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工程》导学案

《细胞工程》导学案
《细胞工程》导学案

《细胞工程》导学案

胜利第二中学高二生物组

1.细胞工程的操作水平是?目的是?

2.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原理)是?

3.全能性的概念?

4.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

5.植物体上的细胞不表现出全能性的原因?

6.要使一个已分化的细胞表现全能性,前提条件是什么?

7.全能性大小比较: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与分化程度成比);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8.判断全能性是否实现的标准是?

9.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两个关键环节是?两个环节中细胞增殖和分化的情况是?

10.写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流程图?

11.什么是脱分化?

12.愈伤组织的特点?

13.植物组织培养的条件有哪些?

14.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为什么要进行一系列的消毒,灭菌,并且要求无菌操作?

15.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关键激素是?使用顺序,使用比例对诱导结果的影响是?

16.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碳源主要由什么物质提供?作用是?

17.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原理是?

18.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两大环节是?

19.植物细胞去壁的方法?

20.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是?

21.只考虑两两融合,获得的融合细胞有几种?需要筛选吗?

22.原生质体融合的实质是?

23.融合成功的标志是?与此有关的细胞器有?

24.植物体细胞杂交完成的标志是?

25.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意义?

26.以白菜-甘蓝为例,植物体细胞杂交中,细胞融合属于那种变异类型?杂种植株是否可育?

27.为什么“番茄-马铃薯”植株没有向科学家所想象的那样,地上结番茄,地下结马铃薯?

28.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属于无性繁殖还是有性生殖?

29.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有?

30.微型繁殖的优点?

31.作物脱毒选用什么材料做植物组织培养?为什么?

32.人工种子的概念?

33.人工种子包裹的材料需要经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哪些环节获得?

34.人工种子中保证配装提顺利生长成小植株的关键部分是?它相当于天然种子什么结构?

35.人工种皮应该具有的成分是什么?

36.人工种子的优点是?

37.单倍体育种的基本环节?优点?原理?属于无性繁殖还是有性繁殖?

38.突变体的利用中体细胞诱变育种的原理是?诱变处理的对象是?为什么?

39.细胞产物工厂化生产,一般需要把植物细胞培养到哪个阶段?

40.动物细胞工程常用的技术手段有?其中的基础技术是?

41.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是?过程包括?培养细胞具有的特点?对培养皿的要求?培养获得的细胞是几层?

42.动物组织取材的要求是?

43.分散组织细胞的方法是?目的是?

44.传代培养是如何分散细胞?能否用胃蛋白酶?为什么?

45.如何区分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

46.传代培养的细胞一般传至多少代后就不易传下去了?传至多少代时增殖会逐渐减慢,以至于完全停止,这时部分细胞的变化是?多少代后唏嘘培养时,少部分细胞会获得不死性,这些细胞已经发生了什么?朝着什么方向发展?

47.培养的细胞不使用的话,如何保存?

48.目前使用或冷冻保存的正常细胞通常为几代以内?为什么?

49.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

50.如何保证无菌无毒环境?

51.合成培养基的成分是?糖用什么?

52.为什么需要添加血清血浆?

53.什么是无血清培养基?

54.细胞培养所需气体主要有什么?各自的作用是?

55.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

56.能用动物细胞直接培养获得完整的生物个体吗?为什么?

57.动物细胞核移植的概念?原理?

58.什么是克隆动物?属于克隆的还有哪些技术?题目中常说的克隆技术一般指?

59.为什么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难度明显高于胚胎细胞核移植?

60.用于核移植的供体细胞为什么选用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常用受体细胞是什么?据你理解它处在什么时期?使用它的原因是什么?

61.核移植技术中普遍使用的去核方法是?为什么要先去掉受体卵母细胞的核?

62.供体的细胞核移入去核卵母细胞中,其实际操作方法是什么?

63.如何激活重组细胞?激活的目的是?

64.体细胞核移植方法生产的克隆动物,是对体细胞供体动物进行了100%的复制吗?为什么?

65.核移植过程用到的生物技术?

66.体细胞核移植的应用?

67.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存在的问题?

68.动物细胞融合的概念?原理?

69.什么是杂交细胞?

70.动物细胞融合与原生质体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在原理、诱导方法、结果方面进行比较?

71.灭活病毒诱导细胞融合与细胞膜上的什么物质有关?灭活对病毒的影响?

72.动物细胞融合的意义和应用?

73.传统的抗体生产方法及缺陷是什么?

74.为什么要想获得大量的单一抗体,必须克隆单一B淋巴细胞形成细胞群?

75.制备单克隆抗体,第一步如何处理小鼠?目的是?如何提取细胞?

76.融合后融合体系中有几种细胞?为什么?

77.两次筛选的方法?目的?

78.筛选好的杂交瘤细胞的培养方法?两种培养方法的比较?

79.杂交瘤细胞的特点?单克隆抗体的特点?

80.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让友谊之树常青》教学设计

2020-2021学年春季部编版(统编)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让友谊之树常青》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到友谊是可以共同建立的 2、引导学生懂得如何处理朋友之间的矛盾 二、活动准备: 1、友谊树 2、各形状的友谊叶 3、歌曲《找朋友》《朋友》《友谊地久天长》 三、教学过程: (一)共话友谊 1、情景引入 谈话:同学们,今天有好多老师和我们一起活动,我们就用一种有趣的方式向他们问好,好吗?(好) 在左手大拇指上画笑脸,用笑脸向旁边的问好。 2、丹麦大拇指:接下来,我们用这张笑脸来放松一下。教师示范。听老师的口令:点头、左、右、顶牛,再来一次。 3、分享:玩了这个拇指游戏,你们的心情怎样?(让学生谈谈感想) 看到你们玩得这么高兴,我想起了我的那几个特别要好的同学,出示课件 4、教师实例:瞧,这是小学的我,这边就是我很要好的同学(背景音乐周华健的《朋友》) 照片1 介绍:这是我小学的同学,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我们就在一起玩耍一起学习,过了二十多年,现在我们都长大了,但我们依然亲密无间。这张是初中时照的,这几张照片是我们长大后在聚会时拍的。 照片2 介绍照片:这张是我高中的同学,十几年来,我们每年都有一次或二次的聚会,我为自己拥有这样的同学这样的朋友这样的友谊感到自豪。你们想交到这样的朋友吗?你想和你的朋友一起来种一棵永远常青的友谊之树吗?(出示课题)《友谊之树常青》,今天我们就一起种下这棵友谊树吧。 (二)友谊叶分组 师:同学们,你们在一起学习有四年了,一定有几个特别要好的同学,但有些同学我们不太了解,现在你们就有这样的机会。

