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N关节,肌学2010

合集下载

单关节肌和多关节肌名词解释

单关节肌和多关节肌名词解释

单关节肌和多关节肌名词解释摘要:一、单关节肌简介二、多关节肌简介三、单关节肌与多关节肌的区分四、单关节肌与多关节肌的应用场景五、总结正文:在我们人体的肌肉系统中,有两大重要类别:单关节肌和多关节肌。

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功能和特点,在不同场景下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单关节肌简介单关节肌,如其名,是指只涉及一个关节的肌肉。

这类肌肉往往具有较高的专一性,主要负责某一特定关节的运动。

单关节肌的收缩和舒张使得关节能够完成多种运动,如弯曲、伸展等。

在我们身体中,大部分的肌肉都属于单关节肌。

二、多关节肌简介与单关节肌相对的是多关节肌。

多关节肌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关节,具有较强的协同作用。

多关节肌可以同时参与多个关节的运动,从而实现较为复杂的动作,如跳跃、跑步等。

这类肌肉在人体运动中起着关键作用,使我们的动作更加丰富多彩。

三、单关节肌与多关节肌的区分要区分单关节肌和多关节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1.涉及的关节数量:单关节肌只涉及一个关节,而多关节肌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关节。

2.功能专一性:单关节肌具有较高的功能专一性,多关节肌则具有较高的协同性。

3.运动类型:单关节肌主要负责单一类型的运动,如弯曲、伸展;多关节肌则能实现多种复杂的动作。

四、单关节肌与多关节肌的应用场景1.单关节肌应用场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动作,如握手、抬腿等,都是由单关节肌完成的。

此外,单关节肌在康复训练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如针对骨折、关节炎等病症的治疗。

2.多关节肌应用场景:多关节肌在各种复杂运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如跑步、跳跃、投掷等运动,都需要多关节肌的协同作用才能完成。

此外,多关节肌在瑜伽、舞蹈等活动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五、总结单关节肌和多关节肌各自具有独特的功能和特点,它们分别在不同场景下发挥着重要作用。

了解这两类肌肉的特点和应用,对于我们更好地开展运动、康复训练等方面具有实际意义。

人体肩关节、膝关节运动解剖学基础医学PPT课件

人体肩关节、膝关节运动解剖学基础医学PPT课件

29
稳定结构
侧副韧带
分为内外侧副韧 带,主要提供冠状 面稳定性
基于解剖外翻角 的存在,内侧副韧 带更易受到损伤, 其结构更为坚韧
其他侧方稳定结 构:髂胫束、跖肌 、腘肌腱、股二头 肌腱、鹅足
30
稳定结构
交叉韧带
分为ACL和PCL,主要 提供矢状面稳定性,主 要由滑膜血管营养 ACL起自股骨外髁内侧 面,止于胫骨髁间隆起 前部,限制胫骨前移、 膝关节过屈
14
关节结构组成
胸锁关节
由胸骨与锁 骨的近端部 所构成的鞍 状关节
15
关节结构组成
肩胛胸壁间关节
功能上可视 为肩胛骨与 胸廓结合的 机能关节, 位置为第2 肋至第7肋 骨
16Leabharlann 关节关节运动球窝关节,能 作多轴性灵活 运动 肩关节可以完 成七种动作: 屈、伸、外展 、内收、外旋 、内旋、环转
17
踝穴中 心
35
膝关节关节运动
Q角
髂前上棘至髌骨中心 点连线与髌骨中心至胫 骨结节中心连线所形成 的夹角 正常15° 判断髌骨是否存在半 脱位
36
膝关节关节运动
胫股角
股骨解剖轴线与胫骨 解剖轴线在膝关节中 心相交形成的向外侧 的夹角
正常174°
174°
37
膝关节关节运动
下肢力线
股骨解剖轴:股骨近 端到股骨远端的髓腔中 轴线 股骨机械轴:股骨头 中心到膝关节中心 股骨解剖轴与下肢机 械轴在膝关节中心相交 形成平均约为6°的外 翻角
6
肩关节关节囊与韧带
韧带
喙肩韧带
肩关节上部的屏障,切除此 韧带对肩关节活动影响不大
喙肱韧带
肱骨外旋有约束肱骨外旋, 肱骨内旋时有阻止肱骨头脱 位的作用。

