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预习练习题

合集下载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一课练习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一课练习

第一课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物品中,属于商品的是( )。

A、自然状态的空气、阳光B、商场里过了保质期的饮料C、农贸市场中待售的蔬菜D、朋友送的钢笔2、台湾是世界计算机芯片等电子元器件的主要产地之一,台湾只要发生地震,这些元器件的供给量就会下降,世界范围内计算机产量的价格上扬,这说明( )。

A、商品的价值是由其生产的数量决定的B、商品的价格和价值总是不符合的C、商品的价值是由其销售的价格决定的D、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货币的本质是〔〕A、一般等价物B、商品C、金银D、人类劳动3、“十一〞黄金周期间,许多商家请来大腕明星帮助其进行产品宣传,往往购置者如潮。

商家这么做是利用了消费者的〔〕A、求同心理B、求异心理C、求名心理D、求实心理4、商店中一台VCD的标价是1500元。

这1500元A、是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B、是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C、是货币在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D、是货币在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5、〔〕是货币的根本职能之一A 世界货币B 贮藏手段C 支付手段D 流通手段6、甲乙丙生产同样的鞋子分别用了八、七、六个小时,谁生产的鞋子价值量大〔〕A 甲B 乙C 丙D 一样大7、在以下经济活动中,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是〔〕A电脑标价8888元 B某农民卖掉地里的大白菜得到500元,又用500元买回种子C李四取出银行利息1000元 D小李领取本月工资3000元8、水果在节日前价格上涨,在节后价格下跌,这一现象〔〕A违背了等价交换原那么 B正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C表现出水果的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D说明有些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9、以下属于商品的是〔〕①原始森林②自产自用的蔬菜③商店里卖的衣服④赠送给同学的生日礼物⑤2021年4月中国政府向朝鲜提供的紧急援助物资⑥家庭用的电、自来水.A、①②B、③④⑤C、③⑥D、②④⑤⑥10.纸币由国家发行,其发行量必须( )A.以国家经济开展水平为基准B.以满足人民的需要为限度C.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D.与待售商品的总价格相一致11.以下活动中货币执行了根本职能的是( )①市场上某品牌上衣标价1000元②某人购置自行车当场支付500元③某职工上缴个人所得税60元④某国向另一国提供500万美元的国际援助A.①②B①④ C.②④ D.③④12.为了提高原奶中蛋白质的含量,不法分子往奶中添加三聚氰氨;为了让猪长得更快瘦肉更多,无良养殖户给猪喂食了瘦肉精;为了让米面更白更好看,黑心商家使用了吊白块……凡此种种,均令老百姓的生命平安遭受了严重威胁。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北京的春节》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北京的春节》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北京的春节》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原文】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

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

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

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

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

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

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

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孩子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

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

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

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瓜形,又甜又黏,小孩子们最喜欢。

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春节眨眼就要到了啊。

除夕前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

还要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店铺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

除夕真热闹。

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

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

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

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元旦,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

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

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

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

三年级上语文 第一课《大青树下的小学》预习加家庭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上语文 第一课《大青树下的小学》预习加家庭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
质疑
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疑惑?写下来吧
课后练习
一、生字新词默写
二、理解型默写。
1.填一填
的服装的小鸟
的铜钟的老师
2.按要求填空。
热闹”的反义词是;课文中表现学校很美丽的词语是。
三、运用型默写。(用课文原句作答)
夏日的午后,空气十分闷热,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 ”就连蝉也懒懒的,在树上打着盹儿。
1大清树下的小学课前+家庭练习题
朗读
1.课文共()个自然段,我读了( )遍,能做到(正确 流利 有感读情)地朗读
2.边读边在课文中圈生字,画生词,不明白的画上“?”
概括
本文按照顺序,描写了各民族的小学生上学路上、来到学校、和时的情景,展示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各民族之间的,
表达了作者的、之情。
认读
1.读词语,不会读的在旁边做上标记。
坪坝 汉族 鲜艳 打扮 飘扬 摔跤 洁白 凤尾竹
2.认生字,在上面注上拼音。
坝 读 扬 摔 跤 凤 洁
3.我会写法哟!
坪坝:
绚丽多彩:
2.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描写窗外安静的语句。
资料
让我们一起搜集有关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和昂族的资料吧!也可以搜料集相关的图片,来加深你对这些民族的了解哟!