要求:请你在友谊盒里抽出一片叶子,看看叶子是什么形状的,如果与友谊树上的叶子不一样,就赶快去找找你是哪棵树上的叶子,找到了就赶快围着小树坐好。(学生开始活动,播放伴奏《找朋友》) 取树名:叶子,你们都找到自己的家了吗?(找到了)找到了就拿好叶子,一起赶快给自己的友谊树取个好听的名字,再写在树干上,要比一比那组速度最快,好吗?开始行动吧! (三)共种友谊树 1、请每组推选一片叶子来说说你们的树名。师:你们取得树名真好听呀! 可是我们的友谊树上只有一片叶子,你们想不想让它长得繁茂些?(想) 那就要看你们的啦。(先请你们听明白老师的话,好吗?) 2、请用最简单的一两个词写出怎样才能成为要好同学,写好后,一起讨论后再贴在你们的树上,比一比哪棵友谊树在最短的时间里树叶长得最快? 3、学生活动 4、请赶快把长好叶子的友谊树种到友谊园里,还要和同学说说你们小组讨论的内容。 5、贴树并交流 师:刚才我们从友谊叶开始寻找伙伴,到建立友谊树这一系列的过程都可以看出友谊是可以建立的,并且需要大家共同维持的。但是,不可避免的,友谊树都会存在一些小害虫,这就需要我们来消灭这些破坏友谊树的害虫了…… (四)繁茂友谊树 师:谢谢这些同学。现在正值初夏时节,友谊树还是树头花落未成阴,想不想让友谊树更加枝繁叶茂?(想)那么下面我们先来听听小故事,记住与忘却:阿拉伯传说中有两个朋友在沙漠中旅行,在旅途中的某点他们吵架了,一个还给了另外一个一记耳光.被打的觉得受辱,一言不语,在沙子上写下:"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巴掌." 他们继续往前走.直到到了沃野,他们才决定停下.被打巴掌的那位差点淹死,幸好被朋友救起来了.被救起后,他拿了一把小剑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 一旁好奇的朋友问道;"为什么我打了你以后你要写在沙子上,而现在要刻在石头上呢?" 另一个笑笑回答说:"当被一个朋友伤害时,要写在易忘的地方,风会负责抹去它;相反的,如果被帮助,我们要把它刻在心灵深处,那里任何风都不能抹灭它." 朋友间相处,伤害往往是无心的,帮助却是有心的.忘记那些无心的伤害,铭记那些对你真心帮助,你会发现这世上你有很多真心朋友. 师:听了这个故事,我们来帮帮小苦恼和不开心吧!他们开心了不苦恼了,你们的友谊树就会长出更多的叶子。愿意吗?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一章 人的由来 第三节 青春期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山东省宁阳县第二十五中学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三节青春期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 1、通过讨论和交流,关注自己和同学的身心变化,共同健康的度过青春期 2、描述青春期的身体变化和心理变化 重点难点:青春期的身体变化和心理变化 一、快乐预习: 任务一:了解青春期的身体变化和生理变化特点 认真分析P14“某地男女生身高生长速度曲线”和“睾丸和卵巢的发育趋势”图片资料,并阅读P15—16相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男孩和女孩开始身高突增的年龄差别是。 2、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另外,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 3、进入青春期由于男孩和女孩的的发育,在生理方面也出现了一些羞于启齿的生理现象,男孩出现,女孩会。 任务二: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卫生 通过观察、讨论,描述青春期的心理变化,懂得健康的度过青春期 1、观察课本中插图Ⅳ-14,讨论:遇到类似情况,应当怎样正确处理? 2、中学生中有“早恋”现象,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3、讨论:怎样才能健康的度过青春期? 二、合作探究: 1、对照两个图片可以看出男孩和女孩体形的变化与睾丸和卵巢的发育有关吗? 2、什么是遗精?什么是月经? 三、拓展提高: 1、通过查阅报纸、刊物、书籍和互联网等,说一说除了课文中讲述的青春期的卫生保健还应当注意些什么? 四、感恩达标: 1、以下不属于青春期发育特点的是 A.身高体重迅速增长B.脑的重量迅速增加 C.男生声音变粗,女生声音变细D.神经系统调节功能增强 2、进入青春期后,人体的形态和功能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这是()的结果。

A、生殖器官迅速发育 B、内脏器官发育 C、神经系统和激素调节 D、新陈代谢旺盛 3、在青春期中的男孩、女孩,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应集中精力学习 B、积极参加文体活动 C、同学之间互相帮助 D、遇到任何事情都独立完成 4、进入青春期的第一个信号是() A、身高迅速增长 B、性成熟 C、肺活量显著增加 D、神经系统的功能增强 5.男生和女生青春期声音发生变化是与什么有关( ) A.大脑 B.心脏 C.肺 D.性器官 6.是青春期开始的一个显著特点。 7. 进入青春期的时间,男孩一般比女孩两年。 8.遗精是指男子进入后,有时在睡梦中自尿道排出的现象。 9.月经是女子进入后,每月次的来潮现象。 10.进入青春期后,随着身体的发育,也开始萌动。青春期正是学、长才干、树立、塑造的关键时期,因此,应把精力集中在学习和培养高尚情操上。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第五课交友的智慧第一框让友谊之树常青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113

