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根更换混凝土枕作业
铁路工务专业-单根更换混凝土枕作业标准

单根更换混凝土枕作业一、作业流程(一)作业准备1.工具:液压起道机、内燃冲击镐或道镐、叉子、T型套筒、撬棍、抬杠、夹轨钳、绳索、道尺、长效油脂、刷子、石笔和轨温计。
2.校对量具:换枕作业前,由换枕负责人对当日使用的各种量具进行检查核对(道尺必须定期由计量部门进行检定,保持量具准确) ;由起道机手检查起道机状态是否完好;内燃冲击镐手检查内燃冲击镐是否良好,油箱油料是否充足,并带足油料。
3. 无缝线路地段到达作业地点后首先测量轨温,确认是否符合作业轨温条件,做到超温不作业。
并严格执行作业前、作业中、作业后测量轨温制度。
4.现场防护员与驻站联络员利用防护电话或对讲机联络,防护设好后方可作业。
维修天窗点内作业邻线来车,客车下道避车,货车必须停止作业。
天窗点外作业邻线来车不论客车、货车,一律下道避车。
站内或道岔区作业邻站客车发车时,影响列车进路的作业,必须下道避车。
(二)散布轨枕将轨枕散布到更换位置附近,直线地段散布在作业方便的一侧,曲线地段散布在下股一侧。
装卸、搬运、存放、更换轨枕时,不得侵入限界,防止碰坏线路标志和信号标志及损伤轨枕及螺栓。
作业时必须统一指挥,动作协调一致,认真检查抬杠、绳索、夹轨钳的承压和人员配合情况,抬杠时应注意踩稳踏牢,确保人身安全。
(三)扒道床扒开一端轨枕头和一侧轨枕盒内道床,深度以能横移、抽出和穿入轨枕和不碰伤螺栓为宜。
扒开道床时将清碴、混碴分开,混碴扔在路肩上,要进行清筛。
(四)卸下扣件卸下螺帽、平垫圈、弹条、轨距挡板、尼龙座、大胶垫等,集中存放在适当地点。
(五)抽出旧枕以四人为一组进行,将旧轨枕横向拨人扒开的轨枕盒内并放倒,用夹轨钳或绳索顺着道床槽将旧枕抽出,顺放在路肩上。
(六)整平枕底道床整平原枕底道床,使其深度稍大于轨枕加上胶垫的厚度,清理深度一般以较原枕底面低20mm左右为宜,宽度为300mm左右为宜。
枕底的不洁道碴挖出放路肩上,并使轨枕中部石碴疏松。
(七)穿入新枕以四人为一组进行,将新枕放倒呈侧面向上,用抬杠抬起,对准扒开清理好的枕盒,用绳索套拉穿人,立放并横移至轨枕位置上。
更换混凝土轨枕作业方案

更换混凝土轨枕作业方案更换混凝土轨枕作业方案一、需换枕条件:1、轨枕达到失效标准。
2、钢轨接头长期板结、空吊、泛白等造成轨枕底部失去摩擦阻力。
3、其他原因需要更换的。
二、作业前:(一)现场调查工作量。
包括需更换轨枕数量、型号、位置及周边环境。
(二)编制作业方案。
以“平行作业、无缝衔接、能用机械不用人工”为原则,结合现场实际编制机械配合人工作业的实施方案。
(三)召开预想会。
包括人员分工、技术标准、风险研判、安全质量卡控措施等,本次作业分为人工组和机械组,人工组作业人员2人、机械组作业人员1人。
(四)准备工机具、材料。
包括XⅡ轨枕2根、石碴3m3、50型挖掘机1台(改造)、锂电扳手2台、液压起拨器3台、内燃捣固镐5台、撬棍4根、钢叉4把、备用扣件10套、轨距尺2把、轨温计2块、弦绳1副、防护备品4套等。
(五)给点前准备。
人员携带工料具前往作业现场并进行点前准备。
包括石碴装袋并放置在需换枕位置前后路肩,驻站联络员、现场防护员、作业人员、工料具、机械到位待命。
三、作业中(25分钟):下达给点命令后,按照《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规定设置作业防护,先组织人工组与机械组平行作业,待安装扣件后所有作业人员共同完成剩余作业内容。
(一)人工组(2人):1、松卸扣件(松卸换枕前后各六根轨枕扣件,打压机并抽出需换轨枕上的大胶垫,抬起高度不得大于50mm,拆下的联接零件集中存放)。
