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思维导图无水印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1.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ρ =m/v
3.单位: 国际:kg/m3
常用:g/cm3
关系:1g/cm3=1000kg/m3
4.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它的质量和
体积无关。
5.物理意义:结合水的密度讲解。
人们常说“铁比木头重”,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铝块(3 组),天平和砝码各 6 组。 教学支撑
多媒体教室 环境 其他 学习活动设计
二 密度 一、日常生活中人们是根据物质的哪些特点来鉴别不同的物质的。 1.下列物体哪块是铜块?哪块是铝块? 2.如何区分包在纸中的铜块和铝块? (1)怎样鉴别体积相同的铜块和铝块(外包同种颜色)? (2)怎样鉴别质量相同的铝块和铜块(外包同种颜色)? (3)体积、质量都不相同两个金属块哪一个是铜、哪一个是铝的呢? 教师引导: 在进行两种物质的鉴别时,体积相同时我们可以比较质量进行鉴别; 质量相同时我们可以比较体积进行鉴别;质量和体积都不相同怎么办 呢?
1.通过对托盘天平的调节和使用,培养学生认真操作,自觉遵 守操作规范的良好习惯。
2.通过介绍杆秤等测量质量的工具,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通过物质密度的测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
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充分把密度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激发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
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5.注意在参与实验活动中,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善于与其他同学交
流合作的意识。
对应课标
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

八年级物理思维导图

八年级物理思维导图

1.测量单位:
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长度基本单位:米(m) 时间基本单位:秒(s)
2.测量活动
3.测量活动
1.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s/t
3.快与慢
2.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4.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
3
界声 的 世
1.声音的世界
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由物体振 动产生的
2.噪音的防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超声与次声
1.超声 2.次声
.
4
界光 的 世
1.光的神奇
1.光的反射
2.光的传播
3.光的反射定律: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 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 于入射角。
2.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像到平面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 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对于平面镜是对称的。
5.机械效率 2.无用的但不得不做的功叫额外功。=G轮h
3.总功减去额外功叫有用功。
4.公式:η=W有/W总*100% 1.一个物体能对其他物体做功就具有能量,简称能,单位j。
6.合理利用机械能 2.运动具有. 的能叫动能
11
3.动能和势能统称机械能。
宙 小 1.走进微观

子 与 大
1.分子间确实存在着空隙。
2.怎样描述力 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在物理学中,把它们叫做力的三要 素。
2.力的单位
3.力的示意图
3.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1.弹力 2.弹簧测力计
4.来自地球的力
3.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1.重力的大小: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其比值是定值,约等于9.8N/kg.公式:G/m或G=mg。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质量与密度思维导图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质量与密度思维导图

质量与密度思维导图第一节:质量一、质量一节主要内容导学(1)质量的含义(2)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3)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4)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二、质量一节自主学习完成知识结构网1._________叫质量,通常用字母____表示。

质量的国际单位是_____,符号是_____。

常用的还有_____、_____、_____等,它们的换算关系是:1t=_______kg、 1g=______kg、 1mg =______kg2.当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发生改变时,它的质量_______,这说明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

3.实验室里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是_______。

使用天平时要注意:(1)每个天平都有自己的_______,也就是它所能称的最大质量。

被测物体的质量_____超过称量。

(2)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_______,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

(3)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_______直接放到天平的托盘中。

4.天平使用的基本步骤:(1)把天平放在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处;(2)调节横梁右端的,若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调,反之,平衡螺母向_______调,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处,这时横梁平衡.(3)把被测物放在盘中,按“先后”的顺序用镊子选择适当砝码,用镊子向盘里增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平衡.(4)盘里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就被测物体的质量.(5)测量结束要用镊子将砝码夹回砝码盒,并整理器材,恢复到原来的状况。

三、质量一节重点和难点如何处理的思维方法1. 本节重要的基本技能是天平的使用方法。

一放平,二调零,三调横梁成水平——横梁平衡.一放平是指应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二调零是指应让游码的左端与标尺的零刻线对齐.三是指通过调节平衡螺母(左偏右调,右偏左调)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心刻线上,说明横梁平衡了.(天平平衡的标志:A. 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B. 指针在分度盘中线两侧左右摆动的幅度相等)。

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单元评价思维导图及单元评价量规

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单元评价思维导图及单元评价量规
能设计出实验数据表格,并能将实验所测数据填入表格中。
会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得到正确结论
25
通过举例辨析的方法,两列之比(或两行之比)得出结果:同种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且单位体积的同种物质的质量是一个定值,不同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不同,引出密度的概念及其单位。体验用比值法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会通过两列之比(或两行之比)得出结果:同种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且单位体积的同种物质的质量是一个定值,引出密度的概念及其单位。
会通过两列之比(或两行之比)得出结果,引出密度的概念及其单位。
在测体积时怎样减少实验误差?
15
知道用量筒测量体积时,尽量减少由于物体吸水、容器壁上沾有部分水,而造成的测量误差,减小实验误差。
能用量筒正确测量体积。
能用量筒测量出体积,但不知道减小实验误差
实验器材规范操作

合格(0.8—0.4)
需改进(0.4—0)
正确采集数据填入自己设计的表格中
20
能从实验步骤入手,设计实验数据表格,表格的上栏是要测量的量和要计算的量,表格的下栏是对应的测量值或计算值,表格的行数由实验次数来确定,表格的列数由实验中要测量的量和需要计算的数据来确定,并能将实验所测数据正确填入表格中。
能根据实验步骤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实验数据表格,并能将实验所测数据正确填入表格中。
《质量和密度》主题单元评价方案模块6作业
作者姓名
学科
物理
年级

