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9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学案苏教版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 专题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学案 鲁科版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专题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高考第一轮复习《化学必修2》第3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第3节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1、烃的衍生物2、乙醇的结构和性质及用途3、乙酸的结构和性质及用途4、酯的结构特点和性质及用途5、糖类、油脂、蛋白质二. 教学目的1、认识乙醇、乙酸、酯、油脂、糖类、蛋白质等重要有机物的组成、性质和主要应用。
2、了解与人类生命、营养、健康密切相关的知识。
三. 重点和难点1、乙醇、乙酸、酯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应用。
2、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性质和应用。
四. 考点分析本节内容在高考中主要的考查点是:1、乙醇、乙酸、酯类物质的结构特点、性质和重要用途。
2、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性质和重要用途。
五. 知识要点食品中的糖类、蛋白质、油脂、维生素,饮品中的乙醇,调味品中的乙酸、酯类物质等都是有机化合物。
它们都可以看成是由烃衍生而来的,都属于烃的衍生物。
本节内容是以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为例介绍几种重要的烃的衍生物。
重点是介绍它们的性质、结构、官能团之间的衍生关系,以及它们回归人体中的作用。
(一)烃的衍生物烃的衍生物: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称为烃的衍生物。
官能团:取代氢原子的其他原子或原子团,使烃的衍生物具有不同于相应烃的特殊性质,这些原子或原子团称为官能团。
(二)乙醇1. 物理性质(1)乙醇俗名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沸点为78.5℃,易溶于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跟水混溶。
(2)常用酒精 ①工业酒精工业酒精含乙醇约96%(体积分数)。
②无水酒精含乙醇99.5%以上的酒精叫无水酒精,用工业酒精和生石灰混合蒸馏制取无水酒精。
③医用酒精医疗上常用体积分数为70%~75%的乙醇作消毒剂。
2. 分子结构乙醇的分子式:O H C 62,电子式:H :O :H ..H C :H ..H C :H ........,结构式:H O H |H |C H |H |C H ----,结构简式:OH CH CH 23或OH H C 52。
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9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第一单元 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学案 苏教版

第一单元 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考试标准]1.甲烷的组成、结构与性质 (1)组成和结构(2)(3)化学性质①稳定性:与强酸、强碱和强氧化剂等一般不发生化学反应。
②燃烧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H 4+2O 2――→点燃CO 2+2H 2O 。
③取代反应:在光照条件下与Cl 2发生取代反应,第一步反应的方程式为CH 4+Cl 2――→光照CH 3Cl+HCl ,继续反应依次又生成了CH 2Cl 2、CHCl 3、CCl 4。
2.乙烯的组成、结构与性质 (1)组成和结构(2)物理性质(3)化学性质完成下列方程式:①燃烧:CH 2CH 2+3O 2――→点燃2CO 2+2H 2O(火焰明亮且伴有黑烟)。
②③加聚反应:n CH 2==CH 2――→引发剂 CH 2—CH 2 3.乙炔的组成、结构与性质 (1)组成和结构(2)物理性质(3)化学性质完成下列方程式:①燃烧:2C 2H 2+5O 2――→点燃4CO 2+2H 2O(火焰明亮,带浓黑烟)。
②加成反应a .与Br 2/CCl 4反应:CH≡CH+2Br 2―→CHBr 2CHBr 2;b .制乙烷:CH≡CH+2H 2――→Ni CH 3CH 3;c .制氯乙烯:CH≡CH+HCl ――→HgCl 2△CH 2===CHCl 。
③聚合反应(制聚乙炔)n CH≡CH ――→催化剂CH===CH4.苯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1)组成与结构(2)物理性质(3)完成下列方程式:①燃烧:2C 6H 6+15O 2――→点燃12CO 2+6H 2O(火焰明亮,带浓烟)。
②取代反应: 苯与液溴的反应:;苯的硝化反应:。
③加成反应:一定条件下与H 2加成:。
题组一有机化合物的通性1.下面列举的是某化合物的组成和性质,能说明该物质肯定是有机物的是( )A.仅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B.仅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D.熔点低且难溶于水答案 A解析烃都是有机化合物,A正确;碳酸(H2CO3)不属于有机物,B错;单质碳、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它们均不属于有机物,C错。
