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的属性

浅谈美的属性
浅谈美的属性

浅谈美的属性

世间万物,山水草木,虫鱼鸟兽,充斥我们眼中。或许见到一棵深山古松,我们会击节赞叹,以为美绝;或许见到行云流水,我们会感慨万千,心中美感油然而生。但我们的美感,究竟是源于物本身之美还是因为物形于心中,经己之联想想象而觉美呢?换句话说,美究竟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呢?

古今中外关于美的属性的讨论已有许多,这里我且姑妄言之,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凡事不可只执一面之词,否则易陷入荒谬偏颇之境。关于美,不可以武断地说它是主观的或者是客观的,我们应全面地来分析才能得出一个靠得住的结论。个人以为,美感的起因是现实中客观的事物,而得到美感这样一种结果则是我们的主观感觉了。没有客观的事物刺激,美感难以产生,离开了主观想象,美感也终无归宿。因此,美源于客观而归于主观,即美是带有客观属性的主观的产物。

凡物起必有因,美也不会凭空而来,产生美感须有客观事物刺激我们的神经。举例来说,一个从未见过大海的人,听人描述大海时可能会产生一种美感,这种美感就是在听到描述后,联想他见过的客观事物,刺激神经而来的。或许有人辩驳这样的美感难道不是仅仅主观想象的结果吗?但是,若不联系他之前见到的客观事物又如何能在脑中形成一幅美的画面,又何来美感?正如西方人崇拜上帝,想到上帝会有一种美感,但他心中的上帝的形象终归是个人类的模样,而不是其它,这种美不也是源于客观的人吗?若脑中混沌,空无一物,又不

受外界事物的刺激,怎会凭空产生一种美的感觉?只有客观事物刺激了我们,我们才能进一步地产生美的感觉。“情人眼中出西施”,若连人都没有,哪里还会有西施,哪里还会有美感?

单单有物来刺激还不能产生美感,客观事物的刺激只是产生美感的必要条件,产生美感还必须我们进行联想感悟体会等。同样一棵松树,农民只知可以用来烧火或做家具,不会有美的感觉,而画家或诗人看到则就会泼墨绘画或慷慨吟诗了,他们心中美的感觉就会十分强烈。同样受到刺激,没有主观的体悟,断不会产生美的感觉。比如,有首古诗“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本平常不过之事,然于诗人眼中则趣味无穷,美感不绝了。若无联想体会,若脱离了主观,哪里还会有美感?

总之,美感源于客观,归于主观,具有两者的属性。

美学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美学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

第三章中国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在讨论中国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问题的看法之前,首先要问的一个问题:在中国先秦时期,有对美的本质问题的探索吗我的看法是否定的。因为这种不满足于美的现象,而试图追问美本身是什么的思维方式,在我看来,主要是希腊哲学才有的。 而且,正如我们在下面将要看到的,美的问题,在关于先秦思想家们的文献中,并不处于特别突出的地位。或许我们可以说,对美的看重和敏感,是古希腊人的一个特色。 第一节结合善(功利)研究美 这里想提示一点,所谓结合善(功利)研究美的提法,其实是有问题的。这正好说明,美的问题,在先秦思想家那里,并不占有重要地位。 墨子,《非乐》。“墨子对美持否定的态度。”(页34)在我看来,墨子是一个卓越的社会批评家,同时是一个行动者,他在一个意义上批评有钱人的奢华无度,但这并不表明他完全否定美。“故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为可行,行可久,先质而后文。此圣人之务。” 孔子,“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子谓《韶》:‘尽善矣,又尽善也’。” 致天下太平,则尽善尽美。 孟子,“充实之为美”:“人有了仁、义、礼、智等品德,才谓之‘充实’,‘使之不虚,是为美人,美德之人也。’” 焦循的《孟子正义》解释说:“充满其所有,以茂好于外,故容貌硕大而为美。美指其容也。”(页37)

荀子,“人性恶”。“美是后天学习和教育的结果,是和社会环境、伦理道德密切相关的,在这里,美和善也是有密切联系的。” 第二节结合艺术研究美 王国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吹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空波澹澹起,百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页39-40) 刘勰要求“为情而造文”,反对“为文而造情”。“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烦滥”(《情采》)。 张彦远:“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欧阳炯:“有气韵而无形似,则质胜于文;有形似而无气韵,则华而不实。” 中国画论中讲“形神兼备”作为艺术美的重要标准,顾恺之所谓“以形写神”。 荆浩,《笔法记》:“度物象而取其真”。 中国美学史上关于艺术美的研究与探讨,有这样几个特定,参见教材第45页。第三节结合现实研究美 人物品藻,第46-47页。 刘勰关于美的观点建立在“自然之道”的基础上。所谓“自然之道”的“道”,指的是万事万物之理,这个“理”近似我们现在所说的万事万物的客观规律。 柳宗元认为美在于自然。“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刘禹锡,认为美在于有形的客观物质。

关于美的本质的看法

关于美的本质的看法 美学原理课即将结束,在这最后的时刻我又想起了刚开课时那个问题,美是什么?有人说美在比例,美在对称,美是和谐,美是无害,美是美德,充实为美等等。将美归结于一个客观存在的概念,对于这些我无法评论什么。自柏拉图提出了千古疑问“美是什么”之后的几千年,漫漫人都对这个问题提出了无数的见解,但至今都不能有一个准确的定义。我也即将成为一条这样的过江之鲫,虽然是条极其幼小的鱼苗。 我并不认为美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准确的有明确定义的感念,我认为美是更加唯心的,是出于人类的主观感受。每个人是不同的,审美观也是有差异的,没有人能否定别人的审美观如何,我认为没有人能真正批判别人的审美如何。因为你不是他,你批判的出脚和他人是对不上号的,就类似于用不同体系的东西去强行解释其他体系的问题。 美是个人的主观感受,不论美的对象是如何,这是我对于美的认识。 音乐有美,才让人为之倾倒。有人爱宁静悠远的音乐,有人爱磅礴大气的交响,有人爱清新脱俗的空谷回响,有人爱疯狂嘶哑的摇滚,也有人爱抒情的慢歌。人人都是自私的,都想要肯定自己的,但他却是不能真正否定别人的,因为你不是他。喜欢的音乐带给了自己美的享受,这就是美,哪来的这么多条条框框,哪来的必须的高雅大气,接地气通人情又哪不美。 人们会对彼此的外貌品头论足,认为她美认为他帅认为他酷认为他丑陋。但你认为其美丽的对象,别人却不一定会这么认为;你认为丑陋的对象,别人也不一定这样认为。因为你们不是在同一个标准下看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你们不是同一个人。人们自出生以来与生俱来的大脑所决定的很多东西,决定了看待问题上与他人的不同。他认为她美,她在你眼里就是美;他认为她不美,她在她眼里就不具有美。同是她,却不同具有美。这就是我眼中美的些许意义。

