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籼稻丰优084高产优质制种技术初探

合集下载

杂交中籼稻“丰两优香一号”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中籼稻“丰两优香一号”高产栽培技术
景 。 多年 来 的种植 实 践 表 明 , “ 丰 两 优香 一 号 ” 表 现 出 本
水或灌跑马水 , 保持秧 田畦面湿润 , 促齐苗全苗 ; 现青后
灌 水 至 畦面 , 保 持 浅水 , 直 至移 栽都 不 能让 畦 面断 水 。秧
苗 l叶 l 心期每6 6 7 m 秧 田用 1 5 % 多 效 唑 可 湿 性 粉 剂 1 0 0—1 5 0 g 兑水 1 0 0 k g 喷雾 , 控制 秧苗高度 , 促 进 根 系生 长, 多生 分蘖 。
E l 播 种 为 佳 。此播 种 时段 , 由于气 温 高 , 水 稻 出苗 率 高 , 有利 于露 地 育秧 的高 度稀播 ( 每6 6 7 m 。 净播 种量 l 2 ~ 1 5 k g ) , 一般 播种后 3 — 4 d 立针, 4 —6 d 现青 , 3 0 d 左 右 移 栽, 每株 秧苗 能 带 卜 2 个分蘖 ; 同时 , 因移 栽 时 段 的 气 温 高, 秧 苗 移栽 后 活棵 快 , 生 长 比较 稳健 , 每 株分 蘖 较 多 , 能 长成 足 够 的有 效穗 ; 另外 , 还 可错 开 高 温伏 旱期 与 抽穗 扬
粮 食 加 工 企业 的 欢迎 , 现 已广 泛种 植 。为 了提 高农 民种植 “ 丰 两优 香 一 号 ” 的技 术 水 平 , 实现 增 产 增收 , 根 据
近几 年 的试验 示 范和 大面积 生产 调 查结 果 , 结 合“ 丰 两优 香 一号 ” 的特征 特 性 , 系统 总结 出 了“ 丰 两优 香一 号 ”
杂 交 中籼 稻 的 高产 栽培 技 术。 其 高 产栽 培技 术是 : 5 月1 0日至 5 月2 5日播 种 , 秧龄在 3 0 d 左右 ; 培 育带 蘖壮 秧、 插足 基 本苗 ; 大 田施 足 基肥 , 早 攻分 蘖肥 , 巧施 穗粒 肥 ; 科 学 管水 , 防治病 虫害。

怎样生产香溢柔软的杂交籼米

怎样生产香溢柔软的杂交籼米

怎样生产香溢柔软的杂交籼米
常听农民说:去年种的单季杂交籼稻的米饭太硬,香味欠浓,今年有啥好的杂交籼稻品种。

为此,谈几点看法,供农民朋友参考。

一、品种:目前供应的两优培九、协优9308、中浙优1号、川香优6号等杂交籼稻品种,是从众多新品种中筛选出的好品种。

那为啥米饭还硬、口感欠佳?生产优质、口感佳的稻米,离不开水、肥、气、热的自然环境,良种还要良法栽培。

二、温差:昼夜温差大,能延长灌浆历期,稻米的品质和口感就要好些。

浙中以北,双季杂交籼稻安全抽穗期在9月15日。

单季杂交籼稻可延后数天播种,控制在9月10日齐穗,10月中旬后期成熟。

三、肥土:在稻田里尽量多施用农家肥,一季单季杂交籼稻每亩约施用标准肥50担左右,农家肥施用量应占70%以上,化肥小于30%,注意磷钾肥搭配。

四、净水:人要喝清水,水稻也要吃清水。

清清、纯净、无污染的水,结合现代的农艺灌溉技术,浅水插秧,寸水返青,薄水分蘖,间歇灌溉,露田通气,去污去毒,适时搁田,后期干干湿湿灌浆,养根保叶,青秆黄熟,才能使稻米品质进一步升华。

