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 人类的需要

合集下载

八年级政治 第四单元 劳动创造世界 第9课 劳动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第2课时)

八年级政治 第四单元 劳动创造世界 第9课 劳动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第2课时)
12/13/2021
随堂训练
1.青少年要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社 会主义荣辱观。这是因为( B ) ①好逸恶劳、不劳而获的思想在新时代已经消失 ②劳动是 培养和发展人的道德品质,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径 ③没有劳动,不热爱劳动的生命,就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 ④现在的青少年都不热爱劳动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近年来,许多中小学生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 中学生参加劳动( C ) ①可以锻炼能力,磨砺意志,强化自立意识 ②是中小学生 的主要任务 ③有助于体会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④有助 于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13/2021
小结:劳动与个人的成才、事业的成功紧密 相关。因为:劳动增长人的才干,锻炼人的身 体,培养人的优良品质,而且锻炼人对社会的 适应能力和交际能力。
12/13/2021
三、劳动锻炼我们的能力,磨砺 我们的意志
12/13/2021
李泽楷
资料:李泽楷,身为香港首富李嘉诚的二公子, 被商界的朋友称之为“小超人”。李泽楷 13岁 时就离开父母前往美国。在美国读书时,日常 家务无人代劳,一切都自己动手做,他还经常 在晚上到麦当劳打工,去高尔夫球场做球童。
12/13/2021
12/13/2021
二、劳动促进人的心理和品德的 发展
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思想修养和世界 观是在人与人交往中,在劳动中形成的。 只有劳动,才能认识劳动的深刻意义,才 能培养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培养艰苦朴 素、吃苦耐劳的美德;也只有劳动,才能 改变懒惰的习惯和轻视体力劳动的观念。
劳动是培养和发展人的道德品质、 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径。
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上述材料给你的启示。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九课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九课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九课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九课人教版》人类的呼吸与健康第一节:认识呼吸系统呼吸是人类的生命之源,它通过呼吸系统实现。

呼吸系统主要包括鼻腔、喉咙、气管和肺部等器官。

鼻腔和喉咙的主要作用是引入空气,气管将空气传输到肺部进行气体交换。

通过呼吸,我们将新鲜的氧气带入体内,同时排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这是维持身体正常运作的基本需求。

第二节:了解氧气的重要性氧气对于我们的身体十分重要。

细胞需要氧气来进行新陈代谢和能量供应。

当氧气供应不足时,人会感到疲惫、头晕等不适症状,甚至导致生命危险。

因此,保持通畅的呼吸系统对我们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第三节:养成良好的呼吸习惯为了保持呼吸系统的健康,我们需要养成良好的呼吸习惯。

首先,保持空气流通,定期进行室内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其次,饮食要健康,营养均衡可以增强呼吸系统的免疫力。

此外,适当的运动也能促进呼吸系统的健康。

第四节:呼吸与环境保护呼吸系统与环境保护息息相关。

我们需要关注空气质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大自然中的植被和森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只有保护好环境,我们才能呼吸到清新的空气,保持身体健康。

第五节:呼吸系统的常见问题与治疗呼吸系统常见的问题包括感冒、咳嗽和哮喘等。

感冒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可以通过休息、适当的药物治疗和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来缓解症状。

咳嗽可能是由于呼吸道受刺激引起的,可以通过服用止咳糖浆来缓解。

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需要长期的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来控制病情。

第六节:呼吸系统的保健方法保持呼吸系统健康的方法有很多。

首先,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抽烟、不喝酒、避免污染物等。

其次,坚持适当的运动,提高肺活量和身体抵抗力。

此外,保持心情愉快、心理平衡,减少压力也有利于呼吸系统的健康。

第七节:呼吸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呼吸系统与其他系统相互依存。

充足的氧气供应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等都至关重要。

呼吸系统的问题可能会对其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一年级自然与生活课程了解人类的基本需求

一年级自然与生活课程了解人类的基本需求

一年级自然与生活课程了解人类的基本需求人类作为地球上的生物之一,有着自己特殊的需求和生活方式。

通过自然与生活课程的学习,一年级的学生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人类的基本需求,进而增强对自身生活的认知和理解。

一、食物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人类需要食物来维持生命的正常运转。

食物提供身体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

食物包括五大类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学生们通过课程学习了解到各类食物的来源和作用,如谷类食物提供能量,蔬菜和水果提供维生素和纤维素等。