让友谊之树常青 【学习目标】 1. 掌握建立友谊的方法,了解呵护友谊的交友智慧,能够运用交友的智慧指导自己的交友行为,学会同他人和睦相处。 2. 能够掌握建立友谊的方法,呵护自己的友谊,恰当地解决自己的交友困惑与冲突;学会正确处理交友中受到的伤害。 3. 愿意开放自己并付出行动去建立友谊;正确对待与朋友交往中遇到的问题。学习重点:如何交朋友。 学习难点:了解呵护友谊的交友智慧,懂得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关怀对方、尊重对方。 一、自主学习 1. 建立友谊 (1)建立友谊,需要。建立友谊的过程中,会有惊喜,会有意外,还会有点儿冒险。无论怎样,敞开心扉,主动表达,朋友才不会彼此错过。 (2)建立友谊,需要。在行动前要有恰当的期待,即使对方拒绝,也并不意味着自己不好。如果一次尝试不成功,别气馁,只要真诚待人,我们就有机会找到朋友。 (3)面带,记住对方的名字, ,寻找共同之处,做一个耐心的,保持好奇心。 2. 呵护友谊 (1)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去。体会朋友的需要,在朋友需要的时候站到他的身旁,以行动向朋友表达关心和支持。 (2)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要给朋友一些空间,把握好彼此的界限和分寸。 (3)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正确。冲突发生时,可以相互协商,寻找彼此能够接受的解决方式。如果处理得当,冲突可以把彼此的距离拉得更近。

(4)呵护友谊,需要学会交友中受到的伤害。当朋友背叛了自己,或者做出了伤害友谊的举动,我们可以选择宽容对方,也可以选择结束这段友谊。两者都需要勇气,也需要。 (5)我们不可能和所有的人都成为朋友,但是我们要学会同多数 人,对所有人。 二、合作学习 1. 如何建立友谊? 2. 如何呵护友谊? 三、复习巩固 1.朋友和友谊是人生永恒的话题,下列对交朋友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带给我们温暖,支持和力量 B.让我们感受生活的美好 C.伴我们同行 D.会影响我们自主学习的时间 2.有人这样形容朋友:“朋友是肩膀,可以让你靠着哭泣;朋友是巨浪,可以令你热情高涨;朋友是一口井,可以让你放心地倾诉痛苦;朋友是一双手,可以把你从绝望中拉出来……”这说明( )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有困难时找朋友是唯一的方式 C.维持友谊可以牺牲原则 D.朋友能给我们温暖、支持和力量 3.升入初中后,小红从不主动与同学交往。她感到越来越孤独,情绪波动很大,人际关系也很紧张,朋友越来越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小红存在青春期交友问题②小红的行为容易形成自我封闭的性格,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③小红应该以积极开放的心态主动与人沟通④属于正常现象,不用采取任何措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青春期 》导学案

第三节青春期导学案 〔学习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将知道: 1 进入青春期后,身体上和心理上会出现哪些变化? 2 怎样健康地度过青春期. 〔学习重点〕青春期的身体变化和心理变化. 〔学习难点〕认同应该健康的度过青春期. 〔学习过程〕 一、课前自主学习: 1、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2、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男孩和女孩的体形开始发生变化,区别也越来越明显,这和分泌的雄性激素、分泌的雌性激素有关。另外,以及和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 3、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和女孩的都迅速发育,男孩和女孩还会发生一些“羞于启齿”的生理现象:男孩出现,女孩会来。 4、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上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生活中常常会有较多的心理矛盾。 5、进入青春期后,随着身体的发育,也开始萌动,常表现为从初期的与异性,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这些都是的心理变化。但是青春期正是、、树立远大理想、塑造美好心灵的关键时期。 二、课堂助学 1、情景引入:青春是有限的,智慧是无穷的,趁短短的青春,去学习无穷的智慧。 ——高尔基 2、交流讨论:学生展示交流自主学习成绩,讨论自主学习中提出的问题。 3、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1)阅读课本14页资料,通过资料分析完成讨论题

(2)怎样才知道自己到了青春期? (3)阅读课本15-16页并思考:青春期的身体发生哪些变化? (4)讨论:为什么青春期会出现遗精和月经的现象? 学习任务二: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卫生 阅读课本16—17页 (1)观察课本中插图Ⅳ-14,讨论:遇到类似情况,应当怎样正确处理?(2)中学生中有“早恋”现象,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3)讨论:怎样才能健康的度过青春期? (4)讨论:青春期的心里有哪些变化? 拓展应用: (1)为什么说青春期是“黄金时期”? (2)在青春期会有哪些疑惑?应该怎么对待? 三、诊断评价: 1、进入青春期的第一个信号是 A.体重显著增加 B.肺活量显著增加 C.身高迅速增长 D.神经系统的功能增强 2、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这是因为( ) A.是思想逐渐成熟的时期 B.是人的大脑开始发育的时期 C.是人体神经系统开始发育的时期 D.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的黄金时期 3、男生和女生青春期声音发生变化与什么有关( ) A.大脑 B.心脏 C.肺 D.性激素 4、青春期,饮食上应注意( )。 A.多补充脂肪 B.多补充维生素 C.多补充糖类 D.营养全面、合理 5、女性在月经期必须注意的卫生保健是() A.要做到心情舒畅,情绪稳定,适当运动

