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元素衰变习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三 第5章第1节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练习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三 第5章第1节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练习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练习一、单选题1.关于原子核、原子核的衰变、核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核的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B. 任何两个原子核都可以发生核聚变C. 92238U衰变成 82206Pb要经过8次β衰变和6次α衰变D. 发生α衰变时,新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中子数减少了22.已知Co60的衰变方程为2760Co→2860Ni+X,半衰期为5.27年,则X和1克Co60经过5.27年后还剩下Co60的质量分别为A. 质子0.5克B. 电子0.5克C. 质子0.25克D. 电子0.25克3.放射性同位素钍 90232Tℎ经一系列α、β衰变后生成氡 86220Rn,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每经过一次α衰变原子核的质量数会减少2个B. 每经过一次β衰变原子核的质子数会增加1个C. 放射性元素钍 90232Tℎ的原子核比氡 86220Rn原子核的中子数少4个D. 钍 90232Tℎ衰变成氡 86220Rn一共经过2次α衰变和3次β衰变4.某些放射性元素如 93237Np半衰期很短,在自然界很难被发现,可以在实验室使用人工的方法发现。

已知 93237Np经过一系列α衰变和β衰变后变成 83209B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83209Bi子核比 93237Np的原子核少28个中子B. 衰变过程中共发生了4次α衰变和7次β衰变C. 衰变过程中共有4个中子转变为质子D. 若 83209Bi继续衰变成新核 83210Bi,需放出一个α粒子5.关于核反应方程 23892U→ 23490Th+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此核反应一定会释放能量B. 通过降低温度的方法,一定能缩短U的半衰期C. 此核反应方程中的X代表的粒子为氢原子核D. 铀核的比结合能大于钍核的比结合能6.放射性衰变通常都有一定的周期,并且不因物理或化学环境而改变,这就是放射性可用于确定年代的原因。