需用时3分钟。
安全控制措施:防止电动扳手打滑伤人,防止撤出大胶垫和调高垫板时压伤手指,人与挖掘机保持安全距离。
2、倒运石碴(将准备好的石碴搬运至需换枕左、右两侧道心)。
需用时4分钟。
安全控制措施:搬运石碴时注意脚下踩稳,防止滑倒、摔伤,与挖掘机保持安全距离。
3、整平底碴(与抽出、穿入旧枕同步进行,人工辅助清出多余石碴、弃土)需用时3分钟。
安全控制措施:人与人、人与挖掘机保持安全距离,防止伤人。
4、安装扣件(在穿入的新轨枕承轨槽内放置胶垫,待轨枕吊起、调整好位置后,安装并复紧扣件)需用时3分钟。
单根更换木枕作业指导书

伤人。 5. 打道钉前方严禁站人,防止飞钉伤人。 6. 道岔转辙部分作业必须在电务人员的配合下进行。 7.严格执行电气化区段作业相关规定,人员和工机具与接触网必须保持 2
米以上距离。 8. 作业人员按规定穿戴、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夜间作业必须有充足的照明。 9.严格执行工、机具使用相关规定,杜绝造成人身伤害。 10. 邻线来车时,按规定避车。
- 51 -
单根更换木枕作业指导书
作业内容:更换单根失效木枕。
适用范围:维修天窗点内作业。 木
枕
工具材料:起拨道器、捣镐、叉子、扒子、道钉锤、发电
作
道床。
业
过
穿入新枕,以标准股轨枕端为齐,无偏
捣
程
斜。安装垫板、调整轨距、钻孔、打入
实
道钉。
回填石砟,捣固整修高低、水平、方向, 安装轨道加强设备、整理夯实道床,回
检验收。
作 业 完 毕
清点材料、工机具,回收旧料,工完料
整
净。人员撤出网(线路)外,现场防护员
理
撤除防护,驻站联络员按规定销记。
道
床
正确
不正确
木 枕 未 捆 扎
道 钉 不 齐
未 捣 实
未 整 道 床
- 52 -
捆
机、电钻、撬棍、轨距尺、5m 钢卷尺、石笔、联结零件等。
扎
作
提前调查好工作量,确认人员到位(含
业
配合人员),材料、工机具齐全良好。
准 备
道
现场防护员、作业负责人与驻站联络员确认
钉
作业命令,确认设好防护。
更换混凝土轨枕作业指导书

(1)接头2跟轨枕和桥枕道钉、扣件齐全有效。
(2)R≤800m曲线地段,混凝土枕每隔1根拧紧3根,木枕每隔1根钉紧6根;R>800m曲线及直线地段,混凝土枕每隔2根拧紧1根,木枕每隔1根钉紧1根。
4、来车时作业人员应及时下道避车,并将作业机具、材料移出线路,放置、堆码牢固,不得侵入限界,两线间不得停留人员和放置机具、材料。
更换混凝土轨枕作业指导书
1、劳动组织及机具材料
1、劳动组织
除施工防护外,更换凝土枕作业共计需要7人。
2、机具材料
起道机1台、轨距尺1把、绳套2副、抬杠2根、捣镐2把、石砟叉2把、撬棍1根、丁字扳手1把、大小胶垫、尼龙胶座、弹条扣件适量,见表1—19
表1—19更换混凝土枕作业机具材料
序号
名称
单位
规格
数量
备注
1
起道机
台
1
2
轨距尺
把
1
3
绳套
副
2
4
抬杠
根
2
5
捣镐
把
2
6
石砟叉
把
2
7
大撬棍
根
2
8
丁字扳手
把
2
9
大小胶垫
适量
10
尼龙胶座
适量
11
弹条扣件
适量
2、作业程序
1、准备作业
(1)提前调查换轨位置,并做好符号。
(2)按换轨符号散布好轨枕。
2、基本作业
(1)拆除影响作业的防爬设备。
(2)先扒开道砟通路,曲线地段在下股开口;并行地段在外股开口。扒砟深度、宽度以能抽出轨枕,换入新枕为原则。
1、间距误差和偏斜:正线及到发线不超过50mm(道岔40mm);其他线不超过60mm(道岔50mm)。
单根抽换混凝土枕作业指导书

单根抽换混凝土枕作业指导书
目次
一、扒道砟 (1)
二、拆卸扣件 (1)
三、抽出旧轨枕 (1)
四、换入新轨枕 (1)
五、安装防爬设备 (1)
六、回填整理道床 (2)
