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案例与习题
管理学-习题-第9章

第九章领导的一般理论习题(一)判断题1.领导是为了维持秩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预期的计划,使事物能够高效地运转,而管理则能带来变革,通常是剧烈的、积极的变革()。
2.领导者的权力来源于职位权力、参照权力和专家权力。
( )3.领导者特质理论认为成功的领导基于领导者个人特质,并且这些特质只存在于少数英雄人物身上。
( )4.勒温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民主型领导方式一般要比独裁型领导方式来得更有效。
( )5.如果高层管理团队是高度分散的,只是单个管理者的集合,而非一个团队,那么其整体特征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就不大。
( )6.亨利·明茨伯格提出的领导角色理论中,他认为企业家的角色是10种角色中最显著一种角色,也是管理者权力最明显的表现。
()7.为了测量领导者属于哪一种风格,费德勒设计了最难共事者LPC问卷,并认为在LPC问卷上打分较高(64分及以上)的人,是属于关系取向型领导风格。
( )8.路径—目标理论以激励理论中的期望理论为基础。
( )(二)填空题1.勒温总结了领导方式基本上有三种类型,,.2.布莱克和莫顿在提出管理方格理论时,列举了五种典型的领导方式:、、、、。
3.按照权变理论,领导者的风格分为两类:和__ .4.费德勒的权变模型指出组织的效率取决于两个变量的相互作用:和。
5.费德勒从三个维度对情境是否有利进行分析:,,和。
6.密歇根州立大学关于领导行为的研究,其目的是区分和的管理者。
7.费德勒模型中的任务结构指。
8.管理方格图中的纵轴表示领导者对的关心程度,横轴表示领导者对的关心程度。
(三)选择题1.提出权变理论的是。
A.吉沙利B.费德勒C.布莱克D.施米特2.管理方格图中,型对应的是领导方式。
A.任务型B.乡村俱乐部型C.中间型D.团队型管理3.王先生是果公司的一名年轻技术人员,一年前被调到公司企划部任经理,考虑到自己的资历、经验等,他采取了较为宽松的管理方式,试分析下列哪一种情况下,王先生的领导风格最有助于产生较好的管理效果。
【案例分析题】 审计学第九章案例分析题答案

【案例分析^p 题】审计学第九章案例分析^p 题答案《审计学习题与解答》P141 七、案例分析^p 题1.注册会计师甲是Q公司2022年度财务报表审计负责人,在审计过程中,需对负责负债工程审计的助理人员提出的相关问题予以解答,并对其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进展复核,请代为作出正确的专业判断。
在对短期借款施行相关审计程序后,需对所获得的审计证据进展评价。
以下是有关审计助理人员对短期借款审计证据可靠性的判断,请代注册会计师甲解答。
〔1〕从第三方获取的有关短期借款的证据比直接从Q公司获得的相关证据更可靠。
〔2〕短期借款的控制风险为低程度时产生的会计数据比控制风险为高程度时产生的会计数据更为可靠。
〔3〕短期借款的控制风险为高程度时产生的会计数据比控制风险为低程度时产生的会计数据更为可靠。
〔4〕 Q公司提供的短期借款合同尽管有借贷双方的签章,但假如没有其他证据佐证,也不可靠。
答:该审计助理人员对短期款审计证据可靠性的判断的〔1〕、〔2〕、〔4〕项正确。
2. L注册会计师在对F公司2022年度财务报表进展审计时,搜集到以下六组审计证据:〔1〕收料单与购货发票。
〔2〕销货发票副本与产品出库单。
〔3〕领料单与材料本钱计算表。
〔4〕工资计算单与工资发放单。
〔5〕存货盘点表与存货监盘记录。
〔6〕银行询证函回函与银行对账单。
要求:请分别说明每组审计证据中哪项审计证据较为可靠,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1〕购货发票较为可靠。
购货发票是注册会计师从被审计单位以外的单位获取的审计证据较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收料单更可靠。
〔2〕销货发票副本较为可靠。
销货发票副本属于被审计单位在外部流转的证据,这会比仅在被审计单位内部流转的产品出库单更可靠。
〔3〕领料单较为可靠。
材料本钱计算表所根据的原始凭证是收料单,因此,收料单较材料本钱计算表更可靠。
〔4〕工资发放单较为可靠。
工资发放单上有受领人的签字,所以,工资发放单较工资计算表更可靠。
〔5〕存货监盘记录较为可靠。
管理组织学-知识题-第9章

第九章领导的一般理论习题(一)判断题1.领导是为了维持秩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预期的计划,使事物能够高效地运转,而管理则能带来变革,通常是剧烈的、积极的变革()。
2.领导者的权力来源于职位权力、参照权力和专家权力。
( )3.领导者特质理论认为成功的领导基于领导者个人特质,并且这些特质只存在于少数英雄人物身上。
( )4.勒温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民主型领导方式一般要比独裁型领导方式来得更有效。
( )5.如果高层管理团队是高度分散的,只是单个管理者的集合,而非一个团队,那么其整体特征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就不大。