由于一个原子的衰变是自然地发生的,即不能预知何时会发生,因此会以概率来表示。

52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52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5.2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一、选择题(共15题)1.由放射性元素放出的氦核流被称为()A.阴极射线B.α射线C.β射线D.γ射线2.下面关于放射性同位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磷的放射性同位素原子核与一般磷原子核中的中子数相同B.磷的放射性同位素原子核与一般磷原子核中的核子数相同C.在医学上可以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射线治疗某些疾病D.有的放射性同位素可以只放出一个γ光子,而后变成另一种新元素3.放射性原子核发生一次a衰变后:A.核的电荷数少1,质量数少1B.核的电荷数多1,质量数多1C.核的电荷数少2,质量数少4D.核的电荷数少2,质量数少24.关于原子和原子核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A.β衰变说明原子核内部存在电子B.原子光谱规律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C.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D.α粒子散射实验表明玻尔原子理论的正确5.目前,在居室装修中经常用到花岗岩、大理石等到装修材料,这些岩石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比如,有些含有铀、钍的花岗岩等岩石会释放出放射性惰性气体氡,而氡会发生放射性衰变,放出α、β、γ射线,这些射线会导致细胞发生癌变及呼吸道等方面的疾病,根据有关放射性知识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取4个氡原子核,经7.6天后就一定剩下一个氡原子核B.γ射线一般伴随α或β射线产生,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也最强C.发生α衰变时,生成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核子数减少了2D.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和电子所产生的6.氢有三种同位素,分别是氕11H、氘21H、氚31H,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的质子数相等B.它们的核外电子数不相等C .它们的核子数相等D .它们的中子数相等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半衰期越大B .光电效应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照射光的频率成正比C .核反应方程234234090911Th Pa+e -→,释放出一个电子是核外电子D .居里夫妇从沥青铀中分离处了钋(Po )和镭(Ra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大量氢原子从n =4能级跃迁到n =1能级时,氢原子会产生3种频率的光子B .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并发现了质子和中子C .23892U 经过一次α衰变,变为23490Th ,其中伴随产生的γ射线是由23490Th 放出的D .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一个质子转变成一个中子时产生的9.β衰变中所放出的电子,来自( )A .原子核外内层电子B .原子核内中子衰变为质子放出的电子C .原子核内所含电子D .原子核内质子衰变为中子放出的电子10.实验观察到,静止在匀强磁场中A 点的原子核发生β衰变,衰变产生的新核与电子恰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方向和轨迹示意如图.则( )A .轨迹1是电子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B .轨迹2是电子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C .轨迹1是新核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D .轨迹2是新核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11.如图为查德威克实验示意图,用天然放射性元素钋(Po )放射的α射线轰击铍时会产生粒子流A ,用粒子流A 轰击石蜡时,会打出粒子流B ,经研究知道( )A .A 为中子流,B 为质子流B .A 为质子流,B 为中子流C .A 为γ射线,B 为中子流D .A 为中子流,B 为γ射线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αβγ、、三种射线均为电磁波B .当100个铀原子中有50个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就是铀原子的半衰期C .某放射性元素X 的原子核经两次α衰变和两次β衰变,生成新核Y ,则Y 比X 的质子数少两个D .某放射性元素共有8克,经6天有6克发生了衰变,则此后再衰变1克还需1天13.如图甲是α、β、γ三种射线穿透能力的示意图,图乙是工业上利用射线的穿透性来检查金属内部的伤痕的示意图,请问图乙中的检查是利用了哪种射线( )A .α射线B .β射线C .γ射线D .三种射线都可以14.一个静止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子核3015P 衰变为3014Si ,另一个静止的天然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23490Th 衰变为23491Pa ,在同一磁场中,得到衰变后粒子的运动径迹1、2、3、4,如图所示,则这四条径迹依次是( )A .图中1、2为23490Th 衰变产生的23491Pa 和01e -的轨迹,其中1是电子01e -的轨迹B .图中1、2为3015P 衰变产生的3014Si 和01e 的轨迹,其中2是正电子01e 的轨迹C.图中3、4是3015P衰变产生的3014Si i和01e的轨迹,其中3是正电子01e的轨迹D.图中3、4是3015P衰变产生的3014Si和01e的轨迹,其中4是正电子01e的轨迹15.实验观察到静止在匀强磁场中A点的原子核23892U发生α衰变,衰变方程为238234492902U Th+He→,两个新核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高中物理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课后习题答案及解析

高中物理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课后习题答案及解析

高中物理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课后习题答案及解析练习与应用1.β射线是高速电子流。

原子核中没有电子,为什么有些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会放出β粒子?写出下列各放射性元素的β衰变方程。

(1)24483Bi (铋核)。

(2)21084Po (钋核)。

解析:解:β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了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

其转化方程为n 01→P 11+-e −10写出下列各放射性元素的β衰变方程:(1)Bi 83244→P 84244o+e −10 (2)P 84210o →At 85210+e −102.写出23490Th (钍核)与6629Cu (铜核)两种放射性元素的α衰变方程。

23892U (铀核)衰变为22286Rn (氡核)要经过几次α衰变,几次β衰变?解析:4次α衰变,2次β衰变设α衰变为x 次,β衰变为y 次.核反应方程为U 92238→Rn 86222+x He 24+y e −10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有4x=16,2x −y=6,解得x=4,y=2.3.已知钍234的半衰期是24 d ,1 g 钍234经过120 d 后还剩多少?若已知铋210的半衰期是5 d ,经过多少天后,20 g 铋210还剩1.25 g ?解析: 设钍234衰变前的质量为M ,半衰期为τ,衰变时间t 后剩余的质量为m,则有m=M(12)t τ代入数据解得:m=132g ;同样应用上面公式,代入数据解得:t '=20d ,即经过20天后,20g 铋210还剩1.25g 。

4.原子核的人工转变与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有什么区别?解析: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是在其他粒子的轰击下产生新原子核的过程,而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是原子核没有其他粒子的轰击而自发放出射线的过程.5.写出下列原子核人工转变的核反应方程。

(1)2311Na (钠核)俘获1个α粒子后放出1个质子。

Na 1123+He 24→H 11+Mg 1226(2)2713Al (铝核)俘获1个α粒子后放出1个中子。

高中物理 2.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课后练习、课时练习

高中物理  2.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课后练习、课时练习

一、单选题(选择题)1. 核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在现代社会中已不可缺少,我国在完善核电安全基础上将加大核电站建设。

