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源学-3
植物资源学第3章植物资源保护与管理赏析

渐危种(V):若致濒因素继续存在,可能沦为濒危种的 类群。包括种群数量继续下降的种类,基本安全不能 得以保证的种类,分布范围处于严重恶劣因素威胁之 下的类群。
稀有种(R):总数很少,不属于濒危种、渐危种的类群。 包括分布于有限地区或生境,或稀疏地分布在广阔的 范围。
未定种:
植物资源学第3章植物资源保护与管理赏 析
这些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使我国70%的陆地生态系统 种类、80%的野生动物和60%的高等植物,特别是国 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绝大多数都在自 然保护区内得到较好的保护。
这些自然保护区还起到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 固沙、稳定地区小气候等重要作用。
植物资源学第3章植物资源保护与管理赏 析
第五章 植物资源的合 理利用与保护
植物资源学第3章植物资源保护与管理赏 析
一、人与植物资源 二、我国50多年来对植物资源的开发与
保护 三、植物资源合理利用的一般性原则 四、我国草地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五、我国热带森林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六、贫困山区植物资源的开发 七、生物多样性保护
植物资源学第3章植物资源保护与管理赏 析
植物资源学第3章植物资源保护与管理赏 析
珍稀濒危植物与野生保护植物
•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划分的濒危类型:
灭绝种(Ex):物种在野外50年没被发现。崖柏(Thuja sutchuanensis)
濒危种(En) :面临灭绝危险,若致濒因素继续存在, 不可能生存。如种群数量降到临界水平(最小存活种 群),栖息地剧烈减小随时会灭绝的类群,过去50年 在野外重新发现的类群;
植物资源学第3章植物资源保护与管理赏 析
南方草山草坡 我国南方草山草坡共有94509万亩,大约相当
于全国耕地面积的1/2。 虽然南方草山草坡 有地势较高、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等缺点, 但具有较丰富的雨量和热量资源。 个人看法:慎重开发
植物资源学名词解释

植物资源学名词解释
植物资源学是研究植物资源的科学领域。
植物资源指的是人类利用的植物种类和其相关的物质和能源。
植物资源学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的词汇解释:
1. 植物资源:指植物种类和其相关的物质和能源,包括植物的种子、果实、根、茎、叶、花、木材、纤维、药材、食物等。
2. 植物分类学:研究植物的分类、命名、归类和演化关系等,用于植物资源的鉴定和分类。
3. 植物生态学:研究植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植物的生长、适应性、生态特征、种群动态等。
4. 植物繁殖学:研究植物的繁殖方式和机制,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等,为植物资源的培育和繁殖提供理论依据。
5. 植物遗传学:研究植物的遗传特性和变异规律,包括基因组学、遗传变异、遗传育种等,用于植物资源的改良和利用。
6. 植物保护学:研究植物疾病、虫害、逆境等的防治方法和措施,保护和维持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7. 植物利用学:研究植物资源的利用价值和利用方式,包括食品、药品、化学品、能源、材料等方面。
植物资源学的研究对于保护和开发植物资源,推动可持续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人类提供食物安全、药物治疗和可再生能源等方面的支持。
《植物资源学》讲稿(32学时)