他们也学会了健康饮食的概念,明白了适度摄入各种营养素的重要性。

二、水是不可或缺的需求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和需求。

人体大部分是由水组成,水参与了身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学生们通过课程学习了解到水的重要性,明白了饮水的必要性和正确的喝水方式。

他们还了解到水资源的紧张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三、衣物和住所的需求衣物和住所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

衣物提供了保暖和保护身体的作用,住所提供了居住和休息的场所。

学生们通过课程学习了解到不同季节和气候下的合适穿着,如夏天穿凉爽的衣物,冬天穿保暖的衣物。

他们也了解到不同类型的住所,如房子、公寓、帐篷等。

四、社交和爱与关怀的需求人类是社交性动物,社交和人际关系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

学生们通过课程学习了解到与他人互动和交流的重要性。

同时,学生们也了解到爱与关怀的重要性,如家人之间的爱和友谊。

他们通过一定的角色扮演和社交活动,培养了友好、合作和关怀的品质。

五、健康和安全的需求健康和安全是人类生活中的重要需求。

学生们通过课程学习了解到保持身体健康和避免危险的方法。

他们学会了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如勤洗手、正确刷牙等。

同时,学生们也了解了防止火灾和事故的安全措施。

结语:通过一年级自然与生活课程的学习,学生们对人类的基本需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他们明白了食物、水、衣物和住所、社交和爱与关怀以及健康和安全等需求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这些知识将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生活观念和价值观,为未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九课人类的需要

第九课人类的需要

5 、在原始社会之初,人类像动物般生吃捕到的猎 物和其它食物。在劳动过程中,人类学会了用火加 工食物,食物从此变得美味可口。这表明了 ( ) A、衣食住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B、只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就会得到可口的饭菜。 C 、劳动能够创造精神财富,推动人类精神文明的 发展。 D 、劳动能够创造物质财富,推动人类物质文明的 进步。
劳动促进人的心理和品德的发展
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思想修养和世界 观是在人与人交往中,在劳动中形成的。 只有劳动,才能认识劳动的深刻意义,才 能培养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培养艰苦朴 素、吃苦耐劳的美德;也只有劳动,才能 改变懒惰的习惯和轻视体力劳动的观念。
劳动是培养和发展人的道德品质、 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径。
联系生活:举例子
劳动让我们丰衣足食
劳动让我们住得舒坦
劳动让我们行得方便 劳动让我们思想升华三、劳动促进人 Nhomakorabea成长与发展
生理实验证明: 在新鲜空气中劳动,能提高人的生命力 和大脑劳动能力。参加适度的劳动能使肌肉 和筋骨受到锻炼,能促进新陈代谢、增进神 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机能,能提 高抗病能力,从而增加体质和体力。
我思我悟
在老龄化社会将要到来的时候,家庭出 现了“啃老族”。有的人形容啃老族: “一直无业,二老啃光,三餐饱食,四肢 无力,五官端正,六亲不认,七分任性, 八方逍遥,九(久)坐不动,十分无用” 。
在一定意义上,脱离劳动就意味着人 的精神的退化。好逸恶劳能腐蚀人的心灵, 渐渐毁灭人的理想。


人 类 的 需 要
3 、劳动创造人类、劳动创造文明。下列属于 劳动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是 ( ) ①纺织机具 ②《本草纲目》③瓷器 ④ 犁、耙 A ③④ B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4、一下属于我国古代的精神文明的有 ( ) ①《诗经》 ②《物种起源》 ③《本草纲目》 ④《史记》 A 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九课人类的需要课件 教科版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九课人类的需要课件 教科版
1、阅读材料你有什么发现? 2、你认为要做何种改变?
作业:一周家务劳动记录
家务内容 收拾房间 洗衣服 做饭 扫地 帮助采购 洗碗 打扫卫生
周一~周五 周 六 周 日
•1、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2022年3月1日星期二2022/3/12022/3/12022/3/1 •2、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 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人。2022年3月2022/3/12022/3/12022/3/13/1/2022 •3、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里没有窗户。2022/3/12022/3/1March 1, 2022 •4、享受阅读快乐,提高生活质量。2022/3/12022/3/12022/3/12022/3/1
思考: 1、为什么出身富有的李泽楷要亲自做
家务并要打工挣生活费呢 ? 2、为什么他不把这些时间用于学业 ?
3、劳动可以锻炼我们的能力,磨 砺我们的意志,强化我们自强、自信、 自立、的意识。
总之,劳动的过程是一个付出体力 和脑力的艰苦的过程。通过劳动我们能 学会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坚强不屈, 而且能够体会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学 会艰苦朴素、勤俭节约。
劳动呢? 3、为什么我们的父母和老师这么重视培
养我们的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
三、劳动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
劳动不断的提高者人类自身的生 理素质和心理素质,促进着人类的成 长与发展。
1、劳动促进人类身体器官及功 能的锻炼和发展,还促进了人的智能 素质。
材料二: 美国哈佛大学曾经对波士顿地区 456名儿 童做过一项长达20年的跟踪调查,调查发现, 孩子在劳动中增长了才干,锻炼了身体,培养 了优秀的品质,还锻炼了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 交际能力。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 子相比,长大以后的失业率为1∶15,犯罪率 为1∶10,精神不健全的比例也高得多。同时, 爱干家务的孩子平均收入要高出 20% 左右。 交流:阅读资料后的感受和 启示。

