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1、1导学案

合集下载

2020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三unit 1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 Listening and speaking 导学案

2020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三unit 1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 Listening and speaking 导学案

Unit 1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 导学案Period 1 Listening and speaking1. Students can get the detailed information from the listening.2. Students learn the listening strategy - listen for relationships.3. Students can talk about the festivals using the given words and phrases1.Students can get the detailed information from the listening.2.Students learn the listening strategy - listen for relationships.Part A Listening and Speaking --- Talk about festival activitiesStep 1 Lead in ---free talkThere are many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d? What are they? And what’s your favorite festival?Step 2 Before listeningActivity1Look at the words and phrases below, can you translate them into Chinese.Qingming FestivalSpring festivalChristmas FestivalThe Dragon Boat Festivalfestivals①wear traditional costumes②dress up in carnival costumes③visit a lantern fair④march along the streets⑤receive congratulations from⑥guess riddles⑦attend the ceremony⑧watch samba dace⑨give performanceActivity 2 Look at the photos below, try to describe the pictures with the words and phrases in the box.Step 3 While- listeningActivity 1 Listen and write the order of the conversations next to the names of the festivals above. Then match each conversation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below.______a tour guide and members of a tour group______an interviewer and an interviewee______a reporter and a tourist______two friendsListen for relationshipsTo listen for a relationship, you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howpeople talk to each other (e.g.friends usually call each otherby first names) and someparticular questions in theconversation(e.g.”Could I havethe bill, please?” tells us thatthe speaker is a customer in arestaurant).Activity 2 listen again and complete the sentences with the correct words In Conversation 1 , the woman is wearing______colour. It took her a long time to do her hair and make-up, and to get_____. She is going to meet her_____soon.In Conversation 2 , Carla advises Li Mei to change her_______. this is because the weather is _____and they will be outside for a long time.In Conversation 3 , the people are enjoying the ______show.Activity 3 listen again and make a list of each festival’s activities.Chinese Lantern Festival:Coming-of -age Day:Ria Carnival:Step 3 After- listeningIn pairs, discuss which of these festival attracts you the most and why.EXAMPLEA: I think the Ria Carnival would be the most exciting. After all, as you know, I love to dance!B: I love dancing, too. But I’m not sure I’d enjoy it in such hot weather.A: So which festival do you like best?B: I like...Step 4 Pronunciation语音同化是英语口语发音中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

高中语文导学案必修三第一单元

高中语文导学案必修三第一单元

必修3语文学科课程纲要第三模块(主题)本册教科书“阅读鉴赏”部分所选的课文,有中外小说,古代诗歌,古代议论性及科普说明文。

“表达交流”中的写作部分主要训练议论文的写作,口语交际专题为讨论。

“梳理探究”设计的专题为:交际中的口语应用,文学作品中的个性化解读,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

“名著导读”介绍了曹雪芹的《红楼梦》和巴尔扎克的《高老头》。

一、课标要求对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必修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以下几点要求:1、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2、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

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

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更具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3、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4、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诵读古代实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5、在表达和交流活动中,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6、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想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

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

7、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

8、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

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三Module 1 Europe导学案

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三Module 1 Europe导学案

Module 1 Europe 一、单元目标二、课文详解(一)知识要点1. The United Kingdom is off the northwest coast of continental Europe. 英国位于欧洲西北部大陆海岸线附近。

【辨析】off the coast 与on the coaston the coast 指在离海面附近的陆地上off the coast 指离陆地不远的海面上I once stayed in a town on the south coast of England.我曾在英格兰南海岸的一座城市里住过。

He died in a shipwreck off the south coast.他丧生于南部一带的一次海难。

1. off prep.&adv.离开,分开(1) prep.The hall rolled off the table.球从桌上滚落Keep off the grass.勿践踏草地He entered a big house off the high street. 他进入了一所离大街不远的大房子。

The ship sank off Cape Horn. 这艘轮船在合恩角外沉没了(2) adv.The town is still five miles off.那小镇尚在五英里之外。