高中化学专题3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第4课时糖类

12/10/2021
第三十三页,共三十六页。
本部分内容 讲解结 (nèiróng)
专题3 有机(yǒujī)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第 4 课时 糖 类
12/10/2021
第一页,共三十六页。
1.知道糖类的组成、重要性质和主要应用。 2.认识葡萄 糖的分子结构和特征反应。3.能够设计实验确认淀粉水解的产 物及水解的程度。
12/10/2021
第二页,共三十六页。
一、糖类的组成、物理性质和存在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六页。
解析:选 B。尿液中含有水,无论是否含有葡萄糖,加入钠都 会有氢气放出,A 错误;检验葡萄糖可利用其分子结构中含有 醛基,将其与新制的 Cu(OH)2 悬浊液共热,根据是否有砖红 色沉淀生成来鉴定,B 正确;因尿液中葡萄糖含量很低,与醋 酸反应不明显,C 错误;葡萄糖是五羟基醛,与饱和碳酸钠溶 液互溶,不会分层,D 错误。
纤维素
葡萄糖
2.葡萄糖的有关反应
(1)生理氧化
1 mol 葡萄糖缓慢氧化放出 2 803 kJ 能量,热化学方程式为
C6H12O6(s)+6O2(g)―→6CO2(g)+6H2O(l) ΔH= -2 803 kJ·mol-1。
12/10/2021
第六页,共三十六页。
(2)特征反应 ①与银氨溶液反应
12/10/2021
第三十二页,共三十六页。
3.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 CH2OH(CHOH)4CHO,是多羟基醛, 具有醇和醛的性质:(1)和 Na 反应放出 H2,(2)加 H2 还原为 己六醇,(3)能发生银镜反应,(4)能与新 Cu(OH)2 悬浊 液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4.淀粉水解过程中要用稀 H2SO4 作催化剂,其最终产物是葡萄 糖。水解程度及产物的检验可选用碘水和新制 Cu(OH)2 悬浊 液,但应注意检验时溶液的酸碱性。
山东省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9章第2节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塑料橡胶和纤维课件

高考题组二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4.(高考组合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蛋白质和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一定条件下都能水
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11·山东高考)
B.光导纤维、棉花、油脂、ABS树脂都是由高分子化合物组
油脂与矿物油的区别:
油脂
矿物油
常见物质 植物油、脂肪 汽油、煤油、柴油
成分种类 性质
主要来源
酯类 水解 动、植物
烃类 不水解 石油分馏产品
应用 人体所需营养物质
燃料
(2012·南平模拟)糖类、油脂、蛋白质为动物性和植物性 食物中的基本营养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糖类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B.蛋白质和油脂水解后的产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C.淀粉水解液中直接滴入银氨溶液会出现银镜,证明淀粉 完全水解 D.用灼烧的方法可以鉴别蚕丝品和棉线制品
2.高级酯——油脂(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1)分类
(3)化学性质-水解反应 ①酸性条件:水解生成甘油和______高__级__脂__肪__酸____。 ②碱性条件:水解生成甘油和____高__级__脂__肪__酸__盐____,也称皂 化反应。 (4)用途 ①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能量。 ②用于生产肥皂和甘油。
C.在水溶液里,乙酸分子中的—CH3可以电离出H+ D.在浓硫酸存在下,苯与浓硝酸共热生成硝基苯的反应属 于取代反应
【解析】 在水溶液里,乙酸分子中的羧基电离出H+: CH3COOH CH3COO-+H+。
【答案】 C
3.(高考组合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2011·山东高考)
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8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知识手册苏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第1课时乙醇知识点1 乙醇的元素组成乙醇是由________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知识点2 乙醇的分子结构乙醇的分子式:________结构式:________结构简式:________官能团:________ 知识点3 乙醇的物理性质乙醇俗称:________________,它是一种________的液体,密度比水______,易________,能与水________互溶,是优良的________。
