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洼学校2012年感恩教育工作实施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学校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方案

学校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方案

学校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方案一、背景分析感恩是人类的基本情感之一,是对生命、对生活、对他人的一种感恩之情。

在人们的成长过程中,感恩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感恩教育,能够使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可贵,感悟生活中的种种幸福,尤其能够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热爱生命、尊重他人、珍惜资源的意识,从而成为热爱祖国、有社会贡献、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才。

为了更好地开展感恩教育,我校特制定了一份详细的感恩教育方案。

二、活动目的1.培养学生感恩之心,珍惜生命和爱护身体健康。

2.让学生了解社会公德,强化社会责任感。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弱势群体,了解社会关怀。

4.提高学生的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

三、活动内容1.主题班会:感恩教育启动会时间:6月初会议内容:(1)主题宣传:让学生尽早了解感恩教育的理念和目的。

(2)学生成长感言:通过学生真实的感言,感染大家珍惜生命。

(3)学校领导讲话:为学生讲述感恩的意义和学校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2. 社会实践活动:感恩社会时间: 暑假期间活动内容:(1) 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医院、公墓等地开展实践活动。

(2) 关爱贫困家庭、老人、残障人士:通过社区义工服务、慰问困难家庭等活动,引导学生爱心与责任。

(3) 教育旅游活动:利用假期带学生到各地参观学习,让学生了解多元文化并培养爱国精神。

3. 师生述感活动时间:秋季学期活动内容:大力组织师生分享成长感受、珍惜生命、道谢亲人、回报社会的感悟。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到所属方向和人生目标。

4. 節能减排环保活動时间:冬季学期活动内容:举办节能减排和环保主题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环保知识、培养环保意识。

如组织“绿色科技典范”等活动。

5.感恩贺年活动:时间:寒假期间活动内容:在节日期间,举办感恩为主题的春节晚会;通过拜年、祝福等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家庭与祖国的温暖。

四、评估方法每年年底评估一次感恩教育活动,通过调查问卷、学生自评、老师评价等方式,考核活动的效果。

感恩教育活动设计实施方案

感恩教育活动设计实施方案

感恩教育活动设计实施方案一、活动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也伴随着一些社会问题的出现,比如人们的感恩意识逐渐淡化。

为了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我们计划开展一场感恩教育活动。

二、活动目的。

1. 帮助学生树立感恩意识,珍惜来之不易的一切;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懂得回报社会;3. 提高学生的情商和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

三、活动内容。

1. 主题演讲,邀请社会各界人士来校进行感恩主题演讲,分享他们的感恩故事,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

2. 心灵成长课,开设感恩教育课程,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

3. 志愿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感恩之情,明白帮助他人的重要性。

4. 亲情活动,开展亲子感恩活动,邀请家长和学生一起参与,增进亲子关系,传递感恩之情。

四、活动实施。

1. 制定活动计划,确定活动时间、地点和具体内容,安排好活动流程。

2. 宣传推广,通过校园广播、校刊、班会等渠道进行活动宣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3. 活动准备,准备活动所需物资和人力,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4. 活动执行,按照活动计划,有序地进行各项活动内容,引导学生参与并收获感恩之情。

5. 活动总结,对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估,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为今后的活动提供参考。

五、活动效果评估。

1. 学生参与度,通过参与人数和反馈情况来评估活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2. 感恩意识,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感恩的认识和态度变化。

3. 社会反响,通过媒体报道和社会各界的评价,评估活动的社会影响力。

六、活动延伸。

1. 继续开展感恩教育课程,加强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

2. 开展感恩主题的艺术活动,如感恩音乐会、感恩画展等,让学生用艺术的形式表达感恩之情。

3. 建立感恩教育长效机制,将感恩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

七、活动总结。

通过本次感恩教育活动的开展,学生的感恩意识得到了提升,社会责任感也得到了培养,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学校感恩教育活动方案

