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技术要点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绿色建筑减隔震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的通知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绿色建筑减隔震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布日期】2015.06.16
•【文号】建质函[2015]153号
•【施行日期】2015.06.16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工程质量安全监管
正文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绿色建筑减隔震建筑施工图设计文
件技术审查要点的通知
建质函[2015]153号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规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为贯彻《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住房城乡建设部令第13号),进一步做好绿色建筑、减隔震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工作,我部组织编制了《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减隔震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
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5年6月16日附件:
1、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
2、减隔震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
河南省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技术要点.doc

河南省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技术要点河南省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技术要点是非常重要的,要点的整理要结合实际情况,每个细节都非常关键。
下面就河南省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技术要点和大家简单说明一下。
一、绿色建筑设计文件的审查要求1.我市执行《河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项目绿色建筑设计文件执行审查要点的要求此前,在无国家和省级审查要点的情况下,作为绿色建筑“先行先试”的试点,为规范与统一我市绿色建筑方案设计阶段与施工图设计阶段设计文件的自查和审查,推进郑州市绿色建筑的发展,我委在省住建厅的支持和指导下,先后于2014年和2015年和住建部《绿色保障性住房技术导则》)组织编制并发布了两版绿色建筑方案和施工图阶段审查要点。
2016年,省住建厅首次发布了《河南省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技术要点》,我委收到后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因省审查要点不包含方案设计阶段,且无《绿色保障性住房技术导则》相关内容,所以根据省审查要点对我市2015年发布的审查要点进行了修订,使之与省审查要点的实质内容要求一致,并已通过专家评审。
因此,我市行政区范围内的建筑工程,凡执行《河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其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审查,应按省审查要点或2016年修订的市审查要点执行;但其方案设计阶段的审查均应按2016年修订的市审查要点执行。
2.我市执行住建部颁布的《绿色保障性住房技术导则》项目绿色建筑设计文件执行审查要点的要求根据《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通知》的要求,我市保障性住房执行住建部颁布的《绿色保障性住房技术导则》。
因此,我市行政区范围内的保障性住房,凡执行《绿色保障性住房技术导则》的,其方案和施工图设计阶段的绿色建筑审查均按2016年修订的市审查要点执行。
对于有绿色建筑星级要求的保障性住房,执行《河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其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应按省审查要点或2016年修订的市审查要点执行;但其方案设计阶段的审查均应按2016年修订的市审查要点执行。
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

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二○一五年六月目次1 总则 (1)2 建筑专业 (3)2.1节地与室外环境 (3)2.2节能与能源利用 (12)2.3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4)2.4室内环境质量 (17)2.5提高与创新 (22)3 结构专业 (25)3.1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25)3.2提高与创新 (29)4 给排水专业 (31)4.1节地与室外环境 (31)4.2节能与能源利用 (32)4.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33)4.4室内环境质量 (39)4.5提高与创新 (40)5 暖通专业 (42)5.1节地与室外环境 (42)5.2节能与能源利用 (42)5.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47)5.4室内环境质量 (48)5.5提高与创新 (51)6 电气专业 (54)6.1节地与室外环境 (54)6.2节能与能源利用 (54)6.3室内环境质量 (57)6.4提高与创新 (58)附录A 施工图审查集成表 (60)A.1 节地与室外环境 (60)A.2 节能与能源利用 (64)A.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68)A.