第九课 人类的需要

第九课 人类的需要

第九课人类的需要劳动创造人类劳动创造文明一、课标与教材【课标依据】劳动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劳动创造人,劳动创造文明,劳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共同需要。

学生是特殊的劳动者,学习是一种特殊的劳动,理解劳动的意义,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教材内容】第九课《人类的需要》介绍了三部分内容,即劳动创造人类、劳动创造文明、劳动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

【教材地位】第九课《人类的需要》是第十、十一课的起点。

从人类发展史角度出发,了解人类起源的根本原因。

从劳动创造和发展人类同时,创造文明。

培养学生真正去体会劳动的意义和作用,理解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教学重点】劳动创造文明。

这是培养学生劳动观念的重要理论观点之一。

学生只有懂得了劳动对人类文明的意义,才能为树立尊敬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节约资源、文明消费、乐于劳动、善于劳动的观念打好基础。

【教学难点】劳动创造人类。

既要他们了解人类是古猿经过千百万年的演变进化而来的,又要理解是劳动促成了这一转化,从八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已有生活经验看,理解这一观点都有一定难度。

二、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劳动的意义,尊重劳动者,形成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观念。

【能力目标】理解“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知识目标】懂得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创造力包括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内的人类文明。

三、学情分析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学生仍存在着不热爱劳动,甚至厌恶劳动的现象。

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热爱劳动的教育以及平时学生的相关知识储备为本科学习奠定了基础。

四、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合作探究法、情景教学法。

五、课前准备与教学手段【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六、教学过程课前:播放四月农村美景。

【媒体播放】《乡村四月》师:请同学们齐声朗读一遍古诗《乡村四月》,感受一下农民朋友在春天忙碌的情景。

导入新课:四月的乡村,山坡是绿的,原野是绿的,绿的树,绿的草,绿的禾苗,俨然是一个绿色主宰的世界。

人类的八大需求

人类的八大需求

五、能力需求
指人们希望获取、提升自我能 力的需求.能力的获取需要学习, 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
六、成就需求
成就感可以让人快乐,让人获 得社会认同感.如果人们对自 己完成的事情很有成就感,那 么,任何外部的奖励都是没有 必要的.
七、被认可需求
所有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 赏、表扬、肯定.一个人做出 了成绩,却得不到认可,很容易 打击人的积极性.
人们的拥有需求不仅局限于 物质,很多时候,精神层面的、 心理层面的拥有更为重要.人 们希望拥有工作的自主权,希 望自己能够充分地参与到决 策中.
三、权利需求
人们本能上抵制外界控制,渴 望自己可以掌控自己的未来 和命运,源.
四、交往需求
人是社会性动物,与别人互动、 交往、融入集体是人类与生 俱来的需求.组织为所有成员 提供了交往的机会,为成员们 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人际接触.
人类的八大需求
一、活动需求 二、拥有需求 三、权利需求 四、交往需求 五、能力需求 六、成就需求 七、被认可需求 八、自我实现需求
一、活动需求
活动需求反映到工作层面的 表现是:人民希望工作内容 和形式丰富多样,有创意.相反, 人们不喜欢重复的、机械的、 一成不变的,毫无创造性的工 作.
二、拥有需求
八、自我实现需求
每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各 不相同,因此,每个人自我实现 的内容也各不相同.组织应当 尽力为员工们提供自我实现 的途径和可能性.

