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自动化综合应用信息平台设计探讨

电力系统自动化综合应用信息平台设计探讨
电力系统自动化综合应用信息平台设计探讨

电力系统自动化综合应用信息平台设计探讨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电能量采集、配电网自动化、能量管理以及集中监控等诸多管理系统逐渐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应用,促进了其自动化进程的发展。为了保证经济的平稳、快速的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在科研领域中的意义重大,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对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与我国目前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现状相结合,对其综合应用信息平台设计与实现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信息平台;设计

由于电力系统不同,导致系统对于电力对象的侧重点的关注也不尽相同,通常情况下,对于电力系统的开发都是以独立的解决方案作为主体。在电力系统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的一体化主站平台被推出,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出现了数据的实时分流、数据交互、跨平台以及对资源的二次防护工作不到位等诸多缺陷,例如说,网络节点难以对应用运行的节点进行区分;不能保证应用集成的无缝化;各节点对于数据的接收与管理工作不一致;图形系统的实用性较差;二次安全防护的处理不到位等。为了较好的解决综上所述的问题,我们必须要设置一套全新的综合应用的信息平台,在“大对象”被确定的基础之上,把电力系统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得广义上来讲爱的继承性和封装性得到提升。

一、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

(一)智能保护。目前,我国逐渐加大了对于电力系统中自动化运行的研究,与此同时,在继电保护装置中引入了多种理论,比如说,综合自动控制、网络通信、自适应等理论,使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在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中,应该将分层式分布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装置作为主体,这样就能够在各种变电站中进行应用。

(二)信息平台。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综合应用信息平台的设计中,应当同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将电力系统和人工神经网络、模糊逻辑以及专家系统等相结合,加强其规划的设计、运行的分析、故障的诊断以及警报的处理等多个方面中的应用。采用实用性软件,来保证电力系统智能化控制的实现,使其运行水平得到提升。

(三)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配电网指的就是将计算机网络、通信、电子技术以及电力设备等相结合,对于配电网的正常运行以及事故的状况等进行实时的监测、计量、控制和保护,从而使得电力部门中的各项工作能够得到有机的融合,以此来保证供电质量的提升,与用户之间建立一个良好的关系,使其各种用电需求都能够被满足,使供电的经济性、合理性被提升。事实上,配电自动化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综合性的工程,涵盖了电力系统中全部的数据流以及控制方式,以此来保证企业供电水平以及服务水平的提高,从而使得成本降低,电力系统能够一体化的运行。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介绍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介绍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电力系统一直以来力求的发展方向,它包括:发电控制的自动化(AGC已经实现,尚需发展),电力调度的自动化(具有在线潮流监视,故障模拟的综合程序以及SCADA系统实现了配电网的自动化,现今最热门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即建设综自站,实现更好的无人值班,DTS即调度员培训仿真系统为调度员学习提供了方便),配电自动化(DAS已经实现,尚待发展)。 电力系统自动化automation of power systems 对电能生产、传输和管理实现自动控制、自动调度和自动化管理。电力系统是一个地域分布辽阔,由发电厂、变电站、输配电网络和用户组成的统一调度和运行的复杂大系统。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领域包括生产过程的自动检测、调节和控制,系统和元件的自动安全保护,网络信息的自动传输,系统生产的自动调度,以及企业的自动化经济管理等。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主要目标是保证供电的电能质量(频率和电压),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提高经济效益和管理效能。 发展过程20世纪50年代以前,电力系统容量在几百万千瓦左右,单机容量不超过10万千瓦,电力系统自动化多限于单项自动装置,且以安全保护和过程自动调节为主。例如:电网和发电机的各种继电保护、汽轮机的危急保安器、锅炉的安全阀、汽轮机转速和发电机电压的自动调节、并网的自动同期装置等。50~60年代,电力系统规模发展到上千万千瓦,单机容量超过20万千瓦,并形成区域联网,在系统稳定、经济调度和综合自动化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厂内自动化方面开始采用机、炉、电单元式集中控制。系统开始装设模拟式调频装置和以离线计算为基础的经济功率分配装置,并广泛采用远动通信技术。各种新型自动装置如晶体管保护装置、可控硅励磁调节器、电气液压式调速器等得到推广使用。70~80年代,以计算机为主体配有功能齐全的整套软硬件的电网实时监控系统(SCADA)开始出现。20万千瓦以上大型火力发电机组开始采用实时安全监控和闭环自动起停全过程控制。水力发电站的水库调度、大坝监测和电厂综合自动化的计算机监控开始得到推广。各种自动调节装置和继电保护装置中广泛采用微型计算机。

微校园平台设计方案

微校园平台设计方案 一、前言 目前我公司设计的“微家园”项目已经投入运营,在举行完第一次活动后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而后续的功能设计上将会侧重互动、便民、惠民等方向。具体“微家园”项目的总结不再过多阐述,但在微家园项目的进行中,在功能、经验等方面都可以进行另一个项目的移植,也就是本方案所提出的“微校园”(或“智慧校园”)项目。 其实对于校园项目,目前涉足的公司还是比较多的,而在微信上,已经有很多家公司瞄准此项目,而且也做得非常不错,粉丝量和活跃都比较好。经过初步调查发现,在石家庄或河北省内,虽然有企业已经涉足此类内容,但是仅仅也是提前占领市场,并没有在校园中深入去做一些内容,介于此,我们应该尽快的占领校园市场,对校园项目进行深度开发与挖掘。 二、项目分析 校园项目与社区项目类似,学生群体具有人群集中、需求集中传播速度快、属性明确等优点。在之前所作过的几个校园项目中,发现学生群体的优势要大于社会人群,首先是学生比较单纯,做事没有太多的考虑,不想社会人群关系和心理那样复杂,在学生群体中采集信息比在社会中采集信息要容易的多。再有一个就是传播速度,因为学生是群居性动物,在学校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复杂程度要比社会上简单的多,而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立也简单的多,他们大多是以宿舍、班级、社团、爱好等形成关系网,而社会中大多的关系网是利益,就此而言,在传播速度上,学生群体要比社会群体快得多。 在校园项目中,我们可以平移社区的一些功能,但主要的功能要放在社交上,因为学生的闲暇时间比较多,而他们往往会利用这些闲暇时间进行社交活动,这些社交活动涉及朋友、

