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科学种群与生物群落3
中考科学预测试题之种群和群落试题

种群和群落本卷贰O贰贰年贰月捌日编写;出题人:令狐学复;欧阳化语;令狐理总。
中考试题精析一、根底考察题1.()以下属于一个种群的是( )。
A.一片森林中的全部马尾松 B.一个海岛上的全部昆虫C.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鱼 D.一个池塘里的全部浮游生物精析:此题主要考察种群的概念。
所谓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个体的总和。
种群还应具备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等特征。
种群这个概念同时要具备三个要素,即“一定区域〞“同种〞“总和〞,缺一不可。
如B项中“全部昆虫〞包括不同种的昆虫个体的总和,如蝗虫、蜜蜂、蝴蝶等。
C、D项同理。
而A项同时具备种群概念中的三个要素。
解答:A二、迁移理论题2.()对于一个池塘来说,以下各种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池塘中所有的鲫鱼是一个种群 B.池塘中所有的动物和植物构成了池塘的生物群落C.池塘中的所有生物构成了池塘生态系统D.对池塘中的青蛙来说,池塘中的水是它的全部生态因素精析:此题综合考察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态因素的区别和联络。
所谓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个体的总和。
所谓群落是指一共同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各生物种群的集合体,包括了所在区域内的所有的生物,不得有遗漏。
而生态系统是由一定区域内的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一共同组成的。
生态因素是指影响生物的形态、分布和生理的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对于一个池塘来说,组成池塘的生物群落应该包括池塘中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其他的所有生物比方微生物等,故B项不完好。
池塘生态系统除了池塘中的所有生物之外还要加上池塘中的非生物因素,故C项不正确。
对池塘中的青蛙来说,其生态因素包括这个池塘中所有的非生物因素、所有的其他的生物种群和其他的所有青蛙,故D也不正确。
解答:A三、探究创新题3.()非洲鸵鸟和美洲鸵鸟是由一共同祖先繁衍而来的,如今两者差异很大(如以下图所示),它们对各自生活环境的适应情况是( )。
种群和生物群落的知识点介绍

种群和生物群落的知识点介绍种群和生物群落是生物学习的重要的知识点,在复习的阶段学生需要复习,下面的将为大家带来关于种群和生物群落的知识点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种群和生物群落的知识点1、种群: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如: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鲤鱼就是一个种群)2、种群密度:是指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
3、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
4、性别比例:是指雌雄个体数目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5、出生率:是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
6、死亡率:是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
7、生物群落: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群落的总和。
8、生物群落的结构:是指群落中各种生物在空间上的配置情况,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方面。
9、垂直结构: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就是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如森林群落、湖泊群落垂直结构。
10、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区段现象,就是生物群落的水平结构。
如:林地中的植物沿着水平方向分布成不同小群落的现象。
种群和生物群落常见知识点1、种群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
种群数量变化是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种群密度是种群的重要特征。
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以及迁人和迁出等都可以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化。
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是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
2、种群密度的测定:对于动物采用标志重捕法,其公式为种群数量N=(标志个体数X重捕个体数)/重捕标志数.3、种群密度的特点:①相同的环境条件下,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不同。
②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不同。
4、出生率和死亡率: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和种群大小的重要因素。
出生率高于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加;出生率低于死亡率,种群密度下降。
九年级科学下知识点总结(最全)

九下第1章知识归纳总结第二章生物与环境一基本概念(一)、种群1.定义: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称为种群.2.生物特征: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3.种群密度计算公式:生物个体数/种群生存的面积(或体积)4.性别比例计算公式:男性人数/女性人数×100%5.出生率计算公式:新个体数/种群个体总数×1000‰6.死亡率计算公式:死亡个体数/种群个体总数×1000‰(二)、群落1.定义:在一定生活环境内生活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就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生物群落简称为群落。
2.生物特征:一定区域内的全部种群,即区域内的全部生物。
3.关系:群落中各生物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相互关系:有食物关系、栖息和寄生关系、繁殖关系等,其中食物关系最主要。
4.生物分布特点:垂直分布。
(三)、植被1.定义: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所有植物的总和,称为植物群落。
地球表面的植物群落称为植被。
3.作用:在群落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植物。
4.破坏植被的危害:水土流失、气候变化异常、动植物资源枯竭、等。
(四)、生态系统。
1、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空气、水、土壤等。
2.各种生物对非生物因素有不同的要求。
例:(1)松、杉、一般农作物在强光下生长良好———阳光(2)苹果不宜热带种植————温度荔枝等不宜在寒带种植(3)沙漠区一般植物难生长但沙拐枣生长良好——---- 水分3、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既要适应环境,又通过各自的活动影响环境4.涵义:一个生物群落和它所生活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一起,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5.生态系统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合成的有机物是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的能量来源;6.不可缺少的成分(把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为生产者提供原料)7.生物间关系最主要的是食物关系。
8.区域大小:可根据实际需要,自由选定。
故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区域大小直接比较。
九年级科学种群与生物群落

