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4 比较大小(导学案)
比较大小与近似数

书院小学精品导学案
《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这一课考虑到学生已有了百以内数大小比较的经验,所以总体的教学思路是,淡化教师教的痕迹,突出学生学的过程。
所以当熟悉的一组生活素材呈现在学生面前时,不是告诉学生比较的方法,而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归纳方法。
给学生提供自主的活动空间和交流的机会,利用旧知识迁移,进而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要使学生真正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必须通过练习。
通过同桌之间、师生间和小组合作摆数、比较万以内的数,。
这样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比较方法,同时给后进生一定的引导和帮助。
不但巩固了本节课中的知识点,而且是每个孩子参与到了学习和练习中,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今后在平时教学中,应继续多鼓励学生积极发言,重视师生、生生间的交流。
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从而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通过回忆,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起他们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从而顺利地过度到新课的学习中去。
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和教学要求利用学生已掌握的比较百以内数大小的能力
调动学生自主发现规律四位数比三位数大。
位数越多,数越大。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在活动中充分体验,从而探索出数位相同的两个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先从高位比
高位数大这个数就大。
由于学生主体性的参与,因此他们感悟
得深、理解的透。
在学生初步掌握了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之后,充分利用教材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知识发展思维给学生提供自主的活动空间和交流的机会。
进一步巩固比较大小应从高位开始比较。
这样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比较方法增强应用意识。
引导学生自我评价,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理解数的顺序,培养学生比较大小的能力。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分享的意识。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教具:数字卡片、计数棒、小黑板3.资源:课堂展示PPT教学过程第一节:数的顺序1.利用数字卡片示范数1-10的顺序,并让学生跟读。
2.完成数1-10的连线练习。
3.游戏环节:老师提问“在1-10中,哪个数字比较小?哪个数字比较大?”让学生通过手势回答。
第二节:比较大小1.出示两组数字,让学生利用计数棒分别表示,并比较大小。
2.小组活动:老师给每个小组发放小黑板,让学生凭借记忆力,在小黑板上写出数值并比较大小。
3.游戏环节:老师口头描述两个数字的大小关系,让学生快速做出判断。
教学反馈1.个别辅导:根据学生的情况,对部分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2.练习讲评:让学生互相检查答案,讲解注意事项。
3.互动问答:通过提问,巩固学生对数的顺序和大小的理解。
拓展延伸1.给学生出示更复杂的数字排列,让他们探索更大的数值。
2.设置数值比较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3.激发学生兴趣,提倡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找到更多关于数的规律。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已经初步掌握了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的方法,这为他们后续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以后的学习中,希望同学们能够勇敢提出问题,积极思考,并努力拓展自己的数学思维。
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整理与复习》导学案 学案(2)

整理与复习【学习目标】1.经历整理前面所学的知识和方法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所学内容,初步养成整理所学知识和自我反思的意识。
2.结合所学内容尝试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3.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必要的基本技能,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小组合作回顾自己的成长足迹,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感受克服困难和获得成功的乐趣。
【学习重难点】1.整理所学知识,掌握必要的基本技能,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结合所学内容尝试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学习过程】(一)数的运算1.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减两位数、整十数加减一位数,其中包括进退位的运算。
48+2= 78-30= 55+7= 84-60= 63-6=44+5= 20+45= 47+30= 60-30= 93-8=2.混合运算:83-20+5= 60+14-7=3.估算:如估计50元可以买哪两种玩具,买40瓶水够全班同学喝吗?(二)解决问题1.看图,列式计算。
(1)一图一式(2)一图二式(3)一图四式(三)常见的量1.简单计算20元+17元= 100元-45元= 40元-25元=1元+5角= 5角+5角= 2元2角+3元= 8元7角+3角= 1元2角+8元8角= 1元-3角= 2.会认钟面上的时刻,并会用两种写法进行书写。
(四)空间与图形结合具体的实物,通过观察、辨认物体的位置。
(五)统计与概率1.2.下面是二(1)班同学画的统计图。
(1)爱吃哪种水果的人最多?爱吃哪种水果的人最少?(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一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数的组成(1)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导学案学校班级一年级主备人参备人审核人课题数的组成课时—总课时2-9学习目标1、我知道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重难点使学生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课前预习课型新授教学准备小棒导学流程导学步骤具体内容复备栏1、导(导课题、目标)1、从二十五开始,一个一个的数到四十一。