社团、学习、交易、组织活动等方面,该项目的设计也是围绕这些方面进行的。 三、项目设计 综述 该项目采用服务号和订阅号两种模式进行。 首先服务号定义为“微校园”,主要任务是提供微信认证服务,所有加入服务号或订阅号的目标用户,都要经过服务号的认证,今后不论是从哪些公众号访问的用户,都需要服务号提供服务。 订阅号,如果有需求的话,可以为每个学校或学院建立一个,让学生更有归属感,用户通过扫码的方式加入到该院校的订阅号中,但同时需要服务号的认证及服务提供。 微校园项目将分为互动交友、个人中心、二手市场、校内直供、积分系统、活动组织、社团模块、微话题、群聊模块、通知等模块及一些诸如课程表、线路查询等一些小工具,本系统的重点将放在互动上。 互动交友系统 交友系统是该方案的核心部分,也是预计将来产生流量最多的地方,该部分的设计理念是“交流”,通过该部分将目标客户群的参与积极性调动起来,同时让目标客户对平台产生持续的依赖性。 用户在初次使用该功能的时候,首先要提交自己的信息资料,通过个人主页创建自己的信息表(如【图3-1】)。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及设计 李杰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及设计李杰 发表时间:2019-03-12T14:31:03.533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27期作者:李杰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提高效率,如何更加便捷人性化已经是人们在各行各领域所追求的目标。 (国网南昌供电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江西南昌 330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提高效率,如何更加便捷人性化已经是人们在各行各领域所追求的目标。计算机技术在这一过程中的体现尤为重要。作为一种技术载体承载着各行各业的发展。电力资源作为社会发展所必需的一种资源,社会生产对其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如何把计算机技术融入电力系统之中,使其形成电力自动化系统,提高利用效率和生产速率,已经成为发展电力自动化系统的一个重点。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计算机技术 1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支撑,二者的有效结合,使得电力系统自动化在运行体制上更加完善,但是因为诸多的因素限制,无法更好的进行信息整理,需要进一步实现用电对象对电力资源的合理使用,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重点分析: 1.1电网自动化 在整个电网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电网自动化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过程中,主要强调的是电网的自动化。电网自动化主要是由电网调度控制中心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服务器、显示器等组成,通过电网调度控制中心、终端设备、调度范围对其实现电网自动化。其功能就在于能够实时的对电力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进行搜集,并对电网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进行分析、评估与整理,预测电力负荷,并适应电力市场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对电网进行数据搜集,通过计算机技术对网络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与控制,并对数据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的结果实现数据的传输,对电网的调度进行强有力的控制。 1.2电网升级自动化 电力系统的升级改造是计算机技术升级的重要途径,在计算机技术下实现良好的配电智能化,对于电力系统与自动化的发展过程中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实现理想的作用价值,这种技术对于计算机的要求是相对比较高的,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促进计算机技术的升级,使资源信息实现共享,借助计算机技术这个平台进行处理,促使配电系统的升级优化。 1.3光电互感器的应用 光电互感器,是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将大电流降低到仪表可测量的范围,便于仪表对电流进行直接的测量,等级越高,绝缘性越差,输出信号小。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引入,将信号输送到保护装置中,并转换为数字信号由光纤输出。 1.4变电系统自动化 在没有结合计算机技术之前,变电系统都是通过输电线路和变电站进行信息输送的,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浪费人力与大量的时间,影响工作效率。电力系统自动化引进计算机技术,工作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在运行过程中更加的稳定。 2计算机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有机结合要点 2.1科学应用PLC程序 为了保证计算机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得到更好的结合,科学应用PLC程序非常重要。对于电力企业中的工作人员来讲,要结合PLC程序的运行特点,对电力系统中原有的编程进行优化,并将PLC程序应用到电力系统当中,不断提升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水平。例如,某地区电力系统运行结构比较简单,通过将PLC程序应用到电力系统当中,能够帮助电力系统维修人员及时找到故障点,有效降低电力系统故障维修成本。此外,通过科学应用PLC程序,能够更好的调整变电站的整体运行模式,保证电力系统整体管理效率得到更好的提升。通常情况下,电力系统中的变电站主要分为三个单元,分别是高压单元、低压单元与变压器单元,为了保证电力系统变电站运行更加稳定,电力企业中的相关工作人员要结合变电站中各个单元的运行特点,利用PLC程序,选择合理的运行参数。 2.2电力运维智能化监测技术应用要点 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当中,通过应用电力运维智能化监测技术,能够更好的提升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水平。为了保证电力运维智能化监测技术得到更好的应用,电力企业中的相关工作人员在应用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①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将计算机网络自动化技术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进行有效结合,准确判断电力系统运维故障点。②应用计算机技术,对电力系统中的小型故障进行合理的修复,保证电力企业中的各项供电设备更加安全的运行。通过合理运用电力运维智能化监测技术,能够对电力企业中的各项供电设备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防止电力系统出现二次回路故障,有效提升了电力企业的运行效率。由于电力系统内部结构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电力设备数量较大,使得电力系统运维管理难度不断加大,企业中的相关管理人员要结合电力系统运行特点,妥善应用电力运维智能化监测技术,从而保证计算机技术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得到有效结合。 2.3电力供应自动化检测技术应用要点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并非计算机程序与电力供应系统操作程序的结合,而且多种计算机技术与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完美结合。例如,电力供应自动化检测技术的应用,能够将计算机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有机结合。所谓电力供应自动化检测技术,主要指的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对电力企业中的各项设备进行有效检测,保证电力供应信息更加准确,帮助相关工作人员更好的确定电力传输范围,保证电力信息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在应用电力供应自动化检测技术时,相关工作人员要重点注意以下几点:①构建合理的电力网络数据存储空间,并将电力供应系统中的各项管理信息进行有效的统计,帮助电力管理人员更好的掌握电力系统运行情况。②结合用户的实际用电需求,不断调整电力输配电线路,保证电力系统内部结构更加安全,促进用户与供电厂之间的联系。通过应用电力供应自动化检测技术,能够有效扩大电力供应范围,提升电力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3计算机在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和红外成像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运用得到广泛的应用,使得图像信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所起到的运用也变得重要了起来。并且人们对于图像信息的分析以及理解要求也是逐渐提升。从而在一些需要应用到的地方就必须要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用计算机来替换监控人员在进行图像的理解,电力系统是一个信息能量的变化也是非常之快的,在筛选的过程中一般一瞬间的功夫就能完成。如果发生故障性的问题时,就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消除,不然很轻易的就会导致事故的扩大化。如果能在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的情