五、植保:化学农药是把双刃剑,即可治虫子,掌握不当又会污染田间环境。

应严格按照农药品种要求用药,用清水稀释药液,水量每亩不能少于50公斤。

杜绝高浓度、少水量的操作方法;更不能高残留农药或超高浓度。

另外,当稻谷成熟度达到90%时,要及时收获,边割边脱边摊晒,切忌长时间堆垛或暴晒。

只要层层把关,健身栽培,努力减少稻米中有毒物质的积累,最终一碗油光亮泽、香味四溢、柔软可口的大米饭,就会呈现在你眼前。

第1页共1页。

水稻制种技术

水稻制种技术

杂交水稻高产制种技术杂交水稻制种,就是将雄性不育系(母本)和雄性不育系恢复系(父本)通过人工栽培措施,实现异花授粉结实的大田生产过程。

生产的杂交种子从而恢复了雄性不育,而且子一代表现植株生长整齐,适应性、抗病性和丰产性明显优于两个亲本,这就是杂种优势,目前广泛应用于水稻大面积生产一杂交水稻新品种推广。

多年来,为提升粮食单产地位立下了汗马功劳。

杂交水稻种,正常情况下,低产组合(汕优、冈优系列)平均亩产175—200 kg 最高可达250 kg以上;最高可达225—250 kg;高产组合(U优系列)平均亩产250—275 kg;最高可达300 kg以上,非正常情况下,最低产量只有25—50 kg;甚至无收。

与杂交中稻比,产量起波幅很大,好的时候,经济效益比杂交中稻高出一倍,稍不注意就得不偿失。

制种生产与杂交中稻相比,关键是提高异交结实率,提高异交结实率又主要是确保父、母本花期相遇,花期能否相遇又直接受父母本的播差期、栽培条件、施肥水平和气候因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所以,要夺取杂交水稻制种优质高产,必须抓住三个关键生产环节:一、合理部局,抓好制种基地建设根据水稻三系的开花习性观察,开花当时穗部气温28C —32 C,相对湿度70-85%昼夜温差达8-9 C,且光照充足的条件下开花正常,利于异交结实,制种产量高,低于27T 和高于35C都容易影响授精结实率。

所以,选择制种基地,要选择在海拔500—700M的中山地区才能获得高产,沿江气温过高,后山气温太低,异交结实率普遍下降,难于实现制种高产。

另外,制种基地的选择,还应考虑土壤肥力好;交通方便;有水源保证;光照充足;劳力充裕;比较成片集中等优越条件,才能发挥最大的制种生产潜力。

二、认真落实六大关键技术措施(一)、准确确定父母本播差期1、播差期的确定方法。

父母本是生育期不同的两个亲本,要让它们在同一时间抽穗,必须首先掌握两个亲本在当地的生育期,或者参考在其它地方的生育期,再根据两个地方的温差来调整播期。

列举我国通过杂交培育的新品种

列举我国通过杂交培育的新品种

列举我国通过杂交培育的新品种一、引言杂交培育是现代农业中的重要技术之一,通过对不同品种的动植物进行人工授粉,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我国在杂交培育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培育出了许多优良新品种,为我国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水稻1.杂交稻杂交稻是我国农业领域最具代表性的新品种之一。

它是由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展的“两系杂交”试验中首次成功培育而成。

杂交稻具有高产、抗倒伏、抗病虫害等特点,成为当时我国粮食生产中不可或缺的新品种。

目前,我国已经将杂交稻推广到全国各地,并且不断进行改良和优化。

2.早籼稻早籼稻是另一种通过杂交培育获得的新品种。

它是由中国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展试验时首次成功培育而成。

早籼稻具有早熟、高产、耐寒等特点,适合在北方种植。

目前,我国已经将早籼稻推广到全国各地,并且不断进行改良和优化。

三、玉米1.优质玉米优质玉米是我国农业领域中的又一杂交培育新品种。

它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展试验时首次成功培育而成。

优质玉米具有高产、抗病虫害、高蛋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和饲料生产等领域。

2.甜玉米甜玉米是另一种通过杂交培育获得的新品种。

它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展试验时首次成功培育而成。

甜玉米具有口感好、营养丰富等特点,深受消费者欢迎。

四、小麦1.强筋小麦强筋小麦是我国农业领域中的又一杂交培育新品种。

它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展试验时首次成功培育而成。

强筋小麦具有高产、耐倒伏、抗病虫害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面粉加工和食品生产等领域。

