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开放性骨折急救措施康复方法论文

合集下载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一、引言开放性骨折是指骨折部位有外伤性创口,骨折骨端与外界直接相通,常伴有软组织损伤和骨髓脱出。

这种骨折通常需要紧急的急救和护理措施,以避免感染和进一步的损伤。

本文将详细介绍开放性骨折的急救和护理的标准操作步骤。

二、急救准备1. 保护现场:确保现场安全,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2. 戴上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口罩、护目镜等,以防止感染和血液传播的风险。

3. 住手出血:使用干净的纱布或者绷带直接压迫伤口,以控制出血。

如果出血较严重,可以使用止血带进行加压止血。

4. 赋予安抚和疼痛缓解:对伤者进行心理安抚,使用药物或者冷敷等方式缓解疼痛。

三、急救操作步骤1. 清洁伤口:用生理盐水或者清洁的温开水冲洗伤口,去除杂质和污垢。

2. 消毒伤口:使用适当的消毒剂,如碘酒或者酒精,消毒伤口以预防感染。

3. 覆盖伤口:使用无菌敷料或者干净的纱布覆盖伤口,以保护伤口免受外界污染。

4. 固定骨折:使用适当的固定物,如夹板、绷带或者石膏,固定骨折部位,以减轻疼痛和防止进一步移位。

5. 抬高伤肢:将伤肢抬高,以减少肿胀和出血,并提高伤者的舒适度。

6. 运送伤者:将伤者尽快送往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评估。

四、护理措施1. 伤口护理:每天更换无菌敷料,清洁伤口,并观察伤口是否有红肿、渗液或者感染迹象。

2. 疼痛管理:根据伤者的疼痛程度,赋予适当的药物缓解疼痛。

3. 饮食调理:提供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促进伤口愈合和骨折修复。

4. 生理功能监测:监测伤者的体温、脉搏、呼吸等生理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5. 康复训练: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包括肌肉力量恢复、关节活动度恢复等。

五、并发症预防1. 感染预防:保持伤口清洁,定期更换敷料,避免伤口受到外界污染。

2. 血栓预防:鼓励伤者进行肢体运动,避免长期卧床不动,使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

3. 压疮预防:定期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用合适的床垫和护具预防压疮的发生。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骨折是指骨骼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其中开放性骨折是指骨骼断裂导致骨骼外露,伴有软组织损伤的情况。

这种骨折通常需要紧急处理和特殊的护理,以防止感染、减轻疼痛和促进愈合。

本文将详细介绍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

一、急救措施1. 确保安全:在进行急救前,确保自己和受伤者的安全。

如果发生在道路上,应立即将受伤者移到安全地带,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2. 停止出血:开放性骨折通常伴随着大量出血,因此,停止出血是急救的首要任务。

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控制出血:- 尽量避免直接接触伤口,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 用干净的纱布或衣物直接压在伤口上,保持压力,直到出血停止。

- 如果血液渗透到纱布或衣物上,不要移除,而是在上面继续加压。

3. 固定骨折部位:开放性骨折需要紧急固定,以减轻疼痛和防止进一步的损伤。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固定骨折部位:- 使用稳定的物体(如板条、棍子等)将骨折部位固定住,避免移动。

- 用绷带或布条固定物体和骨折部位,确保固定牢固。

4. 覆盖伤口:开放性骨折的伤口需要进行适当的覆盖,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使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轻轻覆盖伤口,避免直接接触。

- 不要用棉花球或纱布直接塞入伤口,以免留下纤维残留并增加感染的风险。

5. 给予止痛药:开放性骨折通常伴随着剧痛,可以给予一定剂量的止痛药物来缓解疼痛。

但在给予药物前,应尽量了解受伤者的过敏史和现有的药物使用情况。

6. 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尽快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将受伤者送往最近的医院急诊室或骨科医生处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二、护理注意事项1. 保持伤口清洁:开放性骨折的伤口容易感染,因此保持伤口清洁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每天用温盐水或清洁剂轻轻清洗伤口,去除污垢和血液。