浅谈音乐的悲剧美

浅谈音乐的悲剧美 发表时间:2014-09-02T08:41:37.68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4年11月总第187期供稿作者:周明镜[导读] 音乐的悲剧美是重要的音乐美的范畴,它作为一种审美形态,与其他艺术表现类型的悲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周明镜贵州省赤水市第一中学564700 摘要:音乐的美有很多,其中悲剧美是音乐美中极具光彩的一部分。鲁迅先生针对悲剧说过,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当有价值的东西遭到毁灭的时候,总是能给人的心灵以震撼的。悲剧美能使人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同情共感和心灵震撼,并以其深刻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激励和启示,引发人们深层次的审美感受。 关键词:音乐悲剧美审美 音乐作品中的悲剧美是重要的审美形态。音乐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它的美学范畴与一般美学的范畴息息相关。优美、壮美、喜剧、崇高、欢乐、悲剧是音乐美的六个基本范畴。其中,悲剧美是最具有深刻性的。悲剧美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用语“悲剧”,也不同于戏剧体裁中的悲剧,而是作为美的一种存在形态,即具有悲剧因素的客体对象,所以它既与现实生活中的悲剧、戏剧体裁中的悲剧有着内在联系,又具有本质区别。美学悲剧包括了人类历史上、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不幸和苦难的事件,包括了一切艺术对这种苦难现象的表现。 一、音乐的悲剧美概况 音乐的悲剧美是重要的音乐美的范畴,它作为一种审美形态,与其他艺术表现类型的悲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音乐的悲剧美,是在悲剧性的艺术表现中对美的肯定与赞扬,并且将人们的崇高品质和修养与音乐的悲剧美相联系,使人在进行音乐的欣赏活动后,产生深沉的同情感和心灵震撼,以其特殊的艺术感染力,净化人的灵魂,给人以激励启示,引发人们的美感。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就是一个具有音乐悲剧美的很典型的例子,在有这首乐曲之前,我们都知道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但是在音乐作品中,大家印象最深的不光是小提琴优美的旋律以及青年男女对爱情忠贞不渝的主题,还有乐曲中大锣和低音管弦乐器深沉而不安的音调带来的那种强烈的悲剧色彩。铜管乐器代表凶暴残酷的封建势力,散板节奏的独奏小提琴代表英台的悲痛与惊惶,强烈的快板衬托出小提琴坚决反对封建势力的反抗主题,用音乐的美来赞美人生存的悲剧性过程,让我们感觉到美的悲壮、死亡的崇高,使音乐作品的悲剧因素更能很好地得以体现,国外很多评论家都称这部作品为“《蝴蝶的爱情》协奏曲”、“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二、在音乐创作中的悲剧美及其感染力 悲剧是戏剧主要体裁之一,以剧中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的结局,构成基本内容的作品。它的主人公大都是人们理想、愿望的代表者。悲剧以悲惨的结局,来揭示生活中的罪恶,即以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从而激起观众的悲愤及崇敬,达到提高思想情操的目的。悲剧的真正价值在于:它是崇高的集中表现。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学家们把悲剧性看作是最高的一种伟大(即崇高),也许是正确的。” 对于音乐来说,更是有许多的音乐家,结合自身的人生体验和人生经历,甚至是国家、民族的悲剧性命运进行自己的音乐创作,将自身满腔的的热忱投入到音乐的创作过程当中,使自己的作品充满着美感和感染力,比如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运用了壮阔、深切的语言,热情歌颂了黄河的雄姿,赞美了五千年的文化,颂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充满了慷慨激昂的情绪,那时候,我国国难当头,正处在日本的侵略之下,冼星海的创作,正是结合国家的命运,利用音乐的手段,反映出其悲剧美。 三、音乐中的悲剧美——以《二泉映月》为例 《二泉映月》是一种美丽的二胡独奏乐曲,但是在对其进行鉴赏的过程当中,很多人受乐曲标题的影响,认为其是一首诗情画意的乐曲,甚至在欣赏过程中,仅仅是围绕着“泉”和“月”做为研究对象,但是,在欣赏时候,在充分了解音乐家阿炳的生平后,便在很大程度上了解到乐曲底蕴的深厚博大,正如有人所言:“《二泉映月》这个风雅的名字,其实和他的音乐是相矛盾的,与其说音乐描写《二泉映月》的风景,不如说是深刻地抒发了瞎子阿炳自己的痛苦身世”。这便是《二泉映月》悲剧美的深刻内涵,当我们走近阿炳的一生和他生活的时代,我们发现,他的一生有着太多悲苦的经历,其生活的年代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黑暗的年代之一。这一切构成了阿炳特殊的人生经历,乐曲中那两个迂回曲折、一唱三叹的主题及其变奏正犹如阿炳坎坷不平的一生,具有悲剧者强烈的色彩,这首乐曲就是阿炳悲剧性一生的真实写照,也正是这首乐曲悲剧美的真实体现。 当然,一首好的音乐作品,还离不开传神的二度创作。例如《江河水》的悲剧美同样体现在演奏家的高超演奏技艺之中。闽惠芬演绎的《江河水》无疑是最优秀的代表。著名二胡演奏家闽惠芬的演奏,完全是将身心与胡琴和为一体,用生命去演奏,时而幽咽呻吟,时而满腔悲愤,时而柔情诉说,时而长歌当哭,似乎要将所有的生死苦痛全部诉诸那把二胡之中,其感染力之强叫人肝肠欲断,裂人心肺!总之,悲剧美能使人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同情共感和心灵震撼,并以其深刻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激励和启示,引发人们深层次的审美感受。参考文献 [1]彭锋美学的意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张前王次昭著音乐美学基础[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5。 [3]刘洁歌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美[J].成功(教育),2010,(2)。

