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人教版 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八上(3-4)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训练试题_八年级语文

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训练试题_八年级语文

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训练试题面对即将到来的中考语文的第一轮复习,同学们要准备哪些相关的训练试题来练习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训练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0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2分)(1)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葺( )一下。

(2)我们不愿恣( )情地悲痛。

(3)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dāng( )。

(4)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rèn( )和刚强。

2.选词填空。

(每个词语只能用一次)(2分)清远清脆清澈清凉(1)倚在墙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水,我尝了一口,水( )可口。

(2)只有长风呼啸,蓝天( )时,还能听到鼓动羽翼的声音。

(3)但是枪终于响了!半自动步枪和谐( )的连击。

(4)故乡的歌是一支( )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3.修改下面的病句(在原句上改,每句只能改一处)(2分)(1)参加跑步的人多说明了人们对锻炼身体非常重视的表现。

(2)参加这次选拔赛的都是共青团员和中学生。

4.选出对杜甫的《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 )(2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这首五言律诗,前两联写“感时”,后两联写“恨别”,抒发了诗人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情怀。

B.首联言明春望所见,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着一“深”字,叫人满怀凄然。

颔联以一特写镜头,将无情的花鸟化有情,更突出了诗人悲痛之深切。

C.一个“望”字统领了前四句的内容。

诗人的视域由.远而近,由小到大,从山河到草木,再到花鸟,视像也由部分到整体,由浑沌到清晰。

D.颈联结构工整,感情浓郁,表现了诗人在消息隔绝又盼家书不至时的迫切心情。

尾联以诗人望后情态作结,用一“搔”字,更显示了诗人的愁苦之心。

5.说话的方式很多,我们学过的主要有直言和婉言。

根据下面的情景判断,回答委婉的一项是( )(2分)李慧把自己用几天时间精心画的一幅画拿去问好朋友石炎:“你看我的这幅画画的怎么样?”石炎看后觉得画的不令人满意,他应该怎样回答?A.这画还算可以B.不敢妄加评论C.这画不怎么样D.实在不敢恭维6.按要求填写。

【XKCQ】2016届中考语文复习课件 8年级上册 第3部分

【XKCQ】2016届中考语文复习课件 8年级上册 第3部分
·
不足为外人道也
·
二、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渔人很惊奇,又向前走,想要走到这片林子的尽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土地平坦宽阔,屋舍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塘、桑树竹林这一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词多义。
(1)复:复前行,欲穷其林
·
又 __________________ 再 __________________
不复出焉
·
(2)乃:见渔人,乃大惊
· ·
于是,就 __________________
竟然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__________________
(3)舍:便舍船
· ·
离开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暗示这样的世外桃源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的幻想而已。
短文两篇
一、重点字词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出名,著名 名:_____________ 这 斯:_____________ 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馨: _____________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2)斯是陋室 (3)惟吾德馨
·
·
(4)可以调素琴
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再也没有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三四单元复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三四单元复习
运用 作诠释:甲是乙,乙不是甲。
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 的高等动物。
激光是一种颜色最单纯的光。 激光是一种新型的光,是人造的光。
1、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 是故宫最大的殿堂。
2、裂片中央有突起部分,有的尖锐如刺……
3、在建筑技术上,有好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 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
这些语句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1、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打比方)
2、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 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列数字)
3、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
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未出过事。( 作比较

4、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 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摹状貌 )
评论这样栽种的艺术效果。
板书:
特征
苏州园林
说明方法
亭台轩榭的布局——不对称 ③ 假山池沼的配合——艺术 ④

游览者无论站在 哪个点上,眼前总 是一幅完美的图 画。②
花草树木的映衬—— 重画意 ⑤
近景远景的层次—— 景致深 ⑥
园林角落的配置——享
地位价值:标 受 ⑦
本 ;不可错 雕镂琢磨的匠心——图
结构
1.总分式: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 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总--分、分--总、总--分--总)
2.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 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
➢辨别说明方法
常见说明方法:
举例子 打比方 列图表 引用
列数字 作比较 摹状貌
分类别 下定义 作诠释
下定义 VS 作诠释 二者的区别可用图示表示: 下定义:甲是乙,乙是甲;

中考第一轮复习讲义16(八上第四单元)

中考第一轮复习讲义16(八上第四单元)

中考第一轮复习讲义16【复习内容】1、八上第四单元文学常识、常用词语;2、古诗:《杜少府之任蜀送川》《己亥杂诗》;3、古文《记承天寺夜游》;4、文言词汇:若、环、深、志【文学常识】1、《小石潭记》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

本文是《永州八记》中一篇山水游记。

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或柳柳州。

与韩愈,合称为“韩柳”,参与领导了唐代的古文运动。

2、《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东坡志林》。

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他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苏门三学士”,并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等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他开创了豪放词派,与南宋词人辛弃疾并称“苏辛”。