学校感恩教育活动方案

学校感恩教育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心理压力增大、关系疏离等。

为了增强学生对社会和他人的感恩之情,提高他们对于生活的理解和认知,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和价值观念,学校决定开展感恩教育活动。

二、活动目标1.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庭责任感,培养学生感恩之心;2. 培养学生珍惜当前的幸福生活,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3.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和品质;4. 增加学生的艺术修养,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5. 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三、活动内容1. 书写感恩日记为了培养学生感恩之心,学校鼓励学生每天写一篇感恩日记,记录自己所受到的恩惠和对他人的感激之情。

每周学校会选出优秀的感恩日记进行展示,并给予奖励,以激励学生的参与和积极性。

2. 家庭亲子活动学校将组织家庭亲子活动,鼓励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其中。

活动内容包括亲子游戏、亲子影视欣赏和亲子合唱等,旨在通过亲子互动提升学生对家庭的感恩之情,增进家庭成员间的情感纽带。

3. 志愿者活动学校将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社会服务的乐趣和意义。

学生可以选择参与扶老助幼、环境保护和慰问困难群体等项目,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他人的关爱之心。

4. 报告演讲比赛学校将举办感恩教育报告演讲比赛,鼓励学生通过演讲的形式分享自己的感恩故事和感激之情。

比赛中将评选出最佳演讲者,并举行颁奖仪式和演讲分享会,以此来传递感恩的力量和激励学生更多地感恩他人。

四、活动计划1. 活动启动仪式在活动开始之前,学校将举行一个隆重的活动启动仪式,邀请学校领导、家长代表和志愿者代表等出席。

仪式上将介绍活动的背景和目标,并进行主题演讲,以此来宣传活动并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2. 感恩日记展示与评选每周学校将组织感恩日记展示活动,挑选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并评选优秀日记。

感恩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感恩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感恩教育活动实施方案感恩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感恩之心的教育方法,通过开展感恩教育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人际关系以及社会责任感。

下面是一个感恩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以便更好的引导学生感恩,并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

一、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提高其对他人、环境和社会的感恩意识。

2. 增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绪管理能力。

3. 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增强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二、活动内容:1. 感恩主题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感恩主题的班级会议,通过分享、讨论和回顾的方式,引导学生感悟和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 组织学生参加感恩主题的课堂活动,包括感恩绘画、写感恩信、制作感恩手册等。

2. 社区志愿者活动- 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志愿者活动,例如参观养老院、帮助残疾人或贫困学生等。

- 通过亲身体验,让学生意识到他们所拥有的一切都不是理所当然的,并学会更加珍惜和感恩。

3. 家庭作业承诺- 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制定家庭作业计划,形成家庭作业承诺。

通过履行家庭作业承诺,学生能够感受到关爱和支持,并学会感恩父母的辛勤付出。

4. 社区感恩行动- 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感恩行动,例如帮助环卫工人清理垃圾、组织衣物捐赠活动等。

- 通过亲身行动,让学生意识到每个人都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并学会感恩社会的支持和帮助。

5. 反思和总结-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以回顾活动的成果和收获,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

- 借助班级会议、班级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感悟。

三、活动实施方案:1. 确定活动时间和地点,并通知学生和家长。

2. 配置必要的设施和教学材料,如会议室、绘画工具、纸张等。

3. 确定活动负责人和组织人员,并分工合作。

4. 在活动之前,利用班级会议、课堂讨论等方式,向学生宣传活动的重要性和目标。

5. 在感恩主题的课堂上,介绍感恩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回忆和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感恩教育校本实施方案

感恩教育校本实施方案

感恩教育校本实施方案感恩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感恩之情、感恩之心的教育理念,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感恩意识,培养学生感恩的品质和行为。

感恩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更有助于学校的和谐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感恩教育校本实施方案,对于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背景分析。

当前,社会风气日益浮躁,人们的感恩意识逐渐淡化,尤其是一些学生缺乏感恩之心,缺乏对老师、家长和社会的感恩之情。

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也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因此,有必要在学校开展感恩教育,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感恩之心。