三年级语文练习第一课

三年级语文练习第一课

第一课练习题
1、背诵全文。

2、本文是一首包含爱国情感的诗歌,全诗讴歌了万里长城与京杭大运河的雄伟壮丽,颂扬了中华民族祖先的勤劳和智慧。

3、反复写法的好处:使句式更整齐,使感情更强烈。

4、“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这样有问有答的句子叫设问句。

举例:是谁给了我们幸福的生活?是祖国和人民。

5、面对长城我想说:你那刚劲的身躯,像一条巨龙伏在祖国的大地上,让人感觉是那么庄严,那么神圣不可侵犯。

6、我知道我们的祖先创造的奇迹还有:布达拉宫、秦始皇兵马俑、和苏州园林等。

7、布达拉宫奇迹景象:全部建筑依山而建,气势雄伟,体现了藏式建筑和汉文化的融合,被称为“世界屋脊的明珠”。

8、本学期我们要培养的两个学习习惯:(1)自主预习复习;(2)认真完成作业。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白鹭》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白鹭》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导语】《⽩鹭》⼀⽂描写了⽩鹭颜⾊的适宜、⾝段的精巧以及觅⾷、栖息、飞⾏时的韵味,给⼈以美的享受,表达了作者对⽩鹭的喜爱。

以下是⽆忧考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第⼀课《⽩鹭》课⽂原⽂ ⽩鹭是⼀⾸精巧的诗。

⾊素的配合,⾝段的⼤⼩,⼀切都很适宜。

⽩鹤太⼤⽽嫌⽣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的苍鹭,也觉得⼤了⼀些,⽽且太不寻常了。

然⽽⽩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被⼈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的蓑⽑,那全⾝的流线型结构,那铁⾊的长喙,那青⾊的脚,增之⼀分则嫌长,减之⼀分则嫌短,素之⼀忽则嫌⽩,黛之⼀忽则嫌⿊。

在清⽔⽥⾥,时有⼀只两只⽩鹭站着钓鱼,整个的⽥便成了⼀幅嵌在玻璃框⾥的画⾯。

⽥的⼤⼩好像是有⼼⼈为⽩鹭设计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于⼩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它却很悠然。

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种嗜好。

⼈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鹭的低飞,更是乡居⽣活中的⼀种恩惠。

那是清澄的形象化,⽽且具有⽣命了。

或许有⼈会感到美中不⾜,⽩鹭不会唱歌。

但是⽩鹭本⾝不就是⼀⾸很优美的歌吗? ——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鹭实在是⼀⾸诗,⼀⾸韵在⾻⼦⾥的散⽂诗。

___________________ 本⽂作者郭沫若,选作课⽂时有改动。

【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第⼀课《⽩鹭》知识点 ⼀、⽣字组词 宜yí(相宜、适宜、事不宜迟) 鹤hè(⽩鹤、丹顶鹤、鹤发童颜) 嫌xián(嫌恶、嫌弃、讨⼈嫌) 朱zhū(朱红、朱鹭、朱砂) 嵌qiàn(镶嵌、嵌在、嵌⼊) 框kuàng(镜框、⽊框、条条框框) 匣xiá(匣⼦、镜匣、⽊匣) 哨shào(放哨、哨兵、花花哨哨) 恩ēn(恩情、恩惠、恩爱) 韵yùn(韵母、风韵、琴韵悠扬) ⼆、多⾳字 好 hǎo(好像) hào(好学) 难 nán(困难) nàn(灾难) 三、近义词 精巧⼀精美 配合⼀协作 适宜⼀适合 孤独⼀孤单 恩惠⼀恩典 铿锵⼀⾼亢 四、反义词 精巧⼀粗劣 配合⼀⼲扰 ⽣硬⼀⾃然 恩惠⼀怨恨 清澄⼀浑浊 优美⼀丑恶 五、理解词语 精巧:(技术、器物构造等)精细巧妙。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课《开启初中生活》预习指导(2024秋)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课《开启初中生活》预习指导(2024秋)

七年级道法上册第一课《开启初中生活》预习指导第一框奏响中学序曲【知识点】1.跨进中学校园,我们有了一个新的身份中学生!(P3)2.初中阶段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新的机会?(P4)①富有挑战的课程和学习任务,带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②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了更多培养兴趣的平台;③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的大门。

④在新的集体生活中,我们涵养品格,发展个性,提升自我。

3.初中阶段对我们人生的独特价值是什么?(是什么)(P4)我们正处于生命成长的“拔节孕穗期”,这是我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4.初中阶段对我们的成长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是什么)(P4)家庭、学校、社会寄予我们更高的期望,激励我们加倍努力,不断进步:越来越有活力,会合作,能包容;越来越坚强、能坚持,有韧劲;越来越上进,敢于表达,超越自我。