2、从六十开始,十个十个地数到一百。
3、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深入了解100以内的数吧。
2、学(出示预学案,自学课本第35页例2,完成下面问题。
学生自学或合作学习)1、18根小棒再添()根小棒就是20根。
请你把20根小棒摆在桌上,要求摆完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是20根。
2、2捆小棒再添1捆小棒是()根小棒。
想一想:三十里面有()个十。
3、十根十根地数,从三十数到一百。
想一想:()个十是一百。
4、请与你的同桌一根一根地数,从三十数到四十六。
想一想:4个十和6个一就组成()。
3、展(师巡视发现问题、或组内、全班展示)请同学分别起来汇报答案。
4、讲(教师精讲点拔或出示课件,突破难点)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数的组成,知道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几个()组成的。
5、练(以固学案出示,检查学生学习是否达标)过关检测:1、课本“做一做”。
2、课本“练习八”的第4题。
课堂小结(不超过两分钟,可由学生进行小结)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数的组成10个十是(一百),100里面有(10)个十。
课后反思:。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学设计3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学设计3一、教学背景分析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是数学一年级下册的重要内容,掌握好这一部分知识对于学生接下来的数学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学习数的顺序、比较大小这一知识点时,学生需要掌握数字的大小关系,理解数字的排列顺序,培养对数字的感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能够正确排序一组给定的数字,正确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关系。
2.过程技能: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排序一组给定的数字。
2.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关系。
2. 教学难点1.能够正确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知识教师通过举例子引入数字的大小关系,让学生初步了解数的大小关系。
通过给出一组数字,让学生观察并讨论数字的大小关系。
第二步:教学内容学习1.让学生分组进行数的排序练习,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加深对数字大小关系的理解。
2.设计有趣的游戏或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数字的大小关系,加强记忆。
第三步:巩固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并在课堂上进行答疑解惑。
第四步: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让学生继续巩固所学内容,加深理解。
作业可以包括排序题、比较大小题等。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对数字的大小关系理解程度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存在混淆的情况。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需要注重对学生个别差异的关注,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目的。
以上是本节课《数的顺序、比较大小》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套)

板书设计:
七巧板
它由 5 个三角形、 1 个正方形和 1 个平行四边形组成的
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拼成三角形或长方形,
4
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课后反思:
学校 参备人 课题 学习目标 重难点 课前预习 课型
导学步骤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全套 )
班级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导学案
仔细观察第 2 页的图。
课型
新授
教学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老朋友 (出示长方体、 正方体、
1、导(导课题、 目标) 圆柱体、 球)这些朋友呀也和我们一样很喜欢画画, 猜一猜他
们都画了些什么呢?引出课题。
2、学(出示预学案, 学生自学或合作学习)
一、自主学习 1、 画一画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全套 )
学校
班级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导学案
一年级
备课人
参备人
审核人
课题
认识平面图形
课时—总课时
3—— 1
学习目标
重难点 课前预习
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和圆这些平面图形,能够区 别这些图形。 知道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和圆这些平面图形的特征。
课时—总课时
14—— 2
1、进一步掌握十几减 9 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破十法”
2、能熟练地进行十几减 9 的口算 能熟练地进行十几减 9 的口算
课型
教学准备
导学流程
导学步骤
具体内容
复习
1、导(导课题、 目标) ( 1)9+( )=13 13- ( ) =9
9+( )=16
一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014

位上的数,
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 位上的数大,则这个两位数就大。
位上的数相同,再看
位上的数,
◆当堂检测: ★1、在 里填上“>” “<”或“=” 。
★★2. 在○里填上“>”“<”或“=”。
★★★填一填:(源自)<()<()<(
)<(
)
自我评价:我这节课参与了
次,我的表现:很棒,积极参与 ( 还不错( ) 胆子小,不敢说 (
同学们,你们是怎么比较大小的?为什么个位上的数字不用进行比较了?
这两个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当十位上的数相同时,该怎样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呢?
◆ 合作探究,归纳展示。
观察这两组数,在比较时,有什么区别吗?回忆我们刚才是怎么比较的。 快来说一说,100以内的数是如何进行大小比较的?