医疗消毒用酒精是________的乙醇溶液。
【特别提醒】(1)除去乙醇中的水需加生石灰吸水,然后蒸馏。
(2)乙醇分子与水分子间形成分子间氢键,增大其溶解性。
知识点4 乙醇的化学性质1.与金属钠反应现象:钠首先________试管底部,反应较平缓,有气泡产生,最后钠块消失。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相同条件下,这个反应的速率比钠与水反应的速率________。
2.氧化反应(1)燃烧:乙醇在空气中燃烧,发出________火焰,放出大量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催化氧化实验:把一端弯成螺旋状的铜丝放在酒精灯外焰加热,铜丝表面________,趁热立即把它插入盛有乙醇的试管中,看到铜丝表面变成________。
反复多次后,试管中有________气味物质产生。
乙醇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铜丝在反应中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在适当条件下,乙醛还可以进一步氧化生成乙酸: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5 乙醇的工业制法1.发酵法2.乙烯水化法: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6 官能团决定有机化合物的______的________或________叫做官能团。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 专题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第2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第3课

本文档仅供文库使用。
百度文库是百度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
百度文库的文档由百度用户上传,需要经过百度的审核才能发布,百度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
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
百度文库的文档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
百度用户上传文档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下载有标价的文档则需要消耗积分。
当前平台支持主流的doc(.docx)、.ppt(.pptx)、.xls(.xlsx)、.pot、.pps、.vsd、.rtf、.wps、.et、.dps、.pdf、.txt 文件格式。
第3课时酯和油脂[学习目标定位] 1.知道酯的存在、结构和性质,会写酯的水解反应方程式。
2.熟知油脂的结构和重要性质,能区分酯与脂、油脂与矿物油。
3.认识油脂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一、酯的水解反应1.按表中实验操作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填写下表:2.写出上述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H 3COOCH 2CH3+H 2O稀H 2SO 4△ CH 3COOH +CH 3CH 2OH(2)CH 3COOCH 2CH 3+NaOH ――→△CH 3COONa +CH 3CH 2OH 3.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与碱性条件下水解程度有何不同?为何不同?答案 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程度大。
酯水解生成酸和醇,是可逆反应,碱能与生成的酸发生中和反应,减小了酸的浓度,使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促进了酯的水解,可使水解趋于完全。
1.酯的结构简式为,其中两个烃基R 和R′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左边的烃基还可以是H 。
高中化学专题3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3酯油脂

12/12/2021
第十八页,共二十三页。
二、油脂的结构与性质 【例 3】 我国某些地区用石蜡等工业油非法加工大米,加工的“毒大米”威胁我们 的健康,给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食用油和石蜡油虽然都称作“油”,但从化 学组成和分子结构看,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食用油属于有机物,石蜡油属于无机物 B.食用油属于纯净物,石蜡油属于混合物 C.食用油属于酯类,石蜡油属于烃类 D.食用油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石蜡油属于小分子化合物
12/12/2021
第四页,共二十三页。
一、酯 1.概念及结构特点
2.物理性质(碳原子数较少的酯)
12/12/2021
第五页,共二十三页。
3.化学性质——水解反应 (1)乙酸乙酯在酸性、碱性(NaON 溶液)下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酯发生水解时断键情况:
【答案】 D
12/12/2021
第十七页,共二十三页。