膝关节解剖概要与生物力学特点生物力学

膝关节解剖概要与生物力学特点生物力学

膝关节解剖概要与生物力学特点生物力学 2009-07-01 21:37:01 阅读256 评论0 字号:大中小一、膝关节的构成(一)骨性结构膝关节由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和髌骨共同组成,其中髌骨与股骨滑车组成髌股关节,股骨内、外髁与胫骨内,外髁分别组成内、外侧胫股关节。

在关节分类上,膝关节是滑膜关节(synovial joint)。

髌骨是人体内最大的籽骨,它与股四头肌、髌腱共同组成伸肌装置(extensor apparatus)。

蘸骨厚度约2~3cm,其中关节软骨最厚处可达5mm。

髂骨后表面的上3/4为关节面,由纵向的中央嵴、内侧峭分为外侧关节面、内侧关节面和奇面或称第3面(theoddfacet.thirdfacet);内、外侧关节面又被两条横嵴划分为上、中、下三部分,故共计有七个关节面。

髌骨后表面的下1/4位于关节外,是髌腱的附着点。

股骨远端的前部称为滑车(trochlea),其正中有一前后方向的切迹将之分为内、外两部分,滑车切迹向后延伸为髁间切迹(intercondylar notch.ICN),向前上延伸止于滑车上隐窝。

股骨远端的后部为股骨髁(femoral condylars),由ICN分为股骨内髁和股骨外髁,分别与内、外滑车相延续,构成凸起的股骨关节面。

从侧面观,股骨外髁弧度大于内髁且较内髁更突前,而内髁比外髁更加向后延伸。

参与构成膝关节的胫骨平台并非绝对水平,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呈由前向后逐渐下降的趋势,即所谓胫骨平台后倾角。

胫骨平台中央有一前一后两个髁间棘,其周围为半月板和交叉韧带的附着处。

外侧胫骨关节面的前l/3为一逐渐上升的凹面,而后2/3则呈逐渐下降的凹面。

内侧胫骨关节面则呈一种碗形的凹陷。

如此,凸起的股骨关节面和凹陷的胫骨关节面彼此吻合,使膝关节得以在矢状面上作伸屈活动;然而外侧胫骨关节面的特征性凹陷结构又使得外侧胫股关节面并非完全吻合,从而允许膝关节在水平面上有一定的旋转活动。

运动系统骨关节肌肉

运动系统骨关节肌肉

上端有肱骨头、大结节、 小结节等。
体部有桡神经沟。
桡神经沟
下端有肱骨小头、肱骨
滑车、外上髁、内上髁、 尺神经沟等。
肱骨小头 肱骨滑车
内上髁
外上髁
尺神经沟
8
骨学学和关节学
桡骨radius
上端有桡骨头、 桡骨颈、桡骨粗 隆等。下端有桡 骨茎突、腕关节 面等。
尺骨茎突 桡骨茎突
鹰嘴 尺骨滑车 桡骨头 桡骨颈
20
骨学பைடு நூலகம்和关节学
颞骨temporal bone
分为鳞部、鼓部和岩部。
鳞部 三叉神经压迹鳞部
弓状隆起
下鼓颌室盖窝
乳内突耳门
下颌窝 颈动脉管外口 茎突
关茎节乳结孔节 鼓室外盖乳耳突门 岩部鼓部
茎突
颞骨上面颞观骨内外面颞观骨上面观
21
骨学学和关节学
顶骨parietal bone 枕骨occipital bone
颈静脉切迹
锁切迹 胸骨柄 胸骨角 胸骨体 肋切迹
剑突
15
骨学学和关节学
肋ribs
肋共有12对,由肋骨 costal bone和肋软骨 costal cartilage组成。肋 骨属扁骨。第1~7肋为 真肋,8~12肋为假肋, 其中第11、12肋为浮肋。
肋沟 肋结节 肋颈 肋头 第12肋 第2肋 第1肋
椎体两侧有上、下肋凹 横突末端前面有横突肋凹 关节突的关节面几呈冠状位 棘向后下方倾斜,叠瓦状排列
腰椎lumbar vertebrae (5块)
椎体粗壮 关节突的关节面几呈矢状位
13
骨学学和关节学
骶骨sacrum