We are still some way off.我们仍有一段距离(如距目的地)要走Please tell them that the meeting is off.请告诉他们会议已经取消了。

〔常用短语〕take sth. off sth. 扣除,减去fall off 跌落knock sth. off sth.把某物从另一物上.放掉wipe sth. off sth.把某物从另一物上擦掉along the coast 沿着海岸The British Isles are a group of islands that lies off the west coast of Europe.不列颠群岛是一组位于欧洲西海岸不远处的岛屿Wuhan lies on the Chanjiang River.武汉位于长江边2. France is Europe’s third largest country and faces the UnitedKingdom across the English Channel. 法国是欧洲第三大国家,隔英吉利海峡和联合王国相望。

必修三导学案第一课

必修三导学案第一课
【知识梳理】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原因
(1)社会基础: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
(2)阶级基础:士在社会生活中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
(3)文化教育:教育和学术领域出现了私人讲学,平民百姓开始接受教育。
2、表现
(1)道家:老子和庄子
(2)儒家:孔子、孟子和荀子
(3)法家:商鞅和韩非子
3、影响
(1)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2)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3)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1、春秋时期孔子思想
(1)思想核心:“仁”,要做到待人宽容。
(2)政治思பைடு நூலகம்:
A、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B、主张克己复礼。
(3)教育贡献: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
2、战国时期的孟子和荀子
(1)思想主张
项目
政治思想
民本思想
人性论
孟子
“仁政”
“民贵君轻”
“性本善”
荀子
“仁义”、“王道”,以德服人
提出“君舟民水”,强调人民群众的力量
“人之性恶”
(2)历史影响
A、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B、战国时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三、道家和法家
1、道家
(1)老子
A、世界观: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
B、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
C、辩证法: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地运动,有无、难易等都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

高一英语必修三unit1_a_sad_love_story_导学案

高一英语必修三unit1_a_sad_love_story_导学案

高一英语必修三导学案Unit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 (4th period)编号: yybx-3-1-4 主备人:李玉萍审核人:高一英语备课组年级: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Learning aims: To understand the passage.Difficult points: Understanding some language points.Step1.Translate and remember the following words and expressions.1. turn up _________2. keep one’s word________3. hold one’ s breath_________4. apologize______________5.obvious_____________6. set off ___________7. remind____________ 8.drown__________9.sadness____________ 10.wipe___________11.weep____________ 12.forgive_________13.magpie____________ 14.V alentine’s Day______________Step2.Read the passage and tell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true or false.1.Hu Jin with her friends was laughing at Li Fang on V alentine’s Day. ( )2. Zhinüand Niulang are separated by the Milky Way. ( )3. People want the weather to be fine on Qiqiao Festival because they ( )hope that Niulang and Zhinüare able to meet.Step3. Read the passage again and choose the best answer.1. Why was Li Fang heart-broken? ( )A. Because he lost his job.B. Because he didn’t see Hu Jin.C. Because Hu Jin laughed at him.D. Because he was not as good as Hu Jin.2. What did Li Fang bring for Hu Jin? ( )A. Nothing.B. A roseC. Some books and chocolates.D. Some roses and chocolates.3. What program did the manager of the coffee shop and Li Fang watch? ( )A. A sad love storyB. A happy love story.C. An interesting story.D. A humorous story.二.Language pointsStep1.learning about language points1. permission n. 许可;允许(1)ask for permission _________ with permission 允许without permission ____________(2)permit vt.允许;许可n.执照;通行证;许可证permit sb. to do sth.____________ permit doing sth. 允许做某事2. apologize v.道歉apology n.道歉;辩白apologize to sb. for (doing)sth.make /offer an apology to sb. for(doing) sth. 因(做)某事向某人道歉accept / refuse an/ one’s apology 接受/拒绝某人的道歉3. forgive (forgave, forgiven) vt. & vi. 宽恕;饶恕;原谅forgive sb. for (doing) sth. 原谅某人(做)某事4. remind vt. 提醒;使想起__________________ 提醒某人某事;使某人想起某事remind sb. to do sth. 提醒某人做某事remind sb. that…使某人想起… ;提醒某人……5. turn up (1) 出现;露面(2)调大(音量等)turn around 转身;回头turn down 调低(音量,热量等),拒绝考虑,拒绝(某人)turn out 结果变成turn to sb. for help 向某人求助6. _______________ 守信用;履行诺言break one’s word 失信;食言;失约7. hold one’s breath 屏住呼吸draw/ take a deep breath 深呼吸out of breath ____________8. set off= set out.(1)出发;动身. “出发去某地”(2)燃放(爆竹等)_________________set off for+地点出发前往某地9.It is/ was obvious that …很明显……Step2.Do exercises1.(1) We can’t take photos here ______________(未经许可).(2) 他的父亲不允许他吸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Smoking is not __________ (准许)in the cinema.2.(1) I must 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她道谦)for what I have done.(2) Victor apologized for __________to inform me of the change in the plan.A. his being not ableB. him not to be ableC. his not being ableD. him to be not able3. (1) He _______me for _____his notebook. 他原谅我弄丢了他的笔记本。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三 1 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导学案)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三  1 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导学案)