【例 2】 在酯化反应和酯的水解反应中硫酸的作用分别是( ) A.催化剂、脱水剂;催化剂 B.催化剂、吸水剂;催化剂 C.都作催化剂 D.吸水剂;催化剂
【解析】 酯化反应中浓 H2SO4 作催化剂和吸水剂,酯的水解反应中 H2SO4 作催化剂。 【答案】 B
12/12/2021
第十二页,共二十三页。
油脂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具有重要的意义,工业上根据这一反应原理,可用油脂为原 料来制取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2)如果油脂的水解反应是在有碱存在的条件下进行的,那么水解生成的高级脂肪酸便 跟碱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盐。例如硬脂酸甘油酯在有氢氧化钠存在的条件下,发生水解 反应,生成硬脂酸钠和甘油。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9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第2讲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课件苏教版

2CH3COOH+CaCO3==(CH3COO)2Ca+H2O+CO2↑
取代
+H2O
-7考点一
考点二
必备知识·自主预诊
关键能力·考向突破
(3)乙酸、乙醇发生反响时的断键位置
物质
乙醇
乙酸
分子结构
化学性质
断键位置
与活泼金属反应
①
燃烧氧化
全部断裂
催化氧化
①③
酯化反应
①
体现酸的通性
①
酯化反应
②
-8考点一
的导管可适当加长,兼起冷凝回流和导气作用。
-20考点一
考点二
必备知识·自主预诊
关键能力·考向突破
(1)实验步骤:
在试管中参加3 mL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参加2 mL浓硫
酸和2 mL乙酸;按图示连接好实验装置,用酒精灯小心均匀地加热
试管3~5 min,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观
CO2。若 V1=V2≠0,关闭
2
2
A
说明分子中含有
1 个 R—OH、1 个—COOH,因此只有 A 项符合。
解析
答案
-14考点一
考点二
必备知识·自主预诊
关键能力·考向突破
思维建模解答该类问题的常用方法——关系式法
(1)能与金属钠反响的有机物含有—OH或—COOH,反响关系式
为2Na~2—OH~H2或2Na~2—COOH~H2。(2)能与NaHCO3和
CH3COOH+C2H5OH(可逆)
CH3COOC2H5+NaOH→CH3COONa+C2H5OH (完全)
-11考点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考试标准]1.烃的衍生物(1)概念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
(2)官能团①概念:决定有机化合物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②几种常见官能团的名称及符号2.(1)分子组成和结构(2)完成下列方程式: ①与活泼金属Na 反应2CH 3CH 2OH +2Na ―→2CH 3CH 2ONa +H 2↑。
②催化氧化反应2CH 3CH 2OH +O 2――→催化剂△2CH 3CHO +2H 2O 。
(4)乙酸的化学性质①弱酸性:具有酸的通性。
a .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H 3COOH +OH -―→CH 3COO -+H 2O 。
b .与CaCO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 3COOH +CaCO 3―→(CH 3COO)2Ca +CO 2↑+H 2O 。
②酯化反应酸与醇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称为酯化反应,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 3CH 2OH +CH 3COOH浓H 2SO 4△CH 3COOCH 2CH 3+H 2O 。
(5)乙醛的化学性质①加氢还原:CH 3CHO +H 2――→Ni加热、加压CH 3CH 2OH 。
②催化氧化2CH 3CHO +O 2――→催化剂△2CH 3COOH 。
③银镜反应原理:CH 3CHO +2[Ag(NH 3)2]OH ――→水浴加热CH 3COONH 4+3NH 3+2Ag↓+H 2O 。
现象:产生光亮的银镜。
④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原理:CH 3CHO +2Cu(OH)2+NaOH ――→水浴加热CH 3COONa +Cu 2O↓+3H 2O 。
现象: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3.乙酸乙酯的制取 (1)实验原理 CH 3COOH +CH 3CH 2OH 浓H 2SO 4△CH 3COOCH 2CH 3+H 2O 。
(2)实验装置(3)反应特点(4)反应条件及其意义①加热,主要目的是提高反应速率,其次是使生成的乙酸乙酯挥发而收集,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
②以浓硫酸作催化剂,提高反应速率。
③以浓硫酸作吸水剂,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
④可适当增加乙醇的量,并有冷凝回流装置,可提高产率。
(5)饱和Na 2CO 3溶液的作用及现象①作用: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中和乙酸、溶解乙醇。