- 在清洗伤口前,先洗手并戴上无菌手套,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 注意不要用力擦拭伤口,以免破坏新生的组织。

2. 更换敷料:定期更换伤口敷料是必要的,以保持伤口干燥和清洁。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开放性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外伤,通常发生在肢体骨骼受到严重外力冲击或者挤压时。

在遭遇开放性骨折时,正确的急救和护理至关重要,可以有效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方法。

一、急救措施1.1 确认伤势:首先要确认伤者是否有开放性骨折,通常伴有骨头外露、血管破裂、皮肤破损等症状。

1.2 控制出血:用干净的纱布或者衣物压迫伤口,避免血液大量流失。

1.3 固定伤处:尽量保持伤者不挪移,可以用绷带或者其他支撑物固定骨折处,避免二次伤害。

二、护理方法2.1 清洁伤口:用生理盐水或者碘伏等消毒液清洁伤口,避免感染。

2.2 包扎伤口:用无菌敷料包扎伤口,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2.3 观察伤情:定期观察伤口情况,如有红肿、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三、输液治疗3.1 补充液体:开放性骨折易导致失血过多,需要输液补充体液。

3.2 抗生素治疗:医生会根据伤者情况开具抗生素药物,预防感染。

3.3 疼痛管理:根据伤者疼痛程度,可以赋予止痛药物缓解疼痛。

四、手术治疗4.1 外科手术:对于复杂的开放性骨折,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修复骨折并清除坏死组织。

4.2 伤口愈合:手术后需要定期更换敷料,促进伤口愈合。

4.3 康复训练:手术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恢复受伤部位功能。

五、预防复发5.1 骨折固定:在康复期间要避免剧烈运动,保持骨折部位固定。

5.2 饮食调理: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促进骨折愈合。

5.3 定期复查:定期复查受伤部位,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在遭遇开放性骨折时,正确的急救与护理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快伤者康复速度。

希翼本文介绍的内容能对读者有所匡助,提高对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意识。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引言概述:开放性骨折是一种严重的骨折类型,其特点是骨骼断裂伴有皮肤破裂,常伴有大量出血和感染的风险。

在急救和护理过程中,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尽量减少伤者的痛苦和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从急救和护理两个方面,分别介绍开放性骨折的处理方法。

一、急救部份:1.1 快速止血:开放性骨折伴有大量出血,因此在急救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迅速止血。

可以采用直接压迫伤口的方法,用干净的纱布或者手帕等物品,直接压在伤口上,以阻挠出血。

同时,要提醒伤者保持镇定,避免过度活动加重出血。

1.2 防止感染:开放性骨折容易引起感染,因此在急救过程中,我们要注意防止感染的发生。

可以用消毒纱布或者干净的布覆盖伤口,避免外界的污染。

同时,尽量避免用手直接接触伤口,以减少感染的机会。

急救结束后,应尽快将伤者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1.3 固定伤肢:在急救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对伤肢进行固定,以减轻疼痛和进一步的伤害。

可以使用夹板或者固定带将伤肢固定在正确的位置上,避免骨骼进一步错位。

同时,要注意不要过紧或者过松,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和伤口的愈合。

二、护理部份:2.1 伤口清洁:在护理过程中,我们要定期清洁伤口,以防止感染的发生。

可以用生理盐水或者温开水轻轻冲洗伤口,去除污物和血块。

同时,要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消毒剂,以免对伤口造成伤害。

2.2 伤口覆盖:在护理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定期更换伤口覆盖物,以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

可以使用无菌的纱布或者敷料,覆盖在伤口上,避免外界的污染。

同时,要注意不要过紧或者过松,以免影响伤口的愈合和血液循环。

2.3 疼痛管理:开放性骨折常伴有剧烈的疼痛,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我们要及时进行疼痛管理。

可以使用镇痛药物,如非处方的止痛药,以减轻伤者的痛苦。

同时,还可以采用冷敷或者热敷的方法,缓解疼痛和肿胀。

三、并发症预防:3.1 感染预防:在护理过程中,我们要注意预防感染的发生。

可以定期更换伤口覆盖物,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处理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处理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处理引言概述:开放性骨折是一种严重的骨折类型,其中骨骼断裂导致骨骼外露,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

