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学琼林(卷二 师生)

合集下载

《幼学琼林》卷二叔侄原文及译文

《幼学琼林》卷二叔侄原文及译文

《幼学琼林》卷二·叔侄原文及译文作者:xx曰诸父,曰亚父,皆叔父之辈;曰犹子,曰比儿,俱侄儿之称。

阿大中郎,道韫雅称叔父;吾家龙文,杨素比美侄儿。

乌衣诸郎君,江东称王谢之子弟;吾家千里驹,符坚羡苻朗为侄儿。

竹林叔侄之称,兰玉子侄之誉。

存侄弃儿,悲伯道之无后;视叔犹父,羡公绰之居官。

卢迈无儿,以侄而主身之后;张范遇贼,以子而代侄之生。

译文“诸父”、“亚父”都是称呼叔父辈的人;“犹子”、“比儿”都是对侄子辈的爱称。

谢道韫称自己家的叔父辈为“阿大中郎”,杨素称赞他的侄儿杨愔为“吾家龙文”。

江东望族王导、谢安的子弟们都住在乌衣巷,人称他们为“乌衣诸郎君”;前秦皇帝苻坚夸奖他的侄儿苻朗为“吾家千里驹”。

“竹林”用来指代叔侄,“兰玉”用来比喻优秀的子弟。

把侄儿带走,把儿子抛弃,这是晋代邓攸的义举,人们都可怜他没有后代;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尊重叔父,这是唐人柳公绰做官之后的德行,人们都羡慕他懂得孝道。

卢迈没有儿子,他却说兄弟的儿子就像是自己的儿子一样,将来可以照料他;张范的儿子和侄子被盗贼抓走,只把儿子交还给他,他却提议用自己的儿子代替侄儿去死。

注释诸父:统称,指诸位伯父、叔父。

亚父:仅比父亲差一点,对叔伯的尊称。

犹子:像儿子一样。

比儿:跟儿子类似。

阿大中郎:东晋谢安的侄女谢道韫嫁给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

她觉得不称意,谢安问起时,她说:“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则有封胡遏末(指谢韶、谢朗、谢玄、谢琰四人),不意天壤(天地)之中,乃有王郎!”见《世说新语·贤媛》。

龙文:骏马名。

比喻才能出众的儿童。

《北齐书·杨愔传》:“此儿驹齿未落,已是我家龙文;更十岁后,当求之千里外。

”这是杨愔的叔父杨昱(这里误作杨素)赏识侄儿的话。

乌衣诸郎君:指东晋贵族王导、谢安的子弟,他们都住在乌衣巷,被人称为“乌衣郎君”。

千里驹:前秦皇帝苻坚曾夸奖他的侄儿苻朗为千里驹。

阮籍竹林:魏晋时的竹林七贤中,阮籍、阮咸是叔侄,后人就借用竹林来指代叔侄。

幼学琼林(卷二 祖孙父子)

幼学琼林(卷二 祖孙父子)
máo yì pěng xí wèi qīn zhī cún bó yú qì zhàng yīn mǔ zhī lǎo。
毛 义 捧 檄,为 亲 之 存;伯 俞 泣 杖,因 母 之 老 。
《幼学琼林》祖孙父子篇 全文:
cí mǔ wàng zǐ yǐ mén yǐ lǘ yóu zǐ sī qīn zhì hù zhì qǐ
【译文】 不装聋作哑就不能当公公婆婆;顺从父母的心意,得到父母的赞
许,才称得上尽了为人子的本分。 掩饰父亲的过失叫做干蛊;养育别人生的儿子叫做螟蛉。
成语:不痴不聋,不做家翁
释义:作为长辈,对下辈的过失要能装糊涂。
经典解析
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羡孙权之语;生子须如李亚子, 朱温叹存勖之词。
【注释】 ①孙仲谋:孙权,字仲谋。曹操与孙权交战,孙权这边舟船、器仗、军伍整肃,曹操见之,叹 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刘表)儿子若豚犬耳!”
经典解析
弑父自立,隋杨广之天性何存?杀子媚君,齐易牙之 人心何在?
【注释】 ①杨广:隋炀帝,据说他毒死自己的父亲隋文帝,自立为皇帝。 ②易牙:战国时齐国人,善于烹饪,他把自己的儿子杀了,烹给齐桓公吃,从而得到桓公重用。
【译文】 杨广杀了自己的父亲而登上皇位,他的天性何在?易牙烹了自己
的儿子给齐桓公吃 ,他的人心何在?
dié zhī mián mián。
瓞 之 绵 绵。
经典解析
何 谓 五 伦,君 臣 、父 子 、兄 弟 、夫 妇、 朋 友; 何 谓 九 族,高、曾、祖、考、己 身、子、孙、曾、玄 。
【注释】 ①五伦:又称五常,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种人际关系。古代社会注重名分,每个人必须 遵照自己在五伦中所处的地位,恪守伦理道德,恪尽义务,做到君敬臣忠,父慈子孝,夫唱妇随,兄爱 弟悌,朋谊友信。