(完整版)伟大的悲剧导学案及答案

《伟大的悲剧》导学案及答案 主备教师:习志国焦立伟杨明杰时间:2014.2 共计2 课时 课题:《伟大的悲剧》课型:讲读课 【学习目标】 1、通读课文,能够借助字典或工具书掌握本课涉及的重点生字词。 1、学会自主学习,能够依据具体情节理解文章,并体会悲剧和伟大的内涵。 【教学重点】 1、通读课文,使学生能在快速阅读课文过程中,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2、能够品味文章中强烈的抒情色彩和意味深长的语句。 【教学难点】 1、能够依据具体情节理解文章,并体会悲剧和伟大的内涵。 2、培养学生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成败观。 【课件准备】白板 【小组任务】自学合作探究 【课堂过程】 【自学质疑】 (一)走进作者 《伟大的悲剧》一文的作者是(国籍)著名作家,他的主要成就体现在和方面。 (二)解决字词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拽.( ) 无垠.( ) 癫.狂( ) 凛冽 ..( ) ( ) 吞噬. ( ) 销蚀.( ) 羸.弱( ) 步履.( ) 告罄.( ) 遗孀.( ) 毛骨悚.然( ) 怏怏 ..( ) 疲惫.不堪( ) 鲁莽.大胆..不乐( ) 姗姗 ..来迟( ) 忧心忡忡 ( ) 2、查字典,解释下列词语 无垠:凛冽:步履: 风餐露宿:闷闷不乐: 耀武扬威:姗姗来迟: 忧心忡忡: (三)细节回放 故事发生的地点在,主人公是,在这一个英雄的集体里还有 、、,等共四名探险队员。除了他们这一组探险队之外, 还有一组探险队,他们先于(时间)到达。因此,这个站也叫。

【合作探究】 1、文章叙述了怎样一个故事? 2、本文共写了5个人物,他们的姓名和身份分别是。 3、你认为斯科特一行人的探险有意义吗? 【展示提高】 1、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1)挪威国旗耀武扬威 ....,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2)刺骨的寒冷吞噬着他们已经疲惫不堪 ....的躯体。 (3)从他语无伦次 ....的话里,他们终于明白,这个苦命的人由于摔了一跤或者由于巨大的痛苦已经疯了。 2、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语句的含义。 (1)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作者在这里要表达什么意思?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2)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旅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一任务?他不接受可以吗?) (3)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联系上下文,“海市蜃楼”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3、纵观全文,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表现出人类怎样的优秀品质?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 4、找出文章的主旨句,是什么意思?结合这两句话,谈谈你对“伟大”和“悲剧”的理解

让友谊之树常青__说课稿

《让友谊之树常青》说课稿 徐卫红2013 .11 .11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框题是:--------让友谊之树常青 首先,我对本框题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让友谊之树常青》是鲁教版教材初一思品必修第三单元第第五课第二个框题。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播种友情》,这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因此,本框题在第三单元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本框题前面承接本教材的友情的重要性。这部分内容,继续谈了如何保持和发展友谊,让友谊之树常青。所以学好这个框题为学好以后的师爱助我成长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而且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框题包含的交友原则,是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考试的常考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初一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尊重、宽容、诚信、与人为善等是交往的品德。初步树立正确的友谊观,学会和同学、朋友建立发展真正的友谊;友爱同学,增进与同学之间的友情。 2.能力: 学会与同学、朋友正确地交往与沟通,提高与同学和朋友交往的能力。 3.知识 :掌握交友过程中应该坚持的几个原则,学会发展和保持已建立起的友情。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初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本项目的三个目题都是重点。1平等尊重真诚 2 理解宽容3 关爱帮助重点的依据:只有掌握了交友的原则,才能理解和掌握如何让友谊之树常青 教学难点:宽容并不是不坚持原则。 难点的依据: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知识,把握不好宽容的前提和尺度。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框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四、说教法 基于本框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优质文档】《伟大的悲剧》预习案导学案

《伟大的悲剧》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清故事情节,体会“伟大的悲剧”的深刻含义。 2、品味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鉴赏作品中撼人心魄的悲壮美,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团结协作、勇于牺牲的精 神. 学习重难点: 1、体会感受作者文中表达的情感。 2、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课时安排:二课时 资料助读: (一)作家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他的文学活动从诗歌创作开始,主要成就在传记 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他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德语作家之一。他的传记不拘泥于史实,着重表现人 物性格。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等,传记作品有《人类命运攸关的时 刻》、《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三位大师》等,戏剧作品《耶雷米亚》等。 (二)南极简介 地理位置:南极点位于南纬90度,南极洲的面积为1400万平方公里。大部分区域常年被冰 雪覆盖,被人称为南极冰原或白色沙漠。即使在夏天,也仅有5%的无冰源覆盖的裸露基岩,称为无 冰区或白色沙漠的绿洲,白色沙漠的绿洲是南极陆地、淡水生物的主要栖息地。正是这些生物给南极这块凄凉冷漠的大陆带来了生机。 自然环境:南极的自然环境有五大世界之最:1、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大陆年均气温为零下 25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89、2度。3、南极是世界上冰雪贮量最多的大陆,冰盖面积达2700万立方公里,相当于世界总淡水量的72%。4、南极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大陆5、南极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陆。这是地球上最后一块未被开发的大陆。有着世界上最干净的水,土和空气。但也无处不隐藏这致命的危险,如:奇寒,杀人风,冰缝,白色沙漠,冰于火的世界,移动的岛屿、乳白天空、雪 盲。 (三)本文内容简介 设立在南极南纬90°的科学实验站取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站,这是为了纪念人类历史上最早到达 南极点的两名科学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1910年6月1日,斯科特带领探险队离 开英国,前往南极。1911年10月,他们在新西兰的埃文斯角附近登陆,准备在当年12月至第二年的1月左右征服南极点。可是就在这时候,他们得到消息说,挪威人阿蒙森率领另外一支探险队正向 南极进发,要"和他们争夺第一个揭开冥顽的地球的秘密的荣誉"!于是,斯科特一行于11月1日匆忙出发,"去争取国家的荣誉",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结果是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14日到达南极,而斯科特队则于1912年1月18日才到达,比阿蒙森队晚了将近五个星期。最后, 阿蒙森胜利而归,成功的旗帜永远飘扬在南极点上,而斯科特等五名冲击南极的英雄,因为南极寒冷天气的突然提前到来,饥寒交迫,体力不支,在返回的路上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最后长眠在茫茫 的冰雪之中。 课前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姗姗来迟()拽.出( ) 战栗.( ) 毛骨悚.( )然吞噬.( ) 告罄. ( ) 羸.弱( )冰gǎo( ) biān( )骨 bèng( ) 散 zhì( )息毛骨悚.然( ) 怏.怏不乐( ) 忧心忡忡.( ) 踉.踉跄.跄( ) 海市蜃.楼( )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毛骨悚然:怏怏不乐:姗姗来迟: 忧心忡忡:吞噬:语无伦次: 羸弱:告罄: 3、文学常识填空 课文选自《》。作者是,(国籍)人,他的主要成就体现在方面。故事发生的地点在,主人公是,在这一个英雄的集体里还有等共名探险队员。 4、整体感知:填表并复述故事情节。 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 12.1.16.白色雪原 12.1.18.南极点 12.2.17.埃文斯死去 12.3.2. 12.3.21.无法离开帐篷 12.3.29.帐篷里 12.10.29. 12.11.12. 5、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全文内容。 6、摘录课文中最使你感动的句子(2——3句),并简单赏析。