这种骨折需要紧急处理,以避免感染和进一步的损伤。

本文将详细介绍开放性骨折的急救处理方法,以确保伤者得到及时且适当的护理。

一、控制出血1.1 使用压迫止血法开放性骨折常常伴随着大量出血,因此,首要任务是控制出血。

在处理开放性骨折时,应迅速采取压迫止血法。

用干净的纱布或无菌敷料直接压迫在伤口上,以阻止血液流出。

如果伤口较大,可以用手掌或手指施加直接压力,直到出血停止。

1.2 提高患肢在控制出血的同时,应该尽量将患肢抬高,以减少血液流入伤口的数量。

将患肢抬高到与心脏平齐的位置,可以帮助减少出血,并减轻患者的疼痛。

1.3 使用止血带如果出血无法通过压迫止血法控制,可以考虑使用止血带。

将止血带绕在伤肢上,远离伤口约5厘米处,然后用绷带或绳子固定。

然后逐渐加压,直到出血停止。

但是,使用止血带应该非常谨慎,因为过长时间的使用可能会导致组织缺血和损伤。

二、清洁伤口2.1 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清洁伤口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步骤。

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可以帮助清除伤口内的污垢和异物。

用生理盐水冲洗时,应该用较低的压力,以免进一步损伤伤口。

2.2 避免使用碘酒或酒精在清洁伤口时,应避免使用碘酒或酒精等刺激性物质。

这些物质可能会导致更多的伤口疼痛,并且可能延缓伤口的愈合。

2.3 覆盖伤口清洁伤口后,应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

这样可以帮助保持伤口的清洁,并防止外界细菌的进入。

如果没有无菌敷料,可以使用干净的纱布或干净的衣物代替。

三、固定骨折3.1 不要试图复位骨折在急救处理开放性骨折时,不应该试图复位骨折。

这是因为复位骨折需要专业的医疗设备和技能,并且可能会进一步损伤伤口和周围组织。

3.2 用夹板固定骨折固定骨折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减少进一步的损伤和疼痛。

在急救处理中,可以使用夹板或硬物来固定骨折。

将夹板放置在骨折的两侧,并使用绷带或绳子固定。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一、引言开放性骨折是一种严重的骨折类型,其特点是骨折部位与外界环境相通,容易导致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对于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早期的干预和适当的处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的标准操作流程。

二、急救措施1. 保持患者安全首先,要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

评估现场是否存在危险因素,如火灾、坍塌等,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患者免受进一步伤害。

2. 预防感染开放性骨折易导致感染,因此在急救过程中要注意预防感染的措施。

佩戴一次性手套,避免直接接触伤口,使用消毒剂清洁伤口周围的皮肤,并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

3. 控制出血开放性骨折常伴有明显的出血,需要迅速控制出血以防止失血过多。

可以采用直接压迫伤口、提高伤肢高度、使用止血带等方法来控制出血。

但要注意,如果止血带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组织坏死和神经损伤,因此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正确使用止血带。

4. 固定伤肢在急救过程中,需要尽快固定开放性骨折的伤肢,以减少疼痛和进一步的损伤。

可以使用夹板、软包扎等方法来固定伤肢。

固定时要注意不要过紧或过松,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5. 呼叫急救车辆开放性骨折是一种严重的伤情,需要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在急救过程中,要及时呼叫急救车辆,并告知医院患者的伤情,以便医院做好接诊准备。

三、护理措施1. 伤口处理在医院护理阶段,对开放性骨折的伤口要进行适当的处理。

首先,要对伤口进行冲洗,以去除污物和杂质。

可以用生理盐水或其他适当的洗液进行冲洗,但要避免用力擦拭伤口,以免进一步损伤组织。

然后,要进行伤口的缝合或敷料处理,以促进伤口的愈合。

2. 疼痛管理开放性骨折常伴有剧烈的疼痛,需要进行有效的疼痛管理。

可以使用镇痛药物来缓解患者的疼痛,但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3. 感染预防开放性骨折易导致感染,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加强感染预防措施。