5.面对初中生活中的各种可能与挑战,我们应该如何做?(如何做)(P5)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始终把准人生方向,积极追求进步,确立更高的发展目标,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努力使自己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中学生。

【练习题】1.以下是初中阶段为我们的发展提供是新机会()①富有挑战的课程和学习任务,带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②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了更多培养兴趣的平台;③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的大门。

④在新的集体生活中,我们涵养品格,发展个性,提升自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初中阶段对我们人生的独特价值是什么?(是什么)(P4)我们正处于生命成长的“”,这是我们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3.初中阶段对我们的成长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是什么)(P4)家庭、学校、社会寄予我们更高的期望,激励我们加倍努力,不断进步:越来越有( ),会合作,能( );越来越坚强、能坚持,有韧劲;越来越上进,敢于表达,超越( )。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测试题(预习单、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测试题(预习单、练习题)含答案

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测试题(练习题、预习单)含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pínɡbàcūzhuàng wěi bɑ
huāhúdiékǒng quèwǔ
二、选择、把错误的读音的选项,写在括号里
(1)A解救jiěB喧哗huàC强调qiáng D书籍jí()(2)A规模móB揉皱zhòu C刻薄báo D载人zài ()(3)A漩xuán涡B诞生dàn C撇嘴piěD乏力fá()(4)A难受nán B惨重zhòng C憧憬chōng D暂时zhàn()三、选字组词。

(1)盼扮纷粉()望米()打()缤()(2)静净情睁干()安()感()()开
四、我是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

1.课文第1自然段的第1句话写了四个民族的学生一起上学的情景。

()
2.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美丽、可爱的学校。

()
3.课文第3自然段写的是同学们课上认真读书和课下尽情玩耍的场景。

第一课鸦 片战 争练习题

第一课鸦 片战 争练习题

第一课鸦片战争练习题一、选择题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A 扭转对华贸易逆差B 割占中国领土C 打开中国市场D 挽回鸦片被销毁的损失答案:C解析:19 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迫切需要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原料。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成为英国理想的侵略目标。

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发动了鸦片战争。

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 《北京条约》B 《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答案:B解析:1842 年,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下列关于鸦片战争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C 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D 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答案:D解析: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是在《辛丑条约》签订后,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填空题1、 1839 年 6 月 3 日,_____下令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这一壮举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答案:林则徐2、鸦片战争爆发于_____年,结束于_____年。

答案:1840 18423、《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_____五处为通商口岸。

答案:上海三、简答题1、简述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答: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19 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

而此时的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英国商品在中国很难畅销。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获取暴利。

林则徐虎门销烟成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

2、简述《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答:《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包括: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 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潮》课前练习(胡庙小学)
姓名:自我检查结果:
一、课文按( )顺序描写潮起潮落的过程的,先写( ),再写( ),最后写( )。

课文按( )顺序描写大潮的壮观的,从( ) ( )两方面描写的。

观潮的最佳时间是___________,地点是___________。

二、看拼音写词语。

hǎi cháo lǒng zhào áng shǒu fèi téng shàshígǔn dòng ( ) ( ) ( ) ( ) ( ) ( )
三、补充下列词语
山( )地( ) 人( )人( ) ( )天( )地
人( )鼎( ) 风( )浪( ) ( )头( )进
四、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若:A、如果,假如B、如、像C、你
①若隐若现( ) ②求贤若渴( ) ③若是( ) ④若辈( )
(2)漫:A、水过满,向外流B、充满、遍C、没有约束
①漫天卷地( ) ②漫山遍野( ) ③漫谈( ) ④漫过河堤( )
(3)观:A、看B、看到的景象C、对事物的认识
①天下奇观( ) ②观赏美景( ) ③走马观花( ) ④人生观( )
五、选词填空。

宽阔宽广(1)、( )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传来传动(2)、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 )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屹立耸立(3)、人民英雄纪念碑( )在天安门广场。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

(1)钱塘江大潮,自由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把”字句:
(2)钱塘江不是传大的奇观么?
陈述句:
七、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 ),好像( )。

顿时人专用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向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1、给文章空白处补充完整。

2、“鼎沸”:解释——
造句——
3、按时间顺序把这段话分成两层,用“|”标出,点明这一顺序的词语是()。

4、第一层写江潮要来时的特点的词是:
第二层写江潮要来时的特点的词是:
八、词句积累。

A、写声音的四字词语:
B、写形态的四字词语:
C、描写江河的诗句:
2、在下面歇后语中填上人名。

( )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 )的居处——开门见山
( )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 )断案——铁面无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