( )6.亨利·明茨伯格提出的领导角色理论中,他认为企业家的角色是10种角色中最显著一种角色,也是管理者权力最明显的表现。
()7.为了测量领导者属于哪一种风格,费德勒设计了最难共事者LPC问卷,并认为在LPC 问卷上打分较高(64分及以上)的人,是属于关系取向型领导风格。
( )8.路径—目标理论以激励理论中的期望理论为基础。
( )(二)填空题1.勒温总结了领导方式基本上有三种类型,, .2.布莱克和莫顿在提出管理方格理论时,列举了五种典型的领导方式:、、、、。
3.按照权变理论,领导者的风格分为两类:和__ .4.费德勒的权变模型指出组织的效率取决于两个变量的相互作用:和。
5.费德勒从三个维度对情境是否有利进行分析:,,和。
6.密歇根州立大学关于领导行为的研究,其目的是区分和的管理者。
7.费德勒模型中的任务结构指。
8.管理方格图中的纵轴表示领导者对的关心程度,横轴表示领导者对的关心程度。
(三)选择题1.提出权变理论的是。
A.吉沙利B.费德勒C.布莱克D.施米特2.管理方格图中,9.9型对应的是领导方式。
A.任务型B.乡村俱乐部型C.中间型D.团队型管理3.王先生是果公司的一名年轻技术人员,一年前被调到公司企划部任经理,考虑到自己的资历、经验等,他采取了较为宽松的管理方式,试分析下列哪一种情况下,王先生的领导风格最有助于产生较好的管理效果。
小学教育学同步练习题第九章班主任工作

小学教育学同步练习题:第九章班主任工作第九章班主任工作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班主任的作用的是()。
A.组织者B.领导者C.指导者D.教育者2.小学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学生B.班会活动C.成立学生档案D.组织和培育班集体3.班主任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大体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进行小结与评价。
这项工作是()。
A.成立学生档案B.班主任工作总结C.班主任工作计划D.操行评定4.班主任教师的常常性工作之一就是设计并展开()。
A.小组活动B.少先队活动C.班级教育活动D.课外活动5.学生操行评定的主要负责人是()。
A.科任教师B.班主任C.级任导师D.班委会6.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是()。
A.班主任B.兴趣小组C.少先队D.班集体二、多项选择题1.班会的特点主要有()。
A.集体性B.开放性C.针对性D.时效性E.自主性2.主题班会的形式主要有()。
A.演讲比赛B.诗歌朗诵会C.科技小制作功效展评会D.主题讨论会E.主题报告会及汇报会3.班集体形成的关键因素是()。
A.有一路的奋斗目标B.成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C.成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D.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E.有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三、填空题1.班主任了解学生一般可采取观察法、_________、_________及调查访问等方式。
2.班会的类型主要有常规班会、生活会和_________。
3.主题班会的组织一般包括_________、精心准备、具体实施和_________等几个阶段。
4.班主任成立学生档案一般分四个环节:搜集、_________、_________和保管。
5.操行评定一般包括学生自评、小组评议、_________和_________等四个步骤。
6.对整个班主任工作进程、状况和结局做出的全面的、恰如其分的评估包括质的评议和量的估量。
第九章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习题

第九章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习题A1型题答题说明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有关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的作用机制,以下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A.阻断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受体和中枢去甲肾上腺素受体B.阻断中枢神经系统5-羟色胺受体C.阻断中枢神经系统去甲肾上腺素受体D.阻断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受体和5-羟色胺受体E.阻断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受体和乙酰胆碱受体2、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的幻觉是A.幻听B.幻视C.幻味D.幻触E.幻嗅*3、关于Ⅰ型精神分裂症,下列何种说法是错误的A. 以阳性症状为特征B. 