骶骨由5块骶椎融合而成,
骶前孔
呈三角形,底向上,骶尖管向纵下贯。骶骨,上通连椎管,下端的裂孔称 骶管裂孔,裂孔两侧向下突起称骶角。 尾骨

系统解剖学关节学

系统解剖学关节学

胫腓前韧带 外踝
内踝
4.足关节 构成:胫、腓骨下端与距骨滑车
(1)距小腿关节 (踝关节 )
•内侧韧带 (三角韧带) •外侧韧带
前—距腓前韧带
中—跟腓韧带
后—距腓后韧带
腓骨
距腓后韧带
运动: 背屈(伸)
跖屈(屈)
33
现在是33页\一共有38页\编辑于星期三
跟骨
胫骨 距骨
跟骨
内侧韧带(三角韧带)
距骨 距腓前韧带
(1)肋头关节
(2)肋横突关节
肋骨
15
现在是15页\一共有38页\编辑于星期三
肋横突关节 肋头关节
2.胸肋关节
3.胸廓的整体观及其运动
胸廓上口—较小 胸骨柄上缘 第1肋
第1胸椎椎体
胸廓下口—宽而不整 第12胸椎 第12及第11对肋前端 肋弓和剑突 膈肌封闭胸腔底
16
现在是16页\一共有38页\编辑于星期三
腘斜韧带
股直肌
股外侧肌
髌上囊
髌骨
股二头肌腱
腓侧副韧带
股内侧肌
腓骨头
小腿骨间膜
胫骨
胫侧副 韧带
髌韧带
囊内韧带
(5)膝交叉韧带 前交叉韧带
后交叉韧带
半月板 内侧半月板
外侧半月板
髌上囊
髌上囊 翼状襞
髌骨 髌韧带
运动:屈

翼状襞 髌下深囊
旋转(半屈膝)
31
现在是31页\一共有38页\编辑于星期三
髌面
外侧髁
运动系统
第二章 关节学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中轴骨连结
第三节 附肢骨连结
1
现在是1页\一共有38页\编辑于星期三
第一节 总论

【人体解剖学PPT课件】 关节学、肌学

【人体解剖学PPT课件】 关节学、肌学
关节的神经来自运动 纤维层 该关节肌肉的神经分支, 滑膜层 称关节支,分布于关节囊 关节软骨 和韧带。关节软骨无神经 分布。
动脉 神经 肌
半月板 肌腱
(六)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关节的灵活性与稳定性是对立统一的,身体各部关
节的灵活和稳固程度与其功能需要相适应。决定关节灵 活性和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有:关节面的形态,关节面的 面积差,关节囊的厚薄和松紧,关节韧带的強弱,关节 周围骨的突起和周围肌肉的強弱等。
1. 滑动运动
是一骨的关节面在另一骨的关节面上滑动。如腕骨 间的关节。
2. 角度运动
是相关节的两骨之间角度减少或加大的运动,通常有 屈、伸和收、展两组形式。两组运动的运动轴互相垂直。
(1)屈伸运动
关节沿额状轴运动,使两骨接近,角度减少为屈。 两骨远离,角度加大为伸。(但踝关节例外)
冠状轴

(2)收展运动
关节软骨 关节唇 关节囊
关节腔
关节唇 关节囊
关节唇 关节盂
肩关节 髋关节(冠状切面)
4. 滑膜襞 synovial
fold
是关节囊滑膜层
突向关节腔内的皱襞,
内藏疏松结缔组织及
血管,如有脂肪聚积, 髌 下
称为滑膜脂垫。
滑膜襞
翼状襞
后交叉 韧带
前交叉 韧带
关节囊
髌骨
膝关节
(三)关节的运动
根据运动轴的方位不同,关节运动可分为四种基本 形式:
缝 幼年髋骨 关节腔 椎间盘 棘间韧带
成人髋骨
冠状缝
(一)关节的基本结构
关节的基本结构包
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
节腔三部分。
关节软骨
1. 关节面
关节腔
为两骨或数骨相关 关节囊

大一解剖学关节知识点总结

大一解剖学关节知识点总结

大一解剖学关节知识点总结作为医学生物类专业的学生,解剖学对于我们来说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

在学习解剖学的过程中,关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大一解剖学关节知识点进行总结,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一、关节的定义和分类关节是由两个或多个骨头或软骨结构连接而成的,它们可以让我们的身体部分进行运动。

按照结构的不同,关节可以分为纤维性关节、软骨性关节和滑膜性关节。

1. 纤维性关节纤维性关节由纤维结缔组织连接骨头,例如,颅骨之间的关节。

这种类型的关节通常没有明显的运动。

2. 软骨性关节软骨性关节由软骨组织连接骨头,例如,肋骨与胸骨之间的关节。

这种类型的关节允许一定范围的运动。

3. 滑膜性关节滑膜性关节由关节囊和关节腔组成,关节腔内有滑膜分泌液。

这种类型的关节包括肩关节、膝关节等,可以允许较大范围的运动。

二、常见关节的结构和功能在学习解剖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常见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1. 肩关节肩关节是人体上肢最灵活的关节之一,它由肱骨头和肩胛骨上关节突的凹槽组成。

