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总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复习课件(共36张PPT)

灭火的原理 和方法
化石燃料
化学反应中 的能量变化
环境影响
新燃料 和能源
灭火器 安全知识 爆炸 安全标示
煤 放热现象
石油 天然气
吸热现象
燃料的 充分燃烧
酸雨
乙醇
汽车尾气 氢气
不同形式的 能量发电
本单元的《课程标准》要求
单元小结单元 一.燃烧和灭火
可燃物 氧气(或空气) 达到着火点
燃烧是种常见的现象,它给人 类带来了光明和温暖,但也会 给人类带来灾难。
氢气、液化石油气、硫磷
(1)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就越剧烈
(2)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和易爆物时,必须严 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3、一些与燃烧和爆炸的图标:
二.燃料
化石燃料
燃
煤 石油 天然气
燃料充分燃 烧的条件
选择燃料 应从资源.经济和
料
环境等多方面考虑.特别是 要重视资源 保护和燃烧 产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突出体现化学的价值
本单元主要内容
燃烧
与氧气接触 灭火方法 燃烧条件 温度达到着火点
可燃物
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酸雨……
能源
燃料
化石燃料
其他燃料
煤、石油、天然气 乙醇、氢气……
其他能源 太阳能、风能……
知识结构
课题 1
课题 2
课题 3
燃烧和灭火
燃料和热量
使用燃料对 环境的影响
燃烧条件
化学不仅为人类生活创造了丰厚的物质基础,而且为 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煤、石油和天然气是当今社会最主要的能源。 被誉为“工业的血液”。
“能量转化”
太阳能是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复习课件(共39张PPT)

(3)燃烧、爆炸、缓慢氧化、自燃的比较。
一二三
定义
发生 条件 是否 发光
燃烧
爆炸
缓慢氧化 自燃
可燃物与氧气发 生的发光、放热 的剧烈的氧化反 应
可燃物在有 限的空间内 缓慢进行的 发生的急剧 氧化反应 燃烧
由缓慢氧化 引起的自发 的燃烧
达到可燃物的着 火点
发光
达到可燃物 不需要达到
的着火点 着火点
发光
12
考点梳理 自主测试
基础自主导学 规律方法探究
一二三
2.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
(1)乙醇。 乙醇俗称_酒__精__,化学式为__C_2_H_5_O_H_,由高粱、玉米和薯类等经发酵、 蒸馏制得,属于___可__再__生___能源,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点燃
__C_2_H_5_O_H__+_3_O_2__=_=_=_2_C__O_2_+_3_H_2_O__。
3
考点梳理 自主测试
基础自主导学 规律方法探究
一二三
2.灭火的原理及方法 根据燃烧的条件能推出灭火的原理,即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中的任何 一个都可达到灭火的目的。 (1)灭火的原理。 ①清除__可__燃__物__或隔离__可__燃__物___。 ②隔绝__氧__气__(_或__空__气__)_。 ③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__火__点___以下。
(2)氢气。 氢气本身无__毒__、极易燃__烧__、放出热量_多__、燃烧产物是_水__,无污染。
点燃
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2_H_2_+_O_2__=_=_=_2_H__2_O___。
(3)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 __太__阳__能_、核能、_风__能__、__地__热__能__、水能、潮汐能等。
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复习课件

和汽车尾气的治理。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
煤的燃烧会导致酸雨的形成,原因是
。
(3)煤的气化是高效、清洁利用煤的重要途径。可将煤
炼成焦炭,再将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得到CO和
H2。其中,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
(4)在汽车尾气排放口加装“三效催化净化器”,在不
消耗其它物质的情况下,可将尾气中的CO、NO转化为参
与大气循环的气体和无毒的气体。该化学反应的方式
为:
。
题型4 实验与探究
知识点:燃烧条件;灭火原理等。
(2010·宁夏)某学校化学学习小
组设计出右图所示装置,并进行白磷
燃烧实验。
(1)当烧杯内的水受热,温度计显示
30℃时,打开活塞,在盛有水的试管
中有气泡均匀逸出,白磷未燃烧,关
焦炭 煤焦油 焦炉气