1.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学案课前自主探究一、发酵与传统发酵技术(1)发酵:是指人们利用,在适宜的条件下,将原料通过微生物的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的过程。

(2)传统发酵技术①概念:直接利用原材料中的微生物,或利用前一次发酵保存下来的面团、卤汁等发酵物中的微生物进行发酵、制作食品的技术。

②实例——腐乳的制作a.经过微生物的发酵,豆腐中的蛋白质被分解成。

b.参与的微生物有酵母、曲霉和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③特点:传统发酵以及半固体发酵为主,通常是式或作坊式。

二、尝试制作传统发酵食品1.制作泡菜(1)菌种来源:植物体表面天然的。

(2)原理:在条件下,乳酸菌将分解成。

反应式:。

(3)制作流程2.制作果酒和果醋(1).酿酒的菌种——酵母菌①分布:酵母菌是一类单细胞 ,在一些含糖量较高的水果、蔬菜表面经常可以发现酵母菌的存在,许多新鲜水果(如葡萄)的果皮表面附着有大量的不同种类的酵母菌。

②代谢特点:酵母菌是厌氧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能进行发酵,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

③影响因素:是影响酵母菌生长的重要因素,酿酒酵母的最适生长温度约为℃。

注意: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

(2).酿醋的菌种——醋酸菌①代谢特点:醋酸菌是细菌。

②影响因素:多数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

(3).酿醋原理当都充足时,醋酸菌能通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将糖分解成乙酸;当缺少时,则直接将乙醇转化为 ,再转为乙酸。