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72)A.5 室内环境质量 (75)A.6 提高与创新 (78)A.7 居住建筑评分计算表 (80)A.8 公共建筑评分计算表 (80)附录B 施工图审查对照表 (81)B.1 节地与室外环境 (81)B.2 节能与能源利用 (91)B.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100)B.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06)B.5 室内环境质量 (112)B.6 提高与创新 (118)B.7 “建议最低分”得分统计——居住建筑 (123)B.8 “建议最低分”得分统计——公共建筑 (123)附录C 水资源利用方案提纲 (124)附录D 工程装饰性构件造价比例计算书 (126)1 总则1.1 为规范绿色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工作,明确审查内容,统一审查尺度,编制本要点。
1.2 本要点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民用建筑工程的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
绿色建筑设计及施工图审查技术要点(试行)

目录1总则 (2)2建筑专业 (3)2.1节地与室外环境 (3)2.2节能与能源利用 (11)2.3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4)2.4室内环境质量 (17)3结构专业 (23)3.1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23)4给排水专业 (28)4.1节地与室外环境 (28)4.2节能与能源利用 (29)4.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29)5暖通专业 (34)5.1节能与能源利用 (34)5.2室内环境质量 (38)6电气专业 (42)6.1节地与室外环境 (42)6.2节能与能源利用 (42)6.3室内环境质量 (45)附录A:绿色居住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表 (48)附录B:绿色公共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表 (56)1总则1.1为贯彻执行××省工程建设标准《绿色建筑设计规范》DB37/T5043-2015,推进绿色建筑全面、健康发展,结合实际,编制本要点。
1.2 本要点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一星级绿色建筑的要求,充分考虑地域特点、气候条件及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对××省工程建设标准《绿色建筑设计规范》DB37/T5043-2015进行整合、优化而形成的,适用于新建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同时可指导一星级绿色建筑设计。
1.3控制项应全部满足本要点的要求。
“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5类评价项,每类最多允许有1项不达标,即可判定为总体达标。
1.4 设计单位应编制绿色建筑设计专篇,依据本要点进行自我评判,并填写施工图设计审查表(见附录)。
当评价项不满足1.3要求时,设计单位应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进行评分判断,并提供自评报告。
1.5 施工图审查机构应依据本要点,分专业对设计单位的自评情况进行审核,并出具审查意见。
1.6 绿色建筑的设计及施工图审查,除执行本要点外,尚应符合国家、××省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

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二○一五年六月目次1 总则 (1)2 建筑专业 (3)2.1节地与室外环境 (3)2.2节能与能源利用 (12)2.3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4)2.4室内环境质量 (17)2.5提高与创新 (22)3 结构专业 (25)3.1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25)3.2提高与创新 (29)4 给排水专业 (31)4.1节地与室外环境 (31)4.2节能与能源利用 (32)4.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33)4.4室内环境质量 (39)4.5提高与创新 (40)5 暖通专业 (42)5.1节地与室外环境 (42)5.2节能与能源利用 (42)5.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47)5.4室内环境质量 (48)5.5提高与创新 (51)6 电气专业 (54)6.1节地与室外环境 (54)6.2节能与能源利用 (54)6.3室内环境质量 (57)6.4提高与创新 (58)附录A 施工图审查集成表 (60)A.1 节地与室外环境 (60)A.2 节能与能源利用 (64)A.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68)A.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72)A.5 室内环境质量 (75)A.6 提高与创新 (78)A.7 居住建筑评分计算表 (80)A.8 公共建筑评分计算表 (80)附录B 施工图审查对照表 (81)B.1 节地与室外环境 (81)B.2 节能与能源利用 (91)B.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100)B.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06)B.5 室内环境质量 (112)B.6 提高与创新 (118)B.7 “建议最低分”得分统计——居住建筑 (123)B.8 “建议最低分”得分统计——公共建筑 (123)附录C 水资源利用方案提纲 (124)附录D 工程装饰性构件造价比例计算书 (126)1 总则1.1 为规范绿色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工作,明确审查内容,统一审查尺度,编制本要点。