电力系统自动化作业非常详细

电力系统自动化期末作业 题目:带励磁系统的自动发电控制(AGC)学号: P091812925 姓名:谢海波 同组人:马宁、马超、李维、谢海波、杨天曾专业班级: 09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3班 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杨晶显老师

目录 目录 (1) 1 概述 (2) 1.1课题背景 (3) 1.2带励磁系统的同步发电机LFC和AVR控制示意图 (3) 2 发动机调速系统 (4) 2.1发电机模型 (4) 2.2负荷模型 (5) 2.3原动机模型 (6) 2.4调速器模型 (6) 3 发电机励磁系统 (7) 3.1励磁调节器的工作原理 (7) 3.2励磁方式 (7) 3.3励磁机的作用 (8) 4 励磁系统的自动发电控制(AGC) (8) 5 仿真结果分析 (12) 6 总结 (13) 参考文献 (13)

带励磁系统的自动发电控制(AGC) 摘要: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高度发展,现代电网已发展成为在电力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多控制区域的互联系统,自动发电控制(AGC)作为互联电网实现功率和频率控制的主要手段,其控制效果直接影响着电网品质。因此,跨大区互联电网通过什么样的标准对其控制质量进行评价,电网AGC采用什么样的控制方法是近年来调度自动化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本论文紧紧围绕这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展开了研究和讨论,介绍了带励磁系统的自动发电控制电网AGC技术的实现与发展,带励磁系统的同步发电机LFC和AVR控制方案,发电机的调速系统模型的基本组成及其设计和控制策略。最后通过一个孤立发电站的组合仿真框图及其技术参数,搭建混合SIMULINK仿真框图进行仿真,当励磁系统参数变化时求出其频率偏差和机端电压响应,通过仿真结果来分析频率控制和电压控制的关系。 关键词:励磁系统,自动发电控制,电力系统,频率,电压 1 概述 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简称AGC,作为现代电网控制的一项基本功能,它是通过控制发电机有功出力来跟踪电力系统的负荷变化,从而维持频率等于额定值,同时满足互联电力系统间按计划要求交换功率的一种控制技术。它的投入将提高电网频率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自动发电控制技术在“当今世界已是普遍应用的成熟技术,是一项综合技术”。自动发电控制在我国的研究和开发虽然起步较早,但真正在电网运行中发挥效能,还是在最近几年。原来我国几个主要电力系统都曾试验过自动频率调整(AFC),而直到改革开放以后,自动发电控制却还未能全部正常运行。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安全、可靠、优质和经济运行,各大区电网都对频率的调整非常重视,并实行了严格的考核。为实现这一目标,全国各大电网均不同程度地采用了AGC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网络通讯等技术的发展,电厂、电网自动化运行水平的不断提高,自动发电控制逐步得到广泛的应用。现代的AGC是一个闭环反馈控制系统,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如图1-1所示:(1)负荷分配器:根据测得的发电机实际出力、频率偏差和其它有关信号,按一定的调节准则分配各机组应承担的机组有功出力设定值。该部分为传统的电网调度功能实现。 (2)机组控制器:根据负荷分配器设定的有功出力,使机组在额定频率下的实发功率与设定有功出力相一致。电厂具备AGC功能时该部分由机组协调控制系统CCS自动实现。