核泄漏中的钚(Рu)是一种具有放射性的超铀元素,它可破坏细胞基因,增加罹患癌症的风险。

已知钚的一种同位素的半衰期为24100年,其衰变方程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X原子核质量数为235B.300个经过24100年后一定还剩余150个C.由于衰变时释放巨大能量,根据,衰变过程总质量增加D.若温度升高,的半衰期变大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温度有关B.发生α衰变时,生成的新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中子数减少了4C.β射线是原子核内中子转变形成的D.在α、β、γ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最弱3. 天然放射现象通常会放出三种射线,即α、β、γ射线,关于这三种射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云室中α射线径迹长而粗,这是因为α射线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B.β射线来源于原子内层电子,很容易穿透黑纸,也能穿透几毫米厚的铝板C.γ射线是能量很高的电磁波,在电场和磁场中都不偏转D.用β射线照射带负电的验电器,则验电器的张角一定会变大4. 一放射源放射出某种或多种射线,当用一张薄纸放在放射源的前面时,强度减为原来的,而当用1 cm 厚的铝片放在放射源前时,射线的强度减小到几乎为零.由此可知,该放射源所射出的()A.仅是α射线B.仅是β射线C.是α射线和β射线D.是α射线和γ射线5. 如图所示,一天然放射性物质射出三种射线,经过一个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共存的区域(方向如图所示),调整电场强度E和磁感强度B的大小使得在MN上只有两个点受到射线照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射到b点的一定是α射线B.射到b点的一定是β射线C.射到b点的一定是α射线或β射线D.射到b点的一定是γ射线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的半衰期为3.8天,8个氢原子核经过7.6天后一定有6个氡原子核发生了衰变B.天然放射的三种射线中,穿透能力最强的是射线C.衰变成要经过8次衰变和6次衰变D.放射性元素发生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形成的7. 天然放射性矿物质一般会放出、、三种射线,一块含铀的矿物质发出的、、三种射线在磁场中的偏转情况如图所示。

高中物理 选修三(2019)第五章 原子核 第2节放射性元素的衰变练习(含答案)

高中物理 选修三(2019)第五章 原子核 第2节放射性元素的衰变练习(含答案)

2021年5月9日高中物理作业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同位素是指()A.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的中子数的原子B.具有相同的中子数和不同的质子数的原子C.具有相同的核子数和不同的中子数的原子D.具有相同的核子数和不同的质子数的原子2.已知23290Th发生衰变的半衰期为24天,关于衰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衰变放出γ射线是23290Th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的B.23290Th发生β衰变产生的新核有143个中子,91个电子C.现在有80个23290Th,经过96天后,未衰变的23290Th原子数为5个D.β衰变是弱相互作用引起的,β射线是核内一个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时放出的3.关于α、β、γ三种射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γ射线是波长最长的电磁波,它的穿透能力最强B.γ射线一般伴随着α或β射线产生,它的穿透能力最强C.α射线是原子核自发放射出的氦核流,它的电离能力最弱D.β射线是原子核自发放射出的电子流,它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天然放射现象,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B.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会随着压力、温度、化合物种类变化而变化C.铀(23892U)经过多次α、β衰变形成稳定的铅(20682Pb)的过程中,有6个中子转变成质子D.一个氡核22286Rn衰变成钋核21884Po并放出一个粒子,其半衰期为3.8天,则2g氡经过7.6天衰变,剩余氡的质量是1g5.有些含有铀、钍的花岗岩等岩石会释放出放射性气体氡,而氡会发生放射性衰变,放出α、β、γ射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也最强B .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C .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而产生的D .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取4个氡原子核,经7.6天后就一定剩下一个原子核 6.在居室装修中常用到花岗岩、大理石等装饰材料,这些岩石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α射线的电离作用比β射线强B .β射线穿透能力比γ射线强C .β衰变的实质是核内质子转化成了一个中子和一个电子D .8个氡原子核经过两个半衰期后一定只剩下2个氡原子核7.在下列4个核反应方程中,X 表示质子的是 ( )A .30301514P Si X →+B .2382349290U Th X →+C .2712713012Al n Mg X +→+D .2743013215Al He P X +→+8.在β衰变中放出的电子来自( )A .原子核外轨道上的电子B .原子核内所含的电子C .原子核内中子变成质子时放出的电子D .原子核内质子变成中子时放出的电子9.2020年3月15日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 )利用中子成像技术帮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进行了考古方面的研究。