更换轨枕应以两人为一组,作业前要将使用工具放在顺手的位置。
一、扒道砟
扒道砟前,应先确认线路爬行方向及轨枕孔的宽窄,以确定挖开那一侧轨枕孔内的道砟,作为抽换轨枕的通道。
扒开宽度不宜过窄,应以不影响抽换为原则。
另一侧则不宜扒得过宽,应以穿入轨枕时不溜动为原则。
扒下深度:混凝土枕为60mm左右。
二、拆卸扣件
应按扣件作业要求拆卸各种扣件。
三、抽出旧轨枕
用撬棍将轨枕拨到轨枕盒里,然后用轨枕钳或抬枕钳将轨枕顺道砟槽抽出,抽出轨枕后,应整平枕底道床,其深度应较新轨枕厚度深20mm左右。
枕下道床如严重不洁或板结,应先进行清筛再进行整平。
四、换入新轨枕
用轨枕钳或抬枕钳穿入新轨枕,按标准要求拨正,放好垫板或扣件,串好道砟,一人撬起轨枕,一人紧扣件。
新换入的轨枕要及时捣固,当天收工前再作第二遍捣固。
五、安装防爬设备
将换轨枕前拆掉的防爬器、防爬支撑、轨距杆等按标准要求安装好。
六、回填整理道床
先把挖出的清砟回填至两端轨枕头处及轨枕底边,然后用石砟叉把道砟回填于轨枕盒内,整平夯实,并将枕面和钢轨上尘土清扫干净。
单根抽换混凝土轨枕作业指导书

目次1 作业条件 (2)2 人员要求 (2)3 作业料具 (2)4 配合要求 (2)5 安全风险构成 (3)6 防护要求 (3)7 作业程序 (4)8 质量标准 (4)9 作业流程图 (5)1 作业条件1.1天窗点内1.1.1更换混凝土轨枕1.2天窗点外1.2.1其他相关准备工作1.3作业时间双线:不少于120分钟;单线:不少于90分钟;2 人员要求2.1 岗位要求施工负责人职务不低于班长,作业人员经段级单位培训并考试合格人员。
2.2人员配置防护人员4人,作业人员不少于2人3 作业料具撬棍、抬杠、抬绳、轨枕钳、停车牌、扳手、道镐、道尺、起拨道器、区间电话信号旗,作业牌、响墩、火炬等。
4 配合要求车务段、电务段5 安全风险构成5.1违章施工作业风险5.1.1电务人员未到场配合,造成电务设备故障。
5.1.2 使用撬棍不绝缘造成联电风险。
5.1.3 作业质量不达标造成晃车或脱线风险。
5.1.4 材料未按照规定堆码和摆放造成被机车碰撞的风险。
5.1.5 不按规定进行操作,造成自身与他人的伤害。
5.2 从业人员伤害风险5.2.1 松开接头螺栓时扳手未卡牢,造成人员伤害;5.2.2 下道不及时造成机车车辆人身伤害。
5.2.3 使用撬棍不绝缘造成联电风险。
5.2.4 作业质量不达标造成晃车或脱线风险。
5.2.5 材料未按照规定堆码和摆放造成被机车碰撞的风险。
6 防护要求6.1线路区间作业设置驻站联络员1人,工地防护1人,关门防护2人,(联络不畅增设中转防护1人)6.2道岔区段作业正线道岔作业:设置驻站联络员1人,工地防护1人,关门防护2人;站线道岔作业:设置驻站联络员1人,工地防护1人;6.3站内作业正线作业:设置驻站联络员1人,工地防护1人,关门防护2人;站线作业:设置驻站联络员1人,工地防护1人;7 作业程序7.1 作业前,按《安规》有关规定设置防护。
7.2 拆除补强设备。
拆下影响作业的轨距杆。
7.3 扒碴。
14+单根更换轨枕作业指导书

单根更换轨枕作业指导书1 范围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单根更换轨枕作业程序和安全技术要求。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时速200km/h及以下普速及提速有碴线路单根更换轨枕作业。
2 引用规范性文件2.1 《铁路线路修理规则》(铁运[2006]146号);2.2 《铁路工务安全规则》(铁运[2006]177号);2.3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企业标准(工务系统作业标准汇编)》(Q/GZT05Z-2010);2.4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广运发[2010]165号)。