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趋势及新技术的应用

[摘要]现代社会对电能供应的“安全、可靠、经济、优质”等各项指标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地,电力系统也不断地向自动化提出更高的要求。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不断地由低到高、由局部到整体发展,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应用 一、电力系统自动化总的发展趋势 1.当今电力系统的自动控制技术正趋向于: (1)在控制策略上日益向最优化、适应化、智能化、协调化、区域化发展。 (2)在设计分析上日益要求面对多机系统模型来处理问题。 (3)在理论工具上越来越多地借助于现代控制理论。 (4)在控制手段上日益增多了微机、电力电子器件和远程通信的应用。 (5)在研究人员的构成上益需要多“兵种”的联合作战。 2.整个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则趋向于: (1)由开环监测向闭环控制发展,例如从系统功率总加到AGC(自动发电控制)。 (2)由高电压等级向低电压扩展,例如从EMS(能量管理系统)到DMS(配电管理系统)。 (3)由单个元件向部分区域及全系统发展,例如SCADA(监测控制与数据采集)的发展和区域稳定控制的发展。 (4)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一体化发展,例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 (5)装置性能向数字化、快速化、灵活化发展,例如继电保护技术的演变。 (6)追求的目标向最优化、协调化、智能化发展,例如励磁控制、潮流控制。 (7)由以提高运行的安全、经济、效率为完成向管理、服务的自动化扩展,例如MIS(管理信息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近20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的发展,现代电力系统已成为一个计算机(Computer)、控制(Control)、通信(Communication)和电力装备及电力电子(Power System Equiqments and Power Electronics)的统一体,简称为“CCCP”。其内涵不断深入,外延不断扩展。电力系统自动化处理的信息量越来越大,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多,直接可观可测的范围越来越广,能够闭环控制的对象越来越丰富。 二、具有变革性重要影响的三项新技术 1.电力系统的智能控制 电力系统的控制研究与应用在过去的40多年中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基于传递函数的单输入、单输出控制阶段;线性最优控制、非线性控制及多机系统协调控制阶段;智能控制阶段。电力系统控制面临的主要技术困难有: (1)电力系统是一个具有强非线性的、变参数(包含多种随机和不确定因素的、多种运行方式和故障方式并存)的动态大系统。 (2)具有多目标寻优和在多种运行方式及故障方式下的鲁棒性要求。 (3)不仅需要本地不同控制器间协调,也需要异地不同控制器间协调控制。 智能控制是当今控制理论发展的新的阶段,主要用来解决那些用传统方法难以解决的复杂系统的控制问题;特别适于那些具有模型不确定性、具有强非线性、要求高度适应性的复杂系统。 智能控制在电力系统工程应用方面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其具体应用有快关汽门的人工神经网络适应控制,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励磁、电掣动、快关综合控制系统结构,多机系统中的ASVG(新型静止无功发生器)的自学习功能等。 2.FACTS和DFACTS (1)FACTS概念的提出

浅谈电力系统自动化

浅谈电力系统自动化 “安全、可靠、经济、优质”的电能供应是现代社会对电力事业的要求,自动化的电力系统成为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而且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也不断地从低级到高级,从局部到整体。本文试对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趋势及新技术的应用作简要阐述。 标签:电力系统自动化探讨 1 电力系统自动化总的发展趋势 1.1 当今电力系统的自动控制技术正趋向于: ①在控制策略上日益向最优化、适应化、智能化、协调化、区域化发展。②在设计分析上日益要求面对多机系统模型来处理问题。③在理论工具上越来越多地借助于现代控制理论。④在控制手段上日益增多了微机、电力电子器件和远程通信的应用。⑤在研究人员的构成上益需要多“兵种”的联合作战。 1.2 整个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则趋向于: ①由开环监测向闭环控制发展,例如从系统功率总加到AGC(自动发电控制)。②由高电压等级向低电压扩展,例如从EMS(能量管理系统)到DMS(配电管理系统)。③由单个元件向部分区域及全系统发展,例如SCADA(监测控制与数据采集)的发展和区域稳定控制的发展。④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一体化发展,例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⑤装置性能向数字化、快速化、灵活化发展,例如继电保护技术的演变。⑥追求的目标向最优化、协调化、智能化发展,例如励磁控制、潮流控制。⑦由以提高运行的安全、经济、效率为完成向管理、服务的自动化扩展,例如MIS(管理信息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近20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的发展,现代电力系统已成为一个计算机(Computer)、控制(Control)、通信(Communication)和电力装备及电力电子(Power System Equiqments and Power Electronics)的统一体,简称为“CCCP”。其内涵不断深入,外延不断扩展。电力系统自动化处理的信息量越来越大,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多,直接可观可测的范围越来越广,能够闭环控制的对象越来越丰富。 2 具有变革性重要影响的三项新技术 2.1 电力系统的智能控制电力系统的控制研究与应用在过去的40多年中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基于传递函数的单输入、单输出控制阶段;线性最优控制、非线性控制及多机系统协调控制阶段;智能控制阶段。电力系统控制面临的主要技术困难有:

基于android的校园信息发布系统设计=

基于android的校园信息发布系统设计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深度融合,基于Android 平台的应用日益广泛。在大学校园中,借助智慧校园建设,充分利用校园资源,开发贴合校园学习、生活实际的应用系统十分必要。结合对移动互联网及Android平台的介绍,阐述了基于Android 的校园助手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具有一定的应用和参考价值。中国论文网 引言 当前,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深度融合,催生了一个新的热词:“移动互联网”。随着4G技术与智能移动终端设备的应用普及,给移动互联网注入了强大的能量,各行各业正面临移动互联网的全面改造和升级。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较2013年提高4.8个百分点,达到85.8%,移动互联网发展空间巨大。在高校中,大学生的智能手机更为普及,随着各高校智慧校园的建设,手机上网的时间更长,空间更为灵活。在校园中,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和特点,在大学生中推出校园助手软件系统,让学生及时获取学校的一些重要信息,包括学校新闻、通知,同时,学生还可以利用该APP,查询课程成绩、设施设备报修及跳蚤市场买卖等,使得服务师生更方便快捷、工作效率更高。

