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焊接手写笔记

合集下载

(完整版)金属学热处理笔记

(完整版)金属学热处理笔记

一个晶体的某一方向可以用方向矢量来描述,这就是 晶向指数 [111]
晶体中原子周期排列相同在空间位向不同 (即不平行)的晶向统称为 晶向族 <111>
取晶面在坐标轴上的截距, 取截距的倒数, 将倒数约成互质的整数, 即该晶面的
法向量,就是 晶面指数 ( 111)
在立方晶系中, 由于原子的排列具有高度的对称性, 往往存在有许多原子排列完
400N·m
结构材料
金属材料(主要金属键)
功能特点用途分类
原子间键合分类 陶瓷材料(主要离子键)
功能材料
高分子材料(主要共价键)
复合材料(土坯)
金属:是具有正的电阻温度系数的物质,通常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
性、高密度和高的光泽。
陶瓷:金属和非金属元素间化合物。 具有很高的强度和硬度, 较低的导点、导热、
延性、成型性及耐冲击性都很差。 极好的耐高温和耐腐蚀特性, 还有一些独特的
光电性能。
高分子材料: 非金属原子共有电子而构成的大分子材料。 每个大分子由许多结构
相同的单元相互连接而成,因此又称为聚合物。具有较高的强度、良好的塑性、
较强的耐腐蚀性、绝缘性和低密度优良特性。
复合材料: 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组成的材料所不具备的。 复合材料可能具有非
全相同但在空间位向不同(即不平行)的晶面,这些晶面总称为 晶面族 {111}
平行于或者相交于同一直线的一组晶面组成一个晶带,而该直线叫做晶带
晶带轴 计算公式( ?1 ??1?1?) , ( ?2 ?2??2?) [ ????]??
??= |???12?
??12??| ,
??=
|
?1? ?2?
?1 ?2
|

金属材料焊接学习笔记.doc

金属材料焊接学习笔记.doc

金属材料焊接学习笔记第1章概述一、课程的目的1. 掌握材料焊接性的概念和试验方法;2. 掌握常用材料的焊接性及改善焊接性的途径,3. 培养分析材料焊接性的能力和正确制定常用材料焊接工艺的能力。

二、课程的内容1. 焊接性及其试验方法2. 合金结构钢的焊接 3. 不锈钢、耐热钢的焊接 4. 铸铁的焊接。

灰铸铁和球墨铸铁5. 有色金属的焊接。

铝及其合金、铜及其合金、钛及其合金6. 先进材料的焊接。

陶瓷、金属间化合物的焊接7. 异种材料的焊接。

异种钢的焊接、钢与有色金属实验高强钢冷裂倾向的测定和分析三、参考资料1. 焊接冶金学(金属焊接性),周振丰主编,索书号TG113.26 / 1 2. 焊接冶金与焊接性,刘会杰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索书号TG40-43 / 3 3. 金属材料焊接工艺,霍玉成,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索书号TG457.1-43 / 3 第2章焊接性及其试验方法教学目的1.掌握焊接性的概念2.了解焊接性试验的内容、试验方法分类3.熟悉常用的焊接性试验方法第1节焊接性概念及影响因素一、焊接性概念1. 焊接性材料能否通过焊接加工而形成完整的、并满足预期使用性能的焊接接头的能力。

包含两方面内容材料在焊接加工中是否容易形成接头或产生缺陷→结合性能→工艺焊接性焊接完成的接头在一定的使用条件下可靠运行的能力→使用性能→使用焊接性2. 工艺焊接性和使用焊接性工艺焊接性材料在一定的焊接工艺条件下,能否获得优质致密、无缺陷和具有一定使用性能的焊接接头的能力。

使用焊接性指焊接接头或整体焊接结构满足技术条件所规定的各种性能的程度。

提问焊接工艺过程包括那两个过程(分析焊接性不能脱离焊接工艺条件)3. 冶金焊接性和热焊接性冶金焊接性指熔焊高温下的熔池金属与气相、熔渣等相之间发生化学冶金反应对焊缝性能和产生缺陷的影响程度。