对抗精神病药物反应良好C. 认知功能损害轻D. 预后差E. 生物学基础是多巴胺功能亢进4、关于精神分裂症单纯型,下列何种说法不正确A. 多在青少年期起病B. 病程缓慢C. 生活疏懒D. 兴趣及活动逐渐减退E. 常伴有幻觉、妄想5、下列抗精神病药物哪一种为非典型药物A. 氟哌啶醇B. 奋乃静C. 奥氮平D. 舒必利E. 氯丙嗪6、关于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点,错误的是A. 多数在青壮年发病B. 自知力丧失C. 常慢性起病、病程多迁延D. 偏执型是最常见类型E. 常有意识障碍和智能障碍7、使用过量氯丙嗪的精神病患者,如使用肾上腺素后,主要表现为A. 升压B. 降压C. 血压不变D. 心率减慢E. 心率不变8、有关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又称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的特点,下列何种说法是错误的A. 阻断中枢多巴胺D2受体B. 可以产生锥体外系副反应C. 不产生催乳素的水平的升高D. 可以产生心血管副反应E. 可以产生肝脏副反应9、对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描述,正确的是A.能够有效地控制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B.除能拮抗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受体外,还能拮抗中枢去甲肾上腺素受体C.在治疗精神病的阳性症状方面不如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物D.多数药物锥体外系副作用相对较多但其他副作用较少E.主要包括奋乃静、氯丙嗪、利培酮10、不属于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的是A.言语性幻听B.影响妄想C.思维破裂D.思维贫乏E.紧张性木僵11、不属于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锥体外系症状是A.急性肌张力障碍、B.静坐不能C.震颤麻痹综合征D.意识障碍E. 迟发性运动障碍12、关于幻觉,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是一种感觉障碍B.可分为真性幻觉与假性幻觉C.可见于器质性精神障碍D.评论性幻觉对诊断精神分裂症有重要价值E.意识障碍的患者也可出现幻觉13、以下有关氯氮平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是一种非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物B.一般不作为精神分裂症治疗的首选药物C.镇静作用较强D.需要定期监测血常规E.锥体外系反应严重14、原发性妄想主要见于下列哪种疾病A. 恐惧症B. 抑郁症C. 神经衰弱D. 精神分裂症E. 强迫症15、关于病理性象征性思维,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属于思维内容障碍的一种B. 正常人不可能出现象征性思维C. 是思维形式障碍的表现之一D. 与文化背景有关E. 可以被人们共同理解16、关于妄想,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是一种病理性的歪曲信念B. 是一种不符合事实的信念C. 是病人坚信不移的信念D. 是一种可以通过讲事实,摆道理进行说服的信念E. 是和他(她)的文化水平相符合的信念17、关于自知力,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A.自知力也称为领悟力B.病人自称自己有病,肯定有自知力C.自知力一般随着病情的好转而逐渐恢复D.有些精神疾病患者自知力并不丧失E.自知力完整是精神病病情痊愈的重要指标之一18、妄想按起源可分为A. 原发性妄想与继发性妄想B.系统性妄想与非系统性妄想C.被害妄想与夸大妄想D.疑病妄想与虚无妄想E.钟情妄想与物理影响妄想19、思维贫乏A. 是急性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症状B. 是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症状C. 是抑郁症的常见症状D. 是焦虑症的常见症状E. 是癔症的常见症状20、注意增强常见于A. 青春型精神分裂症B.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C. 单纯型精神分裂症D. 紧张型精神分裂症E. 慢性精神分裂症21、精神分裂症的情感障碍主要表现为A. 情感低落B. 情感不稳C. 情感高涨D. 情感不协调E. 情感淡漠22、精神分裂症的年发病率为A. 0.1‰左右B. 0.5‰左右C. 1‰左右D. 5‰左右E. 10‰左右23、精神分裂症患者,一般认为A. 有智能障碍B. 无智能障碍C. 有意识障碍D. 有躯体症状E. 有记忆障碍24、中国精神分裂症病程标准为至少A. 3个月以上B. 6个月以上C. 1个月以上D. 4个月以上E. 12个月以上25、下列何种症状不属于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A. 