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 存货总结
中级存货总结知识点归纳

中级存货总结知识点归纳一、存货的分类按照规模和特点来看,存货可分为直接物质和间接物质。
直接物质是指在过程业务中直接作为材料用于商品转换的物资,它会自然地融入到成品中,例如原材料。
而间接物质则是指在生产中不会融入产品中的物资,而是用于工作环境或者办公室等其他的日常用品。
再者,按照存货的性质分类可分为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和商品,具体如下:1. 原材料:是指企业用于生产过程中直接作为材料用于商品转换的物资,例如原材料、劳动力成本、管理成本等。
2. 半成品:是指已经经过一定加工后但还需要进一步加工的物资,例如,工程承包单位在一定加工后正在加工的物资和生产物资。
3. 产成品:是指已经成为可销售产品的物资,是直接拿来销售的商品。
4. 商品:是指已成品的商品,是可以直接销售的产品。
不同的存货分类具有不同的特点,企业在管理存货时需要根据其特点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二、存货的管理方法1. 先进先出法(FIFO法)先进先出是指企业采用的一种存货核算方法。
该方法的核算原则是先进入库存的存货将会先出库售出。
它的好处是可以减少通货膨胀的影响,但是也会导致存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的偏离。
2. 后进先出法(LIFO法)后进先出是指企业采用的另一种存货核算方法。
该方法的核算原则是最后进入库存的存货将会先出库售出。
它与FIFO法相反,会导致通货膨胀的影响,但是可以更好地反映存货实际价值。
3. 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是指企业采用的存货核算方法之一,这种方法是将期初存货和本期购进的存货进行加权平均,得出存货的平均成本。
它可以减少存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的偏离,但是对于影响企业盈利的通货膨胀比较敏感。
企业在选择存货核算方法时需要尽量考虑存货的实际情况和经营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三、存货的管理技巧1. 建立合理的存货管理制度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存货管理制度,包括存货采购、出入库、库存盘点等环节。
一套完善的制度可以帮助企业规范存货管理流程,减少存货遗漏和错报情况。
中财会计存货知识点总结

中财会计存货知识点总结在企业财务会计中,存货是一个重要的资产类别,对于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在中财会计中,对存货的处理有一些特定的规定和知识点,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一、存货的定义和分类存货是指企业为销售或在生产过程中持有的物品,包括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和包材等。
根据中财会计准则的规定,存货应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和间接材料等几个主要分类。
1. 直接材料是指直接投入到产品中的原材料,例如钢材、木材等。
在存货账面上应按照实际成本计量,即采购成本加上相关的运输和采购成本。
2. 直接人工是指直接与产品生产相关的劳动力成本,例如工人的工资。
在存货账面上应按照实际发生的人工成本计量。
3. 制造费用是指与产品生产过程间接相关的费用,例如工厂租金、设备维护等。
在存货账面上应按照合理的分摊方法计量。
4. 间接材料是指与产品生产过程间接相关的材料成本,例如生产过程中的一些辅助材料。
在存货账面上应按照实际发生的成本计量。
二、存货成本的确定存货成本的确定对于企业的财务报表编制和利润计算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财会计中,存货成本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 先进先出法(FIFO):该方法假设最早购入的存货最先销售出去,因此计算的成本是最早购入的存货成本。
2. 加权平均法(Weighted Average):该方法基于存货所有购入成本的加权平均值,计算的成本是按照所有购入成本的平均值。
3. 后进先出法(LIFO):该方法假设最晚购入的存货最先销售出去,因此计算的成本是最晚购入的存货成本。
在中财会计中,LIFO法不被允许使用。
4. 标准成本法:该方法是基于预先设定的标准成本,通过对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进行调整,计算存货成本。
在选择存货成本计算方法时,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和财务需求进行选择,并进行适当的会计政策说明和披露。
三、存货跌价准备和损失计提存货的市场价值可能会低于其账面价值,这时企业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或损失。
中级会计师存货知识点总结

中级会计师存货知识点总结导言存货是企业日常运营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中级会计师而言,掌握存货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对中级会计师需要了解的存货知识进行总结,包括存货的定义和分类,存货计量和成本核算方法,以及存货的评估和转销处理等内容。