•石油:俗称“工业的血液”,是重要能源,化工原料。 (1)生物的遗骸埋在地下经长期复杂变化形成石油和天然气。 (2)主要含有碳、氢元素,还含有S、O、N等。 (3)是一种黏稠状液体,主要由多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
溶剂油 航空煤油
分馏
(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 石油
点不同,将它们分离。)
2H202==2H2O+02↑
温度未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第二课时
1、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酸雨 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增多 造成温
室效应 空气污染等 酒精
点燃
C2H5OH+3O2 ==2CO2+3H2O 生成产物是水无污染,热值高 2、C 3、C 4、C 5、D 6、D 7、腐蚀建筑物 破坏农作物 8 8、B 9、B 10、C 11、石油 二氧化碳 水 酸雨 温室效应 资源 12、(3)(5)(2 )(4)(6)(1)13、太阳能分解水 化学 减少污染 节约能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复习课件(共14张PPT)

1.(关注社会热点)(潍坊中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建设生态 文明的重要理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用乙醇汽油替代部分燃油可减少空气污染 B.电动机车逐步替代燃油机车符合绿色发展理念 C.“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将成为未来新能源 D.含磷污水是很好的肥料,可灌溉庄稼,能直接排放到自然界水体中
易错点3 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4.下列说法中违背科学探究事实的是( A ) A.石油的分馏、煤的干馏都是物理变化 B.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主要的三大化石燃料,它们都是 混合物 C.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 D.点燃不纯的氢气可能会发生爆炸
5.关于能量和能源的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 B.因为能量是守恒的,所以不存在能源危机 C.现在人类社会使用的主要能源是煤、石油和天然气 D.核能的利用会造成放射性污染,所以应该关闭核电站
2.已知蜡烛的着火点约为190 ℃,蜡烛的火焰由气态石蜡形成。如下 图所示,在温度计示数为280 ℃以上时,快速推动活塞,观察到蜡烛立 即熄灭。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是( B )
A.隔绝氧气 B.移走可燃物 C.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D.无法判断
易错点2 易燃物与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3.如图是央视播放的模拟粉尘爆炸的一个实验: 在小塑料桶里放入彩色淀粉,点燃蜡烛,用塑料 盖盖住金属筒,迅速鼓入大量空气,不久,便会 听到“砰”的一声,爆炸的气浪将金属筒上的塑 料盖掀起。试问:
3.(关注科学探究)用如图所示装置,在常温下分别进
行研究燃烧条件和研究氧气性质的实验。已知:白磷的
着火点为40 ℃。(提示: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CO2)
内容 【实验1】研究燃烧的条件 【实验2】研究氧气性质
第7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复习课(共26张ppt)

22.(3分)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1)设计B、D的目的是 。 探究可燃物燃烧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 (2)能验证可燃物需要O2的现象是C中白磷不。燃烧,D中白磷燃烧; (3)A~D中,可不做的实验是 A (填序号)。
a、节约石油资源;b、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c 、促进农业生产,带动农业发展。
4.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⑴乙醇:化学式C2H5OH ,俗称 酒精 ,由高粱、 玉米和薯类等发酵、蒸馏得到,属于可__再__生__能源。燃烧
的__化__学__方_C_2程_H_式_5_O为_H___+_3__O_2___点_燃_2_C__O__2_+__3_H_。2O
3、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1)煤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思考1:煤中主要含哪 种元素?还含哪些元
思考2:这些元 素燃烧后生成 哪些物质?
素?
CO 有毒气体
碳元素
煤 的
CO2 温室效应
燃 硫元素
烧
氮元素
SO2 NO2
酸雨
讨论:试说明酸雨可能对环境造成什么
样的破坏?应如何防治酸雨的发生?