思维贫乏B. 情感淡漠C. 意志缺乏D. 言语凌乱E. 行为退缩26、器质性精神障碍与精神分裂症进行鉴别诊断时的鉴别要点是:A. 言语是否凌乱B. 是否有自知力C. 情感是否协调D. 行为是否怪异E. 是否有意识障碍27、下列哪种症状很少见于精神分裂症A.钟情妄想B.嫉妒妄想C.自罪妄想D.疑病妄想E.被害妄想28、蜡样屈曲常见于A.抑郁症B.神经衰弱C.恐怖症D.精神分裂症E.以上都不是29、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发病机理,在生化方面主要是A.去甲肾上腺素假说B.5-羟色胺假说C.多巴胺假说D.乙酰胆碱假说E.乙酰谷酰胺假说30、在精神分裂症病因学研究中,目前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是A.遗传因素B.环境因素C.生物学因素D.脑萎缩E.血管畸形31、精神分裂症患者CT检查结果示脑萎缩,预示该患者A.预后好B.青春型精神分裂症C.偏执型精神分裂症D.紧张型精神分裂症E.预后差32、精神分裂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最多见于A.少年B.青年C.壮年D.青壮年E.老年33、精神分裂症起病形式多为A.急性B.慢性C.亚急性D.缓慢性E.亚急性或缓慢性34、下列何种症状对精神分裂症有诊断意义A.被害妄想B.嫉妒妄想C.被控制感D.思维贫乏E.夸大妄想35、关于精神分裂症青春型,下列何种说法不正确A.主要为联想散漫B.片断幻觉、妄想,行为紊乱C.发病多在青年期D.预后较差E.起病呈急性或亚急性36、关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下列何种说法不正确A.急性发病B.有的临床表现为精神运动性兴奋C.发病多在老年期D.近期疗效好E.有的临床表现为精神运动性抑制37、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妄想主题多为A.被害妄想B.夸大妄想C.自罪妄想D.疑病妄想E.钟情妄想38、关于精神分裂症偏执型,下列何种说法不正确A.妄想结构比较松散B.不常伴幻觉C.妄想内容比较荒谬D.缓慢发病者多E.及时治疗效果好39、下列何种症状不属于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A.联想散漫B.妄想C.幻觉D.注意力不集中E.行为紊乱40、下列何种症状不属于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A.思维贫乏B.注意力不集中C.幻觉D.情感淡漠E.意志活动缺乏41、与精神分裂症预后有关的因素为A.家族中有无精神分裂症者B.病前性格和发病年龄C.有无诱因D.起病急缓和治疗是否及时E.以上都对42、精神分裂症症状标准有9条,诊断时须符合A.2条以上B.3条以上C.4条以上D.5条以上E.6条以上43、抗精神病药物最早应用的是A.奋乃静B.氯丙嗪C.舒必利D.氯氮平E.三氟拉嗪44、抗精神病药物可产生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最严重的是A.急性肌张力升高B.静坐不能C.帕金森综合征D.迟发性运动障碍E.两眼上翻45、下面何为酚噻嗪类抗精神病药A.氟哌啶醇B.泰尔登C.舒必利D.氯氮平E.氯丙嗪46、抗精神药应用原则为A.一次大剂量B.一次小剂量C.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到治疗量D.持续大剂量E.持续小剂量47、抗精神病药氯丙嗪每天常用治疗量为A.50-100mgB.100-200mgC.200-300mgD.300-600mgE.600-800mg48、判断抗精神病药物无效通常所需时间为A.1-2周B.2-4周C.2-3周D.4-5周E.6-8周49、典型抗精神病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A.口干B.便秘D.肥胖E.锥体外系症状50、氯丙嗪等抗精神病药应用可能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机理为A.阻断5-羟色胺受体B.阻断多巴胺受体C.阻断组织胺受体D.阻断肾上腺能受体E.阻断胆碱能受体51、抗精神病药应用后,锥体外系的副反应有急、慢性之分,慢性为A.静坐不能B.迟发性运动障碍C.急性肌张力障碍D.帕金森综合征E.两眼上翻52、迟发性运动障碍时,不能用安坦治疗,因为该障碍是A.多巴胺受体阻断B.多巴胺受体不敏感C.多巴胺受体超敏D.多巴胺活动能减退E.去甲肾上腺素受体过敏53、最易导致白细胞减少的抗精神病药物是A.氯丙嗪B.氯氮平C.奋乃静D.氟哌啶醇E.三氟拉嗪54、很少引起锥体外系不良反应的抗精神病药物是A.奋乃静B.氯丙嗪C.氯氮平D.氟哌啶醇E.三氟拉嗪55、抗精神病药物后维持治疗的原则是A.症状缓解后用治疗量药物1-2月后缓慢减量,维持量为治疗量的1/4—2/3 B.症状缓解后用治疗量药物2周后缓慢减量,维持量为治疗量的1/4—1/3 C.症状缓解后用治疗量药物维持治疗D.症状缓解后用治疗量药物6月后缓慢减量,维持量为治疗量的1/4—2/3 E.症状缓解后开始缓慢减量,维持量为治疗量的1/4—1/356、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作用主要阻断下列何种受体?A.D1受体B.D2受体C.D3受体D.D4受体E.NA受体57、抗精神病药物中引起锥体外系不良反应较重的药物是A.氯丙嗪、奋乃静B.氟哌啶醇、三氟拉嗪C.奋乃静、舒必利D.氯氮平、泰尔登E.氯丙嗪、氯氮平58、抗精神病药物引起锥体外系不良反应的机理为A.阻断中脑-边缘系统B.阻断结节-漏斗部C.阻断大脑皮质D.阻断黑质-纹状体E.阻断小脑-大脑通路59、氯氮平是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最常见的不反应为A.便秘C.嗜睡D.心率加快E.发热60、精神药物达治疗量后,治疗效应不明显时A.马上停药B.继续加大剂量C.合用其他药物D.继续观察、分析原因E.换用他类药物。
