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材料与表面处理
高端制造业中的先进材料与表面处理技术研发

高端制造业中的先进材料与表面处理技术研发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高端制造业成为现代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高端制造过程中,材料和表面处理技术的研发起着关键的作用。
先进材料的应用能够提高产品性能,并实现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持久性。
而表面处理技术则可以改善材料的性能,并保护产品免受外部环境的侵蚀和破坏。
先进材料在高端制造业中的应用广泛而重要。
先进材料可以大幅度提高产品的性能,使其更加耐磨损、耐高温、耐腐蚀和抗拉伸。
例如,在航空航天行业中,先进材料的研发使得飞机的结构更加轻量化,提高了机身的强度和刚性,同时减少了燃料消耗。
石油化工行业也广泛应用先进材料,提高了石化设备的耐腐蚀性能,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此外,医疗器械、电子设备、汽车等领域也都离不开先进材料的应用。
为了满足高端制造业对先进材料的需求,研发工作必不可少。
高端制造业中的先进材料研发通常涉及到材料的合成、设计和开发。
研发人员会根据产品的性能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并通过改变材料结构或添加其他物质,来实现所需的性能。
研发人员还会进行工艺优化,以提高材料的加工性能和稳定性。
与先进材料密切相关的是表面处理技术。
表面处理技术主要目的是改善材料的表面性能,包括耐磨损性、耐腐蚀性和防护性等。
表面处理技术可以应用于各种材料,包括金属、塑料和陶瓷等。
其中,金属材料的表面处理技术比较常见,如电镀、喷涂、氧化等。
通过表面处理,可以增加材料的硬度、耐磨损性和耐腐蚀性,使其适应更加苛刻的工况环境。
高端制造业中的表面处理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汽车制造业中,表面处理技术常用于汽车外壳的喷涂和镀铬,以提高汽车的耐久性和美观性。
在航空航天行业,金属表面处理技术可以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并提高零件的性能。
在光电子行业中,有机材料的表面处理技术可以增加材料的导电性和光学性能,实现产品的更高效、更亮和更薄。
为了加强高端制造业中的先进材料和表面处理技术的研发,需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政府应当加大对高端制造业的支持力度,加大对先进材料和表面处理技术研发的投入。
cmf基础知识

cmf基础知识MF是Colour, Material, Finish 的缩写,指色彩、材料和表面处理工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产品设计元素。
现代产品以美感、实用性和品质等为尺度,而CMF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设计构成部分,为CMF 设计师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工具,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最佳的CMF产品使用体验。
在这篇文章中,涟一CMF创新研究将详细介绍CMF的定义、CMF 的应用、CMF设计流程、CMF在工业设计中的意义、CMF对消费者的影响以及未来CMF设计的趋势。
一、CMF的定义CMF产品设计方法是以用户视角、材料感和触觉感等因素为重点的产品设计方法。
CMF起源于汽车工业并逐渐扩展到其他工业,如家具、电子设备等。
它是由产品的外观设计、使用材料和表面处理构成。
它的目的是打造优雅的视觉设计和个性化的体验,从而提升产品的使用价值和视觉上的吸引力。
二、CMF设计流程1.前期调研:进行市场调查、用户访谈等,确定目标用户群体和需求、行业优劣势等。
2.中期设计:根据调研结果,展开创意方案的设计,通过绘图、模型等方式汇聚文案。
3.后期选材及颜色筛选:根据前期调研,对材料进行筛选评估,选出合适的材料,并根据市场趋势、用户喜好等,确定适合的颜色系列。
4.打样及测试:将设计好的方案,通过试做、样品开发、样品测试等环节,逐步落地。
5.成品制造:根据测试和调整后的方案,生产CMF成品,在不断地实践中逐渐完善设计。
三、CMF的应用CMF可以应用于各种产品,如家具、电子产品、汽车等。
CMF起到了很重要作用:在维持产品原有基本功能之外,可以通过更好的设计方案,提高产品的使用效果、视觉效果和品质感等,让消费者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和增加其信赖度。
1、家具CMF家具CMF崇尚自然、人性化以及流线型的设计。
在选择材料方面,CMF将可持续性和环保性视为首要考虑因素,在材料的色调和质地的选择上削减了一定的不必要的极端。