幼学琼林《师生》原文及翻译

幼学琼林《师生》原文及翻译

幼学琼林《师生》原文及翻译(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幼学琼林《师生》原文及翻译【导语】:师生【原文】马融设绛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1];孔子居杏坛,贤人七十,弟子三千[2]。

《幼学琼林二》

《幼学琼林二》
劝学 - 《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宫墙外望
叔孙武叔在朝廷上对大夫们说:“子贡比孔子更 贤能。”子服景伯把这话告诉了子贡。子贡说:“用 房子的院墙作个比喻吧。我的围墙,只够到肩膀那么 高,人们都能窥见里面房屋的美好。我老师的围墙有 几丈高,找不到门,无法进去,看不到里面宗庙宫殿 的美好和各个房舍的丰富多彩。能找到门进去的人或 许还很少呢。”
负笈千里,指一个人学问已经很深了还去拜师。
如坐春风
宋朝时期,朱光庭是理学大师程颢的弟子,他在 汝州听程颢讲学,如痴如狂,听了一个多月才回家,回 家逢人便夸老师讲学的精妙,他说:“光庭在春风中坐 了一月。”
成语解释:像坐在春风中间。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 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
时雨之化:指受到老师的教育教化。春风化雨,点
负笈(jí)千里
苏章,字儒文,东汉扶风平陵人。苏章年少博学, 善作文,曾负笈从师,不惮千里之遥。后出任武原县 令,时逢荒年,他开仓放粮赈饥,使三千多户度过饥 荒。后来,苏章调任并州刺史,摧折豪强,触怒了当 权者,因而被免官,乃隐居乡里。当时东汉政治日渐 腐朽,民生凋蔽,有人向朝廷举荐苏章,认为他是定 国安邦之贤才,朝廷也愿再任用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钵(bō)真传
衣:指袈裟。钵:指食器。
据佛教经典记载,达摩来到少林寺后,有一位高僧神光也追随而至,虚 心向达摩求教,被达摩拒绝,神光并不灰心。达摩每日到石洞面壁坐禅,神 光侍立其后,达摩回寺院料理佛事,神光也跟回寺院,神光照顾达摩的起居 饮食,形影不离。对禅师的一举一动,心悦诚服,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 年。冬天的一个夜晚,达摩在达摩亭坐禅入定,神光侍立在亭外,这时天上 下起了大雪,大雪淹没了神光的双膝,神光仍双手合十,纹丝不动。达摩醒 来,见神光站在雪地里,就问他:“你为何站在这里?”神光回答说:“求 师傅传授真法。”达摩说:“要我传法给你,除非天降红雪。” 神光解意, 即抽出戒刀,砍去了自已的左臂,鲜血顿时染红了白雪,达摩心动,遂把衣 钵传给了神光,作为传法的凭证,并为其取名为“慧可”。我们现在所说的 “衣钵真传”的成语故事即源于此。“断臂求法”的故事也一直为禅宗所传 诵。为了尊重纪念慧可,从此以后,少林僧不再双掌合十,只单掌于胸前行 礼。

