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量和无组织排放废气量的计算
废气排放量计算公式

废气排放量计算公式
废气排放量是指某一污染物在一定时间内,从污染源排放出去的质量,根据污染源的种类和性质,可以采用不同的计算公式来计算废气排放量。
通常,废气排放量的计算公式可以表述为:排放量(kg/h)=(排放浓度(mg/m3)×排放速度(m3/h))/1000。
其中,排放浓度为某一时刻废气中污染物的浓度;排放速度为某一时刻废气的排放量,单位为立方米/小时。
此外,废气排放量的计算公式还可以表述为:排放量(kg/h)=(排放量(Nm3/h)×污染物的质量浓度(mg/Nm3))/1000。
其中,排放量为废气在一定时间内排放出去的体积,单位为立方米/小时;质量浓度是指某一时刻废气中污染物的质量浓度,单位为毫克/立方米。
另外,由于废气排放量的计算,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废气排放量的测量方法、排放量的计算精度、废气排放量的计算原则等。
综上所述,废气排放量的计算公式可以表述为:排放量(kg/h)=(排放浓度(mg/m3)×排放速度(m3/h))/1000或者排放量(kg/h)=(排放量(Nm3/h)×污染物的质量浓度(mg/Nm3))/1000,但是,要准确计算废气排放量,还需要考虑排放量的测量方法、排放量的计算精度和废气排放量的计算原则等因素。
废气排放量的计算公式

废气排放量的计算公式废气排放量是指在生产和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排放总量。
准确计算废气排放量对于环境保护和减少污染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废气排放量的计算公式及相关内容。
废气是指在工业生产、能源消费、交通运输等过程中产生的对环境有害的气体排放物,如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等。
准确计算废气排放量可以帮助企业合理控制排放,采取相关措施减少污染。
计算废气排放量的公式具体取决于废气成分、量和排放条件等不同因素,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废气排放计算公式以供参考。
一、假设所有废气成分已知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废气排放:排放量 = 排放浓度 ×排放速率其中,排放浓度指废气单位体积中污染物的含量,常用单位为mg/m³或ppm(百万分之一);排放速率指单位时间内废气排放的体积,常用单位为m³/h或m³/s。
例如,某工厂废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为300mg/m³,排放速率为80m³/h,那么二氧化硫排放量为:二氧化硫排放量 = 300mg/m³ × 80m³/h = 24000mg/h二、对于无法直接测量排放浓度的情况,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排放量 = 流量 ×浓度其中,流量指单位时间内废气通过的体积或质量,常用单位为m³/h或kg/h;浓度指废气中污染物的含量,常用单位为mg/m³或ppm。
例如,某废气处理装置通过的废气流量为60m³/h,废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为500mg/m³,那么二氧化硫排放量为:二氧化硫排放量 = 60m³/h × 500mg/m³ = 30000mg/h三、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废气排放量的计算需要考虑气体的密度。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排放量 = 流量 ×浓度 ×密度其中,密度指废气的质量密度,常用单位为kg/m³。
无组织废气

无组织排放是指无集中式排放口的一种排放形式。
这种形式的排放量计算与集中式排放计算是不同的,现加以介绍。
1.有害物质敞露存放的散发量计算有害物质敞露存放时,由于蒸发作用,不断地向周围空间散发出有害气体和蒸气,其散发量可用下列公式计算:Gs=(5.38+4.1V)P H·F·(M)0.5式中,Gs——有害物质的散发量,g/h;V——车间或室内风速,m/s;P H——有害物质在室温时的饱和蒸气压力,mmHg;F——有害物质的敞露面积,m2;M——有害物质的分子量;5.38、4.1——常数。
由物理化学可知,各种物质的饱和蒸气压力随温度而改变,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lgP H=(-0.05223A/T)+B式中,T——有害物质的绝对温度,K;A、B——常数,可从一般的物理化学手册中查取,表5-144列出了常见有害物质的A、B值。
表5-144 常见有害物质A、B值2.液体(除水以外)蒸发量的计算本计算方法适用于硫酸、硝酸、盐酸等酸洗工艺中的酸液蒸发量的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Gz=M(0.000352+0.000786V)P·F式中,Gz——液体的蒸发量,kg/h;M——液体的分子量;V——蒸发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速,m/s,以实测数据为准,无条件实测时,可查表5-145,一般可取0.2-0.5;P——相应于液体温度下的空气中的蒸气分压力,mmHg。
当液体浓度(重量)低于10%时,可用水溶液的饱和蒸气压代替,查表5-146;当液体重量浓度高于10%时,可查表5-147、5-148、5-149、5-150。
F——液体蒸发面的表面积,m3。
表5-145 槽边排风工艺槽产生有害气体计算参数表5-146 硫酸溶液蒸气分压力(mmHg)表5-147 硝酸水溶液上面的HNO3及H2O的蒸气压(mmHg)注:浓度为重量浓度表5-148 HCl水溶液液面上水蒸气和HCl气体分压(mmHg)注:浓度为重量单位表5-149 HF水溶液液面上HF和H2O蒸气分压力(mmHg)注:浓度为重量浓度表5-150 水溶液的蒸气压(mmHg)3.生产设备和管道不严密处的散发量各种生产设备和管道都有不严密之处,不严密处泄漏出有害气体量往往随使用期增大而增大。
无组织排放废气量的计算