热焊接性指焊接热作用对HAZ组织性能及产生缺陷的影响程度。

热焊接性研究热循环对HAZ的影响。

金属材料焊接工艺 知识重点总结

金属材料焊接工艺 知识重点总结

金属材料焊接工艺知识重点总结
1. 焊接的概念
焊接是将两个或更多的材料通过局部加热或压力的方式使之融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

焊接可分为压力焊接、热焊接、摩擦焊接等多种类型。

2. 焊接中常用的材料
常用的焊接材料主要包括钢、铝合金、铜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等。

每种材料都有其特性和适合的焊接方法。

常用的焊接方法有:对接焊、角焊、搭接焊、锚焊、绕焊、搭接锚焊、对焊焊等。

4. 焊接中的预处理
在进行焊接之前,需要对材料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的目的是去除表面污染物,提高焊接质量。

常见的预处理方法有化学预处理、机械预处理、热处理等。

5. 焊接保护气体
焊接保护气体有惰性气体和活性气体两种。

惰性气体的作用是保护焊区不受氧化,常用的有氩、氮、氦等;活性气体的作用是反应出氧化物,清除焊缝处氧化物,常用的有氧气等。

选择焊接材料要根据焊接材料的特性和钢材的特性来确定。

例如,尽量选用相同或相近的材料来焊接,以保证焊接后的焊缝的强度和韧性。

7. 焊接的焊接工艺
焊接工艺包括预处理、焊接参数的选择、焊接过程中的控制和焊后处理等。

焊接参数的选择要考虑工件的材料、焊缝结构和形式、焊接强度和韧性等多个因素。

8. 焊接的质量控制
焊接质量控制关系到焊缝的强度和韧性,也关系到整个产品的质量。

对焊接质量的控制包括焊接前、焊接中和焊接后三个方面。

9. 焊接的常见缺陷及预防方法
常见的焊接缺陷有焊缝气孔、夹杂、未熔合、过热、裂纹等。

要预防焊接缺陷,要注意预处理、焊接工艺控制和质量检验等方面。

金属工艺笔记

金属工艺笔记

——精基准的:选择原则:1.基准重合原则2.基准统一原则3.互为基准原则4.便于安装、并且使夹具结构简单5.尽量选择形状简单,尺寸较大的表面作为精基准。

——粗基准的选择原则:1.选择重要表面为粗基准2.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3.选择加工余量最小的表面为粗基准4.选择较为平整光洁、加工面积较大的表面为粗基准5.粗基准不可重复使用——根据基准的作用不同,可将基准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设计基准:零件图上,用来标注尺寸和相互位置的基准称为设计基准——工艺基准:是指工件在加工和生产装配过程中确定其他点、线、面位置所依据的基准——工艺基准按照用途可分为:(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

——生产纲领:指包括废品和废件在内的年产量——生产类型:(单件生产)、(大量生产)、(成批生产)——生产过程包括(工艺过程)和(辅助过程)——机械加工:是采用切削加工和特种加工方法,直接使毛坯成为符合技术要求零件的全过程。

——机械加工由一系列工序组成,而工序又由(工步)、(安装)、(工位)、(走刀)等单元组成。

——圆柱齿轮齿形加工——齿形加工从加工原理上可分为(仿形法)和(展成法)两种——仿形法:是在普通铣床上利用铣刀刃形状和齿轮齿槽形状相同的铣刀来切制齿形。

——展成法:是根据齿轮啮合原理,在专用机床上利用道具和工件间具有严格传动比的相对运动来切制齿形。

展成法包含(滚齿)、(插齿)、(剃齿)、(珩齿)——加工精度共分为12个等级,1级精度最高,12级精度最低,应用最多的是6-9级,精度越高越难加工。

——砂轮的组成:磨粒、结合剂——砂轮的硬度:磨粒脱落的难易程度——砂轮的选择原则:粗加工选软砂轮,精加工选硬砂轮——磨削加工的特点:生产效率高,应用范围广,不能加工铝合金等软材料——钻床主要用钻头、扩孔钻、铰刀进行孔加工——常用的钻床有:台式钻床、立式钻床、摇臂钻床——特点:受孔径的限制,一般钻头的刚度差,易使孔产生较大的形状和位置误差。