二、目标确定。

1.培养学生感恩之心,树立感恩意识。

2.提高学生的情感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3.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

三、实施方案。

1.开展感恩教育主题班会。

每周开展一次感恩教育主题班会,通过故事、演讲、视频等形式,引导学生认识感恩的重要性,树立感恩之心。

2.组织感恩教育主题活动。

学校定期组织感恩教育主题活动,如感恩父母节、感恩师恩节等,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感恩活动,深刻体会感恩之情。

3.开设感恩教育课程。

学校将感恩教育融入到校本课程中,开设感恩教育课程,引导学生从课堂学习中感悟感恩之情。

4.建立感恩教育长效机制。

学校建立感恩教育长效机制,将感恩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考核体系,确保感恩教育工作的持续开展。

四、实施保障。

1.加强师资培训。

学校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感恩教育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确保感恩教育工作的质量。

2.建立监测评估机制。

学校建立感恩教育监测评估机制,定期对感恩教育工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3.加强家校合作。

学校积极与家长沟通,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感恩教育,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五、总结。

感恩教育校本实施方案的制定,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

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相信感恩教育工作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为学校的和谐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做出积极贡献。

学校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方案

学校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方案

学校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往往忽略了身边那些默默付出的人。

为此,我们希望通过开展感恩教育活动,让同学们学会感恩,懂得珍惜,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活动目标1.提高同学们的感恩意识,让他们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2.培养同学们的沟通能力,提升团队协作精神。

3.增进同学们对家庭、学校、社会的责任感。

三、活动主题“感恩有你,一路同行”四、活动内容1.开幕式活动开始时,由校领导发表讲话,阐述感恩教育的重要性,为活动拉开序幕。

2.感恩故事分享邀请同学们分享自己身边的感恩故事,让更多人了解到感恩的力量。

同时,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用自己的故事感染他人。

3.感恩墙设立一面感恩墙,让同学们用便利贴写下自己对家人、朋友、老师的感恩之情,贴在墙上。

这样,感恩墙将成为一个温馨的角落,见证着同学们的成长。

4.感恩歌曲演唱组织同学们学唱感恩歌曲,如《感恩的心》、《母亲》等,通过歌曲传达感恩的情感。

5.感恩视频制作分组进行感恩视频制作,内容可以包括对家人、朋友、老师的感谢,也可以是对社会现象的反思。

视频制作完成后,进行展播,让同学们共同感受感恩的力量。

6.感恩主题活动(1)感恩家庭:组织同学们回家后,为家人做一顿饭,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之情。

(2)感恩老师:组织同学们为老师制作一份特别的礼物,表达对老师的敬意和感激。

(3)感恩同学:开展“最美同学”评选活动,让同学们学会发现他人的优点,珍惜友谊。

7.感恩主题班会在活动结束后,组织各班级开展感恩主题班会,让同学们分享活动心得,深化感恩意识。

五、活动时间为期一个月,每周安排一次主题活动。

六、活动组织及分工1.活动策划:由校团委、学生会共同负责,制定活动方案,协调各部门共同推进。

2.活动宣传:由校宣传部负责,制作宣传海报、视频等,营造活动氛围。

3.活动现场:由各班级班主任、志愿者负责,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七、活动预算1.宣传费用:1000元2.活动用品费用:2000元3.感恩墙制作费用:1500元4.感恩视频制作费用:2000元总计:6500元八、活动效果评估1.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同学们对感恩教育的认识和态度变化。

感恩教育工作计划

感恩教育工作计划

篇一:感恩教育工作计划李洼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感恩教育工作计划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感知生活在好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之中,具有感恩意识,培养和造就具有感恩意识的人,李洼中学特制定以下感恩教育活动计划。

一、目的意义: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感恩意识的人,让学生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老师、家长的付出,社会的关爱与扶持,体会自己的成长离不开老师、家长的关爱,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扶持,对别人为自己的付出知道感恩。