浅谈小学美术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浅谈小学美术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美术常常与音乐、体育被当作调节学习情绪的“小三门”,学生们因为大量的课外作业也愿意将每周少得可怜的一两节美术课改为语数课。到临大考时,把美术课改成自习更是天经地义的事,而且皆大欢喜。许多学校没有专门的美术教室,连起码的一些美术教具,如几何体、石膏像等也没有;没有专职美术教师,有的学校只好让不懂美术的教师兼职上美术课。“赶鸭子上架”的教师,为了混过美术课只好在课前先请人在黑板上画个图案,然后挂在教室里让学生画,自己拿起语文或数学作业在改,有的干脆在上课时拿一个牙罐往讲台上一放,让学生自己写生;美术对学习其他学科的启蒙和铺路架桥的功能。下面试就小学美术的功能谈谈个人的粗浅认识: 1 美术能促进少年儿童的创造力的发展 儿童从小就喜欢画画,就想表达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情感,从他会拿笔起,就在纸上、地面上或是墙壁上画出千奇百怪的形象,由于儿童缺乏明确的数和量的观念,不理解透视现象和空间关系,因此,在画画时常常忽略了物体的大小、高低、远近的比例关系。把人物、大树、房屋画成高低一样,有时把地上的汽车天上的飞机画在一条水平线上,把雨伞画成帽子那么小。但尽管儿童画得不象、画得使人发笑,可他要画一辆汽车或飞机,总要事先有个考虑,这样不间断的思考和进行美术创作活动,就是在发展儿童的创造力。 美术活动首先要经过观察、感知客观事物的形象、结构、比例、色彩、空间位置等。然后运用正确的方法,把客观事物表现出来,这

样就培养了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及认识事物的能力。儿童作画,主观创造的成份较多,往往不着边际,异想天开,这就发展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儿童的思维特点是直观行动性,而画画和手工活动恰恰符合了这一点,也就锻炼了儿童的思维能力。美术活动不仅要动脑,还要动手;这样儿童的手指肌肉也得到发展;使动作协调。要使画面效果好看,就要求儿童有正确的审美观,知道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这就促使儿童的审美能力的发展。实践表明,美术教学有如下主要优点: 1.1 用比较法指导少儿在观测对象时对物体各部分之间的长、宽、深的比例以及物体与物体之间大小与位置、物体与画面之间进反复比较,得出各部分的比例关系,掌握物体之间的特征,可以培养少儿的观察能力。 1.2.用联系法指导少儿在组成物写生或景物写生中观察哪个是主体物,哪个是陪衬物,再观察被挡住物体的可见部分时,要联系到不可见的部分,使少儿对描绘对象进行由表及里的现象,从而找出形体的结构规律,可以培养少儿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整体观念。 1.3 .用默化画法训练少儿的观察力,可以培养少儿的记忆力和默画能力。 综上所述,美术教育活动对发展儿童少年的智力和培养创造力是相当有意义的。能陶冶少儿美好的情操,启发他们潜在的智慧和才能,逐步养成积极、开朗、朝气蓬勃、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对学及其他文化课和为将来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以及创造美好的生活能力打下

我对美的理解

我对美的理解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审美教育是引导学生对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和人格美进行审察的心理体验过程。 以往的解释学研究多关注前理解对于理解的影响,并把这种影响看作是决定性的。这种研究的对象其实只是前理解的一个阶段,即从泛历史、泛语言、泛文化向着有所指的语言、有所联系的历史转化的阶段。 我对美学的认识和理解是:这是一门非常深奥而又纯粹的学问。爱美是人的天性,人人都有爱美的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研究美的能力和天才。审美和美学根本就是两回事,审美本质上是人类的社会生活现象,而美学则是对这种生活现象作哲学的追问。美学最初隶属于哲学,后来才从哲学中分离出来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学术的角度来说,美学是跨学科,涉及到哲学、人类学、艺术学等多种学术门类,作为研究,它需要深厚的学术修养,特别是哲学的功底。但现状却是,到处都有美学,美学研究的队伍之庞大和美学著作以及文章之多,让人望洋。 有服饰美学、建筑美学、音乐美学、教学美学、文化美学、装饰美学、体育美学等,各种大的美学门类中又可以划分为更为具体的小的美学门类,如体育美学中又具体有足球美学、篮球美学、舞蹈美学、围棋美学等。现在似乎只差“吃饭美学”、“解溲美学”之类的了。但读这些美学论著,我们除了看到一些美学的术语和概念以外,根本就看不到哲学。我们看到,有些甚至写了多本美学专著的学者,对哲学其实一无所知。有的美学论著谈的根本就是一些简单现象以及对现象的体会,不过借用了美学的外表,实际上根本就无深度可言。这里附带谈一下我对实践美学的认识。我认为,实践美学最大限度地发展了马克思《巴黎手稿》中的美学思想,与国内其它美学派别相比,最具有理论阐释功能,但它同样存在严重缺憾。弥补实践美学缺憾的关键,我认为并不是宣布要“超越”或“否定”它——任何想超