(4).制作果醋的方法步骤①将发酵瓶、榨汁机等器具用洗洁精清洗干净,并用体积分数为的酒精消毒,晾干备用。

②取葡萄,用清水冲洗1~2次,再去除枝梗和腐烂的籽粒,沥干。

③用榨汁机榨取葡萄汁,将葡萄汁装入发酵瓶中(注意:要留有大约的空间),盖好瓶盖。

④将温度控制在进行发酵。

在发酵过程中,每隔12h左右将瓶盖拧松一次(注意:不是打开瓶盖),此后再拧紧瓶盖。

发酵时间为10~12d。

高一英语英语必修三Unit1导学案及练习题

高一英语英语必修三Unit1导学案及练习题

高一英语英语必修三Unit1导学案及练习题第1课时 Talk about festivals:aditionalFestivalg Festival春节Qingming Festival 清明节 Double Ninth Festival 重阳节Double Seventh Festival 七夕节 Mid-Autumn Festival中秋节Lantern Festival 元宵节(The Yuanxiao Festival) Dragon Boat Festival 端午节*Festivals are mealebraant ev*What’s your favlidaar?*What festivals or celebrations do youuwn? *Do you lding festivals with your family or with your friends?*What part of a festival do you like best——the mugvd?*Festivals and celebraall kinds are held everyw*They land made music becauugvals would bring a year of pl*vals are helddead or satisfy and please the a*Festivals can be held as aamouspeoplgod*Tgetic and importavals aat look forwarddwinter andgg.*Festivals let ulife, be proud of our customs and forget our daily la little whil第2课时【自主学习】单词预习学案庆典,庆祝 n._________ v.__________ 庆祝严寒的结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起源,由来n._________HFrench __________(原籍)宗教 n. _________ adj._______ 宗教信仰__________到达n.________ v._____________ 幸存,生还 n._____________v.____________独立n.____________adj.___________从英国人那儿获得独立______________盼望春节的到来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al auld be paid to __________(pronounce)the word与家人玩得开心_________ 取笑某人,拿某人开玩笑___________I did it_____________(闹玩地) 搞某人的恶作剧____________必要性,需要;必需品n._____ 必需的adj._______ 生活必需品______守信用,履行诺言__________ ___________ 食言____________道歉v.__________ n.___________ 因某事向某人道歉__________Please a______________(道歉) fortha___________ (道歉)to that fellow? No way!He _________________(向我道歉)g0. 淹没,溺死v. __________ pt ___________ pp ____________a drowning man(译)_____________ a drownedbody(译)_____________drown oneself in work(译) __________ drownone’s sadwine __________哭泣,流泪v._____________ pt___________pp_________He ______________(因失败而哭泣)his failu扫v._________________ pt._____________pp._________________【合作探究】12. 用dress, cllothing, cloth适当形式填空1)The ________ (衣服)need washing, can you have_______()washed?2)Tlls children’s___________ onl)Pleasecovable with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件衣服) 5)People are expected to wear formal __________in a wedding; in celebration of;ur of;aarch of 填空1)The boys went_________________g to ea2) He wrote a poem _________________his w).Many people joined them ______________(寻找那个失踪的孩子)4).People eat food _________ skullvaldead)Awas held _______________lledarthqua【当堂检测】1)The great floo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any villages.那次大洪水把许多村子都淹没了。

滕州五中必修三导学案1——细胞生活的环境

滕州五中必修三导学案1——细胞生活的环境

高一生物导学案1——————————细胞生活的环境班级:____________ 小组: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2014-2-17 【学习目标】内环境的组成和相互转化【课堂教学】自学知识点一:细胞所处的环境1、草履虫生活在到淡水中,红细胞生活在血浆中,组织细胞生活在组织液中;2、体液: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统称体液,主要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说明:后面字母对应右图中的结构。

3、内环境: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特别提示:内环境=细胞外液,只有组织液、血浆、淋巴)检测知识点一:1、说出右侧数字(体液名)和字母(细胞名)代表的结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 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2、写出下列不同人体细胞所处的内环境:组织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毛细淋巴管壁细胞:血细胞: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备注:内环境是多细胞动物赖于生存的直接环境,单细胞生物无所谓内环境。

自学知识点二:内环境各种成分及其相互转化1、观察右图,将方框内的内容填写完整(血浆、淋巴、组织液、组织细胞)2/3细胞外液又称内环境(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组织液A(存在于细胞间隙)2、内环境含有90%水,少量无机盐(各种离子)、血浆蛋白质、各种营养物质(氨基酸、葡糖糖、脂肪酸、甘油、脂肪等)、代谢废物(尿素)、气体、各类激素等。