1.2 本要点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民用建筑工程的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
《河南省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技术要点》编制解析

《河南省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技术要点》编制解析唐丽;王丽;吴玉杰;鲁性旭
【期刊名称】《陕西建筑》
【年(卷),期】2016(000)010
【摘要】论文通过对《河南省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技术要点》编制的意义、基本原则、主要框架内容及指标体系中相关专业的审查重点的解读以及技术要点编制思路、技术要点的介绍,指导审图及设计人员快速了解该标准的编制思路,掌握绿色建筑设计的方法和技术控制要点,提高设计人员绿色建筑设计的主动意识,推动绿色建筑由"评价"向"设计"的发展。
【总页数】3页(P35-37)
【作者】唐丽;王丽;吴玉杰;鲁性旭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005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023
【相关文献】
1.规范审查机构提升设计质量--新《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解读 [J],
2.深化施工图审查管理切实保障公众安全——关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的学习认识 [J],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施工图审查分会
3.关于批准第一批取得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许可证的审查机构通知 [J],
4.“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地区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要点编制办法研究”项目启动 [J],
5.行业标准《橡胶工厂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标准》《橡胶工厂工艺设计技术规定》《橡胶工厂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规定》第一次工作会在桂林召开 [J], 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

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二○一五年六月目次1 总则 (1)2 建筑专业 (3)2.1 节地与室外环境 (3)2.2 节能与能源利用 (12)2.3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4)2.4 室内环境质量 (17)2.5 提高与创新 (22)3 结构专业 (25)3.1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25)3.2 提高与创新 (29)4 给排水专业 (31)4.1 节地与室外环境 (31)4.2 节能与能源利用 (32)4.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33)4.4 室内环境质量 (39)4.5 提高与创新 (40)5 暖通专业 (42)5.1 节地与室外环境 (42)5.2 节能与能源利用 (42)5.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47)5.4 室内环境质量 (48)5.5 提高与创新 (51)6 电气专业 (54)6.1 节地与室外环境 (54)6.2 节能与能源利用 (54)6.3 室内环境质量 (57)6.4 提高与创新 (58)附录 A 施工图审查集成表 (60)A.1 节地与室外环境 (60)A.2 节能与能源利用 (64)A.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68)A.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72)A.5 室内环境质量 (75)A.6 提高与创新 (78)A.7 居住建筑评分计算表 (80)A.8 公共建筑评分计算表 (80)附录 B 施工图审查对照表 (81)B.1 节地与室外环境 (81)B.2 节能与能源利用 (91)B.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100)B.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06)B.5 室内环境质量 (112)B.6 提高与创新 (118)B.7 “建议最低分”得分统计——居住建筑 (123)B.8 “建议最低分”得分统计——公共建筑 (123)附录 C 水资源利用方案提纲 (124)附录 D 工程装饰性构件造价比例计算书 (126)1 总则2.6 为规范绿色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工作,明确审查内容,统一审查尺度,编制本要点。
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

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二○一五年六月目次1 总则 (1)2 建筑专业 (3)2.1节地与室外环境 (3)2.2节能与能源利用 (12)2.3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4)2.4室内环境质量 (17)2.5提高与创新 (22)3 结构专业 (25)3.1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25)3.2提高与创新 (29)4 给排水专业 (31)4.1节地与室外环境 (31)4.2节能与能源利用 (32)4.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33)4.4室内环境质量 (39)4.5提高与创新 (40)5 暖通专业 (42)5.1节地与室外环境 (42)5.2节能与能源利用 (42)5.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47)5.4室内环境质量 (48)5.5提高与创新 (51)6 电气专业 (54)6.1节地与室外环境 (54)6.2节能与能源利用 (54)6.3室内环境质量 (57)6.4提高与创新 (58)附录A 施工图审查集成表 (60)A.1 节地与室外环境 (60)A.2 节能与能源利用 (64)A.