PART 02
生物群落的概念与特征
REPORTING
WENKU DESIGN
生物群落的定义
生物群落同种类的生物 组成的,这些生物之间相互影 响、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复杂 的生态系统。
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的基础, 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 流动和信息传递的重要环节。
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 位,也是生态系统结构中的基本
单位之一。
种群内的个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和相互影响,共同适应环境和繁
殖后代。
种群的数量特征
种群数量
种群的大小和数量变化是种群的重要 特征之一。
迁入率和迁出率
迁入率是指从其他地方迁入种群的个体的比 率,迁出率是指从种群迁出的个体的比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对种群数量也有重要影响。
生物群落实例分析
森林中的生物群落
森林是一个复杂的生物群落,其 中包含着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 物。这些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形 成了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
海洋中的生物群落
海洋中的生物群落包括珊瑚礁、 海草床、鱼类、贝类等。这些生 物群落之间相互依存,共同维持 着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
种群与生物群落关系的实例分析
动态
生物群落是一个动态的系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可能由 于物种的增加或减少、环境的变化或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因素引起。
PART 03
种群与生物群落的关系
REPORTING
WENKU DESIGN
种群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
种群是构成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 每个种群都有其独特的生态位和
作用。
九年级科学种群与生 物群落
https://
REPORTING
• 种群的概念与特征 • 生物群落的概念与特征 • 种群与生物群落的关系 • 实例分析
第3课 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考点3 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结构及功能
1.一个生物群落和它所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一起,组成了一个__生态系 统__。
2.生态系统的结构。 (1)__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__:太阳能、热能、空气、水、土壤等。 (2)__生产者__: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绿色植物。 (3)__消费者__: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的食草动物、食肉动物等。 (4)__分解者__: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等。 (5)各种生物通过__捕食__关系形成的联系,叫食物链。很多食物链相互交错形 成的复杂关系叫食物网。
3.生态系统的功能。 (1)能量流动: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__。能量 流动的特点是单向的且是逐级__递减__的。 (2)物质循环:物质是指__组成生物体的一些基本化学元素__,其不同于能量特 点的是__反复出现和循环__。
10.(2013·济南)“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下列能体现出这一现象的正确食物
1.下列各项属于种群的是( C ) A.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 B.一条小河里所有的生物 C.一块稻田里全部的水稻 D.一片山林里所有的植物
2.下列各项属于种群特征的是( C ) A.出生和死亡 C.性别比例
B.年龄 D.个体大小
3.下列有关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生物之间没有什么关系 B.生物群落是由不同种群组成的 C.生物群落中植物有分层现象,动物没有分层现象 D.生物群落中所有生物都属同一物种
链是( C )
A.螳螂→蝉→黄雀
B.树→螳螂→蝉→黄雀
C.蝉→螳螂→黄雀
D.树→蝉→螳螂→黄雀
11.(2012·天门市)下列属于生产者与消费者关系的是( B )
A.小猫吃鱼
B.长颈鹿吃树叶
浙江省绍兴市中考科学一轮复习 第3课时《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第3课时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考点1生物与无机环境(1)环境________生物:主要是环境中非生物因素,如阳光、水分、温度等影响着生物的生存。
(2)生物能________环境,同时也能________环境,如动物的保护色、拟态,蚯蚓能松土等。
[提醒要点]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植物根系发达是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植物根系发达可以达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这就是植物对环境的影响。
●影响适应影响【针对训练1】[2010·乐山] 下列哪种现象不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A.河边垂柳的树枝长向了河心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C.秋天大雁南飞越冬D.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使土壤疏松[点拨]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有两个方面:一是生物适应环境,环境影响生物;二是生物影响环境。
蚯蚓使土壤疏松属于后者。
D考点2生物种群与生物群落(1)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的区域内________生物个体的总和。
种群特征(单独的个体所不具备的):种群________、年龄________、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等。
(2)群落:是指在一定生活环境中________生物种群的总和。
群落特征:________现象。
在群落中,起主导作用的是________。
(3)植被:被覆在地球表面的植物________。
[提醒要点] 种群内生物之间的关系(种内关系):包括种内互助、种内斗争。
种群之间的关系(种间关系):包括互利共生、捕食、寄生、竞争等。
●同种密度结构所有分层植物群落【针对训练2】2011·温州文成县铜铃山森林公园是温州现有26个森林公园之一,其中有大鲵(俗称娃娃鱼)、黄腹角雉、五步蛇和连香树等珍稀动植物资源。
铜铃山森林公园中所有的大鲵可看作一个A.生物圈B.生态系统C.群落D.种群[点拨] 铜铃山森林公园中的所有大鲵是该区域中的同种生物属于种群,若铜铃山森林公园中的所有生物则属于群落,整个铜铃山森林公园则属于一个生态系统。
种群和群落知识点总结