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定期更换敷料,避免伤口受到污染。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开放性骨折是指骨折部位与外界直接相通,骨折端突出皮肤或黏膜的一种骨折类型。

这种骨折情况下,骨折端暴露在外,易受感染,并且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因此,对于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流程,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一、开放性骨折的急救流程1. 确保安全:首先,急救人员需要确保自身和伤者的安全。

如果现场存在危险因素,如火灾、爆炸等,应迅速将伤者转移到安全地点。

2. 停止出血:开放性骨折往往伴随大量出血,应迅速采取措施止血。

可以使用压迫止血法,用干净的纱布或衣物直接压迫在出血部位上,直到出血停止。

3. 保护骨折部位:在急救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对骨折部位进行过多的触碰和移动,以免进一步损伤。

可以使用软垫或厚棉被等物品固定骨折部位,减少移动。

4. 清洁伤口:开放性骨折的伤口易受感染,因此在急救过程中,应尽量保持伤口清洁。

可以用生理盐水或清洁的温开水轻轻冲洗伤口,以去除杂质和污垢。

5. 处理伤口:在清洁伤口后,可以用无菌纱布或干净的布料覆盖伤口,以防止继续污染。

避免直接用手触碰伤口,以免引起感染。

6. 固定骨折:在急救过程中,需要将骨折部位固定,以减少疼痛和进一步损伤。

可以使用夹板、绷带或其他固定器材,将骨折部位固定在正确的位置上。

7. 给予止痛药:开放性骨折常伴有剧烈疼痛,可以给伤者口服止痛药,如布洛芬等,以缓解疼痛。

二、开放性骨折的护理注意事项1. 感染预防:开放性骨折伤口易受感染,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定期更换敷料,并避免伤口受到污染。

必要时,可以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2. 饮食调理:开放性骨折的伤者需要足够的营养支持,以促进伤口愈合和骨折复位。

可以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如鸡蛋、牛奶、新鲜蔬菜等。

3. 伤口观察:护理过程中,需要定期观察伤口的情况,如有红肿、渗液、发热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4. 康复训练:在骨折初期,应避免过度使用骨折部位,以免引起进一步损伤。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处理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处理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处理开放性骨折是指骨折断口与外界环境相通,伴有软组织损伤的一种严重骨折。

在遇到开放性骨折的紧急情况时,正确的急救处理可以有效地减轻病情并提高患者的康复率。

下面将详细介绍开放性骨折的急救处理步骤。

1. 保护现场和自身安全在进行任何急救处理之前,首先要确保自身的安全。

如果现场存在危险因素,如火灾、交通事故等,请先确保自己的安全,然后才能进行急救处理。

同时,要保护现场,避免交叉感染,可以戴上一次性手套。

2. 停止出血开放性骨折通常伴随着大量出血,因此首先要尽力停止出血。

可以使用直接压迫的方法,用纱布或干净的布料直接压在出血处,用力均匀地施加压力,直至出血停止。

如果出血较为严重,可以使用止血带进行止血,但要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3. 清洁伤口在停止出血后,要对伤口进行清洁。

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或清洁的温开水冲洗伤口,去除污物和杂质。

切勿使用酒精或碘酒等刺激性物质清洁伤口,以免引起更严重的感染。

4. 固定伤骨在清洁伤口后,要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

可以使用夹板或其他固定器材将骨折部位固定住,以减少疼痛和进一步的损伤。

固定时要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压迫血管和神经。

5. 遮盖伤口在固定骨折部位后,要用干净的纱布或无菌敷料遮盖伤口,以防止进一步感染。

遮盖时要注意不要直接接触伤口,以免引起交叉感染。

6. 抬高患肢如果可能,可以将受伤的肢体抬高,以减少肿胀和疼痛。

可以使用垫子或枕头将受伤的肢体抬高,但要避免过度抬高,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7. 尽快就医开放性骨折是一种严重的骨折,需要尽快就医。

