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SM短消息的水情实时监测系统
GSM的水情数据自动采集系统在消防给水系统中的应用

[]. J 微计算机信 息,2 0 ,2 6 ) 2 —11 0 7 3(-1 :10 2 .
[ ] 郭 梯 云 ,李 建 东. 动 通 信 [ ] . 2 移 M 西安 : 西 安 电子 科 技 大 学
—
:
+ ( 0 5 ) +1 k 3~ 0 0] n
00 mA~ .0 mA .7 015
… ’ …
() 1
、
Q l导 通 ,Q 2截 止 ,导 线 3输 出 电 压 4 5 即 为 高 电 ~V 半 : 而 当 水 没 浸 到 导 线 时 ,上 文 所 说 的 回路 变 成 了 断 路 , Q l基 极 没 有 输 入 控 制 电 流 , 即 Q l截 止 ,而 Q 2导 通 ,导
图 2 传感器原理 图
收 缓 冲 寄存 器就 绪
取数 据
时 处理
4数 据 自动 采 集 系 统 的 软 件 设 计
本 系统 采 用 C语 言 编 程 1 ,按 模 块 化 方 式 进 行 设 计 , 6 1
字 符超 时
许 将 各 模 块 集 成 于 L C 1 8芯 片 中 ,然 后 通 过 A M D — P 23 R e
个 的发 送 。 用 fr( 0 )语 句 先 判 断 电话 号 码 是 否 取 完 ,取
显 示 数 据 采 集 的 数 据 ; 还 可 用 L C 1一S 软 件 可 擦 除 P 2 0 IP
1 C芯 片 的 F AS 的 内容 。 P L H 通 过 软 件 来 控 制 整 个 系 统 , 可 以 自动 检 测 多 个 1O L / q
完 了就 退 出 。 如 果 没 取 完就 取 出 第 i 电 话 号 码 ,再 发 送 个
基于GSM的水雨情遥测系统开发与设计

信达到, 若有则读取短信 , 对短信内容分解出水雨情报文并进
进行基准处理 , 接收到的 水位 、 把 雨量存储到数据 库服 务器 中 ,
本文所述系统 以 自 动传输 为基础 , 用遥感 、 技术 , 应 遥测 对 行 C C 6 验 , R 1校 正确 后对报文再 次分解 出水位 、 雨量 , 对水位
失, 严重影 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要做到科学防灾减灾 , 必须做好洪涝灾害的监测 、 预报 、 、 灾 、 评估 防 抗灾 、 救灾等 。而 水雨隋监测是防 灾减灾的基础 。 水 、 信息进行 自动采集 , 洪涝灾害 的监测提供 数据和信 雨情 为
()中心机 4
定 时扫描 G M/P SM0唧 ,检测远方是否有水雨情短 S G R d
维普资讯
计算机 时代 2 0 年 第 4期 06
・4 1・
基于 GS 的水雨情遥测 系统开发 与设计 M
王 宪 生 。杨 跃 武
( 山科 学技术学院,广东 佛山 580) 佛 200
摘 要 :在 浮子水位传感计 、 翻斗 式雨量计的基础 上 , 计开发 了嵌入 式水雨情遥 测 系统 : 设 采用 面向字符传输 的控 制规 程, 对水位 、 雨量编码 生成短信 , 用 GS 网络 自动传送到远地 中心站 , 而实现 水 、 利 M 从 雨情 的遥测 。 系统为洪涝 灾害的监 处理 , 达到科学防 灾减灾的 目的。
换 为相应的数字量。
()雨量 测量 计 2
图 2 遥测终端结构 示意 图
()信 息 采集 1
采用翻斗式遥测雨量计 。 其工作原理 是降水由环口控制面
积 , 水器 回拢 , 过进 水漏 斗进 入翻 斗 , 集 通 当计量 到一定 水量 号, 供遥测或记录仪 器使 用 。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GSM洪水报警系统的研究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GSM洪水报警系统的研究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十分频繁的国家,而洪涝灾害更是我国发生最频繁、分布最广泛的自然灾害,历年来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防灾减灾重点问题之一[1]。
近几十年来,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断扩大,城乡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及其造成的损失也不断的增加。
因此,有的地方每年汛期到来时,大雨常常连续下好几天,使该区域江河湖泊的水位暴涨,更有甚者直接漫过大堤,造成决堤的现象,严重地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为解决该问题,目前全国通常的做法是:每年汛期到来时,当江河湖泊的水位上涨到一定的高度时,由政府派出,洪水出现的频率人员去巡视有可能会出现险情的堤坝。