金属材料焊接工艺知识重点总结

金属材料焊接工艺知识重点总结

第一章1、焊接:是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用,并且添加或不添加材料,使工件达到永久性连接的一种方法2、焊接成形技术有如下特点:(1)焊接可以将不同类型、不同形状尺寸的材料连接起来,可使金属结构中材料的分布更合理。

(2)焊接接头是通过原子间的结合力实现连接的,刚度好、整体性好,在外力作用下不像机械连接那样产生较大的变形;而且,焊接结构具有良好的气密性、水密性,这是其它连接方法无法比拟的。

(3)焊接加工一般不需要大型、贵重的设备。

因此,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方法。

同时,焊接是一种“柔性”加工工艺,既适用于大批量、又适用于小批量生产。

(4)焊接连接工艺特别适用于几何尺寸大而材料较分散的制品,焊接还可以将大型、复杂的结构件分解为许多小型零部件分别加工,然后通过焊接连接整体结构。

3、焊接可分为熔焊、压焊、钎焊。

4、熔焊有:电弧焊{熔化极电弧焊【焊条电弧焊、埋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GMAW)、焊、螺柱焊、】非熔化极电弧焊【钨极氩弧焊(GTAW)、等离子弧焊、氢原子焊】};CO2气焊{氧-氢火焰、氧-乙炔火焰、空气-乙炔火焰、氧-丙烷火焰、空气-丙烷火焰};铝热焊;电渣焊;电子束焊{高真空电子束焊、低真空电子束焊、非真空电子束焊};激光焊{CO激2光焊、Y AG激光焊};电阻点焊;电阻缝。

5、压焊有:闪光对焊、电阻对焊、冷压焊、超声波焊、爆炸焊、锻焊、扩散焊、摩擦焊。

6、钎焊有:火焰钎焊、感应钎焊、炉中钎焊{空气炉钎焊、气体保护钎焊、真空炉钎焊}、盐浴钎焊、超声波钎焊、电阻钎焊、摩擦钎焊、金属熔钎焊、放热反应钎焊、红外线钎焊、电子束钎焊。

7、熔焊:利用一定的热源,使构件的被连接位居部熔化成液体,然后再冷却结晶成一体的方法8、压焊:利用摩擦、扩散和加压等物理作用,克服两个连接面的不平度,除去氧化物及其他污染物,使两个连接表面上的原子相互接近到晶格距离,从而在固态条件下实现连接的方法9、钎焊:采用熔点比母材低的材料作为钎料,将焊件和钎料加热至高于钎料熔点的温度,利用毛细作用使液态钎料充满接头间隙,融化钎料润湿母材表面,冷却后结晶形成冶金结合的方法。

焊工笔记

焊工笔记

焊铝(加衬圈)打底时,如果电流大,焊丝挡在击穿空前。

让焊丝水顺着两边坡口面流向击穿空后面的熔池,此法可保证背面焊透,但如果衬圈有空,但此空隙填不满。

但片子合格。

打火在弧坑打火。

换焊丝时先打出空,后在空边点枪衰减,焊道封闭时在焊道中间点水衰减,不管直流还是交流用飘把打底后,焊道两边会有咬边,第二遍填充时只要咬边上面形成熔池,说明下面的咬边已经融化了。

白钢氩弧打底对口,159以上用5毫米焊条对口,50以下用3.2对口,缝小和错口时用点丝法。

缝大用粘丝法,缝大且错口用点丝飘把,干白钢尽量用粗焊丝,最好不用细丝慢焊速,容易过烧,焊道内外表面发黑不亮,管内充氩气量不大于焊枪气量即可,打底时胶带离熔池手一匝为宜。