其中除血浆含有少量蛋白质外,组织液和淋巴中没有蛋白质。

3、常见不属于内环境成分:酶、血红蛋白、纤维素等。

检测知识点二:1、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血红蛋白 B葡萄糖 C 二氧化碳和氧 D氨基酸2、人体内的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间的物质联系正确的表达是()3、下列对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成分渗出毛细血管就成为组织液 B.淋巴渗出毛细淋巴管就成为组织液C.组织液渗入毛细血管就成为血浆 D.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课堂反馈】1、下列说法正确的 ( )A.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B.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1/3,细胞外液约占2/3 C.组织液是体内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D.淋巴和组织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血浆中蛋白质较少2、体液是动物及人体内含有的液体,它包括()①细胞内液②血浆③淋巴④组织液⑤消化液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3、下列物质中,可在血浆中找到的有()A.甲状腺激素、氧、尿素、小分子蛋白质 B.氨基酸、麦芽糖、二氧化碳、钠离子C.蛋白酶、钙离子、脂肪、葡萄糖 D.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4、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依次是:()A.血浆、体液和体液 B.血液、体液和淋巴C.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D.血液、细胞外液和体液5、下图是体内细胞与内环境的关系示意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地理学案2013.9.2
[课前预习]
1、什么是区域?区域有何特征?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对区域发展有何影响?
3、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地理环境是怎样的?在不同发展阶段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何不同?
[课内探究]
探究一、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地理环境差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探究二、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地理环境差异对生产活动的影响
1、农业:
2 .工业和商业
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
系方便,_____________发达。

(依托当地发达的_ _ 基础发展_________,从国内外运
入矿产资源发展________,成为我国重要的_______基地。

) 松嫩平原:利用当地丰富的_______资源和周围地区的_____、____等
资源发展______________,成为我国的____________基地。

探究三、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不同时期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表二、长江中下游平原粮食生产地位的变化
[当堂检测]
1.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B.经度位置C.地势高低D.距海的远近
2.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作物一年两熟至三熟,而松嫩平原仅一年一熟,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B.水分C.地形D.土壤
3.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对长江三角洲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理环境只对长江三角洲的农业生产产生影响,不对其工业生产产生影响
B.长江三角洲的耕地以水田为主,完全取决于其河网密布的地理特征
C.长江三角洲由于矿产资源缺乏,所以不能发展此方面的工业体系
D.长江三角洲的地理环境不仅对其农业生产有重大影响,也对其他生产活动如商贸、工业等产生很大影响
4.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长江三角洲的水稻土肥沃,而松嫩平原的黑土贫瘠
B.长江三角洲水热条件的组合要优于松嫩平原
C.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均为季风气候区,气候条件相差无几
D.长江三角洲地区矿产资源丰富,而松嫩平原矿产资源贫乏
下图中1、2、3线是按照不同标准划分的同一种地理界线,据此完成5-6题。

5、该地理界线最有可能是()
A.橡胶种植北界B.1 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30℃等温线D.热带和亚热带分界线
6、同一界线可以划出若干条,这说明地理区域具有()
A.不确定性B.差异性C.过渡性D.整体性[课后巩固]
读图(图中400毫米、800毫米为年降水量),完成1~2题。

1.读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是()
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B.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C.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2.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A.发展水平 D.生活特点 C.发展方向 D.发展条件
读下图,回答3~4题。

3.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不同
B.热量不同
C.降水不同
D.地形不同
4.下列能够正确体现乙图所示区域特征的是()
①有广泛分布的黑土②雨热同期,大陆性气候稍强
③水稻土④水田⑤水稻种植业⑥综合性工业基地
⑦重工业基地⑧旱地耕作业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⑤⑥⑦⑧
D.②⑦⑧
新华网哈尔滨2012年8月4日报道,中国农业部官员近日在哈尔滨表示,中国粮食生产“重心”正在发生变化。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东南沿海省份粮食播种面积大量减少,从粮食盈余或基本自给状态逐渐变为粮食大量调入的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虽然仍是中国粮食的主产区之一,但除去当地消费,其盈余量也在逐年减少。

在黑龙江省的松嫩平原和吉林省的松辽平原,粮食商品率分别达到了75%和85%。

据此回答5~6题。

5.与东北松辽产区相比,长江中下游粮食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①粮食商品率高②耕地面积广大③水热资源丰富④复种指数较高
A.①②
B.③④
C. ②③
D.①④
6.长江产区对全国粮食增产贡献率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①非农业用地比重上升②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下降
③所产粮食大量出口④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A.①②
B.③④
C. ②③
D.①④
区位指数是综合了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交通、能源、劳力、经济、科技、政府管理等多项自然、社会指标的量化参数。