自编讲稿教师:许晓岗2008年8月目录绪论 (1)一、基本概念 (1)二、植物资源的特点 (2)三、植物资源分类系统 (2)第一章植物化学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 (3)第一节植物的化学成分 (3)第二节植物主要类群化学成分概述 (4)第三节植物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5)一、植物化学成分的提取 (5)二、分离与纯化 (5)三、鉴定 (5)第二章植物资源学研究方法 (6)第一节系统研究法 (6)一、理论依据 (6)二、研究方法及研究程序 (6)三、评价 (6)第二节民族植物学方法 (6)一、问题的提出 (6)二、研究程序 (7)第三节综合评价法 (7)一、植物资源评价的基本原则 (7)二、植物资源评价的基本内容和步骤 (7)第四节定量研究法 (8)一、植物资源丰富程度的分析 (8)二、地区之间植物资源相似性关系的分析 (8)三、植物资源分区的聚类分析 (8)四、植物资源评价的定量分析 (8)第三章中国植物资源分区概况 (9)第一节我国植物资源形成条件 (9)第二节中国植物资源分区 (9)一、东北区 (9)二、华北区 (9)三、黄土高原区 (9)四、西北区 (9)五、华中区 (10)六、南方区 (10)七、云贵高原区 (10)八、青藏高原区 (10)第四章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10)第一节人与植物资源 (10)第二节植物资源利用的一般原则 (10)一、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10)二、合理利用的原则 (10)第三节中国草地的合理开发与保护 (11)第四节中国热带森林的合理开发与保护 (11)第五节生物多样性以及保护 (11)一、生物多样性与生物资源 (11)二、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及其受威胁的原因 (12)三、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利用 (12)第五章食用植物 (13)第一节概述 (13)一、粮食 (13)二、蔬菜 (13)三、果品 (14)四、饮料、甜味剂和烟草 (14)第二节常见种类介绍 (14)第六章药用植物 (16)第一节概述 (16)一、概述 (16)二、药用植物分类 (17)三、药用植物一般制剂技术 (19)四、我国中草药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景与对策 (19)第二节常见种类介绍 (20)第七章观赏植物 (21)第一节概述 (21)一、我国观赏园艺简史 (21)二、观赏植物分类 (21)三、观赏植物繁殖与栽培管理 (23)四、观赏植物应用 (23)第二节常见观赏植物 (24)第八章材用植物 (25)第一节概述 (25)一、木材性能 (25)二、木材用途 (25)三、综合利用 (26)第二节我国主要用材树种 (26)第九章纤维植物 (27)第一节概述 (27)一、植物纤维在国民经济中的用途 (27)二、植物纤维的成分、来源及采收 (27)三、植物纤维的理化性质及加工 (27)第二节主要植物种类 (27)第十章淀粉植物 (28)第一节概述 (28)一、淀粉植物在国民经济中的用途 (28)二、淀粉的理化性质 (28)三、淀粉植物的采收和加工 (28)四、变性淀粉 (28)第二节主要植物种类 (29)四、开发利用原理与技术 (29)第十一章油脂植物 (29)第一节油脂植物概述 (29)一、油脂植物在国民经济中的用途 (29)二、我国油脂植物的分布 (30)三、植物油脂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 (30)四、油脂植物的采收和加工 (30)五、植物油脂的测定 (30)第二节主要种类介绍 (31)第十二章芳香油植物 (33)第一节概述 (33)一、芳香油植物应用简史 (33)二、我国的芳香油植物资源 (33)三、芳香油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 (33)四、芳香油的提取方法 (34)第二节主要种类介绍 (34)第十三章工业原料植物 (35)第一节工业原料植物概述 (35)一、鞣料植物 (35)二、橡胶植物 (36)三、树脂和树胶植物 (37)第二节主要种类介绍 (39)第十四章有毒植物 (40)第一节概述 (40)一、利用简史 (40)二、中国有毒植物资源 (40)三、有毒植物体内的有毒物质 (40)四、引起中毒的途径以及治疗原则 (40)五、有毒植物应用实例 (42)第二节主要种类介绍 (42)参考文献 (43)绪论一、基本概念1.吴征镒的定义经济植物:具有商品价值的植物。
植物资源学

一.名词解释1.自然资源:凡是自然物质经过人类的发现,被输入生产过程,或直接进入消耗过程,变成有用途的,或能给人以舒适感,从而产生有价值的东西,统称为自然资源2.生物资源:生物资源是自然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指生物圈中对人类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动物、植物、微生物有机体以及由它们所组成的生物群落.3.异形胞:在鱼腥藻、念珠藻属等丝状蓝藻中,部分营养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分化形成一种特殊的细胞,异形胞中含有丰富的固氮酶,为蓝藻固氮的场所,它的功能主要是将藻丝体分隔成藻殖段,进行营养繁殖。