3、《望岳》的作者是杜甫,字子美,唐代大诗人,被美誉为“诗圣”。

所作诗篇反映当时的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

有《杜工部集》。

4、《钱塘湖春行》的作者是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与元稹合称“元白”。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5、《登飞来峰》的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谥号文,著有《临川先生文集》,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常用词语】风靡(mǐ)接风洗尘幽情堪(kān)称山岚(lán)谛(dì)听殉(xùn)情澜(lán)沧(cāng)清澈(chè)掩映缠(chán)绕轻描淡写贿(huì)赂(lù)色彩斑斓(lán)漫(màn)游嬉(xī)戏崇(chóng)尚深造善男信女焕(huàn)发海滨(bīn)瑰(guī)丽衰shuāi)亡鳞次栉(zhì)比鼎(dǐng)盛搁(gē)浅【古诗复习】1、《杜少府之任蜀送川》王勃(唐)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语文中考一轮复习:作文指导八上第三单元课件

语文中考一轮复习:作文指导八上第三单元课件

猛浪若奔(动词做名词,飞奔的马) 望峰息心(动词使动用法,使……平息)
特殊句式: 省略句: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省略主语“小船”)
急湍甚箭(省略介词“于”,应为“急湍甚于箭”) 倒装句:鸢飞戾天者(后置定语,应为“飞戾天之鸢者”)
重点问题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触景生情、以情明志,既从侧面表现了富春江山水的魅力,又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 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 (2)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山中的各种声音,有什么作用。 作者描写了山中的各种声音,表面上看来热闹特殊,其实却是以闹写静,显示出山深无人的幽 静。含蓄地否定了世俗社会,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向往。为后文的“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 世务者,窥谷忘反”埋下伏笔,强调大自然对人潜移默化的作用,也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
《野望》:全诗于萧瑟怡静的风景描写中显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黄鹤楼》: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通过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寂寞之感,加之神话传 说的触动,抒发了吊古怀乡之情。
《使至塞上》:叙述了作者出使塞上的艰苦行程,以传神的笔墨描画了塞外壮阔绮丽的景象及 到达边塞访问的情况,表达了诗人出使边塞的悲壮情怀和难以排解的孤寂之情。
《渡荆门送别》:通过对出蜀至荆门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抒发 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无限爱恋的真挚感情。
《钱塘湖春行》:这首诗的题意主要在“行”字。诗人写骑马游春的乐趣,截取从孤山寺北写 起至白沙堤止。开头写“水面初平”是孤山寺所见之景,中间写游程中所见,最后用“绿杨阴里” 写白沙堤之景,明飞 戾(lì)天
经纶(lún) 窥(kuī)谷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复习(一、二、三、四、五)名师优秀教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复习(一、二、三、四、五)名师优秀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复习(一、二、三、四、五)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精读课文知识点复习1.新闻的五部分: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2.新闻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事件的经过事件的结果3.新闻的语言:准确、简明。

4.新闻的表达方式: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描写、抒情。

5.新闻的特点:真实、及时、准确6.新闻的电头组成及作用:组成:通讯社的名称、发电时间和地点。

作用:强调材料真实可信,消息及时。

新闻体裁分消息、通讯、新闻、特写等,其中用来考查考生的最具有可操作性的是消息。

一篇消息稿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要统一考虑,统一布局,层次清楚,逻辑严谨。

消息的标题,其作用是使读者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所需的信息。

标题拟写要求是:准确概括,反映新闻事实,简要评价事实,语言表述简明得体。

消息的导语,就是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

它由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最精辟的议论组成,以吸引读者。

平常所说的消息的结构是“倒金字塔”式,原因就在于此。

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

它承接导语,阐述导语所揭示的主题,或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对消息事实作具体的叙述与展开,将导语高度概括的事实具体化,或补足导语中未出现的新闻要素,以便读者全面、完整地了解消息的内容;同时在导语所概括的新闻事实之外,增补新的内容,用以扩充消息的信息量,扩大读者的视野,提升新闻主题的高度。

这种结构方式被称为新闻(消息)写作的“三度反复”。

意思是,对同一新闻事件,从标题到导语再到主体,分三步呈递进式展开叙述:标题:第一次用一句话报告事实,起索引作用。

是导语的概括。

导语:第二次叙述事实,补充标题,吸引读者。

是主体的概括。

主体:第三次叙述事实,展开、补充导语,完全打开包袱。

据此,考查该考点的常有题型主要有:?表述题:限定字数为新闻拟一个简洁的标题;找出一则消息的导语。

?概述题:限定字数将一则消息概括成一句话新闻;限定字数用一句话概括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主要信息;从语段中筛选出两条主要信息;限定字数用一句话概括语段的观点。