这种做法既浪费人力资源,又效率不高,不能实时的监控水位,遇到暴雨时更会给巡视人员带来不便。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小组设计的基于单片机控制的GSM洪水报警系统应运而生。
2 系统总体介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GSM洪水报警系统是由单片机、超声波测距传感器、GSM通信设备、液晶显示屏、蜂鸣器、雨滴传感器、指示灯等主要部件组成的报警系统如图1所示。
如图1 系统结构框图该系统中,单片机是核心部件,其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相当于CPU,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液晶显示屏、GSM通信设备安装在堤坝水利监测杆上。
当洪水来临时,超声波测距传感器会不断的检测水面到堤坝的距离,而液晶显示屏会显示水面到堤坝的高度,并以数字显示。
当水面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时,液晶显示屏除了显示数字外,还会显示“报警”二字,而且蜂鸣器会一直响,报警信号灯会一直亮,同时,GSM通信设备会不断地向指定的水利监测站发射报警信息。
当水面触及到安全水位线时,此时超声波测距传感器会将信息传给单片机,单片机分别将信息反馈到报警灯、蜂鸣器、液晶显示屏和用户的手机上。
3系统硬件设计3.1 STC89C52单片机主控模块该系统采用STC89C52单片机作为主控系统。
STC89C52单片机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的CMOS8位微控制器,由于其功能较为强大以及便宜的特点,使得STC89C52单片机成为众多嵌入式控制系统中广泛应用。
基于GSM网络的商洛市河流水资源监测管理系统

基于GSM网络的商洛市河流水资源监测管理系统杨琳;王东东;何建强【摘要】针对商洛市河流水资源污染日益加剧的现状,利用GSM无线通信技术、单片机、以及传感器设计了水资源监测管理系统,实现了对河流水位、水质情况的实时监测.该系统包扩现场监测单元、GSM无线网络通信、总控制端三大模块.每个监测单元对监测点的水位、水质数据进行检测和采集,这些信息通过GSM网络从监测单元传输给控制终端,控制终端通过PC机软件来显示河流的水质、水位信息.该系统具有小巧灵活、数据精度高、能耗低、实时性强等特点,能有效完成对河流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对商洛市各县区水资源污染防治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期刊名称】《商洛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31)004【总页数】4页(P20-22,38)【关键词】GSM;监测;传感器;单片机;水质【作者】杨琳;王东东;何建强【作者单位】商洛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陕西商洛 726000;商洛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陕西商洛 726000;商洛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陕西商洛 72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3.09商洛市水源分布不均匀,大多数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缺水状况。
随着工业不断发展,人类制造的垃圾以及工厂排放污水,对商洛市的河流水资源产生了严重影响。
水资源在各县区的污染日趋严重,水质量逐渐恶化,水资源的使用率也逐步下滑,进而水资源缺乏的矛盾也进一步激化,这使农业生产的质量和产量得不到保障,将严重制约农业生产经济的发展,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相违背[1-2]。
对于环保部门而言,方便、经济、有效地监测河流水质、水位信息就显得十分必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地发展,各种检测与通信技术越来广泛地普及,利用GSM[3-4]等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方法进行河流水资源相关信息的监测与管理,已经成为一个很重要的研究方向。
水资源的实时监控管理已经广泛应用于德、美、荷兰、日本等国家,已经使“环境评价体系”和“自然灾害防御体系”实现网络化[5-9]。
GSM短信系统在澜沧江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中的应用