3、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酸雨的危害
水体污染、土壤酸化 损害人体健康
森林受到破坏
桥梁等建筑物受到腐蚀
影响人体健康 文物雕像腐蚀
3、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1)酸雨的防止 ①减少SO2、NO2等酸性物质向大气的排放;② 开发新能源;③使用脱硫燃料;④尾气处理后再 排放等
(2)汽车用燃料的燃烧
3、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哪些?
⑵.化学方程式:CH4+2O2=点=燃=2H2O+CO2
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课件

第七单元(dānyuán) 燃料及其利用
2021/12/9
第一页,共二十三页。
考点(kǎo diǎn)一
考点(kǎo diǎn)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kǎo diǎn)五
考点六
燃烧和灭火 1.燃烧 (1)燃烧的含义 可燃物与氧气 (2)燃烧的条件
发生的一种发光
、放热
的剧烈的氧化
反应。
①可燃物 ②与氧气(或空气) 接触
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 ,所以也可用向下 (填“上”或“下”)排空气法收
集。
(3)甲烷的化学性质:甲烷具有可燃 CO2+2H2O 。
①点燃前必须验纯 ;
性,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
②在空气中燃烧时的主要现象:发出蓝色 火焰,倒扣在火焰上方的冷而干燥
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迅速倒转烧杯,向烧杯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出
与氧气接触,热 量不散失,温度 逐渐达到着火 点
别
反应 程度
剧烈
异常剧烈
缓慢
由缓慢转成剧 烈
反应 现象
放热、发光
爆炸
不明显
由不明显到发 光、放热
燃烧、爆炸、缓慢氧化、自燃的本质都是氧化
联 系
放出
热量;
反应,都会
自燃一定是由缓慢氧化引起,但缓慢氧化不一定都会引起自燃
2021/12/9
第九页,共二十三页。
考点(kǎo diǎn)一
考点(kǎo diǎn)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kǎo diǎn)五
考点六
(2)常用的灭火物质或器材。
灭火器
灭火原理
适用范围
泡沫灭火器 隔绝空气
木材、棉布等引起的火灾
2021/12/9
第一页,共二十三页。
考点(kǎo diǎn)一
考点(kǎo diǎn)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kǎo diǎn)五
考点六
燃烧和灭火 1.燃烧 (1)燃烧的含义 可燃物与氧气 (2)燃烧的条件
发生的一种发光
、放热
的剧烈的氧化
反应。
①可燃物 ②与氧气(或空气) 接触
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 ,所以也可用向下 (填“上”或“下”)排空气法收
集。
(3)甲烷的化学性质:甲烷具有可燃 CO2+2H2O 。
①点燃前必须验纯 ;
性,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
②在空气中燃烧时的主要现象:发出蓝色 火焰,倒扣在火焰上方的冷而干燥
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迅速倒转烧杯,向烧杯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出
与氧气接触,热 量不散失,温度 逐渐达到着火 点
别
反应 程度
剧烈
异常剧烈
缓慢
由缓慢转成剧 烈
反应 现象
放热、发光
爆炸
不明显
由不明显到发 光、放热
燃烧、爆炸、缓慢氧化、自燃的本质都是氧化
联 系
放出
热量;
反应,都会
自燃一定是由缓慢氧化引起,但缓慢氧化不一定都会引起自燃
2021/12/9
第九页,共二十三页。
考点(kǎo diǎn)一
考点(kǎo diǎn)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kǎo diǎn)五
考点六
(2)常用的灭火物质或器材。
灭火器
灭火原理
适用范围
泡沫灭火器 隔绝空气
木材、棉布等引起的火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1江西)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 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知识回忆]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是 ; 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着火点 [交流讨论](1)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 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 减少污染(或更环保) 管从水中取出并 后才能对试管加热; 擦干 (2)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 (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 装气体可能是 氧气 ; [综合应用]“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 ”,比如钾遇水会立刻着火,因为钾遇水生成H2和一种碱,该反应 是 放热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其生成碱的化学式为
2、化石燃料的利用
石油 天然气 三大化石燃料是 煤 、 、 。它们属于 不可再生 _________能源。其中,煤被称为“工业的粮食”,石油 被称为“工业的血液”。 (1)煤:主要含有 碳 元素,还含有少量 氮硫氢氧 _______ 等元素以及无机矿物质,是混合物。将煤隔绝空气加
强热(煤的干馏),可以得到焦炭、煤焦油、煤 气等。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放热反应