教科版八年级第四单元 劳动创造世界

教科版八年级第四单元   劳动创造世界

第四单元劳动创造世界第九课人类的需要1、如何理解(认识)“劳动”?(劳动对人类及人类社会有什么重要意义?)(为什么说劳动是人类的需要?)①劳动创造了人类,创造世界,创造文明。

②劳动,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③劳动,是美好生活的源泉,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

2、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人类?(怎样理解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人类是由古猿经过千百万年逐步演变和进化而来的。

在这个过程中,是劳动促成了从猿到人的转化,最终使人与动物区别开来。

因此,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

3、为什么说劳动是促成从猿到人转化的主要原因?因为劳动的需要,人类的祖先逐渐学会了使用和制造石头和木棍等简单的工具来抵御野兽的进攻,猎取食物,采集果子,控掘植物的根茎等;因为劳动,人类的祖先渐渐学会了直立行政,学会了用语言去交流。

在劳动的过程中,他们的大脑变得越来越发达,手变得越来越灵巧,能力变得越来越强。

因此,劳动是促成从猿到人转化的主要原因。

4、什么是物质文明?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物质文明又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展?物质文明是人类在劳动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劳动创造了物质物质文明,劳动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使我们丰衣足食,让我们住得舒适,行得方便;在劳动过程中,人们通过发明、改进劳动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了劳动效率,又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展。

5、为什么说物质文明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①物质文明是人类在劳动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②人们要生存,首先必须满足吃、喝、住、穿等物质需求,然后才能谈得上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精神活动。

只有解决了必要的生活资料问题,才能可能进行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研究等精神活动。

所以,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6、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精神文明?①劳动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也创造了精神财富。

劳动是精神财富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源泉;②很多精神文明成果,起初都是在人们进行物质生产劳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③在劳动过程中,人类不断地探索和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创造了宝贵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成果;④当脑力劳动从体力劳动中分离出来,当精神财富的生产从物质财富的生产中独立出来,就出现了专门从来精神劳动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等脑力劳动者,他们辛勤地创造着文化、科学、技术、艺术等丰富的精神财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劳动创造了物质文明 (1)劳动,使我们丰衣足食,让我们住 得更舒坦,行得更方便(P82) (2)在劳动的过程中,人们通过发明、 改进劳动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了劳动效率, 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展(P83)
二 、 劳 动 创 造 文 明
物质文明
是指人类在劳动实践中所创造的物 质财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如:衣、食、住、行
3、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专门从事精 神劳动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艺术家等(P85)
孔子
思 想 家
孙 武
孔子,编《春秋》, 著《论语》。
军 事 家
医学家 李时珍
文学家 曹雪芹
司马迁写《史记》用了18年;司马光编《资治 通鉴》用了19年;徐霞客写《徐霞客游记》用了34 年;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通过10年的艰 苦 劳动,完成了不朽的文学名著《红楼梦》;哥白尼 写《天体运行论》用了30年;达尔文写《物种起源》 用了28年;马克思写《资本论》用了40年。
劳动创造文明 劳动创造人类
预习回顾-------预习检测
合作探究
1、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人类? 2、劳动创造人类文明包括哪些方面? 3、为什么说劳动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
耒耜
先秦时期的木质农耕工具。
战国时期 的 铁制农具
曲 辕 犁
筒 车
现代农业工具
从人类衣食住行的变化及劳动工具的 变化得出什么结论?
知识小结
一、劳动创造人类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 二、劳动创造了人类文明 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
第四单元 劳动创造世界
人类的需要
尊重劳动者 ,珍惜劳动成果
乐于劳动
善于劳动
劳动创造人类 劳动创造文明
准备春耕的农民
劳作中的采煤工人
烈日下的建桥工人
夜色中拉网的渔民
道路中的交警工作者
Hale Waihona Puke 作中的医务工作者1、 识记劳动创造人类,创造人类文明。 2、理解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重点: 难点:
是指人类在精神领域中,创造的科学、 精神文明 技术、文化、艺术、思想、道德等。 如:音乐、舞蹈、书籍等。
二、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精神文明
1、很多精神文明的成果,起初大多是在人们进行 物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P84)
二、劳动创造了精神文明
2、在劳动过程中,创造了宝贵的科学、技术和文化 成果。(P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