使用绿色材料、木材、混合材料、不锈钢等,强调人与自然的互动性,并追求独特的人性化视觉效果和使用体验,呈现出更为细致而高性能的产品设计效果。
造型材料与工艺面处理技术

造型材料与工艺面处理技术造型材料与工艺面处理技术是现代制造工业中常用的关键技术之一。
它不仅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在艺术设计和建筑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造型材料和工艺面处理技术。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常见的造型材料。
塑料是一种常用的造型材料,其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易加工性,可通过热塑性和热固性两种方式进行加工。
金属材料也是常用的造型材料,如铸铁、铝合金和不锈钢等,它们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于零部件的制造和机械结构的构建。
此外,木材、陶瓷和玻璃等材料也常用于制造家具、装饰品和建筑结构等。
其次,工艺面处理技术是将材料表面进行特殊处理以提高其功能和美观性。
常见的工艺面处理技术包括喷涂、电镀、氧化、热转印和纹理处理等。
喷涂技术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方式,通过喷涂不同的颜料和涂料,可以实现材料表面的防腐、防晒和美化等效果。
电镀技术主要用于金属制品的表面处理,通过在金属表面镀上一层金属薄膜,可以增加材料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氧化技术主要用于铝合金的表面处理,可形成一层致密、坚硬和耐磨的氧化膜。
热转印技术是将图案或纹理通过热压的方式转移到材料表面上。
纹理处理技术可以在材料表面制造出各种纹理和纹案,增加材料的美观性和触感。
除了以上提到的常见造型材料和工艺面处理技术,还有其他一些特殊的材料和技术。
如3D打印技术可以直接将计算机模型转化为实体制品,为定制化和复杂形状的制造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纳米材料和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如高强度、轻量化和耐高温等,正在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和电子等领域。
总体而言,造型材料与工艺面处理技术在现代制造工业和艺术设计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我们可以期待在未来会有更多新的材料和技术涌现出来,推动制造业的发展和工艺面处理技术的进一步升级。
在上文中我们已经介绍了常见的造型材料和工艺面处理技术,现在让我们进一步探讨这些材料和技术各自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工业设计的定义

工业设计的定义:“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规格,叫做工业设计。
表面处理:酸洗磷化后全部采用保护焊,机械抛光,室外聚酯系(POLYESTEY\TCIC SYSTEM)喷塑,高温加热后,手感柔软,不褪色,不掉色,色彩鲜艳。
表面处理:酸洗磷化后全部采用保护焊,机械抛光,不褪色,不掉色,色彩鲜艳、安全。
材质:采用内六角螺丝,造型美观,安全牢固,不生锈,经久耐用。
表面处理机械抛光,室外聚脂系(POLYESTEY\TCICSYSTEM)喷塑,高温加热后,手感柔软,不褪色,不掉色,色彩鲜艳。
柱及脚盘材质:外表圆型,档次高,造型美观,安全牢固,不生锈,经久耐用。
塑料件材质及:食品级塑料,进口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树脂(LLDPE)无毒无味,采用美国公司生产添加抗紫外线,光稳定剂及抗静电剂,高级颜料粉,大型正反转流水注塑机一次性成型。
韧性好,高强度,两面光滑,不会破裂,造型美观,抗老化,抗静电,色彩鲜艳,不褪色,经久耐用。
五金零件材质:不锈钢半圆头,T型平头螺丝,无棱角,即安全又美观。
“白电”产品推出彩色系列过去由于洗衣机、电冰箱、空调的外壳基本是以白色为主,因此这三大件一般被称为“白电”。
可记者在大信某家电卖场中见到,空调和洗衣机的外观早已不是白色的天下,睿智的灰和靓丽的红,再到冷静的蓝都成为了空调和冰箱的外衣。
除了靓丽的颜色外,各式花纹图案也华丽地“登上”了冰箱的外壳,如美人般花枝招展的电冰箱简直可以当作屏风来使用。
而一些常用的小家电设计更是精美,在不使用的时候完全可以充当家居里的小装饰。
近来在卖场中热卖的加湿器就是好例子。
卖场里销售的加湿器造型各异,为你的家居驱走干燥的同时,也带来了些许温馨。
昨日记者在大信某家电卖场的电脑专柜前见到,某品牌展出了彩色系列笔记本,有黄、蓝等多种颜色可供选择,吸引了不少消费者体验。
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这款笔记本虽比其他品牌产品贵一些,可上市以来很受欢迎。
cmf设计与实现