一、存货的定义和分类存货是指企业为销售、加工生产或者按照规定收取的物品,包括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以及以该企业名义而将已经进入相关流通环节的商品等。
根据存货的特性和功能,存货可以分为原材料存货、在产品存货和产成品存货。
1. 原材料存货:指企业购入但尚未用于生产的物资,包括直接用于生产的原材料和间接用于生产的辅助材料。
原材料存货对企业生产经营至关重要,其计量和管理需要特别注意。
2. 在产品存货:是指生产过程中已经完成部分加工但尚未完全制成产成品的物品。
在产品存货在进行下一道工序之前需要保管好,避免损失或者质量问题。
3. 产成品存货:是指通过生产流程全部完成并已经具有可销售性质的物品。
产成品存货的处理涉及销售和库存管理,中级会计师需要掌握成本核算和评估方法。
二、存货计量和成本核算方法1. 存货计量方法:根据存货特性和管理需求,存在多种存货计量方法,常见的有先进先出法(FIFO)、移动加权平均法(WAM)和特定成本法。
中级会计师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存货计量方法,并了解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2. 成本核算方法:存货的成本核算是企业及会计机构进行经济分析和决策的重要依据。
常见的成本核算方法有移动加权平均法、标准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等。
中级会计师需要根据企业的经营特点和存货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成本核算方法,并合理计算存货成本。
三、存货的评估和转销处理1. 存货评估:存货的评估是指根据存货的内在价值和市场价格确定其账面价值。
中级会计师需要了解存货评估的方法和准则,包括原价法、市场法和委托销售法等。
存货评估的准确性对于企业的财务报告和经营决策具有重要影响。
2. 存货的转销处理:存货的转销是指将在产品存货或者产成品存货转化为原材料存货或者销售成本的过程。
中级会计实务存货知识点汇总

中级会计实务存货知识点汇总一、存货的确认。
1. 存货的定义。
-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例如,工业企业的库存产成品、在产品、原材料,商业企业的库存商品等都属于存货。
- 注意与固定资产等非流动资产的区分。
企业为建造固定资产等各项工程而储备的各种材料,虽然同属于材料,但是由于用于建造固定资产等各项工程,不符合存货的定义,因此不能作为存货进行核算。
2. 存货的确认条件。
- 与该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这意味着企业拥有存货的所有权或者虽然没有所有权但拥有控制权,并且能够通过销售存货或者使用存货获取经济利益。
例如,企业已经付款购买但尚未收到的在途物资,由于企业已经取得了该物资的所有权,满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的条件,可以确认为存货。
- 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存货的成本应当能够准确地确定,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等。
如果成本不能可靠计量,则不能确认为存货。
例如,企业接受捐赠的存货,如果捐赠方没有提供有关凭据,同时同类或类似存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企业无法可靠计量其成本,就不能确认为存货。
二、存货的初始计量。
1. 外购存货的成本。
- 外购存货的成本即存货的采购成本,指企业物资从采购到入库前所发生的全部支出,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 购买价款是指企业购入材料或商品的发票账单上列明的价款,但不包括按规定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例如,企业购买一批原材料,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10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3%,则购买价款为10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1300元(10000×13%)不属于存货成本。
- 相关税费是指企业购买存货发生的进口关税、消费税、资源税和不能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等应计入存货采购成本的税费。
例如,进口一批应税消费品,关税完税价格为10000元,关税税率为10%,消费税税率为20%,则关税为1000元(10000×10%),消费税为(10000 + 1000)÷(1 - 20%)×20%=2750元,这些税费都要计入存货成本。
会计存货知识点总结归纳

会计存货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存货的定义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购买、生产的商品、材料、半成品等,为了销售或者加工生产,而存放在企业仓库或者生产车间中的物品。
存货是企业在未来一定期间内用于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出售给客户获取经济利益的各类物资。
二、存货的分类根据存货的性质和用途的不同,可以将存货分为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和商品存货四大类。
1.原材料存货:是指企业购进而尚未作为产品生产的原料和物资,是生产过程中最基础的原材料。
