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电功率》章节复习课教案
中考物理电功率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电功率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电功率的概念,掌握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2. 掌握串并联电路中电功率的计算。
3. 能够运用电功率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 电功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串并联电路中电功率的计算。
3. 电功率公式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 电功率公式的灵活运用。
2. 串并联电路中电功率的计算。
四、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例、练习、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回顾电功的概念,引导学生引入电功率的学习。
2. 电功率的概念:讲解电功率的定义,解释电功率的物理意义。
3. 电功率的计算:介绍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示例讲解。
4. 练习: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巩固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5. 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功率:讲解串并联电路中电功率的计算方法,示例讲解。
6. 练习: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巩固串并联电路中电功率的计算。
7. 电功率公式的应用:讨论如何运用电功率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8. 练习:学生自主完成综合练习题,提高电功率公式的应用能力。
9.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电功率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10.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拓展1. 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讲解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掌握P=UI 的公式。
2. 电功率的单位:介绍电功率的单位,如瓦特(W)、千瓦(kW)等。
七、课堂互动1. 问答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解决学生心中的疑问。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电功率计算和应用的问题,分享解题思路。
八、案例分析1. 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电功率问题:如家用电器的功率、电动车行驶的功率等。
2. 学生展示: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电功率应用案例,分享解题过程。
九、复习巩固1. 复习电功率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2. 课堂测试:进行一次电功率知识的课堂测试,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十、总结与展望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电功率的重要性。
18电功率复习教案2024-2025学年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18 电功率复习教案 20242025学年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教案:18 电功率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理论讲解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理解电功率的概念,掌握电功率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电功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电功率的概念,理解电功率的计算公式;2. 能够运用电功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的理解和应用;2. 教学重点: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源、电流表、电压表、电灯、电阻等;2. 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等。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实验,让学生观察电灯的亮度与电流、电压的关系,引发学生对电功率的兴趣;2. 讲解电功率的概念:解释电功率的定义,给出电功率的计算公式;3. 实验演示:用电源、电流表、电压表等教具,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电流、电压和电灯亮度的关系;4. 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电流、电压和电灯亮度之间的关系,并得出电功率的计算公式;5. 练习题目:让学生运用电功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某个电路的电功率等;六、活动重难点:1.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的理解和应用;2. 观察实验现象,分析问题。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电功率的知识;2. 拓展延伸:让学生进一步研究电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节能减排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的教学活动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电功率的概念理解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
电功率是描述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它的计算公式是P=UI,其中P表示电功率,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这个概念的理解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有些抽象,因此我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电流、电压和电灯亮度之间的关系,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电功率的概念。
《电功率》教案(精选16篇)

《电功率》教案(精选16篇)《电功率》教案篇1(一)教学目的1.把握电功率的概念(物理意义、定义、计算公式,单位)。
2.理解什么是额定电压、额定功率。
知道额定电压、额定功率与实际电压、实际功率的。
别。
(二)教具低压电源,演示电流表、电压表,标有“3.8V”的小灯泡,开关、滑动变阻器各一个,导线若干,“220V40W”白炽灯泡一只,画上用电器铭牌的小黑板一块,写有例题、预习题的小黑板一块。
(三)教学过程1.复习,引入新课问:(l)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棗速度。
)(2)怎样比较力对物体做功的快慢?(物体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棗一功率。
)(3)怎样比较电流做功的快慢?(挂出写有例题的小黑板。
)例:电流通过洗衣机的电动机,通电半小时做功180000焦;电流通过公共电车的电动机,通电2秒钟做功120000焦。
问:①电流通过哪个电动机做功多?(通过洗衣机电动机)②电流通过哪个电动机做功快呢?告知同学,电流做功的快做,仅从它做功的多少来考虑是不行的,必需看它们在相同的时间里哪个做的功多,这就跟比较运动快慢和物体做功的快慢一样。
分别计算出电流通过洗衣机电动机、电车电动机每秒钟做的功:i00焦、60000焦。
结论:电流通过电车的电动机做功快。
指出:日常生活中,不仅要了解电流做功的多少,还需要知道电流做功的快慢。
在物理学中是用“电功率”来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
2.进行新课(1)电功率(师生共同争论下列的内容)①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用字母P来表示。
②意义: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
表明:电功率等于电压与电流的乘积。
(留意:上述两个公式适用于任何电路)④单位:瓦、千瓦。
1瓦=1焦/秒=1伏·安,l千瓦=1000瓦。
⑤导出计算电功的另一公式W=Pt和电功的单位干瓦时。
W=Pt=l千瓦×I时=1千瓦时=1000瓦×3600秒=3.6×106焦。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八章《电功率》专题复习课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八章《电功率》专题复习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材为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八章《电功率》。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电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以及电功率的测量方法。
具体章节内容如下:1. 电功率的概念:介绍电功率的定义、单位以及电功率与电流、电压的关系。
2.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讲解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包括P=UI和P=I^2R,并分析公式的应用条件。
3. 电功率的测量方法:介绍电功率的测量方法,包括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并解释如何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功率的概念,掌握电功率的单位。
2. 掌握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并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 学会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能够准确测量电功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电功率的概念和单位的理解。
2. 电功率计算公式的运用和分析。
3. 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播放器。
2. 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电风扇的工作情景,引导学生思考电风扇的电功率是如何计算的。
2. 概念讲解:在黑板上写出电功率的定义和单位,解释电功率与电流、电压的关系。
3. 公式讲解:在黑板上写出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并进行解释和例题讲解。
4. 测量方法讲解:通过PPT展示电功率的测量方法,包括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并解释如何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
5. 随堂练习:给出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电功率计算公式和测量方法进行解决。
6. 作业布置:布置几个相关的作业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电功率:概念:电功率是电流做功的快慢程度的量度。
单位:瓦特(W)计算公式:P=UI,P=I^2R测量方法: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一个电灯的额定电压是220V,额定功率是40W,求电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大小。
