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构造》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工程基础 (4)》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ABJD0340课程中文名称:机械工程基础课程英文名称:Fundamenta1ofmechanica1engineering课程性质:必修课程学分数:3.5课程学时数:56(48+实验8)授课对象:材料物理专业本课程的前导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制图、金工实习等一、课程简介机械工程基础是一门培养学生具有一般机械设计基本知识的学科基础课。
课程主要介绍工程力学基础知识、一般机械中的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基本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同时扼要介绍与本课程有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使学生初步具有分析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
为学习专业课和新的科学技术打好基础,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技术改造工作打好基础。
二、教学基本内容和要求第一章:绪论机器的组成、机器和机构、构件和零件重点与难点:机械、机器、机构、构件和零件的基本概念教学要求:了解课程的性质、机器的组成及特征;理解机器与机构的差别;掌握零件与构件的概念。
第二章:物体的受力分析与平衡力和力系的基本概念;静力学公理;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平面汇交力系;力矩与力偶;平面任意力系重点与难点:物体受力分析、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教学要求:理解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公理;掌握物体的受力分析方法,掌握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力偶系、平面任意力系平衡问题的求解。
第三章:轴向拉伸和压缩轴向拉伸和压缩的基本概念;内力与应力;材料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拉压杆的变形及强度计算重点与难点:内力、应力及许用应力的概念;拉压杆的轴力分析及强度计算教学要求:了解材料拉伸和压缩的力学性能;理解内力、应力及许用应力的基本概念,胡克定律;掌握拉压杆的轴力分析及强度计算第四章:剪切与圆轴扭转剪切与挤压的基本概念;圆轴扭转时的应力与强度条件;圆轴扭转时的变形与刚度条件重点与难点:外力偶和扭矩的计算;扭矩图的绘制;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教学要求:了解构件在剪切和扭转时的受力特点;掌握扭矩图的绘制,圆轴扭转时强度和刚度计算第五章:梁的弯曲弯曲的概念;梁的弯曲内力;弯曲正应力和强度计算;提高梁弯曲强度的措施;梁的刚度条件;组合变形时的强度计算重点与难点:梁的内力分析及最大弯矩的确定教学要求:了解梁在组合变形时的强度计算方法;理解弯曲的概念,提高梁弯曲强度的措施;掌握梁剪力、弯矩的计算,剪力图、弯矩图的绘制,弯曲正应力强度的计算第六章: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运动副及其分类;平面机构运动简图;平面机构的自由度重点与难点: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教学要求:了解运动副的概念及其分类;理解自由度的概念,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掌握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复合较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的判定,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第七章:平面连杆机构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和应用;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重点与难点: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和特性;钱链四杆机构类型的判断;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方法教学要求:了解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形式;理解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掌握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较链四杆机构类型的判断,平面四杆机构运动特性的分析第八章:凸轮机构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方法重点与难点:凸轮机构的组成、分类;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及特点教学要求:了解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方法;掌握凸轮机构的工作原理、凸轮机构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和运动特性第九章:间歇运动机构棘轮机构;槽轮机构教学要求:了解棘轮机构和槽轮机构的工作原理、运动特点和应用第十章:齿轮机构齿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