CMF(Color, Material, Finish)设计是一种涉及到产品外观和感觉的工业设计方法。
它侧重于选择颜色、材料和表面处理等方面的决策,以创造产品的外观和触感。
以下是CMF设计的一些关键步骤:1. 确定目标:首先,你需要明确CMF设计的目标。
这可能涉及到产品的整体风格、品牌形象、用户群体和市场定位等方面。
2. 研究与规划:在确定目标之后,你需要进行市场研究,了解当前趋势、竞争对手的产品以及目标用户的需求。
同时,你也需要规划出产品设计的整体方向,包括颜色方案、材料选择和表面处理等。
3. 选择颜色:颜色是CMF设计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你需要根据产品的目标、品牌形象和用户需求来选择合适的颜色。
可以考虑使用流行色、对比色或类似色系来增强产品的吸引力和识别度。
4. 选择材料:材料的选择可以影响产品的质感和质量。
你需要考虑产品的功能、耐用性和环保性等方面来选择合适的材料。
例如,金属可以提供坚固和高质量的触感,而塑料则更加轻便和经济实惠。
5. 选择表面处理:表面处理可以改变产品的外观和触感。
你可以考虑使用抛光、磨砂、纹理或特殊涂层等处理方式来增强产品的质感和美观度。
6. 实现设计:在确定颜色、材料和表面处理之后,你可以开始实现CMF设计。
这包括创建原型、制作手板和进行测试等方面。
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不断优化设计,确保产品的外观和触感符合预期。
7. 评估与反馈:最后,你需要评估CMF设计的成果,并收集用户反馈来了解产品的接受程度和市场表现。
根据评估结果,你可以对设计进行改进或调整,以确保产品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总之,CMF设计是一种综合性的设计方法,需要考虑多种因素来创造产品的外观和触感。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实施,可以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吸引力,从而满足用户需求并取得市场成功。
自然科学知识:材料和工程的表面处理技术

自然科学知识:材料和工程的表面处理技术表面处理技术是材料和工程领域中非常关键的技术之一,其主要目的是改善材料或产品的表面性能,使其具有更好的耐用性、强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等特性,同时也能够实现更美观的外观效果。
本文将从表面处理技术的定义、类别、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等角度进行探讨。
一、表面处理技术的定义表面处理技术是指通过改变材料表面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质的方法,从而获得所需要的表面性能的技术。
表面处理技术可以涉及到对材料表面物理性质的改变,如表面清洁、打磨、抛光等;可以涉及到对材料表面化学性质的改变,如电镀、喷涂、涂层、氧化等;也可以涉及到对材料表面机械性质的改变,如增强表面硬度、耐磨性等。
二、表面处理技术的类别1.清洗类表面处理技术清洗类表面处理技术是指利用各种清洗剂或机械力量清除材料表面附着物的方法。
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半导体、电子、汽车等行业,能够减少表面缺陷,提高材料表面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表面涂层类表面处理技术表面涂层类表面处理技术是指利用各种化学或物理涂层方法在材料表面形成一定厚度和特定性质的薄层。
涂层材料可以是金属、非金属、光敏物质等。
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机械等行业,能够显著提高材料表面的耐磨、耐腐蚀等性能。
3.表面改性类表面处理技术表面改性类表面处理技术是指在材料表面产生一定的化学物理变化,从而改变材料原有的性质。
本类技术主要包括注塑、电镀、氧化、阳极化等技术,其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子、半导体等行业,能够大大提高材料的表面硬度、抗腐蚀性、机械强度等性质。
三、表面处理技术的应用领域表面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下面列举了一些典型的应用领域。
1.电子行业电子行业中的芯片、集成电路、显示屏等产品,表面处理技术是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通过表面清洗、氧化、电镀等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产品稳定性和可靠性。
2.汽车行业汽车构成多种材料,如铝、钢、玻璃等,通过表面处理技术能够提高车身外观效果,同时也是提高汽车耐用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工业设计必了解的产品工艺和表面处理方法(必收藏!)