2.高粱高粱是另一种通过杂交培育获得的新品种。

它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展试验时首次成功培育而成。

高粱具有高产、耐旱、抗病虫害等特点,适合在北方种植。

五、大豆1.黄豆黄豆是我国农业领域中的又一杂交培育新品种。

优质水稻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

优质水稻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

优质水稻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一、选用优质水稻良种依据我区水稻生产进展区域,应选用优质、高产、抗性好、生育期相宜、穗粒兼顾型的杂交优质稻品种。

如:宜香优1108、渝香203、宜香优2115、F优498、Q优5号、准两优527、Y两优1号、深两优5814等品种。

二、培育壮秧(一)适期早播针对水稻生产主要灾难天气,适期早播避灾。

400米以下宜在3月10日前播种;400米以上宜在3月10~20日播种。

(二)精细播种壮秧是实现水稻高产、保证机插质量的基础,严把播种关,采纳机插专用秧盘旱地集中育秧或水田潮湿集中育秧。

三、机械整地凡不种植小春的稻田,在大春收割后应准时整地,保持稻田冬季蓄水,削减杂草,保证来年早栽有足够水源。

移栽前,依据土壤性状选择相宜机械,耕深不超过20厘米,旋耕为主,犁耕为辅。

耕整后,泥土上细下粗,细而不糊,上烂下实,不陷机、不雍泥,田面平整,田块内凹凸落差不大于5厘米,满意机械化插秧要求,机械栽插时水深保持在2~3厘米。

四、机械插秧机插为3.8叶后,抢晴天起秧移栽,宜早不宜迟,最迟不超过5叶,根据平坝浅丘区1~1.2万窝、深丘区1.2~1.5万窝、山区1.5~1.8万窝合理密植,每窝平均插2苗,空穴数不超过总穴数的5%,翻倒率小于3%,插深为1.5厘米左右,不漂不倒,越浅越好。

五、精确定量施肥依据水稻目标产量及稻田土壤肥力,合理确定施肥量,培育高产群体,合理增施有机肥,减氮增钾。

以目标亩产600-650公斤为例:(一)底肥:中等肥力田,栽前亩施30公斤的40%~45%复合肥(20-10-10)作套餐底肥;目标亩产每少50公斤用肥量分别少1公斤。