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68)A.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72)A.5 室内环境质量 (75)A.6 提高与创新 (78)A.7 居住建筑评分计算表 (80)A.8 公共建筑评分计算表 (80)附录B 施工图审查对照表 (81)B.1 节地与室外环境 (81)B.2 节能与能源利用 (91)B.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100)B.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06)B.5 室内环境质量 (112)B.6 提高与创新 (118)B.7 “建议最低分”得分统计——居住建筑 (123)B.8 “建议最低分”得分统计——公共建筑 (123)附录C 水资源利用方案提纲 (124)附录D 工程装饰性构件造价比例计算书 (126)1 总则1.1 为规范绿色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工作,明确审查内容,统一审查尺度,编制本要点。
1.2 本要点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民用建筑工程的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 A 河南省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汇总表审查编号:居住建筑 □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 建筑 类型 公共建筑 □ 居住+公建□建筑 面积设计单位 审查指标 节地 节能 节水 与水资源利用 与材料资源利用 足□ 足□ 不满足□ 不满足□ 不参审 专业 不参审 专业 不参审 专业 不参审 专业 不参审 专业节材室内 提高 类型与室外环境 与能源利用 环境质量 足□ 不满足□ 与创新满 足□ 满 足□ 满 满 满 控制项 不满足□ 不满足□ 加分项审查专业 分值得分分值得分分值得分分值得分分值得分建筑 结构 给排水 暖通 电气 评 分小计项 适用总分 分类得分 Q i居住 权 0.21 0.24 0.20 0.17 0.18 0.19 公共 0.16 0.28 0.18 0.19 重1.0居住+公共 w i 0.1850.260.190.180.185加权得分w Q ii总得分∑Q =w Q +w Q +w Q +w Q +w Q +Q 81 12 23 34 4 55 审查机构盖章审查等级 审查专业 一星级□结构二星级□ 给排水三星级□ 暖通建筑电气审查人签字年 月 日注:1 适用总分=100−不参审分;2 3 4 分类得分 Q =专业得分/适用总分×100;i 加权得分 w Q =w ×Q ; i i i i 加阴影部分不需填写。
附录 B 河南省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表附表 B .0.1 河南省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表(建筑专业)审查编号:居住建筑□ 公共建筑□ 居住+公建□建筑面积项目名称 设计单位建筑类型 建设单位节地与室外环境控制项条文编号 标准条文满足情况技术措施自评意见 足□ 不满足□ 足□ 不满足□ 足□ 不满足□ 足□ 审查意见备注满 4.1.1 4.1.2 4.1.4 4.1.5项目选址应符合城乡规划布局的要求,且应符合各类保护区、文物古迹保护的建设控制要求。
须满足 满 项目规划设计应符合相关法定规划的要求。
须满足 须满足★ 场地内不应有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建筑、暖通、给排水) 满 (有日照标准要求的建筑布局应满足相应建筑日照标准的要求,且不得降低周边建筑的日照时数。
满 须满足不满足□评分项自评 审查指 标 条文 编号标准条文规定分值 技术措施 不参 参审 本条 不参 参审 本条 审分 得分 得分 审分 得分 得分备注3 层及以下:35<A ≤41;4~6层:23<A ≤26; ~12层:22<A ≤24;13~18层:20<A ≤22; 19层及以上:11<A ≤13; 715居住 人均居住区用地Ⅰ土 地 利 用建筑 指标A (m 2 /人)3层及以下:A ≤35;4~6层:A ≤23; 7~12层:A ≤22;13~18层:A ≤20;19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4.2.11 9层及以上:A ≤11评价总分值为19分。
0 0 .5≤R <0.8.8≤R <1.55 10 公共 容积率R1.5≤R <3.5 15 19建筑R ≥3.5评分项自评 审查指 标条文 编号标准条文规定分值 技术措施不参 参审 本条 不参 参审 本条 审分 得分 得分 审分 得分 得分备注新区建设达到30%, 旧区改建达到25%; 居住区绿地率 2 新区建设:1.0≤A <1.3 g 3 5 7 居住旧区改造:0.7≤A <0.9g建筑 居住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A g 新区建设:1.3≤A <1.5g (m 2/人) 旧区改造:0.9≤A <1.0 g场地内合理设置绿化用地,评.2.2 价总分值为9分,按下列规则 新区建设:A ≥1. g5 4≥1.0 g分别评分并累计: 旧区改造:A 3 0%≤R <35%2 5 7 2 2 4 Ⅰ土 地 利 用g 公共 绿地率R g 35%≤R <40%g建筑R g ≥40%绿地向社会公众开放%≤R <15%5 r 居住 地下建筑面积与地上总建筑1 5%≤R <25%r建筑 面积的比率R rR ≥25% 6 3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评价 .2.3总分值为6分。
r 4 地下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R p1≥0.5 公共 之比R ;p1建筑 地下一层建筑面积与总用地R ≥0 7 且 R <70%. 6p1 p2 面积的比率R p2建筑外立面及室外景观照明 设计应避免对周围环境产生光污染,评价总分值为4分,本条第2款详见 附表B .0.5电气专业Ⅱ室 外 环 境4.2.41 幕墙玻璃可见光反射比不大于0.2; 2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场地内环境噪声控制值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的有关规定,评价分值为4分。