第九章 国际物流习题与答案

第九章国际物流一、名词解释1.国际物流2.国际贸易3.转口贸易4.过境贸易5.理货6.保税货物7.保税仓库8.国际货运代理二、填空题1.广义的国际物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国际物流具有高风险性的特点,其风险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商品以及服务和技术交换活动,如果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角度来看这种活动,则称为该国的___________。
4.商品由A国运往B国途中,途经本国,对于本国来说为___________。
5._________指进口的外国商品未经加工又输出到国外,如进口货物的退货,转口贸易等。
6.在常用国际贸易术语中,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只适用于海运。
7.___________又称贸易谈判,是指买卖双方就交易的各项条件进行谈判,以期达成交易的过程。
一般包括四个环节,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和_______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8.报检是对外贸易关系人向检验检疫机构申请检验。
对于入境货物,应在______________向入境口岸、指定或到达站的____________办理报检手续。
9._______是国家设在进出境口岸的监督机关,在国家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和国际交往中,代表国家行使监督管理的权利。
10.《海关海》规定,进出口货物必须经____________进境或出境。
11.___________是反映船舶载运货物在港口交接时的数量和状态的实际情况的原始记录,具有凭证和证据的性质。
12.货物溢短单是记载进口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是出口货物实际装舱部位的示意图。
14.保税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9章行政管理方法习题

第九章行政管理方法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10.07年真题)使行政管理思想转变为现实状态的中间媒介是()A. 行政管理方法B.行政手段C.行政技术D.行政组织2.行政指令实质上依靠的是()A.法律B强制性权威C.道德规范D.制度3.行政方法或行政指令方法的无偿性根源在于()A. 对上级行政指令的无条件服从,无条件放弃局部利益而维护全局利益B.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后得不到任何报酬C.上下级之间不平等的关系D.等级制度4.行政主体发出的命令、规定都是必须执行的,这是因为行政方法具有()A.灵活性B.无偿性C.具体性D.强制性5.(11年真题)行政机关运用经济杠杆调节和影响管理对象,对被管理者加以引导和控制的管理方法是()A.行政方法B.法律方法C.经济方法D.行为方法6.行政管理中的经济方法的利益性,在工资收人上集中表现为()A.按劳分配B.按需分配C.按职权分配D.按级别分配7.(12 ,09, 08年真题)行政管理中的经济方法的核心是()A.物质利益B.精神利益C.金钱D.职权诱惑8.(10年真题)经济方法利用经济杠杆对组织和个人行为进行调节和影响,因而具有()A.无偿性B.强制性C.间接性D.垂直性9.运用经济方法对社会财富的分配只有一个统一的尺度,就是()A.价值尺度B.经济尺度C.价格尺度D.物价尺度10.行政管理运用法律方法. 实质上是()A.将行政管理纳人法制化轨道B..通过法律法规的实施,把统治阶级的意志转化为社会公众的普遍行动,用法律法规去调整各种社会关系,调整人们的社会行为,使各种社会关系朝着有利于行政目标的实现而发展,使社会公众的行为对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起直接作用C.对广大行政人员进行强制管理,使他们安分守己地工作D.用法律的手段控制行政管理的各个方面11.运用法律方法实施行政管理,也就具有相对稳定的内容和程序,这是法律方法的()A.权威性特点B.强制性特点C.规范性特点D.稳定性特点12.(08年真题)行政管理中运用法律方法,首先必须要加强()A.思想教育B.平等原则C.法制教育D.奖惩制度13.