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乌骨鸡的传说
乌鸡

养育过程
• 中国泰和原种乌鸡的生长发育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自然放养条件下) • 第一阶段为幼雏阶段,时间是1-60日龄,体重为 325-358克; • 第二阶段为中雏阶段,时间是60-120日龄,体重为 707-909克; • 第三阶段为青年阶段,时间是120-180日龄,体重为 1204-1282克; • 第四阶段为成年阶段,时间是180日龄以上,体重为 1351-1358克。 • 因此,成熟的泰和原种乌鸡商品鸡,其生长期一般 是180日龄,体重在1250克左右。
乌鸡
乌鸡为鸡形目、雉科、 原鸡属、原鸡种,原产 于江西省泰和县武山汪 坡村。
乾隆二十四年,秀才姚颐特赋乌鸡诗词一 首:名鸡来自家江南,虎鼻峰北岩穹堪。 传说仙人炼铅汞,丹泉流出山下潭。村鸡 膈膊戏潭侧,金膏玉液嘴且含。仙成种类 甲天下,……雪毛如柳丝参毛,骨乌耳绿 朱冠参。爪攒铁戟数盈五,声应铜漏度必 三。特立白作群中鹤,凡禽那数篱边鹬。 往时有客募名种,雕笼饲养如桑蚕。……
经日本专家检测,乌鸡血粉维生素种类较多,含量较丰富,100克 样品含量为:
• 经日本专家检测, 乌鸡血粉维生素种 类较多,含量较丰 富,100克样品含 量为:
维生素名称 维生素A 维生素B2
含量 270IU 0.13mg
维生素B6
维生素B12
40ug
8.3ug
维生素E
0.1ug
5.不饱和脂肪酸:
• 经日本专家检测, 乌鸡卵黄油中含 有大量的不饱和 脂肪酸,具体含 量为:
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矿物质铁
• 乌鸡的维生素A含量是鳗鱼的10倍。维生 素A是保护皮肤的良药,具有卓越的抗血 酸功能。动物实验证明,维生素A的化合 物具有防癌的效果。 • 乌鸡的铁比菠菜的含量高10倍,有专家 指出,动物性铁和锌类矿物质比植物性 矿物质的吸收率高2倍。
乌骨鸡传奇

乌骨鸡传奇
草人
【期刊名称】《家庭中医药》
【年(卷),期】1994(000)001
【摘要】乌鸡白凤丸,是我国著名的中成药,功能益气养血,调经止带,主治妇人经水不调,崩漏带下,腰腿酸痛,身体消瘦。
属于补益之剂的范畴,其中的主药,即乌鸡。
乌鸡即乌骨鸡,是鸡家族中的一个高品位成员,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育优的杰出成果,最初由明代大医药学家李时珍从民间发掘得来,载于《本草纲目》,作为鸡条的新增附品,同被发掘的还有乌骨鸡
【总页数】1页(P45-45)
【作者】草人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2.74
【相关文献】
1.赤水黑羽乌骨鸡和矮小型黑羽乌骨鸡营养需要标准与典型饲粮配方研究 [J], 杨正德;杨昕;刘俊凡
2.塞北乌骨鸡和丝羽乌骨鸡生产性能的比较研究 [J], 刘海斌;吴占福;赵月平
3.四川山地乌骨鸡与丝羽乌骨鸡生长发育性能、屠宰性能比较研究 [J], 赵小玲;舒刚;杨志勤;朱庆