GSM短信系统在澜沧江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介绍了目前澜沧江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及通用的几种通信组网方式及其特点,重点阐述利用GSM 短消息业务来实现水情自动测报系统遥测站与中心站之间的数据传输方案,并详细分析了采用这种方式的优点,以及利用GSM 短消息业务在澜沧江流域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
标签:GSM短消息业务;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数据传输1 前言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是利用遥测、通讯和计算机技术,实时收集、处理江河流域水情、雨情信息,并进行水情预报,以实现江河流域及水库安全度汛和电厂经济运行以及水资源合理利用的信息系统。
随着澜沧江流域水电开发的不断推进,为确保在建水电工程安全度汛,尽可能避免或减少洪水造成的损失,云南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按照澜沧江流域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总体规划,在已建成的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基础上,在较短时间内先后完成了主要以GSM短消息业务和Inmarsat—C卫星通信系统互为备用的施工期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建设工作,并通过了近几年的运行。
该系统的建成也为下一步建设流域水情测报系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采用GSM 短消息业务作为通信组网方式,除了基于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中传输数据量小、通信网络的分布地域比较广、测站通信条件比较恶劣等因素外,主要还考虑到目前用于水情自动测报系统通信组网的方式的不足。
2 澜沧江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现状漫湾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于1993年12月开始设计、施工,1994年4月全部竣工,同年6月设备安装调试完毕,投入试运行。
“系统”建于澜沧江中游旧州、云龙、田口至漫湾坝址之间,区间内较大的支流有漾濞江、沘江、永平河、漕涧河、公郎河,控制流域面积8995Km2。
“系统”规模为1:7:23,即1个中心站、7个中继站、23个遥测站,遥测站自动实时采集、存储和发送数据给中心站;中继站以再生方式转发遥测站上报数据;中心站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结合中心站数据处理程序,实现水情信息信号的解码、收集、分类、存储,并自动进行洪水预报、做出调度方案。
基于GSM短消息的水情实时监测系统设计

基于GSM短消息的水情实时监测系统设计
沈旭
【期刊名称】《微计算机信息》
【年(卷),期】2008(24)18
【摘要】针对现有水情监测系统采用专用网络,投资成本大、维护费用高、网络覆盖范围有限的现状,提出了基于GSM短消息的水情实时监测系统.该系统由数据采集子系统和监测中心子系统组成,利用水位传感器实时监测水情的变化,如果水情变化,则由数据采集子系统的GSM MODEM以短消息的方式将当前的实时水情数据发送到水情监测中心和相关管理人员手机,以便及时处理.
【总页数】2页(P141-142)
【作者】沈旭
【作者单位】524048,广东湛江,湛江师范学院信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277
【相关文献】
1.基于GSM短消息的水情遥测终端通信系统设计 [J], 赵春云;陈敏;周新志
2.基于GSM短消息的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设计和应用 [J], 任利荣
3.基于GSM短消息的水情实时监测系统 [J], 张慧宁;毕立恒
4.纳林河二号矿井井上下水情自动实时监测系统设计 [J], 刘毅涛; 方刚; 梁向阳; 黄浩
5.纳林河二号矿井井上下水情自动实时监测系统设计 [J], 刘毅涛; 方刚; 梁向阳; 黄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质监测中基于GSM短消息的应用

示 6 汉 字 。显 示屏 的每 一行 有9 个 更 新的到来 。 个 6
L D,一 共 l 行 。 系 统 的 驱 动 方 式 采 E 6
k愿 乙岳辟 匪瘁 k韪辟 用列扫描方式进行显 示。系统的每
一
字 库调用 程序流程
此 程 序 的 每 一 次 调 用 ,就 会 读 取