2. 一个电阻的阻值是10Ω,通过它的电流是2A,求电阻消耗的电功率。
九年级物理下册电能与电功电功率专题复习教案苏科版

九年级物理下册电能与电功电功率专题复习教案苏科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电能、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及其关系。
2. 掌握电能、电功和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3. 能运用电能、电功和电功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 电能、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及其关系。
2. 电能、电功和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1. 电能、电功和电功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掌握电能、电功和电功率的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回顾电能、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引导学生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
2. 通过例题,讲解电能、电功和电功率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技巧。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运用电能、电功和电功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分享解题过程和心得。
5.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案内容需进一步细化,包括具体的例题、小组讨论的问题等,请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电能、电功和电功率概念的理解程度。
2. 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运用电能、电功和电功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结合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课后作业:1. 请用一句话概括电能、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及其关系。
2. 请列出计算电能、电功和电功率的公式,并解释各符号的含义。
3. 请在下面的问题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用所学知识解答:a. 家庭电路中的用电器如何选择合适的电功率?b. 如何根据电能表的读数计算家庭一个月的用电量?八、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程度、知识掌握程度等,以便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提高教学质量。
九、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电能、电功和电功率在新能源开发和节能减排方面的应用。
2.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企业人员,进行专题讲座或实地考察,加深学生对电能、电功和电功率的理解。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八章《电功率》专题复习课 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课题名称:人教版第十八章《电功率》专题复习课年级学科:九年级物理教材版本:人教版授课时间教学内容分析九年级《电功率》专题复习,它是建立在学生已经进行了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本章知识解决电学中复杂计算问题。
本章的内容是九年级的重点章节,是中考的高频考点,特别是有关电功率的实验贺文计算题更是高频考点。
因此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复习巩固。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电功的公式,能进行有关计算。
知道串联、并联电路中电功的特点。
理解电功率概念,理解电功率和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能力目标理解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方法,能根据测量电功率的实验需要,正确选择器材、设计电路和确定实验步骤;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在电流一定时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用电器额定功率的认识在选择用电器时有节能意识;渗透“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通过对实验进行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电功的概念、公式及公式的变形;理解电功率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知道并理解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方法。
教学难点影响电功大小的因素及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有关电功的计算;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学情分析电功和电功率是电学中重要的物理量,是中考必考内容之一,它是电学部分难点和核心章节,知识点多、综合性强、难度大。
不少学生在学习时经常混淆这两个物理量,复习时应重在注意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着力从方法指导入手,运用知识求解实际问题。
知识体系教师强调本实验的目的、原理、所测物理量、电路图、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和实验表格的设计及其它注意事项。
7、对电功与电功率进行对比分析加强对电功和电功率的理解三、典型考题例题分析【典例1】:求出“220V 40W”的灯泡接在110伏电压下的实际功率。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八章《电功率》单元教学设计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
-电功率的定义、公式、单位及计算方法。
-串并联电路中电功率的分配规律。
-实际电路中电功率的测量方法。
2.教学过程:
-通过图示和实例,详细讲解电功率的定义、公式及其计算方法。
-以动画形式展示串并联电路中电功率的分配规律,并引导学生分析原因。
5.能够运用电功率知识解释生活中与电功率相关的现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电功率的定义、计算方法及应用。
2.利用实验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电功率测量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案例分析法,分析串并联电路的电功率特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电功率的定义、计算方法、测量及应用等方面的知识点。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
2.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梳理电功率知识体系,提高知识掌握的系统性。
-培养学生自我反思和总结的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五、作业布置
1.基础知识巩固: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电功率的定义、计算、单位换算等基础题目,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介绍实际电路中电功率的测量方法,如使用电能表、电压表、电流表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设计: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生活中的用电器,讨论其电功率的特点及影响电功率的因素。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总结电功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加深学生对电功率知识的理解,提高应用能力。
初中物理《电功率》教案

初中物理《电功率》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电功率的物理意义、定义和单位。
2. 学会使用电功率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 掌握千瓦时与焦耳之间的换算关系。
4. 通过实验,了解用电器电功率与电能表表盘转动快慢的关系。
5. 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动手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电功率概念的理解和电功率公式的应用。
教学难点:电功与电功率的区别与联系。
教具准备:电能表、普通照明灯泡、电源、开关、导线、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 复习电能的概念,让学生回顾电能的定义和单位。
2. 提问: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听到“度”这个词,它与电能有什么关系?3. 讲解千瓦时的来历,以及与焦耳之间的换算关系。
二、电功率的定义和单位1. 讲解电功率的物理意义,引导学生理解电功率是描述用电器消耗电能快慢的物理量。
2. 介绍电功率的定义和单位,让学生掌握电功率的表示方法。
三、电功率的计算1. 讲解电功率的计算公式,让学生理解公式中各量的含义。
2. 示例计算,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学会使用电功率公式。
四、实验探究1. 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电功率用电器的电能表表盘转动快慢。
2. 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用电器电功率与电能表表盘转动快慢的关系。
3. 引导学生概括出电功率与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关系。
五、总结与拓展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明确电功率的概念、计算方法和物理意义。
2. 提问:电功率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引导学生思考电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3. 安排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电功率的概念、计算方法和物理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思考电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电功率与电能表表盘转动快慢的关系,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帮助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电功和电功率章节复习教案
教学目的、任务要求:
1、知道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并会正确使用电能表计量电
流做的功。
2、知道电功与电功率的关系;理解电功率公式中各量的意义,并能进行计算。
3、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能正确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学习方法:探究、讨论、归纳、练习
学习过程:
1、电能:
(1)在国际单位制中,电能的单位是_______和 ,它们的换算关系是。
(2)电能表是用来计量______________的仪表.