4.甘肃省“九五”重点攻关项目甘肃自己唯一的乌骨鸡新品种甘肃省畜牧兽医研
究所面向社会诚征合作者共同开发中国乌骨鸡新品种——甘肃添寿乌骨鸡 [J], 容维中
5.肉用型乌骨鸡和丝羽乌骨鸡、本地柴鸡、山地乌骨鸡生产性能的比较研究 [J], 刘海斌;张立永;马旭平;吴占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乌鸡

乌鸡又称竹丝鸡,乌骨鸡(Gallus domesticus),美国则把它唤为光滑的矮脚鸡,乌鸡长得矮,有小小的头及短短的颈项。
它源自于中国的江西省的Wushan Taihe County。
在那儿,它已被饲养超过2,000年的历史。
经过进化及繁殖分布,现在,在很多国家都有它的行踪。
它们不仅喙、眼、脚是乌黑的,而且皮肤、肌肉、骨头和大部分内脏也都是乌黑的。
由于饲养的环境不同,乌鸡的特征也有所不同,有白羽黑骨,黑羽黑骨,黑骨黑肉,白肉黑骨等等。
乌鸡羽毛的颜色也随著饲养方式变得更多种。
除了原本的白色,现在则有黑、蓝、暗黄色、灰以及棕色。
从营养价值上看,乌鸡的营养远远高于普通鸡,吃起来的口感也非常细嫩。
至于药用和食疗作用,更是普通鸡所不能相比的,被人们称作“名贵食疗珍禽”。
在唐朝,乌鸡被当作丹药(maifengdanyao)的主要成份来治疗所有妇科疾病。
明朝著名的本草纲目说明泰和乌鸡是妇科病的滋补及滋养品。
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显示乌鸡有特效的营养及医药价值。
这是因为武山的罕有天然环境尤其是武山的泉水富含多种矿物质。
而乌鸡则喝那泉水,吃野生的草粮以及小虫为生,所以它也吸收了精华。
现代医学研究,乌鸡内含丰富的黑色素,蛋白质,B族维生素等18种氨基酸和18种微量元素,其中烟酸、维生素E、磷、铁、钾、钠的含量均高于普通鸡肉,胆固醇和脂肪含量却很低。
乌鸡的血清总蛋白和球蛋白质含量均明显高于普通鸡。
乌鸡肉中含氨基酸高于普通鸡,而且含铁元素也比普通鸡高很多,是营养价值极高的滋补品,被人们称乌鸡是“黑了心的宝贝”;所以,乌鸡是补虚劳、养身体的上好佳品。
食用乌鸡可以提高生理机能、延缓衰老、强筋健骨。
对防治骨质疏松、佝偻病、妇女缺铁性贫血症等有明显功效。
《本草纲目》认为乌骨鸡有补虚劳羸弱,制消渴,益产妇,治妇人崩中带下及一些虚损诸病的功用。
乌鸡性平、味甘;具有滋阴清热、补肝益肾、健脾止泻等作用。
食用乌鸡,可提高生理机能、延缓衰老、强筋健骨、对防治骨质疏松、佝偻病、妇女缺铁性贫血症等有明显功效。
泰和乌鸡

泰和乌鸡-历史论文泰和乌鸡吃鸡是世界人民的普遍爱好,从上校炸鸡到洪七公叫花鸡,人类吃鸡的文化太发达了,据说即使在非洲不发达地区,食不厌粗的黑人兄弟们也爱极了含鸡肉的食物。
不过别看同在一片蓝天下的地球人都吃鸡,能够拥有如此多鸡的品种和鸡的吃法的恐怕只有中国了。
中国人吃鸡的讲究极多,甚至是拿鸡当药膳用,民间有流行的吃鸡法,如哺乳期妇女需吃公鸡帮助下奶,等孩子断奶后需吃母鸡帮助回奶,而在平时如果身体不爽利,大可以宰只乌鸡补一补。
说到乌鸡,全中国的女性恐怕多半都听说过一种关于乌鸡的中药——乌鸡白凤丸,其中所用材料就是乌鸡。