3 作业目的3.1 消除轨枕,保证线路几何尺寸和整体刚度符合规定要求,防止行车事故的发生。
4 作业程序(流程图)5 作业内容与要求5.1 准备作业5.1.1 主要工、机具、材料:液压起道机、捣镐、四齿耙、拉碴耙、扳手、撬棍、抬杠、轨枕钳、土箕、轨距尺、5m钢卷尺、弦线、油料、钢丝刷、石笔、轨温计、照明设备等;更换木枕还应带:支距尺、开口撬棍、道钉锤、直钉器、起钉器、十字凿、电钻(带动力)等;5.1.2 人员组织:施工负责人不低于工(班)长职务,作业人员不少于4人。
5.2 防护作业5.2.1 主要防护信号用品:作业标、停车信号牌、双面信号灯、火炬、喇叭、响墩、红黄信号旗、70mm2铜导线、电话机、对讲机等;5.2.2 利用天窗,在车站《行车设备施工登记薄》登记,按规定插作业标,设置移动停车信号,设置驻站、工地防护员,用电话或对讲机防护。
5.3 道床扒碴,拆卸扣件、垫板等联接零件5.3.1 拆卸扣件、垫板等联接零件;5.3.2 扒道碴:扒开道碴前,应先确认线路爬行方向及轨枕孔的宽窄,以确定挖开哪一侧轨枕孔内的道碴,作为抽换轨枕的通道。
当两侧轨枕孔宽度基本相同时,挖开与爬行方向相反一侧的轨枕孔道碴;宽窄不同时,应挖开宽的一侧轨枕孔道碴;在大坡道上抽换轨枕时,应挖开上坡侧轨枕孔道碴;在复线线路上,应挖开与列车运行方向相反一侧的轨枕孔道碴。
单根抽换混凝土枕

单根抽换混凝土枕本标准适用于单根抽换混凝土枕(含混凝土岔枕)的作业1.作业目的凡轨枕达到《修规》第3.3.8条第(一)项混凝土枕(含混凝土宽枕、混凝土岔枕及短轨枕)失效标准,均应及时更换,保证正线及到发线接头或焊缝处无失效,其它处无连续失效;其他站线接头或焊缝处无失效,其它处无连续3根及以上失效(含混凝土岔枕)。
2.作业质量及技术标准2.1 位置正确。
正线及到发线位置、间距偏差或偏斜不大于50mm,其他站线不得大于60mm。
2.2 正线及到发线(含道岔)应做到接头或焊缝处无失效,其他处无连续失效;其他站线接头或焊缝处无失效,其他处无连续3根及以上失效。
2.3 正线及到发线道岔位置或间距偏差不得大于40mm,其他站线道岔不得大于50mm。
2.4 吊板率:正线及到发线不得大于8%,其他站线不得大于12%(含道岔)。
2.5 Ⅰ型轨枕凹槽中部400mm范围内石碴低于轨枕底20mm。
2.6 轨距、水平、高低符合综合维修(或经常保养)验收标准,道床回填平整,防爬设备按规定安装齐全,无失效。
2.7 捣固良好,无暗坑吊板;扣件(包括大、小胶垫)无损坏,顶严密靠;扭矩达到规定标准。
3.作业使用工具:捣镐、耙子、石碴叉、铁铣、撬棍、抬枕钳、抬杠、道钉锤、T型套筒、长把板手、轨距尺等。
4.作业程序及要求4.1 散轨枕:根据更换符号,将轨枕散到更换位置附近,曲线一般散在下股,保持上股轨枕头外道碴不动。
4.2 拆除防爬设备:遇有防爬设备应拆除。
4.3 扒道床4.3.1 扒开与爬行方向相反一侧枕木盒道碴。
4.3.2 曲线一般在下股开门。
4.3.3 扒碴深度一般低于枕底20mm,便于抽穿轨枕不碰伤轨枕和螺纹道钉为原则。
4.4 将清碴与混碴分开,混碴堆在路肩上。
4.5 卸扣件:将扣件(包括铁座、小胶垫)卸掉,集中放在适当地方。
4.6 抽出旧枕:用撬棍将旧枕拨入扒好的轨枕盒中,用抬枕钳抬至路肩上。
4.7 清理枕底道床:清理深度较原枕底道床面低20mm左右,宽度为300mm左右,将枕底的不洁道床,挖出弃至路肩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技[1997]14号《快速铁路线路维修规则》第4.4•7条执行.