读我国区位指数分布图,回答7~9题。

7.关于图中区位指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区位指数由南部向北部递减
B.我国东部沿海省份区位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是资源丰富
C.乙地区位指数小于10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恶劣
D.丙地区位指数较低,其主要原因是交通落后
8.图中区位指数在10~20的省级行政区中,正确的一组是()
A.山西、陕西、宁夏
B.甘肃、宁夏、重庆
C.陕西、宁夏、重庆
D.山西、宁夏、河南
9.甲地区的区位指数大于40,其优势主要表现在()
①交通便利②资源丰富③老工业基地基础好④科技水平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2年4月18日财经经济周刊报道,中央去年颁布支持新疆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在喀什建设40平方公里的“特殊经济区”,2011年9月30日,国务院再发题为《关于支持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的若干意见》的33号文,若干政策优惠为喀什注入了强劲的推力。

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它地处亚欧大陆中心,边境线长达982千米,与五国接壤,具有“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独特区位优势。

材料二下图为喀什所在地区简图和深圳所在地区简图。

(1)材料一中提到的“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中的“一路”是指。

(2)请从地理位置、交通两方面分析喀什经济特区发展的优越区位条件。

(3)比较喀什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特色农业和农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完
[课后拓展]
分析区域地理环境差异的一般思路
对于两个不同的区域一般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比较,一是自然地理环境,二是人文
第一章第一节导学案答案
【当堂检测】
1A 2A 3D 4B 5D 6C
【课后巩固】
1.B
2.C
3.B
4.B
5.B
6.D7 .C 8.A 9.B
10.(1)丝绸之路
(2)该地位于亚欧大陆的中部,边境线长,与五国接壤,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该地具有“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独特区位优势,有利于与周围地区联系。

【思考】教材第2页
1.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纬度高低和距冬季风源地的远近。

松嫩平原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地面获得的太阳热量少;距冬季风源地近,气候严寒,年平均气温低。

长江三角洲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地面获得的太阳热量多;距冬季风源地远,年平均气温高。

2.长江三角洲地区年降水量由南向北递减,形成原因是南部距夏季风源地近,受夏季风影响的程度大,降水丰富,而北部有所减少。

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大致是从东南向西北减少,这主要是因为从东南向西北距海越来越远。

3.长江三角洲因为降水丰富,地势低平,河网纵横交错,河网密度远大于松嫩平原,因此耕地多为水田,由于河网的分割,使地块分散、面积较小,不利于大型机械化作业;但星罗棋布的湖泊和纵横的河流也为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长江三角洲成了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松嫩平原降水相对较少,因此河流也少,当地农业多为旱地耕作业;由于土地集中连片,对机械化作业十分有利,这里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

【活动】教材第3~4页
1.本“活动”要求学生了解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南北方建筑物特点的不同,并由此认识地理环境差异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比较而言,北方的冬季寒冷而漫长,南方的夏季湿热而漫长。

为了在冬季充分利用太阳光照和热量,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

北方民居的墙
体严实厚重,利于在冬季保温御寒;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利于在夏季通风透气。

从北到南,年降水量逐渐增大,民居的屋顶坡度也逐渐增大(利于排水);随着对保温要求的降低和对通风纳凉要求的提高,民居的房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

(2)北方的城市住宅楼建设要考虑冬季室内取暖和墙体保温,所以建筑成本较高。

楼房间距的大小主要看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向南逐渐增大,为保证楼房底层正午有阳光照射的楼房间距自北向南逐渐减小。

2.本“活动”题主要是通过模拟考察的形式综合比较不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差异。

是自然景观。

不同地域的人们根据区域地理特征选择合适的生产、生活方式,这种差异自然会体现在人文景观上,有些生产、生活方式或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人文景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