1 移动互联网及Android 平台概述 当前,对移动互联网还没有一个完全一致、明确的定义。在工信部发布的《移动互联网白皮书》中给出的定义是:“移动互联网是以移动网络作为接入网络的互联网及服务,包括3个要素:移动终端、移动网络和应用服务。”可以看出,移动接入方式(包括3G、4G、WLAN等)、智能可移动终端(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可穿戴智能设备等)以及包括甚至超越传统互联网的新型应用服务和应用业务等是构成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内容。其中,智能移动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主要有Android , IOS , Windows Mobile等,以Android系统为主体,占到市场份额的近50%。 Android系统作为当前智能终端设备的主流操作系统,平台基于Linux系统为内核,由Google公司于2007年11月5日推出,经过近8年的发展与完善,已形成一个功能完备、应用丰富多样、开放易联的全生态系统。Android是一个包含操作系统、中介架构层及应用程序所产生出来的软件堆栈架构,Android平台架构由硬件设备、板级支持包、驱动程序、操作系统内核、程序运行库,运行框架,应用程序等部分组成。 2 校园助手软件系统设计与实现 2.1 系统功能分析 本系统采用C/S(客户端/服务器)架构,客户端基于Android 平台开发,通过智慧校园无线网络或3G、4G与因特网连接,服务器端采用开源的Openfire作为服务器,采用Android平台自带的SQLite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设计

摘要:电机并网要求满足准同期条件,并网要求准确、快速。准确可以保障安全和减少对发电机并网引起的冲击,而快速则能够减小发电机的空转损耗。随着计算机工业的发展和数字技术的迅猛进步,研制使用能够自动实现发电机并网的智能仪器已成为发电厂技术革新和自动化改造的重要课题。 本文探讨了发电机安全并入电网所需的条件,借助工程计算软件Matlab强大的绘图功能对不同条件下的并网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从而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这些结论为自动准同期装置的研制提供了理论根据。 关键词: 发电机并网;Matlab仿真;准同期条件

前言 随着负荷的变动,电力系统中发电机运行的台数也经常改变。因此。同步发电机的并列操作是电厂的一项重要操作。另外,当系统发生某些事故时.也常要求将备用发电机组迅速投入电网运行.由于某种原因,解列运行的电网需要联合运行,这就需要电网间实行并列操作。可见,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并列操作足较为频繁的。 本次工程训练的题目是《发电机并网模型的建立与并网过程的仿真分析》。具体内容是发电机并网模型的建立、并网过程的仿真。 本次课程设计涉及面较广,需查阅大量资料,由于上学期刚了解此专业课,故对一些知识点理解的不是很深刻,因此,错误与疏漏之处再所难免,望老师批评指正。

第一章绪论 三相同步发电机是常用的交流发电机,但是单一的1台三相同步发电机对电网供电有明显的缺点: (1)不能保证供电质量(电压和频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发生故障就得停电); (2)无法实现供电的灵活性和经济性; 这些缺点可以通过多台三相同步发电机并联来改善。通过并联可将几台同步发电机或几个发电站并成一个电网。现代发电厂中都是把几台同步发电机并联起来接在共同的汇流排上,一个地区总是有好几个发电厂并联起来组成一个强大的电力系统。 电网供电比单机供电有许多优点: (1)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1台电机发生故障或定期检修不会引起停电事故 (2)提高了供电的经济性和灵活性,例如水电厂与火电厂并联时.在枯水期和旺水期.两种电厂可以调配发电,使得水资源得到合理使用。在用电高峰期和低谷期.可以灵活地决定投入电网的发电机数量,提高了发电效率和供电灵活性。(3)提高了供电质量,电网的容量巨大,单台发电机的投入与停机。个别负载的变化,对电网的影响甚微,衡量供电质量的电压和频率可视为恒定不变的常数。 发电机并网是电力系统的一项经常、重要操作,不恰当的并列可能造成电气设备的损坏并对系统的稳定产生影响。过去对发电机并列的工程培训和研究,一般需要动模机组和多种传感器、录波器等昂贵设备。成本高且数据读取和计算复杂、繁琐,输出结果不理想。而利用数字仿真只需要有计算机和相应的软件即可实现,不但成本低,还可以很方便地得到各种所需数据、波形等结果,对数据的处理也更方便。

电力系统自动化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发电机的自动并列习题 1、同步发电机并网(列)方式有几种?在操作程序上有何区别?并网 效果上有何特点? 分类:准同期,自同期 程序:准:在待并发电机加励磁,调节其参数使之参数符合并网 条件,并入电网。 自:不在待并电机加励磁,当转速接近同步转速,并列断 路器合闸,之后加励磁,由系统拉入同步。 特点:准;冲击电流小,合闸后机组能迅速同步运行,对系统影 响最小 自:速度快,控制操作简单,但冲击电流大,从系统吸收 无功,导致系统电压短时下降。 2、同步发电机准同期并列的理想条件是什么?实际条件的允许差各是 多少? 理想条件:实际条件(待并发电机与系统)幅值相等:电压差不能超过额定电压的510% 频率相等:ωωX 频率差不超过额定的0.20.5% 相角相等:δ0(δδX)相位差接近,误差不大于5° 3、幅值和频率分别不满足准同期理想并列条件时对系统和发电机分别 有何影响? 幅值差:合闸时产生冲击电流,为无功性质,对发电机定子绕组产