4.食用菌: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常见的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5.地衣:是由真菌和藻类共同形成的一类共生复合体。
6.颈卵器:是苔藓类、蕨类的有性世代的特殊构造的雌性生殖器官7.树脂:树脂通常是指受热后有软化或熔融范围,软化时在外力作用下有流动倾向,常温下是固态、半固态,有时也可以是液态的有机聚合物。
广义地讲,可以作为塑料制品加工原料的任何高分子化合物都称为树脂8.松脂:主要是松树或松类树干分泌出的树脂,由固体的松香和液体的松节油混合组成。
9.烤胶:松科植物的树皮和针叶内富含单宁,经水浸提取后,即得烤胶。
是皮革和渔网制造工业上的一种重要原料10.橡胶:是取自橡胶树、橡胶草等植物的胶乳,加工后制成的具有弹性、绝缘性、不透水和空气的材料11.红茶:鲜叶经萎调、揉捻、发酵和烘干等几道程序加工而成。
由于发酵,加速了茶多酚的酶促氧化,形成了红叶红汤,香甜味醇的特征12.绿茶:采取茶树的鲜叶经杀青(炒或蒸)、揉捻、干燥(炒、烘或晒)三道工序制作。
它的品质特点干茶外观翠绿,汤色碧绿,叶底嫩绿。
(常饮绿茶能防癌,降脂和减肥),13.双受精:是指被子植物的雄配子体形成的两个精子,一个与卵细胞形成二倍体的合子,另一个与两个极核融合形成3n染色体,发育成为胚乳。
14.高等植物:相对于低等植物而言,是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的合称15.植物引种:是从外地或外国引进一个本地区或本国所没有的植物,经过训化培育,使其成为本地区或本国的一个栽培物种。
《植物资源学》课件

结论和总结
植物资源学是一门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物与人类生活相结合的学科,对于保护自然环境、提 高农业产出和发展健康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利用植物修复环境污染,提高空气和水质量。
2 农业发展
培育新的高产优质品种,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3 药物研发
发现和开发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成分,研制新药。
植物资源学研究的前景
随着人们对植物资源的认识和需求的不断增加,植物资源学研究将在环保、农业、生物技术等领域发挥重要作 用,为人类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农作物
重要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蔬菜品种,支撑着全球的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
药用植物
具有药用性质的植物,富含活性成分,对人类健康有益。
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方法
1
传统利用
利用植物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等传统方式,如食材、中药等。
2
现代应用
应用科学技术,开发新型植物产品和药物,如生物能源和新药研发。
3
可持续利用
采用环保、可持续的开发利用方式,保护植物资源和生态环境。
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保护植物多样性
保护濒危植物和生态系统,维护 生态平衡和物种多样性。
可持续农业
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减少 对土地和水资源的损害。
绿色技术
研发和应用环保技术,提高植物 资源的利用效率和节约能源。
植物资源学的应用领域
1 环境保护
《植物资源学》PPT课件
探索植物资源学的奇妙世界,了解其定义、分类和特点,揭示植物资源的开 发利用方法,以及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
植物资源学的定义
植物资源学研究植物在自然界中的定位和作用,包括其分类、生理特性和分 布规律,以及与人类生活相关的各种价值和利用。
植物资源学第三章课后习题

课件:1、简述植物资源调查工作程序。