行 数 据 分 别 由 T I 6 5 5 每 条 引 PC B 9的
应 速 度 陕 、功 能 多 和 抗 干 扰 能 力 ,它 环 扫 描 、准 备 接 收 新 数 据 的 到 来 。当 G1 0 始 接 收 数 据 时 ,系 统 中 断 等 待 0开 是一个性能价 格比较高 的电路芯片 ,
可 非 常 方 便 的 与 许 多 常 用 单 片 机 等 连
D NZR , A J 2 3 A D NZR . A J 3 2 A
1 点一 l储 阵据j 存 数
(中 结 ) 断 束
图6 串口中断程序流程 图
AC ALL I I N TSER
M oV A. 6H 5
ADD A , 6 0 H
M oV 5 6H . A
D NAR , A J 4A 1
读取显示方式
读 取 显 示 时 间
M 0 V H , 8 56 # 0H
M oV H .O 57 # OH
AA l M 0V . 01 : R3 # H AA2: oV , 0 M R2 # EH
读取文字屏数 按照显示方式选择点阵数据存储方式
M oV 9H。 0 S # 0H A A3: CALL pAN N ELUP
M OV H, x 0 DP 0 8
/| PT R D
寄 存 器 写 入 要 访 问 的地 址 O 80 x00
浅析北斗卫星通信技术在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运用

浅析北斗卫星通信技术在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运用作者:李小曼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34期(安徽省人民防空指挥信息保障中心安徽合肥 230000)摘要:随着科技信息技术逐渐发展,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不同信息监测,对重大事件进行预警,是保障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是针对我国自然水灾害所研发的智能系统,近年来,该自动测报信系统能够与卫星通信技术相互结合,使得水情测报可预测性明显提升。
基于此,在本文中浅要分析北斗卫星通信技术在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中的实际运用。
关键词:北斗卫星通信技术;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运用前言:我国在水情信息的采集方面,一般采用的是基于GSM网络为测试站点和监测中心沟通的主要方式。
该种方式虽然具备一定的优势,但是在我国幅员辽阔的前提下,该种网络监测还存在着很多盲点,导致监测结果缺乏一定的真实性。
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通信技术在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中的实际应用,使得监测的效果提升很多。
1.北斗卫星通信系统特点分析北斗卫星通信系统的特点突出,与其他类型的卫星通信技术相比,具有极强的安全性、可靠性、数据传输的迅速性。
由于北斗卫星通信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因此在通信数据信息的安全性方面毋庸置疑,数据的安全决定着国家的稳定发展。
同时该种数据传输系统能够体现出较强的抗雨水能力,设备本身低功耗。
在不同制式下都能够实现水情测报系统的无缝衔接。
此外,该通信系统的工作频段比较特殊,范围比较宽泛,在信息传输方面具有较为突出的优势[1]。
2.北斗卫星通信技术下的水情自动测报站的基本构成基于北斗卫星通信技术下的水情自动测报站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分别为北斗通信模块、测试中心的终端机、前端的传感器、电源。
这些模块在测报站中的功能不同,并且这些模块相互协作,实现了自动测报站的整体功能。
在北斗卫星通信模块中,直接的面向用户端,在用户端中包含天线设备和主机设备,由于这两种设备在北斗卫星通信模块中集成,其体积都比较小,在设备安装维护上比较简单;而测试中心的终端机的功能特殊,与传感器直接联系,虽然测试中心远离检测中心,但是在数据传输环节中能够支持不同数据信息的传输,同时在数据信号上也能够实现自由切换;在前端传感器中,能够涉及到测报水情的相关数据,能够对实际测试中的雨量、水质、水位变化等信息进行捕捉与传输;电源,在电源模块的选择上更加注重如何借助自然能源,采用的密封的蓄电池,通过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充电,该种方式具有一定的环保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 示。 2 采 集 端 口的 设 计 、