生作用力。 频率差:因为频率不等产生电压差,这个电压差是变化的,变化值在0-2之间。这种瞬时值的幅值有规律地时大时小变 化的电压成为拍振电压。它产生的拍振电流也时大时小 变化,有功分量和转子电流作用产生的力矩也时大时小 变化,使发电机振动。频率差大时,无法拉入同步。 4、何为正弦脉动电压?如何获得?包含合闸需要的哪些信息?如何从波形上获得? 5、何为线形整步电压?如何得到线形整步电压?线性整步电压的特点是什么? 6、线性整步电压形成电路由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根据电网电压和发电机端电压波形绘制出各部分对应的波形图。 书上第13页,图1-12 组成:由整形电路,相敏电路,滤波电路组成 作用:整形电路:是将和的正弦波转变成与其频率和相位相同的一系列 方波,其幅值与和无关。 相敏电路:是在两个输出信号电平相同时输出高电平,两者不同时输出低电平。 滤波电路:有低通滤波器和射极跟随器组成,为获得线性整步电 压和的线性相关,采用滤波器使波形平滑 7、简述合闸条件的计算过程。 1:计算,如果≤转 2;否则调整G来改变

浅谈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迅速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作为一种新技术实现了电力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的融合,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为输变电系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目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已经深入到电力系统的各个方面,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本文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一、概述 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控制是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电力系统智能控制的实现是电力系统完整控制的重要标志。电力系统的发展壮大离不开自动化技术的支持,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控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发展的现状 我国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在建国之初就有了初步的发展,并保持了快速的发展趋势,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计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

技术支持。 2.1自动化技术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 电网调度的现代化自动控制系统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计算机技术对电力系统的实时运行信息进行监测、收集和分析,并完成系统操作的高效进行。电网的调度自动化操作,通过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确保了电网运行的质量和可靠性,实现了电能的充分供应,使人们的需求得到满足。[1]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同时,将能源损耗达到最低,确保了供电的经济性和环保性,实现了电能的节约。 2.2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网络中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在配电网络的自动化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配电系统的现代化和网络化程度越来越高,实现了配电网主站、子站和光线终端组成的三层结构,配电系统网络化的发展,使通信传输的速度得到保障,自动化系统的性能得到提高。系统的继电保护控制得到加强,大面积停电现象减少,电力供应得到保障,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得到提高,电网事故快速排除机制得到优化,科学的事故紧急应对机制得以建立,故障停电时间明显缩短;电力企业对电力系统的掌控能力加强,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了解更加便利;常规的值班方式被打破,无人职守电站得以出现,工作人员的效率大大提高。[2]

电力系统自动化

计算题。(1题2分 2-8每题3分,9-10每题6分,共35分) 1.某地区2007年被调度部门确认的事故遥信年动作总次数为120次,拒动1次,误动1次,求地区2007年事故遥信年动作正确率为多少?(答案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解:2007年事故遥信年动作正确次数:120-(1+1)=118 Ayx=118/120=98.33% 2.一条10KV配电线路的二次电压为100V,二次电流为3A,功率因数为0.8,三相电压对称,三相负荷平衡,其中电压变比为10000/100,电流变比为300/5,试计算测得的二次功率,并计算其折算到一次侧的功率。 解:二次功率P2= 1.732UICOSφ=1.732×100×3×0.8≈415.68(W) 一次功率P1=415.68×(10000÷100)×(300÷5)=2494080(W)≈ 2.49(MW) 3.一台UPS主机为10kVA,问要达到10kVA4h的配置要求,约需要配置多少节12V100Ah的蓄电池? 解:1)UPS主机要求配置的总VAh数为:10kV A×4h=40kV Ah=40000V Ah;2)每节电池的V Ah数为:12V×100Ah=1200V Ah; 3)需要的电池节数:40000÷1200=33.33节,约需34节。 4.某一线路的TA变比为300/5,当功率源中的电流源输入变送器的电流为4A时,调度端监控系统显示数值为多少这一路遥测才为合格(综合误差<1.5%) 由综合误差<1.5%知300A×1.5%=4.5A 所以,在标准值为±4.5A之内均为合格。又因输入4A,工程量标准值为 300/5 ×4=240(A) 240+4.5=244.5(A) 240-4.5=235.5(A)监控系统显示电流值大于235.5A,小于244.5A均为合格。 5.某调度自动化系统包括10个厂站,9月12日发生3站远动通道故障各3小时,9月20日发生1站RTU故障4小时,现求出该系统本月远动系统月运行率、远动装置月可用率和调度日报月合格率。(小数后保留2位) 远动系统月运行率:(10×30×24-3×3-4)/10×30×24×100%=99.82%;远动装置月可用率:(10×30×24-4)/10×30×24×100%=99.94%;调度日报月合格率(10×30-4)/10

智慧校园信息系统设计书

智慧校园信息系统设计书以XX大学为例 姓名: 专业: 学号: 目录 一、需求分析 2 (一)系统整体需求分析 2 (二)功能需求分析 2 二、总体设计 4 (一)总体架构 4 (二)技术路线 5 (三)功能设计 5 1. 校园地图系统 6 2. 学生管理系统 6