(一)准备工作阶段1.资料的收集分析(包括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和利用情况及以前的调查情况;调查地区的植被、土壤及气候状况;调查地区社会和经济状况)2.调查工具的筹备(包括仪器设备、交通工具和必备药品)3.人员组织与责任分配4.制定调查工作计划二)调查工作阶段(三)总结工作阶段2、取样的原则是什么?1. 2个步骤先踏查,后详查。
即一般了解,重点深入;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动态着眼,静态着手;全面着眼,典型着手。
2. 3个一致外貌一致,种类成分一致,生境特点一致。
3. 5个接近种类成分接近,结构形态接近,外貌季相接近,生态特征接近,群落环境接近。
有几种取样技术和方法?分为主观取样和客观取样两种技术分为无样地取样和有样地取样两种方法各有何有缺点?1.主观取样缺点是随意性大,对经验要求高。
2.客观取样要求掌握专业知识。
什么是最小(样地)面积?最小面积是指能表现出群落植物种类的最小面积。
3、野生植物资源贮量的计算方法有哪几种?可用三种方式进行计算。
①最精确的计算方法:贮藏量=单位面积平均产量×分布面积②一般使用的方法:贮藏量=单株平均产量×单位面积平均密度×分布面积③最快捷的方法:贮藏量=1%盖度产量×平均盖度×分布面积4、什么是生产效率、经济效率、生态效率?1、生产效率=年实际采收量/年允收量2、经济效率=年实际采收/年总消耗量3、生态效率=(年允收量-年实际采收量+资源恢复或更新量)/年实际采收量5、怎样撰写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报告。
一、前言1.调查的目的和任务2.调查范围(地理位置、行政区域、总面积)3.调查工作的组织与工作过程4.调查内容和完成结果的简要概述5.调查方法二、调查地区的社会经济概况三、调查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四、调查地区野生植物资源现状分析五、调查地区野生植物资源综合评价六、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野生植物资源的意见或建议七、调查工作总结与展望八、各种附件资料课本:1.试述植物资源调查的概念和评价的概念植物资源调查是以植物科学,包括植物分类学、植物资源学、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等为基本理论指导,通过周密的调查研究,了解某一地区植物资源的种类、用途、贮量、生态条件、地理分布、利用现状、资源消长变化及更新能力,以及社会生产条件等,挖掘新资源,找出存在问题植物资源评价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植物资源的自然现状、利用现状和开发利用潜力进行科学的评判,从而为制定区域植物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计划提供理论依据。
植物学1-3章名词解释

植物分类学:是研究植物类群的分类、鉴定和亲缘关系的科学,也称为植物系统学。
植物形态学:是研究植物个体构造、发育及形态形成过程规律的科学。
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功能的变化和生长发育的情况,以及在环境条件影响下所引起的反应等的科学。
植物化学:是研究植物代谢产物的成分、结构、分布规律的科学。
植物资源学:是研究自然界所有植物的分布、数量、用途以及其应用的科学。
不定根:在主根和主根所产生的侧根以外的部分,如茎、叶、老根或胚轴上生出的根,因其着生位置不固定,称不定根。
细胞周期:有丝分裂从第一次分裂结束到另一次分裂结束之间的期限叫细胞周期。
双受精: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相融合的过程程双受精。
双受精是被子植物特有的现象。
同源器官:外形与功能都有差异,而形态学上来源却相同的营养奇光,称为同源器官。
如茎刺、经卷须、根状茎等。
早材:在温带的生长季初期(即春季),气温温和,雨水充沛,适宜于植物形成层的活动,所产生的次生木质部一般较多,其中的导管和管胞直径较大而壁较薄,这部分木材称早材或春材。
早材质地较疏松,颜色较浅。
器官:植物体上,特别是成年植物的植物体上由多种组织组成,具有特定的生理功能和形态结构的部分,称为器官。
被子植物的根、茎、叶三种器官称为营养器官。
花、果实,种子三种器官称为生殖器官。
种子:是种子植物特有的生殖器官,是有性生殖的产物,又是新一代生命的开始。
种皮:是种子外面的保护层。
成熟种子的种皮有种脐和种孔。
种脐:是种子从种柄脱落时留下的痕迹。
种孔:种脐的一端有一极小的孔,是种子萌发时胚根穿出的孔道。
胚:是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一个未成长的新植物体的雏形。
胚乳:是种子贮藏营养物质的部分,一般介于种皮和胚之间。
有胚乳种子:。