在进行急救处理的同时,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寻求医疗帮助。

专业的医务人员会对伤口进行进一步处理和诊断,并给予相应的治疗。

总结:开放性骨折是一种紧急情况,正确的急救处理可以有效地减轻病情并提高患者的康复率。

在处理开放性骨折时,首先要保护现场和自身安全,然后停止出血、清洁伤口、固定伤骨、遮盖伤口、抬高患肢,并尽快就医。

请记住,以上步骤仅供参考,具体处理方法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和专业医务人员的建议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四肢开放性骨折的急救措施及康复方法【中图分类号】r68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315-01
【摘要】:通过观察,帮助病人合理功能锻炼,同时以中西医结合对四肢开放性骨折愈合康复的影响,采用综合治疗,愈合康复的效果比未使用综合治疗方法缩短愈后周期13.4%。

黄宇黄医生认为,早期抢救重症及时将开放性骨折转为闭合性骨折,后期合理功能锻炼是治疗四肢开放性骨折的关键,而传统医药有促进骨折愈合作用。

指导功能锻炼和康复护理,预防畸形和晚期功能障碍发生,使骨折患者获得良好的功能恢复。

【关键词】:四肢骨折急救康复护理康复锻炼休克感染
1. 四肢开放性骨折的临床表现
四肢骨折是指由于外伤或病理等原因致使四肢骨质部分或完全断裂的一种疾病。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骨折部有局限性疼痛和压痛,局部肿胀和出现瘀斑,肢体功能部位或完全丧失,完全性骨质尚可出现肢体畸形及异常活动。

四肢开放性骨折常伴出血、休克等并发症,又因伤口易感染加重病情,延长治疗时间,严重影响患者功能恢复,甚至造成肢体伤残。

故早期及时正确处理,预防感染和功能锻炼,对骨折康复尤为重要。

通过收治四肢开放性骨折80例均于急诊处理后复位、固定,合
理功能锻炼,辅以中西医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

现将早期急救和康复护理分述如下。

2. 临床资料
2.1 一般资料:对80例四肢开放性骨折病人进行救治。

80例患者中,男57例,女23例。

年龄8~87岁。

骨折部位:肱骨18例,尺桡骨20例,股骨18例,胫腓骨24例。

致伤原因:车祸伤31例,压砸伤10例,挤压伤10例,摔伤16例,绞伤57例,其它伤6例。

骨折类型:粉碎性30例,横形18例,斜形26例,螺旋10例。

就诊时间:1h内12例,1~5h36例,5~8h25例,超过8h7例;时间最短30min,最长36h,平均6.8h。

2.2 损伤程度与早期并发症分布:开放性骨折按软组织损伤,结合伤口污染和骨折移位度分ⅰ°、ⅱ°、ⅲ°。

80例中,有早期并发症38例,占47.5%;包括休克10例,内脏损伤7例,呼衰1例,其它轻合并伤20例。

2.3 早期急救和伤口处理结果:80例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除急诊剖腹探查3例,抢救休克8例、呼衰1例外,其余伤口均尽早彻底清创,视情况i期缝合或延期缝合,同时加用有效抗生素。

因急救及时,患者无1例死亡。

2.4 骨折愈合情况:本组病例经复位、固定、功能锻炼、辅以中西医药、针灸、tdp照射等治疗,骨折平均临床愈合时间9.7周。

有畸形愈合、延迟愈合等晚期并发症7例,占8.8%。

根据“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经验交流座谈会”通过的“骨折疗效标准”,其优良
愈合率达87.5%。