《幼学琼林》注音版_传统诵读

《幼学琼林》注音版_传统诵读

幼学琼林【导读】《幼学琼林》原名《幼学求源》,明代程登吉(允升)所著。

清代邹圣脉为之增补,易名为《幼学故事琼林》,简称《幼学琼林》,曾风行于世。

民国时人费有容、叶浦荪和蔡东藩等,都曾一再增补。

此外,还有人仿效其体式,另行撰述,如清人谭贵球的《故事逢原》就是如此。

《幼学琼林》在整个清代乃至民国时期风行全国各地,版本甚多,名称也不尽一致,如《故事寻源》、《幼学求源》、《幼学故事珠玑》、《幼学须知句解》等。

此书的作者,一般都认为是明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也有的意见认为是明景泰年间的进士邱濬。

凡四卷,三十三项内容,依次是:天文、地舆、岁时、朝廷、文臣、武职(卷一);祖孙父子、兄弟、夫妇、叔侄、师生、朋友宾主、婚姻、女子、外戚、老幼寿诞、身体、衣服、(卷二);人事、饮食、宫室、器用、珍宝、贫富、疾病死丧(卷三);文事、科第、制作、技艺、讼狱、释道鬼神、鸟兽、花木(卷四)。

它相当于一部百科知识词典,用生动形象的对偶句,宣讲各种典故、知识和成语等。

抑或可以把它看作是一部成语词典,里面的奇词妙语,比比皆是,不愧为“琼林”。

这本蒙书,对宣传知识,普及成语,起过积极的作用。

古人这样编写“成语词典”专供学童记诵,自有高明之处,其中奥妙,值得今人深味。

目录卷一 ...................................................................... - 4 -天文 .. (4)地舆 (7)岁时 (11)朝廷 (15)文臣 (17)武职 (21)卷二 ...................................................................... - 24 -祖孙父子 (24)兄弟 (26)夫妇 (28)叔侄 (30)师生 (31)朋友宾主 (32)婚姻 (35)妇女 (36)外戚 (39)老幼寿诞 (40)卷三 ...................................................................... - 44 -身体 .. (44)衣服 (50)人事 (52)饮食 (64)宫室 (67)器用 (70)珍宝 (73)卷四 ...................................................................... - 76 -贫富 .. (76)疾病死丧 (78)文事 (82)科第 (87)制作 (89)技艺 (91)讼狱 (92)世道鬼神 (94)鸟兽 (98)花木 (106)幼学琼林juàn 卷yī一t iān天wén文hùn 混dùn沌c hū初kāi开,q ián乾kūn坤s hǐ始d iàn奠。

幼学琼林——精选推荐

幼学琼林——精选推荐

幼学琼林明·程登吉撰卷一天文地舆岁时朝廷文臣武职卷二祖孙父子兄弟夫妇叔侄师生朋友宾主婚姻妇女外戚老幼寿诞卷三身体衣服人事饮食宫室器用珍宝卷四贫富疾病死丧文事科第制作技艺讼狱释道鬼神鸟兽花木说明《幼学琼林》一般都认为是明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也有的意见认为是明景泰年间的进士邱睿(——三点水)。

中国传统的蒙学读本,编得最好的,大概要数这部《幼学琼林》了。

首先,相对而言,它较少封建伦理说教,而主要以传授知识为己任;其次,它包罗了十分丰富的内容,可以看作是全部传统知识类型的一个缩影,也可以称得上是一部百科全书;再次,正文部分就有释文,人们读起来颇党明白晓畅,毫无滞碍,而且释文简洁允当,决不拖泥带水;最后,它不为字数所限,不拘短长,只求偶句成对,颇便诵读。