2.在产品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已经经历了一部分加工但还未完成的产品。
3.产成品存货:是指已经完成生产加工,并且准备待售、存放在仓库中的产品。
4.商品存货:是指已经完成生产、包装并且准备销售给客户的产品。
三、存货的计量方法1.先进先出法(FIFO)2.后进先出法(LIFO)3.加权平均法四、存货计量的原则1.货币计量原则2.实现成本原则3.谨慎性原则五、存货的核算1.存货的购买核算在存货的购买核算过程中,需要记录各种存货的进货价、数量和进货日期等信息。
在企业内部进行过账、记录和存档等操作,以保证存货的进货信息准确无误。
2.存货的生产核算对于已进入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在产品和产成品存货,需要在生产过程中及时记录并核算加工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相关费用,并进行成本核算、计入产成品成本中。
3.存货的销售核算对于已成品或商品存货的销售,需要及时核算销售收入、销售成本以及销售费用等相关信息,并将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计入利润表中,以反映存货的销售情况和成本变动。
六、存货的管理存货管理是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重要的一部分,良好的存货管理能够帮助企业降低存货成本,提高资金周转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
在存货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控制存货水平,避免过多滞留存货;2.合理安排存货的进货和销售计划;3.加强存货的库存管理,防止存货损耗和报废;4.建立存货的质量控制制度,确保存货质量安全和可靠;5.及时进行存货的盘点和清理,避免存货积压和过期。
财务会计存货知识点总结

财务会计存货知识点总结
嘿,朋友们!今天咱要来聊聊财务会计里存货这个超重要的知识点!
咱就说,存货就像是你的宝贝百宝箱呀!比如说,你开了个小卖部,那货架上满满的商品就是存货!它是企业的重要资产呢!
存货的取得方式有好多哟!像外购的,这不就跟你去大商场买东西一样嘛。
咱就说那进货的时候,得注意价格、质量啥的吧,不然咋赚钱呢!还有自制的存货呢,好比你自己动手做了个超级厉害的手工品,这也是你的宝贝呀!
存货的计价方法也很关键呢!什么先进先出法,就像是排队,先来的先出去,多公平呀!还有加权平均法,就好像把所有的东西都揉在一起算个平均值。
哎呀呀,是不是有点神奇?
咱再说说存货的盘点吧!这就像你整理自己的房间一样,得清楚有多少东西呀!要是盘亏了,那可不得心疼死;要是盘盈了,哇塞,是不是感觉像捡到宝啦!
“哎呀,存货的知识咋这么复杂呢?”你可能会这么问。
嘿嘿,别着急呀!只要咱一点一点搞清楚,就没问题啦!
存货的核算也是大学问呢!从购进到发出,每一步都要算得清清楚楚。
这就跟你记账一样,每一笔开销都要记明白,不能马虎哦!
听我这么一说,是不是觉得存货挺有意思的呀!其实财务会计里的存货知识点真的很重要,它关系到企业的运营和发展呢!咱可得好好掌握,这样才能在财务的海洋里畅游呀!我的观点就是,存货虽复杂,但咱只要用心学,就没什么难的啦!。
存货知识点总结归纳

存货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存货的定义和分类
1. 存货的定义:指企业购买、生产或加工,在短期内转化为货品,以销售或用于生产加工其他货品,或者为了提供劳务而持有的物质资产。
2. 存货的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和包装物等。
二、存货的计量
1. 存货的成本:包括购入成本、变动成本和其他与将存货带至现状的费用等。
2. 存货的计量方法:主要有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
三、存货的管理
1. 存货管理的目标:实现风险与收益的最优平衡,最大限度地降低存货的成本和风险。
2. 存货管理的原则:适时适量、保持适当库存水平、提高存货周转率、降低存货成本。
四、存货的核算
1. 存货的核算对象:主要是按照企业实际情况确定存货的计量方法和核算标准。
2. 存货的核算内容:包括存货的成本核算、存货跌价准备的核算、存货的盘点和毁损等。
五、存货的风险管理
1. 存货的价格风险:包括采购价格的波动风险、销售价格的波动风险。
2. 存货的质量风险:包括原材料供应商的质量问题、在产品与产成品质量问题。
六、存货的监督和审核
1. 存货监督:定期进行存货盘点,确保存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2. 存货审核:对存货的核算和管理工作进行审核,保证存货的合规性。
综上所述,存货是企业经营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运营和财务状况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企业需要从存货的定义、分类、计量、管理、核算、风险管理和监督等方面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以便更好地进行存货管理和控制,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级财务会计存货实训报告心得5篇