第一章 美及美的本质

第一章美及其本质 美是什么? 第一节美学史上的几种观点 一、从物的客观属性和特征方面来说明美的本质 1.毕达哥拉斯学派:美是和谐。 2.苏格拉底:美是合适,美是有用 3.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的学生。美就在事物之中,主要是事物的“秩序、匀称与明确”的形式方面。 4.博克:18世纪经验主义美学家博克认为:“我们所谓美,是指物体中能引起爱和类似情感的某一性质或某些性质”。 5.羊大为美。 二、从精神本体和主观心理方面来说明美的本质 1.美是理念 2.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3. 休谟:美是主观观念 4. 美恶皆在其心 三、从主客二体关系考察美的本质 1.狄德罗的美在关系。 2.朱光潜:美在心与物的关系上。 3.李泽厚先生: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第二节美的根源 一、劳动使劳动过程和劳动动作成为审美对象 二、劳动使劳动工具成为审美对象 三、劳动使劳动产品成为审美对象 四、社会生产实践是美的终极根源 第三节美的本质 一、什么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 人的本质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理解。 1.从人不同于动物的物种特征来理解,在于“自由”“自觉”。 2.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二、美的本质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 第四节美的特征 一、非功利性 (一)客观对象不直接唤起主体的实际利益需要。 (二)主体对客体不作实际功利性评价 二、形象性 (一)美以形象呈现 (二)美的形象依赖于人的直觉感悟 三、感染性 四、创造性 第五节美与真、善的关系 一、美和真、善的区别 二、美与真、善的联系 1.美以真为基础,离不开真。 2.美以善为依托,表现了善。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了解美产生的根源及其本质,掌握美的特征及其与真、善的关系,培养学员的审美能力,使学员学会在生活中运用审美的眼光发现美、欣赏美,提高学员鉴赏美的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美的本质及根源 2、美与真、善的关系 课后练习: 1.试举例说明如何理解美的本质。 2.试论美与丑的关系,如何理解波特莱尔的“以丑为美”? 阅读书目:1.宗白华《美学散步》 2. 朱光潜《文艺心理学》 - 2 -

从《名优之死》谈谈悲剧之美

从《名优之死》谈谈悲剧之美 摘要 《名优之死》是伟大的戏剧家田汉以晚清京剧名角刘鸿声为原型,创作了一代名伶刘振声“艺术至上”的崇高艺术家形象,剧中描写一代名优刘振声精心培养的女弟子,抵挡不住代表社会黑暗势力的杨大爷的腐蚀而堕落。为此,刘振声与杨大爷奋力抗争,最后殉难于舞台。该剧通过刘振声的悲惨遭遇,揭示了不人道的人类社会及其罪恶,旨在揭示旧社会戏曲艺人的苦难遭遇,具有深沉的悲剧意识。本文将针对《名优之死》探究悲剧之美,包括其渊源形成、发展和审美之所在,感受悲剧美的力量。 关键词:悲剧理论;矛盾冲突;艺术至上;审美愉悦;崇高感;美的毁灭;情感升华;理性美 ABSTRACT "Famous dead" is a great dramatist Tian Han opera star in the Late Qing Hong Liu sound as the prototype, created a generation of famous actor Lau Chun sound "art first" noble artist image, carefully cultivated female students of the play description of the generation of the famous Lau Chun-sound, could not withstand the representativecorrosion of the dark forces of society Yang uncle and fell. To this end, the sound of Lau Chun Y ang uncle struggled for the last martyrs in the arena. Through the tragic experiences of Lau Chun-sound, the play reveals the inhuman human society and its evil, designed to reveal the sufferings of the old social drama artist, with a deep sense of tragedy. 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the "famous dead" to explore the beauty of the tragedy, including the power of its origin of the formation, development, and aesthetic where, feel the tragedy of America。 Key words:Theory of tragedy; conflicts; supreme art; aesthetic pleasure; sense of sublimity; the destruction of America; emotional sublimation; rational beauty

浅谈美的含义

浅谈美的含义 美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像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人的回答都不一样。在我学习美学这门课程之前,对于美的理解就是一切在我看来能够让我感到舒适、快乐、惊奇的事物都是美的。一块精巧的蛋糕是美,一幅迷人的图片是美,一首好听的歌是美,一句亲切的问候是美…… 现在我们开设了美学课,对美的理解我也有了不一样的想法,而之前我所认为的那些关于美的事物美则美矣,不过似乎都是一些美的表象,而非美的本质。关于美的本质的探究,那些伟大的美学家们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探索。柏拉图认为美是理式;亚里士多德认为美是形式;黑格尔觉得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海格德尔则说:“美存在,但不可言说。”尽管他们各自提出了自己对于美的本质的看法,但都显得有些单薄,不足以说明美的真正本质。那么,美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美究竟是什么呢?关于这两个问题的答案确实比较复杂,我只能浅显的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通过学习美学,我认为美的本质是无法定义的,就像摩尔和维特根斯坦所认为的那样,美的本质不能够简单的定义,它可能随时发生着变化。而我

们在生活中谈论关于美的话题,也只是美的本质的一种形态而已。 美的本质无法断定,那么,美到底应该是什么呢?法国启蒙运动创始人伏尔泰曾提出一些关于美的重要见解,他认为有两种美,一种是不稳定的,相对的。他说:“美往往是非常相对的,在日本是文雅,在罗马就不文雅;在巴黎是时髦的,在北京就不时髦。”另一种则是普遍的,不变的。他说有些行为是全世界都觉得美。又如他认为审美趣味既有普遍性和辨别其好坏的标准,又有特殊性,没有绝对的规格。在一般性的协调一致中,每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在每个国家造成了一种审美趣味。总而言之,“美既是永恒的,又是可变的;既是稳定的,又是流动的,两者是对立的统一。 知道了美是什么,那它又包含哪些特征呢? 我觉得从历史发展来说,美是一种发展的文化共识,这种文化共识是一定时期、一定区域的人对事物的共同看法,是对某一事物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有利于人类自身的普遍看法;这种文化包括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社会的风土人情、习俗、风尚等等。伏尔泰所说的美其实就是美的文化共识的一些特性,由此,我们可以轻易的得出美的一些特性。 (一)区域性。或称民族性,即不同区域不同民族,对美的认识有很大的差异,这是由于他们形成的文化共识的差异所造成的。古希腊以身体的强悍、各部分之间比例的协调为美;缅甸姑娘则以长颈,带

谈谈我对美的看法(900字作文)