2.5 四肢开放性骨折早期重在及时抢救危重并发症和正确处
理伤口。

病人入院后,通过“一问、二看、三检查”,迅速判断伤势轻重,实施救治。

本组危重并发症12例,无1例漏诊,且抢救有效,为进一步治疗骨折奠定基础。

对开放性伤口争取早期彻底清创,注射t.a.t,同时应用大剂量有效抗生素。

6~8h内ⅰ°、ⅱ°伤口,争取一期缝合;ⅲ°8~24h伤口、开放性骨折或超过24h污染重伤口,视情况一期或延期缝合。

尽量减少伤口暴露时间,加强换药和伤口渗液、引流情况观察。

经上述处理。

本组伤口一期愈合70例,达87.5%;感染率11.3%,与创面大,损伤污染重有关。

3. 康复护理与锻炼
3.1 康复护理
3.1.1 心理康复
骨折病人除尽可能恢复患肢功能外,心理康复也很重要。

患者常因伤势突发、疼痛和功能障碍,存在各种心理问题,如震惊、否认、悲观、焦虑。

护士应善于观察疏导、细致、耐心护理,以增进病人安全感和信任感,从而减轻或消除心理障碍。

加强与病人交流,倾听病人述说,了解病人的苦衷,关心、安慰病人,增强治疗的信心。

3.1.2 一般护理
加强基础护理,起居生活照顾,卧硬板床,保持床单位的卫生。

注意饮食卫生,提供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多吃水果蔬菜,适量纤
维及多饮水防止便秘及泌尿系感染和结石。

3.1.3 疼痛的护理
骨折病人疼痛原因很多,针对不同原因和时间进行护理。

骨折断端移动刺激周围软组织引起的疼痛,固定前不要移动病人或临时牢固固定,轻搬少动。

由于肿胀压迫引起疼痛,抬高患肢,早期冷敷减少血液循环减轻水肿止痛,并防止出血,晚期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消除水肿止痛。

前臂和小腿骨折要警惕骨筋膜室综合征。

3.1.4 观察病情
观察患肢变化,注意肿胀、疼痛、制动情况,抬高患肢或功能位。

对病情严重的病人要观察全身变化,有无出血、休克等,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遵医嘱进行处理。

3.1.5 预防感染
开放性骨折处理不当易致感染,黄医生认为预防方法是早期彻底清创,全身应用抗生素,加强营养。

3.2 康复锻炼
3.2.1 锻炼要求和方法
康复锻炼争取在骨折复位、固定后尽早进行,并贯穿整个骨折愈合过程。

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制定锻炼计划,指导正确方法,鼓励病人完成,定期评价康复成果,更换新目标。

具体作法:炎症期以肌肉收缩锻炼为主,促进肿胀消退;骨痂形成期从单一关节活动开始,逐步增加关节功能训练,防止关节粘连和肌肉萎缩;塑形期锻炼为尽可能恢复患肢功能,故活动次数和范围均增加。

3.2.2 辅助疗法
在康复锻炼同时,运用中西医活血化瘀药,另对部分患者配合tdp理疗,结合针灸、推拿等传统手法,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和代谢,有利于血肿吸收和骨痂形成。

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康复锻炼相辅相成,能达到筋骨并重,促进骨折愈合和康复的目的。

西医治疗偏重复位、固定效果,功能锻炼要求机械化,常见骨折愈合良好,但关节活动受限甚至僵硬,肢体功能恢复不理想,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困难。

3.2.3 院外指导
对院外治疗病人及家属宣讲骨折有关知识,功能锻炼方式。

通过建立家庭病房,定期上门治疗,检查院外服药、锻炼及骨折愈合情况;未在本地的病人嘱其坚持锻炼,定期门诊随访,保证院外治疗连续性和康复锻炼有效。

4. 结束语
四肢开放性骨折创口感染临床较为多见,本组伤口清创缝合早,伤口平均暴露时间4.2h,感染率11.3%。

康复过程中绝大多数病人能坚持正确锻炼,复查肢体功能恢复良好77例,达96.3%。

黄医生认为,早期抢救重症及时将开放性骨折转为闭合性骨折,后期合理功能锻炼是治疗四肢开放性骨折的关键,而传统医药有促进骨折愈合作用。

以“医患合作、心身兼治、动静结合、筋骨并重”指导功能锻炼和康复护理,预防畸形和晚期功能障碍发生,使骨折患者获得良好的功能恢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