齿廓啮合基本定律;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渐开线齿轮的啮合传动;渐开线齿轮的加工与齿廓的根切;斜齿圆柱齿轮机构;直齿圆锥齿轮机构重点与难点: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基本理论和几何尺寸计算;根切的产生教学要求:了解渐开线的性质、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点,渐开线齿轮的切齿方法,斜齿圆柱齿轮、直齿圆锥齿轮机构的特点和主要几何参数;掌握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主要几何参数的计算第十一章:轮系轮系的分类;轮系功用;轮系传动比的计算重点与难点:定轴轮系与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教学要求:了解轮系的分类、特点和作用,复合轮系的概念及其传动比的计算方法;掌握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第十二章:机械零件设计概论零件设计的基本要求、计算准则、一般步骤;零件常用材料及其选择;机械零件的工艺性和标准化重点与难点: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与计算准则;机械零件设计的一般步骤教学要求:了解机械零件设计的基本要求,常用材料及其特点;掌握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机械零件设计的基本准则、方法与步骤第十三章:连接螺纹连接;螺旋传动;键连接;花键连接;销连接重点与难点:螺纹的主要参数,螺纹连接的基本类型;螺栓连接的强度计算;普通平键的选择和强度校核教学要求:了解键连接、销连接、螺纹连接和螺旋传动的类型和特点;理解螺纹连接预紧和防松的概念;掌握螺栓连接的强度计算,普通平键的选择和强度校核第十四章:齿轮传动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直齿圆柱齿轮的受力分析;直齿圆柱齿轮的齿面接触疲劳强度和齿根曲曲疲劳强度计算;直齿圆柱齿轮主要参数的选择;斜齿圆柱齿轮的强度计算;直齿圆锥齿轮的强度计算;齿轮的结构设计、润滑重点与难点:齿轮传动的实效形式和设计准则;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教学要求:了解斜齿圆柱齿轮、直齿圆锥齿轮的强度计算方法;掌握直齿圆柱齿轮主要尺寸的计算、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及强度计算。
工程机械教学方案

工程机械教学方案一、课程名称:工程机械二、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三、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掌握工程机械的基本原理、操作技能以及维护知识,具备工程机械的基本应用能力和维修技能。
四、课程内容:1. 工程机械基础知识(1)工程机械的定义及分类(2)工程机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3)工程机械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4)工程机械的使用范围和特点2. 工程机械操作技能(1)工程机械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2)常见工程机械的操作方法及技巧(3)常见工程机械的日常维护保养3. 工程机械维修知识(1)工程机械的故障检测和排除方法(2)常见工程机械的维修工具和手法(3)工程机械的维修常识和维修保养周期4. 工程机械的应用案例(1)工程机械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2)工程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3)工程机械在矿山开采中的应用五、课程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等方式进行,引导学生掌握工程机械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2. 实践教学:通过实地考察、模拟操作和维修实例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工程机械的操作和维护,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工程机械的结构、操作流程和维修方法,加强学生的视觉学习效果。
4. 网络教学:借助网络资源,开展工程机械的在线学习和交流,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平台和资源。
六、课程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验操作等内容,占总成绩的30%。
2. 期中考试:对课程的理论知识进行笔试,占总成绩的30%。
3. 期末考试:对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进行综合考核,占总成绩的40%。
七、课程教材与参考书目:主教材:《工程机械原理与操作实践》,作者:某某某参考书目:1. 《工程机械原理》,作者:某某某2. 《工程机械维修与保养》,作者:某某某3. 《工程机械技术手册》,作者:某某某八、课程实验与实践环节:1. 工程机械模拟操作在实验室中设置多种工程机械的模拟操作台,让学生进行模拟操作实践,提高其操作技能。
机械结构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结构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机械结构设计是机械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它主要讲授机械结构设计的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技巧。