②现象:在饱和Na 2CO 3溶液上方有透明的、有香味的油状液体。
4.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可发生水解反应。
CH 3COOC 2H 5+H 2O稀硫酸△CH 3COOH +C 2H 5OH(可逆)CH 3COOC 2H 5+NaOH ――→△CH 3COONa +C 2H 5OH(完全)题组一 乙醇、乙醛和乙酸的性质1.下列有关乙酸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乙酸是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和乙醇B .乙酸的沸点比乙醇高C .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它是一元酸,能与碳酸盐反应D .乙酸分子中含有碳氧双键,所以它能使溴水褪色 答案 D2.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同质量的乙醇和乙二醇()分别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前者放出的氢气多B .将铜片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后插入到无水乙醇中,放置片刻,铜片质量最终不变C .可以用乙醇从碘水中萃取单质碘D .乙醇能与乙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说明乙醇具有碱性 答案 B解析 同质量的乙醇中羟基的物质的量比乙二醇少,放出的氢气也少,A 错误;由于乙醇与水互溶,所以乙醇不能作为碘的萃取剂,C 错误;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只能证明乙醇中有羟基,并不能说明乙醇有碱性,D 错误。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醛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的CuB .乙醛能发生银镜反应,表明乙醛具有氧化性C .银镜反应实验采用水浴加热,不能直接加热D .乙醛的官能团是—COH 答案 C解析 乙醛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生成的砖红色物质为Cu 2O ,故A 错;在银镜反应中醛发生氧化反应,表现为还原性,故B 错;乙醛的官能团是—CHO ,故D 错。
题组二 羟基的活泼性4.A 、B 、C 三种醇同足量的金属钠完全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相同体积的氢气,消耗这三种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6∶2,则A 、B 、C 三种醇分子里羟基数之比是( ) A .3∶2∶1 B .2∶6∶2 C .3∶1∶2 D .2∶1∶3答案 D解析 三种醇与足量Na 反应,产生相同体积的H 2,说明这三种醇各自所提供的—OH 数目相同,为方便计算,设所提供—OH 的数目为a ,由于三种醇物质的量之比为3∶6∶2,所以各醇分子中—OH 数之比为a 3∶a 6∶a2=2∶1∶3。
5.下列物质都能与Na 反应放出H 2,其产生H 2的速率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C 2H 5OH ②CH 3COOH(aq) ③Na OH(aq)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③>①>② D .②>③>①答案 D题组三 乙酸乙酯的制取和性质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酯类物质是形成水果香味的主要成分 B .用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 C .乙酸乙酯、油脂与NaOH 溶液反应均有醇生成D .在酸性条件下,CH 3CO 18OC 2H 5的水解产物是CH 3CO 18OH 和C 2H 5OH 答案 D解析 A 项,各种水果香味多数是因为含有不同的酯类物质导致的,正确;B 项,乙醇溶于碳酸钠溶液,乙酸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气泡,乙酸乙酯浮于溶液表面,正确;C 项,乙酸乙酯水解生成乙醇,油脂水解生成丙三醇,正确;D 项,乙酸乙酯水解时断键处是按图中虚线进行的,应在醇中含有18O 原子,错误。
7.1丁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制得乙酸丁酯,反应温度为115~125 ℃,反应装置如下图。
下列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不能用水浴加热B.长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C.提纯乙酸丁酯需要经过水、氢氧化钠溶液洗涤D.加入过量乙酸可以提高1丁醇的转化率答案 C解析该酯化反应需要的温度为115~125 ℃,水浴的最高温度为100 ℃,A项正确;长导管可以起到冷凝回流酸和醇的作用,B项正确;乙酸丁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容易发生水解,C 项错;在可逆反应中,增加一种反应物的用量可以提高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D项正确。
8.(2015·浙江10月选考,28)下图为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