工业设计必了解的产品工艺和表面处理方法(必收藏!)一、表面立体印刷(水转印)Water Transfer Printing水转印——是利用水的压力和活化剂使水转印载体薄膜上的剥离层溶解转移,基本流程为:1、膜的印刷:在高分子薄膜上印上各种不同图案;2、喷底漆:许多材质必须涂上一层附着剂,如金属、陶瓷等,若要转印不同的图案,必须使用不同的底色,如木纹基本使用棕色、咖啡色、土黄色等,石纹基本使用白色等;3、膜的延展:让膜在水面上平放,并待膜伸展平整;4、活化:以特殊溶剂(活化剂)使转印膜的图案活化成油墨状态;5、转印:利用水压将经活化后的图案印于被印物上;6、水洗:将被印工件残留的杂质用水洗净;7、烘干:将被印工件烘干,温度要视素材的素性与熔点而定;8、喷面漆:喷上透明保护漆保护被印物体表面;9、烘干:将喷完面漆的物体表面干燥。
水转印技术有两类,一种是水标转印技术,另一种是水披覆转印技术,前者主要完成文字和写真图案的转印,后者则倾向于在整个产品表面进行完整转印。
披覆转印技术(Cubic Transfer)使用一种容易溶解于水中的水性薄膜来承载图文。
由于水披覆薄膜张力极佳,很容易缠绕于产品表面形成图文层,产品表面就像喷漆一样得到截然不同的外观。
披覆转印技术可将彩色图纹披覆在任何形状之工件上,为生产商解决立体产品印刷的问题。
曲面披覆亦能在产品表面加上不同纹路,如皮纹、木纹、翡翠纹及云石纹等,同时亦可避免一般板面印花中常现的虚位。
且在印刷流程中,由于产品表面不需与印刷膜接触,可避免损害产品表面及其完整性。
二、金属拉丝Bench drawing metal铝合金的表面拉丝工艺:拉丝可根据装饰需要,制成直纹、乱纹、螺纹、波纹和旋纹等几种。
直纹拉丝是指在铝板表面用机械磨擦的方法加工出直线纹路。
它具有刷除铝板表面划痕和装饰铝板表面的双重作用。
直纹拉丝有连续丝纹和断续丝纹两种。
连续丝纹可用百洁布或不锈钢刷通过对铝板表面进行连续水平直线磨擦(如在有装置的条件下手工技磨或用刨床夹住钢丝刷在铝板上磨刷)获取。
工业设计表面处理工艺

工业设计表面处理工艺工业设计是设计领域最复杂的学科之一,涉及到多个学科的范畴,不仅仅要学习产品设计的方法,还要学习工业中产品制作的工艺。
一位合格的工业设计师,应该了解产品从概念到落地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不同工艺的了解和学习,可以让思想更加开阔,与客户的沟通过程也能更加顺畅。
这样的产品设计师,才能在工业设计公司中,前能与客户沟通无碍,后能与结构设计师集思广益,成为团队中不可或缺的润滑剂。
下面智创设计分享几种工业产品设计中的一些基本的产品表面处理工艺,一起来看看吧。
1.磨砂工艺一般所谓磨砂就是将原本表面光滑的物体变得不光滑,使光照射在表面形成漫反射的一道工序。
这道工序使用在产品中会带来一种高级感,表面经过磨砂工艺处理后可以增强防滑性能,还可以减少指纹的残留。
2.抛光工艺抛光是指利用机械、化学或电化学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获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
这是利用抛光工具和磨料颗粒或其他抛光介质对工件表面进行的修饰加工。
3.拉丝工艺拉丝工艺是一种金属加工工艺。
在金属压力加工中,在外力作用下使金属强行通过模具,金属横截面积被压缩。
表面拉丝处理是通过研磨产品在工件表面形成线纹,起到装饰效果的一种表面处理手段,能够体现金属材料的质感。
4.电镀工艺电镀就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是利用电解作用使金属或其它材料制件的表面附着一层金属膜的工艺从而起到防止金属氧化,提高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抗腐蚀性及增进美观等作用。
5.晒纹工艺晒纹是模具表面处理一种常见的工艺,直接影响产品表面的美观和表面强度。