4 .2.54评分项自评 审查指 标条文 编号标准条文规定分值技术措施不参 参审 本条 不参 参审 本条 审分 得分 得分 审分 得分 得分备注建筑物周围人行区风速小于5m /s ,且室2 在冬季典型风速和风 外风速放大系数小于2;场地内风环境有利于室外行 走、活动舒适和建筑的自然通.2.6 风,评价总分值为6分,按下 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向条件下: 除迎风第一排建筑外,建筑迎风面与背 1 2 1 风面表面风压差不大于5Pa ;4 场地内人活动区不出现涡旋或无风区;Ⅱ 室 外 环 境过渡季、夏季典型风速 和风向条件下:50%以上可开启外窗室内外表面的风压 差大于0.5Pa 。
用地红线范围内户外面积达到10%面积达到20% 1 2 2 3 3 活动场地有乔木、园林采取措施降低热岛强度,评价小品、建筑物等遮阴措4 .2.7 总分值为4分,按下列规则分施别评分并累计:超过70%的道路路面、建筑屋面的太阳辐射反射系数不小于.4。
0 场地出入口到达公共汽车站的步行距离不大于500m ,或到达轨道交通站的步行距离不大于800m ;场地与公共交通设施具有便 4 4 .2.8 捷的联系,评价总分值为9分,场地出入口步行距离800m 范围内设有2条及以上线路的公共交Ⅲ 交 通设 施 与 公 共服 务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通站点(含公共汽车站和轨道交通站);有便捷的人行通道联系公共交通站点。
3 3 .2.9 场地内人行通道采用无障碍设计,评价分值为3分。
非机动车停车设施位置合理、方便出入,且有遮阳防雨措施,并设置电动车充电设施;3采用机械式停车库、地下停车库或停车场地内合理设置停车场所,评楼等方式节约集约用地;4.2.10 价总分值为6分,按下列规则 合理设置机动车停车采用错时停车方式向社会开放,提高停车场(库)使用效率;分别评分并累计: 3设施,并采取下列措施中至少2项:合理设计地面停车位,不挤占步行空间 及活动场所。
评分项自评审查指 标条文 编号标准条文规定分值技术措施不参 参审 本条 不参 参审 本条 审分 得分 得分 审分 得分 得分备注场地出入口到达幼儿园的步行距离不大于300m ; 场地出入口到达小学的步行距离不大于500m ;3 6满足3项 场地出入口到达商业服务设施的步行距离不大于 得3分;Ⅲ 交 通 设 施与 公 共 服 务居住建筑 500m ;满足4项 及以上 得6分相关设施集中设置并向周边居民开放;合理布局公共服务 设施,评价总分值 为6分,按下列规则 评分:场地1000m 范围内设有5种及以上的公共服务设 4.2.11 施。
2种及以上功能的公共建筑集中设置,或公共建筑 兼容2种及以上的公共服务功能;36 满足2项得3分; 满足3项 及以上 得6分公共建筑 配套辅助设施设备共同使用、资源共享;建筑向社会公众提供开放的公共空间; 室外活动场地错时向周边居民免费开放。
结合现状地形地貌进行场地设计与建筑布局,保护场地内原有的自然水域、湿地和植被,采 取表层土利用等生态补偿措施,评价分值为3分。
4 .2.12 3 3Ⅳ场 地 设计 与 场 地 生态 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等有调蓄雨水功能的绿地和水体的面积充分利用场地空间合理设置绿之和占绿地面积的比例达到30%; 2色雨水基础设施,对大于10hm ★合理衔接和引导屋面雨水、道路雨水进入地面生态设施,并采取相应的径流污染控制措施;(建筑专业与给排水专业协商后,给出得分) 4 .2.13 的场地进行雨水专项规划设3 计,评价总分值为9分,按下列 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硬质铺装地面中透水铺装面积的比例达到50%。
3 3种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采用乔、灌、草结合的复层绿化,种植区域覆土深度和排水能力满足植物生长需求;合理选择绿化方式,科学配置4.2.15绿化植物,评价总分值为6分,居住建筑绿地配植乔木不少于3株/100m 2,公共建筑采用垂直 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3绿化、屋顶绿化等方式。
本章合计——节能与能源利用控制项条文编号 标准条文满足情况 技术措施技术措施自评意见 满 足□ 审查意见审查备注备注★ 建筑设计应符合国家及我省现行相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强制性条文的规定。
5.1.1须满足 (建筑、暖通、水、电)不满足□评分项自评指 标 条文 编号标准条文规定分值不参 参审 本条 不参 参审 本条 审分 得分 得分 审分 得分 得分5 .2.1 结合场地自然条件,对建筑的体形、朝向、间距、窗墙面积比等进行优化设计,评价分值为6分。
其玻璃幕墙透明部分可开启面积比例达到6 4 外窗、玻璃幕墙的设玻璃幕墙且不另设外窗的 5%;可开启部分能使建建筑其玻璃幕墙透明部分可开启面积比例达到 0%; 6 1筑获得良好的通5.2.2外窗可开启面积比例达到30%; 4 6Ⅰ 建筑与围护结构风,评价总分值为6设外窗且无玻璃幕墙的建筑 外窗可开启面积比例达到35%;分,按下列规则评 对其玻璃幕墙透明部分和外窗分别按本条第1 款和第2款进行评价,得分取两项得分的平均 值。
同时设玻璃幕墙和外窗的建筑分: 当节能设计采用规定性指标方法时,围提高幅度达到5% 5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护结构热工性能比我省现行建筑节能提高幅度达到10%; 10 指标优于我省现行 设计标准规定的限值要求当节能设计采用权衡判断方法时,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5 .2.3建筑的全年供暖和空气调节能耗,寒冷降低幅度达到5% 5的规定,评分总分地区居住建筑的建筑物耗热量指标,夏 值为10分,按下列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的全年供暖耗电量和空气调节耗电量之和,比我省现行降低幅度达到10%规则评分:10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要求的本章合计——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控制项条文编号 标准条文满足情况 技术措施自评意见 评审意见备注★ 不得采用国家和地方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建筑材料及制品。
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 满 足□不满足□ 足□ 不满足□7 .1.1 .1.3 须满足 须满足(满 7建筑造型应简约,且无大量装饰性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