谈谈我对美的看法_900字 罗丹说过:美是到处到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我们这个多元化的世界里,幽静美丽的街心公园,各种前卫而时尚的服饰,优雅的宫廷音乐随处可见,可闻。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和认识也有了新的发展。那么,在现实社会里,究竟应该怎样看待美呢?下面,我想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美要自然。古人总喜欢用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来比喻女子的美,的确,天生丽质的女孩总是引人注目的。人的外表美与生俱来,纵使在昂贵、再优质的化妆品也难以达到,而二十左右时的青春正是人一生当中最美的阶段,它不需要过多的修饰,自自然然的一颦一笑,都时刻透着一种青春的气息,这气息来自人外在的体现,更来自人们的内心,就如同人们说的: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心灵。一样,更多的美是在于自身与观者的一种感觉,一种心情。 人们心灵美其实是最重要的,应该说在某种情况下,它是超脱于外表美的一种真正的美。人可以没有漂亮的外表,却不可以没有美丽的心灵,因为外表终究是表面的东西,而人的内心却是人的根本、本质,是最深层的。我想,有很多人读过《白雪公主》的故事,故事中的新王后和白雪公主都是美丽的,而王后因为嫉妒、虚荣、最终落了个终身丑陋的下场,而善良的公主却因为美丽的心灵而一次又一次地逃脱死亡的魔爪。我想,这并非只是来自于安徒生主观思想的臆造,而是它真切地反映了人们弃恶扬善的观点和愿望。 如果白雪公主是因为其容貌美和心灵美打动了读者的话,那《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摩多,该是纯粹的心灵美了吧!他曾被人们认为是城市中最丑的人,没有人的关爱,有的只是人们的耻笑。但他面对女主人公遭到危难时,却毅然伸出了自己丑陋却温暖的双手卡西摩斗的丑陋的,但同时也是美丽的、可爱的,只是因为他有着一颗充满着温暖与爱的心灵,同时拥有美貌与美好的心灵纵然可贵,但相貌平常却拥有火热心灵的人同样会得到人们的喜爱与赞扬。 总之,在我看了,美丽总是一种虚妄的东西,它像空气一样,存在于我们的生活,离我们很近却又很远,我们捉摸不到它的形态,但它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美就是这样的东西,它来自于自然,体现在我们的心灵当中。

浅谈美的本质

第一节美的本质问题的追问史 就像上述剧中人物一样,人们似乎都可以非常自信地谈论“美是什么”的问题,并且都可 以得出自以为正确的答案。然而,美学史上的情形却正相反。自古希腊时代的柏拉图以来,美 的本质问题已成了美学中最深奥、最困难的问题之一,美学家们一直深感讨论和回答这个问题 的艰难,甚至望而生畏。由于美的本质问题直接与有关世界的存在、人的存在等最基本的哲学 问题联系在一起,因此,要理解美的本质问题,我们有必要首先了解一下有关这一问题的探讨 历史。 一、作为美的定义问题的美的本质问题 从美学史上看,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包括了三个方面,即“什么是美”、“美是怎样存在的”以及“为什么美”。 首先谈“什么是美”。 “什么是美”涉及了美的定义。从柏拉图开始,就不断有学者试图给“美”下一个定义。 在《大希庇阿斯篇》中,柏拉图从各种美的事物如美的花、美的人、美的制度等,一直追溯到“美本身”,希望求得有关“美是什么”的一个确切答案。只是到了最后,他也没有获得一个 明确的观念,只能慨叹“美是难的”①。但是,正如我们在第一章里曾经指出的,柏拉图就此 却开启了一条寻找美的定义的基本思路,即美的本质的探讨应能寻找出那个导致一切美的东西 之所以美的共同本质。除了柏拉图之外,著名哲学家如亚里士多德、西塞罗(Ciceron)、维特罗维奥(Vitruvius)、普洛丁(Plotinus)、奥古斯丁(Augustine)、托马斯·阿奎那(T.Aquinas)等人,都曾给美下过定义。一般说来,在古希腊罗马时代,人们普遍认为美是和谐(这其实也 是直到19世纪西方美学家的共识);在中世纪,人们认为美是完善(这个观点也一直延续到欧洲大陆的启蒙运动时期);近代英国经验派美学家则认为美是快感。而自从美学学科诞生以后,关于美的定义更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黑格尔所谓“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就是一个最著 名的定义。 应该说,这种从“美是什么”的角度来理解、探讨美的本质问题的做法,在现代西方美学中已 基本消失了。但由于它在前苏联的美学研究中影响极大,而当代中国美学又主要是借鉴前苏联 美学来讨论这个问题的,因此,我们在当代中国美学中不难发现很多关于“美”的定义,如 “美是自由的形式”(李泽厚)、“美是自由的象征”(高尔泰)、“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 象化”(蒋孔阳)等等。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把“美的本质”等同于“美的定义”,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很显然, 这条由柏拉图开启的思路,带有鲜明的柏拉图主义色彩。柏拉图假定存在着一个可以脱离具体 的美的事物的“美本身”,然后再询问“美本身”究竟是什么。这里,柏拉图其实是忽视了实 体与属性之间的根本区别。就像我们说一个人长得美,这与说一个人长得白在逻辑上是同一类 型的陈述。其中,人是实体,“美”或“白”只是实体的属性;属性可以千千万万,可以定义 实体,但实体则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东西,属性不能变成实体。当柏拉图提出“美本身”的时候,他就无意中把作为属性的美换成了作为实体的美。这种把“美”实体化的做法,显然是有问题的。我们不妨可以反问一下:“真的存在‘美本身’这样一种东西吗?”回答一定是“不存在”。虽然,我们不能说美学史上所有替美下定义的美学家都与柏拉图一样,都认为存在一个