请回答:(1)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向a试管中加入沸石,其作用是防止加热时液体暴沸B.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除去产物中混有的乙酸C.乙酸乙酯是一种无色透明、密度比水大的油状液体D.若原料为CH3COOH和CH3CH218OH,则乙酸乙酯中不含18O答案(1)连接好装置,将导管末端插入水中,用手捂住试管a,若导管口出现气泡,片刻后松开手,导管末端形成一段水柱,则气密性良好(2)催化剂、吸水剂(3)AB1.比较乙酸、水、乙醇、碳酸分子中羟基氢的活泼性22.有机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1)加热方面①用酒精灯加热:火焰温度一般在400~500 ℃,教材中的实验需要用酒精灯加热的有乙烯的制备、乙酸乙酯的制备、蒸馏石油的实验、石蜡的催化裂化实验。
②水浴加热:银镜反应(温水浴)、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 ℃水浴)、蔗糖的水解(热水浴)。
(2)蒸馏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温度计的水银球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烧瓶中加碎瓷片防暴沸;冷凝管一般选用直形冷凝管,冷凝剂的流动方向与被冷凝的液体的流动方向应相反。
(3)萃取、分液操作时应注意的事项萃取剂与原溶剂应互不相溶;若是分离,萃取剂不能与溶质发生反应;分液时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上层液体应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4)冷凝回流问题当需要使被汽化的物质重新流回到反应容器中时,可通过在反应容器的上方添加一个长导管达到此目的(此时空气是冷凝剂),若需要冷凝的试剂沸点较低,则需要在容器的上方安装冷凝管,常选用球形冷凝管,此时冷凝剂的方向是下进上出。
(5)在有机制备实验中利用平衡移动原理,提高产品的产率常用的方法有:(1)及时蒸出或分离出产品;(2)用吸收剂吸收其他产物如水;(3)利用回流装置,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考点二 基本营养物质——糖类、油脂、蛋白质1.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化学组成(1)糖类物质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动植物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葡萄糖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主要用于食品加工、医疗输液、合成药物等;纤维素可用于造纸,制造纤维素硝酸酯、纤维素乙酸酯、黏胶纤维等。
(2)油脂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能量,等质量的糖类、油脂、蛋白质完全氧化时,油脂放出的热量最多。
油脂用于生产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3)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在工业上有很多用途,动物的毛、皮、蚕丝可制作服装,酶是一类特殊的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催化剂。
题组一糖类的概念、组成和性质1.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糖类都能发生水解反应B.单糖都能发生银镜反应C.葡萄糖与果糖是同分异构体,淀粉与纤维素也是同分异构体D.单糖都能发生酯化反应答案 D解析单糖不能水解,A错;果糖中不含醛基,不能发生银镜反应,B错;淀粉和纤维素不是同分异构体,C错;所有的单糖都含有羟基,故能发生酯化反应,D正确。
2.将土豆切开,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切面变蓝,说明土豆中含有 ( )A.淀粉和I-B.淀粉和I2C.淀粉和KIO3D.葡萄糖和I2答案 A解析I-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I2,遇淀粉显蓝色。
3.核糖是合成核酸的重要原料,结构简式为CH2OH—CHOH—CHOH—CHOH—CHO。
下列关于核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B.可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C.不能发生取代反应D.可以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解题指导核糖为多羟基醛,具有—OH与—CHO的性质。
答案 B解析分析核糖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化学式为C5H10O5,而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A项不正确;核糖分子中含有—CHO,故可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B项正确;核糖分子中含有—OH,可与酸发生取代反应,但没有—COOH,不显酸性,不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C、D两项不正确。
题组二油脂的组成和性质4.油脂是多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