3. 教务管理系统 7 4. 一卡通系统 7 (四)数据库设计 8 1. 属性数据库 8 2. 空间数据库 10 (五)系统环境要求 11 1. 服务器端运行环境: 11 2. 客户端运行环境: 11 一、需求分析 (一)系统整体需求分析 随着信息化和可视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于此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作为大学来说,师生对信息化的要求更加迫切。大学校园占地面积一般较大,校内各种设施齐备,就好像一个微缩版的城市,因此师生希望校园信息化建设除了提供传统的教学和管理功能之外,还能更多地关注师生在校园中的生活,为他们的生活和社交提供更多便捷,提升他们对于大学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XX大学是系统实现的实例,系统必须考虑XX大学本身的特点和需求。在校园的规模上,学校总占地面积达到*多万平方米,这样的规模管理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在人员上,学校拥有在职教职工*人,全日制在校生*人,继续教育和网络远

程教育在读生*人。校内及其周边还有各类商场和餐厅,邮局、银行、快递、理发店等一应俱全。由于校园面积较大,各种设施较多,因此师生普遍希望学校尽快建设一个具有校园地形地貌展示、校园亮点查询、校园虚拟漫游、校内道路显示。通过这个系统为广大师生提供多种多样的 LBS(位置服务),通过这个系统让新生能够迅速查询校内路线,让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发布基于教室位置的课程信息,让师生能够及时了解、发布校园生活信息,从而在整体上提高校园生活的智慧化水平,提高师生的学习、工作、生活的效率,提升师生的幸福感,最终使得广大师生的学习和生活更加便捷、高效和舒适。 (二)功能需求分析 智慧校园信息系统的用户群主要是全校师生、学生家长和关心学校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他们对学校的校园风貌、功能分区、设备设施以及校园内的学习和生活充满了兴趣,渴望从各个方面全方位地了解甚至融入到校园生活学习中去,但他们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水平良莠不齐,因此分析对系统功能的需求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功能使用和操作应简单方便,易学易用;2、系统应具备丰富的客户体验功能,支持多种体验模式,让用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3、系统应满足用户对校园生活和学习的基本需求,提供多种数据查询和呈现方式;4、系统应具备良好的服务功能,相关数据应形成联动。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对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功能需求进一步细化。 通过对现有智慧校园信息系统的调查研究和对用户实际需求的分析,本系统需要完成以下几点功能: 1. 三维校园可视化: 系统可以显示校园及周围相关地图信息,并集成三维校园场景的放大、缩小、漫游、平移等功能以及对室内的 360 度全景数据的浏览,完成三维到全景的切换。还可在三维场景中设置飞行路线,对其进行飞行浏览地理景观。满足用户真实感的需求。