模具晒纹又称模具咬花、模具蚀纹和模具蚀刻,因其工艺成本较低、效果丰富、速度快而受到较广泛的应用。
6.喷油工艺喷油是工业产品的表面涂装加工的称呼。
喷油加工包括塑胶喷油、丝印、移印加工;EVA、橡胶等鞋材改色、丝印。
喷油可根据客户要求,生产耐高温、耐摩擦、耐紫外、耐酒精、耐汽油等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设计材料与表面处理》知识要点:第一章金属材料及其成型技术第一节钢铁材料一、钢和铸铁的区别:钢:钢是指含碳量小于 2.11%的Fe-C 合金所形成的单相奥氏体。
铸铁:铸铁是指含碳量 2.11%~6.69%的Fe-C 合金所形成的奥氏体+莱氏体或渗碳体+莱氏体。
二、碳素钢:1、定义:碳钢是指没有特别加入合金元素的Fe-C 合金。
2、碳素钢的牌号和用途:(1)普通碳素钢:例如Q235 Q255 特点:成分控制不严、强度不高、焊接性能好,韧性和塑性好,价格低、在热扎状态下直接使用,用于桥梁、建筑的工程构件和要求不高的机器零件。
(2)优质碳素钢:例如08,45 (数字表示万分之几的含碳量)特点:具有较高的强度、良好的塑性和韧性、优良的冷成型性能和焊接性能。
大量用于机械、汽车、装备等领域,通常经过热处理后使用。
(3)碳素工具钢:例如T8、T10 (数字表示千分之几的含碳量)指有较高含碳量的碳素钢经过淬火加低温回火,达到较高的硬度,用于制作要求不高的量具、刀具、模具。
三、合金钢:1、定义:在碳钢的基础上特意添加适当种类和数量的其他元素的钢称为合金钢。
合金钢中加入的合金元素主要有Si、Mn 、Cr、Ni、W、Mo、V 等。
2、合金结构钢:根据用途分为渗碳钢、调质钢、弹簧钢等。
(1)调质钢是指以调质处理作为零件预处理或最终热处理工艺的结构钢。
调质处理就是淬火后高温回火。
调质处理可使钢组织均匀,硬度适中,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2)渗碳钢是指经过渗碳处理,其表层的含碳量较多,较硬,而心部仍保持原有的含碳量,较韧的钢。
优点是表层耐磨,硬度大,心部较韧。
四、不锈钢:1、不锈钢的成分:不锈钢中加入的合金元素主要是Cr 和Ni 。
2、不锈钢的分类:常用的不锈钢分为马氏体型、铁素体型和奥氏体型不锈钢三大类。
3、马氏体不锈钢(最常用):含Cr 量13%含C 量为0~0.4%,如0Cr13、1Cr13、2Cr13、3Cr13。
4、铁素体不锈钢:在马氏体不锈钢成分基础上,降低碳含量或提高Cr 含量,形成单相铁素体组织,这就是铁素体不锈钢。
耐蚀性好,塑性变形能力差。
如 1 Cr17,1 Cr17Mo5、奥氏体不锈钢:含Cr 量18%含Ni 量为9%, 强度、硬度低,塑性、韧性好,而且没有磁性,常用于深冲加工的零件。
如0 Cr18Ni90 ,1Cr18Ni9五、铸铁:1成分:含碳量2.5%~4%的Fe-C合金,一般还含有较多的Si, Mn , S, P等杂质。
2、特点:铸铁的组织是由钢基体和石墨两部分组成。
生产工艺简单、价格低廉。
3、分类:一般分为灰口铸铁(如HT100 、HT150 等)、可锻铸铁(如KTH300 、KTH350 等)、球墨铸铁(如QT400、QT450 等)。
其中球墨铸铁力学性能最好。
第二节有色金属材料一、铝及其合金:1、纯铝的特点:导电性仅次于银、铜、金,表面易形成氧化膜,耐腐蚀,但强度太低。
2、铝合金的分类:防锈铝合金(如LF2 , LF3, LF6等)、硬铝合金(LY1 , LY11 , LY12等),超硬铝合金(LC4 ,LC6 等),锻铝合金(LD2 ,LD5 等),铸造铝合金(如ZL101,ZL102 等)二、铜及其合金:1 、纯铜:纯铜又成为紫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2、铜合金:黄铜(Cu-Sn)、青铜(Cu-Sn)、白铜(Cu-Ni)3、黄铜:机械制造行业应用最广的有色金属材料,有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4、锡青铜:主要用于制造要求弹性高,耐磨,耐蚀的零件.三、镁合金和钛合金:1 、镁合金特点:密度小、强度高、抗震性好,耐蚀性差。