第2节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第2节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一、单选题二、多选题三、单选题【优教学】第2节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1. 本题中用大写字母代表原子核.E经α衰变成为F,再经β衰变变成为G,再经α衰变变成为H.上述系列衰变可记为:,另一系列衰变记为:已知P是F的同位素,则( )A.Q是G的同位素,R是H的同位素B.R是E的同位素,S是F的同位素C.R是G的同位素,S是H的同位素D.Q是E的同位素,R是F的同位素2. 原子核A发生α衰变后变为原子核,原子核B发生β衰变后变为原子核,已知原子核A和原子核B的中子数相同,则两个生成核X和Y的中子数以及a、b、c、d的关系可能是()A.X的中子数比Y少1B.X的中子数比Y少3C.如果a-d=2,则b-c=3D.如果a-d=2,则b-c=1四、多选题五、单选题3.的衰变有多种途径,其中一种途径是先衰变成,然后可以经一次衰变变成(X 代表某种元素),也可以经一次衰变变成,最后都衰变变成,衰变路径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过程①是β衰变,过程③是α衰变;过程②是β衰变,过程④是α衰变B .过程①是β衰变,过程③是α衰变;过程②是α衰变,过程④是β衰变C .过程①是α衰变,过程③是β衰变;过程②是β衰变,过程④是α衰变D .过程①是α衰变,过程③是β衰变;过程②是α衰变,过程④是β衰变4. 在一个原子核衰变为一个原子核的过程中,发生衰变的次数为( )A .6次B .8次C .22次D .32次5. 由于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很短,所以在自然界一直未被发现,只是在使用人工的方法制造后才被发现.已知经过一系列α衰变和β衰变后变成,下列论断中正确的是A .的原子核比的原子核少28个中子B .的原子核比的原子核少18个中子C .衰变过程中共发生了7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D .衰变过程中共发生了4次α衰变和7次β衰变6. 放射性同位素钍 经一系列α、β衰变后生成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每经过一次α衰变原子核的质量数会减少2个B .每经过一次β衰变原子核的质子数会增加1个C .放射性元素钍的原子核比氡原子核的中子数少4个D .钍 衰变成氡一共经过2次α衰变和3次β衰变7. 关于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半衰期是原子核质量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B.半衰期是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C.把放射性元素放在密闭的容器中,可以减小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D.使放射性元素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可以减小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8. 放射性元素氡()经α衰变成为钋,半衰期为3.8天;但勘测表明,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后,目前地壳中仍存在天然的含有放射性元素的矿石,其原因是()A.目前地壳中的主要来自于其它放射元素的衰变B.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地壳中元素的含量足够高C.当衰变产物积累到一定量以后,的增加会减慢的衰变进程D.主要存在于地球深处的矿石中,温度和压力改变了它的半衰期9. 目前,在居室装修中经常用到花岗岩、大理石等装饰材料,这些装饰材料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下列有关放射性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β射线与γ射线一样是电磁波,但穿透本领远比γ射线弱B.氡的半衰期为3.8天,4个氡原子核经过7.6天后就一定只剩下1个氡原子核C.衰变成要经过8次β衰变和8次α衰变D.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变为质子时产生的10. 是一种半衰期为5730年的放射性同位素,若考古工作者探测到某古木中的含量为原来的,则该古树死亡的时间距今大约( )A.22920年B.2856年C.5730年D.11460年11. 的衰变方程为赏,其衰变曲线如图所示,为半衰期,则()A .发生的是β衰变B .发生的是γ衰变C.k=3D.k=412. 实验观察到,静止在匀强磁场中A点的原子核发生β衰变,衰变产生的新核与电子恰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方向和轨迹示意如图.则()A.轨迹1是电子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B.轨迹2是电子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C.轨迹1是新核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D.轨迹2是新核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13. 一个静止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子核衰变成,另一个也静止的天然放射性原子核衰变成,在同一磁场中得到衰变后粒子的运动轨迹1、2、3、4,如图所示,则这四条运动轨迹对应的粒子依次是()A .电子、、、正电子B .、电子、正电子、C .、正电子、电子、D .正电子、、、电子六、多选题14. 静止在匀强磁场中的某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放出一个粒子,粒子的速度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测得粒子与反冲核做圆周运动的轨迹半径之比为30:1,如图所示。