本课程通过培养学生的机械结构设计能力,旨在使学生能够独立进行机械结构的设计与优化。
本文档旨在提供机械结构设计课程的教学大纲,以便教师和学生对课程内容有清晰的了解。
授课目标1.理解机械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框架。
2.掌握机械结构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能够运用机械结构设计软件进行实际项目的设计与分析。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主要内容第一章:机械结构设计基础•机械结构设计的概念和作用•机械结构设计的基本流程•机械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机械结构的材料选择与应用第二章:机械结构设计工具与软件•AutoCAD在机械结构设计中的应用•SolidWorks在机械结构设计中的应用•ANSYS在机械结构分析中的应用•MATLAB在机械结构优化中的应用第三章:机械结构设计实例分析•基于里兹图的机械结构设计•基于强度计算的机械结构设计•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机械结构设计•基于性能优化的机械结构设计第四章:机械结构设计项目案例•学生团队拟定机械结构设计项目•设计项目分组和任务分配•机械结构设计项目的实施与成果展示教学方法1.授课:通过讲授基本理论和应用技巧,使学生掌握机械结构设计的基本知识。
2.实践:通过机械结构设计软件的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实际设计与分析的能力。
3.项目: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机械结构设计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与创新能力。
4.讨论: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加深对机械结构设计的理解。
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出勤、参与讨论和作业完成情况。
占总评成绩的30%。
2.课程设计:根据学生完成的机械结构设计项目进行评分。
占总评成绩的40%。
3.期末考试:对学生对机械结构设计基础理论的理解进行考核。
占总评成绩的30%。
参考书目1.《机械结构设计基础》李明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
大型工程机械教学大纲范文

大型工程机械教学大纲范文大型工程机械教学大纲范文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大型工程机械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掌握大型工程机械的操作技能和维护知识,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以大型工程机械教学大纲为主题,探讨其内容和结构。
一、引言大型工程机械是现代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它们的高效率和强大功能使得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它们的支持。
然而,对于大型工程机械的操作和维护要求高,需要专业人士进行培训和教育。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工程机械操作人员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1. 理论知识:学生应掌握大型工程机械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各种机械设备的特点和使用范围。
2. 操作技能:学生应具备操作大型工程机械的基本技能,能够熟练驾驶和操作各类机械设备。
3. 维护能力:学生应了解大型工程机械的维护保养知识,能够进行日常维修和故障排除。
三、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a. 大型工程机械的分类和特点b. 大型工程机械的基本原理和结构c. 大型工程机械的工作原理和使用范围d. 大型工程机械的安全操作规范2. 操作技能a. 大型工程机械的驾驶和操作技巧b. 大型工程机械的各项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c. 大型工程机械的操作实操训练3. 维护能力a. 大型工程机械的日常维护保养知识b. 大型工程机械的故障排除和维修技巧c. 大型工程机械的安全维护措施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授、多媒体展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大型工程机械的理论知识。
2. 实操训练:通过模拟操作、实地实操等方式,让学生亲自操作大型工程机械,提高其操作技能。
3. 实践实习:安排学生到实际工地进行实习,让他们亲身体验大型工程机械的操作和维护工作。
五、教学评估1. 理论考核:通过闭卷考试或开卷考试的方式,测试学生对大型工程机械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2. 操作评估:通过实操考核,测试学生对大型工程机械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
《机械工程基础 (5)》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ABJD0348课程中文名称:机械工程基础课程英文名称:Fundamenta1ofMechanica1Engineering课程学分数:2.5课程学时数:40(32+实验8)授课对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机械制图、工程力学、金工实习一、课程简介本课程为工科非机械类专业技术基础课,为热工专业学生学习专业机械设备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课程设计,可以培养学生初步具备运用手册设计机械传动装置和简单机械的能力,为日后从事相关技术工作创造条件。