论美的本质王东岳

论“美”的本质 王东岳 关于美和美学的问题,讨论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讨论美学的具体范畴,涉及美学和审美的一般问题;另一种是讨论美的本质,也就是问美这个东西究竟是什么。而第二种讨论方式只能是一种哲学方式。我今天是在哲学的意义上讨论美的本原,因此,各位同学可能会认为它和美离得比较远,然而,正因为离得比较远,于是它才可能真正把握美的本质。 一 我们首先谈谈美的问题的提出。 在哲学史上,第一个提出“美的本质” 问题的,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柏拉图以苏格拉底和他人对话的方式,讨论了这个问题,得出的唯一结论是“美是难的”。柏拉图认为,“美”这个问题是非常困难的,甚至几乎是无法说清楚的。在此篇中,苏格拉底用归谬法的方式否定了对“美是什么”的所有回答。换一句话说,柏拉图用这样的方式是想告诉人们,美的问题用多因素分析的方式得不出结论,必须找到它的单因素决定方向,否则这个问题就讨论不下去。 为什么说“美的本质”是一个哲学问题呢?我简单谈谈哲学的含义。哲学不同于其他学问的地方,就在于哲学是追究终极原因的学问。也就是说,它不在一般的或直观的浅层上追问形成事物个相的原因。比如说,我们讨论健康,如果站在一般的因素层面上讨论,1000个因素都说不完。哲学不这样讨论问题,而我们通常的科学或一般的学问都是多因素的讨论问题。多因素讨论问题的方式使得任何一个因素都不能成立,因此多因素讨论问题的可成立性是大可怀疑的。而哲学是追究终极因素,是讨论问题的单因素。因此,罗素对哲学有个说法:哲学和神学很有相似之处,因为哲学和神学所探讨的问题都是终极问题。哲学和神学的不同点是,哲学是用理性探讨终极问题,神学是用信仰抵达终极关怀。从另一方面说,哲学和科学又有相似之处,它们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使用理性这个工具,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哲学探讨的是终极问题,而科学探讨的是具体问题。“美的本质”这个问题,从具体层面上是探讨不了的,因此,探讨这个问题必须从哲学说起。 美到底是什么?众说纷纭。齐白石有句名言:美就在似与不似之间。也就是像与不像之间,他说,如果太像,就有媚俗之嫌,如果完全不像,就有欺世之嫌。美一定在似与不似之间,也就是说,美是一个很飘忽的东西。古代最早讨论美的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美是一个主观理念。也就是说,美不是一个客观派生的东西。他的学生亚里斯多德提出不同的看法。亚里斯多德认为,美是有一定客观性的,美是外部对象的一种和谐。比如我们说一个人美,他一定要头有多大,四肢有多长,躯干要是怎样的状态,恐怕美包含在这种协调关系里。哲学继续发展,所有的哲学家都在探讨美的问题。到了康德和黑格尔,美的问题再度转化到纯理念方面。那么,美到底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美到底是什么?既往哲学家那种讨论方式,我认为不能解决问题,不能得出结论。我们今天换一种方式,从远距离来讨论“美是什么”。 二 讨论“美是什么”,我们首先必须搞清“感知”和“精神”是什么,因为美是一种精神现象,或者说,是精神现象中一个心理层面的反应。如果“精神”的起源搞不清,“美”这个问题就无从谈起,或者“美的本质”就无从谈起。 我们现在把二十世纪的系统科学拉开一个幅面,那么,我们在哲学上,或者说在精神的起源上,似乎可以找到另外一个讨论问题的方式。二十世纪自然科学的重大发展,导出了

浅析悲剧的美学特征

浅析悲剧的美学特征 摘要: 中西方拥有各自的民族意识和审美观念,使中西方的悲剧有着巨大的差异,有着不同的美学特征。本文通过对中西方文学作品中的悲剧主人公,悲剧结局以及悲剧的价值来浅析悲剧的美学特征,中西方的悲剧都有着各自的民族特色,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西方文化里的悲剧体现了现实的悲剧性和文化的悲剧意识。东方文化里的悲剧以惨绝悲极的苦戏吸引人的眼球。中西悲剧有着无穷的魅力和巨大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悲剧主人公;悲剧价值;中国悲剧;西方悲剧 引言: 悲剧是美学审美对象的范畴,有着重要的美学地位,悲剧能够借助于引起人们的恐惧和怜悯之情来使人们的灵魂得到净化和陶冶,这种净化作用也就是美学意义上的崇高。崇高是悲剧的基础,本文将从中国的悲剧《窦娥冤》,以及老舍的《骆驼祥子》中的悲剧主人公祥子,西方的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威廉·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的悲剧来看悲剧的美学特征,并简要陈述中国和西方不同的悲剧价值。 正文: 一、中国式的悲剧主人公 悲剧人物是指在全剧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悲剧主人公,不包含剧里的其他人物,他们的一言一行影响着整部剧大局,决定悲剧的属性。中国古典悲剧的主要人物形象源自于民间,多为弱小善良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贫民形象,重视写悲剧人物的的无辜性,让观众产生怜悯和同情感,富有人情味。中国悲剧美感的显现,主要是由于其力量弱小,但本性善良,但善良的本性却和悲苦的结局所产生的巨大反差正是悲剧美感的具体显现,不尽的怜悯和同情油然而生。由此使剧外的观众对悲剧主人公的命运不由自主的思索。在思索中去省视社会、思考人生,具有实质性的价值。 备受摧残的娇小柔弱女子悲剧形象 《窦娥冤》正名为《感动天地窦娥冤》是元朝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是元杂剧悲剧的代表作,同时也是我国古代悲剧的代表作。故事渊源于《列女传》中的《东海孝妇》。《窦娥冤》写的是窦娥被无赖张驴儿诬陷,又被官府错判斩刑的冤屈故事。故事紧扣当时的社会现实,用窦娥冤的故事真实的反映了元蒙统治下中国社会的极端黑暗、残酷混乱的悲剧年代。窦娥只是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贫民弱小者形象,自幼丧母,父亲窦天章为考官名无钱还债,把自己的女儿送到蔡家当童养媳,窦娥长大成人后把家事料理的很好。深受蔡婆喜爱,与丈夫结婚后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勤俭持家,体现出了中国最质朴、传统的妇女形象。悲剧的开始是从窦娥丈夫的去世开始的,蔡婆的身上表现出胆小怕事的社会底层人物形象,所有事情能妥协的就妥协。在面临重大的家庭变故时,窦娥表面看似柔弱,娇小,但内心却有着强烈的反抗精神,在面对不公正时,敢于据理力争,但力量太过弱小,无济于事,无法与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相抗衡,酿成了最后的悲剧。窦娥善良的心灵感动周围的百姓,对婆婆百般照顾,遵规守纪,在自己即将被处死时仍然顾及婆婆,但时代,社会并没有让她躲过命运的捉弄,最后含冤而死。窦娥的悲剧不仅是个人命运的悲剧,更是时代的,社会的悲剧,作品在艺术上,体现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风格的融合,作品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超现实的情节,六月晴天骤变,大雪纷纷,接着又是大旱三年,显示出正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广大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这一出悲剧让观众对窦娥产生无限的同情和怜悯,以悲剧主人公窦娥去窥探黑暗的社会现实,使观众对腐朽的统治产生恐惧、厌恶的心理。窦娥的外柔内刚,代表着当时黑暗社会现实下众多的贫民女子形象,她们外柔内刚,