无组织排放废气量的计算无组织排放是指无集中式排放口的一种排放形式。
这种形式的排放量计算与集中式排放计算是不同的,现加以介绍。
1.有害物质敞露存放的散发量计算有害物质敞露存放时,由于蒸发作用,不断地向周围空间散发出有害气体和蒸气,其散发量可用下列公式计算:Gs=(5.38+4.1V)P H·F·(M)0.5式中,Gs——有害物质的散发量,g/h;V——车间或室内风速,m/s;P H——有害物质在室温时的饱和蒸气压力,mmHg;F——有害物质的敞露面积,m2;M——有害物质的分子量;5.38、4.1——常数。
由物理化学可知,各种物质的饱和蒸气压力随温度而改变,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0.05223A/T)+BlgPH式中,T——有害物质的绝对温度,K;A、B——常数,可从一般的物理化学手册中查取,表5-144列出了常见有害物质的A、B值。
表5-144 常见有害物质A、B值2.液体(除水以外)蒸发量的计算本计算方法适用于硫酸、硝酸、盐酸等酸洗工艺中的酸液蒸发量的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Gz=M(0.000352+0.000786V)P·F式中,Gz——液体的蒸发量,kg/h;M——液体的分子量;V——蒸发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速,m/s,以实测数据为准,无条件实测时,可查表5-145,一般可取0.2-0.5;P——相应于液体温度下的空气中的蒸气分压力,mmHg。
当液体浓度(重量)低于10%时,可用水溶液的饱和蒸气压代替,查表5-146;当液体重量浓度高于10%时,可查表5-147、5-148、5-149、5-150。
F——液体蒸发面的表面积,m3。
表5-145 槽边排风工艺槽产生有害气体计算参数表5-146 硫酸溶液蒸气分压力(mmHg)表5-147 硝酸水溶液上面的HNO3及H2O的蒸气压(mmHg)注:浓度为重量浓度表5-148 HCl水溶液液面上水蒸气和HCl气体分压(mmHg)注:浓度为重量单位表5-149 HF水溶液液面上HF和H2O蒸气分压力(mmHg)注:浓度为重量浓度表5-150 水溶液的蒸气压(mmHg)3.生产设备和管道不严密处的散发量各种生产设备和管道都有不严密之处,不严密处泄漏出有害气体量往往随使用期增大而增大。
废气污染物排放量计算

30%,计算采取计划产能进行.其中企业烧结、炼铁、炼钢、
轧钢的计划产能数据来源于《省经信委关于大冶华鑫实业无
限公司现有消费配备及消费才能核实意见的函》(鄂经信重
化函[2016]419 号);
C—为净化物答应排放浓度限值,单位为
mg/Nm3;
Q—为基准排宇量,单位为 Nm3/t 产品.基准排
宇量取自《排污答应证请求与核发技术规范钢铁工业》.
744
二氧化硫
200
颗粒物
30
1#高炉矿槽、 颗粒物
25
出铁场
2#高炉矿槽、 颗粒物
25
出铁场
1# 转 炉 二 次 颗粒物
20
除尘
2# 转 炉 二 次 颗粒物
20
除尘
燃气锅炉
二氧化硫
100
颗粒物
10
氮氧化物
200
次 要 排 放 口 颗粒物
/
排放量
二氧化硫
/
氮氧化物
/
2480
2480
60
6150
6150
废气净化物排放量计算之相礼和热创作
1、次要排放口计算
次要排放口有烧结机头烟囱、烧结机尾烟囱、竖炉焙烧
烟囱、1#高炉矿槽及出铁场尘烟囱、2#转炉二次除尘烟囱、自备电厂燃气
锅炉烟囱.
次要排放口计算公式为:
其中:M—为第 i 个排放口净化物年答应排放量,t;
R—由于本企业近 3 年的产量低于计划产能的
类别
颗粒物(t/a)
二氧化硫(t/a)
氮氧化物(t/a)
次要排放口
一样平常排放口
小计
无组织排放量
2249
合计
口
二氧化硫
无组织排放量的计算