2、钛合金特点:强度非常高,加工性能好、耐蚀性强,冶炼技术复杂、价格高昂、导热差。
第三节金属材料的成型技术一、铸造成型:1、重力作用下的成型方法:砂型铸造、金属型铸造、壳型铸造、熔模铸造。
2、外力作用下的液态成型方法:压力铸造、离心铸造、挤压铸造等3、压力铸造:(1)特点:尺寸精度高、表面光洁、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强度。
(2)常用材料:主要是低熔点合金。
如铝合金、锌合金、镁合金、铜合金。
(3)常见问题:缩松、缩孔(由液态收缩导致)、裂纹、变形(由固态收缩导致)(4)如何避免:A :顺序凝固,即使远离浇注口部分先凝固,然后按顺序向浇注口的方向凝固,这样可使缩孔位置能够补充到液体,从而消除缩孔、缩松。
B :合理应用冒口,在适当位置放置足够数量和足够尺寸的冒口,保证有足够的金属液体对铸件进行充分补缩。
C:合理的铸件结构和浇铸工艺可防止裂纹和变形。
二、塑性成型:锻造、挤压、冲压、轧制三、固态成型:焊接、铆接、粘接第四节金属的热处理一、钢的普通热处理1、退火:退火是将钢加热到临界点温度,然后保温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一般是保留在热处理炉中,随炉子一起降温。
2、退火的分类:(1)完全退火:改善组织、细化晶粒、降低硬度、消除内应力。
炉冷到500° C后出炉。
(2)球化退火: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得到好的组织利于后续的淬火处理。
(3)去应力退火:消除内应力、减少变形,炉冷到200° C ~300° C可以出炉。
3、正火:正火是将钢加热到临界点温度以上30° C ~50° C,然后保温后放置在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与退火相比,正火的冷却速度快,正火后钢的强度硬度较高。
4、淬火:淬火是将钢加热到临界点温度以上30° C ~50° C,然后保温后快速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即将加热好的工件淬入特定的介质中进行冷却,如水、盐水、油等。
淬火后得到的组织有很高的硬度和强度,但塑性、韧性差,且组织不稳定,一般不直接使用,必须进行回火处理,以便得到良好的综合性能。
5、回火:回火是把淬火后的钢再加热到某一温度,保温后进行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6、回火的分类:(1)低温回火:回火温度150° C ~250° C,降低内应力和脆性、同时保持高硬度。
(2)中温回火:回火温度350 ° C ~500 ° C,具有较高的屈服强度和弹性极限,同时保持高硬度。
(3)高温回火:回火温度500° C ~650 ° C,既有高强度,又有良好的轫性和塑性。
二、钢的表面热处理与化学热处理1、表面热处理:表面热处理是对钢的表面进行快速加热,使表面奥氏体化,而心部不被加热到较高的温度,组织不发生变化,然后进行淬火使表面发生马氏体相变而硬化。
2、常用表面热处理方法:感应电流表面加热、火焰加热、电接触加热、激光表面加热等3、化学热处理:将工件表面渗入某些活性原子,从而改变表面层的化学成分和组织,达到获得所需性能的目的。
4、常用化学热处理:渗碳、渗氮、碳氮共渗第二章高分子材料及其成型技术第一节高分子材料的性能1、性能特点:高绝缘性、低耐热性、低导热性、高化学稳定性、良好的加工性、着色性和透明性2、高分子材料的老化:老化是影响高分子材料制品寿命的关键问题。