二、指导思想:(1)坚持与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标相一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原则。

(2)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

(3)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

强调实践育人,注重养成教育、体验教育。

(4)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强调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要与各项管理有机融合。

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的“四项主要任务”是:(1)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感恩意识。

(2)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

(3)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4)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组织领导:各班级在学校领导下,为切实抓好该项工作,成立班级“感恩”活动实施小组:校长、教导主任全面负责“感恩”活动实施的领导、组织、安排、检查、督促。

各班主任:负责本班“感恩”活动的落实。

各任课教师:结合学科特点,配合班主任做好工作。

四、具体措施: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认识到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的重要意义,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加强领导、组织、检查与督促,创造性地开展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

2、以活动为载体进行宣传教育:各班主任结合学生实际,开展好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郝洼学校感恩活动

郝洼学校感恩活动

郝洼学校感恩活动
心怀感恩励志成才为进一步发扬中华民族感恩的优良传统,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6 月 4 日下午,郝洼学校开展“心怀感恩励志成才”感恩教育家长会。

号召学生们用实际行动去感恩、回报关爱我们,给予我们无限希望、无私帮助,积极影响我们安康成长的父母!经过学校的精心筹划,家长会呈现了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主题明确。

此次活动以“心怀感恩励志成才”为主题,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知恩、感恩、报恩、施恩”的教育,让同学们真正感受到了“学会感恩,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二是形式多样。

有:诗朗诵《感恩父母的爱》,学生唱感恩父母的歌曲,学生对家长的真情告白,学生演讲,全体学生《感恩宣誓》等。

使同学们在温馨快乐的气氛中承受感恩教育,让家长也感受到了孩子们对他们的深情。

三是此次家长会的召开不仅使同学们真正感悟到父母慷慨无私的爱,更重要的是让同学们把爱作为动力,更加懂得回报父母、回报他人、回报集体、回报社会,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郝洼学校一直重视对学生的感恩教育,教育学生学会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他人、感恩社会、感恩自然,让感恩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有效促进学生安康快乐成长,构建和谐美好的校园。

(家长会现场)(诗歌朗诵)
(贾彤在演讲)(尹逍遥在演讲)(牛萧剑对妈妈的真情告白)(演唱歌曲:妈妈的吻)
(感恩之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洼学校2012年感恩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颍东区教育局感恩教育工作精神,构建和谐校园,唤起学生的感恩意识,形成“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学校、感恩社会、感恩祖国”的良好氛围,做“知恩、感恩、报恩,做品德高尚的人”。

经学校研究决定,在全校开展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为宗旨,以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学会感恩、学会报效为主要内容,通过主题班团(队)会、课堂教学、读书征文、演讲比赛、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开展感恩教育系列活动,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道德素质,使学校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时刻怀有感恩的心,时刻“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立志报效祖国,做到爱护集体,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爱他人,把中小学生培养成知恩相报、立志图报、诚实守信、道德高尚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标
引导学生逐渐形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使学生能够感知父母、师长、同学、祖国的恩情;使学生能够知恩图报,诚实守信,尊重师长友爱他人,增强自尊心、自信心、使命感和责任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通过感恩教育常规活动的开展,激励教师爱岗敬业,使师德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关注学生个性发展,使我校素质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三、组织领导及工作职责
(一)李洼学校感恩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张秀国
副组长:杨开喜、马洪志、康丽
成员:赵新刚、吕收、张洪荣、刘超及各班班主任
(二)工作职责
教师方面:结合颍东区教育局2012年感恩教育的主题(开展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开展各项活动。

学生方面: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内容包括建立感恩教育日常规、周常规和活动常规等。

