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工业功能区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镇工业功能区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镇工业功能区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镇工业功能区

基础设施配套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此可行性研究报告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修改编辑)

目录

一、总论.........................................................。5 1.1项目概况 (5)

1.2项目建设背景 (5)

1.3项目编制依据 (7)

1.4项目编制原则 (7)

1.5主要结论 (8)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9)

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9)

2.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0)

三、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11)

3.1项目选址 (11)

3.2项目建设条件 (11)

四、项目建设规模与建设方案.............................. 12. 4.1项目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 (12)

4.2项目建设方案…………………………………………13.

五、环境影响评价 (13)

5.1环境质量标准 (13)

5.2工程建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分析 (14)

5.3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19)

六、项目实施进度及项目管理.............................. 22. 6.1项目进度安排 (22)

6.2项目管理………………………………………………22.

七、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23)

7.1投资估算 (23)

7.2资金筹措方案 (24)

八、社会效益评价 (26)

九、研究结论及建议 (27)

9.1结论............................................................27. 9.2建议 (28)

附:**县城关工业功能区一期土石方工程平面图

一、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县城关镇工业功能区基础设施配套工程

1.1.2项目业主单位:**县某生态工业投资有限公司;

1.1.3项目建设地点:**县城关镇张家村、罗坞口村甘坞口;

1.1.4项目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土石方305立方米,填土350立方米,排水沟3000米,平整场地920亩,地基处理600亩。总投资5835元。

建设内容包括挖运土石方、平整场地、强夯、做排水沟、挡土墙等。

1.2项目建设背景

**县位于**省母亲河——**江源头,地处浙皖赣三省七县交界处,界于东经118°01′15″~118°37′50″,北纬28°54′30″~29°29′29″之间。是连接浙西、皖南和赣东北的要冲,是全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生态功能保护区。建县于北宋太平兴国六年即公元981年,距今有1024年历史。县城面积2236.6k㎡,其中山地1901.6k㎡,占85%;耕地164k㎡,占7%;素有“江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全县辖18个镇,449个行政村,1388个自然村,总人口34.5万人。

**县是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县。2006年,全县国有生产总值35.9亿元,人均10800元,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1/3;财政总收入2.98亿元,其中地主财政收入1.75亿元,而财政总支出达5.3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98元。

为尽快摆脱欠发达的被动局面,**县委县政府决定于2001年3月创建县生态工业园区(后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工业园区)。经5年的建设,区内现辖9个行政村,有入国企业43家,人口近9000人,规划人口为30000人。规划区范围总面积1.73k㎡,已征用土地近4699亩。基础设施建设已累计投入1.8亿元,2004年底已基本完成青联工业区的道路,水、电、电信、电视及亮化、绿化等工程,为投资者营造了一个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

城关镇工业功能区是**工业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园区于2008年上半年启动了城关镇工业功能区土地征用工作,现征用工作已全面完成。目前急需完善该片区的场地平整、道路交通和其它基础设施。因此,本项目的建设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1.3项目编制依据

本项目的编制依据有:

(1)《工程咨询服务合同》;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6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

(5)《关于防治水污染技术政策的若干规定》(1986年);

(6)《**县县城城镇体系规划》(1999~2020,1999年8月);

(7)《**县城城市总体规划》(2002年11月);

(8)《**县城城市排水工程专业规划》(2004年3月);

(9)《**县工业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2005年5月);

1.4项目编制原则

(1)符合规划原则。项目建设将严格按照《**县城城镇体系规划》,《**县城城市总体规划》及《**县工业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合理布设市政基础设施,突出规划的指导功能。

(2)符合实际需要原则。项目建设规模和建设方案的选择,将紧密结合园区布局及适应区上企业生产的需要,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建设方案。

(3)符合经济发展水平原则。项目的决策和建设综合考虑我县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县级财力,不上形象工程。

1.5主要结论

1.5.1主要经济指标

(1)项目建设规模:土石方305立方米,填土350立方米,排水沟3000米,平整场地920亩,地基处理600亩。

(2)项目总投资:5835万元。

(3)项目资金来源:全部资金由项目业主自筹。

1.5.2主要结论

(1)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工业园区的建设是实惠“城——华对接”重要环节,它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到城城市总体规划,并将成为**县的主要工业集聚区及县城经济增长点。城关镇工业功能区是**工业园区的重要组成部份,本期土石方工程及场地平整等的建设,将为城关镇工业功能区市政基础设施的完善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2)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本项目选址符合《**县县城镇体系规划》、《**县城城市政总体规划》及《**县工业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项目的建设得到**县委和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建设资金全部由某生态工业投资有限以司自筹。项目建筑材料有保证来源,水、电施工队伍等施工条件有保障。因此,建设本项目是可行的。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是实现**县城市规划的需要。根据《**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县城城市总体规划》及《**县工业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业园区的建设是建设“城——华组团式城市”、实现“城——华对接”的重要环节。

(2)是实现**县工业集聚发展的需要。工业园区的建设,将使其成为全县工业经济的主增长点、优势产业集聚的主平台及对外开放的主窗口,对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城关镇工业功能区是其重要组成部份。本期及前后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为入园工业企业提供完善的市政基础设施,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硬件”条件。

(3)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工业园区的建设,能显著改善当地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提供就业机会,改变农民收入结构、就业观念及精神面貌。随着园区的快速发展,区内农村新气象渐成锥形,正朝着农业工业化、农民市民化和农村城镇的方向发展。这一发展模式为**县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有益借鉴。

2.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建设资金来源有保障。市政道路和其它配套工程,是以间接的社会效益为主、直接的经济效益为辅的建设项目,本项目建设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工程建设资金来源于历年城镇维护建设税、基础设施费、行政事业性收费、公用事业附加费及土地出让金及银行贷款等。

(2)建设材料来源有保障。工程建设所需的主要建筑材料,钢材可从本地或**采购,水泥可由县内水泥厂或常山、江山生产企业提供,砂、砂砾和碎石本地能供应,各种材料来源有充分保障。

(3)施工条件有保障。**地处江南,无霜期较长,冬季仍可正常施工。工程地址紧接园区建成区,施工所需水、电供应有保证。**有着多年的公路建设和市政建设经验,具有一支合格的建设队伍,且施工设备配套,能够适应市政道路建设的要求。

三、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3.1项目选址

本项目选址于**县城关镇张家村、罗坞口村,又称**工业园区城关镇工业功能区。城关镇工业功能区规划为园区的主要工业区之一,区内土地征用工作已完成,急需平整场地和建设连接已建成区的沟通性主干道,为今后工业企业的入园创造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

3.2项目建设条件

3.2.1自然条件

3.2.1.1地理位臵

****工业园区位于**县城关镇与华埠镇的中部,是“城——华组团式城市”的连接枢纽,205国道衢(州)黄(山)干线穿境而过。北距县城3km,南离华埠镇5km。

3.2.1.2气象与水文

本地区属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暖湿润,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3?,历年平均最高气温22.3?、最低气温12.1?。年均降水量1762mm,历年最大降水量为2633.5mm,雨量一般集中在4-6月份。无霜期约250天。马金溪穿境而过,水资源丰富,但季节变化明显,春末夏初水量大、秋冬流量少。

3.2.1.3地质

本区域地势起伏不平,属浙西山地区陵区。土质以黄壤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