正因为如此,此书成篇后,续作不绝,增补如缕。

清人邹圣脉、民国时人费有容、叶浦荪和蔡东藩等,都曾一再增补。

此外,还有人仿效其体式,另行撰述,如清人谭贵球的《故事逢原》就是如此。

《幼学琼林》在整个清代乃至民国时期风行全国各地,版本甚多,名称也不尽一致,如《故事寻源》、《幼学求源》、《幼学故事珠玑》、《幼学须知句解》等。

天文混沌初开,乾坤始奠。

气之较清上浮者为夭,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

日月五星,谓之七政;天地与人,谓之三才。

日为众阳之宗,月乃太阴之象。

虹名螮蝀,乃天地之淫气;月里蟾蜍,是月魄之精光。

风欲起而石燕飞,天将雨而商羊舞。

旋风名为羊角,闪电号曰雷鞭。

青女乃霜之神,素娥即月之号。

雷部至捷之鬼曰律令,雷部推车之女回阿香。

云师系是丰隆,雪神乃是滕六。

救火、谢仙,俱掌雷火;飞廉、箕伯,悉是风神。

列缺乃电之神,望舒是月之御。

甘霖、甘澍,仅指时雨;玄穹、彼苍,悉称上天。

雪花飞六出,先兆丰年;日上已三竿,乃云时晏。

蜀犬吠日,比人所见甚稀;吴牛喘月,笑人畏惧过甚。

望切者,若云霓之望;思深者,如雨露之恩。

参商二星,其出没不相见;牛女两宿,惟七夕一相逢。

后葬妻,奔月官而为嫦娥;傅说死,其精神托于箕尾。

幼学琼林(卷二 老幼寿诞

幼学琼林(卷二 老幼寿诞
【释义】
“春秋鼎盛”是称赞别人年少;“齿德俱尊”是称羡慕别人年高。活到了五十 岁,应当知道前四十九年的过失;人活百年哪有三万六千天都是快乐如意的。
人有上寿、中寿、下寿的区分,百岁为上寿,八十岁是中寿,六十岁是下寿; 人活到八十岁叫做“耋”,九十岁叫做“耄”,一百岁称为“期颐”。
知识拓展:不同年纪的不同别称
【重点注释】
稷:后稷是古代农业的发明者,传说姜嫄踩了巨人的脚印后生下后稷。 麟吐玉书:传说孔子出生前,有麒麟吐出玉书,书上说:“水精之子,继衰周 而为素王”。 玉燕投怀:唐代张说的母亲梦见一只玉燕投入怀中,于是怀孕生下张说。 弗陵太子:汉武帝的太子刘弗陵,怀了十四个月才生出来。 老子道君:传说他母亲怀孕八十一年,才从肋下生下他,一生下头发就是白的, 所以叫老子。
《幼学琼林》老幼寿诞篇 全文:
矍铄称人康健,聩眊自谦衰颓。 黄发儿齿,有寿之征;龙钟潦倒,年高之状。 日月逾迈,徒自伤悲;春秋几何,问人寿算。
【释义】
“矍铄”是称赞老者健康,“聩眊”是自叹精力衰颓。 头发由白变黄,牙齿掉而复长是长寿的象征;行动不灵活衰弱有病是年高体
弱的情状。 时光流逝令人感叹伤悲;“春秋几何”这是请问别人年龄的说法。
• 贫富 • 疾病死丧 • 文事 • 科第 • 制作 • 技艺 • 讼狱 • 释道鬼神
幼学琼林(2)老幼寿诞
1、全文读诵 2、经典解析 3、故事典故 4、小练习
《幼学琼林》老幼寿诞篇 全文:
不凡之子,必异其生;大德之人,必得其寿。 称人生日,曰初度之辰;贺人逢旬,曰生申令旦。 三朝洗儿,曰汤饼之会;周岁试婴,曰晬盘之期。
生男孩叫“弄璋”,生女孩叫“弄瓦”。
《幼学琼林》老幼寿诞篇 全文:
【重点注释】
悬弧:古时有一种风俗,生儿子时要在家门的左边悬挂一张弓(弧),后以 “悬弧”指生男。 设帨:生了女孩在门右挂一块佩巾。 缓急非益:汉代淳于意有五个女儿,曾说“生女缓急非益”,意思是危急时没 什么益处。 弄璋、弄瓦:古代生儿子让他玩玉,生女儿让她玩纺锤(即瓦),后为生男生 女的代称。