(1) 敞露物料散发量的计算 利用经验公式:MF P uGH S ∙∙∙+=)1.438.5(式中,G S —— 有害物质散发量,g/h ;u ——室内风速,m/s,往往利用当地气象台的年平均风速; F ——有害物质的散露面积,m 2; M ——有害物质的分子量;P H ——有害物质在室温时的饱和蒸汽压, bB TAP H +-=05223.0lg ;T ——绝对温度,K ;A ,B ——各种物质的经验系数。
各种常见物质的经验系数(2) 各种酸雾的排放(H 2SO 4、HNO 3、HCl 、HAC 、HF )FP u M G S ∙∙+=)000786.0000352.0(式中,G S —— 酸雾散发量,kg/h ;M ——酸的分子量;u ——室内风速,m/s,往往利用当地气象台的年平均风速; F ——蒸发面的面积,m 2;P ——相应于液体温度时的饱和蒸汽分压,mmHg ,可以查手册得出,当酸的浓度小于10%时可以用水饱和蒸汽代替。
(3) 生产设备和管道泄漏计算TM KCVG S =式中,Gs —设备和管道不严的泄漏量,kg/h ;K ――安全系数,1-2,一般取1;C ――设备内压系数,查表3-9,或用下式计算,C=0.106+0.0362lnP ,P(atm); V ――设备和管道的体积,m 3; M ――内装物质的分子量; T ――内装物质的绝对温度,K 。
设备内压系数(4) 油漆表面的散发量100n m GS⋅⋅=α式中,Gs ――油漆件表面污染物质的散发量,g/h ; α――油漆耗量,g/m 3; m ――油漆中污染物的含量,%;n ――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量,m 3/h 。
(5) 钢铁铸件浇渣时CO 的工作量SK G co S ⋅=式中,Gs ――CO 浇渣时的散发量,g/h ; S ――每小时的浇铸件量,t/h ; Kco ――每吨铸件CO 散发量,g/t ,Kco ――=128.6+W3927,W 为单个铸件重,kg 。
无组织排放量的测定和估算方法

Q=11.3C(x,0,0,H€)u-y -z ex 无组织排放量的测定和估算方法测定和计算无组织排放量的方法有元素平衡法、通量法和浓度反推法1、元素平衡法根据物质不灭定律,单位时间内进入和离开某一生产系统的物质元素,应符 合以下关系:(无组织排放量)=(输入量)-(贮有增量)-(有组织排放量)式中,有组织排放量应包括随产品、废水、废渣及经由排气筒排出的废气中所含的该物质元素总量。
由于等号右边各项往往比无组织排放量大得多,因此能否对它们作出准确的定量分析,是能否用元素平衡法确定无组织排放量的关键问题。
2、通量法根据连续性原理,通过下方向任意截面的污染物通量是相等的,因此,可用近源处实测资料求源强。
无组织排放源下风向近距离设垂直监测断面,测定该断面上的平均风向、风 速和污染物浓度,用下式计算无组织排放量(kg/h ):nQ =3.6U6Ssin :103i 1式中,U i 为采样期间第i 个测点上的平均风速(m/s );Ci 为该测点的污染物 浓度(mg/m 3);Si 为测点所代表的那一部分断面面积(m 2);小为平均风向与测点断面间的夹角3、地面浓度反推法下风向某一点上的污染物浓度与污染源的排放量成正比,因此可根据无组织排放源下风向地面上一定条件测得的污染物浓度计算其排放量0对于可简化为点源的无组织排放源:y iP i 二一 CT y_y 2p 2- y对较均匀分布的线源:cc-、,He 2、 4.5LC(x,0,0,He)U 。
z exp(2)2二z2P 21P Q exp()dp10工P ..2二2 对于面源:22He 2QQ=11.3C(x,0,0,He)uo x (二y 二y0)2exp(-^)10* 2-z Ui 为烟气高度上的平均风速(m/s );He 为烟气有效高度(m );L 为线源长度(m ); y 〔V2p 1=,p 2=c y 二y 3上式中,C 为侬度(mg/m );6v 、(Tz 分别为横风向和垂直扩散参数(m );。
无组织voc排放量计算公式