煤
化石燃料的利用 石油
天然气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煤的燃烧 汽车用燃料的燃烧 化石燃料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
考点1、燃烧和灭火 1、燃烧 (1)定义:燃烧通常是指可燃物与 氧气 发生的一种
氧化反应 发光、放热的剧烈的_________。
注意:但并不是所有的燃烧都有氧气参加,如 氢气可以在氯气中燃烧,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 燃烧等等。 (2)条件:① 可燃物 ;②氧气(或空气);③达到 燃烧所需的 最低 温度(也叫 着火点)。 注意:物质燃烧必需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缺 一不可。
4 2 2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H +2O
点燃
2H O+CO
而后者热铜丝不会吸热,所以可以正常燃烧
考点2、燃料的合理利用和开发 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常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 现为热量变化,即有放热现象或吸热现象。 (1)放热现象:有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放出热量 ,如 物质的燃烧、生石灰与水的反应等属于放热反应。 (2)吸热现象:有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需吸收热量,如一 氧化碳、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反应,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高 锰酸钾受热分解等属于吸热反应。
3、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1)煤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思考1:煤中主要含哪 种元素?还含哪些元 素?
煤 的 燃 烧
思考2:这些元 素燃烧后生成 哪些物质?
碳元素
硫元素 氮元素
CO CO2 SO2 NO2
有毒气体 温室效应
酸雨
讨论:试说明酸雨可能对环境造成什么 样的破坏?应如何防治酸雨的发生?
酸雨的危害
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原理:破坏燃烧的条件,三者破坏其一就可灭火, 1.实验探究:灭火原理。 也可同时破坏。
(2)方法: 清除可燃物 ①________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空气(或氧气) ②隔绝____________。 着火点 ③使温度降到_______以下。 特别提示: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固有属性,因此不能通过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来灭火,而只能是降低温度到可燃物 的着火点以下。
6.(08江西)每个人都应懂得防火知识,学会如 何自救.如果光室内着火,在逃离火场时,可用湿 棉被盖在身上,躬身出去或爬出去.如果大火或烟 雾已封锁房门出口,此时切不可打开房门,应关闭 房内所有门窗,用毛巾、被子等堵塞门缝并泼水降 温,同时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请你根据灭火的原 理说明湿棉被的作用 降低温度,隔绝空气 . 7.(07江西)毕业联欢会上,小明表演 了一个小魔术:将一根铜丝绕成线圈,罩 在蜡烛火焰上(如图所示),观察到火焰 立即熄灭;再将铜圈加热后罩在蜡烛火焰 上,观察到蜡烛照常燃烧.请你分析产生 上述现象的原因: 前者是因为铜丝吸热使蜡烛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当心火灾 易燃物质
禁止放易燃物当心爆炸 源自炸性物质当心火灾 氧化物禁止烟火
禁止带火种
禁止燃放鞭炮
禁止吸烟
4、灭火常识和事故处理方法
1
2
3
4
5
6
7
8
直击中考
1、某校五楼寝室,学生熄灯就寝后,一同学违规点蜡 烛看书,不小心引燃蚊帐,导致火灾。就此事件回答 下列问题: 可燃物 (1)从物质燃烧条件看,蚊帐是______。 (2)该同学慌忙打开房门,致使火势迅速扩大,其原 外界空气进入使室内氧气含量增大 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寝室同学惊醒后,一边拨打“119”,一边采取 了下列自救措施,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 A.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 B.跳楼逃生 C.藏在桌子底下等待救援 (4)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将大火扑灭,其灭火原 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水体污染、土壤酸化 损害人体健康 森林受到破坏
桥梁等建筑物受到腐蚀
影响人体健康
文物雕像腐蚀
酸雨的防止
①减少SO2、NO2等酸性物质向大气的 排放;②开发新能源;③使用脱硫燃 料;④尾气处理后再排放等
(2)汽车用燃料的燃烧
①目前,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是从石油中分离出来的 汽油或柴油。 ②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 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 ③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污染的措施 充分燃烧 a、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汽油能_______。 无害物质 b、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________。 无铅 c、使用______汽油,禁止含铅物质排放。 d、使用清洁燃料,如压缩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 ④使用乙醇汽油作车用燃料的优点: a、节约石油资源;b、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c 、促进农业生产,带动农业发展。