缺锌稻田,亩加施硫酸锌1.5公斤。

(二)拔节肥:中等肥力田,圆杆期(穗分化II期),亩施20公斤50%复合肥(20-10-20)套餐拔节肥追施;目标亩产每少50公斤用肥量分别少1公斤。

在选用各个施肥期的复合肥含量时可选施相近的含量施用。

六、机械病虫草防治插秧后5-7天虫草兼治“一包药”,施药时,田间保持水层3-125px。

优质杂交籼稻丰优香占有机生产技术

优质杂交籼稻丰优香占有机生产技术

动力学参数及光合速率等指标 , 分析 P G一 0 0模 拟的水分 E 60 胁 迫下 , 玉米幼苗 叶片光合速率及 叶绿素荧 光参 数对水分胁
迫的响应 , 为进一步揭示水分胁迫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
收稿 日期 :0 1— 3—1 21 0 5 作者简介 : 王 一( 94 , , 宁彰武人 , 士研究生 , 1 8 一) 女 辽 博 主要 从事 玉米耐旱生理研究 。E—ma :ag—y 0 @13 cn。 iwn l i 1 6 .o 0
水喷雾 , 对预防纹枯病 和稻 曲病有较好效果 。
参 考文 献 : [] 1 谭长乐 , 戴正元 , 赵步洪 , .栽培因子对优质杂交籼 稻丰优香 占 等 产量形成 的影响 [ ] J .扬 州大学学报 : 业与生命 科学版 ,0 0 农 21 ,
3 ( ):3—1 . 14 1 7
作者简介 : 邬益香 (9 3 ) 女 , 苏扬州人 , 16 一 , 江 农艺师 , 主要从 事农业 技术推广工作 。E— a : d y@1 3 em m i f w x 6 .o 。 lh 通信 作 者 : 明 仪 , 级 农 艺 师 , 要 从 事 农 业 技 术 推 广 工 作。 景 高 主
E—m i yh my 13 cr。 al zj @ 6 .o : j n
般 在 水 稻 秧 苗 移 栽 活 棵 后 , 入 7 龄 高 邮 麻 鸭 放 d
10 h 让鸭子在 田间 自由取食 , 8 只/m 。 发挥鸭子的灭虫 、 除草 、 肥 田等功 效 。 稻抽穗 时必须 将鸭子从 田问赶 出 , 水 防止鸭子
关键词 :玉米 ;P G一 00处理 ; E 60 光合速率 ; 系统 1;叶绿素荧光 光 I 中图分类号 :¥ 1. l 5 3 0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0 1 2—10 (0 1 0 0 6 0 0 3 2 2 1 )6— 14— 3

优质杂交籼稻丰优香占群体生长特性的研究

优质杂交籼稻丰优香占群体生长特性的研究
第28卷第4 期 2007ou rnal of Yangzhou U n iversity ( A g ricu ltural and L ife Science Edit ion)
V ol . 28 N o. 4 Dec . 2007
优质杂交籼稻丰优香占群体生长特性的研究
(L ix iah e A g r ic Res I ns t of J iang su P rov , Yangzhou 225007, C hina) ABSTRAC T: To know the deve lop ing charac ter istic s of Fengyouxiangzhan for high yield cultiva tion, w e studied the dynam ic grow th of F engyoux iangzhan under d iffe ren t transplant ing density and n itrogenou s fert ilize r trea tm en ts using Shanyou 63 as control in 2003 a nd 2004. The com par ison re sults showed tha t total d ry w eigh t at m a ture stage, net pho to syn tha te f rom heading to m ature stage of Fengyoux iangzhan w e re h igher than tha t of Shanyou 63 in den sity and fe rtilize r exper i m en t, w hich p rovided m a te rial foundation for its high 2yie ld and w ide a daptation for t ran sp lan ting density and nitrogenous fe rtilizer . In transp lanting density and nitrogenous fert ilize r expe rim ents, yield of Fengyouxiangzhan in treatm ents w ith 013 m illion h ills per hectare and w ith 187 15 kg�hm - 2 n itrogenous fe rtilizer w as the highe st , respect ively, and other ind icato rs including ne t photosynthate f rom heading to m ature stage, leaf area index a t m a ture stage and ch lorophyll con tent and photosynthe tic ra te of f lag leaf af te r heading 25 days p resented sam e tendency. Therefo re, app rop ria te transp lanting density and nitrogenous fe rtilize r could m ake sure F engyoux iangzhan keep ing sound populat ion , m uch higher panicles and dry m atter accum ula tion to obta in perfect b iological and econom ic y ie ld. KEY W O RDS: Ind ica hybrid rice; F engyouxiangzhan; deve lop ing cha racte ristics