浅谈对美的本质理解

浅谈对美的本质理解 美学中美有很多含义,如优美,审美对象,美得事物,美感的含义等等。关于美的本质问题,以及美起源于什么,尽管两千多年来,今中外的哲学家、美学家为了揭开美的奥秘,曾经从不同角度进行过艰苦探索,提出了种种关于美的本质的见解,但至今都还没有一个学术上的标准答案,他们提出的观点,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4种: 一、从客观精神上去探讨美的本质,把美的本质归结为客观理性、绝对精神等。 主张从美的事物本事去寻找美的本质,把美的本质说成是事物的某种属性、形式、结构或法则等。柏拉图认为美的本质是理念,只有美的理念才是真正的、永恒的美。他认为美的理念是不依赖具体的美的事物的“美本身”,一切具体事物只有以美的理念才能成为美。黑格尔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他认为美是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但在这个统一体中感性形式是从属于理性内容的,是绝对精神的一种显现,美的本质在于理念,在于绝对精神。亚里士多德强调美在于事物“体积与安排”的“整一性”,认为美在于事物的形式、比例。英国威廉荷珈兹指出,构成美的事物有六条原则,即适宜、变化、一致、单纯、错杂和量。他认为曲线是美的线条,比任何直线更能创造美,在优美的形体上直线最少,最美的线条是蛇形线。英国博克认为美是事物本身的性质。他说“所谓美,是指事物中能引起爱或类似情感的莫一性质或某些性质”。 上述哲学家、美学家肯定美是来自客观事物本身,坚持了美的客观质性,引导人们到客观事物中区探求,美的本质,这是正确的,有积极作用。但是,他们仅仅把美看做事物本身的某种特性,割断了美和人、社会的联系,对没的本质的认识是机械的、形而上学的,相当空洞肤浅。 二、从主观心理上去探讨美的本质,把美的本质归结为主观意识、审美感受等。 有的美学家、哲学家不是从客观精神方面而是从主观精神方面去寻找美的本质,认为美是人的主观感受。例如休谟认为美的本质是人的情感愉快;康德认为美的本质是主观情感;叔本华认为是意志;弗洛伊德认为是性本能;桑塔耶那认为是快感;克罗齐认为是直觉。这些观点虽然涉及到审美心理学问题,并在揭示美的社会性能方面有合理之处,但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他们抽象地发展了主观能动的方面,而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没有看到主观心理是客观物质现实的反映。 三、从客观世界的自然特征出发探求美的本质,认为美的本质就在对象的自然物质形式中,美是事物的某种属性或性质之间的某种关系。 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就在于事物的感性形式,在于事物外在形式的“秩序、匀称、明确”,美的本质就是事物的某种形式规则;博克认为美是事物的某些属性——细小、光滑、比例匀称等。这种观点在肯定美在客观事物本身方面有合理之处,但由于他们离开了人的社会性,离开了人的社会生活和实践,只从事物的感性特征和自然性质方面探讨美的本质,因而带有明显的直观性。 四、从主观精神和客观事物的统一中去探讨美的本质。

我对美的看法

我对美的看法 散石 云卷云舒看到的是亭前落雪,我独立湖心感受着这天地间玄奥的召唤,手触湖水心也凉快了许多,放下了纷争和悔恨,许多人和事都如指缝间的清水般没有轻重的流过我的心湖。安静地享受着这一个纯净的世界,石头、白雾、扁舟、深色的湖水。在这个寂静的世界里我也只有安静地等待,也许是等一阵风,又或许是等一阵雨,总之我是在等待,等待一个打破寂静的契机好让我更静,静到看到我的肮脏的所有,直到看透另一个我。当下一阵风拨动湖面涟漪的时候,当下一阵微雨摇落冰冷的时候,当我出现在山前的时候,当我没有了妄想我的时候,我或许会放下所有不甘和惧怕直面我的本心。追求美,却看到了美的幻灭本是由人来随人去,并不真实并不如美本身那般启发人的心智。看自己,却看到一个负面狭隘的内心,并没有丝毫心灵福至时的澄清。所以我还要在寂静中寻遇一个契机,一个可以使我忘记自己的契机。再说美本身是什么,我自然是不明白的,对美的理解也只是我的一己私念,体现出来的是我的本心,本心是不会被任何事物左右的。美,其实存在每个人的心里面,这样的美才是真的美。这样的美也有可能是被世人认为是丑的,被世人厌恶甚至想要毁灭它,出现这种情绪的原因是在于人的私欲和狭隘心理,这也是人世百态的出发点,是不可遏止的。美,是人的内心的映像。有时候我会怀疑自己是否存在,因为我的存在的确无所谓有无,有我的自然和没我的自然一样是自然。没有我的自然也许会变得不完整,但是这是从我的立场作出发点考虑的,如果换成以自然的立场为出发点那么这样的不完整是无所谓不完整的,也就是所说的不完整和原先的完整是一样的。当你也觉得自己无所谓有无时,那我就要恭喜你了。因为你至少会在这一刻无所畏惧,为了心中深藏的美而作出行动。然而又有谁可以忘记自己的存在而把所有精力放在一个空洞不切实际的美上面。这个美可以是你的梦想、可以是你心仪的对象,它之所以不切实际是由于它始终存在你内心深处且得不到释放。看自己,看到的却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像,这叫我怎么去追寻心中所想,美也必将荡然无存。所幸眼下还有美的雾、美的湖、美的水、美的扁舟、美的石头,所幸我还不能领会到美的真谛。