如图所示电能表上标有“220V 3A 2500r/kW·h”其中
“220V”表示__________ “3A”表示________________,
“2500r/kW·h”表示______ 。
2、电功率:
(1)电功率表示电流做功的物理量,基本单位是,常用的单位还有。
(2)计算电功率的基本公式:;由欧姆定律推导出的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的公式:和。
(3)额定电压是用电器的电压,额定功率是用电器在消耗功率。
用电器在使用时实际加在两端的电压叫,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工作是消耗的电功率叫。
以电灯为例:
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关系:
当U实=U额时,P实=P额,用电器正常工作;
当U实<U额时,P实<P额,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
当U实>U额时,P实>P额,用电器容易被烧坏。
3、测小灯泡的功率:
思考:1.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2.必须测出哪些物理量?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3.需要哪些实验器材?
4.实验中为什么要用滑动变阻器?它和灯泡应如何连接?
5.怎样组成电路?请画出实验电路图。
6.怎样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7.在什么条件下测出的功率才是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例题:
如图所示是测定额定电压是2.5V灯泡的额定功率的电路图.
(1)a是_______表,b是_______表
(2)按图接好器材,测量前,开关应________,滑片P应滑到
______点.
(3)如果小灯泡的阻值为10Ω,电源由两节干电池串联而成,
那么a表应选________量程,b表应选__________量程.
(4)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两端电压只有1.8V,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向_____端移动,才能使电压表示数为_______,此时灯泡的实际功率就是额定功率.
(5)要测量的数据是____和_____,计算灯泡的额定功率的公式为。
自主演练
1.小明家的电能表上标有“220v 10A, 3000r/KW·h”的字样,则
(1)这个电能表应接在_______的电路中使用,它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_______A,小明家所有用电器的总功率不能超过________W,
(2)若上月底示数是0257.1,这个月底示数为0294.1则本月用电______kW·h,
(3)一天小明想利用电能表测量家中电视机的电功率,于是他只让电视机工作,用手表计时,发现电能表的转盘在5min内转了30转,
则他家电视机消耗了 KW·h电能, 电视机的功率是______W.
(请你写出简要的计算过程)
2.有一只标有“PZ220V 40W”的小灯泡,接在220V家庭电路中,
求:(1)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
(2)灯泡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
(3)1KWh电可供此灯泡正常工作多长时间?
(4)若实际电压是200V,则灯泡的实际功率是多少?灯泡发光情况如何?
3.某实验小组有一个小灯泡,上面只能看清“2.5 V”的字样,他们想知道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多少,找来的器材如图6—8所示。
(1) 将图中所给器材,按照实验的要求用线连接起来。
(2) 在闭合开关以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_____端。
(3) 实验中的电源用_____节干电池串联即可.如果灯泡的电阻约为9 Ω,电流表选用的接线柱应为_____和_____。
(4) 当灯泡正常发光时,请你在图(甲)中的表盘上画出指针的位置。
(5) 当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乙)中的表盘所示,这个小灯泡的电功率为_____。
中考链接:
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6V,小星通过实验测得其电流随电压变化的曲线如图。
由图可知:
1. 当小灯泡L正常发光时,通过其灯丝的电流是__ 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多少?
2. 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3V,则此时小灯泡L消耗的实际功率为多少?
3. 若把它接到9V的电路中,要使它正常工作,应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
教学反思:
在授课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动脑思考,亲自体验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充当课堂的主角。
探究过程充分利用了集体优势,体现了物理学习方法中的合作交流环节。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通过探究、讨论、合作交流等方式在理性和感性上很好的掌握声学的知识。
授课方式与授课过程能很好的体现了新课标的探究性学习方法,并且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