行政管理中的行为激励的实质在于()A.刺激人的原始欲望B.激发人的动力C.用规则约束人D.用制度压制人的正常发展14.下列理论中,属于内容型激励理论的是()A.双因素理论B.期望理论C.目标设置理论D.公平理论15.在目标激励这种激励方式中,报酬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报酬应与人们所取得的成绩保持合理的()A.反比关系B.距离C.正比关系D.差距16. 着眼于行为结果的强化激励理论,其理论基础是()A.循环说B.行为说C.内因说D.操作性条件反射说17.在2004年春节期间发生的“禽流感”疫情中,有关部门没有采取的行政管理方法是()A.行政指令方法B.经济方法C.激励方法D.法律方法18.(10年真题)在行为激励的不同方式中,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等方法属于()A.目标激励B.奖励激励C.竞争激励D.反激励19.(09年真题)在电子政务的概念中,核心内容是()A.效率B.服务C.管理D.政务20.20世纪8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各国都在推动改革,改革成了一种全球社会现象,改革的重点是()A.政府改革B.经济改革C.军事变革D.文化改革21.政府改革中,电子政务形式的出现强调了()A.政府内部机制的完善B.压对民众需要的回应性C.政府改革进程的加速D.发展网络规划技术22.因特网的发展出现了“春秋战国时代”,大家各自建设自己的网络,这是因特网发展的()A.第一个阶段B.第二个阶段C.第三个阶段D.第四个阶段23.电子政务的鼻祖是()A.里根B.克林顿C.撒切尔D.普京24.电子政务的产生和发展是由因特网之外的一个主要因素在起主导作用,这个主要因素是()A.全球化的竞争B.政府的改革C.大公司的驱动D.电子商务的驱动25.下列选项中,属于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的内容是()A.电子公文系统B.电子办公系统C.电子培训系统D.电子采购与招标26.通过电子政务建立“透明”政府,公众与政府之间的沟通将从传统的“迂回沟通”转变为()A.间接沟通B.直接沟通C.双向沟通D.面对面沟通27.下列选项中,不是政府整合公共信息资源,服务公众,充分发挥公共信息资源效益的表现。
内部控制第9章练习题

第九章内部控制评价(一)单项选择题1.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主体是()。
A.政府机关B.会计师事务所C.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D.财务部门2.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对象是()。
A.内部控制规章制度B.内部控制有效性C.财务报告的公允性D.内部控制环境3.对内部控制评价承担最终责任的内部控制评价责任主体是()。
A.董事会B.经理层C.监事会D.审计委员会4.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起点是()。
A.明确内部控制目标B.制定内部控制评价方案C.组成评价工作组D.确定评价方法5.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最终表现为()。
A.财务报告B.审计报告C.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底稿D.内部控制评价报告6.企业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报出的时限是基准日后()。
A.一个月B.二个月C.三个月D.四个月7.审议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对董事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的机构是()。
A.经理层B.各专业部门C.监事会D.企业所属单位8.适当分离内部控制设计部门与内部控制评价部门是为了保证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
A.全面性B.重要性C.客观性D.独立性9.一般而言,如果一项内部控制缺陷单独或连同其他缺陷具备合理可能性导致不能及时防止或发现并纠正财务报告中的重大错报,就应将该缺陷认定为()。
A.重大缺陷B.重要缺陷C.一般缺陷D.严重缺陷10.下列有关内部控制评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内部控制评价应紧紧围绕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要素进行B.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是指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对实现控制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程度C.企业实施内部控制评价,仅包括对内部控制设计有效性的评价,不包括运行有效性的评价D.董事会可以通过审计委员会来承担对内部控制评价的组织、领导、监督职责11.如果某企业更正已公布的财务报告通常表明该企业内部控制可能存在()。