种群和群落知识点总结一、种群的概念种群是指在某一地域内所有同一物种的个体的总和,种群的概念是生物学家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个概念。
种群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基本单元,它是通过生殖隔离与进化而与其他种群区分开来的一个群体。
种群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同一物种的个体总和。
种群是由同种个体组成的总和,这些个体属于同一物种,可以在某个特定的地理范围内进行交配和繁殖。
2、空间和时间上的联系。
种群的个体之间通常存在一定的空间关系,它们可能生活在同一地区内,如森林、草原、湖泊等特定的生态环境中;同时,种群也有一定的时间联系,可以通过繁殖将其后代代代传承下去。
3、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种群数量会随着环境变化而产生波动,这可能受到食物、栖息地、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可以直接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
二、群落的概念群落是指在某一地区内由多种不同种群组成的生物社区,它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群落的概念是生态学家们对不同种群在相同地域内相互作用的总和。
群落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多样性。
群落内通常包含多种不同的物种,它们之间可能是竞争关系、捕食关系、共生关系等各种相互作用。
2、相互依赖。
群落内的不同物种通常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
它们通过食物链、食物网、种间关系等不同的关系方式相互联系在一起。
3、稳定性和动态性。
群落内的种群数量和种类组成是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
这种动态性使得群落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三、种群与群落的关系种群和群落是生态系统中密切相关的两个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关系。
种群和群落之间的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相互作用关系。
种群和群落之间存在着多种不同的相互作用关系,包括种间相互作用、种内相互作用、种间竞争、捕食关系等。
这些相互作用关系使得种群和群落之间形成了复杂的生态系统。
2、资源利用和能量传递。
种群和群落之间通过资源的利用和能量的传递来维系自身的生存和繁衍。
生物群落(PPT课件(初中科学)17张)

课堂测评
3.下列能说明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的是 ( D) A.一片竹林中竹子高矮不一 B.不同地段里的植物有高有矮 C.不同的季节植物高矮不同 D.一片森林中有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
课堂测评
4.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在垂直方向上,群落具有分层现象 B.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散布依赖于植物 C.在水平方向上,生物种类散布也有差异 D.在动物群落中没有水平结构
群
植物群落的层次性
落
垂直结构
群落的
动物群落的层次性
结构水平Βιβλιοθήκη 构时间结构课堂测评
1.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___生__物__种__群____的总和叫做生 物群落,简称___群__落____。
2.下列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C ) A.北干山上的所有动物 B.北干山上的所有树 C.北干山上的所有生物 D.北干山上的所有微生物
第3节 生物群落
课程导入
动物园中的所有动物属于一个种群吗?
一、群落的物种组成
生物群落
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
一段朽木
一个花坛
一块农田
对群落的理解
一定自然区域 一个水池、一片草原或一片森林等一定范围内。
水池
森林
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关系
群落内各类生物的个体不是简单地凑合在一起的,而 是在一定的环境因素综合作用下各种种群的集合。它 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各种生物的总和
乔木层 灌木层
森林中的植物分层 草本植物层
动物的分层散布现象
某森林中鸟类的分层现象
生活在森林中的各种动物,也会 随着它们赖以生存的植物种类不 同而出现分层散布的现象。在植 物的每个层次中,都有一些特别 适应在那里生活的动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大山 雀、柳莺
下:鹿、 野猪等
苔藓地衣层
无脊椎动 物
分层现象,保证群落在单位空间内充分利用自然条件
池塘生态系统存在分层现象吗?原因是什么?
(食物和栖息场所的不同)
你认为群落中各个种群的个体数量及密度是固定 不变的吗?
(2)水平结Biblioteka 水平方向上的分区现象地形起伏
光线明暗
温度高低
第2章 生物与环境
(第二课时)
二、不同类型的生物群落(community)
(一)概念: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 和叫做生物群落,简称群落(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 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 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
注意辨析:一定自然区域内全部生物
(动、植物、微生物)
在一定环境 中的一群同 种生物个体 称为种群。 在一个特定 的环境区域 内生存的多 种不同的种 群便组成为 群落。
池塘中的生物群落
(1)生活环境是群落中的所有生物生活环境的总和;
(2)群落是在一定环境因素综合作用下的各种种群 的集合; (3)区别“不同类型的生物群落”主要依据是生物种 类组成个个体数量;
(4)群落划分是人们根据自然状况和研究需要决定的; (5)群落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植物。
(二)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植物的总和称植物 群落
①覆盖在地球表面的植物群落称为植被;
某一区域植被遭到大面积的破坏,可能会出现 什么后果呢?
降水量减少 气候恶化 水土流失 土壤沙化
(三)生物群落的结构
1、反映了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在空间、时间 上的配置关系。 2、类型:
(1)垂直结构
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
例:森林群落
湖泊群落
植物
动物 上:鹰、 松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