让友谊之树常青教学设计(新)

《让友谊之树常青》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到友谊是可以共同建立的 2、引导学生懂得如何处理朋友之间的矛盾 二、活动准备: 1、友谊树 2、各形状的友谊叶 3、歌曲《找朋友》《朋友》《友谊地久天长》 三、教学过程: (一)共话友谊 1、情景引入 谈话:同学们,今天有好多老师和我们一起活动,我们就用一种有趣的方式向他们问好,好吗?(好) 在左手大拇指上画笑脸,用笑脸向旁边的问好。 2、丹麦大拇指:接下来,我们用这张笑脸来放松一下。教师示范。听老师的口令:点头、左、右、顶牛,再来一次。 3、分享:玩了这个拇指游戏,你们的心情怎样?(让学生谈谈感想) 看到你们玩得这么高兴,我想起了我的那几个特别要好的同学,出示课件 4、教师实例:瞧,这是小学的我,这边就是我很要好的同学(背景音乐周华健的《朋友》) 照片1 介绍:这是我小学的同学,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我们就在一起玩耍一起学习,过了二十多年,现在我们都长大了,但我们依然亲密无间。这张是初中时照的,这几张照片是我们长大后在聚会时拍的。 照片2 介绍照片:这张是我高中的同学,十几年来,我们每年都有一次或二次的聚会,我为自己拥有这样的同学这样的朋友这样的友谊感到自豪。你们想交到这样的朋友吗?你想和你的朋友一起来种一棵永远常青的友谊之树吗?(出示课题)《友谊之树常青》,今天我们就一起种下这棵友谊树吧。 (二)友谊叶分组 师:同学们,你们在一起学习有四年了,一定有几个特别要好的同学,但有些同学我们不太了解,现在你们就有这样的机会。 要求:请你在友谊盒里抽出一片叶子,看看叶子是什么形状的,如果与友谊树上的叶子不一样,就赶快去找找你是哪棵树上的叶子,找到了就赶快围着小树坐好。(学生开始活动,播放伴奏《找朋友》)

七年级生物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三节青春期导学案有答案

七年级上册生物导学案 第一章第三节青春期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青春期的特点,能正确描述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领悟青春期的卫生常识。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青春期的生理卫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能力,培养学生 自我控制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愫,关注自己和同学的身心变化,共同健康地度 过青春期。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描述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 难点:怎样健康地度过青春期。 【学习建议】 青春期既是敏感的年龄,又是敏感的话题。教师首先要亲切自然,把自己的位置摆好,学生把老师视为知心朋友,和老师一起倾心交换意见,师生的相互信任是这堂课成功的首要条件。 【预习新知】课前完成 任务一:阅读课本14-17页,完成下列问题: 1.青春期形态发育的显著特征是。 2.男女生青春期体型的变化主要与睾丸分泌的和卵巢分泌的有关。 3.青春期的时候,我们的神经系统以及和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 4.这个时候的男孩和女孩的都迅速发育,男孩出现,女孩出现。 5.青春期是一生中和的黄金时期。 6.青春期的我们有了强烈的,遇到挫折又,渴望得到和的关怀。 7.性意识开始萌动,从初期与异性到逐渐愿意与接近或对 产生朦胧的依恋。 8.青春期是学知识,长才干,树立,塑造的关键时期。应该集中精力,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同学之间,与密切交流。 任务二:完成青春期调查表

【学习过程】 引入:由学生课前完成的青春期调查表开始导入。 活动一: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1.阅读课本14页资料,通过资料分析完成讨论题。(小组内讨论) 2.阅读课本15-16页并思考:青春期的身体发生哪些变化?(自学后交流) 3.讨论:为什么青春期会出现遗精和月经的现象?(小组内讨论) 【跟踪练习1】 1.是青春期开始的一个显著特点。 2.进入青春期的时间,男孩一般比女孩两年。 3.在青春期中,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孩出现,女孩出现。 4.进入青春期的第一个信号是() A.体重显著增加 B.肺活量显著增加 C.身高迅速增长 D.神经系统的功能增强 5.下列哪项不属于青春期的发育特点() A.身高突增 B.性器官迅速发育 C.身体迅速发胖 D.神经系统的功能明显增强