何为乌鸡,不是说这种鸡是黑色的,恰恰相反,它通体白色,只是皮肤、内脏和骨头是黑色的,因此,乌鸡白凤丸中的“乌鸡”与“白凤”实际指的同一个物种。
乾隆赐名“武山鸡”乌鸡最正宗的是泰和乌鸡,原产于江西省泰和县武山北岩汪阪涂村,此地有类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落英缤纷,山好水美,乌鸡在这里生养可以饥食草虫、渴饮山泉,幸福感极高,因此生得一身好骨好肉。
据说乌鸡们随人类迁移各地,但仍然只有此地的乌鸡营养最丰富,异地引种三代之内必然退化,如今已成国家认可的地理品牌,享受各地乌鸡达不到的荣誉和肉价。
在古代,泰和乌鸡的名声一度并不好。
在《太平御览》卷八八四引《志怪》:“尔时此二州皆行心腹病,略无不死者,弘在荆州教人杀乌鸡薄之,十得八九。
今中恶用乌鸡,自弘之由也。
”可见乌鸡因志怪传说当中奠须有的附会迷信而一度蒙冤。
《西游记》第36回到40回也提到唐僧师徒路经乌鸡国。
乌鸡国王,好善斋僧,如来差文殊来度他归西早证金身。
文殊化做凡僧,问他化斋,故意言语相难,乌鸡国王一怒捆了文殊,在御水河中浸了三日三夜,多亏六甲金身相救。
如来遂遣怪到此处推他下井,浸他三年,以报三日水灾之恨,于是有了乌鸡国这一难。
不过拨开志怪的迷信,乌鸡的药用价值还是不断被发现,明末清初著名学者仇兆鳌注:“《本草》:乌雌鸡,洽风湿麻痹。
”明代时,李时珍把泰和乌鸡的药用功效记入药典《本草纲目》。
泰和乌鸡

泰和乌鸡-历史论文泰和乌鸡吃鸡是世界人民的普遍爱好,从上校炸鸡到洪七公叫花鸡,人类吃鸡的文化太发达了,据说即使在非洲不发达地区,食不厌粗的黑人兄弟们也爱极了含鸡肉的食物。
不过别看同在一片蓝天下的地球人都吃鸡,能够拥有如此多鸡的品种和鸡的吃法的恐怕只有中国了。
中国人吃鸡的讲究极多,甚至是拿鸡当药膳用,民间有流行的吃鸡法,如哺乳期妇女需吃公鸡帮助下奶,等孩子断奶后需吃母鸡帮助回奶,而在平时如果身体不爽利,大可以宰只乌鸡补一补。
说到乌鸡,全中国的女性恐怕多半都听说过一种关于乌鸡的中药——乌鸡白凤丸,其中所用材料就是乌鸡。
何为乌鸡,不是说这种鸡是黑色的,恰恰相反,它通体白色,只是皮肤、内脏和骨头是黑色的,因此,乌鸡白凤丸中的“乌鸡”与“白凤”实际指的同一个物种。
乾隆赐名“武山鸡”乌鸡最正宗的是泰和乌鸡,原产于江西省泰和县武山北岩汪阪涂村,此地有类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落英缤纷,山好水美,乌鸡在这里生养可以饥食草虫、渴饮山泉,幸福感极高,因此生得一身好骨好肉。
据说乌鸡们随人类迁移各地,但仍然只有此地的乌鸡营养最丰富,异地引种三代之内必然退化,如今已成国家认可的地理品牌,享受各地乌鸡达不到的荣誉和肉价。
在古代,泰和乌鸡的名声一度并不好。
在《太平御览》卷八八四引《志怪》:“尔时此二州皆行心腹病,略无不死者,弘在荆州教人杀乌鸡薄之,十得八九。
今中恶用乌鸡,自弘之由也。
”可见乌鸡因志怪传说当中奠须有的附会迷信而一度蒙冤。
《西游记》第36回到40回也提到唐僧师徒路经乌鸡国。
乌鸡国王,好善斋僧,如来差文殊来度他归西早证金身。