A.重大缺陷B.重要缺陷C.一般缺陷D.严重缺陷12.通常表明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可能存在重大缺陷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 :
612191 0.8 (次) 期末: 765922 514228 360 640.27 (天) 289130 流动资产垫支周转期:期初: 765922 360 450.4 (天) 612191 期末:
长春税务学院
案例:某上市公司有关资料:
资产 流动资产: 货币资金 应收票据 应收账款 其他应收款 预付账款 存货 流动资产合计 非流动资产: 长期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原值 减: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净值 减: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净额 在建工程 固定资产清理 固定资产合计 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 无形资产 长期待摊费用 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合计 非流动资产合计 资产总计 期末 165141 9797 132462 65413 16790 376290 765922 期初 81219 350 67899 36287 16160 312085 514228 负债和股东权益 流动负债: 短期借款 应付票据 应付账款 预收账款 应付福利费 应付股利 应交税费 其他应交款 其他应付款 其他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合计 非流动负债: 长期借款 长期应付款 非流动负债小计 负债合计 股东权益: 股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股东权益合计 负债和股东权益合计 期末 300 52537 173104 116352 20584 8492 16686 110 5928 12771 406864 期初 61061 43295 135597 51773 9379 91 -7368 77 15149 3946 313000
项目 生产用固定资产 生产设备 材料存货 在产品存货 产成品存货 工业总产值 商品产值 当期材料费用 总产值生产费 产品生产成本
期末 72061 32427 131702 180619 63969 921726 912600 393865 605946 599947
期初 48158 19263 102988 140438 68659 456020 460627 193048 288132 294913
41340 64777 14232 81171 201520 620752
1
项目 一. 营业收入 减:营业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加:投资收益 二、 营业利润 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四. 利润总额 减:所得税 五. 净利润
期 期初 末 931225 451595 612191 289130 659 286 97282 56832 164525 70102 20573 11113 32484 23882 68479 48014 2079 1432 1614 1179 68944 48267 4811 3008 64133 45259
期末: 116228
② 由于成本收入率降低的影响:
0.8 (152.11% 156.19% 0.03 ( 两因素影响额合计: 0.37 0.03 0.34
2. 总资产营运能力分析 (1)总资产收入率分析 有关指标计算如下:
451595
次
产品销售率:期初: 456020
931225
期末: 116228 ② 固定资产收入率:期初:
451595 74089 931225
期末: 612191
期末: 931225
100% 65.74%
( 次 ) 分析对象: 1.22 0.88 0.34 ① 由于流动资产垫支周转率提高的影响: (0.8 0.56 156.19% 0.37
(4) 存 货 周 转期分 析 有关 指 标 计算 见下 表: 项目 材 料 周转天 数 在 产 品周转 天数 产 成 品周转 天数 材料费占总产值生产 费比 重 总产值生产费占产品 生产 成 本比 重 产品生产成本占产品 销售 成 本比 重
期末
131702 360 393865 180619 360 599947 63969 360 120.38 108.38
习题四:根据某公司财务报表及附表的有关资料,计算该公司全部资产 周转率及相关指标见下表,请你确定各因素变动对某公司全部资产周转 速度的影响。
项目 全部资产周转次数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流动资产占总资产比率(%) 年 0.65 0.92 70.09 上年 0.54 0.80 67.47
74077 116228 17661 98567 3606 94961 11223 105 106289 5955 1526 7481 187847 953769