伟大的悲剧导学案

伟大的悲剧导学案1 设计说明】 本文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传记集《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中的一篇传记,名为《夺取南极的斗争》,选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时文题改为《伟大的悲剧》,有删节。这部集子分别记述拿破仑、列宁、托尔斯泰、歌德等人的传记12篇。本文是一篇抒情性强、文学味浓的传记,语言丰富、情感丰厚、思想丰蕴,可读性强,是训练学生快速阅读、复述课文、梳理情节、概括感悟内容、把握主旨等能力的好材料。本文文题是编者所拟,颇具深意,是文眼,是感悟文章内容、把握主旨、精神品德渗透的关键。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快速默读课文,梳理情节,感悟内容,体会情感。 2.把握文题“悲剧”的内涵,明确“伟大”的意义。 3.研读课文,体味关键语句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2.引导学生认识人类挑战自我,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教学重点】 1.把握“悲剧”内涵,明确“伟大”意义。 2.研读课文,体味关键语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 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教学类型】 讲读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速读默读课文,理清故事结构,整体感知文意。把握“悲剧”内涵,明确“伟大”意义。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南极地图,美丽的南极风光,可爱的动物企鹅蓝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播放世界各国在南极的科学考察站地图,介绍中国的长城站、中山站,特别介绍设在南极南纬90°的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的科学实验站,这是为纪念最早到达南极的两名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而命名的。今天,让我们在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引领下走进英国探险家斯科特的故事,去感受定格在历史长河中那悲壮的一幕吧。由此导入

21.《猴王出世》练习册

2015.4.29上午第一节五一语文 上节反思: 根据课堂授课情况来看,学生预习的很不错。根据练习册批改情况,掌握情况不错。 本节任务: 第21课练习册。 教学重难点: 1.第二题 2.第三题 3.第五题 课型:习题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第一题是抄写词语,没有同学写错。不讲,但是学生要齐读一遍; 二、第二题写出加点字的意思。这几个字都是古义,和现在的意思有所不同,需重点讲 1.名曰傲来国。 “曰”在前面《杨氏之子》讲过,是“说”的意思。但是在这里并不是“说”,而是“叫做”,要和以前的区分开。 2.直至源流之处 “至”的意思比较好理解:到。也就是直到源流之处。 3.复瞑目蹲身

“复”是再一次、又一次,这个在讲课的时候讲过,所以大多数同学都写对了。 4.人而无信 信:信用。这个课本上面有。但是有些同学还是写错了。 这四个写完以后需要背诵记忆。 三、查字典题 这种题一般包括音序、音节、部首、剩余笔画、在不同词语中的不同意思几方面。其中音序是最简单的,但是错误率却很高,很多同学记不住音序要用大写。经过一个学期的纠正,多数同学都能记住了。本次答题只有两位同学音序还是用的小写。在不同词语中的不同意思需要把意思带入词语中理解。 1.喜不自胜、引人入胜的“胜”,音序S,部首“月”,除部首还有5画。在“喜不自胜”中,“胜”的意思应该是“能够承担”,意思是这种喜悦非常的强烈,让人难以承担自己的表情;在“引人入胜”中,“胜”的意思是“优美的”。引人入胜一般用于描写景物的句子中,这个词语的意思是吸引人进入到这个优美的地方。 2.变化多端、端坐的“端”,音序D,部首“立”,除部首还有9画。在“变化多端”中,“端”的意思是“项目”,即变化的项目(内容)有很多。在“端坐”中,“端”的意思是端正。 四、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这两个问题是课堂学习的重点,根据批改情况来看学生都能答出来。

2020-2021学年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让友谊之树常青》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道德与法治教学教案 道德与法治练2020-2021学年 春季 部编版(统编)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让友谊之树常青》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到友谊是可以共同建立的 2、引导学生懂得如何处理朋友之间的矛盾 二、活动准备: 1、友谊树 2、各形状的友谊叶 3、歌曲《找朋友》《朋友》《友谊地久天长》 三、教学过程: (一)共话友谊 1、情景引入 谈话:同学们,今天有好多老师和我们一起活动,我们就用一种有趣的方式向他 们问好,好吗?(好) 在左手大拇指上画笑脸,用笑脸向旁边的问好。 2、丹麦大拇指:接下来,我们用这张笑脸来放松一下。教师示范。听老师的口 令:点头、左、右、顶牛,再来一次。 3、分享:玩了这个拇指游戏,你们的心情怎样?(让学生谈谈感想) 看到你们玩得这么高兴,我想起了我的那几个特别要好的同学,出示课件 4、教师实例:瞧,这是小学的我,这边就是我很要好的同学(背景音乐周华健的《朋友》) 照片1 介绍:这是我小学的同学,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我们就在一起玩耍一起学习,过了二十多年,现在我们都长大了,但我们依然亲密无间。这张是初中时照的,这几张照片是我们长大后在聚会时拍的。 照片2 介绍照片:这张是我高中的同学,十几年来,我们每年都有一次或二次的聚会,我为自己拥有这样的同学这样的朋友这样的友谊感到自豪。你们想交到这样的朋友吗?你想和你的朋友一起来种一棵永远常青的友谊之树吗?(出示课题)《友谊之树常青》,今天我们就一起种下这棵友谊树吧。 (二)友谊叶分组 师:同学们,你们在一起学习有四年了,一定有几个特别要好的同学,但有些同 学我们不太了解,现在你们就有这样的机会。

七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及答案全册

七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及答案全册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人的由来导学1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学习目标】 XXXXX: 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2、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b5E2RGbCAP 【学习重、难点】 XXXXX: 1、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 2、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学习过程】 XXXXX: 一、自主学习 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2、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露西”时代的古人类适于下地生活的特点是:上肢___________,下肢___________。p1EanqFDPw

