次“飞天”尝试。

材料2人类“航天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曾说过:“人类不会永远留在地球这个摇篮里。

”材料3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奔月梦想终于实现,2007年10月24日下午6时,中国首个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奔向月球。

请回答:(1)材料1、材料2材料3共同说明了哪些哲学道理?(2)依据三个材料说明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3)如何正确处理科学技术与价值的矛盾?【答案要点】:(1)材料1、材料2材料3共同说明了:a、人类有能力认识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

b、人类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人类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

C、客观存在着的“自在自然”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日益转化为“人化自然。

d、人类在遵循自然归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超越自我,实现进入太空的梦想。

(2)a、科学技术是历史上对社会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进步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

b、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和现实的生产力,为人类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

C、在当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着社会生产者的方方面面,并通过解放人们的思想、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等表现出来,否定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是违背历史发展规律的。

(3)在发展先进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坚持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要正确处理科技与价值的矛盾,把科学的发展与人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发展统一起来,只有在科学、社会、人的相互作用的系统中,才能全面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

【二类题】6、“改革开放潮流滚滚向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鼓舞人心。

历史机遇是一副光荣的重担,严峻挑战是一种强大的动力,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作出的重大历史性决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青年学生一定要充分认识自己的历史责任,自觉肩负起自己的崇高使命,作出正确的选择,就可大有作为。

”? ?试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评述上述论断。

【答案要点】:(1)人是历史的主体,人类历史的人的实践活动的结果,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行动的规律,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人既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客观规律性与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

在认识并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人的自觉能动性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并在实践中取得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