肩关节的主要功能是使上肢能够在多个方向上进行活动。

2. 肘关节肘关节由上臂骨、尺骨和桡骨组成。

肘关节的主要功能是使上肢能够弯曲和伸展。

3. 膝关节膝关节是人体下肢最大的关节,由股骨、胫骨和髌骨组成。

膝关节的主要功能是使下肢能够屈曲和伸展。

4. 髋关节髋关节连接了骨盆和大腿骨,是下肢的主要关节之一。

髋关节的主要功能是使下肢能够进行各种方向的运动。

三、关节的运动和稳定性关节的运动能力和稳定性是解剖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1. 关节的运动关节的运动是指关节在不同方向上的移动能力。

根据关节运动的类型,我们可以将关节运动分为旋转、屈曲、伸展、外展、内收等不同的类型。

2. 关节的稳定性关节的稳定性指的是关节在运动过程中的稳定程度。

关节的稳定性主要与关节囊、韧带、肌肉和软骨等结构有关。

四、常见关节疾病在学习解剖学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关节疾病,以便提前预防和治疗。

关节运动的肌肉汇总

关节运动的肌肉汇总

关节运动的肌肉汇总上提肩胛骨的肌肉有:斜方肌上部、菱形肌、肩胛提肌和胸锁乳突肌。

下降肩胛骨的肌肉有:斜方肌下部、胸小肌和前锯肌下部肌纤维。

前伸肩胛骨的肌肉有:前锯肌、胸大肌和胸小肌。

后缩肩胛骨的肌肉有:斜方肌和菱形肌。

上回旋肩胛骨的肌肉有:斜方肌上、下部肌纤维和前锯肌下部肌纤维。

下回旋肩胛骨的肌肉有:菱形肌、胸小肌和肩胛提肌。

屈肩关节的肌肉有:胸大肌、三角肌前部肌纤维、肱二头肌和喙肱肌。

伸肩关节的肌肉有:三角肌后部肌纤维、肱三头肌长头、背阔肌、冈下肌、小圆肌和大圆肌。

此外,在上臂屈后做伸的动作开始有胸大肌下部纤维参与。

外展肩关节的肌肉有:三角肌和冈上肌。

内收肩关节的肌肉有:肩胛下肌、胸大肌、背阔肌、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和喙肱肌。

外旋肩关节的肌肉有:三角肌后部、冈下肌和小圆肌。

内旋肩关节的肌肉有:三角肌前部、胸大肌、背阔肌、肩胛下肌和大圆肌。

屈肘关节的肌肉有:肱肌、肱二头肌、肱桡肌和旋前圆肌。

伸肘关节的肌肉有:肱三头肌和肘肌。

内旋肘关节的肌肉有;旋前圆肌、旋前方肌和肱桡肌。

外旋肘关节的肌肉有:旋后肌、肱二头肌和肱桡肌(后两块肌肉是在内旋前臂的情况下外旋)。

屈手关节的肌肉有:桡侧腕屈肌、掌长肌、尺侧腕屈肌、指浅屈肌和指深屈肌等。

伸手关节的肌肉有: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尺侧腕伸肌、指伸肌和示指伸肌等。

外展手关节的肌肉有:位于手关节矢状轴外侧屈腕、伸腕的诸肌(即桡侧腕屈肌、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和示指伸肌等)。