3、我国的古人类化石非常丰富,著名的北京人化石发现于 ______________。1929年,________ 发现了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化石。DXDiTa9E3d 4、人类和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但在发展进化的过程中,人类不仅能适应环境,而且能够不断地改变环境,成为地球的强者,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RTCrpUDGiT 二、合作探究任务一:认真阅读教材P2至P3思考: 5、教材中的四种现代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地球的那些地方 ? 它们的生活方式的共同点是。其中与人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6、今天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而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原因是什么? 7、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有许多相似,但与人的根本区别是什么?任务二:认真阅读分析教材P4至P5内容思考 8、“露西”少女的化石与现代人类较为相似,想象一下他的运动方式会是什么? 9、“东非人用图中的石块做什么?它们已经具有能力。 三、系统总结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自然条件: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自身的变化:创造和使用。 四、生活链接现代的类人猿是否有一天会进化为人类? 五、反馈检测 10、许多生活的森林古猿,由于使前肢解放出来,臂和手变得灵巧,为使用、制造工具提供了前提;随着制造的工具越来越

辽宁省灯塔市第二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21 伟大的悲剧导学案2(无答案) 新人教版

伟大的悲剧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1.通过默读、重点朗读,体味关键语句,认识人类挑战自我,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2.理解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及作者所表达的颂扬之情。 目标达成: 联系语境,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学习流程: 【课前展示】 各小组的语文课代表板答文学常识、字词注音等。各小组其他同学展示布置的内容。【创境激趣】 从高峻的山峰到深邃的海底,从浩瀚的海洋到茫茫的宇宙,哪里有奥秘,哪里就有人类的足迹。探索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悲壮。成功者拥有了一切,但这些伟大的失败者也应有他们的位置。你所知道的伟大悲剧又有哪些呢﹖ 【自学导航】 1.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作者在这里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2、“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句中的“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合作探究】 1.“于是决定不再迈步向厄运走去,而是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如何理解“骄傲”一词? 2.“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为他人业绩作证的任务?他不接受不行吗? 3.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4.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何在? 【强化训练】 A,就在这样的时刻,斯科特海军上校回想起了与自己有关的一切。因为只有在这种从未被人声冲破过的极度寂静之中、他才会悲壮的意识到自己对祖国、对全人类的亲密友谊。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⑴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死神正在悄悄地走来 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的话 B。斯科特海军上校在他行将死去的时刻,用冻僵的手指给他所爱的一切人写书信。 1

猴王出世导学案

21《猴王出世》导学案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学习课文中抓住事情的前因后果的叙事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石猴”勇敢顽皮、一心想着大家的品质,从中受到教育。 2、体会作为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的语言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丰富想像力。 学习方法: 自学讨论、合作交流与读、议、想相结合。 学习重点: 体会石猴勇敢顽皮的特点,感受其形象,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学习难点: 知道古代白话文与现代汉语的区别,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进而读懂课文内容。课前预习: 1、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3、搜集《西游记》资料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猴王出世》。你知道猴王是谁吗?

()你从哪里了解到这么多的?()那你知道吴承恩先生的名著《西游记》吗? () 现在我们就来感受一下名著的魅力吧! 二、自主学习 1、导语:课前我们已经初步读了课文,你觉得这篇课文与我们以前学习的课文有何不同?() 2、按照自学要求,自学课文。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句子读通顺。 (2)、找出自己读不懂的词语、句子,用查字典或者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解决。 3、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遂()有獐()鹿猕()猿顽()耍 挈()女去耶()瞑()目石窍() 石碣()镌()着挠()腮 4、解释下列词语 围圆:序齿: 遂有(:)灵通(:)之意。 石窍:石碣: 镌着()楷书大字。喜不自胜: 瞑目:造化: 耍子:所在: 天造地设:家当: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拱伏无违:抓耳挠腮: 力倦神疲: 5、以小组为单位检查自学效果,纠正错误读音。比一比哪一组学习的效果最好。之后每组派代表汇报自学情况,注意说得有条理,要把出现的问题说清楚。 6、投影出示: “石猴是怎样出世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围绕这个问题,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三、精读分析: 默读课文并思考:这是一只怎样的猴子?从文中找出依据并说明,可适当写批注、圈点,留下读书的痕迹。(学生自学后在小组内讨论,最后全班交流。) 1、“那石猴在山中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1)读一读此句,你仿佛看到了一只怎样的猴子?()(2)把目光聚焦在语言文字上,你发现这句话有何特点?() 语言和内容高度融合,就叫经典。 (3)高声朗读此句,试着读出石猴的快乐、自由。注意读出节奏和韵味。 2、“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 (1)读此句,你读懂了什么?()(2)体会情感,再次读句,注意语调。 3、“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 (1)找出此句中的动词: (2)从这些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4、石猴笑道:“这股水乃是桥下冲贯石窍……也省得受老天之气。”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让友谊之树常青导学案人教版

5.1 让友谊之树常青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建立友谊需要开放自己和持续的行动。 (2)懂得友谊需要精心呵护。 能力目标 (1)能够掌握建立友谊的方法,呵护自己的友谊,恰当地解决自己的交友困惑与冲突。 (2)学会正确处理交友中受到的伤害。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愿意开放自己并付出行动去建立友谊。 (2)正确对待与朋友交往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和难点:呵护友谊的方法和策略。 【探究过程】 新课自学 1.建立友谊,我们需要怎样做? (1)需要_________。建立友谊的过程中,_________,主动_____,朋友才不会彼此错过。 (2)需要___________。 ①行动前要有___________。 ②如果一次尝试不成功,别气馁,只要真诚待人,我们就有机会找到朋友。 2.我们应怎样呵护友谊? (1)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去_________。 ①体会朋友的需要,在朋友需要的时候站到他的身旁。 ②以行动向朋友表达关心和支持。 (2)呵护友谊,需要学会尊重对方。 ①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要给朋友一些空间,把握好彼此的___________。 ②朋友之间需要坦诚相待,但这并不意味着_________。 ③给予朋友积极合理的建议,但不要_____________。 (3)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正确处理冲突。 ①冲突发生时,可以_________,寻找彼此能够接受的解决方式。 ②如果处理得当,冲突可以把彼此的距离_________。 (4)呵护友谊,需要学会_____________中受到的伤害。