成熟种子内有胚乳,由种皮、胚和胚乳组成无胚乳种子:成熟种子内无胚乳,由种皮和胚组成,子叶肥厚,贮藏着大量的营养物质,代替了胚乳的功能。
凯氏带:双子叶植物在内皮层细胞的径向壁和横向壁有一条木化和栓化的带状增厚称为凯氏带。
植物资源学

植物资源学一、植物资源的概念广义的植物资源:是地球上或生物圈内一切植物的统称。
植物是自然界的第一生产力,是人类维持和延续生命的基本物质条件,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和生产建设的重要原料来源。
狭义的植物资源:经过人类生活或生产实践活动,筛选出来的某些植物种类,可为人类提供各种原料,并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一定地位,具有生产价值的再生资源。
综上所述,植物资源就是指那些可以被人类直接或间接利用(或是有潜在利用价值的)一切植物种的总称。
二、植物资源学的概念植物资源学是研究植物资源的分类、分布、贮量、引种、栽培和开发利用途径的学科,也是进行植物资源特性及资源评价的学科。
研究的对象:为各种被人类直接或间接利用的植物资源。
包括不少已有学科的全部或一部分,有基础、应用和社会科学的内容。
三、植物资源的功能1.经济的基础:一种植物可以振兴一个国家的经济。
2.生态功能:植物资源不仅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粮食来源,而且能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
3.人类生活生存的基础:现人类衣、食、住、行离不开植物资源。
4.植物资源的很多价值仍在发现中:由于现代化学分析技术的发展,将先进的分析手段应用到植物资源成分分析上,从而促使植物资源的利用进一步深化。
四、植物资源的特殊性植物资源的特性与分类:1资源再生性;2分布地域性;3化学成份相似性;4开发利用时间性;5用途多样性。
植物资源的再生性是指植物自身具有的繁衍能力,由老的个体产生新的个体,而且若需要,新的个体数量多于老的个体,使种群得以延续、扩展,这就为种群持续利用奠定了基础。
(一)再生方式是指植物的繁殖方式1. 孢子繁殖2. 营养繁殖:2.1 天然营养繁殖2.2 人工营养繁殖2.3 有性繁殖(二)生长规律植物资源的再生能力有一定限度。
五、中国植物资源的特点一、地貌特点决定植物资源丰富1.地理位置:我国地处欧亚大陆东部,地质历史悠久,幅员辽阔,面积约为960万km2。
东半部自北到南可分为寒温带、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从东到西,分三个阶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红甜菜(Beta vulgaris)•[植物名]红甜菜(Beta vulgaris)•藜科(Chenopodiaceae)甜菜属红甜菜(Beta vulgaris)•[形态特征]•[分布与生境]•[利用部位及用途]•红色素,根。
•[化学成分及性质]•[资源开发与保护]•四、菘蓝(Isatis indigotica)•[植物名]菘蓝(Isatis indigotica)•十字花科(Cruciferae)菘蓝属菘蓝(Isatis indigotica)•[形态特征]•[分布与生境]•[利用部位及理化性质]•靛蓝色素,叶。
•[采收与加工]•[近缘种]•[资源开发与保护]•五、苏木(Caesalpinia sappan)•[植物名]苏木(Caesalpinia sappan)•苏木科(Caesalpiniaceae)苏木属苏木(Caesalpinia sappan)•[形态特征]•[分布与生境]•[利用部位及理化性质]•小乔木,高5-13 m,具疏刺,除老枝、叶下面和荚果外,多少被细柔毛;枝上的皮孔密而显著。
•心材入药,为清血剂,有祛痰、止痛、活血、散风之功效。
•云南植物研究所从苏木的心材中提取一种苏木素,可用于生物制片的染色,效果不亚于进口的巴西苏木素。
本种边材黄色微红,心材赭褐色,纹理斜,结构细,材质坚重,有光泽,干燥后少开裂,为细木工用材。
•红色素,枝干。
•[采收与加工]•[资源开发与保护]•六、冻绿(Rhamnus utilis)•[植物名]冻绿(Rhamnus utilis)•鼠李科(Rhamnaceae)鼠李属冻绿(Rhamnus utilis)•[形态特征]•[分布与生境]•[利用部位及理化性质]•绿色素,茎皮。
•[采收与加工]•[资源开发与保护]•七、玫瑰茄(Hibiscus sabdariffa)•[植物名]玫瑰茄(Hibiscus sabdariffa)•锦葵科(Malvaceae)木槿属玫瑰茄(Hibiscus sabdariffa)•[形态特征]•[分布与生境]•[利用部位及理化性质]•红色素,花萼。