(三)作业分工
以四人一组为宜,相互配合作业。
(四)量具、工具、材料、备品
轨距尺,捣镐•耙子•铁锹•撬棍,钢筋混凝士枕抬钳•杠棒,扭力扳手,油桶及备带一 些同型号的零配件。
精品文档
平度工区2011年1月份标准化作业演练记录
演练时间
2011年1月12日
演练地点
K381+36#钢轨接头
演练项目
单根更换混凝土枕作业
组织人
叶晓亮
参加人员
苗松立,刘法启,苗积君,苗松军,苗佳寅,刘木仁,苗积叶,冯沛
工具材料
轨距尺,捣镐.耙子.铁锹.撬棍,钢筋混凝士枕抬钳.杠棒,扭力扳手, 油桶及备带 些同型号的零配件。
演 练 内 容
(一)作业目的和适用范围
为保证线路结构完好,提高钢筋混凝土枕状态的标准化率•保持线路质量均衡良好,需要 更换已失效的混凝土枕。
此种情况只适用于混凝土轨枕地段单根抽换作业、提速道岔的混凝土岔枕单根重换作业可 比照办理。
(二)作业条件
在不封锁线路、列车不慢行条件下,区间须使用作业标防护.并设专职防护员无缝线路和
50mm其他站线不超过60mm
4、轨道几何尺寸应符合《规则》作业验收标准。消灭吊空板,换枕后3〜5天应再养护捣
固一遍。
(七)安全注意事项
1、在抬运钢筋混凝土枕前要认真惶查杠棒和绳索是否牢固,动作要协调•防止扭伤腰和 砸伤脚。
2、新旧轨枕在撤运和更换中,材料、工机具存放位置要妥当。不得侵入限界。
3、在轨道电路地段作业,撬棍要有绝缘套管,绝缘接头处的扣件不准与其它部位混用, 放置能导电的工、机具时,不能冋时压在两端引入线等部位。
4、应每隔六根轨枕抽换一根,来车穿不进时.准许每隔六根有一根不穿入。
5、新枕穿入前,枕下石碴要按规定扒清,准备要充分,来车时不要抢,防止新枕螺杆卡 住轨底压坏,造成不安全因素。
精品文档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五)作业方法、程序
1、布枕。与单根更换本枕作业相同。
2、拆除障碍物•与单根更换木枕作业相同。
3、扒碴.
4•卸扣件。用扳手松开螺帽,卸下弹簧垫圈、扣板、铁座,小胶垫,用梭棍撬起钢轨, 撤除大胶垫及木垫片.
5、抽出旧枕•用撬棍将旧枕横向拨入扒好的石碴槽内,拨出(或用绳索拉出》旧枕,顺 放在路肩上。
6、整平道床•新枕位置的道床略深略宽于旧枕,线路中心处不能高于两端。
7、穿入新枕•用钢筋混凝土枕抬钳将钢筋混凝土枕抬到“门口”,再用绳索和撬棍并用穿
入新杭,用撬棍横拨到位。
8、安装扣件•先放好大胶垫,将新枕拾起,螺杆涂油,再按零配件的安装顺序装上,放 正位置,检查轨距,上紧扣件.
9、捣固。适量回碴后,将轨枕底串满,再
11、回检找细、全面检查,整修不良处所,复紧扣件,列车通过后进行第二遍捣固,回填 石碴,整理好道床。
12、回收旧料。收集废旧材制,把旧枕放到临时存放地点堆码整齐。
(六)质量要求
1、运搬和更换时防止损坏轨枕及螺杆。
2、补充和更换缺少失修零配件,扣件扭力矩宴达到标准。
3、新枕位置要正确,必须与轨道中心垂直,间距偏差及歪斜在正线、到发线上不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