二、教学基本内容和要求绪论课程教学内容: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本课程在教学中的地位、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和一般过程课程的重点、难点:本课程在热工专业技术工作的作用;初步建立机械工程慨念与意识;学习本课程方法。
课程教学要求: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了解机器的组成,掌握机械在工程中作用。
第1章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课程教学内容:在本章节中要讲清楚机器、机构、构件和零件的概念,并有机地串成运动副、运动链、机构和机器等基本概念,进而由常见传动方式导入机械传动分类,为后面几章进行铺垫。
掌握机构分析的基本方法、自由度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运动副、机构的理解,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平面机构的自由度的计算。
课程教学要求:了解平面机构概念,掌握运动副及其类型、构件等表达方法,达到能绘制简单机器的运动简图,并能对一般复杂机构的自由度计算。
第2章平面连杆机构课程教学内容:从分析平面机构入手,介绍连杆机构在生产、生活的运用开始,带入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的讲解,分析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基本掌握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方法。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及其应用,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
课程教学要求:掌握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及其基本特性,了解连杆机构设计的方法第3章凸轮机构课程教学内容:凸轮机构组成特点、应用和类型、分析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及选用。
《工程机械构造》教学大纲

《⼯程机械构造》教学⼤纲《⼯程机械构造》教学⼤纲四年制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动化专业⽤课号:(25060010)70学时 4 学分⼀、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课程任务:使学⽣在掌握了《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液压传动》等相关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上,了解和掌握⼯程机械⽤柴油发动机、⼯程机械底盘的组成、结构及⼯作原理,学会相应的分析⽅法,同时培养学⽣对⼯程机械的兴趣和爱好,了解⼯程机械的技术发展趋势,为后继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从事⼯程机械设计、⼯程机械的使⽤与维修等⼯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本课程要求理论学习与拆装实习密切结合。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1、对能⼒培养的要求学⽣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在掌握⼯程机械⽤柴油发动机与底盘的结构及主要零部件的⼯作原理和主要零部件结构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程机械构造拆装实习”,加深学⽣对现代⼯程机械发动机、动⼒系统、操纵装置的感知认识,具备⼯程机械整机及主要部件解体,组装及调整的实际技能,并具备⼯程机械⼀般故障诊断和排除的理论知识和⽅法。
2、本课程的重点难点课程重点:发动机的燃油供给系、动⼒换挡变速箱及相应操纵装置、制动系统、动⼒转向系;平地机、装载机、单⽃反铲挖掘机的⼯作装置;各种型式的振动钢轮;沥青混凝⼟搅拌设备及摊铺机。
课程难点:喷油泵及调速器,PT泵及PT喷油泵,电控柴油喷射系统,动⼒换档变速箱、铰接车辆转向系统及转向助⼒器;平地机、搅拌站、振动钢轮及摊铺机的⼯作装置。
3、先修课程及基本要求先修课程:机械制图、机械原理与零件、机械设计、液压传动、测试与传感技术。
基本要求:掌握各门先修课程的知识点,能够正确识别各种机械零件图、装配图和结构简图、液压系统简图,并对测试技术有⼀定了解。
⼀、课程内容1、教学基本内容绪论了解⼯程机械的作⽤及分类;⼯程机械的总体组成。
第⼀章发动机⼯作原理和组成了解发动机基本名词术语及⼯程机械⽤柴油发动机特点;掌握发动机⼯作原理、总体构造及主要性能指标;了解国产发动机标号的含义。
工程机械构造概述0

二、工程机械的组成三大部分: 1、 柴油机 2、 底盘 3、 工作装置及其操纵系统
课间休息
三、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及要求
1、内容 柴油机和底盘 2、要求 熟悉柴油机和底盘的组成及工 作原理,掌握其类型、结构特点及安装 调整方法
四、本门课的地位
1、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2、与生产实际联系紧密,对将来的工作 起很大作用。
同学们好
欢迎大家进入新学期新课程的学习
工程机械构造
发动机与底盘
主讲教师
李乃坤
开篇语
同学们:
工程机械力能撼山,掌握它,能为你的 人生开出一条光明大道!