•[采收与加工]•[资源开发与保护]•八、密蒙花(Buddleja officinalis)•[植物名]密蒙花(Buddleja officinalis)•马钱科(Loganiaceae)醉鱼草属密蒙花(Buddleja officinalis)•[形态特征]•[分布与生境]•[利用部位及理化性质]•黄色素,花蕾。
•[采收与加工]•[资源开发与保护]•九、紫草(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植物名]紫草(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紫草科(Boragiaceae)紫草属紫草(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形态特征]•[分布与生境]•[利用部位及理化性质]•紫色素,根。
•[采收与加工]•[资源开发与保护]•十、茜草(Rubia cordifolia)•[植物名]茜草(Rubia cordifolia)•茜草科(Rubiaceae)茜草属茜草(Rubia cordifolia)•[形态特征]•[分布与生境]•[利用部位及理化性质]•红色素,根。
•[采收与加工]•[资源开发与保护]•十一、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植物名]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茜草科(Rubiaceae)栀子属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形态特征]•[分布与生境]•[利用部位及理化性质]•黄色素,果实。
•[采收与加工]•[资源开发与保护]•十二、云南石梓(Gmelina arborea)•[植物名]云南石梓(Gmelina arborea)•马鞭草科(Verbenaceae)石梓属云南石梓(Gmelina arborea)•[形态特征]•[分布与生境]•[利用部位及理化性质]•黄色素,花。
•[采收与加工]•[近缘种]•[资源开发与保护]•十三、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植物名]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茄科(Solanaceae)辣椒属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形态特征]•[分布与生境]•[利用部位与理化性质]•红色素,果实。
•[采收与加工]•[近缘种]•[资源开发与保护]•十四、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植物名]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茄科(Solanaceae)番茄属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形态特征]•[分布与生境]•[利用部位与理化性质]•红色素,果实。
•[采收与加工]•[资源开发与保护]•十五、五指山蓝(Peristrophe lanceolaria)•[植物名]五指山蓝(Peristrophe lanceolaria)•爵床科(Acanthaceae)九头狮子草属五指山蓝(Peristrophe lanceolaria)•[形态特征]•[分布与生境]•[利用部位与理化性质]•红色素,叶和嫩枝。
•[采收与加工]•[资源开发与保护]•十六、大金鸡菊(Coreopsis lanceolata)•[植物名]大金鸡菊(Coreopsis lanceolata)•菊科(Compositae)金鸡菊属大金鸡菊(Coreopsis lanceolata)•[形态特征]•[分布与生境]•[利用部位及理化性质]•黄色素,花。
•[采收与加工]•[资源开发与保护]•十七、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植物名]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菊科(Compositae)红花属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形态特征]•[分布与生境]•[利用部位及理化性质]•黄或红色素,花。
•[采收与加工]•[资源开发与保护]•十九、姜黄(Curcuma longa)•[植物名]姜黄(Curcuma longa)•姜科(Zingiberaceae)姜黄属姜黄(Curcuma longa)•[形态特征]•[分布与生境]•[利用部位与理化性质]•黄色素,肉质地下根茎。
•[采收与加工]•[资源开发与保护]第十一章纤维植物资源•第一节概述•一、纤维植物资源的概念及其利用概况•纤维植物资源是指植物体内含有大量纤维组织的一类植物。