文殊化做凡僧,问他化斋,故意言语相难,乌鸡国王一怒捆了文殊,在御水河中浸了三日三夜,多亏六甲金身相救。
如来遂遣怪到此处推他下井,浸他三年,以报三日水灾之恨,于是有了乌鸡国这一难。
不过拨开志怪的迷信,乌鸡的药用价值还是不断被发现,明末清初著名学者仇兆鳌注:“《本草》:乌雌鸡,洽风湿麻痹。
”明代时,李时珍把泰和乌鸡的药用功效记入药典《本草纲目》。
乌鸡

乌鸡竹丝鸡(Silky fowl),又称丝羽乌骨鸡、武山鸡、乌骨鸡、乌鸡,家鸡其中一种,是中国最著名的药用珍禽之一,亦有人饲养作观赏用途。
它的发源地在中国江西泰和武山北岩汪陂村,故又名武山鸡。
人称竹丝鸡为“十全”:“紫冠、绿耳、白丝毛、蓝缨子、胡子、五爪、毛脚、乌皮、乌骨、乌肉”。
乌鸡(又称竹丝鸡)是一种杂食家养鸟。
美国把它唤为光滑的矮脚鸡,乌鸡长得矮,有小小的头及短短的颈项。
经过进化及繁殖分布,现在,在很多国家都有它的行踪。
它们不仅喙、眼、脚是乌黑的,而且皮肤、肌肉、骨头和大部分内脏也都是乌黑的。
由于饲养的环境不同,乌鸡的特征也有所不同,有白羽黑骨,黑羽黑骨,黑骨黑肉,白肉黑骨等等。
乌鸡羽毛的颜色也随著饲养方式变得更多种。
除了原本的白色,现在则有黑、蓝、暗黄色、灰以及棕色。
从营养价值上看,乌鸡的营养远远高于普通鸡。
泰和是中国乌鸡之乡,其正宗产地在泰和县武山汪陂涂村。
灵秀的山水,哺育了泰和乌鸡这一家禽珍品。
泰和乌鸡体型娇小玲珑,外观有十大特征,即丛冠、缨头、绿耳、胡须、丝毛、乌皮、乌骨、乌肉、毛脚、五抓。
它集药用、滋补、观赏于一体。
为历代皇宫贡品。
经检测含有19种氨基酸,27种微量元素,具有保健、美容、防癌三大功效。
全县乌鸡年饲养量稳定在2000万羽。
乌鸡是中国特有的药用珍禽,以江西泰和所产乌骨鸡最为正宗,泰和乌鸡外形逸丽、具有凤冠、绿耳、双缨、五爪、胡须、白丝毛、毛脚、乌皮、乌肉、乌骨十大特征,号称“十全十美”,鸡中魁首。
1915年泰和乌鸡在“巴拿马万鸡大选赛”中,一举夺得金牌。
似凤非凤,似鸡非鸡,其奇美独特的外貌,博得了参展各国的好评,被列为“观赏鸡”而誉满全球。
由于该鸡的形成与泰和县武山水土中特有的丰富微量元素密不可分,异地引种三代之内必然褪化,所以,泰和乌鸡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乌鸡品种。
20世纪70年代以来,泰和乌鸡远涉重洋,先后在亚美欧等14个国家和地区参加观赏展出,传播了乌鸡文化,弘扬了中华文明。
乌骨鸡的传说

乌骨鸡的传说
朱怀根
【期刊名称】《健康博览》
【年(卷),期】1998(000)011
【摘要】闻名遐迩的江西泰和乌骨鸡,起源于泰和武山脚下的汪坡涂家村。
据《辞海》记载:乌骨鸡,又称武山鸡、丝毛鸡,是我国观赏鸡品种之一。
该鸡外形秀丽,紫冠、缨头、绿耳、长胡、五爪、毛脚乌皮、乌骨、乌肉、羽毛洁白似雪、反卷如丝。
乌骨鸡体型小,公鸡体重约1~1.25公斤、母鸡约O.75公斤,年产蛋80枚左右,蛋黄
30克至50克,壳成米黑色。
关于乌骨鸡,在当地流传着一段优美动听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这里没有山,忽然有一天雷声撼地、雾气蒸腾、弥漫数百里,一座巍峨大山拔地而起。