缝漏的多相应管内充氩气量也应加大。

用手挡缝隙感觉有气压为主,感觉氩气充好后,用打火机由管壁引向焊缝,如果火苗向管内跑,不管着火还是不着火,说明管内没堵严。

反之,火苗移到焊缝时如火灭,说明氩气已经充好。

铝管(管厚4弯头厚6)(缝焊丝有5或3),大缝隙用4上,上点一下,下点一下,枪嘴小号可贴管横摆和摇,处交叉纹,缝隙小焊丝贴上坡口,点丝后,枪往下带。

焊铝衬圈打底时,焊丝往熔池的内熔池和衬圈处点丝,眼睛通过熔池尖可见管内与衬圈焊透情况,横口盖面时丝总在熔池上面点,枪往下带,缝隙大时丝上下对点。

氩气如好,焊后乌极发白且亮,如气不好焊后乌极头不亮。

焊前可在焊道上打火,起旱处有白膜,原因起旱处电流小,温度低,氩气越大,焊道两边有白带且越宽,有白带说明氩气保护好,如果用细乌极焊厚壁管,可能会烧乌极,如果此时增大焊机的清理宽度,则细乌极可融化厚铝板,而此时乌极不化,直流氩弧焊溶深大,陈哥说填充时粘丝挑水干,白说只要熔池与两边坡口面融合好,两边厚的板都融合了,则焊道中间薄的地方自然就融合好了。

400左右管水平口点三点,垂直口点3与4点,管越大则相应的点焊的距离越长。

要搭桥焊,焊管的四分之一后如发现焊口抽缝小,则先焊与之相对应四分之一焊口,先挑缝隙小的焊道焊。

必修一化学第二节金属材料第一课时笔记

必修一化学第二节金属材料第一课时笔记

必修一化学第二节金属材料第一课时笔记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金属材料。

下面是本课时的笔记:
一、金属结构
1、原子结构:金属材料由五种原子组成:锰、钛、铝、铁和铜,它们
形成一种结构,称为金属结构。

2、金属结构特点:金属结构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热稳定性和耐腐蚀性,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电性能,可以制造出高强度的金属零件。

二、金属材料的特性
1、高强度:金属材料的强度很高,可以抵抗挤压和拉伸,具有较好的
力学性能,可以抗压抗弯抗拉。

2、耐高温:金属材料耐高温,可以用于高温状态。

3、质量轻:金属材料的密度低,质量轻,易于加工和组装。

三、金属材料的分类
1、钢:钢是一种合金材料,是由铁和碳的组合物组成的。

它具有强度高、硬度高和韧性强等特征。

2、铝:铝是一种耐腐蚀、质轻的金属材料,常用于制造航空和航天业的结构件。

3、铜:铜是一种优良的电镀材料,常用于制造建筑物、汽车、摩托车和电器等表面装饰件。

4、钛:钛是一种应力耐受性良好的金属材料,具有高抗腐蚀性、高强度以及优良的力学性能。

四、使用金属材料的优势
1、耐腐蚀性: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可以有效防止氧化。

2、高强度:金属材料表面处理完成后,具有更高的强度,可以承受更大的负荷。

3、耐高温:金属材料可以承受更高的温度,可以抵挡变形和腐蚀。

4、安全性:金属材料表面处理完成后,可以抵御静电,保护用户的安全。

5、整体成本优势:金属材料的材料成本低、拆卸易,可以显著降低运输和保养成本。

总之,金属材料具有多种优势,是制造工业制品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材料之一。

九年级下册化学书课题1金属材料笔记

九年级下册化学书课题1金属材料笔记

九年级下册化学书课题1金属材料笔记
以下是九年级下册化学书课题1金属材料的笔记:
1.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类。

2. 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3. 金属的物理性质:大部分金属是银白色,有些金属有特殊的颜色,如铜是红色,金是黄色。

金属通常是固体,有金属光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4. 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大,熔点低于各成分金属。

常见的合金有铁合金(如生铁和钢)、铜合金(如黄铜和青铜)等。

5. 金属的化学性质:大多数金属能够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

活泼的金属(如钾、钠、镁、铝等)能够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之前的金属能够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氢气。

6. 铁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具有特殊的化学性质。

铁在常温下与干燥的空气和水接触会发生缓慢氧化生成铁锈。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是疏松多孔的结构,不能阻止内部的铁继续被腐蚀。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化学式为Fe2O3。

7. 铝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具有轻便、延展性好、耐腐蚀等优点。

铝制品在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能阻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腐蚀。

8. 铜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纯铜呈紫红色,常温下不易与氧气反应,但在高温下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

以上就是课题1关于金属材料的重点笔记内容,希望对您能够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