优质、高产杂交中籼新组合丰优9339选育与利用

优质、高产杂交中籼新组合丰优9339选育与利用
通过远缘杂交聚合籼粳亚种 的产量优势基 因 ,选 育高
丰优 9 3 株 型偏 紧凑 , 39 分蘖中等 , 长势繁茂 , 叶色
深绿 , 叶型细窄 , 剑叶直立 , 植株较 高 , 但茎秆粗壮抗倒 性强 , 后期 青秆黄熟 。平 均有效穗 1. 41 5万/ 7I , 6 成 6 n
穗率 6 . 株高 172c 穗长 2 . c 每穗总粒 数 1 %, 6 1 . m, 4 m, 4 15 7. , 4粒 实粒数 16 4. , 6粒 结实率 8 . %, 3 8 千粒 重 2 . 5 58 g 。平均全生育期 15d 比对照汕优 6 4 , 3迟熟 约 9 。 . d 5
2 米 质 . 3
1 选 育 过 程
丰优 9 3 3 9由粤丰 A与中恢 9 3 39配组而成籼粳亚 种 间三 系杂交 组合 。粤丰 A是广东 省农科 院以珍汕
9 A为不育质源供体 与保护 系种质 9 — 9 6( 7 7 2 2 粤丰 B) 杂交 ,回交多代后选育而成 的含野败型优质三系不育 系Ⅲ 中恢 9 3 ; 3 9是 中国水 稻研究 所从 中恢 9 0/ 0 2 3 8 18/ /

经浙江 省农科 院植微所 2 0 ~ 0 6年两年抗性鉴 0520 定, 丰优 9 3 平 均叶瘟 1 5级 , 39 . 9 穗瘟 3 . , 5级 穗瘟损失
致 。2 0 04年将恢 复系定 名为中恢 9 3 , 3 9 并在海南小
率 56 白叶枯病 7 , .%, 级 褐稻虱 6 。中抗 稻瘟病 和穗 级
平均产量 77 h 比对照汕优 6 增产 8 6 . tm , 2/ 3 . %。20 3 06 年参加浙江省温州市单季稻 生产试 验 ,平 均产量 7 8 . 0 tm , / 比对照 汕优 6 h 3增产 1. 3 %。 自 2 0 9 0 7年 以来 , 丰 优 93 39就在 浙江平 阳 、 乐清等地 进行示 范种植 , 田 大 产量一般 75 h . tm, 0 / 高产 田块达 8 0t m 以上 。 . h 5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 5 7 ,结合整 田用含杀虫杀菌及微量元素成分 ~ d 的早育 秧 专用肥 70k/m 作 基肥 。浸种 前晒 种选 5 g h
11 粤 丰A特征 特 性 .
避免连续阴雨或高温干燥天气 ,又要防止 8 月底 9 月初低温对异交结实的影响。 为此 , 一般将抽穗扬花
期安排在 8 月中旬 , 这段时间温度阳光适宜 , 有利于 抽穗扬花及异交结实。 22 合理 确立播 差 期 , . 确保 花 期安 全相 遇 依据父母本播始历期及盛花期相遇的要求 , 同时 考虑到母本粤丰 A抽穗后第 2 始花 , d 开花后 3 达 d 到盛 花 的特性 ,花期 安排 以母 本 始穗 早父 本 2— 3d
粤丰 A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 国 内第 一 个无 垩 白优 质籼 型 不育 系 ,在 江苏 淮 安地
区 5月 下旬 播 种 , 中旬 始 穗 ,播 始 历 期 8 8月 2d左
右, 主茎总叶片数 1 —1 , 5 6叶 株高 9 —10 m 株型 5 0 , c
紧散适 中 , 蘖力 强 , 分 生育 中后 期 叶 片会 出现 生理 性 枯黄。 每穗 总粒数 15 左右 , 分谷粒 有顶芒 , 2粒 部 千粒 重 2 .g 右 , 薄 。 35 左 谷壳 不育性稳 定 , 株率 和花粉 不育 不 育 度 达 10 柱 头 外 露 率 7%左 右 , 中双 边 外 0 %, 5 其
维普资讯
第3 4卷第 3期
20 0 8年 6月
农 业装 备 技 术
Agi ut r lE up n & T c n lg rc l a q i me t u e h oo y
Vo .4 № . 1 3 3
Jn 0 8 u .2 0
杂交籼稻丰优 0 4高产优质制种技术初探 8
前备足秧 田, 深耕晒垡 , 整平整细, 早培农家肥 , 落谷
在母 本抽 穗 5 %左 右 时 ,割 去 父 母 本 剑 叶 的 1 / /, 善 扬 花 授 粉 和 穗 层 通 风 透光 条 件 , 轻 3~1 改 2 减 稻 粒 黑 粉 病 的 发 生 。粤 丰 A 柱 头 小 , 壳 较 薄 , 颖 对 “ 二 0 较 钝 感 , 此 应 准 确 掌 握 施 用 时 间 。 过 九 ” 因 经
包立英 ( 江苏省洪泽县种子管理站)
12 14 , 0 0 株高 10— 1 c 主茎总叶片数 1 叶 d 1 15 m, 8 左右 , 株型 紧凑 , 分蘖力强 , 成穗率高 , 每穗 总粒数 10 6 粒左右 , 结实率 9 %。夏 日晴天 8: 0左右始 0 3
花 ,0: 0 1 0 1 0 1: 0为盛 花 时 ,花 时 集 中 ,花 药饱 满 , 粉量 足 。 花
丰优 0 4 8 是江苏省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优质 不 育系 粤 丰 A为母 本 、 自育 优 质恢 复 系镇恢 0 4为 8
父 本 配 组育 成 的优 质 籼 稻新 组 合 ,04年 2月 通 过 20
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该组合品质较优 、 产量高、
高 抗 白叶枯 病 和稻 瘟 病 , 期 适 中 、 应 性广 。 近两 熟 适 年 连 续 在 江 苏 省洪 泽 县 制种 近 30h 0 m ,平 均 产 量
5 结