基于PLC的电力系统自动化设计 徐鹏

基于PLC的电力系统自动化设计徐鹏 发表时间:2018-08-09T09:27:16.123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12期作者:徐鹏 [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和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信息量大、自动化要求高、运行环境复杂,而电力系统自动化设计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开关逻辑、顺序控制、闭环控制等。 (华电新疆发电有限公司红雁池发电厂新疆乌鲁木齐 830047) 摘要:随着经济和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信息量大、自动化要求高、运行环境复杂,而电力系统自动化设计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开关逻辑、顺序控制、闭环控制等。但是传统的电磁继电元件接线复杂、可靠性差、功能单一,无法满足电子系统自动化设计要求。 PLC技术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靠性、操作简单、便于维护等优点,因此在电力系统广泛应用。但是,PLC技术在电力系统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必须加强PLC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设计水平,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引言 随着我国电网的发展,各种先进的电子设备和技术广泛应用在电力系统中,极大促进我国电网的发展。电力系统作为电网的一部分,目前正朝着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将PLC技术应用在电力系统自动设计中,能够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降低电力企业施工成本。本文主要概述了PLC技术特点以及PLC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1 PLC技术的定义和特点 PLC全称为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该技术可通过对工业数据的模拟和编程达到提升工业环境安全的目的。PLC系统在自身的存储器内部可以执行诸如逻辑运算、顺序等特定的操作,还可通过对一些常见的模拟量和数字量进行inlet和outlet来控制电机或器械。电气自动化中所使用的传统控制器系统内部接线较复杂,不仅可靠性较低,能源消耗也较高,同时也不具备较良好的灵活性。以计算机技术以及接触器控制技术为基础的PLC应用辅助继电器代替了传统的机械触电继电器,应用逻辑关系代替了原来的连接导线,而这类继电器的节点变位时间可以无限趋近于零,也无需像传统继电器一样考虑返回系数问题。PLC控制系统具有非常强大的抗干扰能力,因此在复杂的工业操作环境中也可正常应用。PLC控制系统采用简单的指令形式,操作起来简单便利。正是这些优势,PLC技术在近些年逐渐取代了传统系统运用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控制中。 2 PLC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数据处理方面的应用 PLC技术与电力自动化系统运行过程中,通过PLC技术对电力系统的数据信息进行识别、分析,这对电力系统自动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PLC技术的电力自动化系统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相关的软件对系统进行全面设定,常见的有pNetpow-erTM,将软件与电力自动化系统进行有效的连接,这样就能提高电力系统数据处理能力。如果在电力系统中安装一些先进的数据分析设备,还可以加强电力系统数据信息处理能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能够有效地识别错误的信息,并将错误上传到电力系统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对错误信息进行有效的分析,从而判断出系统故障,并立即对故障进行处理,同时电力系统还会自动将发生故障的数据信息保存,给后期电力工人的维护修理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通过这样的方式,最大限度确保了电力自动系统的稳定性。 2.1 PLC技术在开关量功能方面的应用 在电气自动控制中PLC技术实际的应用功能是:可编程的存储器可以用做虚幻模拟电气运行中。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继电器通断电的过程会比较长,因此,在通断电的过程中,很难采用有效的保护措施。长期以来,使用PLC技术的时候中间会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专业人士不断的探索解决这种技术存在的问题,采用有效的解决措施后,再使用自动切换系统中采用PLC技术之前反应比较慢的现象,这样就会得到很大的改变,生产的运作系统在效率上就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以上就是在控制开关量方面使用PLC技术发挥的功能。 2.2 PLC技术在电力系统闭环控制的应用 闭环控制指电力自动化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对电力设备的温度、电流量、压力等方面进行控制。所以将PLC技术与电力自动化系统结合起来,通过对电力信号进行分压、整流等处理以后,形成比较标准的电力系统,并经过A/D的转变和分析,将信号上传。闭环控制系统主要通过电流互感器采集电力设备信号,并对信号进行隔离降压处理,达到电力信号的标准化要求。然后通过PLC模拟量对电力设备单元元件内部数据进行识别,并通过组态软件完成数据的转化、处理和分析,这样最大限度保证了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而且系统的运行成本也比较低。同时,如果上位系统有效控制PLC单位上的数据信息以后,与继电器和接触器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配合,从而确保整个闭环控制系统的有效运行。 2.3 PLC编程器部分 在PLC编程器的设计过程中,一般都是采用Fx-10P-E,Fx-10P-E就是手持式编程器与PLC相连接以此满足程序的写入以及监控。Fx-10P-E的主要功能是,读出控制程序、编程或修改程序、插入增加程序、删除程序、监测PLC的状态、改变监视器件的数值以及其他简单的程序。Fx-10P-E的组成部分是由液晶显示器以及橡胶键盘等,该键盘与其他键盘不同,其中有功能键、符号、数字以及指令键,当Fx- 10P-E与FX0PLC相连接时,采用FX-20P-CAB0电缆,与其他PLC连接过程中则需要采用FX-20P-CAB类型的电缆。Fx-10P-E手持编程器一般都是由35个按键组成。 2.4 PLC技术在电力系统控制层中的应用 电力系统自动化设计比较复杂,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会产生电磁波和谐波,电力系统自动化设计过程中就要考虑到这些因素,提高控制层的抗干扰能力,从而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将PLC技术应用在电力控制层,通过智能仪表采集电力系统数据信息,并对电力系统进行控制,PLC技术对所有的电气设备进行控制,这是PLC在电力系统自动化设计的最大特点,它有效的保障了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安全运行,而且这种操作系统相对比较灵活、简单。 3 PLC技术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控制中的运用策略 3.1深入展开PLC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 为了给PLC技术的运用提供思路,我们需从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的实际需求出发,既要鼓励全球权威的专家学者通过大量实践案例进行PLC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的理论研究,还要对PLC技术进行深度开发。 3.2积极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工作 PLC控制系统设计人员的综合素养较低是影响其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运用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需更加重视设计人员的专业技术

电力系统自动化第一次作业

1、分析自动调节励磁系统对发电机静态稳定的提高 答: 1. 无旋转部件,结构简单,轴系短,稳定性好; 2. 励磁变压器的二次电压和容量可以根据电力系统稳定的要求而单独设计。 3. 响应速度快,调节性能好,有利于提高电力系统的静态稳定性和暂态稳定性。 自并励静止励磁系统的主要缺点是: 它的电压调节通道容易产生负阻尼作用,导致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发生,降低了电力系统的动态稳定性。 通过引入附加励磁控制(即采用电力系统稳定器--PSS), 完全可以克服这一缺点。电力系统稳定器的正阻尼作用完全可以超过电压调节通道的负阻尼作用,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动态稳定性。这点,已经为国内外电力系统的实践所证明。 2、分析自动调节励磁系统对发电机暂态稳定的提高。 答1、提高励磁系统强励倍数可以提高电力系统暂态稳定。 2、励磁系统顶值电压响应比越大,励磁系统输出电压达到顶值的时间越短,对提高暂态稳定越有利。 3、充分利用励磁系统强励倍数,也是发挥励磁系统改善暂态稳定作用的一个重要因素。 分析证明,励磁控制系统中的自动电压调节作用,是造成电力系

统机电振荡阻尼变弱(甚至变负)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一定的运行方式及励磁系统参数下,电压调节作用,在维持发电机电压恒定的同时,将产生负的阻尼作用。 许多研究表明,在正常实用的范围内,励磁电压调节器的负阻尼作用会随着开环增益的增大而加强。因此提高电压调节精度的要求和提高动态稳定的要求是不兼容的。 解决这个不兼容性的办法有: 1、放弃调压精度要求,减少励磁控制系统的开环增益。这对静态稳定性和暂态稳定性均有不利的影响,是不可取的。 2、电压调节通道中,增加一个动态增益衰减环节。这种方法可以达到既保持电压调节精度,又可减少电压调压通道的负阻尼作用的两个目的。但是,这个环节使励磁电压响应比减少,不利于暂态稳定,也是不可取的。 3、在励磁控制系统中,增加附加励磁控制通道,即电力系统稳定器PSS。 电力系统稳定器即PSS是使用最广、最简单而有效的附加励磁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