解决方法:(1)结构改性(2)填防老化剂(3)表面处理,如镀金属或喷涂涂料第二节工程塑料及其成型工艺1、塑料的分类: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前者可反复使用,后者只能加热成型一次。
2、典型热塑性塑料:PE、PVC、PP、POM、PA(尼龙卜PC、ABS3、典型热固性塑料:酚醛塑料、氨基塑料、环氧塑料等。
4、五大通用工程塑料:PA、PC、POM 、PBT(PET)、ABS5、五大通用工程塑料的性能特点及用途:6、工程塑料的成型工艺:(1)注射:适用于外形复杂、尺寸精度要求高的零件(2)挤出:适用于连续的型材(3)吹塑:适用于中空制品,可用于吹塑的塑料有ABS,PC,PP,PE等(4)压制成型:适用于热固性塑料的成型,如酚醛塑料和氨基塑料。
7、塑料零件的表面处理:涂漆和电镀(1)涂漆的作用:防止制品老化,提高耐化学性,起着色作用(2)电镀的作用:使零件具有导电性、提高表面硬度和耐磨性,提高抗老化和防潮性,使制品有金属光泽。
8、某些功能塑料制品的制备工艺:(1)珠光塑料制品:将珠光颜料加入塑料,可使塑料制品有金属光泽,还具有较高的光稳定性。
(2)抗静电塑料制品:由于塑料属于绝缘体,表面易产生静电。
在塑料中加入导电填料或抗静电母料,可显著降低塑料表面聚集的电荷。
(3)抗菌塑料制品:抗菌塑料是指在塑料中添加抗菌剂,使塑料制品本身具有抗菌性,达到抗菌、杀菌的效果。
(4)消光塑料(亚光塑料):消光塑料是指在塑料中添加消光剂,使制品表面形成微观粗糙面,当光线照射时,反射线发生改变,使制品表面光泽降低,达到消光目的。
第三章材料表面处理技术:第一节热喷涂技术(可直接用于所有固体)1、定义:热喷涂技术是采用专用设备把某种固体材料加热融化,用高速气流将其吹成微小颗粒并加速喷射到机件表面上,形成特制覆盖层。
2、特点:(1 )几乎所有的金属、陶瓷、塑料都可用作喷涂材料。
(2)金属、陶瓷、玻璃、塑料、木材等所有固体材料都可以进行热喷涂。
(3)涂层厚度可控制,从几十微米到几毫米。
(4)可使基材保持较低温度,从而不变形,不弱化。
(5)工艺简单,不受工件尺寸限制。
(6 )热喷涂方法多样,常用的有火焰喷涂、电弧喷涂、等离子喷涂(喷焊)、激光喷涂(喷焊)等。
第二节电镀(不能直接用于非导体)1、一般原理:在直流电的作用下,电解液中的金属离子还原并沉积到零件表面形成有一定性能的金属镀层。
2、前处理:金属镀件电镀前必须进行非常仔细的前处理,一般需对镀件作如下处理:(1)磨光、抛光、喷砂、去毛刺,去夹砂,去残渣等机械处理。
(2)除油、除锈,使镀件露出干净、活性的表面。
3、常用单金属电镀:镀锌、镀铜、镀镍、镀铬、镀锡、镀金、镀银等4、常用单金属电镀的应用:(1)镀锌主要用于防锈。
(2)镀铜主要提高镀件的耐蚀性。
(3)镀镍主要用于修复磨损零件和电铸。
(4)镀铬层具有很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常用于易磨损零件的电镀。
(5)镀锡主要用于提高导电性。
(6)镀金、镀银主要用于表面装饰。
镀银容易变色、腐蚀。
第三节化学镀(可直接用于所有固体)1、特点:除在金属表面化学镀外,通过敏化、活化等处理可在非金属如塑料、玻璃、陶瓷及半导体材料表面进行化学镀,而电镀只能在导体表面上进行,所以化学镀工艺是非金属表面金属化的常用方法,也是非金属材料电镀前做导电底层的方法。
2、最常用化学镀类型:化学镀镍第四节气相沉积1、定义:将镀料通过某种方式变成气相状态,然后凝聚在镀件表面形成镀膜的方法。
2、物理气相沉积(PVD )的分类:真空蒸镀、阴极溅射、离子镀3、化学气相沉积的(CVD )定义:在高温下,混合气体与镀件表面相互作用,使混合气体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分解,在基体上形成金属或化合物的固体薄膜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