•二、植物纤维的类别• 1.韧皮纤维• 2.木材纤维• 3.叶纤维及茎秆纤维• 4.根纤维• 5.果壳纤维• 6.种子纤维•7.绒毛纤维•三、植物纤维原料的化学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四、我国丰富的纤维植物资源•苎麻和青麻其产量居世界首位。
•五、植物纤维的采收处理和一般加工方法• 1.干剥• 2.湿剥•选料捆扎•浸料•剥皮•洗晒•石灰水煮脱胶工艺•浸料熬煮•第二节主要纤维植物资源•十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植物名]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禾本科(Gramineae)芦苇属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具根状茎。
•花期4-5月,果期9-11月。
•[分布与生境]全国及全球温带地区。
•[利用部位与有效成分]•秆,造纸、编织。
•[采收与加工]造纸原料,秋末冬初收割茎秆。
•[资源开发与保护]芦花、芦根入药。
•一、山杨(Populus davidiana)•[植物名]山杨(Populus davidiana)•杨柳科(Salicaceae)杨属山杨(Populus davidiana)•[形态特征]乔木。
花果期4-6月。
•[分布与生境]•[利用部位及理化性质]•木材和树皮,造纸。
•[采收与加工]轮采或结合采伐进行。
提制栲胶、纤维或造纸。
•[近缘种]•[资源开发与保护]造纸、纺织和编织等原料。
•二、旱柳(Salix matsudana)•[植物名]旱柳(Salix matsudana)•杨柳科(Salicaceae)柳属旱柳(Salix matsudana)•[形态特征]落叶乔木。
花期4月,果期5月。
•[分布与生境]•[利用部位及理化性质]•枝条和树皮,造纸和编织。
•[采收与加工] 树皮结合采伐进行。
编织或造纸。
•[近缘种]•三、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植物名]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胡桃科(Juglandaceae)枫杨属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形态特征]落叶乔木。
花期5月,果期9月。
•[分布与生境]•[利用部位及理化性质]•枝条和树皮,造纸、人造棉和编织。
•[采收与加工] 春秋两季采收树枝,鲜剥皮。
提制栲胶、纤维或造纸。
•[近缘种]•四、青檀(Pteroceltis tatarinowii)•[植物名]青檀(Pteroceltis tatarinowii)•榆科(Ulmaceae)翼朴属青檀(Pteroceltis tatarinowii)•[形态特征]落叶乔木。
花期4~5月,果期8~9月。
•[分布与生境]•[利用部位及理化性质]•木材、枝条和树皮,造纸(宣纸)。
•[采收与加工]•[资源开发与保护]•五、大麻(Cannabis sativa)•[植物名]大麻(Cannabis sativa)•大麻科(Cannabinaceae)大麻属大麻(Cannabis sativa)•[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
•[分布与生境]•[利用部位及理化性质]•茎皮纤维(高级纤维),纺织。
•[采收与加工]•[近缘种]•[资源开发与保护]•六、苎麻(Boehmeria nivea)•[植物名]大麻(Cannabis sativa)•荨麻科(Urticaceae)苎麻属苎麻(Boehmeria nivea)•[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或灌木。
•[分布与生境]•[利用部位及理化性质]•茎皮纤维(高级纤维),纺织。
•[采收与加工]•[资源开发与保护]•七、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植物名]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胡枝子属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形态特征]灌木。
•[分布与生境]•[利用部位及理化性质]•枝条,剥皮,编织。
•[采收与加工]•[近缘种]•[资源开发与保护]•八、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植物名]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亚麻科(Papilionaceae)亚麻属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