工程机械构造概述
关键词: 1、工程 2、工程机械 土木工程机械 公路工程机械 3、构造 总体组成 4、柴油机 底盘 工作装置 操纵系统 5、学习内容 6、学习方法
一、什么是工程机械
1、什么是工程 定义 量大、复杂且技术性强的施工过程。 例如: 土木工程 电力工程 化工工程 机械工程 航空工程 航天工程 生物工程 ……… 其中土木工程 又分为:建筑、公路 、 铁路、港口、水利工程 等
2、什么是工程机械
定义 用于工程建设的施工机械和设备 的总称。 通常指土木工程所使用的机械 和设备 例如:起重机 挖掘机 压路机等
五、如何学好本门课
培养兴趣 遵守纪律 成绩确定
小结
构造课,不算难 柴油机,加底盘 先组成,后原理 知类型,懂特点 会安装,能调整 轻松学,贵精专
机电产品构造实习 教学大纲(工程机械部分)

机电产品构造实习(414332)教学大纲(工程机械部分)01.教学单位名称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02.实践环节名称机电产品构造实习(工程机械部分)03.实践环节代码41433204. 实践环节学时3周05.实践环节学分5(包括课程学习在内)06.实践环节性质必修07.实践环节开设学期第5学期08.实践环节面向专业机械工程,工业工程09.实践环节教学目的与任务本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使学生获得典型工程机械产品的结构构成、传动关系及运动特点,各个组成部分的总布局的结构特征及其设计思想等。
其目的是为学生后续专业课和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10.教学基本内容、要求与学时分配要求(1)通过装拆典型工程机械产品部件,了解其总体布局、组成、内部结构和各结构之间的装配关系。
(2)通过测绘典型工程机械机构,掌握机械零件测绘能力。
(3)了解工程机械动力装置(柴油机)、传动装置(变速箱、驱动桥)、制动装置、转向装置、液压传动装置(液力变矩器)、风镐等装置的工作原理、传动关系及结构特征等。
(4)掌握典型工程机械产品各部件在机械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各部件间的传动关系。
教学基本内容(1)四行程柴油发动机拆装实践1)根据四行程柴油发动机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其装配特性,对四行程柴油发动机部件、主要总成进行顺序拆解;2)绘制拆解路线图;3)测绘四行程柴油发动机重要零件,绘制主要总成图、装配图;4)根据四行程柴油发动机的装配特性,按照拆解路线图进行发动机的装配。
(2)变速箱拆装实践1)根据变速箱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其装配特性,对变速箱进行顺序拆解;2)绘制拆解路线图;3)测绘变速箱重要零件,绘制部件图、装配图;4)根据变速箱的装配特性,按照拆解路线图进行变速箱的装配。
(3)驱动桥拆装实验1)根据驱动桥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其装配特性,对驱动桥进行顺序拆解;2)绘制拆解路线图;3)测绘驱动桥重要零件,绘制部件图、装配图;4)根据驱动桥的装配特性,按照拆解路线图进行驱动桥的装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机械构造》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工程机械构造是现代港口设备及自动化专业的专门课。
主要任务:以常见工程机械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为主要讲授对象,针对本专业的特点,着重阐明工程机械总成和零部件的结构原理、工作原理和结构关系,并以典型结构及其车型进行适当的结构分析,授予学生工程机械构造的规律知识。
使学生具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分析能力和对结构不断更新的适应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参加专业实践奠定基础。
二、课时分配
教学时数序号课题小计讲课演示实验
一绪论 2 2
二传动系概述 1 1
三离合器 5 4 1
四变速器 9 8 1
五万向传动轴 4 4
六驱动桥 7 6 1
七行驶系概述 1 1
八车架 1 1
九车桥 4 4
十悬架 4 4
十一车轮与轮胎 2 2
十二转向系 8 7 1
十三制动系 12 11 1
十四工作装置 6 5 1
十五主要技术性能 2 2
机动 2 2
总计 70 64 6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工程机械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我国工程机械工业概况;工程机械的类型;工程机械的总体构造;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在专业中的地位和学习方法。
第二章传动系概述
1
传动系的功用、组成和布置型式
第三章离合器
离合器的功用、分类和要求;摩擦式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和类型;摩擦式离合器构造;离合器操纵机构;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的概念和调整内容。
重点:离合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操纵机构的构造和工作情况。
难点:离合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演示实验一:离合器的结构和调整