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分册训练试题_八年级语文

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分册训练试题_八年级语文

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分册训练试题_八年级语文一、积累与运用25分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①父亲的差使也交御了。

②深红的颜色就成了绯红,绯红又变为浅红。

③一点点黄yùn 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④我看见这些情景,正在chà 异,韩麦尔先生已经坐上椅子。

2.下面的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他就要离开了,我再也不能看见他了!想起这些,我忘了他给我的惩罚,忘了我挨的诫尺。

B.在这优美的夜色中,我踏着软绵绵的沙滩,漫漫地向前走去。

C.我愿跟着它走到天涯海角,不必担心,不必说话,不必思索,却能知道整个世界。

D.这可赅人听闻了。

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的一项是 2分A.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B.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铅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C.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D.无论谁从石像下经过,都要站住,恭恭敬敬地鞠个躬,然后再走过去。

4.填空。

7分1选词填空。

每词只能用一次。

一道一对一身一幅一张一汪①他倚着树杈半躺在那里,身子底下是浑浊的污水。

②我的心灵给白闪闪的柔软而又强烈的光照亮了。

③灵魂的快意同器官的舒适像孪生兄弟,时而相傍相依,时而南辕北辙。

④进入一间有方桌和几张竹凳、墙上装着一架电话的屋子。

⑤再进去就是我的朋友的房间,和外间只隔着布帘。

⑥瘦瘦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很破旧的衣裤。

2根据课文内容填写。

①孔子关于时不我待的名言是。

②《游山西村》中含哲理的名句是。

③《泊秦淮》中体现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的诗句是,④《口技》中以听众异常激动的反应反衬口技表演的逼真的句子是5.在下列句子□中标上恰当的标点。

1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

6.修改下列病句。

在原句上改,每句只能改一处2分①我们一定要改进学习中的缺点。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四单元复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四单元复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四单元复习题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四单元复习题第三单元《中国石拱桥》作者茅以升(1896—1989),江苏镇江人,中国桥梁学家、教育家,他主持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桥。

2.《桥之美》作者是中国已故著名画家吴冠中。

《苏州园林》作者叶圣陶(1894—1988),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编辑家。

《故宫博物院》作者黄传惕。

《说“屏”》作者陈从周(1918—2000),浙江杭州人,古建筑园林专家。

第四单元1、《大自然的语言》作者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气象家、地理学家。

2、《奇妙的克隆》:谈家桢3、《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阿西莫夫(1920—1992),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

4、《生物入侵者》:梅涛5、《落日的幻觉》:黄天祥【重点词语】第三单元雄跨雄姿残损古朴推崇惟妙惟肖巧妙绝伦美感史诗驻足轩榭败笔丘壑嶙峋镂空蔷薇明艳因地制宜鳌头琉璃藻井蟠龙中轴线金銮殿井然有序屏风纳凉帷幕缓冲造型伧俗雅俗之别晓风残月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第四单元萌发次第翩然孕育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周而复始草长莺飞行囊克隆繁衍胚胎蟾蜍脊椎两栖相安无事褶皱劫难致密追溯天衣无缝失衡藩篱监控归咎在劫难逃五彩斑斓啸聚山林束手无策物竞天择无动于衷幻觉吟咏绮丽殷红变化多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一、基础1、用序号指出下面两组加线字注音有错的项。

第一组①A、残损cánB、丘壑hèC、镂空lǒuD、巧妙绝伦lún()②A、轩榭xuānB、伧俗cāngC、推崇chóngD、惟妙惟肖xiāo()③A、藻井zǎoB、蟠龙pānC、帷幕wéiD、因地制宜yí()④A、鳌头áoB、屏风pínC、纳凉nàD、雅俗之别sú()第二组①A、萌发méngB、行囊lángC、繁衍yǎnD、归咎jiū()②A、翩然piānB、胚胎pīC、褶皱zhěD、吟咏yín ()③A、藩篱fānB、两栖xīC、追溯sùD、失衡héng()④A、殷红yīnB、绮丽qǐC、蟾蜍chánD、脊椎jǐ()2、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无案牍之劳形 2、可以调素琴
古义:身体 古义:调弄
今义:形状 古义:调解
2016/3/8
欣燚工作室
赵捷
15
(三)一词多义
鲜 之
陶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 何陋之有
水际草木之花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鲜艳
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结构助词,的 主谓间,取消句子独 立性 16
2016/3/8
欣燚工作室
赵捷
四、翻译重点句子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两耳,也没有官府的公文 使身体劳累。 6、何陋之有
有什么简陋的呢?
2016/3/8 欣燚工作室 赵捷 18
五、内容理解
1、作者从哪些角度描写莲?莲具有怎样的特点?
莲 出淤泥濯清涟