放射性衰变练习试题40道

放射性衰变练习试题40道

放射线元素的衰变导练案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射线比射线更容易使气体电离B.核反应堆产生的能量来自轻核的聚变C.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都不会发生偏转D.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内部重核的裂变2、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若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将减小B.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变为质子时产生的C.在、、这三种射线中,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D.铀核(U)衰变为铅核(Pb)的过程中,要经过8次衰变和10次衰变3、放射性元素能自发地放出射线,变成别的元素,同时伴随核能的释放.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三种射线都是电磁波B.在、、三种射线中电离能力最弱的是射线C.太阳辐射的能量是由轻核聚变产生的D.将放射性元素掺杂到其他稳定元素中并大幅度降低其温度,它的半衰期不发生改变4、目前,核反应产生的核能主要来源于U的裂变,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U原子核中有92个质子、143个核子B.U的一种可能的裂变是变成两个中等质量的原子核,核反应方程为,说明U是由Ba和Kr组成的C.U是天然放射性元素,常温下它的半衰期约为45亿年,升高温度半衰期缩短D.若一个铀核在裂变前后的质量亏损为,则其释放的核能为5、放射性同位素可用来推算文物的“年龄”。

的含量每减少一半要经过约5730年。

某考古小组挖掘到一块动物骨骼,经测定还剩余1/8,推测该动物生存年代距今约为()A.5730×3年B.5730×4年C.5730×6年D.5730×8年6、一个氡核22286Rn衰变成钋核21884Po并放出一个粒子,其半衰期为3.8天,1g氡经过7.6天衰变掉氡的质量,以及22286Rn衰变成21884Po的过程放出的粒子是()A.0.25g,a粒子B.0.75g,a粒子C.0.25g,β粒子D.0.75g,β粒子7、目前,在居室装修中经常用到花岗岩、大理石等装饰材料,这些岩石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下列有关放射性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U衰变成Pb要经过6次β衰变和6次α衰变B.三种放射线中α射线的电离本领最强,γ射线的穿透本领最强C.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质子转化为中子时产生的D.β射线与γ射线一样都是电磁波,但β射线穿透本领比γ射线强8、下列四个方程中,属于衰变的是()A. B.C.+→++D.9、由衰变为要经过X次α衰变和y次β衰变,其中()A.x=6,y=8B.x=8,y=6C.x=16,y=22D.x=22,y=1610、关于半衰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同种放射性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半衰期比单质中长。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变,并判断病变位置。你认为检测用的放射性元素锝的半衰期应该最接近下列数据中的 ( ) A.10 分钟 C.10 个月 答案:B 解析:如果半衰期太短,则在放射期内,放射性物质的注射液尚未均匀地分布在血液中 而无法完成检测工作,再则因放射强度较大而对人体造成伤害。如果半衰期太长,放射性物 质长期残留在人体内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对比四个选项中的时间,应以 10 小时为宜,故 正确选项应为 B。 4.(河北承德一中 2014~2015 学年高二下学期检测)天然放射性元素 232 90Th(钍)经过一系 列α衰变和β衰变之后,变成 208 82Pb(铅)。下列论断中正确的是( A.铅核比钍核少 24 个中子 B.铅核比钍核少 8 个质子 C.衰变过程中共有 4 次α衰变和 8 次β衰变 D.衰变过程中共有 6 次α衰变和 4 次β衰变 答案:BD 解析:铅核核子数比钍核核子数少 24 个,而不是中子数少 24 个,A 项错;铅核质子数 为 82,钍核质子数为 90,故铅核比钍核少 8 个质子,B 项对;钍核的衰变方程为
232 208 4 0 90Th―→ 82Pb+x2He+y-1e,
B.10 小时 D.10 年
)
式中 x、y 分别为α和β的衰变次数 由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有 4x+208=232, 2x-y+82=90, 解得 x=6,y=4。 即衰变过程中共有 6 次α衰变和 4 次β衰变,C 项错而 D 项对。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选项为 B、D。 二、非选择题 5.完成衰变方程。
206 C.铀(238 92U)经过多次α、β衰变形成稳定的铅( 82Pb)的过程中,有 6 个中子转变成质子 218 D.一个氡核 222 86Rn 衰变成钋核 84Po 并放出一个粒子,其半衰期为 3.8 天,则 2g 氡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然放射现象 天然放射现象显示出( ) A .原子不是单一的基本粒子
C .原子内部大部分是空的
3衰变中所放出的电子,来自( A .原子核外内层电子[来源:学 衰变习题
B .原子核不是单一的基本粒子 D .原子有一定的能级 ) B .原子核内所含电子
D •原子核内质子衰变为中子放出的电子 C .原子核内中子衰变为质子放出的电子 a 射线的本质是( ) A .电子流 B .高速电子流 C . 4 .按照电离能力来看,放射性元素放出的三种射线由弱到强的排列顺序是(
A. a 射线,3射线,丫射线 C. 丫射线,a 射线,3射线 5.下列四个方程中,属于衰变的是 A. 2H+;HT ;He+0 n C. 23^+0nT 噹 6 .一个氡核222
衰变掉氡的质量,以及 A.0.25g , a 粒子 C.0.25g , 3 粒子 7 .关于半衰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同种放射性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半衰期比单质中长。