中级财务会计存货实训报告心得5篇中级财务会计存货实训报告心得1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经过三年半的专业学习后,在掌握了一定的会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为了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本人于3月5日至4月15日在天津丝印器材供销公司财务部进行了为期六周的专业实习,以下是此次实习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通过实习,熟悉并掌握会计流程的各个步骤及其具体操作——包括了解账户的内容和基本结构,了解借贷账户法的记账规则,掌握开设和登记账户以及编制会计分录的操作、原始凭证填制和审核的操作以及根据原始凭证判填制记账凭证的方法。
使我对会计有更深的理性认识并掌握会计基本操作技能。
我将来步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本次实习的目的!以前,我总以为自己的会计理论知识扎实较强,正如所有工作一样,掌握了规律,照葫芦画瓢准没错,经过这次实习,才发现,会计其实更讲究的是它的实际操作性和实践性。
书本上似乎只是纸上谈兵。
倘若将这些理论性极强的东西搬上实际上应用,那真的是无从下手。
这次实习,我是做会计,刚开始还真不习惯,才做了两天,就感觉人都快散架了,心情自然就变得烦躁了,而会计的忌讳就是心烦气燥,所以刚开始做的几天,那真是错误百出啊!!幸好有老会计杨姐的指导和教诲才是我逐步进入状态。
几天过后我在速度和准确度上都提高了不少,对于各个会计科目有了更加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并且对于我把书本知识和实践的结合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课本上学的知识都是最基本的知识,不管现实情况怎样变化,抓住了最基本的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
如今有不少学生实习时都觉得课堂上学的知识用不上,出现挫折感,可我觉得,要是没有书本知识作铺垫,又哪应付瞬息万变的社会呢。
经过这次实践,虽然时间很短,可我学到的却是我一个学期在学校难以了解的。
就比如何与同事们相处,相信人际关系是现今不少大学生刚踏出社会遇到的一大难题,于是在实习时我便有意观察前辈们是如何和同事以及上级相处的,而自己也虚心求教,使得两周的实习更加有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外购存货
①正常情况下:
借:材料采购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或 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等)
借:原材料 (或 周转材料等)
贷:材料采购
借:材料采购
贷: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
②货款已付,材料尚在运输途中:
等收到后再确认成本差异
③月末已验收入库但尚未收到发票账单,按计划成本暂估入账:
贷:销售费用
贷:周转材料——在库
分次摊销法:(加权,多用于建造业)
(三)销售的存货(两次平衡,不能忘记成本结转!!)
商品存货——主营业务成本(收入)
材料存货——其他业务成本(收入)
2 页脚内容
中级财务会计试卷 一
如: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增(进)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四)在建工程领用的存货(商品存货——库存商品等,材料存货——原材料等) 动产:直接结转成本 不动产:需要将销项税额单独列出
中级财务会计试卷 一
第三章 存货
存货的初始计量:
一、外购的存货
成本:存货成本=买价+运杂费×(1-可抵扣税率)+入库前挑选整理费+相关税费+
关税
【PS:(资料:)☆计入成本的有:
1.运杂费(运输费、保险费、装卸费、包装费等),其中专门的运输费若取得了增值税
专用发票,则可以按 7%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2.运输过程中的合理损耗 3. 入库前的挑选整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S3:支付增值税(略)
贷:银行存款
四:投资者投入的存货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股本——甲股东 (或 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发出存货的计量:
发出存货的会计处理:
(一)生产经营领用的原材料
(二)生产领用周转材料(如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
(别忘记出租的周转材料其租金和逾期没收的押金需交增值税)
收到后:
月末结算凭证仍未到达)
借:应付账款——X 公司
借:原材料(或周转材料,库存商品)
贷:银行存款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②有现金折扣
月初红字记账凭证冲回估价入账分录
借:应付账款——X 公司
借:原材料
XXX
贷:银行存款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XXX
财务费用
收到结算凭证
③分期付款(画出融资费用分摊表)
一次转销法:(试用价值低极易损坏的)
借:销售费用(或等等)
领用:
贷:周转材料——摊销
借:管理费用
报废,摊销其余 50%
贷:周转材料
借:销售费用
报废:
贷:周转材料——摊销
借:原材料
借:周转材料——摊销
贷:管理费用
贷:周转材料——在用
五五摊销法:
报废残料作价入库
领用 50%
借:原材料
借:周转材料——在用
如:借:在建工程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计划成本法:
材料成本差异:①取得存货时:借→超支,贷→节约;