一般方法是:先看 如果
) )
主人姓名:
◆复习检测:
1、十位是 7 的两位数有(
2、 比 79 多 1 的数是( )
3、 74 是由(
4、
) ; )个十和(
比 79 少 1 的数是( )个一组成的。
) 。
○里填上“>”、“<”或“=”. 14○14 18○15 19○20
2、在
◆ 自主学习
1、 请学生书本第 42 页 看例 5,自己完成。
芙蓉学校一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班 级: 一(1) 科任老师: 梁拱铭 学案编号: 014
预习情况: (优秀 一般 差) 家长签名: 课题:比较大小 学习目标:A、使学生掌握 100 以内数的顺序,进一步会比较 100 以内数的大小 B、学会比较 100 以内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学习重点:掌握 100 以内数的顺序;学会比较 100 以内两个数的大小 学习难点:掌握数的顺序和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导学过程 备 注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 100以内数的认识 第5课时 比较大小(2) 》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 100以内数的认识第5课时比较大小(2)》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表示数的大小关系。
2.能够正确比较100以内的数的大小。
3.能够熟练运用数的大小关系进行排列和比较。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正确使用比较大小的符号。
2.让学生能够灵活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三、教学难点1.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不同数的大小关系。
2.确保学生能够有效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比较。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投影仪、100以内的数卡片、比较符号等教学资源。
2.学生课桌凳椅整齐摆放,保持教室安静整洁。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复习温故(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口头出题的方式复习前几堂课所学的知识,例如让学生比较给出的数的大小等。
第二步:引入新知识(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100以内数的卡片,让学生观察、思考并比较数的大小关系,引入比较大小的概念。
第三步:讲解比较大小的方法(15分钟)教师详细讲解大于、小于、等于符号的含义和使用方法,让学生理解数的大小关系。
第四步:练习与巩固(20分钟)教师出示一系列的数,让学生互相比较大小,并用符号表示数的大小关系。
同时布置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
第五步:拓展应用(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比较不同长度的绳子等,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第六步:总结反思(5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加深理解。
六、作业布置布置练习题目,要求学生回家继续巩固比较大小的知识,做到熟练掌握。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相对简单,但是需要反复让学生进行练习,加深对比较大小概念的理解。
教师在课堂上要多和学生互动,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加以指导。
以上为《4 100以内数的认识第5课时比较大小(2)》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的大小关系,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比较大小
项目内容
1.比较下面数的大小。
12○93○195○5
2.你知道15、20、9中哪个数最大吗?
3.比较下面两数的大小。
42○3723○25
分析:两位数比较大小,先从( )比较,如果这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 )。
4.
红球有58个,蓝球有15个,它们相差的( ),可以说红球比蓝球( );黄球有10个,蓝球有15个,10和15相差的( ),可以说黄球比蓝球( )。
5.通过预习,我知道:两位数比较大小,先比较( )上的数。
6.在○里填上“>”“<”或“=”。
29○3081○1827○7290○9
7.桃子有25个,苹果有30个,梨有65个。
桃子比苹果( ),桃子比梨( ),梨比苹果( ),苹果比桃子( )。
温馨提示知识准备:20以内数的比较。
参考答案
1. ><=
2. 20
3. ><十位个位
4. 较多多得多较少少一些
5.十位
6. <><>
7.少一些少得多多得多多一些
(赠品,不喜欢可以删除)
数学这个家伙即是科学界的“段子手”,又是“心灵导师”一枚。
它要是给你讲起道理来,那可满满的都是人生啊。
1.人生的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所谓追求错误的东西,就是你在无限趋近于它的时候,便无限远离了原点,却永远无法和它产生交点。
2.人和人就像数轴上的有理数点,彼此可以靠得很近很近,但你们之间始终存在无理的隔阂。
3.人是不孤独的,正如数轴上有无限多个有理点,在你的任意一个小邻域内都可以找到你的伙伴。
但人又是寂寞的,正如把整个数轴的无理点标记上以后,就一个人都见不到了。
4.零点存在定理告诉我们,哪怕你和他站在对立面,只要你们的心还是连续的,你们就能找到你们的平衡点。
5.有限覆盖定理告诉我们,一件事情如果是可以实现的,那么你只要投入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就一定可以实现。
至于那些在你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就随他去吧。
6.幸福是可积的,有限的间断点并不影响它的积累。
所以,乐观地面对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