[]粮食 工业工程师手册. 国粮食机械情报中心 ,9 9 3 全 18 .
总 第 1 5期 4
维普资讯
A T E
农 业 装 备 技 术
建起着决定性作用。 通过试验 比较 , 旱育秧有利于提 高秧苗的带蘖率和培育多蘖壮苗 ,移栽后新根爆发 力较强, 植伤小 , 返青活棵快 , 壮苗早发优势明显。 冬
2 5/m 。 . h 高产 田块 3 6/ 依据制种实践 , 9t . h 。 4 tm 在该 地 区高 产 制种技 术 总结 如下 :
2 高产 制种技 术
21 安排 适宜 的抽 穗扬花 期 . 在 江苏淮 安 地 区制种 ,扬 花 授粉 期 的安 排 既要
1 亲本特征 特性
12 镇 恢 0 4特征 特性 . 8
2 培育多蘖壮秧 。 . 3 搭好丰产苗架
镇 恢 0 4在 淮 安 地 区 5月 初 播 种 ,播 始 历 期 8
不同的育秧方式对秧苗的素质及丰产苗架的搭
以上从 3个方 面 说 明 了果 穗 烘干 工艺 ,具体 的
试验数据来源于新疆 8 团的检验室 , 7 对于不 同的玉 米 品种可能数据有差别 , 只供参考 , 有不足之处 , 希 望各位专家 、 学者批评指正 。
露率达 6 . 异交习性优良。晴天 8: 0 9: 0 2 %, 3 O — O 始 花 ,0: 0以后 出现开花高峰 , 1 O 花时早而集 中, 群体
始 花到 终花 历 时 1 右 , 0d左 单穗 开 花历 时 6d左 右 。 包 颈较 重 , “ 对 九二 0 较钝 感 。 ”
为宜 。 父本 镇恢 0 4分 2期播 种 , 1 5月 3日左 8 第 期 右 落谷 ,第 2期 5月 1 2日左 右 落 谷 , 父本 播 差 2期 期 间 隔 9d ,母 本 粤 丰 A与 第 1 父 本 叶 差 4叶左 期 右, 时差 2 , 持 以叶 差为 主 、 2d 坚 时差 为辅 的 原则 , 确 保母 本 8月 1 日左右 始 穗 ,父本 8月 1 2 4日左 右始 穗 , 花期 在 8月 1 盛 6日左 右 。
参 考 文献 :
[]王成芝. 1 谷物干燥原 理与古物干燥机设计[ . 哈尔滨 , 2 王怀宝. 种子加工原理与技术 【] 科 学出版社 , M.
19. 9 7
图9 新疆 8 7团( 1 、2 ) =4 .= 第 1 1 ( d T 0 H6 h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