四、活动步骤
(一)宣传发动
1、营造活动氛围。

通过标语、黑板报、阳光少年广播站等形式宣传感恩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

2、利用国旗下的讲话、班会,全方位地进行感恩教育的思想发动工作。

(二)全面实施
1、感恩教育“十个一”活动:
(1)一次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可结合《倡议书》进行;
(2)教唱一首感恩歌曲,如:《感恩的心》;
(3)制作一期感恩教育专题板报或手抄报;
(4)召开一次以“让我们都有一颗感恩的心”为主题的班会;
(5)一次感恩教育征文和演讲比赛;
(6)征集并张贴一句感恩口号;
(7)实现一次感恩行动的实践;
(8)每位学生拥有一个感恩本,记录每天感恩的人和事;
(9)写一封感恩信,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
(10)利用阳光少年广播站,每周推荐一篇感恩美文。

以上“十个一”可结合在以下的“系列活动”中进行。

2、系列活动:
(1)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
①开展征文活动
学生每人写一篇“亲情作文”,校内评比。

参考题目:《我的父亲母亲》《写给父母的话》《父母的手》《还给父母一个吻》《我和父母在一起》《父母的相册》等。

②布置爱心家庭作业
送父母一句温馨的祝福。

给父母讲一个开心的故事。

给父母过生日,赠送亲手制作的礼物。

给父母捶捶背,打一盆水,洗一洗脚。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打扫卫生、叠被、洗碗、洗衣物。

开展我为父母分忧,自己的事自己做等活动。

③举行主题班会或团队活动
“算算亲情账,感知父母恩”,算算自己目前上学、以后上大学及生活的费用,体会家长为自己的付出,以此激励学生回报父母。

④组织感恩教育演讲比赛,校内或班级内举行。

⑤举办班级感恩故事会。

(2)感激长辈的关爱之恩
孝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要求学生应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对身边的其他老人以孝敬之心,尽恭顺之态,施扶持之行。

(3)感激老师的教诲之恩
①写一篇《我与老师之间的故事》,回忆老师对自己的帮助和教导。

②开展尊师重教、向老师献真情的活动。

给老师一声热情的问候、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认真完成每一天的作业,给老师写一封感谢信,向老师承认以前所犯的错误,和老师沟通交流,正确面对老师的批评等。

③热情邀请本班的任课教师参加班级联欢活动,表达感激之情,增进师生情谊。

(4)感激同学的互助之恩
①开展以《同学如手足》为主题的作文比赛,感激同学间的爱心相助。

②开展“我为同学做好事”活动。

③回忆对自己帮助较大的1-3个人,然后把对自己的感恩之情通过一封信、电子邮件、电话等方式告知对方。

(5)感激社会的关爱之恩
①开展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体会到社会的关爱。

②班级举办图片展。

收集“祖国之最”,祖国的世界之最以及祖国的自然风貌、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军事强大、文化繁荣等有关文字、图片资料。

③学唱一首感恩歌曲
结合音乐课,学唱一首感恩的歌曲。

参考曲目:《奉献》《感谢你》《感恩的心》《父亲》《母亲》《烛光里的妈妈》《常回家看看》《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从老师窗前走过》《朋友》《好大一棵树》《懂你》等。

(6)感激自然的赐予之恩
开展爱护自然,爱护环境活动。

要求每一个同学在家养一盆花,保护校内外绿地,不乱扔纸屑,自觉成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文明人。

(三)活动总结与评比
1、在学期总结评比中,每班评选 2名“感恩活动先进个人”。

2、评选在“感恩教育”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班级和先进个人,召开总结表彰会。

3、完成学校“感恩教育”活动工作总结。

四、活动要求
1、班主任要高度重视感恩教育活动,加强感恩教育活动各阶段各环节的组织实施,班主任负总责,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2、各班级要加强信息交流和宣传。

班主任要及时向学校上报各阶段工作的开展情况,学校及时向中心校上报我校开展“感恩教育”活动的信息。

3、各班级要制定“感恩教育”活动计划,期末要写出活动总结。

4、感恩教育活动将要纳入教师年度工作考核,并严格进行考核。

李洼学校校长室、教导处、团支部、少先队
2012年02月24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