⑴甲烷是一种无色密度 比空气小的气体。 ⑵极难溶于水。
发出蓝色火焰,烧 ⑴.现象: 杯内壁有水珠生成。 CH4+2O2 点燃 ⑵.化学方程式 2H2O+CO2
注意:点燃前一定要先检验甲烷的纯度。
(4)合理利用与开发化石能源 a、有计划合理开发化石能源。
b、节约化石能源,使燃料充分燃烧。
使燃料充分燃烧①条件:燃烧时要有充足的氧 气(或空气);燃料与氧气(或空气)有足够 大的接触面积。②意义:节约能源;减少对环 境污染。③不充分燃烧的危害:产生的热量少, 浪费资源;产生大量CO污染环境。
3、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有限 (1)爆炸:可燃物在_____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 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2)影响可燃物燃烧程度的因素:
①可燃物的性质; ②氧气的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③可燃物与
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 (3)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⑶开发新能源: ↑ 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潮汐能和核能等。
点燃
直击中考
1、下列关于资源、能源、环境等问题叙述错误的是( B ) A.地球上的水资源非常丰富,但是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很有限 的 B.石油分解后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一系列产品 C.PH<5.6的酸性雨水称为酸雨,它的形成与大气中SO2等酸性 污染物增多有关 D.使燃料充分燃烧,既可以减少空气污染,又可以节约化石燃料
中考总复习
知识网络
燃烧的条 件
可燃物 {{ 与空气(氧气)接触 { 同时具备, 缺一不可 温度达到着火点
燃 料 及 其 利 用
燃料的合理 利用和开发 燃烧与灭火
清除可燃物 三者使用其一即可, 灭火的原理 隔绝空气(氧气) 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也可同时使用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辨别有关图标
事故处理方法 吸热反应
2、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合理利用和控制燃烧反应。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C ) A.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会发生燃烧 B.水能灭火,电器着火时马上用水浇灭 C.使用蜂窝煤,目的是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促 进燃烧 D.煤炉生火时,用木材引燃是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点 3、最近“纸火锅”逐渐流行起来。“纸火锅”是用纸张 代替金属材料做容器 盛放汤料,当酒精燃烧时纸张不会燃烧。对此现象,下列 解释合理的是( C )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纸张被水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 C.水蒸发时吸收热量,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 D.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
4.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⑴乙醇:化学式 C2H5OH,俗称 酒精 ,由高粱、玉 可再生 米和薯类等发酵、蒸馏得到,属于______能源。燃烧的
C2H5OH + 3O2 2CO2 + 3H2O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氢气作为燃料的三大优点 产物是水,无污染 是: 来源广 放热多 , , 。被认为是最清洁的 制取成本高 能源。目前没有被广泛使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储存困难 _______________。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 O2 点燃 2H2O 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H2SO4 ZnSO4+ H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OH
3、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拔得松散一些,可使 火焰更旺。其原理是 ( D )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4、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②⑤ (1)下列物质中,属于化石燃料的_______是(填写序号, 下同),属于最清洁燃料的是______。 ④ ①酒精②无烟煤③乙醇汽油④氢气⑤天燃气 (2)下列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BD ________。 A.随手关灯 B.双面使用纸张 C.出门尽量开汽车 D.减少使用一次性木筷 (3)在我国农村,可利用沼气解决生活用燃料问题,沼气中 的甲烷含量在60 %左右。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