幼学琼林之师生篇

幼学琼林之师生篇

对桓荣的健康状况,明帝尤为关怀备至。只要一听说桓荣生病,明帝马上就 派侍从带著名药和佳肴美味,前去慰问。后来桓荣一病不起,在弥留之际,特 意写了奏章,向明帝谢恩,并请求归还他的爵位和封地。明帝看了奏章,知道 老师的病情严重,就立即决定亲自前往桓荣家。 这天早晨,明帝下令免去朝仪,他连早饭都顾不上吃,就乘到太常府去。 当御辇进入桓荣居住的小巷时,明帝怕惊动老师,就下辇步行。只见他忧心忡 忡,愁容满面,双手捧着经书,轻脚轻手地走在前面,其余大臣和侍从,也默 默地紧跟在后,这支不太长的队伍,缓缓地向前移动着。 这条小巷,不太宽,也不太窄,长却有一里路。两旁高楼庭院,多是官宦 人家。他们听说当今皇上亲自来看望桓荣的病情,虽不敢走出门外,但男女老 幼都早已聚集在门口、窗前。他们看到这种情景,都默不作声,肃然起敬。 到了桓荣家,明帝放松了脚步,慢慢来到桓荣的病榻前。看到生命垂危、 肤色蜡黄、说话已含糊不清的老师,明帝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他还不停的安慰 老师要静心养病,争取早日康复。这样劝慰了一会儿,明帝不再说话,只是默 默地站着,过了好些时候,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时隔一天,桓荣病故的消息就传到了皇宫。明帝这时怎么也抑制不住巨大 的悲痛了,他当即吩咐内宫为他准备丧服,亲自到去吊唁。到了太常府门前, 没等侍从揭开辇帘,明帝已下了辇,急忙走了进去,径直来到了桓荣老师的灵 柩前,流着泪行了礼,又亲自献上挽联。随后,转身对桓荣老师的亲属抚慰了 一番,方才含悲离去…
唐太宗李世民:教子尊师传为佳话 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李 世民生于开皇十八年(599年),早年随父亲李渊进军长安于618年建立唐朝,他 率部征战天下,为大唐统一立下汗马功劳,李渊封他为秦王、天策上将。在 626年时玄武门之变夺位登基后,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他虚心纳谏,厉行 俭约,轻徭薄赋,使百姓休养生息,各民族融洽相处,国泰民安,对外开疆拓 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 可汗,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 李世民懂得国家要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搞好子女教育非常重要,认为教 诫太子诸王是“当今日之急”。因此,他给几个儿子选择老师都是德高望重, 学问渊博的人。而且,一再告诫子女一定要尊重老师。 一次,太子的老师李纲因患脚疾,不能行走。怎么办呢?在封建社会里面, 后宫森严,除了皇帝和他的后妃、子女可以坐轿后,其它官员不要说坐轿,就 是出入也是诚惶诚恐的。唐太宗知道后竟特许李纲坐轿进宫讲学,并诏令皇太 子亲自迎老师。 后来,唐太宗又叫礼部尚书王圭当他第四个儿子魏王的老师。有一天,他 听到有人反映魏王对老师不尊敬。唐太宗十分生气,他当着王圭的面批评儿子 说:“以后你每次见到王圭,如同见到我一样,应当尊敬,不得有半点放松。” 从此,魏王见到老师王圭,总是好好恭迎,听课也认真了。 由于唐太宗家教很严,他的几个儿子对老师都很尊敬,从不失礼。唐太宗 教子尊师也被后人传为佳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就侍立在门外,当程颐发现他们的时候,门外的雪已经一尺多深了。
【译文】 “负笈千里”,是形容苏章寻找老师的殷勤,“立雪程门”,是形容
游酢和杨时对老师程颐的尊重。
成语故事: 程门立雪
经典解析
弟子称师之善教,曰如坐春风之中; 学业感师之造成,曰仰沾时雨之化。
【注释】 ①仰沾时雨之化:抬头沾到了及时雨露的滋润感化。沾,沾染,分得。
弟 子 称 师 之 善 教,曰 如 坐 春 风 之 中;
xué yè gǎn shī zhī zào chéng yuē yǎng zhān shí yǔ zhī huà
学 业 感 师 之 造 成, 曰 仰 沾 时 雨 之 化 。
经典解析