废气(含VOCs)污染物计算方法:计算方法的优先顺序为:自动监测法>手工监测法>系数法。
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自动监测法:E = Q × C × T × 10-9(公式(1))其中,E表示某周期内污染物的实际排放量(t),Q表示烟气流量(某周期内若有多次监测数据,取平均值)(m³/h),C表示污染物排放浓度(某周期内若有多次监测数据,取平均值)(mg/m³),T表示某周期内污染物排放时间(h)。
手工监测法:E = V × T × 10-3(公式(2))其中,E表示某周期内污染物的实际排放量(t),V表示排放速率(某周期内若有多次监测数据,取平均值)(kg/h),T表示某周期内污染物排放时间(h)。
系数法:E = A ×α× B × (1-C) × 10-3(公式(3))其中,E表示某周期内污染物的实际排放量(t),A表示某周期内产品产量或者原辅料消耗量(t),α表示污染物产污系数(kg/t-产品或者原辅料),B表示废气收集效率(%),C表示某污染物去除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蒸发量和无组织排放废气量的计算
无组织排放是指无集中式排放口的一种排放形式。
这种形式的排放量计算与集中式排放计算是不同的,现加以介绍。
1.有害物质敞露存放的散发量计算
有害物质敞露存放时,由于蒸发作用,不断地向周围空间散发出有害气体和蒸气,其散发量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Gs=(5.38+4.1V)P H·F·(M)0.5
式中,Gs——有害物质的散发量,g/h;
V——车间或室内风速,m/s;
P H——有害物质在室温时的饱和蒸气压力,mmHg;
F——有害物质的敞露面积,m2;
M——有害物质的分子量;
5.38、4.1——常数。
由物理化学可知,各种物质的饱和蒸气压力随温度而改变,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0.05223A/T)+B
lgP
H
式中,T——有害物质的绝对温度,K;
A、B——常数,可从一般的物理化学手册中查取,表5-144列出了常见有害物质的A、B值。
表5-144 常见有害物质A、B值
2.液体(除水以外)蒸发量的计算
本计算方法适用于硫酸、硝酸、盐酸等酸洗工艺中的酸液蒸发量的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
Gz=M(0.000352+0.000786V)P·F
式中,Gz——液体的蒸发量,kg/h;
M——液体的分子量;
V——蒸发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速,m/s,以实测数据为准,无条件实测时,可查表5-145,一般可取0.2-0.5;
P——相应于液体温度下的空气中的蒸气分压力,mmHg。
当液体浓度(重量)低于10%时,可用水溶液的饱和蒸气压代替,查表5-146;当液体重量浓度高于10%时,可查表5-147、5-148、5-149、5-150。
F——液体蒸发面的表面积,m3。
表5-145 槽边排风工艺槽产生有害气体计算参数
表5-146 硫酸溶液蒸气分压力(mmHg)
表5-147 硝酸水溶液上面的HNO3及H2O的蒸气压(mmHg)
注:浓度为重量浓度
表5-148 HCl水溶液液面上水蒸气和HCl气体分压(mmHg)
注:浓度为重量单位
表5-149 HF水溶液液面上HF和H2O蒸气分压力(mmHg)
注:浓度为重量浓度
表5-150 水溶液的蒸气压(mmHg)
3.生产设备和管道不严密处的散发量
各种生产设备和管道都有不严密之处,不严密处泄漏出有害气体量往往随使用期增大而增大。
有害气体的泄漏量一般可采用下式计算:
Gc=KCV(M/T)0.5
式中,Gc——设备或管道不严密处的散发量,kg/h;
K——安全系数,视设备的磨损程度而定,一般取K=1-2;
C——随设备内部压力而定的系数,其值列于表5-151;
V——设备和管道的内部容积,m3;
M——设备和管道内的有害气体和蒸气的分子量;
T——设备和管道内部的有害气体和蒸气的绝对温度,K。
表5-151 不同压力时的系数C值
4.油漆物件表面的散发量
一般在油漆时都要用各种有机溶剂(如汽油、苯、甲苯等)作为稀料,因此在油漆完后,物件在自然干燥过程中,全部有机溶剂将从物体表面挥发散出,其散发量常用下列公式计算:G=ΣME
式中,G——油漆作业点的油漆挥发量,kg/a;
M——全年油漆用量,kg/a;
E——油漆挥发量,kg/1000kg,查表5-152。
表5-152 各类油漆有机溶剂挥发量
5.蒸发量用重量M(Kg)来标度
供热量Q(J)由温升热与气化潜热两部分组成。
5.1.温升热量Q1(J):
温升热与蒸发介质的热容和蒸发介质的温升成正比,即:
Q=C×M×ΔT;ΔT=T2-T1 热容C:J/Kg.℃
这是个非常简单的公式,用于计算温升热量,液体的饱和压力随温度的提高而上升至液体表面上方压力时开始蒸发。
5.2.蒸发潜热Q2(J)为:
Q2=M×ΔH
ΔH:液体的蒸发焓(汽化热)J/Kg
5.3.总供热量Q=Q1+Q2
液体(除水以外)蒸发量的计算
本计算方法适用于硫酸、硝酸、盐酸等酸洗工艺中的酸液蒸发量的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Gz=M(0.000352+0.000786V)P•F(见第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