100% 80.3%
51 42 28
1 00 % 60.6 9%
期末: 921726 分析对象: 97.64% 72.75% 24.89% ① 由于总资产产值率提高的影响:
(96.64% 73.46% 99.03% 22.96%
376 290
期末: 953769
(次) 分析对象: 0.98 0.73 0.25 ① 由于流动资产周转率提高的影响: (1.22 0.88) 82.84% 0.28 (次)
应收账款周转 期:期初: 期末:
451595 931225
612191
221.28 (
132462 360
(3)固定资产利用效果指标完成情况
456020
① 固定资产产值率:期初: 74089
921726
100% 615.5% 100% 793.03% 100% 609.53% 100% 801.21%
流动资产周转期:期初:
451595
765922 360 931225 289130
409.93 (天)
296.1 (天)
100% 72.75%
期末:
1 0 0% 9 7.6 4% ② 流动资产垫支周转率:期初: 514228
0.56 (次)
0 .73( 次 ) ③ 总 资 产 周 转 率 : 期 初 : 6 2 0 7 52 93 1225 0.98 (次) 期 末 : 9 53 769
(天) 分析对象: 296.1 409.93 113.81 ① 由于流动资产垫支周转期缩短的影响: (天) (450.4 640.27) 64.02% 121.55
② 由于收入成本率上升的影响:
450.4 (65.74% 64.02%) 7.75 (天) (天) 两因素影响额合计: 121.55 7.75 113.8 ) (和分析对象的误差系小数取舍所致,以下再有相同情况不再说明。)
100% 99.03% 100% 101.03%
(2)总资产周转率分析 有关指标计算如下:
514228
( 3) 流 动 资 产 垫 支 周 转 率 分 析 有 关指 标计算 如下:
100% 82.84%
31 20 85
流动资产占总资产比重:期初: 620752
765922
存 货构 成率: 期初:
3. 流动资产周转速度分析 (1)流动资产周转率分析 有关指标计算如下:
451595
(2)流动资产周转期分析 有关指标计算如下:
289130
成本收入率:期初: 289130
931225
100% 156.19% 100% 152.11%
收入成本率:期初: 451595
612191
100% 64.02%
由于本期流动资产周转速度加快相对节约流动资金 294911 万元。 (2)销售收入增加额分析
期 末 : 76 592 2
1 00% 49 .1 3%
4 次 分 析 对 象 : 0.8 0.56 0 .2 ( ① 由于存货周转率提高的影响: ( ( 1.63 1. 63 -0.9 3) 60.6 9%=0. 42 (
) 次 ) 次 ) )
② 由于产品销售率提高的影响:
期初
102988 360 193048 140438 360 294913 68659 360 192.05 171.43
4. 流动资产周转加快效果分析 (1)流动资产节约额分析
流动资产节约额 931225 ( 1 1.22 1 0.88 ) 294911 (万元)
本年 116800 117968 115610 71682 17520 5606 8410 3504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对存货周转期进行分析。
长春税务学院
练习题二
财务分析
习题三 某公司的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项目 产品销售收入 总资产 流动资产合计 上年 29312 36592 13250 本年 31420 36876 13846
工业总产值 商品产值 产品销售收入 固定资产平均总值 生产设备平均总值 生产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
34750 33013 33673 13681 5541 10261
38225 37460 35962 14365 6102 10343
要求:分析固定资产产值率变动的原因。
要求: (1)计算上年及本年的总资产周转率指标;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小数,指标计算中均使用当年数据) (2)计算上年及本年的流动资产周转率指标;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小数,指标计算中均使用当年数据) (3)计算上年及本年的流动资产的结构比率;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指标计算中均使用当年数据) (4)分析总资产周转率变化的原因。(计算结果保留四位小数)
• 1. 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 1) 总 资 产 营 运 能 力 指 标 完 成 情 况 0.88 (次) ① 流动资产周转率:期初: 514228 4 56 0 20 1 0 0% 7 3.4 6 % 931225 1.22 (次) ① 总 资 产 产 值 率 : 期 初 : 6 2 0 7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