B. 升高温度可以使半衰期缩短。

C. 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有18个氡原子核,经过 7.6天就只剩下4.5个。

D. 氡的半衰期为3.8天,18克氡原子核,经过 7.6天就只剩下4.5克氡原子核。

8 .由292U 衰变为282 Pb 要经过X 次a 衰变和y 次3衰变,其中( ) A.x = 6, y = 8 B.x = 8, y = 6 C.x = 16, y = 22 D.x = 22, y = 16 9 .近段时间,朝鲜的“核危机”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其焦点问题就是朝鲜核电站采用的是轻 239 ( 239
PU )。

光子流[来源: D .高速氦核流 B. 3射线, D. 丫射线, B ) a 射线,丫射线
3射线,a 射线
B. U +0 nT^Xe+^Sr+20n D. 86Rn 衰变成钋核21884P
O 并放出一个粒子,其半衰期为 22286Rn 衰变成21884PO 的过程放出的粒子是( B.0.75g , a 粒子 D.0.75g , 3 粒子 ) 234 234 0
9o Th — 9i Pa 9
4, , 12 1 4Be 2He 》6O 0n
3.8天,1g 氡经过7.6天
)
水堆还是重水堆。

因为重水堆核电站在发电的同时还可以产出供研制核武器的钚 这种29:Pu 可由铀239 ( 292u )经过衰变而产生,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
29T
PU 与29;u 的核内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C .
2<32)u 经过2次3衰变产生2
9:Pu 10. 某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静止在匀强磁场中, 垂直,测得a 粒子和反冲核轨道半径之比为 A. 衰变瞬间, B.
衰变瞬间, ) B .
2
9:pu 与2<32*
U 的核内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D. 2
9;U 经过1次a 衰变产生239Pu 当它放出一个a 粒子后,速度方向与磁场图方向 44:1 ,如图所示,则( )
a 粒子与反冲核的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a 粒子与反冲核的动能相等
90 1:88 C. 放射性元素原子核的核电荷数为 D. a 粒子和反冲核的速度之比为 11. 完成下面的核反应方程式 28;Ra ^Rn
2
8;
Pb > 2
8a Bi _________
X
冷 X X X X
X X X
X X
y
X
X X
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