马融设绛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 孔子居杏坛,贤人七十,弟子三千。
【译文】 杨震的学生多达数千人,可以和孔子相媲美,人们称他是“关西夫
子”;贺循博览群籍,精通礼传,世人称他是“当世儒宗”。
小故事:暮夜却金
经典解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负笈千里,苏章从师之殷;立雪程门,游杨敬师之至。
【注释】 ①苏章:西汉北海人,曾经背着书箱不远万里寻找老师。 ②游杨:指游酢和杨时,他们都是程颐的学生。他们初次去拜见程颐时,程颐正闭目休息,他俩
【译文】 东汉的马融设帐授徒,前面教导弟子,后面却有女乐为伴;孔子在
杏坛讲学,先后培养了三千多弟子,其中最著名的有七十二人。
成语典故:绛帐授徒
意思:指师长设立讲座,传授生徒,多含有尊崇称美之意。
马融
绛帐
典故:杏坛讲学
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 七十二贤人
小知识:与“杏”有关的典故
杏坛:教育工作者讲学的地方
杏林:中医学界的代称
经典解析
称教馆曰设帐,又曰振铎; 谦教馆曰糊口,又曰舌耕。
【注释】 ①振铎:摇响有舌的铃铛。古人布政施教时,常常振铎以吸引民众。 ②舌耕:用口舌授课换取粮食,即以教书谋生。
【译文】 形容别人设立教馆讲学叫做“设帐”,又叫“振铎”;谦称自己设
立教馆讲学叫做“糊口”,又叫“舌耕”。
经典解析
师曰西宾,师席曰函丈; 学曰家塾,学俸日束修。
【注释】 ①西宾:坐在西边的宾客。古时对家庭教师的尊称。 ②函丈:古时讲学者与听讲者座席之间相距一丈。后用函丈指代讲学的座席。 ③束脩:送给老师的报酬。脩,古时指干肉。
【译文】 家塾教师叫做“西宾”,教师的座席叫做“函丈”;在家里教学叫
做“家塾”,给教师的学费叫做“束脩”。
fù jí qiān lǐ sū zhāng cóng shī zhī yīn lì xuě chéng mén,yóu yáng jìng shī zhī zhì
负 笈 千 里,苏 章 从 师 之 殷;立 雪 程 门, 游 杨 敬 师 之 至 。
dì zǐ chēng shī zhī shàn jiào yuē rú zuò chūn fēng zhī zhōng
2、古代给老师的学费叫 束脩 ;称家庭教师叫做 西宾 。 3、“关西夫子”是指 杨震 ;“当世儒宗”是指 贺循 。 4、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的成语是:如坐春风
未 得 及 门,曰 宫 墙 外 望; 称 得 秘 授,曰 衣 钵 真 传 。
rén chēng yáng zhèn wèi guān xī fū zǐ shì chēng hè xún wèi dāng shì rú zōng
人 称 杨 震 为 关 西 夫 子,世 称 贺 循 为 当 世 儒 宗 。
经典解析
桃李在公门,称人弟子之多; 苜蓿长阑干,奉师饮食之薄。
【注释】 ①桃李:比喻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 ②苜蓿:植物名,多做马饲料或肥田之用。这里意思是教师生活清苦,种苜蓿当菜吃。
【译文】 “桃李在公门”,是形容教的学生多,硕果累累;“苜蓿长阑干”,
是形容教师的俸禄少,饮食很差。
词语:桃李满天下:
【注释】 ①马融:东汉著名经学家,他设帐授徒,门人有千人之多,卢植、郑玄都是其门徒。他不注重名教
礼节,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开魏晋清谈家破弃礼教之先河。 ②绛帐:红色的帷帐。 ③杏坛:相传为孔子聚徒授业讲学之处。后泛指授徒讲学之处。 ④贤人七十,弟子三千: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人,其中最著名的有七十二人,这里七十取其约数。
做得到“衣钵真传”。
经典解析
人称杨震为关西夫子,世称贺循为当世儒宗。
【注释】 ①杨震:字伯起,东汉弘农华阴人。他通晓经传,博览群书,但不愿做官,一生以设塾授徒为己 任,学生多达数千人,可以和孔子相媲美,当时人称“关西夫子”。 ②贺循:字彦先,魏晋时人。他博览群籍,尤精礼传,朝廷有难题的时候就去问他,他都能依经 礼而回答。时人称他是“当世儒宗”。