内收手关节的肌肉有:位于手关节矢状轴内侧屈腕、伸腕的诸肌(即尺侧腕屈肌和尺侧腕伸肌等)。

下肢肌按关节运动小结如下。

屈髋关节的肌肉有:髂腰肌、股直肌、缝匠肌、阔筋膜张肌和耻骨肌等。

伸髋关节的肌肉有:臀大肌、大收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等。

外展髋关节的肌肉有:臀中肌、臀小肌、臀大肌上部和梨状肌等。

内收髋关节的肌肉有:大收肌、长收肌、短收肌、臀大肌下部、股薄肌和耻骨肌等。

外旋髋关节的肌肉有:髂腰肌、臀大肌、梨状肌、臀中、小肌后部和缝匠肌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Medial 、lateral meniscus 内、外侧半月板
4.Synovial fold and Synovial bursa滑膜襞和滑膜囊
Movement:
Flexion and extension , rotation in half flexion position
股四头肌腱 Quadriceps fe骨连结
大骨盆 greater pelvis,小骨盆 lesser pelvis 界线: 骶骨岬、弓状线、耻骨梳、 耻骨结节、耻骨嵴、 耻骨 联合上缘 骨盆下口:尾骨尖、骶结节韧带、 坐骨结节、坐骨支、 耻骨下支和耻骨联合下缘
骨盆性差
女性骨盆:短而宽,上口近圆形,较宽大,下口及耻骨下角较大, 女性耻骨下角可达90~100°。(男性则为70~75 ° )
二. 颈肌
胸锁乳突肌
位置:颈部两侧浅层.
作用:单侧收缩,头向同侧
倾斜,面部转向对侧, 两侧收缩可使头后仰。
• 前斜角肌 • 中斜角肌 • 后斜角肌
斜角肌间隙: 前中斜角肌与第 一肋之间的间隙,有锁骨下 动脉和臂丛穿过
三. 胸肌
(一) 胸上肢肌
1. 胸大肌 2. 胸小肌 3. 前锯肌
(二)胸固有肌
synchondrosis 透明软骨结合
symphysis 纤维软骨结合
syndesmosis 韧带连结
suture 缝
cartilaginous joints 软骨连结
synostosis骨性结合
symphysis 纤维软骨结合
intervertebral disc
二. Synovial joints, articulation(滑膜)关节
1.斜方肌 trapezius
位置:项部和背上部浅层
起点:上项线、枕外隆凸、项韧、
带、第7颈椎和全部胸椎棘突 止点:锁骨外侧1/3、肩峰和肩胛冈 作用: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上部 肌 束可上提肩胛骨;下部肌束 使肩胛骨下降。
2. 背阔肌
latissimus dorsi
全身最大的阔肌。
位置:背下部浅层
1.5cm处,为腹横筋膜向外的突口;
外口为腹股沟管浅(皮下)环;前壁 是腹外斜肌腱膜;后壁是腹横筋膜和
腹股沟镰;上壁为腹内斜肌和腹横肌
的弓状下缘;下壁为腹股沟韧带 内容物: 精索(男) 、子宫圆韧带(女) 腹股沟斜疝
第三节 头 肌
面肌 (表情肌)
咀嚼肌: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
位于颞下颌关节周围,参与咀嚼运动
11
(3).Medial rotation and lateral rotation旋 内和旋外 旋内:向前内侧
在前臂旋内称为 pronation旋前, 旋外称为supination旋 后
(4). Circumduction 环转运动(flexion , abduction,extension adduction)
三.
肌的辅助装置
• 浅筋膜 superficial fascia • 深筋膜 deep fascia
浅筋膜 肌间隔
1. 筋膜 fascia
2. 3.
滑膜囊 腱鞘
深筋膜
腱鞘
第二节
• 颈肌 • 胸肌 • 背肌
躯干肌
• 膈
• 腹肌 • 会阴肌
一. 背肌
斜方肌 背阔肌 肩胛提肌
背浅肌
背肌
背深肌
菱形肌
竖脊肌 夹肌
翼状 襞
27
关节镜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injure
学习要点
• • • •
关节的基本结构、辅助结构和运动形式。 椎骨间的连接。 胸廓、骨盆的构造。 颞下颌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 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的组成、结构 特点以及运动形式。
第三章 肌学
第一节 总论
作用:拉肩胛骨向前下方。
当肩胛骨固定时可上 提肋以助吸气。
3.前锯肌
serratus anterior
起点:上8或9个肋骨
止点:肩胛骨内侧缘和下角
作用:拉肩胛骨向前和紧贴胸
廓。“翼状肩”。
• 肋间内肌 intercostales externi
• 肋间外肌 intercostales interni • 肋间最内肌 intercostales intimi
SECTION1
• Definition定义
INTRODUCTION总论