人们称它为新山,新山有八个岩洞,住着从天而降的八大仙
【总页数】2页(P39-40)
【作者】朱怀根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77
【相关文献】
1.塞北乌骨鸡和丝羽乌骨鸡生产性能的比较研究 [J], 刘海斌;吴占福;赵月平
2.淅川乌骨鸡民俗文化与传说 [J], 刘家欣;卢国伟;
3.淅川乌骨鸡民俗文化与传说 [J], 刘家欣;卢国伟
4.甘肃省“九五”重点攻关项目甘肃自己唯一的乌骨鸡新品种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面向社会诚征合作者共同开发中国乌骨鸡新品种——甘肃添寿乌骨鸡 [J], 容维中
5.肉用型乌骨鸡和丝羽乌骨鸡、本地柴鸡、山地乌骨鸡生产性能的比较研究 [J], 刘海斌;张立永;马旭平;吴占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乌骨鸡

乌骨鸡的食疗
[性味] 性平、味甘。
[功用主治 ]滋阴清热、补肝益肾、
健脾止泻,益气血,退虚热,调 月经。食用乌骨鸡能提高生理机 能、延缓衰老、强筋健骨、对防 治骨质疏松、佝偻病、妇女缺铁 性贫血症等有明显功效。
乌骨鸡的食疗作用
乌骨鸡用于食疗,多与银耳、黑木耳、茯苓、山药、红枣、
冬虫夏草、莲子、天麻、芡实、糯米或枸杞子配伍。
乌骨鸡
乌骨鸡,又叫乌鸡、药
鸡、泰和鸡、武山鸡、 黑脚鸡等,属雉科动物, 是一种杂食家养鸟。它 源自于中国的江西省的 泰和县武山。它们不仅 喙、眼、脚是乌黑的, 而且皮肤、肌肉、骨头 和大部分内脏也都是乌 黑的。乌骨鸡羽毛的颜 色除了原本的白色,现 在还有黑、蓝、暗黄色、 灰以及棕色。
药用价值
各部位的药用:
骨、肉可补虚劳、治消渴 ,特别适用于产妇恢复身体。 肝具有补血益气、帮助消化的作用,对肝虚目暗、妇人胎
漏以及贫血等症有效。 血有祛风活血、通经活络的作用,可治疗小儿惊风、口面 歪斜、痈疽疮癣等 。 胆有消炎解毒、止咳祛痰和清肝明目的作用,主治小儿百 日咳、慢性支气管炎、小儿菌痢、耳后湿疮、痔疮、目赤 多泪等。 脑可治小儿癫痫及难产;鸡嗉可治噎膈、小便失禁、发育 不良等。 鸡蛋营养丰富,蛋清有润肺利咽,清热解毒功效,可治目 赤、咽痛、咳嗽、痈肿热痛等;蛋黄有滋阴润燥、养血熄 风、杀虫解毒等作用,可治心烦不眠、虚劳、吐血、消化 不良、腹泻等;蛋壳有降逆止痉作用,可治反胃、胀饱胃 痛、小儿佝偻病等。
②噤口痢因涩药太过伤胃,闻食口闭,四
肢逆冷:乌骨鸡一只,去毛、肠,用茴香、 良姜、红豆、陈皮、白姜、花椒、盐,同 煮熟烂。以鸡令患者嗅之,使闻香气,如 欲食,令饮食汁内,使胃气开。亦可治久 痢。(《普济方》乌鸡煎) ③脾虚滑泄:乌骨母鸡一只,治净。用豆 蔻一两,草果2枚,烧存性,掺入鸡腹内, 扎定煮熟。空腹食之。(《纲目》) ④妇人虚劳血气,赤白带下:当归、黄芪 各六两,生、熟地黄、香附子各四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山乌骨鸡的传说
武山的得名,源于民间传说。
相传唐代以前,有一姓武的妇人,人称武姥,在此修道炼丹,至老飞天成仙,故称此山为武姥山,宋时简称武山。