生长环境
洁身自好 高洁质朴 行为正直 通达事理 美名远扬 举止端庄 志洁行廉
23理解型默写ຫໍສະໝຸດ 6、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 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7、《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 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8、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 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
2016/3/8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欣燚工作室 赵捷
(一)词类活用
1、有仙则名
名词用作动词,出名 形容词用作动词,显出灵气
2、有龙则灵
3、无丝竹之乱耳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 4、无案牍之劳形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劳累 名词用作动词,生枝蔓;长枝节 5、不蔓不枝
6、香远益清 2016/3/8
形容词用作动词,远播
欣燚工作室 赵捷 14
(二)古今异义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 德好(也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 里。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人,交往的没有知识浅 2016/3/8 17 薄的人。 欣燚工作室 赵捷
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珍贵的佛 经。
2016/3/8 欣燚工作室 赵捷 8
一、文学常识
《全唐文》)。 《 陋室铭》,选自( 作者( 刘禹锡 )是( 唐 )代的(诗人) ( 哲学家 )。著有(《刘宾客集》)。 我们曾学过他的古诗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 ) “铭“-古代刻在( 器物 )上用来 ( 警戒自己)或者( 称述功德 )的文 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 用韵 )的。 (
欣燚工作室 赵捷 6
2016/3/8
读准下列字音: xīn 德馨 苔痕 鸿儒 案牍
西蜀
2016/3/8 欣燚工作室
hén rú
dú shǔ
赵捷 7
读课文
陋 室 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 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 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 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 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 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 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之 单元篇
2016/3/8 欣燚工作室 赵捷 1
第四课时
2016/3/8 欣燚工作室 赵捷 2
第五单元
2016/3/8 欣燚工作室 赵捷 3
短文两篇
2016/3/8 欣燚工作室 赵捷 4
复习课
2016/3/8 欣燚工作室 赵捷 5
学 习 目 标
1、了解作者,了解“铭”、“说” 的文体特点 2、积累课文中出现的常见的文言词 语 3、能翻译文中的重点句子 4、能背诵两篇课文 5、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特点 6、体会作者安贫乐道、淡泊名利道 德品质和保持坚贞正直操守的价值取向
2016/3/8 欣燚工作室 赵捷 12
11.可爱者甚蕃 fán 12.濯清涟而不妖

Zhuó濯,洗涤。清涟,清水。妖,美丽而不端庄。
1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Xiè,亲近而不庄重。
14.陶后鲜有闻 15.宜乎众矣
2016/3/8
Xiǎn 少
宜,应当。众,很多。
欣燚工作室 赵捷 13
三、特殊文言字词
中 通 外 不 蔓 不 香 远 益 亭亭净植
直 枝 清
体 香 气

整体风度
观感与评价——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清高) 莲——君子
2016/3/8 欣燚工作室 赵捷 19
2、作者把莲比作君子,那么“菊”和“牡 丹”分别比作什么人呢?作者对它们的感情 态度又是怎样的呢?

牡丹
隐逸者
富贵者
惋惜 讽刺
2016/3/8
欣燚工作室
赵捷
20
3、“菊”和牡丹分别有什么特征,作者在 这里为什么要写它们? 秋季开花,迎寒 正衬莲不苟同于 菊 斗霜,清高避世 世俗的高洁品质
牡丹
花色艳丽,雍 反衬莲的高洁品 质,表明洁身自 容华贵
好的生活态度
2016/3/8 欣燚工作室 赵捷 21
4、中心主旨 讨论明确:
通过对“莲”的美好形象和 高贵品质的描绘,表达了作者既不 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 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 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 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2016/3/8 欣燚工作室 赵捷 10
二、理解重点文言字词
1.有仙则名 著名
2.有龙则灵 3.惟吾德馨 灵异
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博学的人 4.谈笑有鸿儒
5.往来无白丁
2016/3/8
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欣燚工作室 赵捷 11
6.苔痕上阶绿 长上 7.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这 。 惟:只是 8.调素琴 调:弹琴。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 9.无丝竹之乱耳 丝竹:奏乐的声音。 乱:使------扰乱。 10。无案牍之劳形 案牍:官府的公文。 劳形:使------感到劳累。形:形体,身体。 11.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
24
2016/3/8 欣燚工作室 赵捷 9
《周元公集》 1、《爱莲说》,选自( )。作者 ( 周敦颐 ),字( 茂叔 ),号( 濂溪 ) ( 北宋 )朝,著名( 哲学 )家. 2、“说”是一种( 议论文)的文体,可 以直接( 说明事物)或( 论述道理 ), 也可以( 借人)、( 借事 )或( 借物) 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爱莲说》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2016/3/8 欣燚工作室 赵捷 22
六、理解性默写
1、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 2016/3/8 欣燚工作室 赵捷 子的一句话是: 孔子云:何陋之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