冰 生 于 水 而 寒 于 水,比 学 生 过 于 先 生;
qīng chū yú lán ér shèng yú lán wèi dì zǐ yōu yú shī fū
青 出 于 蓝 而 胜 于 蓝,谓 弟 子 优 于 师 傅 。
wèi dé jí mén yuē gōng qiáng wài wàng chēng dé mì shòu yuē yī bō zhēn chuán
蒙学经典 国学百科 师生篇
幼学琼林目录
卷一
• 天文 • 地舆 • 岁时 • 朝廷 • 文臣 • 武职
卷二
• 祖孙父子 • 兄弟 • 夫妇 • 叔侄 • 师生 • 朋友宾主 • 婚姻 • 妇女 • 外戚 • 老幼寿诞 • 身体 • 衣服
卷三
• 人事 • 饮食 • 宫室 • 器用 • 珍宝
卷四
• 贫富 • 疾病死丧 • 文事 • 科第 • 制作 • 技艺 • 讼狱 • 释道鬼神
意思是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
桃 李
苜蓿
经典解析
冰生于水而寒于水,比学生过于先生;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谓弟子优于师傅。
【注释】 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靛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是比蓝草颜色更深一些。青,靛青,一种染料。 蓝,即蓼蓝,一种草名。
【译文】 “冰生于水而寒于水”,是用来形容学生强过先生;“青出于蓝而
孔 子 居 杏 坛,贤 人 七 十,弟 子 三 千 。
chēng jiào guǎn yuē shè zhàng yòu yuē zhèn duó
称 教 馆 曰 设 帐,又 曰 振 铎;
qiān jiào guǎn yuē hú kǒu yòu yuē shé gēng
谦 教 馆 曰 糊 口,又 曰 舌 耕 。
【译文】 学生称赞老师善于教导,就说像坐在感化万物的春风中一样;学业有
成,感谢老师的教导,就说受到了符合时令的雨露的滋润和感化。
成语:如坐春风
意思是像坐在春风中间。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
【小练习】
1、“杏坛”是指( B ),“杏林”是指( C )。
A、杏树林 B、中医学界的代称 C、教育工作者讲学的地方
幼学琼林 师生
1、全文读诵 2、经典解析 3、故事典故 4、小练习
《幼学琼林》师生篇 全文:
mǎ róng shè jiàng zhàng qián shòu shēng tú hòu liè nǚ yuè
马 融 设 绛 帐 ,前 授 生 徒 ,后 列 女 乐;
kǒng zǐ jū xìng tán xián rén qī shí dì zǐ sān qiān
桃 李 在 公 门, 称 人 弟 子 之 多;
mù xu zhǎng lán gān fèng shī yǐn shí zhī báo
苜 蓿 长 阑 干,奉 师 饮 食 之 薄 。
《幼学琼林》师生篇 全文:
bīng shēng yú shuǐ ér hán yú shuǐ bǐ xué shēng guò yú xiān shēng
胜于蓝”,是用来形容弟子强过师傅。
经典解析
未得及门,曰宫墙外望;称得秘授,曰衣钵真传。
【注释】 ①宫墙外望:在师门外向里张望。宫墙,住宅的围墙,后世称师门为“宫墙”、“门墙”。 ②衣钵真传:屮国禅宗师徒间道法的授受,常用衣钵作为信物,称为“衣钵相传”或“衣钵真传”。 衣钵,佛教僧尼的袈裟和食器。
【译文】 还没有进入师门,叫做“宫墙外望”;已经得到师父的秘密传授,叫
shī yuē xī bīn shī xí yuē hán zhàng xué yuē jiā shú xué fèng yuē shù xiū
师 曰 西 宾,师 席 曰 函 丈; 学 曰 家 塾,学 俸 曰 束 修 。
táo lǐ zài gōng mén chēng rén dì zǐ zhī du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