还有一说此地本无山,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同八仙飘海回来路过这里,他伫立云端俯视:赣江清澈碧透,田野如缀翡翠。
他良思许久,顿时心生一念:要是这儿有座山来修道炼丹该多好?于是,他用手往泰山方向一约,提了两筐土向下倒去,呼隆隆的雷声震荡,尘土弥天而降,一座巍峨挺拔的山峰矗立起来了。
吕洞宾喜不自禁地在这座新山上练了一阵武,因此,人们把它称为武山。
武山泉源丰富,西岩有一“炼丹池”,吕洞宾曾经在这个地方修道、炼丹。
西岩的流泉泉位高,且流量大。
流泉汇成一条小溪,叫“汪溪”,以其“溪水汪汪,长流不竭”而得名。
汪溪泉流从西岩飞流而下,绕西岩麓下的汪陂涂村而过。
名闻中外的世界珍禽——泰和乌骨鸡就发祥于此。
因泰和乌骨鸡发祥于武山山麓,所以又称武山鸡。
说到泰和乌骨鸡的起源,当地民间有很多传说。
从武山西岩流下的泉水里溶入了武姥炼丹的仙方妙药,汪陂涂村的鸡嬉于溪畔,常饮此水,久而久之,便成了白毛乌骨,凤姿仙态。
据传说,仙人吕洞宾在虎鼻山炼丹。
丹液炼成那天,吕洞宾宴请铁拐李等神仙庆贺,并向王母娘娘借来琼浆玉液。
正当众仙开怀畅饮时,不料二指峰下汪陂涂涂村妇的家鸡跑到炼丹池,喝了丹泉,变成了白凤仙子。
吕洞宾很不高兴,跑到观音菩萨那里告状。
菩萨听后,
微微一笑,朝虎鼻山方向点化,白凤仙子便降落到人间,变成了乌鸡,具有丛冠、缨头、绿耳、胡须、丝毛、毛脚、毛爪、乌皮、乌骨、乌肉十大外貌特征。
泰和乌鸡始录史册于唐宋,名扬天下于康乾,1567年,泰和乌鸡的药用功效载入李时珍《本草纲目》。
在《泰和县志》中记载:"武山鸡,口内生香,以乌骨、绿耳、红冠、五爪,毛白色者为最佳。
清朝乾隆期间,当地村民涂文轩将泰和乌鸡进贡给乾隆皇帝,乾隆皇帝见泰和乌鸡不仅外貌超群,而且肉质细嫩、奇香味美,视为奇品异珍并赐名“武山鸡”列为“贡鸡”,从此,泰和乌鸡名声远扬!
乌鸡传说
在泰和当地民间流传着一个神奇而美丽的传说———泰和乌鸡是白
凤仙子的化身。
世传当年仙人吕洞宾等“八仙”云游至武山,恰逢重阳佳节,处处丹桂飘香、金菊怒放,一派祥和景象,便乘兴登临武山,饮酒论道,赏景赋诗。
武山的风景使“八仙”深深陶醉,“八仙”便相约500年后的重阳节再游武山。
殊不知500年后吕洞宾等“八仙”故地重游,但见武山一带瘟疫流行、民不聊生、颓废不堪。
吕洞宾遂与诸仙商定,择武山武叠峰北岩开坛炼丹,以济苍生。
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的修炼,丹药炼成,正待出炉,忽然天昏地暗,妖风大作,仙丹危在旦夕。
“八仙”一面合力与妖魔斗法,一面急向王母娘娘求援。
王母娘娘速派身边的侍女———两位白凤仙子携带瑶池琼浆玉液置于炼丹炉中,“八仙”顿时功力大增,将妖魔降除。
两
位仙女却被妖风卷入炼丹池,忍受烈焰锻炼,皮肉、内脏、骨头俱被烧得焦黑。
丹药出炉后,两位仙女化成一对白凤乌鸡。
为防止妖魔再次兴风作浪,白凤仙子留在人间,为百姓祛病驱邪,造福天下。
后被世人誉为“神鸟”,这就是泰和乌鸡。
文化圣地吉安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