• Classifieation分类
fibrous joints 纤维连结
syndesmosis 韧带连结 suture 缝
一. Direct joint直接 连接
cartilaginous joints 软骨连结 synostosis骨性结合
Knee joint(膝关节):
Composition:股骨下端、胫骨上端、髌骨 Structure feature: 1.joint capsule:thin, loose
Patellar ligament髌韧带
2.ligaments
Fibular collateral ligament腓侧副 韧带 Tibial collateral ligament胫侧副韧带 Oblique popliteal ligament腘斜韧带 Cruciate ligaments of knee膝交叉韧带 (anterior 、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前、后交叉韧带)
12
4. Classification of articulation 关节分类
(1).uniaxial joint单轴关节: 屈戌关节(滑车关节):屈伸
运动(如指骨关节,冠状轴)
车轴关节:trochoid joint or pivot joint :沿垂直轴做旋转运动
13
(2).biaxial joint 双轴关节:
四. 膈
diaphragm
位于胸腹腔之间,为向上膨隆的穹窿形扁薄 阔肌。中心为中心腱,周围为肌性部分 作用:重要的呼吸肌肉
三个裂孔及穿行结构:
T12 主动脉裂孔:主动脉和 胸导管
T10 食管裂孔: 食管和迷走神经 T8 腔静脉孔: 下腔静脉
五. 腹肌
1.腹外斜肌: 腹股沟韧带,腹股沟浅环 2.腹内斜肌: 腹股沟镰(联合腱) 3.腹横肌:腹股沟镰(联合腱) 4.腹直肌 5.腹直肌鞘 6.腹股沟管: 四个壁,两个口
起点:下6个胸椎的棘突、 全部腰椎的棘 突、 骶正中嵴及髂嵴后部等处。 止点:肱骨结节间沟底。 作用:使肱骨内收、旋内和后伸
3.竖脊肌 (骶棘肌)
位置:脊柱两侧纵沟内
起点:骶骨的背面、髂嵴的后部
止点:分出三束肌束,止于椎骨 和肋骨并到达颞骨乳突 作用:一侧收 缩使使脊柱侧屈, 两侧使脊柱后伸和仰头,
第四节 上肢肌
• 上肢带肌 • 臂肌: 前群
后群
• 前臂肌: 前群(9)
后群(10)
• 手肌: 外侧群
中间群 内侧群
一、
上肢带肌
前部纤维可使肩关节屈和旋内、
后部肌纤维可使肩关节伸和旋外
三角肌: 位于肩部.作用:使肩关节外展。
– 椎骨间的连结
• 椎体间的连结
– 椎间盘(intervertebral disc)
髓核 nucleus pulposus
纤维环 anulus fibrosus
前纵韧带
an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后纵韧带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1. 肋间内肌
2. 肋间外肌
1. 胸大肌 pectoralis major
位置:胸部前上部浅层 起点:锁骨内侧半、胸骨和
第1~6肋软骨 止点:肱骨大结节嵴 作用:使肩关节内收、旋内 和前屈。如上肢固定可上提 躯干,与背阔肌一起完成引 体向上的动作,也可提肋助 吸气。
2. 胸小肌
ectoralis minor
肩关节 shoulder joint 组成: 肱骨头 肩胛骨关节盂 特点:典型的球窝多轴关节,头
大,盂小,关节唇,囊薄而松
弛,上壁有喙肱韧带,前后壁 也有许多肌腱加入,囊下壁最 为薄弱。肱骨头易向下脱位。 运动:全身最灵活的关节, 做三轴运动,屈、伸;收、 展;旋内、旋外
下肢带连结 骨盆pelvis
随意肌 :骨骼肌
分类
不随意肌:心肌、平滑肌
一.
肌的构造和形态
长肌
短肌
肌腹
阔肌
轮匝肌
肌腱 (腱膜)
二 . 肌的起止、配布和作用
起点 (定点) 止点 (动点)
通常把接近身体正中面或四肢部靠 近近侧的附着点看作肌肉的起点或 定点。另一端为止点或动点。 每一个关节至少配布有两组运动方向完全 相反的肌,这些在作用上完全相反的 肌称为拮抗肌。 功能相同的肌称为协同肌。
黄韧带 anterior flava
棘间韧带 interspinal ligament
棘上韧带
supraspinal ligament
横突间韧带
intertransverse ligament
颈曲
脊柱的整体观
胸曲
腰曲
骶曲
成年男性脊柱长约70cm 成年女性脊柱长约60cm
椎间盘突出(脱出)
自由上肢骨的连结
作用:共同保护腹腔脏器 及维持腹压.
1. 腹外斜肌
2.腹内斜肌 3.腹横肌 4.腹直肌
5.腹直肌鞘 鞘前层:腹外斜肌腱膜与腹 内斜肌腱膜的前层愈合而成; 鞘后层:腹内斜肌腱膜的后 层与腹横肌腱膜愈合而成。 弓状线:在脐下4~5 cm以下
6. 腹股沟管
位置:腹前外侧壁下部,腹股沟韧带内 侧半上方,是肌和腱膜之间的裂隙。 结构:长约4~5cm,由外上斜向内下。四 个壁两个口:内口称腹股沟管深(腹 )环,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