②发出存货并分摊差异,超支→蓝字贷方转出,节约→红字贷方转出。
材料采购:♥购入存货时,借→实际成本,贷→计划成本。
一、取得存货:(可以月底汇总结转成本差异,但如果有领用则当时就要结转成本差异)
中级财务会计试卷 一
超支→蓝字贷方转出,节约→红字贷方转出 三、存货的期末计量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量。 转回以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为限,恢复后的存货账面价值不应超过该存货原先 的入账成本。 (一)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和转回 借:资产减值损失 (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 贷:存货跌价准备——A 产品 (二)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因为生产经营领用、销售或其他原因转出) (1)生产经营领用的存货——生产成本 (2)销售的存货——主营业务成本(商品)、其他业务成本(材料) 比如,正常记录后,还需要同时结转已计提的跌价准备,则接着编制: 借:存货跌价准备——A 产品 贷:主营业务成本 四、存货清查(PS:计划成本法下,先按计划,后分摊费用) 存货盘盈:(查明原因后,冲减管理费用。盘盈的存货,以重置成本入帐。) 先登记: 借:原材料(或等等)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查明原因后: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存货盘亏: 先登记: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原材料(或等等) 查明原因后: 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月初红字冲回
借:原材料
XXX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XXX
(二)其他方式取得的存货
(不需“材料采购”确定成本差异)
借:(计划成本)
贷:(实际成本)
(差额,该怎样怎样)
二、存货的发出和分摊
发出存货的负担的成本差异必须按月分摊。
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
3 页脚内容
1 页脚内容
贷:银行存款 借:财务费用
中级财务会计试卷 一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二*、自制存货成本=采购成本+料、工、费+其他成本等
三、委托加工存货
成本一般包括加工过程中实际耗用的原材料或半成品成本,加工费,运输费,装卸费,税
金等。
①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
S4:收回加工完成的 B 材料
(则其成本里包含了:原材料、加工费、
理费,也包括相应的存储费用。4.相关税费:计入存货的消费税、资源税、不能抵扣的增值
税、关税。(书上原话:直接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仓储费、包装费、运输途中的合
理损耗、大宗物资的市内运杂费、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但不包括:市内零星货物运杂费、
采购人员的差旅费、采购机构的经费以及供应部门经费等。)
☆计入管理费用的有:1.采购人员差旅费 2.不合理损耗 3.入库后发生的一些存储费用
借:原材料
购进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借:原材料
贷:银行存款
未确认融资费用
4、预付货款方式购入存货(定金—结
贷:长期应付款——X 公司
算—补付)
每年末分摊融资费用:
借:预付账款——X 公司
(增值税按题要求分摊或一次付清)
贷:银行存款
借:长期应付款——X 公司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借:原材料——B 材料
消费税)
贷:委托加工物资
S1:发出委托加工材料
②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
借:委托加工物资
(则其成本里包含了:原材料、加工费)
贷:原材料——A 材料
由于消费税准予抵扣,消费税单独列
S2:支付加工费和往返运杂费
出,
借:委托加工物资
在 S1 中不计,S3 中加上支付消费税
贷:银行存款
4. 印花税、土地使用税、车船税、房产税
☆外购的过程中出现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应计入营业外支出。(书上见 P42)】
购入会计处理:
1、验收入库和货款结算同时完成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借:原材料(或周转材料,库存商品)
贷:预付账款——X 公司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支付余额
贷:银行存款
借:预付账款——X 公司
2、货款已结算但存货尚在途中
贷:银行存款
借:在途物资
5、赊购方式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①没有现金折扣
贷:银行存款
借:原材料 (或周转材料、库存商品
验—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在途物资
贷:应付账款——X 公司
3、存货已验收入库但货款尚未结算(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