浅谈《魂断蓝桥》中的悲剧之美

浅谈《魂断蓝桥》中的悲剧之美 人文1101 李政 《魂断蓝桥》可谓彻头彻尾的悲剧,通过英国上校和舞女的凄美爱情,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社会等级制度的无情。这出悲剧是多方面引起的,具体而言,我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时代悲剧 或许时代悲剧可以划进命运悲剧的范畴,但我认为又稍有不同,因为前者中,人物是置身大时代中被迫选择,而后者则是命中注定的无法选择。英国上校罗伊·克劳宁,影片以他在二战前夕独自凭栏回忆往事开始,以回忆中一战的悲惨故事结束告终,这是对影片背景的最好交待。同时,男女主角邂逅于滑铁卢桥,女主角死于滑铁卢桥,这种暗中的前后呼应,给我对战争有了强烈的反感,甚至第一感受就是认为造成主角二人悲剧的罪魁祸首就是无情的战火。没有那个连夜赶回军营的命令,二人早就共结连理枝了。但转一细想,罗伊出身煊赫,年轻有为、富公民意识的他,是很难,甚至根本不能拒绝为国争斗的要求,这大概就是时代的悲剧吧。 二、性格悲剧 若说时代悲剧主要针对的是罗伊,那么性格悲剧主要体现在玛拉身上。如众多影评人所言:“女主人公不仅把生命留在了这座桥上,还把自己的爱情、信念和灵魂一同埋葬在这座桥上……”玛拉选择这么一个结局,只因为她做错了一件事情。在我看来,就是这一件事改变了她的一生,就是这样的一个决定让她亲手葬送了自己的爱情,埋葬

了自己的幸福,成就了故事的悲剧。 当她无意间在报纸上得知了罗伊阵亡的消息时,她的爱是那么的脆弱,她拒绝接受克宁劳夫人的帮助,违背了罗伊走之前的叮嘱。她的爱没能战胜感性,战胜死亡。要知道一个心中强烈牵挂和爱的人是不会轻易死在战场上的。我认为,即使罗伊死了,她该做的不是逃避,不是离开罗伊的一切,相反的,罗伊是克宁劳家独子,罗伊死了,作为罗伊准妻子的玛拉应该去安慰和照顾罗伊的家人,共同期待也相互扶持。而就是玛拉这个“拒绝”的决定,让一切都不对了。当在车站招揽生意的玛拉,见到“已死”的罗伊时,一切都已经晚了。当两人紧紧相拥时,玛拉滑落的晶莹的泪滴中,所包含的不仅仅是喜悦、激动,掺杂的还有悔恨、无奈。正因为如此,自此至影片终,这泪都未曾离开玛拉的双眸。面对罗伊的再一次求婚,玛拉的心中比喜悦更多的却是撕心裂肺的痛,而一切又错在那一时。假如玛拉能够爱得更加坚定,她能够听从罗伊的,放下包袱与克劳宁夫人一起生活,那么当罗伊“死而复生”时,那么一切都会是美好的,结局也就成了另一个美好的开始。 三、命运悲剧 罗伊和玛拉的悲剧,同样让人感到一种冥冥中注定般的命运悲剧。试想,倘若玛拉真的嫁给了罗伊,他们的婚姻会长久吗?我想很困难,没有任何时代的婚姻能够跨过地位的鸿沟。在那个讲究门当户对的年代,本就出身卑微,后遭蒙尘的玛拉,哪怕冲破了自卑的纸枷锁,大家庭中的固有思维和僵化制度,恐怕也会令她苦不堪言,郁

浅谈对艺术的理解

浅谈对艺术的理解 艺术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它的反映本质是审美的而不是科学的。是一种不同于科学的反映,是拟人化的反映,即它的反映是体验的、形象的,而不是抽象的、概念的。 从哲学和科学角度说艺术是人类表达真理的一种特殊形式;从政治学角度说艺术是阶级斗争的工具;从社会角度学说艺术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从心理学角度识艺术是人类心理需求的补偿形式;从伦理学角度说艺术是道德情感的净化和完美人格的塑造;从工艺学角度说艺术是技艺等。都是自觉不自觉地将艺术变成了哲学科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工艺学等的附庸。 艺术不直接与政治、科学、宗教、道德、法律对话,而是通过美学与他们对话。艺术是艺术家审美意识的物化和结晶,是艺术家审美创造的产物。艺术家通过艺术不是要表达他的政治意识、哲学意识、道德意识等其他意识形式的,表达这些意识有比艺术这种形式更便捷、更准确、更适当、更纯粹的形式,艺术是为了表达审美意识而创造的。 艺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愉悦,为人们提供美感享受而创造的,因此艺术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身心和谐的自由体验而创造的,至少遵从一个愉悦的原则。 艺术的功能是以审美为中心,兼有认识、教育、娱乐等作用的价值系统,艺术的功能应该主要为我们提供审美愉悦的。 艺术描绘以人为中心,换言之,艺术的对象是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卢卡奇在《审美悟性》中认为,审美的真理由自我认识和对世界的认识构成一个循环,“认识你自己”的冲动把人们引向世界,使人们转向外部,对社会和自然有所认识,这种对客观现实的追求同时使人们认识到他自己本质的最深层。从写人到写社会,从写社会到写理想之间存在着无限的往复运动,相互支撑,相互深化。 艺术不仅说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又是一定的物质媒介,不仅是精神创造活动,还涉及到技能技巧,不仅是静态的认识深化过程,被动接受生活的过程,更是随着深入生活,不断对生活提出理想要求并在现实中追求它、实现它的实践过程。艺术家不仅是生活的理性关照者、守护者,更是介入生活的实践者、创造者,因此艺术是物质与意识的统一,是思想与技艺的统一,是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艺是指工艺,术是方法、途径。艺术可以理解为,在一定的道德理念下,经过人为的发现和改变,将人类社会和大自然中最为美好的事物的生动再现,是一种方式、方法或技巧。在这里有个前提,也就是说,这种方式方法必须得到多数人们按照当时审美观念的认可,艺术才能够成立。若不认可的,也就称不上是艺术。艺术是伴随时代的境迁而发生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