①当朋友背叛了自己,或者做出了伤害友谊的举动,我们可以选择_________,也可以选择结束这段友谊。 ②两者都需要勇气,也需要_____。 (5)我们要学会同多数人和睦相处,对所有人_________。 名言导入 马克思说:“友谊需要忠诚去播种,热情去浇灌,原则去培养,谅解去护理。”他告诉我们,友谊需要培养。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又该如何建立和培养真正的友谊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进入《让友谊之树常青》的学习。 课堂探究 探究一建立友谊 一位忧心忡忡的妈妈进行心理咨询时说:我的儿子上初中二年级了。最近班主任总跟我反映,说他不合群,下课后,别的孩子都成群地做游戏、聊天,他就喜欢一个人坐在教室里。同学叫他玩,他也会去,但去了就愣愣地站在一边,一点都不活跃。每逢周六、周日或者寒暑假,他总是自己在家上网、看书,很少出去。见了老师、同学或者熟人,他一般一低头就过去了。 (1)你认为这位同学在交往中出现了什么问题?这一问题得不到解决会给他带来怎样的影响? (2)你认为这位同学应该如何摆脱当前的困境? (3)生活中,你还有哪些有助于建立友谊的“金点子”? 探究二呵护友谊 欣赏漫画,回答问题: (1)小明能找到真正的朋友吗?为什么?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4单元 第1章 第3节 青春期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节青春期 第三节青春期 姓名班级组别自学完成时间分钟 【学习目标】 1、说出青春期的生长发育有哪些身体变化和卫生 2、青春期的主要心理变化及其卫生 3、健康度过青春期 【重点、难点分析】 1、说出青春期的生长发育有哪些身体变化和卫生 2、青春期的主要心理变化及其卫生 【使用说明】 1、先阅读课本,自学新课,然后独立完成“自主学习”,完成后再核对。 2、课堂完成“合作探究”,用自己的语言“小结”本课主要内容。 【自主学习】(自学课本,查阅资料,课前完成。) 1、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2、男女在青春期出现的明显的生理现象分别是、。 3、现在全世界的人口已经超过亿。 4、计划生育的目的是:。 5、我国计划生育要求晚婚提倡比法定结婚年龄晚年结婚。 6、晚育提倡婚后推迟年生育。 7、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已把列为一项基本国策,具体要求是,其中利于提高人口素质。

8、青春期是一个智力水平的() A、高峰期 B、基础阶段 C、最后阶段 D、启蒙阶段 9.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关键是( ) A. 优生 B.晚育 C.少生 D.晚婚 【合作探究】 一、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1、资料分析: 分析课本14页上的图片资料,讨论问题1、2、3、4 2、当面临月经来潮和遗精时,我们应该怎样注意个人卫生? 二、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卫生 1、观看课本p16图片,分析 当你遇到类似的情况时,你是怎样处理的?应该怎样处理? 2、进入青春期后,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意识也开始萌动,当有了愿意与异性交往的心理后,我们 应该怎么做? 三、完成《实验报告册》“探究活动1” 【课堂小结】

《伟大的悲剧》导学案

21《伟大的悲剧》导学案 侣俸中学陶鸿中 导学目标 1.学习浏览的阅读方式,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 2. 理解课文所表现的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以及人类探求未知的科学精神。 导学重点: 1. 快速阅读课文,注意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理清故事情节。 2. 理解课文所表现的人物团结合作、为他人业绩做证,勇于探索的精神。 导学难点:有选择地阅读一些重要段落,体会作者的情感,引导学生理解“伟大”“悲剧”的含义。 导学课时:3课时 导学步骤: 第一课时(总第73课时) 导学要点: 1.南极图片欣赏导入及作者介绍 2. 积累字词、自读课文 一、自主预习,完成自测 (一)预习步骤 1、默读课题,揣摩本课内容; 2、认真阅读课前提示及第一个注释,了解作者、作品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3、大声朗读课文,同时画出并查阅不会读的字或不理解的词; 4、通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精读课文,自行理清文章思路; 6、再读课文,自主或合作完成预习检查题。 (二)预习检测 1、作家作品填空。 节选自《夺取南极的斗争》(《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作者茨威格( 1881-1942),奥地利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传记《三位大师》等。唯一的长篇小说《焦躁的心》。 2、给下列加点(线)的字注音。 拽(zhuài)着战栗(lì)堡垒(lěi)辜(gū)负凛冽(lǐn liè)贮藏(zhù cáng)wú)宁吞噬(shì)羸(léi)弱蹒跚(pán shān)步履(lǚ)qìng)坚持不懈(毛骨悚(sǒng)然怏(yàng)怏不乐)姗来迟小心翼(忧心忡(chōng疲惫(bèi)不堪语无伦(lún)次)踉跄(qiàng)跄海市蜃(shèn)楼 3、据意写成语。 (1)坚持不懈:坚持到底,毫不松懈,形容做事持之以恒,比喻有恒心,有毅力。懈:松懈。 (2)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3)千辛万苦:形容极多的艰辛劳苦。 (4)精疲力竭:精神非常疲劳,体力消耗已尽。形容极度疲乏。 (5)毛骨悚然:形容十分恐惧的样子。 (6)怏怏不乐: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 (7)姗姗来迟:形容来得很晚。 (8)小心翼翼:本是严肃恭敬的意思。现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翼翼:严肃谨慎。 (9)忧心忡忡:忧愁的样子。 (10)语无伦次: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 (11)踉踉跄跄:走路歪歪斜斜的样子。踉跄:走路不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