主题单元名称
质量和密度
单元评价方案的思维导图
评价量规(说明:将设计的针对主题单元中某一评价要素的评价量规粘贴在下面)
评价量规:针对评价要素4“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设计如下评价量规
评价指标

初中物理各章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各章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各章 知识框架图
第一章《机械运动》思维导图
第二章《声现象》思维导图
第三章《物态变化》思维导图
第四章《光现象》思维导图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思维导图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思维导图
第七章《力》思维导图
第八章《运动和力》思维导图
第九章《压强》思维导图
第十章《浮力》思维导图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思维导图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思维导图
第十三章《内能》思维导图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思维导图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思维导图来自 第十六章《电压与电阻》思维导图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思维导图
第十八章《电功率》思维导图
第十九章《电功率》思维导图
第二十章《电与磁》思维导图
第二十一章《电功率》思维导图
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思维导图

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思维导图无水印

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思维导图无水印

使用 方法
物体的质量 =砝码+游码
质量与密度
密度
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 的温度、状态、位置无关
国际单位:千克、 游码、砝码、平衡螺母、分度盘等组成
注意事项: 1.所测物体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 2.清空天平托盘上的物品后需保持平衡 3.不要用手抓取砝码
天平
将天平放放置在水平的地方,游码归零 调节平衡螺母(天平两端的螺母)调节零点 直至指针对准中央刻度线
左托盘放称量物,右托盘放砝码。根据称量物的性状应 放在玻璃器皿或洁净的纸上,事先应在同一天平上称得 玻璃器皿或纸片的质量,然后称量待称物质。 添加砝码从估计称量物的最大值加起,逐步减小。托盘 天平只能称准到0.1克。加减砝码并移动标尺上的游码, 直至指针再次对准中央刻度线
质量与密度质量密度天平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符号kg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和空间位置而改变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之一通常用m表示用途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在国际单位制中 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 符号Kg
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和空间 位置而改变,是物质的基本 属性之一,通常用m表示
质量
用途:天平用于称量物体质量

八年级上物理思维导图

八年级上物理思维导图

八年级上物理思维导图第一章机械运动机械运动长度测量时间测量机械运动运动的快慢运动种类单位:单位换算工具:刻度尺的使用单位:单位换算工具:钟,表,机械停表定义:物体位置的变化参照物定义:被选作标准的物体选择:一般选择地面公式:tsv单位:单位换算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第二章声现象第三章物态变化液化汽化蒸发 发声条件:任何温度 影响因素: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 速度 沸腾:发生条件:达到沸点 不断吸热吸放热:液化放热 方法: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升华吸热第四章光现象光现象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按产生原因分为天然光源人造光源光的直线传播条件: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常见的现象光速反射规律基本概念分类:镜面反射漫反射应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用基本概念折射规律折射光线折射角规律:光路是可逆的色散现象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凸透镜定义: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光学性质: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凹透镜应用照相机: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原理日常生活投影仪:凸透镜成放大实像的原理放大镜:凸透镜成放大虚像的原理眼睛成像原理:晶状体和角膜眼睛组合相当于凸透镜近视眼的矫正远视眼的矫正科技望远镜显微镜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符号:m单位:千克(kg)吨(t)克(g)毫克(mg)工具天平:结构调节与使用方法质量测量其他工具:台秤,杆秤等多彩的物质世界。

2020版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思维导图

2020版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思维导图

(1)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待测液体的总
质量m 1(2)将烧杯内的待测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 (3)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待测液体
的总质量m 2(4)
表达式:ρ=(m 1-m 2)/V
测量液体密度
(1)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m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
下水的体积V 1(3)将物体浸没在水中,记下水
和物体的总体积V 2
(4)密度表达式:ρ=m/V 2-V 1
测量固体密度
放: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
的零刻度线处
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单位:千克(kg )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物态、位置无关
注意事项:所测物体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保持天平水平、
干燥
称: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中加、
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调: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在分度
盘的中线处
使用方法
鉴别物质求质量:m=ρV 求体积:V=m/ρ
质量与密度
天平
质量
密度应用
用途:测量物体的质量
测量密度
原理:ρ=m/V
密度
定义: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公式:ρ=m/V
单位:国际单位kg/m 3,常用单位g/cm 3,
换算关系1g/cm 3=1000kg/m 3
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
与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之和
调节方法:左低右旋,右低左旋
添加砝码要按“先大后小”的顺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平
将天平放放置在水平的地方,游码归零 调节平衡螺母(天平两端的螺母)调节零点 直至指针对准中央刻度线
左托盘放称量物,右托盘放砝码。根据称量物的性状应 放在玻璃器皿或洁净的纸上,事先应在同一天平上称得 玻璃器皿或纸片的质量,然后称量待称物质。 添加砝码从估计称量物的最大值加起,逐步减小。托盘 天平只能称准到0.1克。加减砝码并移动标尺上的游码, 直至指针再次对准中央刻度线
使用 方法

物体的质量 =砝码+游码
质量与密度
密度
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 的温度、状态、位置无关
国际单位:千克/立方米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在国际单位制中 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 符号Kg
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和空间 位置而改变,是物质的基本 属性之一,通常用m表示
质量
用途:天平用于称量物体质量
天平一般由托盘、指针、横梁、标尺、 游码、砝码、平衡螺母、分度盘等组成
注意事项: 1.所测物体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 2.清空天平托盘上的物品后需保持平衡 3.不要用手抓取砝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