第四章变速器
变速器的功用和分类;普通齿轮传动的变速原理;变速传动机构;同步器;变速器的操纵机构;液力机械变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重点:普通齿轮变速器、变速器操纵机构和同步器、液力机械变速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难点:普通齿轮变速器、液力机械变速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演示实验二:变速器的结构和工作
第五章万向传动轴
万向传动轴的组成、功用和类型;普通十字轴万向节的构造、不等速运动和等
速排列;等速万向节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球叉式、三销式、球笼式);传动轴。
第六章驱动桥
驱动桥的组成和功用;驱动桥的类型;主减速器;差速器;轮边减速器;半轴;桥壳。
重点:主减速器的构造和工作情况,支承件、调整件、密封件的原理;差速器工作原理和差速特性。
难点:差速器工作原理和差速特性。
演示实验三:驱动桥的结构和调整
第七章行驶系概述
行驶系的功用和组成;行驶系的受力分析。
第八章车架
车架的功用和类型;整体式和铰接式车架的构造。
第九章车桥
车桥的功用和类型;转向桥的构造和调整内容;转向轮定位的作用、原理和获得方法;转向驱动桥的构造、调整内容。
重点:转向桥的构造和前轮定位
难点:转向轮定位原理和获得方法
第十章悬架
2
悬架的功用、组成和类型;弹性元件的型式和构造;钢板弹簧与车架的连接;钢
板弹簧与车桥的连接;减震器的功用、类型构造和工作原理;双后桥悬架的构造特点;独立悬架的构造特点;扭杆平衡装置的功用和构造。
重点:钢板弹簧的构造及其与车架、车桥的连接。
第十一章车轮与轮胎
车轮与轮胎的功用、类型、构造及标志;轮毂轴承的定位和密封。
重点:轮毂及其轴承的定位件、调整件连接件和密封件。
第十二章转向系
转向系的功用、要求和转向条件;转向系的组成和梯形机构;转向传动比的概念;转向器的类型和构造;转向传动机构的构造和梯形机构的布置;方向盘自由行程的概念和调整部位;动力转向。
重点: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构的构造及工作情况;转向器的支承件、调整件和密封件的原理;动力转向装置的工作原理。
难点:转向器的构造、动力转向装置的工作原理。
演示实验四:转向器的结构和调整
第十三章制动系
制动系的功用、组成和类型;制动作用的产生和对制动系的要求;车轮制动器;
手制动器;制动传动装置的类型和管路布置;液压式制动传动装置的组成、构造和工作情况;气压式制动传动机构的组成、构造和工作情况;制动加力装置;辅助制动装置;制动力的分配和调节装置;挂车的制动传动装置。
重点:蹄式、盘式车轮制动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液压总泵和气压制动控制阀、增压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难点:液压总泵和气压制动控制阀、增压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演示实验五:车轮制动器的结构和调整
演示实验六:液压制动总泵和分泵的结构
演示实验七:气压制动控制阀的结构和工作
演示实验八:真空增压器的结构和工作
第十四章工作装置
叉车工作装置的作用和组成;叉车各类工作装置的工作原理;门架;滑架和链条;叉车属具;装载机的工作装置;推耙机的工作装置。
重点:叉车工作装置的工作原理
演示实验九:叉车工作装置的结构和工作
演示实验十:装载机工作装置的结构和工作
3
第十五章主要技术性能
叉车的主要技术性能;装载机的主要技术性能。
四、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演示实验、课外作业、考试考查等。
1、课堂讲授
(1)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增加演示实验课及答疑质疑等教学环节。
(2)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采用挂图、实物教具、模型和插播教学录像片等手段,并逐渐采用电子教案、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
1、教学辅助资料
汽车构造录像片、实物教具、实物模型、挂图、示教板。
、实验环节 2
安排演示实验在离合器、变速器、驱动桥、车轮制动器、真空增压液压制动传动机构、气压制动传动机构、叉车工作装置等章节中。
3、课外作业
安排在离合器、变速器、驱动桥、车轮制动器、气压制动传动机构、叉车工作装置等章节中。
五、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周维新主编,《装卸搬运车辆》人民交通出版社
六、说明
1、本课程的教学须由一定工作经验的讲师以上的教师担任,以保证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教学需要。
2、本课程开设之前应开设《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原理与零件》、《液压传动》、《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等课程。
3、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结合适当的实践教学。
4、本教学大纲适用于三年制现代港口设备及自动化专业。
陈步童编
马乔林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