本监控仪 中 T P P转换模块是将计算机 ( CB 主机 ) 通过 r d o — o 键盘 、 显示 屏控制 、 流量检测 电路 、C  ̄ T P P转 R 2 2电路 、 干 b s S3 抗 u 总线协议与控制器连接 的桥梁 ,实际上是完成计算机 串 口 扰 电路等。 电平到单片机 R 2 2电平 的转换 电平 , S3 而本监控仪有 R 4 5连 S8
Ke wo d MODBUS y r
一
GS M
TC 5 3I
AT c mma d o n s
AS I c d CIoe
、
引 言
传统 的数据传输 和控制设备方式多采用拨号和专线 的固定
网络接 人方式 , 限制 了监控 的活动 自由和范围 , 不能满足 自动监 控 的要求 。 基于 G M短消息的水情实时监测 系统具有 全天候工 S
基 于 GS 短 消 息 的水 情 实 时监测 系统 M
张 慧 宁 毕 立 恒
( 河水利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技 术 学院 自动化 工程 系 开封 黄
摘 要
45 0 ) 70 4
本文采用基于 G M短消息的水情 实时监测 系统 。 S 该系统应用 G M 短消息技术 , S 实时采集水情数据并判断水情的变化 。 通
Ba e n t e GSM o t e s g f a - i s d o h Sh r M s a e o Re lt me Hy r l gc I f r t o i r g S s e d o o i n o ma i M nt i y t m on o n
Zha g H u n ng n ii BiL h n ie g
( l w vr nevnyT cnclntueDeat n f uo t n K in 4 50 Yeo Rie srac eh iaIstt, pr l Co i met tmao aeg 70 4) oA i f
作、 传输速度 快 、 全性高 的优 点 , 安 同时具有 比现有 系统更大 的
有效 范围 , 低的成本 , 更 更可靠 的工作性能 和更 广泛 的适用性 。
该 系统可 以实时地监测水情 的变化 ,为水情监测部 门提供实时 的水情数据 , 本系统每一个监测点都 可以节省 开支 , 随着监测点 的增加 , 其经济效益将 相当可观。
过 主控机实 时查看和设置水文数据极限值 ; 现通过 G M进行 自动 、 时、 实 S 实 准确的传输极 限水文信息 ; 通过现场终端监控仪设备实
现部分设备 的 自动控制 。 关 键 词 MO B S G M T 3 I A D U S C 5 T指 令 A CI S I码 中图分 类号 T 3 . P1 1 1 文献标 识码 B 文章编号 1 0 0 - 0 2 1 5 6 1 1
二、 系统的总体构成
本监控仪用于检测水 电站 的水位高度 ( 通过液位传感器传
输 的模拟信号 )根据设定 的上下限进行报警 和对 闸门电机的控 ,
图 11系统 原 理框 图 .
制并通过 T PI C/ P上传到主机 。 监控仪利用 MD模块进行检测水 电容 、 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 。 L 14 T C 5 9的三个控制管脚与单片机 位高度 ,利用 T PI 块走 MO B S工业 总线协议 与主机电 P C/ P模 D U 1口的 P .( 1 数字信 号 的输 出端 ) P .( 5 、 1 时钟 )P .( 7 、 1 片选 ) 6 三 脑进行通信传输水文情况和接收上下限设 置命令 。 利用 L D显 个通用 I C / 连 , 成 串行接 口, O相 构 由单片机 内部程序产 生时钟 , 示、 声音 、 键盘输入模块进 行人 机交互 。 系统原理框 图如下 图 11 控制单片机与 T C 59的数据传送 。 . L 14
Ab ta t T i p p ri b s d o h M h r me s g fr a— i t rlv lmo i r g s se I u e h M s r c h s a e S a e n t e GS s o t s a e o l t e me wae e nt i y t m. t s st e GS e o n s o s a e s s m p l a in tc n lg , a d r a - i y r lg c l d t o lc in t ee mi e w tr lv l h r me s g y t t e a pi t e h oo y c o n e lt me h d o o ia a a c l t o d t r n a e e e e o c a g s S t y t eh s o u e a - i iw n y r l gc aa l t ;a h e e ru h t eGS a tmaia l h n e . e o t mp trr l t b h c e me ve a d h d oo i a d t mi l i s c iv d t o g M u o t l h h c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